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的模块化设计
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设计
![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6ed07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3.png)
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设计一、简介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无线传感器节点是WSN中的基本单元,其功能是采集环境中的信息,并通过无线方式将信息传输给目标节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设计入手,探索一款高效、稳定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的实现方案。
二、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组成1.处理器传感器节点的处理器一般包括控制器和微处理器。
控制器主要负责控制系统的电源和电池管理,而微处理器则用于运行操作系统和执行各种任务。
2.传感器传感器是无线传感器节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采集环境中的信息。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3.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是传感器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桥梁,其功能是实现传感器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信号通信。
常见的通信协议包括Wi-Fi、ZigBee、LoRa等。
4.电源电源是传感器节点工作的基础,其功能是为节点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
传感器节点的电源一般包括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
三、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的功能传感器节点系统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信号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
其中,数据采集是传感器节点最基本的功能,其目的是采集环境中的信息。
信号传输是传感器节点将数据传输到目标节点的过程,数据处理是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数据存储则是将处理后的数据储存到本地或云端。
四、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的设计流程1.确定系统需求在设计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时,需要首先明确系统的需求。
例如,需要采集哪些数据?需要传输的距离多远?需要多大的存储空间等。
2.选择传感器根据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例如,如果需要采集温度数据,则需要选择温度传感器。
3.选择通信协议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的通信协议决定了传输的距离和传输速度。
根据使用场景进行选择,例如在智能家居领域,一般会选择Wi-Fi 协议。
MESH无线网络传感器节点模块化设计研究
![MESH无线网络传感器节点模块化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19c2e2e009581b6bd9eb62.png)
运 动 系统 以及 发 电装置 等 3 节 点模块 化设 计 、 传 感 器 节点完 成 对周 围环 境被 测 对象 参 数 的测量 后. 进行 适 当的处理 , 测量 值 以无 线 方式传 送 给本 节 将
图 1无 线 Me h网络 基 本 结 构 s
点 周 围的节点 . 经过 多跳 传 至监 控 中心 。 因此 , 感器 传 节点 的基 本功 能是 : 确地 采集 环境 被 测参 数 的数值 , 准
而成 Leabharlann 本单 元 : 传 感单 元 ( 传感 器和 模数转 换 功能模 块组 成 ) 由
处 理单 元 ( 由嵌 入式 系统 构成 , 括 C U、 储 器 、 包 P 存
嵌入 式操 作 系统等 ) 通 信单元 ( 由无线通 信模 块组 成 ) 电源部 分 此 外 。 以选 择 的 其 它功 能 单 元 包 括 : 位 系 统 、 可 定
O、 言 引
货 周期长 ; 维修更 换 技术 复杂 、 本高【 成 1 】 。 在 终端 用户 Meh模 式 中 . 端 用户 通 过无 线信 道 s 终 如果 按 功能 、 用 环境 、 量参 数 、 使 测 技术 要 求 等 。 设 的连 接形成 一个 点 到点 的 网络 。终端 设备 在不 需要 其 计 出若 干种 具有 统一 硬 件和 软 件接 口的模块 .设 计 网 他基 础设施 的条件下 可 独立运 行 .它 可支 持移 动终 端 络传感 器节 点象 搭积 木一 样 , 仅节 点硬 件设 计 、 产 较 高 速 的移 动 . 不 生 快速形 成 宽带 网络 。 终端 用户兼 具 主机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应用的硬件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应用的硬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dd413410661ed9ad51f3f0.png)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应用的硬件设计2.1节点的总体设计WSNs微型节点应用数量比较大,更换和维护比较困难,要求其节点成本低廉和工作时间尽可能长;功能上要求WSNs中不应该存在专门的路由器节点,每个节点既是终端节点,又是路由器节点。
节点间采用移动自组织网络联系起来,并采用多跳的路由机制进行通信。
因此,在单个节点上,一方面硬件必须低能耗,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另一方面软件必须支持多跳的路由协议。
基于这些基本思想,设计了以高档8位AVR单片机ATmega128L为核心,结合外围传感器和2.4 GHz无线收发模块CC2420的WSNs微型节点。
这两款器件的体积非常小,加上外围电路,其整体体积也很小,非常适合用作WSNs节点的元件。
图1给出WSNs微型节点结构。
它由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4部分组成。
数据采集单元负责监测区域内信息的采集和数据转换,设计中包括了可燃性气体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负责控制整个节点的处理操作、路由协议、同步定位、功耗管理、任务管理等;数据传输单元负责与其他节点进行无线通信,交换控制消息和收发采集数据;电源管理单元选通所用到的传感器,节点电源由几节AA电池组成,实际工业应用中采用微型纽扣电池,以进一步减小体积。
为了调试方便及可扩展性,可将数据采集单元独立出来,做成两块能相互套接的可扩展主板。
