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词类的划分

合集下载

北语11秋《现代汉语(二)》导学资料一(第五章第一节—

北语11秋《现代汉语(二)》导学资料一(第五章第一节—

北语11秋《现代汉语(二)》导学资料一(第五章第一节—第五章第四节)一、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本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包括语法概说、词法(含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以及短语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现代汉语语法最基本的知识,需要同学们认真掌握。

下面列出本部分的知识框架供大家参考。

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二、语法的性质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第二节词类(实词)一、词类的划分二、实词三、实词的误用第三节词类(虚词)一、虚词二、虚词的误用三、词类小结第四节短语一、短语及其分类二、短语的结构类型三、短语的功能类四、多义短语五、短语分析小结二、重难点讲解1.语法含义(1)指语法结构规律,即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指对语法结构规律的研究和描写,即语法学。

2.语法学(1)词法,研究词的结构、词形变化和词的分类。

(2)句法,研究短语的结构、类型、句法成分和句子的类型。

3.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2)稳固性(3)民族性:a缺乏形态变化,主要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b量词丰富c分句间、句子间意合情况多。

d词与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e词、短语、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

4.语法单位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A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构词的备用单位。

B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构成短语、句子的备用单位。

C短语:语义上和句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造句的备用单位。

D句子: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5.句类和句型句类: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型。

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句型:根据句子结构分出来的类型。

包括:单句和复句。

单句:由带上句调的短语和词构成。

(1)主谓句 a名词性谓语句,如“今天周六吗?” b动词性谓语句,如“咱们快走吧。

”C形容词性谓语句,如“天好热啊!” D主谓谓语句,如“他身体好得很。

”(2)非主谓句 a名词性非主谓句,如“谁?”b动词性,如“走!”c形容词性,如“好人的天啊!”d叹词性,如“哎呀!”e拟声词句,如“哗哗!”复句:有两个以上分句组成。

词类的划分ppt课件

词类的划分ppt课件
大街上静悄悄的. 我赵朋. 那部电影我看过. (2)非主谓句: 多可爱的孩子! 出太阳了. 请勿打扰. 好极了! 漂亮!
最新版整理ppt
12
特殊单句类型
• 把字句:武松把老虎打死了. • 被字句:老虎被武松打死了. • 连动句:他低头走路. • 兼语句:首长命令小战士把枪拿给他. • 双宾语句:朋友送我一本书.
最新版整理ppt
8
句子概念:由词或短语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
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1.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2.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
3.宾语:在动词后面,指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4.定语:位于名词前,起修饰限制作用
5.状语:位于动词形容词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 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等
•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形状的方向起止, 时间,处所,目的,原因,对象比较等(在,顺着,对于,按照, 为了,比)
• 助词:指附在词,短语或句子上,表示某些附加意义,具 有辅助作用的词(了,着,等等,吗,呢)
• 连词:连接词语,短语,句子(和,跟,不但,并且)
• 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应答的声音(哈哈,嘿)
最新版整理ppt
10
句子分类
• 根据用途和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 今天星期一. 你有什么愿望? • 快点下课吧. 多么嘹亮的歌声! • 根据结构:单句,复句 • 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 只要好好学习,就会天天向上.
最新版整理ppt
11
单句由短语或单个词构成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 例如:老张天亮出发.
最新版整理ppt
4
短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词)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汉语词类研究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汉语
中不同词类的特点和功能。

词类是根据词语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来划分的,常见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


个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不同词类之间有相互作用和限制。

汉语的名词主要用来表示人、事物和抽象概念等,具有一定的数量和
性质的限定能力。

动词是汉语中最主要的词类,表示动作、状态和变化等,可以单独构成谓语,也可以表示主谓关系。

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描述事
物的性质和状态。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整个句子,表示时间、地点、程度等。

代词代替名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
和反身代词等。

数词表示数量,可以分为基数词、序数词、集合词和倍数
词等。

量词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介词用来表示名词与名词之间、名词与
动词之间等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短语和句子等,表
示句子之间的关系。

助词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起到辅助的作用。

汉语词类研究不仅关注各个词类的特点和功能,还研究它们的变化和
扩展。

通过对汉语词类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
特点,揭示汉语词汇系统的内在规律和变化趋势,对语言教学和汉语语法
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系统,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识别、纠正、语法错误,能正确分析语法现象,用词造句合乎规范。

教学重点:词类;短语;句法成分;句型。

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上面说过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2.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3.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它是语法学者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

二、语法的性质跟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一)抽象性1.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语法是抽象出来的公式。

2.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

因此语法具有抽象性、概括性。

(二)稳固性1.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得多。

因为它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紧密联系的体系。

2.语法的稳固性并不限制语法的演变。

(三)民族性1.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样也表现在语法上。

2.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的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3.要警惕拿别的语言的语法来硬套汉语的语法。

