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力学公式总结 PDF
八年级物理全部公式及变形
八年级物理全部公式及变形1. 力的公式:F=ma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当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都已知时,可以通过该公式计算出力的大小。
2. 动能公式:E=1/2mv²E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当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已知时,可以通过该公式计算出动能的大小。
3. 动量公式:p=mvp表示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当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已知时,可以通过该公式计算出动量的大小。
4. 动量定理:FΔt=ΔpF表示力,Δt表示时间间隔,Δp表示动量的变化量。
该公式表明,力的作用会导致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
5. 动能定理:W=ΔE=FdW表示功,ΔE表示动能的变化量,F表示力,d表示位移。
该公式表明,力的作用会导致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
6. 万有引力公式:F=Gm₁m₂/r²F表示引力,m₁和m₂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G表示万有引力常数。
该公式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 热量公式:Q=mcΔTQ表示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该公式表明,热量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以及温度变化量有关。
2.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ΔU表示内能的变化量,Q表示吸收的热量,W表示对外做功的能量。
该公式表明,内能的变化量等于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做功的能量。
3. 热力学第二定律:ΔS≥0ΔS表示熵的变化量。
该公式表明,任何封闭系统的熵都不会减少,只会增加或保持不变。
1. 光速公式:c=λνc表示光速,λ表示波长,ν表示频率。
该公式表明,光速与波长和频率成正比。
2. 光的折射定律:n₁sinθ₁=n₂sinθ₂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表示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该公式表明,光线在两个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且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计算公式汇总(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计算公式归纳(完整版)公式分类 基本公式 推导公式 单位 注意事项速度(v ) t s v = vt s = v st = s —m(米) t —s (秒)v —m/s (米每秒)1m/s=3.6km/h1h=3600s 1min=60s密度(ρ) v m =ρ V ρ=m V m =ρ m —g (千克) v —m 3(立方米) ρ—K g/m 3(千克每立方米)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1 g/cm 3=1000 kg/m 31m 3=1×106cm 31cm 3=1mL 1dm 3=1L=1000mL重力(G) mg G = gG m = G —N (牛)m —kg (千克)g=9.8N/kg固体压力、压强 F=G=mg (物体水平放置时) Ps F =P F s = P —P a(帕) F —N(牛) S —m 2(平方米)h—m(米) ρ—kg/m 3(千克每立方米) 大气压力、压强: 1标准大气压强P 0=760mmHg=1.013×105Pa 大气压力F= P 0 s1m 2=1×104 cm 21cm 2=1×10-4m 21P a= 1N/m 2s F P = 液体压强、压力 gh P ρ=液 液体密度h P g 液=ρ 液体深度g ρ液P h =ps F =公式分类基本公式推导公式单位注意事项浮力(F)阿基米德:gVF排液排浮ρ==G gVF排浮液=ρgFV液浮排ρ=ρ液—kg/m3(千克每立方米)F浮—N(牛)V排—m3(立方米)浸没时:V V=物排(必须牢记)漂浮悬浮时:GF=浮=mg1m3=1×106cm3 1 cm3=1×10-6 m31dm3=1×10-3m3向下向上浮FFF-=示浮FGF-=漂浮或悬浮GF=浮=mg功(W)水平:FsW=sWF=FWs=W—J (焦耳)F—N(牛)S —m(米)1N·m =1 J 竖直:W=Gh=mgh功率(P)tWP=PWt=PtW=W—J (焦耳)p—W(瓦特)t—s(秒)1 w=1J/s;1Kw=1000 w P FV=W FsP FVt t===PFV=PVF=杠杆平衡条件2211lFlF=1221llFF=2112llFF=1221FlFl=2112FlFl=F-N(牛)l-m(米)机械效率(η)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总有用WW=η滑轮FnhGhFsGhWW===总有用ηW—J (焦耳)G—N(牛)F—N(牛)S—m(米)h—m(米)定滑轮:F=G s=h (G为物体重力)动滑轮:F=1/2(G + G轮)或1/2 G s=2h滑轮组:F=1/n(G物+G轮)s=nh有用功:W有=Gh额外功:W额=G轮h (G轮为滑轮自身的重力)W额=f s (f为斜面所受摩擦力)总功W总=FS W总=W有+W额n为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斜面FsGhWW==总有用η。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力学)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一、机械运动部分(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公式:1、求速度:v=s/t2、求路程:s=vt3、求时间:t=s/v【注:v ——速度——m/s (km/h );s ——路程——m (km );t ——时间——s (h )】【各量关系:在t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在s 一定时,t 与v 成反比;在v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