2.2处理器选型处理器的选型要求和指标是功耗低,保证长时间不更换电源也能顺利工作,供给电压小于5 V,有较快的处理速度和能力,由于节点是需要大量安置的,所以价格也要相对便宜。
选用AVR单片机,考虑到电路中I/O的个数不多,功耗低、成本低、适合与无线器件接口配合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对比后,选用Atmel公司的ATmega128L。
该微型控制器拥有丰富的片上资源,包括4个定时器、4 KB SRAM、128KB Flash和4 KBEEPROM;拥有UART、SPI、I2C、JTAG接口,方便无线器件和传感器的接入;有6种电源节能模式,方便低功耗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的模块化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的模块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2ba6c2b7360b4c2f3f64be.png)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的模块化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的模块化设计1CC2430芯片简介CC2430是一款工作在2.4GHz免费频段上,支持IEEE802.15.4标准的无线收发芯片。
该芯片具有很高的集成度,体积小功耗低。
单个芯片上整合了ZigBee射频(RF)前端、内存和微控制器。
CC2430拥有1个8位MCU(8051),8KB的RAM,32KB、64KB或128KB的Flash,还包含模拟数字转换器(ADC),4个定时器(Timer),AESl28协处理器,看门狗定时器(Watchdog-timer),32.768kHz晶振的休眠模式定时器,上电复位电路(Power-on-Reset),掉电检测电(Brown-out-Detection),以及21个可编程I/O接口。
CC2430芯片采用0.18μmCMOS工艺生产,工作时的电流损耗为27mA;在接收和发射模式下,电流损耗分别为26.7mA和26.9mA;休眠时电流为O.5μA。
CC2430的休眠模式和转换到主动模式的超短时间的特性,特别适合那些要求电池寿命非常长的应用。
2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结构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由若干采集节点、1个汇聚节点、1个中转器、1个上位机控制中心组成,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节点完成数据采集、预处理和通信工作;汇聚节点负责网络的发起和维护,收集并上传数据,将中转器下发的命令通告采集节点;中转器负责上传收集到的数据并将控制中心发出的命令信息传递给汇聚节点;控制中心负责处理最终上传数据,并且可以由用户下达网络的操作命令。
采集节点和汇聚节点由CC2430作为控制核心,采集节点可采集并传递数据,汇聚节点负责收集所有采集节点采集到的数据。
中转器采用ARM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和汇聚节点采用串口通信,以GPRS通信方式和上位机控制中心进行交互。
上位机控制中心实现人机交互,可以处理、显示上传的数据并且可以直接由客户下达网络动作执行命令。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完稿)【可编辑范本】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完稿)【可编辑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bb632ce5901020206409c64.png)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设计【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它的硬件设计中包含了集成电路技术、微处理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
本文设计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包含有传感器单元、处理器单元、A/D单元、射频单元、供电单元以及扩展接口单元。
节点选用ZigBee协议作为WSN的传输协议,实现了一种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平台。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硬件设计 CC2431 传感器The hardware design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 Abstrac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is a new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proc essing technology,which includesthe hardware design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micro—process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sens or technology。
This design ofwireless sensor nodes, contains a sensor unit, processor unit, A / D modules, RFmodules, power supply unit and expand ed interface unit.ZigBee protocol node selected as the WSNtransport prot ocols,to achieve a low—pow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hardware platform。
Key wordsWSN node hardware designCC2431 sensor1 系统结构概述本文设计的WSN硬件平台,由若干传感器节点,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汇聚节点,以及一台PC机组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e1853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3.png)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摘要:网络信息化背景下,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深入到了各个行业当中,通过网络节点间的协同工作,对网络覆盖区域内的环境或者检测对象信息进行实时感知、采集和处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处理后借助无线网络传送给监控者。