此外,语法还有生成性、系统性、递归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子成分(一)语法单位四级: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

语素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成词。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

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

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4.句子:是具有一个语调、能够表达—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语法·1(词类)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1(词类)PPT课件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 词、副词的词,如“我”、“你 ”、“他”、“这”、“那”。
具有指代功能,可以避免重复或 使表达更简洁。
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 词、疑问代词等。其中,人称代 词又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
称和第三人称代词。
03 虚词分类与特点
副词
定义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 时间等的词。
非主谓句
由词或短语构成,不表达完整 意思,如感叹句、祈使句等。
影响句子意思表达
词义选择
不同词类具有不同词义,选择 不同词类会影响句子意思。
搭配关系
不同词类之间有不同的搭配关 系,搭配不当会影响句子意思 。
情感色彩
不同词类带有不同情感色彩, 选用不同词类可表达不同情感 态度。
语境因素
语境对词类选择有制约作用, 不同语境下应选用不同词类。
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 很”、“非常”等。
具有修饰功能,可以作定语、谓语等 句子成分。
数词和量词
数词表示数目或顺序,如“一” 、“二”、“第一”、“第二”

量词表示计量单位,如“个”、 “只”、“条”、“次”。
数词和量词常常组合在一起使用 ,构成数量短语,如“一个苹果
”、“两次机会”。
代词
要分清兼类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具 体含义,避免混淆。
辨析词性
要根据兼类词的语法功能,判断其 所属的词性。
注意语境
兼类词的词性和词义往往随着语境 的变化而变化,需要结合具体语境 进行辨析。
常见兼类词辨析示例
“热爱”与“热情”
前者是动词,表示热烈地爱或喜爱;后者是形容词,表示感情热 烈或情绪高涨。
“困难”与“难”

词的分类)词性PPT课件

词的分类)词性PPT课件

❖ 度量衡量词:尺、元、角
❖ 个体量词:个、位、枝、艘、辆、幅、座、 句
❖ 集体量词:对、双
❖ 不定量词:些、点
❖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 次、回、趟、顿、阵最新课、件 迈、下、
17
❖ 2.量词的语法特征 ❖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
起组成数量短语。
❖ (2)单音量词大都可重叠。 ❖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词的分类)词性
最新课件
1
关于词
❖ 词,是语言里能独立使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有读音、有意义)
❖ 例如:山、水、中国、人民、坦克、奥林匹 克、猪、狗…
最新课件
2
词性种类
❖ 词简单的来说可以分为12类。其中有两大类: 实词和虚词。
❖ 实词指意义比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 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能独立成句的。其中包 括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 数词、量词、区别词8类。
❖ 和、或、或者、还是、以及、并、并且、而、尽管、即使、 哪怕、只要、只有、不论、不管、然而、可是、否则、况 且、何况、如果、因此、由于、即使
❖ 有的表示并列关系,如:和、跟、同、与、以及……;
❖ 有的表示选择关系,如:或、或者、还是、与其、宁 可……;
❖ 有的表示递进关系,如:不但、不仅、并且、而且……。
❖ 虚词指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没有实际意 义,一般不能独立成句的词,包括介词、连 词、助词、语气词4类。
最新课件
3
实词
❖ 一、名词
❖ 1.意义及种类 ❖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还有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 ❖ 名词有以下几种: ❖ (1)表示人和事物 ❖ 普通名词:朋友、同志、作家、学牛、牛、羊、飞机 ❖ 专有名词:张衡、黄河、泰山、新疆 ❖ 集合名词:人民、群众、物品、马匹 ❖ 抽象名词:道德、思想、文化、政治、欲望、苦头 ❖ 物质名词:水、油、肉、声音、风、阳光 ❖ (2)表示时间(时间名词):秋天、早晨、明年、现在 ❖ (3)表示处所(处所名词):北京、中国、亚洲、里 ❖ (4)表示方位方位词:前、后、左、右、之上、以下、东边

第一节 划分词类的标准

第一节    划分词类的标准

(二)词的形态 词的形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指构形形态,指能引 起词的语法功能发生变化的形态,如重叠,“研究”可 重叠为“研究研究”,但语法功能发生变化,“研究” 可以接宾语,“研究研究”则不能;二是指构词形态, 指能表明词的概念范畴或引起词的概念意义发生变化的 形态,如凡以 “子”为词缀构成的词,通常是名词, “罩子、凿子”等均属此列,这里的词缀“子”就成为 一个名词的标记。同时,“罩子、凿子”与词根“罩、 凿”在概念意义上也存在区别,即词缀“子”也引起了 概念意义的变化。汉语里的名词性词缀多属此类。
(2)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即哪些实词可以和哪些 实词组合,怎样组合,组合起来表示什么关系,哪些词 不能同哪些词组合,这里区分的是实词的不同类别。如 “太阳”与“高兴”,后者可以与“不”组合,前者则 不能,由此可见“太阳”和“高兴”属于不同的实词类 别。 (3)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即虚词能与哪些实 词和短语组合,表示什么关系,这样可以区分的出虚词、 的不同类别。如“着”,虽然能与动词组合,但只能依 附于动词之后。而“ 附于动词之后。而“和”则可以出现在两个词或短语中 间。
第二章
词类
第一节 词类划分的标准 一、划分词类的一般标准 (略)
二、划分现代汉语词类的标准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 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现代汉语词类分类的依据 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一)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表现在: (一)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表现在: (1)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能否充当句 法成分以及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实词都能充当句法成 分,只是不同类的词会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如“太阳、 打击、高兴,一(个)”,等等。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及其答案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及其答案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及其答案语法练习题第一节词类的划分(练习题)1判断题:(1)副词和代词在古汉语中一般归入虚词。