注意:绝对不能说v 与s 正比或与t 成反比】(二)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t t ...s s t s v 2121++++==总总【注意:“平均速度”绝对不能错误的理解为“速度的平均值”】 (三)几种特殊题型中的各量关系:1、“回声测距”问题:s=往返往返vt 21s 21=;或往返t 21v vt s ⨯== 2.“火车过桥(洞)问题”:(1)火车通过桥时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2)火车完全在桥上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3.利用相对速度求解的问题:【相对速度——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相对于它的运动速度。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线或相互平行的两条线上运动时: A 、同向相对速度:21v v v +=同向B 、异向相对速度:小大异向v v v -=】(1)追击问题:在研究追击问题时,为了简化问题,通常以被追击者为参照物,追击所用时间就是追击者以“同向相对速度”运动完他们的“间距”所用时间。
即:小大间同向间追v v s v s t -==(2)相遇问题:相向而行或背向而行的物体,他们的相对速度是:21v v v +=异向,s 相对=s 1+s 2 (3)错车问题:○1同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同向=v 大-v 小 , 同向相对错v s t =○2相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异向=v 1+v 2 , 同向相对错v st = 【注意:在研究水中物体运动的相遇、追击问题时,一般以水为参照物,则物体都以相对于水的速度运动,可使问题简化。
八年级所有物理公式归纳总结
14.
欧姆定律
I = U/R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15.
电功率
P = W/t = UI
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或电压乘以电流
16.
焦耳定律
Q = I²Rt<br>Q = UIt = Pt = U²t/R(纯电阻)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乘以时间或电压乘以电流乘以时间
17.
串联电路
I = I1 = I2<br>U = U1 + U2<br>R = R1 + R2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18
并联电路
I = I1 + I2<br>U = U1 = U2<br>1/R = 1/R1 + 1/R2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电压相等,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
6.
浮力
F浮 = G排 = ρ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或液体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排开液体的体积
7.
杠杆平衡
F1L1 = F2L2
杠杆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
8.
滑轮
F = G/n(理想)<br>F = (G + G动)/n(实际)
理想滑轮中拉力等于重力除以绳子段数;实际滑轮中拉力等于重力加滑轮重力之和除以绳子段数
八年级物理公式归纳总结
序号
类别
公式
描述
1.
速度
V = S/t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2.
重力
G = mg
初二物理人教版下册一至八章所有计算公式和知识点
初二物理人教版下册一至八章所有计算公式和知识点. 求计算公式的整
理.各条公式的原型及变形公式.
本文主要给出了初二物理人教版下册一至八章中的所有计算公式及知识点,文章也列出所有公式的原型及变形公式,以此作为整理的参考。
题记:初二物理下册计算公式及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静力学:
1. 平衡定律:F₁+F₂=0 或m•g=F₁=F₂
2. 合力定律:F=F₁+F₂
3. 动力定律:结论F=m•a
第二章动量定理:
1. 初始动量定理:p=m•v
2. 终点动量定理:p=p₁+p₂
3. 等量动量定理:Δp=Δm•v
第三章动能定理:
1. 初始动能定理:K=m•v²/2
2. 终点动能定理:K=K₁+K₂
3. 等量动能定理:ΔK=Δm•(v²-u²)/2
第四章牛顿第二定律:
1. 途经力定律:F=m•a
2. 周期运动:T=2π•√m/F
第五章摩擦:
1. 垂直摩擦力:F₁⊥=μ•N
2. 水平摩擦力:F₂∥=μ•N
第六章势能:
1. 弹簧势能:U=1/2 kx²
2. 重力势能:U=m•g•h
第七章交互作用力:
1. 普通匀强直线电场:E=F/q,F=q•E
2. 普朗克定律:F=K•Q₁•Q₂/r²
第八章小结:
1. 动量守恒定律:p=p₁+p₂=p₃
2. 动能守恒定律:K=K₁+K₂=K₃
3. 电子动量定理:p₁+p₂=p₃+p₄
4. 电子动能定理:K₁+K₂=K₃+K₄。
(完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公式集
J
功率(P)
(1)P= (2) P= =
W
杠杆的
平衡条件
则 F1/F2=L2/L1
拉力(F)
(1)不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F= (2)不计绳重及摩擦 (3)物体匀速运动F=f (f为摩擦力)
(4)功W=Fs得F=W/s
N
机械效率(η)
η= η= =Gh/Fs(W有=GhW总=F s)
Hale Waihona Puke 总值小于11m/s=3.6km/h
g固定值9.8N/kg.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
两个鸡蛋重力1牛,物理课本重力1.5牛
1Pa=1N/m21Pa表示物体1m2的表面受到1N的压力
1个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013×10Pa
1J=1N.m1J表示1牛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
N
压强(p)
(1) (适用于一切固体和液体)
⑵ 适用于一切液体和侧面与底面垂直的固体(柱体)
Pa
浮力(F浮)
(1)称重法F浮=G-F示(2)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4)漂浮或悬浮时F浮=G
N
功(W)
(1)定义W=Fs重力做功W=Gh=mgh摩擦力做功W=fs
(2)功率 W=Pt
1W=1J/s=1N.m/s1W表示物体在1秒内所做的功是1焦
八年级物理公式集
物理量
(符号)
主要公式
单位
长度(L)
(1)路程s=vt(2)功: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w/F
(3)力臂 = (4)压强公式:液体深度
m
速度( )