现代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都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主要行业,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之间的有效结合,推动了信息数据的交互和实时传输,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本文主要就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测试平台;硬件设计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射频模块、电源模块、书记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等几部分,想要保证无线传感器的高效平稳运行,提升信息传输的效率,就需要做好相关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工作。
以双射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设计为例,将各个节点的硬件合理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实质性价值和作用,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效率。
1.双射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结构分析双射频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它的末梢可以感知和检查外部世界的传感器。
WSN中的传感器通过无线方式通信,因此网络设置灵活,设备位置可以随时更改,还可以跟互联网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连接。
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作为一项由无线通信技术将数以万计的传感器节点以自由式进行组织与结合形成的网络形式,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构成单元分别为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以及能量供应单元。
通过网络节点之间的协调共作,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三种功能,他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共同构成了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1]。
当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诸多类型,且功能十分齐全,可探测包括地震、电磁、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周边环境中多种多样的现象。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模块化的接口电路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模块化的接口电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a2e93e10661ed9ad51f390.png)
码, 完成 对各 功能模块 的控 制 ( 开启采 集 、 时统清零 等 ) 。系
统要完成多次重复性试验 , 因此每次试验 完毕要 把实验数据
( 冲击波数据 、 环境变 量信息 、 时统跟 定位 信息等 ) 存储 到数
据存储 管理模块 统一 管理 , 同时 准备 下次 试 验 。系 统工 作 时, 数据储存管理模块 S I 口一方 面工 作在从 模式 , 收 P接 接 主控模块发送 的命令 ; 另一 方面 工作在 主模式 , 发控制 其 转 他功能模块的命令码并读取试验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 1 图 为
摘 要 : 了 完成 测 试 任 务 , 感 器 节 点 采 用 模 块 化 设 计 。 为 了 实现 各 模 块 间 方 便 、 速 地 通 信 , 据 可 编 程 为 传 快 依
逻辑 器件 C L P D编程灵活 , 在部 分功能模块 内扩展 了专用 S I 口电路 。试验证 明 : 口电路 工作稳 定、 P接 接 模块 间可
扩展专用 S I 口电路 , 高系统 通信 速度 与灵 活性 , P接 提 方便
系统扩展功能模块 , 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
了接 口和控制 , 且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及系统扩展性 。
S I 口电路设计分两部分 : P接
1 节 点 的模块 化设计 及 其接 口电 路
无线传感器 网络节点采用模块化 的设计 方法 , 每个 节点 包 括无线 收发模块 、 核心主控模块 和功能模块 。系统通过无 线 收发模块接收 主站发送 的命令码 , 核心主控模块对命令解
快速 便 捷 通 信 、 系统 扩展 性 强 , 系统 整体 性 能提 高 。 关 键 词 :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 块 化 设 计 ; P D;P 无 模 C L SI
物联网环境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块设计与开发
![物联网环境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块设计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b31340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3.png)
物联网环境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块设计与开发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迅猛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块的设计与开发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环境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块的设计与开发的要点和技术方案。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与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块之前,需要对物联网环境下的需求进行分析。
这包括传感器节点的通信需求、能源消耗、传输距离和网络拓扑结构等方面的考虑。
1. 通信需求:传感器节点在物联网环境下需要与其他节点进行可靠的无线通信。
可以选择使用Wi-Fi、蓝牙、Zigbee或LoRa等通信协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的通信技术。
2. 能源消耗:由于传感器节点通常使用电池供电,能源消耗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设计和开发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块,采用省电的硬件设计和软件优化,能够延长传感器节点的使用寿命。
3. 传输距离:物联网环境下的传感器节点通常分布在广阔的范围内,因此需要考虑传输距离的要求。
根据实际场景,选择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无线模块。
