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知识点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教案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教案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一.复习目标:1、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二.知识梳理:(一)、原子结构1、质子数= = =2、质量数=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及、能量由至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n代表电子层数);(3)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层,等等。

(4)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个)。

(三)、化学键1.化学键:2、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三.问题呈现: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H 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 g H m 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A-N+m)molB.(A-N)molC.(A-N)molD.(A-N+m)mol四.方法规律:我采取启发法,对比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五.典型例题:例1、136C—NMB(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136C表示的碳原子()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例2、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同素异形体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B. CH3-CH2-CH2-CH3与C.H和D D. O2与O3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同位素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③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元素主要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每种元素都有两种或两种以的核素A.①②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⑤例4、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 E六.教学反思:。

第6讲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第6讲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第6讲原子结构和化学键一、原子组成1.电量关系在呈电中性的原子中:核电荷数=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在阳离子中:质子数______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质子数______核外电子数2.质量关系质量数是将原子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而得到的数值。

由于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相对质量取整数值时均为1,所以:质量数(A)=二、概念辨析元素包括2.同位素的性质:①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中,各种同位素原子个数百分含量(也叫元素的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②同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因为各同位素原子结构几乎相同(除中子数)。

但由不同的同位素构成的物质,其物理性质不同。

例如,H2的沸点是-252.4℃,D2为-249.3℃,T2为-248.0℃。

③某元素同位素可形成3种分子量不同的双原子分子,则该元素有_____种同位素。

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要求掌握前18号元素的原子和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N Si Na+ Al3+四、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1.同周期,从左向右,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________,到稀有气体原子半径突然增大。

2.同主族,从上向下,随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离子半径__________。

3.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_______,即: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4.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微粒,核电荷数(即质子数)越多,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强,微粒半径________。

例1.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五、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提纲

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提纲

第一节原子结构与性质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能层\能级\轨道(电子云伸展方向)\自旋状态与构造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2)泡利原理:(3)洪特规则及特例:ns<(n-3)g<(n-2)f<(n-1)d <np2、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或称原子结构简图)(2)电子式(3)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说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局部以相对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如K:[Ar]4s1。

(4)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误区警示当出现d轨道时,虽然电子按n s、(n-1)d、n p顺序填充,但在书写电子排布式时,仍把(n-1)d放在n s前。

例如:Fe:1s22s22p63s23p63d64s2,准确;Fe:1s22s22p63s23p64s23d6,错误。

二、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能够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原子的吸收光或发射光的波长和频率,总称原子光谱。

三、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1、半径大小比较2、电离能3、电负性(1)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金属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小,其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弱。

一般情况下,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在 1.8以上,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在 1.8以下。

(2)在不同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元素显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显正价。

(3)两种不同元素原子形成化学键时,一般其电负性差值大于1.7者形成离子键,小于1.7者形成共价键。

特别提醒①金属活动性顺序与元素相对应的电离能大小顺序不完全一致,故不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电离能的大小。

②不能将电负性1.8作为划分金属和非金属的绝对标准。

③共价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电负性差值越大,它们形成共价键的极性就越强。

4、“对角线规则”: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

高中化学 原子结构 化学键

高中化学 原子结构 化学键

课时24原子结构化学键知识点一原子结构【考必备·清单】1.原子的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2)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名师点拨]①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如11H中没有中子。

②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原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原子,如互为同位素的各原子。

(3)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①原子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电荷数;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

(4)两种相对原子质量①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12C质量的112的比值。

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如A r(Cl)=A r(35Cl)×a%+A r(37Cl)×b%。

2.元素、核素、同位素(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2)同位素的特征①相同存在形态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的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一般不变。

[名师点拨]①由于同位素的存在,核素的种数远大于元素的种类。

②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21H和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6C和168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146C和147N。