(1) (2)功率 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1.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欧姆定律部分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源电压)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2.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电功电功率部分1.P=UI(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2.Q=I2Rt(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3.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4.P=I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5.P=U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6.W=Q(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7.W=I2Rt(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8.W=U2t/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9.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10.P1:P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3.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力学部分】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4.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2R=U2/R(纯电阻公式)5.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真空中)2、声速:V=340m/s(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103kg/m3(3)1kw?h=3.6×106J。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力学公式全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力学公式全集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公式全集物理量公式变形公式物理量及单位其他常见单位单位换算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无关。
ts=vvstvts==速度(v)、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hkm/)hkmsm/6.3/1=位移(s)、米(m)千米(km)、厘米(cm)1km=1000m、1m=100cm时间(t)、秒(s)小时(h)、分钟(min)1h=60min=3600s 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m=ρρρmVVm==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3/mkg)克每立方厘米(3c/mg)13c/mg=10003/mkg质量(m)、千克(kg)克(g)、吨(t)g kgt61010001==体积(V)、立方米(3m)立方厘米(3 cm)、立方分米(3dm)3333cm10dm10m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mgG=mGggGm==重力(G)、牛顿(N)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位置有关。
重心的特点质量(m)、千克(kg)克(g)、吨(t)gkgt61010001=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牛每千克(kgN/)无特殊说明时kgNg/8.9=根据试卷说明kgNg/10=弹力: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与拉力的大小成正比。
xkF=胡克定律xFkkFx==弹力(F)、牛顿(N)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劲度系数(k)、牛每米(N/m)k与物质材料、长度、粗细等有关变化量(伸长量/缩短量)(x)、米(m)厘米(cm)、分米(dm)1m=10dm=100cm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摩擦系数与压力的乘积。
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式(新人教版)知识点复习总结
八年级(上)物理公式(新人教版)一:力学1、(重点)速度公式: vts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t =vs2、(重点)密度公式:ρ=Vm 公式变形: 求质量:m =ρV 求体积:v =ρm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七章 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作用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称为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理解: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力是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2.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 (或者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3、力F 的单位:(牛顿)N 。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4.力的三要素(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指:力的 大小 、力的方向和 力的作用点 。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从力的作用点出发,沿着力的方向画线段,线段的末端标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vt s =3.弹力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4.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5.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6: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右图量程为 5 N ,分度值为 0.2N(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八年级物理力学公式
八年级物理力学公式1、速度:V=S / t2、重力:G=mg3、弹力: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或缩短)与拉力(或压力)成正比。
