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
同学们,我们以前已经领略过了 很多描写祖国风光的诗歌,如李 白的《望天门山》和《 望庐山 瀑布》,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 雨》 ,杜甫的《绝句》等等。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再次去领略 江南的秀丽风光,让我们和着诗 歌的韵律,轻轻地上路吧!
• 李白 (701—762年),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祖 籍陇西成纪(今甘肃 天水附近)。作品极 富浪漫色彩,感情强 烈,善用比兴、夸张 的表现手法,形成了 豪放纵逸的艺Biblioteka Baidu风格, 被称为“诗仙”,与杜 甫并称“李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注释: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青螺: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 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 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 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 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 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 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 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 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 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 “静”,以“动”衬“静”。这种 “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 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 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 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 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 了铺垫。
•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 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
• 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 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既是词牌 名,又是词的标题。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 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所回忆的是 诗人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课文选了其中第一首,原题下的另两首是:
• 敬亭山:古名昭亭山,又名 查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北5 公里,山高286米。原有翠 云庵、广教寺、穿云亭、丹 梯亭、额珠楼、太白楼等古 迹,今已无存。诸胜迹中仅 有山南麓之双塔与古昭亭石 坊。自南北朝时,南齐诗人 谢、唐代诗人李白在此赋诗, 此山遂名于天下。
• 【背景】: 这首五绝作于天
宝十二载(753) 秋游宣州时,距他 被迫于天宝三载离 开长安已有整整十 年时间了。长期飘 泊生活,使李白饱 尝了人间辛酸滋味, 看透了世态炎凉, 从而加深了对现实 的不满,增添了孤 寂之感。此诗写独 坐敬亭山时的情趣, 正是诗人带着怀才 不遇而产生的孤独 与寂寞的感情,到 大自然怀抱中寻求 安慰的生活写照。
看到 湖面
君山
联想 镜未磨 银盘 青螺
比喻 湖面 比作 湖面 比作
铜镜 银盘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 白居易(772-846),字 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 (今属山西)人。唐德宗朝 进士,元和三年(808)拜 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 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 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 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 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 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 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 坦易,为中唐大家。也是早 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 后世影响甚大。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满足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仰望天空,只见几只 鸟儿向远处飞去,直 到看不见影子;一片 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 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 得山也在看着我,好 像在互相交流,彼此 总是看不够。此时此 刻,我的心里似乎只 有那座敬亭山了。
• 刘禹锡(772—842)字 梦得,洛阳(今河南洛 阳市)人。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刘禹锡的诗以 律、绝为工,格调高亢, 意向简括,气骨桀骜; 乐府小章尤为著名。他 与柳宗元、白居易交游、 唱和,并称为“刘柳” 与“刘白”。白居易称 他为“诗豪”,清人王 夫之称他为“小诗之 圣”。
• 中国五大淡水湖即 鄱阳湖、洞庭 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之一。
• 其一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 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其二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 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 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 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 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 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 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 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诗人只 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 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 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 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相”“两”二字 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 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 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和谐融合,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碧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 找出诗歌中的比喻句,想一想, 诗人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 么?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 想一想,诗人描写的是什么特 定情况下洞庭湖的景色?
• 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 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它 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 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 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 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 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 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 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 一日之中变化万千。古人描述的 “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 “远浦归帆”、“平沙落雁”、 “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 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同学们,我们以前已经领略过了 很多描写祖国风光的诗歌,如李 白的《望天门山》和《 望庐山 瀑布》,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 雨》 ,杜甫的《绝句》等等。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再次去领略 江南的秀丽风光,让我们和着诗 歌的韵律,轻轻地上路吧!
• 李白 (701—762年),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祖 籍陇西成纪(今甘肃 天水附近)。作品极 富浪漫色彩,感情强 烈,善用比兴、夸张 的表现手法,形成了 豪放纵逸的艺Biblioteka Baidu风格, 被称为“诗仙”,与杜 甫并称“李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注释: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青螺: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 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 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 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 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 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 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 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 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 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 “静”,以“动”衬“静”。这种 “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 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 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 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 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 了铺垫。
•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 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
• 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 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既是词牌 名,又是词的标题。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 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所回忆的是 诗人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课文选了其中第一首,原题下的另两首是:
• 敬亭山:古名昭亭山,又名 查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北5 公里,山高286米。原有翠 云庵、广教寺、穿云亭、丹 梯亭、额珠楼、太白楼等古 迹,今已无存。诸胜迹中仅 有山南麓之双塔与古昭亭石 坊。自南北朝时,南齐诗人 谢、唐代诗人李白在此赋诗, 此山遂名于天下。
• 【背景】: 这首五绝作于天
宝十二载(753) 秋游宣州时,距他 被迫于天宝三载离 开长安已有整整十 年时间了。长期飘 泊生活,使李白饱 尝了人间辛酸滋味, 看透了世态炎凉, 从而加深了对现实 的不满,增添了孤 寂之感。此诗写独 坐敬亭山时的情趣, 正是诗人带着怀才 不遇而产生的孤独 与寂寞的感情,到 大自然怀抱中寻求 安慰的生活写照。
看到 湖面
君山
联想 镜未磨 银盘 青螺
比喻 湖面 比作 湖面 比作
铜镜 银盘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 白居易(772-846),字 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 (今属山西)人。唐德宗朝 进士,元和三年(808)拜 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 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 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 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 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 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 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 坦易,为中唐大家。也是早 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 后世影响甚大。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满足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仰望天空,只见几只 鸟儿向远处飞去,直 到看不见影子;一片 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 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 得山也在看着我,好 像在互相交流,彼此 总是看不够。此时此 刻,我的心里似乎只 有那座敬亭山了。
• 刘禹锡(772—842)字 梦得,洛阳(今河南洛 阳市)人。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刘禹锡的诗以 律、绝为工,格调高亢, 意向简括,气骨桀骜; 乐府小章尤为著名。他 与柳宗元、白居易交游、 唱和,并称为“刘柳” 与“刘白”。白居易称 他为“诗豪”,清人王 夫之称他为“小诗之 圣”。
• 中国五大淡水湖即 鄱阳湖、洞庭 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之一。
• 其一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 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其二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 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 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 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 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 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 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 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诗人只 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 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 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 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相”“两”二字 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 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 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和谐融合,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碧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 找出诗歌中的比喻句,想一想, 诗人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 么?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 想一想,诗人描写的是什么特 定情况下洞庭湖的景色?
• 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 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它 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 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 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 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 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 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 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 一日之中变化万千。古人描述的 “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 “远浦归帆”、“平沙落雁”、 “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 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