4. 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网状、树状等,每种拓扑结构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二、硬件设计与选型在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块设计与开发之前,需要对硬件进行选型和设计。
这涉及到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能源管理电路和传感器等方面的考虑。
1. 处理器选型:根据设计需求选择适合的处理器。
常用的处理器包括ARM、AVR、MSP430等。
选择低功耗的处理器可以有效降低功耗,并提高传感器节点的工作效率。
2. 无线通信模块选型:根据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无线通信模块。
Wi-Fi模块适合数据传输速率较高的应用场景,蓝牙模块适合低功耗应用,Zigbee和LoRa模块适合传输距离较长的场景。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fdf9255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7.png)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绪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已经成为了现代科技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设备。
在现今社会,传感器的应用已经纳入到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
因此,如何设计和实现一种完整的无线传感器节点成为现代传感器行业中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详细地介绍一种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设计方案,并分析其中的各个模块的实现方法,以及节点功能的实现原理。
第二章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微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等部分。
在设计无线传感器节点时,需要考虑硬件电路的选型和布局,以及需要支持哪种无线通信协议。
2.1 传感器的选型传感器的选型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确定。
传感器的类型有很多,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应用环境的特点来进行选型。
比如在温度监测方面,可选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在湿度监测方面,可选用SHT11数字湿度传感器。
2.2 微处理器的选型微处理器是无线传感器节点中的核心部分,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能力。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看,选型时需要考虑功耗、频率、存储容量等因素。
国内外主流的微处理器品牌有TI、ST、NXP、Freescale等,此次选用NXP的LPC2368型号微处理器来作为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核心。
2.3 存储器的选型无线传感器节点需要进行数据存储,以及程序代码存储。
存储器的容量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评估,一般可选用EEPROM或者RAM。
此次选用AT24C64型号的EEPROM进行数据存储。
2.4 通信模块的选型无线传感器节点需要支持无线通信模块,常用的有ZigBee、WiFi、GPRS、NB-IoT等,此次选用ZigBee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信。
ZigBee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强抗干扰等优势,在传感器网络中应用广泛。
2.5 硬件电路布局硬件布局主要指各个硬件部分之间的连线和布局。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的连接方式、连接要求和连接接口。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模块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3845ca6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2.png)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光电信息工程指导教师:***20080529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由一组传感器以移动自组网、多跳网络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传送到这些信息的用户。
这种网络系统可以被广泛地用于国防军事、国家安全、环境监测、交通管理、医疗卫生、制造业、反恐抗灾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它从硬件上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网关节点和管理节点。
本课题采用体积小、价格低的nRF905芯片为核心搭建无线通信硬件平台。
该平台采用STC12LE5412AD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MCU),控制无线接收、发射;通过RS-232串行口与无线传感网络嵌入式网关节点进行数据的传送;通过RS-232串行口与用户端传感器相连,为系统采集数据。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背景、课题意义和应用现状,然后分模块对各部分分别进行了研究和实现。
在分析了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后,针对实际应用的要求,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了无线节点模块的结构,并以低功耗和抗干扰性能为主要考虑因素,对系统主要元器件进行了精心的选型。
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无线节点模块的具体设计。
硬件方面主要介绍模块中微控制器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的原理与设计以及硬件电路的调试。
软件方面主要介绍了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通信流程。
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