写作F=k·x 或F2 / F1=X2 / X14、摩擦力:F f=μF N5、密度:ρ=m / V6、压强:p=F / S7、液体压强:p=ρgh (也适用柱形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8、浮力:(1)浮力大小的计算:①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②视(示)重法:F浮=G-F液③漂浮法:F浮=G(条件V排<V物)④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 V排⑤悬浮法:F浮=G(条件V排=V物)(2)物体的浮沉条件:①F浮>G物,ρ物<ρ液,上浮;②F浮<G物,ρ物>ρ液,下沉;③F浮=G物,ρ物=ρ液,悬浮;④F'浮=G物,ρ物<ρ液,漂浮.9、功:W=FS(1)克服重力做功W=Gh(2)克服摩擦力做功W=F f S物10、功率:P=W / t=FV11、功的原理: W 机=W 直12、机械效率:(1)功的关系: W 总=W 有+W 额(2)机械效率: η=W 有/ W 总13、杠杆:(1)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2)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与力臂的关系:S 1/ S 2=L 1/ L 214、滑轮:竖直提升物体 水平拖动物体(1)距离关系: S=nh S 拉=nS 物(2)力的关系:①理想滑轮(不计额外功):F=G / n F =F f / n ②实际滑轮(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只考虑动滑轮重) :F =(G +G 动)/ n(3)滑轮组效率:①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只 W 额= G 动h , 考虑动滑轮重: η=Gh/(Gh+G 动h)=G/(G +G 动) ②计所有额外功: η=G/( nF ) η=F f /( nF )15、斜面:(1)理想斜面:F/G =h/L(2)实际斜面:F= Lh G+ F f , W 额=F f L , η=Gh/ FL=Gh/( Gh+ F f L)。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总结大全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其他力作用于它。
公式:F = ma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力和加速度成正比,方向相同。
公式:F = ma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公式:F₁₂ = -F₂₁4. 重力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F = G* (m₁m₂/r²)5.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和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公式:K = 1/2mv²6.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
公式:FΔt = Δ(mv)7. 冲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变化之积。
公式:J = Δ(mv)8.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或物体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公式:m₁v₁ + m₂v₂ = m₁v₁' + m₂v₂'9. 力矩定理:物体的旋转平衡时,所有力矩的代数和为零。
公式:τ = rFsinθ10. 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所有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矩的代数和为零。
公式:F₁d₁ = F₂d₂11. 弹簧力定律(胡克定律):弹簧的伸缩变形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公式:F = kx12. 摩擦力定律:摩擦力与物体所受压力之间的关系。
公式:f = μN13. 周期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周期是指一个完整的循环所需要的时间,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循环的次数。
公式:T = 1/f14. 加速度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加速度是速度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
公式:a = (v₂ - v₁) / t。
人教版初二下学期物理力学计算公式-精选.pdf
初二物理计算公式公式变形公式物理量及其单位单位换算§1.3 速度公式svts vtstv路程s—— m (km)时间t—— s (h)速度v—— m/s(km/h)3.6//km h m s3600h s60min s1000km m平均速度公式svt总平总路程s总—— m (km)时间t总—— s (h)速度v平—— m/s(km/h)§6.2 密度公式mVm VmV质量m—— kg (g)体积V—— m3 (cm3)密度—— kg/m3 (g/cm3)31033g/cm kg/m61033cm mmL31033dm mL§7.3 重力公式G mgGmg重力G—— N质量m—— kgg= 9.8 N/kgg= 9.8 N/kg的物理意义:1千克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牛§9.1 固体压强FpS压F pS压FSp压压力F压—— N受力面积S—— m固体压强p—— Pa(N/ m2)p= 1 N/ m2的物理意义:1平方米的面积所受的力是1牛§9.2 液体压强p gh液液pgh液液phg液液液体密度液—— kg/m3深度h—— m液体压强p液—— Pag= 9.8 N/kg§10.1—2 浮力F G F示浮物F gV浮液排FVg浮排液FgV浮液排浮力F浮—— N物重G物—— N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 N液体密度液—— kg/m3排开的液体的体积V排—— m3g= 9.8 N/kg公式变形公式物理量及其单位单位换算§11.1 功率W FsWFsWsF牵引力或拉力所做的功W——J牵引力或拉力F——N物体..移动的距离s——m§11.2 功率WPtW PtWtP功W——J时间t—— s功率P—— W§12.1 功率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122F l F l12,F F动力阻力—— N12,l l动力臂阻力臂—— m§12.2 滑轮G GFn动物s nh拉力F—— N绳子..移动的距离s—— m物重G物—— N物体..上升的高度h—— m动滑轮重G动—— Nn——承受动滑轮的绳子段数§12.3 机械效率W Gh有用WGh有用WhG有用有用功W有用——J额外功W额——J(拉力做的功)总功W总——J拉力F——N绳子..移动的距离s——m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mn——承受动滑轮的绳子段数W Fs总W W W总有用额WFs总WsF总s nhshnsnhWW有用总W W总有用WW有用总。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一、力学部分。
