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平面弯曲变形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四、梁弯曲时的刚度计算
梁在弯矩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如果在弹性范围内加
载,梁的轴线在梁弯曲后变成一连续光滑曲线。这一连 续光滑曲线称为挠曲线。
横截面形心处的铅垂位移,
称为挠度,用y表示;
变形后的横截面相对于变形
前位置绕中性轴转过的角度,
称为转角用表示;
用叠加法求梁的转角和挠度:
Mc FA FB l
( 2 )列弯矩方程。因截面 c 处有集中力偶作用,梁在 AC 、 BC两段内受力情况不同,须分段计算。
AC段:
Mc M x1 FA x1 x1 l
0 x1 a
BC段:
FA
M2
O
x1
M1
Mc M x2 FB (l x2 ) (l x2 ) l
M
max

Fl 2
洛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三、梁弯曲时的强度计算
纯弯曲
梁段CD上,只有弯矩,没有剪力--纯弯曲
梁段AC和BD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横力弯曲
变形几何关系
m a b m x n a b n

m´ n´ a´ a´ b´ b´ m n´ ´ 凹入一侧纤维缩短 突出一侧纤维伸长 中间一层纤维长度不变--中性层 中间层与横截面的交线--中性轴
WZ=726.33cm3≈7.26×105mm3
(3)确定许可吊重。由强度条件
M max ( F1 F2 )l max Wz 4WZ
( F2 F1 )l / 4 WZ
4WZ F2 F1 l 4 7.26105 160 3 6 . 7 10 10103 39764 N 39.764KN
a x2 l
l x2
FB
(3)画弯矩图
梁的危险截面在c处,最大 弯矩值:
M cb M max l
(b a)
(例)外伸梁在C处和D处分别受集中力2F和F作用,试作其弯
矩图。
解:(1)求支座反力。 ∑ MB(F)=0, -FAl+2F· l/2-F· l/2=0 FA=F/2
洛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洛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第四单元 构件基本变形分析 模块五 平面弯曲变形分析
洛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一、弯曲变形实例
起重机大梁
车削工件
火车轮轴
火车轮轴简化
1.平面弯曲的概念
(1)杆件上所有载荷都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作用线的延长线垂直杆 的轴线。 (2)变形前后杆的轴线始终位于纵向对称平面内。 (3) 杆的轴线由直线弯成一条曲线
max
M
x
(3)设计截面尺寸。由强度条件 M max max Wz
M max 32 103 103 WZ m m3 203822 m m3 [ ] 157
由矩形截面抗弯截面模量
bh2 b(2b) 2 2 3 WZ b 6 6 3
3 203822 b m m 67.4m m 2
FA=3.64KN FB= 4.36KN
FA+FB-8kN=0
(2)求1-1截面上的弯矩
M11 FA 1000 3.641000 kN mm 3.64KN m
(3)求1-1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
bh3 75 1503 1012 4 IZ m 21.09 106 m 4 12 12
梁弯曲时的强度条件应用:
(1)校核弯曲正应力的强度。 若 max 则梁的强度足够(安全) 若 max 则梁的强度不够(不安全) (2)设计截面尺寸。 由强度条件得出: WZ (3)确定许可载荷。

M
由强度条件得出: M WZ
例简支梁由横截面为矩形的材料制成。矩形横截面高度比h/b=2,材料的
Fa l x2 l
a x2 l
x1
O
FQ1
M2
O
FA
M1
FQ 2
l x2
FB
(3)画弯矩图。
梁的危险截面在c处,最大弯矩值 : M
max