在完成节点模块软硬件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无线传感器网关组建了一系列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针对此系统进行了相关功能验证和性能指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无线节点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可以很好地应用在无线数据采集及其它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的场合。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设计和节点布置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设计和节点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2b52f4b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e.png)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设计和节点布置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许多分布在特定区域内的小型设备(称为节点)组成的网络,这些节点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通过无线通信互相传递信息。
在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时,拓扑设计和节点布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影响着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设计和节点布置步骤,并列出相关注意事项。
一、拓扑设计步骤:1. 确定网络范围:首先需要确定无线传感器网络所覆盖的区域范围。
这取决于具体应用需求,可以是一个建筑物、一个户外场地或者更大的地理区域。
2. 确定网络节点数量:根据应用需求和覆盖范围,确定所需的节点数量。
通常,节点的密度会根据目标区域的大小和复杂度进行调整,以充分覆盖整个区域并获取准确的传感器数据。
3.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在确定节点数量后,需要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
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树型、网状和混合型。
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可以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容错性和能效性。
4. 确定节点通信协议: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和网络要求,选择适当的节点通信协议。
常用的协议有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WSN)、低功耗蓝牙(BLE)等。
二、节点布置步骤:1. 节点部署策略:为了覆盖目标区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消耗,需要制定合适的节点布置策略。
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节点的通信范围、传感器数据的覆盖需求、节点之间的距离和通信质量等。
2. 节点位置选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节点位置。
节点的位置应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并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感知到所需的环境数据。
3. 节点能量管理:由于节点通常使用电池供电,因此需要合理管理节点能量。
可以通过调整节点通信协议、降低节点功耗、使用能量高效的硬件等方法来延长节点寿命。
4. 安全防护考虑:在节点布置过程中,要考虑网络的安全防护。
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和安全机制,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注意事项:1. 考虑环境因素:在拓扑设计和节点布置时,要考虑目标区域的具体环境因素,如建筑物结构、地形等。
用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无线通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用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无线通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332e6af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2.png)
用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无线通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和实现一款用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无线通信模块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通讯协议选择: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如ZigBee、Bluetooth、LoRa等。
2. 硬件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无线芯片和射频接收器等硬件设备,根据不同通讯协议选用不同的芯片和接收器。
3. 软件开发:需要开发适合所选通信协议的控制程序和驱动程序等,确保无线通讯模块能够稳定地工作。
4. 信号处理:为减少信号干扰采取合适的信号处理方法,在信号传输过程中降低误码率并增强数据安全性和稳定性。
5. 模块封装:根据项目需求和通信模块特点,封装合适的模块外壳和电路板,方便集成到传感网络系统中。
总体来说,无线通讯模块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结合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通讯协议和芯片,将各个模块整合到一起,实现一个高效稳定的无线通讯模块。
无线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无线传感器模块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4f333dcfc789eb172dc862.png)
无线传感器模块的设计【摘要】无线传感器模块是物联网技术的底层节点基础,无线传感器模块主要完成数据采集工作,间歇式工作,一般采用电池供电,必须具有非常低的功耗。
本文通过一个数据采集无线传感器模块的设计实例,针对其低功耗的要求,详细说明了其硬件设计中采用的技术。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低功耗;嵌入式1.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的网络技术,该技术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于一体,在物联网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无线传感器模块即网络节点,是网络的核心部件,无线传感器模块一般完成数据采集工作,间歇工作,采用电池供电,因此无线传感器模块的功耗大小将是重要的设计问题。