()(2)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常规性的语法现象,后者是临时改变功能。

()(3)古代汉语以“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现代汉语划分词类,则不但考虑其“语法功能”,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

()2解释名词术语:(1)实词的活用(2)词的兼类3填空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言”的词性①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

《尚书·无逸》..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③彤弓弨兮,受言藏之。

《诗经·小雅·彤弓》.(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殆”的词性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庄子·秋水》.②殆有甚焉。

《孟子·梁惠王上》..4问答题: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有什么区别?5标点并翻译短文。

(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者旦暮磬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神无形者不磬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2)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第二节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练习题)1选择题:(1)《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相”的用法是()(A)名词用作意动(B)名词用作一般动词(C)名词用作使动(D)动词用作使动(2)在下列四句话中,中加点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A)《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

”(B)《孟子·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C)《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

”(D)《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忘我,我何面目见之。

一、词类的划分PPT精品文档17页

一、词类的划分PPT精品文档17页


如:
作状语

名词——副词
但这种共性还不足以把这部分名词归
入副词。
词的个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词类的个性——一个词 类区别于其他词类的性质。如,动词 可以带宾语。
另一方面,是个别词的个性——
同一词类中个别词之间的功能差异。
如:
“美丽”后要
美丽——漂亮
加“的”
?美丽风景 美丽姑娘
漂亮话 漂亮姑娘
不同的词类之间也会具有某些共 性。如:
老师批评了他。
他很聪明。
“批评”是动词,“聪明”是形 容词。因为动词和形容词经常作谓 语,所以可以归并为谓词。
词类的共性与个性:
词类的共性:一个词类里的所有个体 词都具有的性质。比如,动词、名词
词类的共性是建立一个词类的基础。
不同的词类之间也会具有某些共性。
(1)a.五架飞机 一位工人 六个苹果
?b. 数量短语+ 现在/今年/东方/钦州
(2)a.很+喜欢/讨厌/希望/羡慕+ 宾语
? b. 很+走/学习/看/打扫+宾语
在同一词类里,各词的语法特征也 有差异。例句(1)b虽然不能受数量 短语修饰,但是它跟a的主要语法功能 相同,都可以作主语、宾语,这跟动 词、形容词不同,意义又是表示事物 ,所以归属名词。正因为同一词类之 间有个性,这才有再分小类的可能, 所以我们把b归为时地名词。
功能标准就是我们书上所说的词的
语法功能。
二 划
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






第一,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
的能力。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比如: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第二节词类一、词类划分依据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虚词依附实词或短语)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一)名词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词;③时间名词;④处所名词;⑤方位名词语法特征: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现代汉语常识一词类活用

现代汉语常识一词类活用

第一节词类的活用汉语的词类,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一些小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属于实词。

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

比如,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带宾语,经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作定语,这些情况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

例如《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其中的“风”本是名词,在这句话中,它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有吹风、乘凉的意思。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

”“刃”由名词而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并带上了宾语“相如”。

又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

”句中的“坚”和“锐”原是形容词,这里临时充当名词,作宾语。

这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临时改变词性和用法的现象叫做词类的活用,上古汉语中很常见,后代仿古作品中也不鲜见。

现代汉语虽也有这样的现象,如“铁了心”的“铁”,名词活用作动词,“今天你‘布袋’了吗?”中的“布袋”,但总起来说比较少。

词类活用的类型: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

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现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此外,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和用作状语的现象也很常见。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麼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

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為宾语怎麼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麼的意思。