1. 重力(G)- 公式:G = mg,其中m是物体质量(单位:kg),g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g = 9.8N/kg(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
2. 弹簧测力计原理(胡克定律)- 公式:F = kx,F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单位:N),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x是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单位:m)。
3. 摩擦力(f)- 滑动摩擦力:f=μ N,其中μ是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N是接触面间的压力(单位:N)。
4. 压力(F)与压强(p)- 压强公式:p=(F)/(S),F是压力(单位:N),S是受力面积(单位:m^2)。
- 对于柱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对水平面的压强p = ρ gh也适用(ρ是柱体的密度,h是柱体的高度)。
5. 液体压强(p)- 公式:p=ρ gh,ρ是液体的密度(单位:kg/m^3),g = 9.8N/kg(或10N/kg),h是液体深度(单位:m)。
6. 浮力(F_浮)- 称重法:F_浮=G - F,G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是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gV_排,ρ_液是液体的密度,V_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 漂浮或悬浮时:F_浮=G,G是物体自身重力。
7. 功(W)- 公式:W = Fs,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单位:N),s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m)。
8. 功率(P)- 公式:P=(W)/(t),W是功(单位:J),t是时间(单位:s),P的单位是W(瓦特);另外P = Fv,F是力(单位:N),v是物体运动速度(单位:m/s)。
9. 机械效率(eta)- 公式:eta=frac{W_有用}{W_总}×100%,W_有用是有用功,W_总是总功。
- 对于滑轮组:eta=(Gh)/(Fs)×100%(G是物体重力,h是物体上升高度,F是拉力,s是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eta=(G)/(G + G_动)×100%(G_动是动滑轮重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公式整理
一、物理公式【力 学 部 分】1、速度公式:v =t sv =总总t s v —速度(m/s );v —平均速度(m/s );s —路程(m );t —时间(s ) 2、密度公式:ρ=vm ρ—密度(kg/m 3);m —质量(kg );v —体积(m 3) 3、重力公式:G = mgG ——重力(N );m ——质量(kg );g ——常数(9.8N/ kg ) 4、压强公式:① p =SFp —压强(Pa );F ——压力(N );S ——受力面积(m 2)② p =ρg h p —压强(Pa );ρ——密度(kg/m 3);h ——深度(m ) 5、浮力公式:① F 浮 = G 物=ρ物g V 物(漂浮或悬浮) ρ物—物体的密度(kg/m 3);V 物 —物体的体积(m 3)② F 浮 = F 下-F 上(压力差) F 上—上表面受的压力(N )F 下—下表面受的压力(N )③ F 浮 =G -F 拉 G —物重(N ) F 拉—液体中测力计的读数(N ); ④ F 浮 =G 排=ρ液g V 排 ρ液—液体密度(kg/m 3) V 排—排开的液体体积 G排—排开的液体的重力(N )6、杠杆平衡公式:F 1·L 1= F 2·L 2 (理想机械)F 1 ——动力(N );F 2 ——阻力(N );L 1——动力臂(m );L 2——阻力臂(m ); 7、功的公式: ① W = F ·sW---功(J ) 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 );s---物体移动的距离(m ); ② W = mgh m ---物体的质量(kg );h---物体移动的竖直高度(m ) 8、功率公式: ① P =tWP---功率(W );W---功(J );t ---时间(s );② P = F ·v 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 );v---物体移动的速度(m/s ); 9、实际机械:W 总=W 有+W 额外 10、机械效率: η=W 有/W 总 W 有---有用功 W 总---做的总功 11、滑轮组公式:理想滑轮:F=G/n F---拉力的大小(N ) G---物重(N );n ---绳子股数(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实际滑轮:F =(G +G动)/ n (竖直方向) F---拉力的大小(N ) G---物重(N );n ---绳子股数;G 动---动滑轮重;① h F = n ·h h F --拉力作用的距离(N );n --绳子股数;h--物体上升高度(m ) ② W 有 = G ·h W 有---有用功(J );G ---物重(N ); ③ W 总 = F ·s = W 有+W 额W 总---总功(J );W 额---额外功(J );s---拉力移动距离(m ) ④η=总有W W =Fs mgh =nF mg =nFG×100% η---机械效率二、需熟记知识点1.需要记住的几个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25℃)(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Po=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1×105Pa(6)水的密度:ρ=1.0 ×103kg/m3 (7)水的沸点:100℃(8)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103kg/m3(3)1kw•h=3.6×106J2.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
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式(新人教版)知识点复习总结