(3)常见的重要核素及其应用核素235 92U14 6C21H(D)31H(T)18 8O用途核燃料用于考古断代制氢弹示踪原子【夯基础·小题】1.在当前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健康受到来自空气威胁的情况下,“空气罐头”应运而生。

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2与18O2互为同素异形体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解析:选D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A错误;16O和18O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两者的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但两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则16O和18O互为同位素,B错误;D正确;16O 和18O都是氧原子,而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所以化学变化不能实现16O与18O间的转化,C错误。

初中化学教案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初中化学教案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初中化学教案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尊敬的老师,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以初中化学教案的格式所编写的关于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的组成和基本粒子的特征。

2.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及种类,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原子结构的组成和基本粒子的特征。

2. 化学键的概念、种类、特点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及多媒体设备。

2. 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兴趣,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化学键是用来连接哪些粒子的?”激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原子结构a. 什么是原子?b.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c. 质子的电荷、质量和位置。

d. 中子的电荷、质量和位置。

e. 电子的电荷、质量和位置。

(2)化学键a. 化学键的定义和作用。

b. 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

c. 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

d. 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

e. 弱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

3. 实验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利用实验器材和材料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类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

学生通过实验的探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4. 深化讲解(15分钟)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和解释不同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离子键为何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共价键为何在水中能够断裂?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巩固练习(15分钟)提供一些有关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讨论。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6. 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相关实例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化学键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提纲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提纲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化学高一提纲

化学高一提纲

化学高一提纲化学高一提纲如下:
1. 化学基本概念与常识
- 化学的定义与发展历史
-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 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2.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 原子的内部结构与电子排布
-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周期性规律
- 原子间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 化学键的种类与特性
3. 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平衡
- 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
- 化学平衡
- 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4. 酸碱与溶液
- 酸碱的定义与性质
- 酸碱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 酸碱反应与酸碱中和
- 溶液中的离子与电解质
5.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 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与电子数目变化
-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与应用
6. 碳化合物与有机化学
- 碳的特殊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 碳的价态与共价键
- 碳的四种键型
- 碳的立体化学与同分异构
7. 化学反应热与化学动力学
- 化学反应热的概念与测定
- 化学反应速率与速率方程式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与催化剂
- 化学反应机理与活化能
8. 化学与环境、能源的关系
- 化学反应在环境中的应用与影响
- 化学能源的转化与利用
-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发展
- 当代化学科学的发展趋势
以上仅为大致的提纲,具体的授课内容与教材有关,可以根据
教材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扩展。

此外,应注重实验与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中的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化学中的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化学中的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化学领域中,原子结构和化学键是两个核心概念。

本教案将深入探讨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概念。

一、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2000字)1. 原子的历史发展- 从古代的原子观念到现代原子理论的形成- 原子理论的重要贡献者2. 原子的组成-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特征和性质- 原子核的结构和作用3. 原子的电子排布- 能级和轨道的概念- 电子排布规则和原子壳层结构4. 原子的量子数- 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的意义和取值范围- 量子数在原子结构中的应用二、化学键的类型与性质(2000字)1. 化学键的概念与分类- 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 共价键的形成和共用电子对的概念2. 共价键的特性与性质- 共价键的键长、键能和键级的关系- 共价键的极性和电负性的影响3. 离子键的特性与性质- 离子键的形成和离子晶体的特点- 离子键的强度和溶解性的关系4. 金属键的特性与性质- 金属键的形成和金属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金属键的强度和金属的性质的关系三、分子结构与化学反应(2000字)1. 分子的构成和结构- 分子的组成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几何结构的关系2.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性质和溶解性3. 化学反应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4. 化学键的能量与反应热- 化学键能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化学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和应用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

这些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学生也将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知识精讲一. 本周教学内容:物质结构⎪⎩⎪⎨⎧晶体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原子结构二. 教学要求:1. 掌握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

2. 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中子数、质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涵义。

5. 理解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6.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7. 掌握几种晶体类型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三. 教学重点: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 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