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

01词类的划分

01词类的划分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分句或句子的虚词, 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 不但,不仅,不论,或,或者,虽然,但是, 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而, 尽管,只要,等等。
助词是附着在其他语言单位上边,表示结构 关系、动态关系、比况关系等语法意义的虚词, 如:的,地,得;着,了,过;似的,一样,等 等。
三、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古汉语中,各类实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比较固定 的,每一个词属于哪一个词类也是比较固定的。但 是古汉语中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有的时候可以临时改变它们的基本功能,由甲类词 用作乙类词,也就是说,甲类词临时具有了乙类词 的语法功能。这种情况,叫做“实词的活用”。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词可以代指名词、 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实词或词组。其中,代 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如:我,你,他, 我们,你们,他们,大家,大伙儿,自己);表示疑问 的,叫“疑问代词”(如:谁、什么,哪;哪儿,哪里; 几,多少,怎样,怎么样,多);指称或区别人、物、 情况的,叫“指示代词”(如:这,那,这儿,那儿, 这么,那么,这样,那样。此外,“每、各、某、另、 别、凡、本、其他、其余”也都是指示代词)。代词同 它所代替或指示的实词或词组的语法功能相当,可以 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第一节 词类的划分
一、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词类是在语法上对词所划分的类别。一般来说,划 分现代汉语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 即词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以及同其他词组合的能力。 根据这个标准,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实词”和 “虚词”两大类。实词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虚词 主要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 词、代词、叹词等八类,“虚词”包括介词、连词、 助词、语气词等四类。

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ppt课件

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ppt课件
③拟声词没有否定形式,不受其他词 类修饰;拟声词的成分之间没有结构关系。
④拟声词可以根据需要重叠使用。
(二)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答、能独立成句 或充任独立成分的词。 1、叹词的种类
叹词从功能上看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表示喜怒等感情 表示呼唤与应答
2、叹词的语法特点 叹词独立性很强,一般不参加句子结
1、名词的语法特征 ①名词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和宾语。 ②名词一般可以用数量短语修饰。
③名词前一般不能加副词。但少数几个副词 可以加在名词前面。
④名词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共同组成介词短 语,
2、名词的类型 ①普通名词 ②抽象名词 ③专有名词 ④时间名词 ⑤处所名词 ⑥方位名词
名词小类特点:
(1)普通名词、抽象名词所用的量词有区别。 (2)专有名词前一般不能加数量词。 (3)时间名词还可以做状语。 (4)方位名词可单用,也可以构成方位短语。
③个别副词可修饰名词 ④部分副词有关联作用 ⑤不能重叠
副词的类型
①程度副词 ②语气副词 ③时间副词 ④范围副词 ⑤否定副词 ⑥频度副词 ⑦关联副词
副词与形容词的辨析
副词和形容词由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可以作 状语修饰谓词性中心语。因此,有必要对二者加 以辨析。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①形容词能单独成句,而副词一般不能单独 成句。
B、疑问代词用于虚指,表示不能确定或不愿具体说 明的人或事物。此外,“什么”加上“的”还可用 在一个成分或几个并列成分的后面,表示“等等” 的意思,常用于口语中。 C、疑问代词的不确指用法,常使用重叠方式表示不 止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等意思,用来指代不必 或不愿具体说明的对象。
四、特殊类
拟声词和叹词是两个特殊的词类。它 们可以单独成句,可以在句中充当句子成 分,但不与其他类的词发生结构关系,是 汉语词类中比较特殊的两类。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通俗点说,语法就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学科,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二、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二)稳固性(三)民族性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一)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以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单独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称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第二节词类(实词)一、词类的划分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

词的分类及用法 ppt课件

词的分类及用法 ppt课件

目录
一 词类的划分 二 实词 三 虚词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助词
动态助词:着、了、过 1、“了”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实现。 2、“着”表示行为动作正在进行或表示状 态还在持续。 3、“过”表示曾经发生或经历某事。
语气词
用在句尾表示某种语气。
表陈述语气:了 表疑问语气:吗、呢 表祈使语气:啊、吧、了 表感叹语气:啊
谢谢观赏
介词
表示时间、处所、方向:从、自从、到、 往表示方式、方法、依据等:按照、靠、 通过、比、拿 表示原因、目的:因为、由于、为了 表示施事、受事:被、给、让、叫、把 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跟、
连词
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主要连接词、短语:和、跟、同、与、及、 或 主要连接词语或分句:而、而且、并、并 且、或者 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不但、不仅、虽 然、但是、然而、如果、与其、因为Fra bibliotek所 以名词
名词的语法作用
1、名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或主 语中心、宾语或宾语中心。
鸟儿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很多生产知识。
名词
名词的语法作用
2、名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也可以 直接受其他名词的修饰。
工人宿舍 产品质量
学校老师 钢铁工人
名词
名词的语法作用
3、多数名词能直接受数量词修饰。
一瓶啤酒 两双袜子 一斤葡萄 三个星期

