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PPT
合集下载
第八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第八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ef4a0b8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4.png)
(三)模数数列及应用
模数数列是以选定的模数 基数为基础而展开的模数 系统,是由基本模数、扩 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 展成的一系列尺寸。表8-2 为我国现行的模数数列。
表8-2 模数数列(mm)
(四)几种尺寸
1、标志尺寸
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面、定位 面或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开间或柱距、进 深或跨度、层高等)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 品以及有关设备界限之间的尺寸。
(三)适应建筑工业化和建筑施工的需要
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艺术形象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标准设计和通用 构配件,以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四)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在选择房屋构造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综合效益,因地制宜,就地取 材,注重环境保护。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五)注重美观
构造方案的处理还要考虑其造型、尺度、质感、色彩等艺术和美观问题, 如有不当往往会影响建筑物整体设计的效果。
(b)构件标志尺寸小于构造尺寸
8.5 民用建筑的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是确定建筑各构配件相互位置的基准线。构配 件的定位又分为水平面内的定位和竖向定位。
一、墙体的平面定位轴线
(一)承重内墙的定位轴线
承重内墙定位轴线与顶层内墙中线重合,如果承重内墙 上下厚度不同,下面较厚,上面对称变薄,定位轴线与上下 墙体中线重合;如果上下墙体不是对称形时,则定位轴线与 顶层墙体中线重合。如图8-3所示,图中t为顶层墙的厚度。
(四)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影响
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建筑构造 组成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建筑构造要根据行业发展的现状和 趋势,不断调整,推陈出新。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会对建筑构 造产生影响。如弱电技术、智能系统、灾害预警系统和高档装 修在建筑中的逐步普及,对建筑构造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筑概论(第二版)课件-第3章-4楼梯概论
![建筑概论(第二版)课件-第3章-4楼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c7eaba69b6648d7c0c74674.png)
二、楼梯的分类
1. 按所处位置
室内楼梯 室外楼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按使用功能
主要楼梯 辅助楼梯 消防楼梯
3. 按材料
木楼梯 钢楼梯 钢筋混凝土楼梯 组合楼梯
整体式楼梯 装配式楼梯
4.按平面形式
单跑楼梯 双跑楼梯 多跑楼梯 其他形式楼梯
直行单跑楼梯 弧 直形行单双跑楼梯 螺平旋行形双单跑跑楼楼梯梯 转角双跑楼梯 曲尺形三跑楼梯
(2)预制踏步的支承结构 1)梁承式 组成:梯段(踏步和梯段梁)、平台梁、平台板 特点:整体性好,施工安装简便,装配化程度高, 故被广泛采用。 传力途径:荷载→梯段梁→平台梁→墙、梁或柱→ 基础
构造做法: 梯段梁:矩形、L形、锯齿形 平台梁:矩形、L形。尺寸需经结构计算确定,
一般梁高为跨度的1/8~1/12,梁宽为梁高的1/2~1/3。 平台板:空心板、槽板、平板
适用范围:荷载较小的住宅等
2. 梁板式楼梯
组成:梯段板、斜梁、平台板、平台梁 特点:自重轻、经济;但支模、钢筋绑扎等操作工
艺复杂。 传力途径:荷载→梯段板→梯段两侧斜梁→梯段两
端平台梁→墙、梁或柱→基础。 适用范围:荷载或梯段跨度较大的建筑
正梁式(也称明步) 反梁式(也称暗步)
斜梁的位置:
梯段板两侧:梯段板两侧分别搁置在斜梁上。 梯段板一侧:梯段板一侧搁置在斜梁上,另一侧
直接搁置在承重墙上。 梯段板中部:梯段板向两侧悬挑。
(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特点:工业化施工水平高、节约模板、操作工艺简 单、工期短,整体性、抗震性、灵活性不如现浇式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抗震要求不高或较规整形楼梯
分类:
1. 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1)梁承式楼梯 (2)墙承式楼梯 (3)悬挑式楼梯
1民用建筑构造概述60页PPT
![1民用建筑构造概述6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76158a551810a6f52486dd.png)
2.1.3 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坚固实用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美观大方
一、结构坚固、耐久
除按荷载大小及结构要求确定构件的基本断面尺寸外,对 阳台、楼梯栏杆、顶棚、门窗与墙体的连结等构造设计,都必 须保证建筑物构、配件在使用时的安全。
二、技术先进
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应大力改进传统的建筑方式,从 材料、结构、施工等方面引入先进技术,并注意因地制宜。
一座建筑物除上述六大基本组成部分以外,对不同使用功能 的建筑物,还有许多特有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 阶、排烟道等.