3. 三种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四. 知识分析:1. “六种量”及其涵义 (1)质子数:即原子核内质子个数,也称为原子序数,它是决定元素品种的重要因素。

(2)中子数:即原子核内中子个数。

当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时,便提出了同位素的概念。

(3)核外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当质子数>电子数时,该微粒是阳离子,当质子数<电子数时,该微粒为阴离子。

(4)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之和为质量数,用“A ”表示。

由于电子质量忽略不计,质量数可以近似地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5)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意义是某同位素的一个原子质量与C 12原子质量121的相对比值。

初中化学所学的相对原子质量实质上是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O 168的一个原子质量为kg 2610657.2-⨯,一个C 126的质量为kg 2610993.1-⨯ O 168的相对原子质量9949.1512110993.110657.22626=⨯⨯⨯=--(6)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意义是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它的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总和。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O Ar759.999949.15⨯=%+037.09991.16⨯%+204.09992.17⨯% 9994.15=注:我们在题中常用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此求得的结果称为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如:氧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759.9916⨯=%037.017⨯+%204.018⨯+% 00445.16=2. 晶体类型与化学键、分子极性之间的关系:由上可知:① 离子晶体(或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电子数的 2.5 倍,Y 位于 X 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
个电子,则 X 和 Y 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 )
A.XY
B.XY2
C.XY3
D.XY4
解析:由题意知 X 是 N,Y 是 H,C 正确。
知识点二 核外电子排布
2.A+、B+、C-、D、E 五种粒子(分子或离子)中,每个粒子均 有 10 个电子,已知: ①A++C-===D+E↑;②B++C-===2D。 请回答: (1)C-的电子式是__[___O____H__]-___。 (2)分别写出 A+和 D 反应、B+和 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N__H_+4_+__H__2O_____N__H_3_·H__2O__+__H_+_、_H_3_O__+_+__N_H__3=_=_=_N__H_+ 4_+__H__2_O_。 (3)除 D、E 外,请再写出两种含 10 个电子的分子的分子式 _C_H__4、__N__e_(其__他__合__理__答__案__也__可__)__。
解析:因 A+、C-、D、E 均为 10 电子粒子,且 A++C-===D +E↑,则 A+为 NH+ 4 ,C-为 OH-,E 为 NH3,D 为 H2O, 进而推知 B+为 H3O+。
知识点三 离子键与共价键
知识点三 离子键与共价键
知识点三 离子键与共价键
1.化学键 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根据成键粒子和粒 子间的相互作用,可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2.离子键与共价键 (1)概念
①离子键:带 相反电荷 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共价键:原子间通过 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知识点三 离子键与共价键
(2)对比
项目 概念
离子键
共价键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教案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教案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一、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质子(+)原子核中子 原子核外电子(-)2、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二、概念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4、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5、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6、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 例1:雷电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 3)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O 2和O 3互为同位素B 、O 2转化为O 3为化学变化C 、相同物质的量的O 2和O 3的体积相同D 、相同质量的O 2和O 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例2:下列每组物质之间的关系是:①O 2和O 3②3和CH 3CH 2CH 2CH 3③和⑤氕、氘和氚⑥CH 3CH 2CH 2CH(CH 3)CH(CH 3)CH 3和CH 3CH 2CH(CH 3)CH 2CH(CH 3)CH 3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所含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离子一定是原子B 、两种离子若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就一定相同C 、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或简单的离子,一定是同种元素三、化学键(稀有气体间不含化学键)离子键 1、类型共价键2、离子键(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作用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Cl 3717(3)、成键实质:静电作用(4)、形成条件:活泼金属(第ⅠA、ⅡA族)或铵根与活泼非金属(第ⅥA、ⅦA族)、含氧酸根等之间。