古汉语的词类

古汉语的词类

2.以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等, 一般可译为“用”、“拿”、“凭”等。 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荀子· 王制》 (2)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 于”。 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汉书· 食货志》 (3)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 骞以郞应募使月氏。为匈奴所留,十余岁得还。 《汉书· 张骞传》 (4)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 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柳子厚 墓志铭》
副词
• 情态副词
• 否定副词
• 表敬副词
一、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动作、
行为的程度的副词。 表示程度深,表示程度浅,表示程度的变化。
(一) 表示程度深 1.“极”、“最”、“至”、“绝” 等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文选· 答 客难》 李广军极简易。《史记· 李将军列传》
指代人,表示“没有谁”;
指代事物,表示“没有……事物
(地方)”等。古汉语中, 常用的有“莫”、“无”、“靡”、 “末”等。
第二节 副词
副词是限制和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副词一般不能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谓语, 它总是依附于谓语。
• 程度副词
• 范围副词
• 时间副词
第一节 代词
代词是具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古代汉语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
代词、疑问代词、辅助性代词和无定代 词等。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是表示人们自我称呼和相互称呼的 词。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 称、第三人称。 (一)第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又叫自称代词,是指说话人 称呼自己的代词。 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 余、予、朕、台(yí )、卬(áng)”等七 个。

古汉语的词类

古汉语的词类

第一章古汉语的词类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即根据词和词之间的结合能力而划分的类。

如根据是否能受数量词修饰并不受程度副词修饰的语法功能,我们可以划分出普通名词这一类。

在划分词类的过程中,词义也可作为一种虽不严密,但却迅速的判定依据。

如名词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等。

关于词类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传统的词类的划分方法,将古代汉语的词类比照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进行划分。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汉语是一种具有民族性的语言,它有它的独特特点,而作为承接着主要语法功能的词,必然会带有这种特点(词无定类)。

但是现阶段的词类的讲解,主要简单套用西方已有的现成的语法体系,使我们现阶段的研究陷入了很多矛盾的地方。

所以一部分专家主张重写汉语语法。

但是事实上,在汉语中,不但一词多义,而且一义也有不同用法。

因为词义不同,用法不同,便影响它的词类。

所以前人称之词无定类。

在古代汉语中,虽然有不少词类活用现象,但是能活用的也就是少数词,并且活用的范围十分有限。

所以词是可以划分为固定的类型的。

古汉语的词类首先根据能否单独充当结构成分而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凡是能够单独充当结构成分的是实词,反之是虚词。

从词义的角度看,实词主要是用来表示词汇意义(实际意义,概念),虚词主要用来表示语法意义(表示概念之间的各种语法关系和句子的语气等)。

根据不同的语法功能,又可把实词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后两者有的归为虚词)。

虚词的分类一般有(副词、代词)连词、介词、语气词、助词、叹词。

因为在古汉语中的虚词地位特别重要,我们将重点介绍,对于实词我们只作简单的介绍,名词名词包含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四个小类。