为因素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影响 建筑标准的影响 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
一、外力作用的影响
作用到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 荷载有静荷载和动荷载之分。动荷载又称为活荷载。 如人流、家具、设备、风、雪以及地震荷载等。 荷载的大小是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结构造型的 重要基础。它决定着构件的尺度和用料。而构件的选材、 尺寸、形状等又与构造密切相关。所以在确定建筑构造 方案时,必须考虑外力的影响。
主要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
2.1.1 建筑的构件组成与作用
一幢民用建筑,一般是由基础、墙(或 柱)、楼板层及地坪层(楼地层)、屋顶、 楼梯和门窗等主要部分组成。
1、基础:
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 作 用: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
载传给地基。 设计要求: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抵
建筑物的形象除了取决于建筑设计中的体型组合和 立面处理外,一些建筑细部的构造设计对整体美观也有 很大影响。
2.2 民用建筑的分类
一、按建筑物使用功能分类: (建筑物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其中民用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住宅、别墅、宿舍等 公共建筑:
房屋建筑学课件第5章 民用建筑概论
![房屋建筑学课件第5章 民用建筑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45cc60ba58da0116d174941.png)
房屋建筑学课件第5章 民用建筑概论
第5章 民用建筑构造概述
§5.1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与作用 §5.2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5.3 建筑构造由基础、墙(或柱)、楼 板层及地坪层(楼地层)、屋顶、楼梯和门窗等几大 部分组成。
基础: 承上传下 墙(柱):承重、围护、分隔 楼地层:水平受力构件 屋顶: 承重、围护、影响立面效果 楼梯: 承重、通行、安全疏散 门窗: 采光通风;通行、安全疏散
§5.2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归纳 为以下几方面:
1. 外力作用的影响 2. 自然环境的影响 3. 人为因素的影响 4. 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 5. 经济条件的影响
§5.3 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1. 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2. 有利于结构安全 3. 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4. 考虑建筑节能与环保的要求 5. 经济合理 6. 注意美观
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任务6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任务6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8a7f25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8.png)
下 在外荷载中,风力的影响不可忽视,风力往往是高层建筑水平荷载的 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沿海地区,影响更大。此外,地震力是目前自 然界中对建筑物影响最大也是最严重的一种因素。我国是多地震国家 之一,地震分布也相当广,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在构造设计中,应该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予以设防。
• (2)自然气候的影响 •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大自然的条件也多有差异。由
于南北纬度相差较大,从炎热的南方到寒冷的北方,气候差别很大。 因此,气温变化,太阳的热辐射,自然界的风、霜、雨、雪等均构成 了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建筑构件使用质量的因素,如图6-2所示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3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上一页 返回
6.4 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 (1)必须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 由于建筑物使用性质和所处条件、环境的不同,对建筑构造设计有不
同的要求。如北方地区要求建筑在冬季能保温;南方地区则要求建筑 能通风、隔热;对要求有良好声环境的建筑物,则要考虑吸声、隔声 等要求。总之,为了满足使用功能需要,在构造设计时,必须综合有 关技术知识,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便选择、确定最经济合理的构造方 案。 • (2)必须有利于结构安全 • 建筑物除根据荷载大小、结构的要求确定构件的必需尺度外,对一些 零部件的设计,如阳台、楼梯的栏杆,顶棚、墙面、地面的装修,门 、窗与墙体的结合以及抗震加固等,都必须在构造上采取必要的措施 ,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时的安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4 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 (5)必须注意美观 • 构造方案的处理还要考虑其造型、尺度、质感、色彩等艺术和美观问
题。如有不当,往往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的效果。因此,亦需事 先周密考虑。 • 总之,在构造设计中,全面考虑坚固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 观大方是最基本的原则。
• (2)自然气候的影响 •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大自然的条件也多有差异。由
于南北纬度相差较大,从炎热的南方到寒冷的北方,气候差别很大。 因此,气温变化,太阳的热辐射,自然界的风、霜、雨、雪等均构成 了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建筑构件使用质量的因素,如图6-2所示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3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上一页 返回
6.4 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 (1)必须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 由于建筑物使用性质和所处条件、环境的不同,对建筑构造设计有不