(5)存在:离子化合物(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NaCl、NaOH、NH4HCO3等3、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作用(2)、成键微粒:原子(3)形成条件: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化合物、AlCl3和Al(OH)3等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4)、分类非极性共价键:同类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5)、存在:共价化合物例1:(2012山东,9,4分)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例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A、苯B、CO2C、Na2O2D、NH4Cl四、分子间作用力、氢键1、SiO2、金刚石、石墨等原子晶体见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2、熔沸点变化规律:组成和结构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高中一年级化学教案: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高中一年级化学教案: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高中一年级化学教案: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原子结构与化学键一、引言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各种变化过程。

在化学的学习中,了解原子结构以及化学键的形成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

二、原子结构1. 原子的基本组成a. 原子的构成:质子、中子、电子b. 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中心c. 中子:不带电荷,位于原子核中心d. 电子:带负电荷,绕原子核轨道运动2. 原子质量和原子序数a. 原子质量: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的总和b. 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也是元素的标识3. 原子排布a. 原子量的测定:平均原子质量和摩尔质量b. 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三、化学键1. 化学键的概念化学键是由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引起的,用于保持原子在分子或晶体中的连接。

2. 离子键a. 离子化合物:通过正负离子的吸引力形成的化合物b. 离子: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c. 离子键的形成:正离子与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3. 共价键a. 共价化合物: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b. 共价键的形成: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来实现稳定c. 共价键的极性:非极性和极性共价键4. 钢键a. 钢键的形成:通过原子之间的轨道重叠形成的化学键b. 钢键的特性:强度高,使分子或晶体更加稳定5. 杂化轨道理论a. 杂化概念: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形成新的杂化轨道b. 杂化轨道的类型:sp、sp2、sp3、sp3d和sp3d2四、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实例分析1. H2O分子a. 原子结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组成b. 化学键:氢与氧原子之间的极性共价键c. 氢键:水分子中的氢键相互作用2. NaCl晶体a. 原子结构: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排列方式b. 化学键: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c. 晶体结构:离子排列的空间有序性五、实验教学设计1. 实验目的:观察和探究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相关实验现象2. 实验步骤:提供适当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3.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讨论实验现象解释六、知识延伸与拓展1.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a.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基本信息b. 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分类和特征2.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应用a. 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b. 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c. 应用于材料工程和生物医学等领域七、小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三 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 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

原子结构与性质一 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中子N(核素)原子核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Z (带正电荷) → 核电荷数 元素 → 元素符号原子结构 电子数(Z 个)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2、三个基本关系(1)数量关系: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电性关系:①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②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③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二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决定 X)(A Z三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以12C原子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其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1,符号为1(单位1一般不写)原子质量:指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

如:一个氯原子的m(35Cl)=5.81×10-26kg。

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核素的质量与12C的质量的1/12的比值。

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应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诸量如35Cl为34.969,37Cl为36.966。

原子比较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对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数值上与该质量核素的质量数相等。

如:35Cl为35,37Cl为3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如:Ar(Cl)=Ar(35Cl)×a% + Ar(37Cl)×b%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用元素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和。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归纳课标要求.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的(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种性质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要点精讲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高中化学第1讲 原子结构 化学键(教案)

高中化学第1讲 原子结构 化学键(教案)

第1课时 必备知识——原子结构 化学键知识清单[重要概念]①质量数;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离子化合物;⑤共价化合物;⑥化学键;⑦电子式;⑧分子间作用力;⑨氢键[基本规律]①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②微粒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知识点1 原子结构同位素1.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粒子(2)原子结构中的微粒关系 ①对于电中性的原子②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3)一个信息丰富的符号解读AZ X a ±b⎩⎪⎨⎪⎧A ——质量数Z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a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b ——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①并非所有原子中都含有中子,如11 H 中没有中子。

②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原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原子,如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核素。

③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阳离子的不一定是金属原子,如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H +。

2.元素、核素和同位素 (1)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关系①两种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11H与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 6C与16 8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14 6C与14 7N;也可能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均不相同,如11H与12 6C。