本文以一个实际的无线传感器模块为例,说明了在模块硬件电路设计中采用的一些技术。
2.系统设计2.1 系统功能需求在温度大棚中,需要采集多种作物生成的外界要素,无线传感器模块的设计目的是实现一种用于采集温室大棚中,温湿度等参数的无线节点。
该节点应包括以下功能:采集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室外气温、灌溉水温等多种温度数据。
采集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室外湿度。
采集二氧化碳浓度。
采集光照度。
采集土壤PH值。
模块基于锂离子充电电池供电,可充电,充电一次可连续工作1个月以上。
无线数据传输距离大于100米。
2.2 系统结构系统结构的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由MCU单元、射频收发单元、传感器单元、电源电压变换单元、充电单元组成。
所有单元均采用低功耗元件。
对于耗电较多的单元,如MCU和射频收发单元均采用具有休眠功能的元件。
无线传感器模块的MCU采用STC公司的STC11L04芯片,射频收发单元采用TI公司的CC1101芯片。
系统平时处于休眠状态,主机发出唤醒命令时,系统被唤醒,完成采集和数据发送工作,然后又进入休眠状态。
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功耗。
系统软件采用C51设计,基于RTOS结构。
3.硬件电路设计3.1 电源电压变换系统基于锂离子充电电池供电,锂电池的工作电压范围为3.6-4.2V,而MCU、无线模块、传感器的工作电压均为 3.3V,因此应对锂电池电压进入变换,通过稳压芯片,转换为3.3V电压,供系统使用。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551ae9c8d376eeaeaa3170.png)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1 引言无线传感网络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环境监测、目标定位等领域。
一般来说,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设计要求具有功耗低、成本低、寿命长等特点。
本文以ATmega16 AVR单片机为核心元件,以常见的315射频模块作为无线收发模块设计了一种无线传感网络节点。
该系统充分利用了ATmega16单片机丰富的片上资源和315模块较好的抗干扰特性,并可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硬件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系统结构无线传感网络节点通常由4个子系统构成,其系统框图。
2.1 计算子系统计算子系统通常是由一个微处理器和相应的通信协议、数据采集等程序组成。
为了降低节点的功耗,要求微处理器以一种突发式的发送方案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出去,以便尽快转入低功耗模式,延长能量子系统的工作时问。
设计选用了Atmel公司推出的ATmega16型单片机。
ATmega16是一款基于AVR RISC结构的高级Flash型8位CMOS单片机,其数据吞吐量高达1MI/s/MHz,能有效缓解系统在功耗和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
同时,ATmega16集成了丰富的片上资源:16 KB的可编程Flash、512字节EEPROM、l KBSRAM,满足了绝大多数应用程序的开发要求,其内部Flash可重复擦写次数在10 000次以上,极大地方便了产品开发和软件修改:8路10位具有可选差分输入级可编程增益的ADC可以外接多个不同种类的传感器件:支持6种睡眠模式,其中掉电模式和省电模式的耗电仅为lμA~2.5μA,可有效降低节点功耗;3个灵活的定时器/计数器(T/C)除具有常见的定时计数功能外,还具有输入脉冲捕捉、脉冲宽度调制输出功能:高度灵活的可编程串行US-ART可以完成与其他串行设备的通信。
2.2 通信子系统通信子系统由一个无线收发器组成,用于节点之间的通信。
当无线收发器处于空闲状态时,应将其关闭,以便降低节点功耗。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节点设计与实现_吕振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节点设计与实现_吕振](https://img.taocdn.com/s3/m/82a23e9fdaef5ef7ba0d3c58.png)
图5 电机驱动程序流程图考虑到车速和转速是经常变化的,而且车速和转速表的最大量程对应的电机步数都是2880步,所以结合控制器的主频把它们对应的M AX_COU NT和M AX_DELAY分别配置为5000和100,而水温和燃油等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它们的最大量程对应的电机步数都是1080步,它们对应的M AX_COUNT 和M AX_DELAY配置为12000和100,这样在实际中就可以使车速和转速仪表走的快一些,而水温表、机油压力表、电压表和燃油表转动的就会相对缓慢一些,由以上程序和流程图可以看出来仪表指针根据一次要转动的角度并结合M axCount动态的改变自己的速度,距离到达位置越近速度就越慢,使指针整个运动过程中都很平滑不会因为突然停止而出现指针抖动,同时这种驱动方法可以避免指针由于干扰信号的影响而发生抖动。
4 结束语本文开发设计的电机控制系统将ARM9的高速处理能力和CAN现场总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合起来,使仪表能够准确可靠的通过指针显示仪表的信息量,而且优化了电机驱动的算法,使指针转动过程中平滑无抖动。
参考文献[1]周明安,朱光忠.步进电机驱动技术发展及现状[J].机电工程技术,2005,(2)[2]李忠杰.步进电动机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88-103.[3]丽新,桂荣.精密控制系统中步进电机的细分技术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05,(5)[4]王巍,金新民.基于CAN总线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J].电气应用,2005,(4)[5]李伟.CAN总线技术及其在汽车仪表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5,(10)[6]戴方全,王建.基于 C/OS-II的全数字汽车仪表[J].汽车科技.2007,(4)[7]李栋梁,陈荣宝.基于CAN总线的全数字式汽车仪表的研究和应用[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5,64-74.[8]AT91SAM9263Dat aSh eet[EB/OL].ATM EL I n c.J une.2001.作者简介:周罡(198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现代通信与信息系统;付永庆(1956-),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信号检测与处理。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模块设计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模块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2fe7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7.png)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模块设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传感器模块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无线通信,将传感器节点的数据传输到数据集中器或者其他终端设备。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模块设计。