从语法功能看,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要活跃些。

动词动词包含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和能愿动词三类。

形容词包含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

在古汉语中,性质形容词以单音节为主(也不部分双音节词),状态形容词以双音节为主(也有部分单音节词)。

古代汉语知识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知识一词类活用

第一节词类地活用汉语地词类,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一些小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属于实词.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地分工.比如,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带宾语,经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作定语,这些情况古今是相同地.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地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地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例如《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地“风”本是名词,在这句话中,它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有吹风、乘凉地意思.《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由名词而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并带上了宾语“相如”.又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句中地“坚”和“锐”原是形容词,这里临时充当名词,作宾语.这种按照一定地语言习惯而临时改变词性和用法地现象叫做词类地活用,上古汉语中很常见,后代仿古作品中也不鲜见.现代汉语虽也有这样地现象,如“铁了心”地“铁”,名词活用作动词,“今天你‘布袋’了吗?”中地“布袋”,但总起来说比较少.词类活用地类型: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地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地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地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古汉语词类活用地现象中,最值得注意地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此外,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和用作状语地现象也很常见.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麼样地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地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為宾语怎麼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麼地意思.凡是由意动词构成地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地句式.可变换為“以為”或“把看作”.二者地区别在於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地方式有所改变.下面分别加以介绍.一、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地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地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地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地意思.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地“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地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地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地意思.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系结构来表示.使动用法中地谓语动词有地本来就是动词,有地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地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地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动词地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动词地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地动作或行為.例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来”“活”“生”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地不及物动词,在这三个例句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之”和“死”(死者),它们地意思是“使宾语来、使宾语活、使宾语生”,而不是主语本身“来、活、生”.有时侯,不及物动词地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然用作使动用法.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这个“来”是“使远人来”地意思.再如: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病”为使动用法,但省略了宾语“之”,下文几乎相同地句式中用了“使之全”,为递系结构,有兼语“之”,由此可知,“病”是“使之病”地意思.荘公窹生,惊薑氏.(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功曰:“良医也.”厚為之礼而归之.(左传•晋侯梦大厉)大车无棿,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為政)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上)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时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有时宾语被省略,参照前后句即知.如上例.及物动词用作使动地情况比较少,但也存在.及物动词本身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做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如:武丁朝诸侯.(孟子•公孙丑上)使动用法孟子将朝王.(孟子•公孙丑下)一般动词欲因此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使动用法涉间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一般动词以上两例形式上没有区别.為了区别二者,中古以后人们曾经把用做使动地某些及物动词改变读音(破读),但是不是所有地词语都改变读音;改变读音地也不限於使动用法.使动用法还有如下: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饮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轡於扶桑.(屈原《离骚》饮止子路宿,杀鸡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食,见沛公旦日从百餘骑来见项王.(史记•项羽本纪)从,使跟从,无破读.使动用法这个语法现象造成了一些特殊现象.例如“胜之”和“败之”意义相同,就因為“胜”字用做一般地及物动词,“败”字是使动用法.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单看这一句看不出有使动用法,但如结合上下文就不难知道.这一句不是主语晋侯饮赵盾地酒,而是主语晋侯使宾语赵盾饮酒.“饮”是个及物动词,在这里作使动用法,意为“使……喝”.再如: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食、见”两个动词原来也是及物动词,此处作使动用,从上下文看,分别是“使之食”“使其二子见”地意思.及物动词地使动用法和及物动词地一般用法从形式上不容易分辨,必须认真分析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形容词地使动用法古汉语中,形容词也常常用作使动,它地意思是使宾语所代表地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地性质或状态,这样,形容词也带了宾语.例如: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子路》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孟子·滕文公下》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高”是“使……增高”,“尊”是“使……尊贵”,等等.“高、尊、富、正、笃、睦、和、远、轻、苦、劳、空乏、强”等形容词用作使动以后,都带上了宾语,作谓语动词.最后一例地“贫”字也是形容词用作使动,但是并没带宾语,不过与下文地“不能使之富”相比较,我们能够看出“贫”是“使之贫”地意思,在这里也是使动用法.宣子说,乃轻币.(左传•子產说范宣子轻币)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墨子•尚贤)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国语•越语上)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今媼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赵策)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子路)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是以君子远庖厨.(孟子•梁惠王上)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於心舆?(同上)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至於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形容词地使动用法在后代诗词中时有所见,增加了诗词地生动性,如王安石地《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形容词“绿”在诗句中是“使……变成了绿色”地意思.、名词地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从意思看,是使宾语所代表地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地人或事物.例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姓.《史记·晋世家》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吴王僚,為专诸所杀)今欲并天下,治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战国策苏秦连横约纵)然得而腊(音西)之以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瘺、痢.(柳宗元《捕蛇者说》)吴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例一“生死”与“肉骨”为对,“生死”不是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生”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死者复生”;同样,“肉骨”也是动宾结构,“肉”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白骨长肉”.例二“国”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异姓立国”.例三“王”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我成为王”.用作使动用法地名词有时后面也可以省略宾语.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刘向《新序·节士》)“臣”和“友”是名词活用作使动,但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不得而臣也”“不得而友也”两句地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这种省略地宾语,要靠上下文地文意去体会和补足.二、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以为宾语怎么样”地意思.和使动用法地区别是,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则是主观上地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如: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孟子·梁惠王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两例中“小”都带了宾语,都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但第一例是“使之变小”,显然是使动用法.第二例“小鲁”“小天下”,不可能是使鲁变小、使天下变小地意思,而是主观上感觉到鲁国变小、天下变小了.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地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地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地性质或状态,事实上不一定具有这个性质或状态.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很常见.甲骨文中有“王吉兹卜”地句子.“吉”是“认為吉利”地意思.例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小国寡民》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今先生不远千里而庭教之.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史记•李将军列传)帝壮其节.(后汉书•班超传)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人重之.(韩非子•五蠹)是故明君贵五穀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同一个形容词在句中是使动还是意动用法,常常靠上下文来分辨.例如:左右以君贱之也.(战国•策齐策)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孟子•告子上)例一地“甘、美、安、乐”本来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意思是“以……为甘、以……为美、以……为安、以……为乐”;例二地三个“美我”是“认为我美,以我为美”;例三中地形容词“少、轻”也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少、认为……轻”.以上各例活用作意动地形容词都带了宾语.形容词用如意动,它后面地成分就是它地宾语.、名词地意动用法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地人或事物看成或当成这个名词所代表地人或事物.例如: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讬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諼客孟尝君)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於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例一地两个“夫人”是名词活用作意动,它带上了宾语“之”,意思是“把她看作夫人”;例二地“友”和“子”是名词用作意动,全句地意思是“以风为友,以雨为子”;例三地“侣、友”都是这种用法,并且分别和后面地名词构成了动宾结构.对于意动用法,要把握住它所表示地“认为”这个意义特点,这样,就可以把它和表示“使令”意义地使动用法区别开来,也可以把它和表示一般支配关系地动宾结构区别开来.[练习一]一、请说明下列句中地词类活用现象.要求:()说明活用词原有地词性;()说明是哪一类活用;()说明活用后所表示地意义..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土:.(曹操《论吏士行能令》).五日平明,良往,久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史记·留侯世家》).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原君》).是子报仇之时也,而子何故乃肯逃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或黔其庐,或赭其垣.(《观巴黎油画记》).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孔子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韩愈(《原道》).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淮南子·兵略》)、当此三行者,而衣弗友,人君弗臣.(《淮南子·汜论训》).人貌荣名,岂有既乎?(《史记·游侠列传》)二、请指出下列句中活用为一般动词地名词、形容词,并说明其活用地语法条件.、子股肱鲁国,社稷之事,子实制之.(《国语·鲁语》)、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庄子·应帝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之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上》)三、请说明下列句中用作状语地名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地意义..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臣子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土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於燕市.(《史记·刺客列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史记·刺客列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四、请指出下列句中活用为名词地动词、形容词,并加以翻译.、亦以明死生之大.(《五人墓碑记》).秦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史记·刺客列传》)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五人墓碑记》).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水经注:三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词类的划分一、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词类是在语法上对词所划分的类别。