八年级(上)物理公式(新人教版)一:力学1、(重点)速度公式: vts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t =vs2、(重点)密度公式:ρ=Vm 公式变形: 求质量:m =ρV 求体积:v =ρm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七章 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作用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称为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理解: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力是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2.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 (或者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3、力F 的单位:(牛顿)N 。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4.力的三要素(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指:力的 大小 、力的方向和 力的作用点 。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从力的作用点出发,沿着力的方向画线段,线段的末端标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vt s =3.弹力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4.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5.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6: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右图量程为 5 N ,分度值为 0.2N(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人教版初二下学期物理力学计算公式.doc
G
W
有用
h
h
W
有用
G
有用功W
有用——J
WFs
总
F
W
总
s
额外功W额——J
额——J
(拉力做的功)总功W总——J
§12.3
机械效率
WWW
总有用额
s
W
总
F
拉力F——N
绳.子.移动的距离s——m
物重G——N
snhh
s
n
n
s
h
物.体.上升的高度h——m
n——承受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压力F压——N
§9.1
固体压强
p
F
压
S
F压pS
S
F
压
p
受力面积S——m
固体压强p——Pa
2
(N/ m
)
2
p= 1 N/ m
的物理意义:
1平方米的面积所受的力是1牛
§9.2
液体压强
pgh
液液
3
液——kg/m
液体密度
p
液
深度h——m
液
gh
液体压强p液——Pa
p
液
h
g= 9.8 N/kg
g
液
FGF
浮物示
浮力F
初二物理计算公式
公式变形公式物理量及其单位单位换算
§1.3
速度公式
v
s
t
svt
s
v
t
路程s——m(km)
时间t——s(h)
速度v——m/s(km/h)
3.6
km/h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ρ——液体密度 kg/m3
h——深度
m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 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 竖直距离;
物理量
单位
W——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做的功
J
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功率公式:
1
=0)
或 F = n (G 物+G 动)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s =nh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机械效率:
W有用 W总
×100%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 有——有用功 J W 总——总功 J
2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 分率表示,且总小于 1 W 有=G h [对提升物体且只有重力做功时] W 总=F s [对于杠杆和滑轮] W 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P =W t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功 J t ——时间 s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物理量
单位
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N
L2——阻力臂 m
单位换算: 1W=1J/s 1kW=103W
滑轮组:
物理量
单位
F —— 动力 N
nF=G 物+G 动
G 物——物体重 N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 动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3=1×103kg/m3 1m3=106cm3 1L=1dm3 1mL=1cm3
浮力公式:
物理量
F 浮——浮力
单位
N
F 浮=G – F (称重法)
F 浮=G 排=m 排 g
G ——物体的重力
N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八年级全册物理计算公式
速度公式:
v s t
物理量
v——速度 s——路程 t——时间
单位
m/s km/h
m km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1min=60s
公式变形:求路程—— s vt
求时间——t=s/v
物理量
单位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重力 N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ρ ——密度 kg/m3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F 浮=ρ水 gV 排
(阿基米德原理法)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物理量
单位
F 浮=G
F 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m——质量 kg
G = m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合力公式:
F = F1 + F2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密度公式: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3 g/cm3
m V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F 浮=F 下–F 上
根据受力分析,列出力的关系式求解
压强公式:
p= F
S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F——压力
N
S——受力面积 m2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 面积单位换算:
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 1 cm2 =10--4m2
积
1 mm2 =10--6m2
1
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功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