Zigbee 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它适用于各种物联网应用场景。
传感器模块通过Zigbee通信协议与数据集中器或其他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首先,传感器模块采用了Zigbee芯片作为核心组件。
Zigbee 芯片具有低功耗、小尺寸和强大的通信能力等特点,能够满足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要求。
传感器模块通过Zigbee芯片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其次,传感器模块还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集中器或其他终端设备。
通过无线传感器模块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环境参数的监测和采集,为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
此外,传感器模块还具有一定的智能化能力。
通过对传感器模块的编程和算法设计,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传感器模块能够根据预设的条件和规则,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提高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化水平。
最后,传感器模块还具备一定的可拓展性。
通过对模块的设计,可以实现对传感器的增减和扩展。
传感器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灵活地配置和调整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
综上所述,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模块设计具有低功耗、小尺寸、强大的通信能力和可拓展性等特点。
通过该设计,可以实现无线传感器节点与数据集中器或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接收,实现对环境参数的监测和采集。
该设计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在物联网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0a0a383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8.png)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在空间中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处理。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环境监测、物流追踪、智能交通等。
本文将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架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传感器节点、基站和网络拓扑。
1. 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每个节点包含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传感器负责采集环境信息,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初步处理。
处理器和存储器用于数据处理和存储。
无线通信设备则负责与其他节点进行数据传输。
2. 基站基站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中央控制节点,负责与传感器节点进行通信。
它接收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基站通常具有更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能够支持复杂的算法和应用。
3. 网络拓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拓扑决定了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包括星型、树状和网状等。
选择适合应用场景的网络拓扑能够优化网络性能和能耗。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流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实现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需求分析、节点设计、通信协议选择、网络拓扑设计和系统实现。
1. 需求分析在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明确网络的应用场景和功能要求。
例如,对于环境监测系统,需要确定监测范围、采样频率、数据传输需求等。
2. 节点设计传感器节点的设计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的核心环节。
节点设计需要考虑功耗、传感器选择、处理器性能、通信模块等因素。
合理选择节点硬件和软件平台,设计出满足需求的传感器节点。
3. 通信协议选择通信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关键。
常用的通信协议有IEEE 802.15.4、ZigBee等。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通信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的模块化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的模块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a08f9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1.png)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的模块化设计
姜凤鸣;童玲;田雨