同的要求。如北方地区要求建筑在冬季能保温;南方地区则要求建筑 能通风、隔热;对要求有良好声环境的建筑物,则要考虑吸声、隔声 等要求。总之,为了满足使用功能需要,在构造设计时,必须综合有 关技术知识,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便选择、确定最经济合理的构造方 案。 • (2)必须有利于结构安全 • 建筑物除根据荷载大小、结构的要求确定构件的必需尺度外,对一些 零部件的设计,如阳台、楼梯的栏杆,顶棚、墙面、地面的装修,门 、窗与墙体的结合以及抗震加固等,都必须在构造上采取必要的措施 ,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时的安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4 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 (5)必须注意美观 • 构造方案的处理还要考虑其造型、尺度、质感、色彩等艺术和美观问
题。如有不当,往往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的效果。因此,亦需事 先周密考虑。 • 总之,在构造设计中,全面考虑坚固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 观大方是最基本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处于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之中,受到 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
为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和耐久年限,在建 筑构造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尽量利用其有利因素,避免或减轻不利因素 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抵御能力。根据影响 程度,采取相应的构造方案和措施。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 素有: (见图)
这条途径包括以下建筑类型:
(1)砌块建筑 (2)大板建筑 (3)框架轻板建筑 (4)盒子结构
2、发展工具式模板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 体系
这条途径的承重墙、板采用大块模板、台 模、滑升模板、隧道模等现场浇注,而一些非 承重构件仍采用预制方法。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所需生产基地一次性 投资比全装配少,适应性大,节省运输费用, 结构整体性好。
1、使用范围
(1)寒冷地区各类建筑
(2)非寒冷地区有空调要求的建筑,如宾 馆、实验室、医疗用房等都要考虑保温措施 。
2、热工分区(5个) (1)严寒地区
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10℃的 地区,如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
这个地区应加强建筑物的防寒措施,不 考虑夏季防热。
(2)寒冷地区
楼梯要求有足够的通行宽度和疏散能力、 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应具有防火、防滑、 耐磨等功能。
①、承重作用 屋顶是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 承受作用其上的荷载及自重,并将这些荷载 传给墙或柱。
②、围护作用 屋顶是水平围护构件,抵御 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建筑的侵袭;
要求:
屋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还 应具有隔声、防水、保温、隔热、节能、不 渗漏等要求。
上左图:综合防热措施示意 上右图:通风防热示意 下左图:材料隔热示意
图8 防热措施
表12-1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值
一)、噪声的危害与传播 1、噪声的危害 2、噪声的传播途径
(1)通过围护构件的缝隙直接传声 空气传声
(2)通过围护构件的震动传声 (3)结构传声------固体传声或撞击传声
这个地区的部分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暖,一 般不考虑夏季防热。
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又将五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细 分为7个大区,20个小区,明确各区域的不 同要求。
3、建筑保温设计的目的
(1)保证建筑物保温质量和合理使用投资; (2)保证建筑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 (3)节约能源、降低采暖、空调设备的投资; (4)减少使用时的维持费用。
这个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 季保温。
(4)夏热冬暖地区:
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10℃,最热月平均温 度为25~29℃。如广东、广西、福建南部地区 和海南省。
这个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 不考虑冬季保温。
(5)温和地区:
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13℃,最热月平均温 度为18~23℃。如云南全省和四川、贵州的 部分、错动,突然释放大
量能量,就表现为地震。
(2)地震波
岩层断裂错动,突然释放大量能量并
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波就是地震波
。
(3)震源
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4)震中
震源正上方地面称为震中。
(5)震级
地震的强烈程度称为震级,一般称里氏 震级,它取决于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
二)、围护构件隔声的途径
(1)对空气传声的隔绝 根据空气传声的传透特点,围护构件的隔 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 增加构件重量 ② 采用带空气层的双层构件 ③ 采用多层组合构件
(2)对固体传声的隔绝 改善构件隔绝撞击声的能力可以从:
① 设置弹性面层 ② 设置弹性夹层 ③ 采用带空气层的双层结构
1、定义:
基础。
②、围护作用 因素对建筑的侵袭;
抵御自然界各种
③、分隔作用
外墙分隔建筑物
内外空间,内墙分隔建筑内部空间,避免各
空间之间的相互干扰。
根据墙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分别要 求它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以及保温、 防热、节能、隔声、防潮、防水、防火等 功能。
(2)柱 为扩大空间,提高空间
的灵活性,也为了结构需要,有时以柱代 墙,起承重作用。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 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地基。
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应 能抵御土层中地下水、冰冻、化学腐蚀等各 种有害因素的作用。
2、墙和柱:
(1)墙
墙是建筑物的竖向承重和围护构件。
①、承重作用
承受屋顶、楼层、
楼梯等构件传来得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
2.大型性建筑
建筑规模大,数量少,单栋建筑体量大 的公共建筑,如大型体育馆、航空港、 大会堂等
什么是建筑构造?
你认为学建筑构造对你将来有什么 帮助?
