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片自由天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
《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中,摘要刊登一封学生来信:“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信中还写道:如果按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语文,那么高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和初三毕业生是没有区别的。
据说,当年还因为这封刊登了的来信,引发了一次大范围的讨论,做为母语的汉语教学,我们当然的认为应该是相对轻松的一门课。可在现实中,语文老师普通却感到费时费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很难交出一份完美的答案。这封来信,无异对我们老师们来说是一个反思。
学生为什么会讨厌语文课本和语文教学呢?显而易见,他们不是不喜欢课本以及语文读本中优美的词语段落。而在于平时,我们在教的过程,相当然的习惯于对课本例文当成孤立的阅读材料,只是为了理解而进行“结构、意境、特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知识进行“肢解”分析。学生们在学的过程中始终在机械式的注解,背记中进行,那么文章的精髓又有何美感可言呢?
《语文课程标准》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为阅读教学第一学段目标。那么我们在教与学中又去如何释放学生的自主空间呢?
首先,古人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在教的过程,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在反复的诵读中,读懂文章
内容,加上体验,感悟,潜心会文,读出情感,形成自己对课文独到的理解和认识。这才是真正的掌握了文章之意,然后才是老师在学生完全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出面将知识点和主要意思从中进行点拨,让学生在文中的疑惑,在老师的引导下“茅塞顿开”。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对自己所学的课文产生兴趣,而这种兴趣才是学习语文的真正动力。
我们也欣慰的看到,课文初中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同时代紧紧的挂钩,增加了语多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老师要在教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文章味道。
再次,我们常说,课本是基石,那课外读物无疑便是肥活的土壤,尝若一个人基本功再扎实而不从外面吸收营养成份,那对于“成材”来说,岂不是天方认错谈?因此,在俯课本的同时,为什么不挪出一方空间,让学生们进行轻松自由的自主阅读呢?在《读书的艺术》一书中,林语堂先生也有妙论:“什么叫做真正读书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句话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读,这都叫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之本意。”《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些都是对读书所发生的狂喜。如果学生对读书有兴趣,我们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读好书,会读书。在初一时,在百部图书调查表上,很多男生对《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感兴趣,而很多女生对《艾丽丝梦游仙境》、《红楼梦》感兴趣,不同的个性不同对待。不同的读物也要求老师们与时同进,要学会同
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他们的阅读体会,同时也要给予学生推荐《小小说》,《青年文摘》《杂文选刊》等杂志读物,让学生们阅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第三,把握课堂内外阅读的关系,平衡阅读的重心。
语文阅读毕竟不是一般的文学欣赏,它是一种老师指导下的有目的学习行为。学生由于阅读能力,生活阅历,理解能力有高有低,他们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自然也有高低之分,深浅之异,正浅之别,阅读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帮助学生读好课本,更要求学生读好课外读物。通过对学生阅读实践培养,使学生如何学会品味语言,如何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如何在阅读中走入作者的心声,同作者进行一次精神的交流和洗礼。
正确的课外阅读是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智能,提高表达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正确的加以引导,不仅不会影响课内语文学习,反而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巩固课本教材上的知识,语文学习效果会更明显,学习语文的根只有扎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扎在中外名著中,扎在时代信息中,从中汲取精华,升华所学,为我所有,才能有所收获。
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引导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是语文进步之“捷径”。所以熟读课文,熟读课外读物,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只有给予学生以充分的自主读书空间,让他们学会读书,学好读书,热爱读书,让明天的语文教学更加的轻松和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