【期刊名称】《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简要介绍了射频芯片CC2430的性能和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CC2430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的模块化设计方案.该设计由控制模块进行节点的功能管理,采集模块负责数据的采集和调理,无线模块进行数据上传和命令的传达,电源模块提供并管理节点的各模块用电.
【总页数】4页(P25-27,31)
【作者】姜凤鸣;童玲;田雨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611731;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611731;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6117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12
【相关文献】
1.基于仿生硬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修复方法 [J], 童瑶;袁慎芳;邱雷;张炳良
2.基于甲烷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 [J], 吴琼
3.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模块化设计 [J], 陈凯;张丕状;韩焱
4.基于ZigBee与51内核的射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设计 [J],
5.双射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设计# [J], 张朋;周公博;蔡志雄;黄玲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TP 1 22
文 献 标 识 码 :A
Mo ua d l r Har war s g fW iel s n orNe wor d d e De i n o r e s Se s t k No e
J a g Fe g n T 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Tin Yu in n mi g, o g Li g, a
用 户 下 达 网络 的操 作 命 令 。
Fah 还 包 含 模 拟 数 字 转 换 器 ( ls , ADc) 4个 定 时 器 ( m— , Ti
e ) AE 1 8协 处 理 器 , 门狗 定 时 器 ( ac d g t r , r, S 2 看 W th o —i ) me
MCU( 0 1 , 8 5) 8 KB 的 RAM , 2 KB、 4 KB或 1 8 KB 的 3 6 2
和 通 信 工 作 ; 聚节 点 负 责 网 络 的 发 起 和 维 护 , 集 并 上 汇 收 传 数 据 , 中转 器 下 发 的命 令 通 告 采 集 节 点 ; 将 中转 器 负 责 上 传 收 集 到 的数 据 并 将 控 制 中 心 发 出 的 命 令 信 息 传 递 给 汇 聚 节 点 ; 制 中心 负 责 处 理 最 终 上 传 数 据 , 且 可 以 由 控 并
1 00 4 0芯 片 简 介 23
CC 4 0是 一 款 工 作 在 2 4 GHz免 费 频 段 上 , 持 23 . 支 I EE 8 2 1 . E 0 . 5 4标 准 的 无 线 收 发 芯 片 。该 芯 片 具 有 很 高 的集 成 度 , 积 小 功 耗 低 。单 个 芯 片 上 整 合 了 Zg e 体 iB e射 频( RF) 端 、 前 内存 和 微 控 制 器 。CC 4 O拥 有 1个 8位 23
无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节 点 硬 件 的 模 块 化 设 计
姜凤 鸣 , 玲 , 童 田雨
( 电子 科 技 大学 自动化 工程 学 院 , 都 6 1 3 ) 成 1 7 1
摘 要 :简 要 介 绍 了射 频 芯 片 C 4 0的 性 能 和 特 点 , 计 了 一 种 基 于 C 2 3 C2 3 设 C 4 0的 无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节 点 硬 件 的 模 块 化 设 计
q ston a r nsor a in; h ie e sm o uiii nd t a f m to t e w r l s dul r ns is d t nd c m m a e ta m t a aa o nds h owe o l ovde nd m a ge w e ore c ;t e p r m du epr i sa na spo rf a h no . de
整个无线 传感 器 网络 由若 干采 集 节 点 、 1个 汇 聚 节 点、 1个 中转 器 、 1个 上 位 机 控 制 中 心 组 成 , 统 结 构 如 图 系 1所 示 。无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采 集 节 点 完 成 数 据 采 集 、 处 理 预
化 设 计 可 以 大 大 提 高 网络 节 点 的稳 定 性 和 安 全 性 。
Ke r y wo ds:w ie e s s n orne wor m o l rde i n; g e; r l s e s t k; du a sg ZiBe CC2 0 43
随着 人 们 对 于 环 境 监 测 要 求 的 不 断 提 高 , 线 传 感 器 无 网络 技 术 以其 投 资 成 本 低 、 设 方 便 、 靠 性 高 的 性 能 优 架 可
性 , 别 适 合 那 些 要 求 电池 寿命 非 常 长 的应 用 。 特
势 得 到 了 比较 广 泛 的应 用 由 于 无 线 传 感 器 网络 节 点 需
要 实现 采 集 、 理 、 信 等 多 个 功 能 , 此 硬 件 上 采 用 模 块 处 通 因
2 无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系 统 结 构
方 案 。该 设 计 由控 制 模 块 进 行 节 点 的 功 能 管 理 , 集 模 块 负 责 数 据 的 采 集 和 调 理 , 线 模 块 进 行 数 据 上 传 和 命 令 的 传 采 无
达 , 源模 块提 供 并 管 理 节 点 的 各模 块 用 电 。 电 关 键 词 :无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 块 化 设 计 ; iB e CC 4 o 模 Zg e ; 2 3
(c o l f S h o t ma in,Un v r i fElc r n c S i n e a d Te h oo y o i a,Ch n d 1 7 ,Ch n ) o Au o to i e st o e t o i ce c n c n l g fCh n y e g u6 1 3 ia
Ab tac :T hi p ri t o sr t spa e n r duc st e f m a c nd c r t rs iso a o c i e he p ror n e a ha ace itc fr di h p CC24 . A 3o CC2 0 b s d w ie e ss ns e w o k no e 43 ~ a e r l s e orn t r d ha dw a em odu a e i s p e e e r r l rd sgn i r s nt d. Thec nt o od em a g s f nc insofe c de;t o lc i o l si ha geo t e o r lm ul na e u to a h no hec le ton m du ei n c r fda 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