一般民用建筑是由基 础、墙和柱、楼层和 地层、楼梯、屋顶和 门窗等六大基本构件 组成的,如图所示。
这些构件各处于不同 部位,发挥着各自的 作用。
左图:单一材料构件 右图:组合构件 图4 保温构件
图5 建筑受潮受水示意
图12-6 热桥现象与处理
7、建筑设计中保温的设计要求
(1)建筑物宜设在避风、向阳地段,尽量争 取主要房间有较多日照。
(2)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与其包围的体积之比 (体型系数)应尽可能地小。平、立面不宜出 现过多的凹凸面。
(3)室温要求相近的房间宜集中布置。
(1)楼层
①、承重作用
楼层是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承受作用其上的 家具、设备、人体、隔墙等荷载及楼板自重,并将 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
②、支撑作用
楼层还对墙或柱起的水平支撑作用,增加其强 度和稳定性。
③、分隔作用 楼层是竖向分隔构件,起分层作用。
要求:
楼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根据上下空间的使用特点,还应具有隔 声、防水、保温、隔热、面层耐磨等要求。
b、采用浅色外饰面或采取淋水、蓄水屋 面,如图12-8所示。
(2)设置遮阳措施
设置遮阳措施,尤其是西墙遮阳,提高围 护构件的隔热性能。
(3)设置有通风间层的围护构件
设置有通风间层的围护构件,即可以起到 隔热作用,又可以散热。
在围护构件中增设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也有 利于隔热。
利用表层材料的颜色和光滑度能对太阳辐射 起反射作用,对防热、降温有一定的效果。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建筑构造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 是建筑平面、剖面、立面设计的继续 和深入。
建筑构造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功 能要求,通过构造技术手段,提供合 理的构造方案和措施。
学习建筑构造,要求掌握构造原理,充 分考虑影响建筑构造的各种因素,正 确选择材料和运用材料,提出合理的 构造方案和构造措施,从而最大限度 地满足建筑使用功能,提高建筑物抵 御自然界各种不利影响的能力,延长 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4、热量散失的途径
通过外围护构件散热。
5、提高保温性能的措施
通过提高外围护构件的热阻。
热阻越大,通
过围护构件传出的
热量越少,说明围
护构件的保温性能
好;
反之,热阻越 小,保温性能就越 差,热量损失就越 多,
6、提高热阻的措施
(1)增加围护结构的厚度; (2)合理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图4 (3)防止因蒸汽渗透出现冷凝水;图5 (4)避免出现“热桥”;图6 (5)防止冷风渗透。
(7)热桥部分(主要传热渠道)通过保温验 算,并作出适当的保温处理。
(三)、建筑防热
1、作用
避免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高辐射 造成室内过热。
室内过热的原因
2、防热的措施
(1)降低室外综合温度
a、采取合理的总体布局、选择良好的 朝向、尽可能争取有利的通风条件、防止夕晒、 绿化周围环境、减少太阳辐射和地面反射等。
缺点是:耗用工期比全装配长。
这条途径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大模板建筑 (2)滑模建筑 (3)升板建筑
谢谢
2、建筑能耗
建筑能耗系指建筑使用能耗,其中 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 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
3、减少能耗的措施:
(1)选择有利于节能的建筑朝向,主要 房间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2)设计有利于节能的平面和体型; (3)改善围护构件的保温性能; (4)改进门窗设计; (5)重视日照调节与自然通风。
(2)地层
①、承重作用
地层是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承受作用其上的 家具、设备、人体、隔墙等荷载及楼板自重,并将这 些荷载传给墙或柱。
②、分隔作用 地层是地层与土壤的分隔构件
③、其他 提供敷设管线的空间
要求:
地层要求坚固、耐久、防水、保温、隔热、面层 耐磨等要求。
4、楼梯:
楼梯是多高层建筑的竖向交通构件,供 上下楼层和疏散人流之用。
(8)设防烈度
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批准权限审定, 作为一个地区防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2、防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减轻建筑物在地震时的破坏,避免人 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
3、防震设计的原则:
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4、防震设计的设计要点: (1)宜选择对建筑物防震有利的建设场地; (2)建筑体型和立面处理力求匀称; (3)建筑平面布置力求规整; (4)加强结构的整体刚度; (5)处理好细部构造。
建筑构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它涉及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 筑设备和建筑施工等有关知识。
只有全面地、综合地运用好这些相关知 识,才能提出合理的构造方案和措施。
什么是建筑? 你心目中的建筑行业是什么样的?
一、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 二、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三、按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分类 四、按施工方法分类 五、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一)、工业化建筑的概念
1974年联合国经济事务部对建筑工业
化的含义作了如下解释,即:在建筑上应用
现代工业的组织和生产方法,用机械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