Fab l
2、简支梁AB受集中力偶Mc作用,图中各尺寸已知。求最大
弯矩,并画出梁的弯矩图。
解:(1)计算支座反力。列平衡方程可得,
许用应力[σ ]=157MPa,跨度l=2m,集中力F=48KN。试设计截面尺寸。
b
h
解:(1)计算支座反力。 FA = F/3 = 48/3KN = 16KN
FB = -F/3 = -48/3KN = -16KN
(2)画弯矩图,判断危险截面。 最大弯矩在C、D处,故为危险截面。最大弯矩值为
M Fl 48 103 2 N m 32 103 N m 3 3
∑ Fy=0,
FA+FB-2F-F=0
FB=5F/2
(2)作弯矩图。根据以上作图规律可知,AC段、CB段和BD段 的弯矩图均为斜直线,且在C、B、D处均有转折。
A点处的弯矩:MA=0 C点处的弯矩:MC=Fl/4 B点处的弯矩:MB=-Fl/2 D点处的弯矩:MD=0 弯矩图如图。危险截面在B点处,最大弯矩
纵向对称面:
杆件横截面上的对称轴与梁的轴线组成的纵向对称面 。
梁:
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
2.静定梁的分类与简化
(1)简支梁 一端为固定铰支座,而另一端为可动铰支座。
(2)悬臂梁 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的梁。
(3)外伸梁: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之外的梁
载荷的简化 1、集中力F
作用于杆件上一点的载荷,单位是N 单位是N· m
3
h = 2b = 134.8mm
选择: b 68mm h 135mm
例某车间安装简易吊车,大梁选用32b工字钢,跨度l=10m,已知电葫芦
自重F1=6.7KN,梁的自重不计,材料的许用应力[σ ]=160MPa。试确定
该梁许可吊重F2。
(1)吊车梁可简化为中点受集中力作用的简支梁
(2)画弯矩图。最大弯矩发生在梁跨度中点处,该截面为危 险截面。最大弯矩为 Mmax=(F1+F2)l/4 查型钢表, 32b 工字钢截面抗弯截面模量为:
令W Z I Z y max
max
M WZ
WZ称为梁的抗弯截面模量,单位是mm3
简单截面的惯性矩和抗弯截面系数的计算公式
(例)矩形截面简支梁。试求1-1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 。
解:(1)求支座反力
∑ MB(F)=0,
∑ Fy=0,
-FA(1200+1000)mm+8kN×1000mm=0
∑Fy=0 FQ=FA ∑Mc(F)=0 -F AX+M =0 M = FAX FQ(剪力)作用线通过截面形心,且平行于外力 M(弯矩) 位于纵向对称面内,使梁受弯曲作用的内力偶矩。 FA-FQ=0
剪力、弯矩符号规定:
剪力 左下右上为正 弯矩 上凹为正
下凹为负
弯矩方程和弯矩图
1、简支梁AB受集中力F作用,跨度为l,求最大弯矩,并画出 梁的弯矩图。
在多个载荷作用下,梁的任一截面的转角和挠度等于各个 载荷单独作用下的同一梁在该截面的转角和挠度的代数和。
Biblioteka Baidu

起重机大梁的自重是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梁的跨度为l,吊重F为 作用于跨度中间的集中力,试求大梁跨度中间的挠度。EI为常量。
均布载荷q单独作用下 5ql4 (yc) q 384 EI 集中力F单独作用下 Fl3 (yc) F 48EI 均布载荷q和集中力F共同作用下作用下
增大 WZ 合理设计截面 合理放置截面
合理设计截面
合理放置截面
WZ 左
bh2 6 hb2 6
WZ 右
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改善结构形式,减少弯矩数值
改 变 支 座 形 式
改善结构形式,减少弯矩数值
改 变 载 荷 类 型
wC 2 62.5% wC1
max
M 11 y max Iz 150 3.64 10 103 2 P a 12.94MP a 6 21.09 10
3
2.梁弯曲正应力的强度计算 梁的危险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

材料的许用应力

max
M max [ ] Wz
上式适用于横截面关于中性轴对称的截面。
1.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应力
1)应力情况 因为梁的各纵线受到轴向拉伸和轴 向压缩,所以纯弯曲梁横截面上只有正 应力。
2)应力分布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沿横截面高度方向线性分布。既有拉 应力,又有压应力。 距中性轴最远点有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中性轴 上各点正应力为零 。
3)应力的大小 在弹性范围内,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 正应力为: My IZ
yc
5ql4 Fl3 384 EI 48EI
洛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五、提高梁的强度 和刚度的措施
提高强度
M max max [ ] WZ
降低 Mmax 合理安排支座 合理布置载荷
合理布置支座
F
F
F
合理布置支座
合理布置载荷
F
采用变截面梁或等强度梁
提高刚度
M max max [ ] WZ
M为作用在横截面上的弯矩,单位是N· mm y为计算点到中性轴的距离,单位是mm; Iz为横截面对中性轴z的惯性矩,单位是mm4。

任一点的正应力 MP a
在中性轴上当y = 0时,σ = 0 ;当 y = ymax时,弯曲正 应力σ 达到最大值σ
max
max
Mymax IZ
最大正应力产生在离中性轴最远的边缘处
解:(1)计算支座反力。 列平衡方程,
M B( F ) 0
Fb FAl 0
Fb FA l
M A( F ) 0
FB l Fa 0
FB Fa l
(2)列弯矩方程。 AC段: BC段:
M x1 FA x1 Fb x1 l
0 x1 a
M x2
2、集中力偶矩M
位是N/m
3、均布载荷 作用于杆件上一定长度的力,称为载荷集度q,单 吊车大梁简化
均匀分布载荷
简称均布载荷
吊车大梁简化
均匀分布载荷 简称均布载荷
洛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二、平面弯曲时 横截面上的内力
剪力和弯矩
以简支梁为例,受集中载荷F作用,设约束反力FA、FB均已知
由平衡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