一般来说,划分现代汉语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即词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以及同其他词组合的能力。

根据这个标准,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虚词主要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叹词等八类,“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如:理发师、学生、水、牛、文化、夏天、下午、南京、里屋。

名词的主要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定语,方位名词(如“前面”、“旁边”)和时间名词(如“春天”、“星期一”、“今年”)常作状语。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如:去、看、保护、恨、想、讨厌、在、发生、消失、能、能够、应该、肯、进、出、上、下。

动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

能带受事宾语(即宾语是动作支配的对象)的动词叫“及物动词”,如:吃饭、看书、写信;不能带宾语或只能带施事宾语(即宾语是动作的发出者)的动词叫“不及物动词”,如:休息,出发,来了一个人,走了一个学生。

现代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动词是“是”,如: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如:伟大、渺小、聪明、愚蠢、长、短、胖、瘦、红、黄。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定语和谓语,有的也可作状语、补语(如:你快说,他跑得慢)。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如:一、二、三、百、千、万、第四、第八。

数词经常同量词组合成数量词组,如:“三个”、“五次”等,然后充当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如:“五个学生”、“三次攻打”、“走了四趟”,等等,而不直接同名词或动词组合。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其中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的词,叫“物量词”,如:寸、尺、丈、亩、顷、个、位、件、支、匹、扇、双、副、批、群、打、伙、些、点,等等;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叫“动量词”,如:次、回、趟、下、遍、顿、遭、番,等等。

现代汉语的量词特别丰富。

量词一般要同数词组成数量词组或同指示代词组成指量词组(如“这条”、“这批”、“那辆”、“那趟”)后,共同作定语、状语、补语,有的还能作主语、宾语(如“这件比那件漂亮”),等等。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肯定否定、情态、语气等的词。

如:很、最、非常、更加、尤其;都、共、只、仅仅、一律、就;已、刚、正在、将要、马上、经常、又、还、从来、重新;必须、不、没、别;大肆、特地、突然、连忙、悄悄;难道、却、也、偏偏、索性、竟然、其实、不妨,等等。

副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作状语,有的也能作补语(如“好得很”)。

有的副词还能起关联作用,如:……又……,既……又……, 越……越…… ;或同连词配合使用,如:不但……还……,只有……才……,虽然……却……,既然……就……,不论……都……,即使……也……,除非……才……,等等。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可以代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实词或词组。

其中,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如: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大家,大伙儿,自己);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如: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几,多少,怎样,怎么样,多);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如:这,那,这儿,那儿,这么,那么,这样,那样。

此外,“每、各、某、另、别、凡、本、其他、其余”也都是指示代词)。

代词同它所代替或指示的实词或词组的语法功能相当,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啊、哎呀、喂、嗯、唉、哈哈、哦,等等。

叹词的最大特点,是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组合,单独构成感叹语,如:“啊呀!不得了啦!”“呸!”介词大部分由动词虚化而来,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介词的宾语),共同组成“介词词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原因、目的等等。

如:从,自从,在,当,当着,趁,于;朝,向,由,沿着;按,按照,经过,根据,凭,用,靠;为,为了,为着;对,对于,关于,替,和,同,跟,把,被;比,除了,等等。

介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而要以介词词组的形式整体地作句子成分。

介词词组主要作状语,也可作补语;介词词组后面加“的”可作定语,如“关于这件事的结论”、“跟群众的联系”等。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分句或句子的虚词,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不论,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而,尽管,只要,等等。

助词是附着在其他语言单位上边,表示结构关系、动态关系、比况关系等语法意义的虚词,如:的,地,得;着,了,过;似的,一样,等等。

语气词是能放在句尾或句中,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的虚词,如:的,了,吧,呢,嘛,呗,罢了,也罢,啦,嘞,喽,啊,吗。