②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③不同核素之间的转化属于核反应,原子核发生了变化,故不属于化学反应。

(2)同位素的特征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②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3)三种重要核素的应用核素14C 21H 31H6用途用于考古断代制氢弹[通关1] (易错排查)判断正误(1)(2020·全国卷Ⅲ)1 mol重水比1 mol水多N A个质子(×)(2)(2020·江苏卷)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97N(×)(3)(2020·北京卷)质量相同的H2O和D2O(重水)所含的原子数相同(×)(4)(2020.7·浙江选考)35Cl和37Cl是两种不同的元素(×)(5)(2019·全国卷Ⅱ)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6)(2019·江苏卷)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17Cl(×)(7)(2018·全国卷Ⅰ)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8)(2018·全国卷Ⅲ)1 mol重水和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通关2] (新教材链接)(人教必修第一册·P100,1题改编)在63Li、73Li、2311Na、2412Mg、14 6 C、14 7N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 6C和14 7N的质量数相等,互为同位素B.63Li和73Li的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C.2311Na和2412Mg的中子数相等,互为同素异形体D.14 6C的一种同位素是12 6C,在考古中常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B[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14 6C和14 7N是两种元素形成的不同核素,A项错误;63Li和73Li是Li元素形成的两种核素,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2311Na和2412Mg的中子数均为12,二者是不同元素形成的核素,不互为同素异形体,C项错误;在考古中常用于文物年代鉴定的是14 6C,D项错误。

高中化学教案: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特性

高中化学教案: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特性

高中化学教案: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特性一、引言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特性是高中化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了解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特性,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本教案将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具体实例和教学策略,设计一堂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特性的有效教学方案。

二、背景知识2.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最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位于原子核内,带正电荷;中子同样位于原子核内,其中性;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在不同轨道上存在,并带有负电荷。

2.2 化学键化学键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形成的相互吸引力而产生的连接。

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由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吸引力所组成。

共价键:两个非金属元素之间通过共享一个或多个电突形成。

金属键:金属元素中空穴轨道进行电流运动产生的键。

三、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特性;2)掌握不同类型化学键的特点和产生机制;3)理解化学键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3.2 能力目标1)能够应用知识解释材料中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现象;2)能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物质性质与化学键类型之间的关系;3)能够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并论证一些化学现象;四、教学内容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通过讲述原子结构中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使学生明白元素周期律背后隐含着原子结构的规律。

4.2 化学键的形成机制以共价键和离子键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

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共价键形成时电子云受到共享或拉扯产生弱或强相互作用,在离子键形成时离子对进入更稳定、更低能级位置上,并围绕它们产生新电荷密度分布,引发正负离子静电相互吸引。

4.3 化学键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以水、氯化钠和钻石为例,探究具有不同化学键类型的物质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和讨论,揭示化学键类型与物质性质之间的直接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
的方法
1.10电子微粒
2.18电子微粒
CH3—CH3、H2N—NH2、HO—OH、F—F、F—CH3、CH3—OH……
识记1-20号元素的特殊电子层
结构
(1)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K;
(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
(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Li、P;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
(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8)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9)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Ca;
(10)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He、C、S。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以及对
物质性质的影响
1.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只含共价键的物质
①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N2、P4、金刚石、晶体硅等。

②不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

(2)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
K2O、NaH等。

(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如Na2O2、CaC2、NH4Cl、NaOH、Na2SO4等。

(4)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等。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1)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
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来判断
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强碱和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3)根据化合物的性质来判断
熔点、沸点较低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不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如HCl。

3.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金刚石、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物质硬度大、熔点高,就是因为其中的共价键很强,破坏时需消耗很多的能量。

NaCl等部分离子化合物,也有很强的离子键,故熔点也较高。

(2)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N2分子中有很强的共价键,故在通常状况下,N2很稳定,H2S、HI等分子中的共价键较弱,故它们受热时易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