其中最重要的是“的、了、吗、呢、吧、啊”这六个词。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大同小异。

“小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 划分词类的依据和标准不同现代汉语以“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古代汉语划分词类,则不但考虑其“语法功能”,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

古代学者根据词的词汇意义的“实”(实在、具体)和“虚”(抽象、不具体、不实在),将汉语的词划分为“实字”和“虚字”。

宋代楼昉《过庭录》云:“文字之妙,只在几个助辞虚字上。

……助辞虚字,是过接斡旋千转万化处。

”清人刘淇在《助字辨略·序》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

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

”为了照顾传统说法,现代学者在划分古汉语词类时,也就不仅考察词的语法功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和同其他词组合的能力),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

2 实词和虚词的范围不同现代汉语的实词,包括名、动、形、数、量、副、代、叹八类词,虚词包括介、连、助、语四类词,共十二类。

古汉语的实词和虚词各包括哪些词类,古汉语共分几个词类,学者们的看法至今仍未一致。

一般来说,把名、动、形、数词归入实词,人们并无分歧;量词,由于上古时期极少,汉代之后才逐渐多起来,因此不少教材根本不涉及量词;代词是一种半实半虚词,因为绝大多数代词跟名、动、形、数词一样,可以做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所以有人把它归入实词,又因为有些代词(如“之”、“其”)不能单独回答问题,所以有的人根据传统的说法,把它归入虚词;副词,由于词义比较“虚”,人们一般把它归入虚词;叹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归入虚词;助词,有的教材把它们分别归入代词、连词,等等。

总之,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语法著作里,往往有不同的词类归属。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在古汉语学习中,不必过分追究某些词(如“之、所、者、是”)一定属于哪一类,而要把精力用在掌握这些词的语法功能、词汇意义和用法特点上。

至于它们归属哪一类,可以在诸家学说中任取一种。

为了便于解说,我们将古汉语的词类划分如下:实词——古汉语中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独立回答问题、含义比较实在具体的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古汉语中虽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有时不能独立回答问题、词汇意义比较抽象的词,以及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主要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虚词包括: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上述各类实词的语法功能,同现代汉语中同类实词的语法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

其不一致的地方,正是本章下文所要讨论的。

三、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古汉语中,各类实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比较固定的,每一个词属于哪一个词类也是比较固定的。

但是古汉语中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有的时候可以临时改变它们的基本功能,由甲类词用作乙类词,也就是说,甲类词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功能。

这种情况,叫做“实词的活用”。

例如:《左传·成公二年》:“綦母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战国策·齐策》:“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在上述四个例句中,“肘”本是名词,指人的上臂与下臂交接处可以弯曲的部分,《说文》:“肘,臂节也。

”但在“皆肘之”中,“肘”字前面有副词“皆”作状语,后面有代词“之”作宾语,“肘”临时取得了动词的语法功能,表示“用肘关节捣”的意思。

“水”本是名词,表示“江河”或“流淌于江河中的液体”的意思,但在“非能水也”中,它的前面出现了能愿动词“能”,取得了动词的语法功能,表示“游水”的意思。

“贱”本是形容词,表示“价格低”之义,引申表示“卑贱”。

但在“贱之”中,“贱”的后面带了代词宾语“之”,用作动词,表示“以之为贱”即“认为他卑贱”的意思。

“兄”本是名词,义为“兄长”、“哥哥”,但在“吾得兄事之”中,“兄”用在动词“事”前面作状语,临时取得了副词的语法功能,表示“像对待兄长一样地”之义。

上述种种用法,都是名词、形容词临时改变功能,而不是它们的常规用法,都属于实词活用。

词的兼类则是另一种情况。

词的兼类是指某些词同时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是一种常规性的语法现象。

例如:言——在古汉语中经常兼属三类词:① 动词。

意为说、议论、告诉、陈述等,如《尚书·无逸》:“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

”杨倞注:“言,讲说也。

”《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

”② 名词。

话、言论,《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引申指一句话,如《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③ 代词。

我,《尔雅》:“言,我也。

”《诗经·小雅·彤弓》:“彤弓弨(chāo,弓弛貌)兮,受言藏之。

”毛亨传:“言,我也。

”饭——经常兼属两类词:① 动词。

吃饭,如《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也在其中矣。

”② 名词。

本指煮熟的谷类食品,多指米饭,《广韵》:“《周书》云:‘黄帝始炊谷为饭。

’”引申指每天定时吃的食物(如早饭、中饭、晚饭)。

益——经常兼属三类词:① 动词。

意为河水溢涨,如《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标志)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

”高诱注:“益,长(涨)。

”又为“增加”义,如《史记·高祖本纪》:“秦益章邯,夜衔枚击项梁。

”② 名词。

利益,好处,如《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

”③ 副词。

更加,如《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