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课时,认识平均分2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认识平均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均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并能够应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平均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和简单的乘除法。

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和求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平均分,通过操作和思考,逐步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并能够应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并能够应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平均分,通过操作和思考,逐步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材料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分糖果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糖果平均分给同学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平均分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教学演示: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求平均分,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方法。

4.学生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尝试求平均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求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2教案5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2教案5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2教案5篇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2教案篇1教学目标:1. 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一)复习铺垫:(出示题目)1. 计算:40+6×8 70-5×42. 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创设情境,聊天导入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小刺猬也有了一个新的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

(出示教材情景图)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 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刚才我们对花店里的花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 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4. 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讲述: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意义上来多说。

)重点强调。

5. 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在大部分学生计算好以后,组织汇报。

6. 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组织智力大闯关:第一关:(分男女生比赛)4+24÷8 5-8÷472÷8-3 36+81÷945+8×4 80-6×8指名学生说运算顺序,叫6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统编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件 第2课时 认识平均分(2)

统编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件 第2课时 认识平均分(2)

随堂演练
1. 先分一分, 再填空。 •(1)
• 6 个苹果, 平均放在 2 个盘里, 每盘放 (•3 )个 。
•(2)
• 9 棵白菜, 平均放在 3 个筐里, 每筐放 (•3 )棵 。
•2
•2
课堂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 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第2课时 认识平均分(2)
新课导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 分几个?
先用圆片分一分, 再和同学交流。
推进新课
每人先分1个, 照 这样接着再分。
每人分 4个, 正好分完。
•8 个 , 每人分 2 个, 可以分给 ( )•4人。
• 把 12 根 平均分成 2 份, 每份几根? 平均分成 3 • 份、4份呢? 先分一分, 再说一说。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2课《认识平均分(二)》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2课《认识平均分(二)》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2课《认识平均分(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均分(二)》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均分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平均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往往只能够从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平均分,而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总结出平均分的概念,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具体操作中总结出平均分的概念,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总结出平均分的概念,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一个分食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食物。

2.新课导入:介绍平均分的概念,并解释平均分的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4.问题解决: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总结出平均分的概念。

6.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复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每人分得同样多•方法:总数÷份数=每份的数量•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认识平均分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平均分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在探索平均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

教学难点:经历感知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昨天我们讲了笨熊分梨子的故事,又帮助了熊猫分竹笋,今天我们接着去参加一场动物聚会再来看看还需要我们帮忙分什么食物吧!师:观察图片,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生:我发现了桌子上有12个桃子、6根竹笋、16根萝卜、15个松果。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生1: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几个?生2:16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子?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参加聚会帮助小动物分东西的情境,提高课堂气氛。

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和不平均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合作探索师:有12个桃子,要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你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动手学具代替桃子,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画、分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师:你们是怎么分的呢,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呢?生:1个1个地分,每次每只小猴分1个桃子,4次正好分完,结果每只小猴能分到4个桃子。

生:2个2个地分,每次每只小猴分2个桃子,2次正好分完,结果每只小猴能分到4个桃子。

生:3个3个地分,第一次每只小猴分3个桃子,还剩3个桃子,再1个1个地分,这一次每只小猴分1个桃子,2次正好分完,结果每只小猴能分到4个桃子。

生:4个4个地分,每只小猴分4个桃子,1次正好分完,结果每只小猴能分到4个桃子。

师:四种分法,无论怎样分,每份分得的个数都是相同的,都是4个,也就是说这些分法都是平均分,分的次数越少越简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1课《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1课《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1课《认识平均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对除法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熟悉平均分的概念和求法。

此外,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数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分水果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水果给每个人。

2.探究平均分: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水果,并找出最公平的方法。

3.总结平均分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平均分的方法,即总数除以份数。

4.练习求平均分: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求平均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方法。

5.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分食物、分物品等。

6.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收获和不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 认识平均分(2)(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  认识平均分(2)(教案)

第2课时认识平均分(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例3,“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求出平均分成几份时的每份是多少个。

难点:掌握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作平均分?(学生自主发言)2.出示习题:(1)20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个学生;(2)如果每人分5个,可以分给()个学生。

二、互动新授1.谈话: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出示8个桃子图片)请两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来,把这些桃平均分给他们。

说到平均分,你想到了什么?交流想法,指出:结果要同样多。

提问:你会把8个桃平均分给这两个小朋友吗?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分一分。

下面请一个小朋友把你分的过程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生:直接拿4个桃给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再拿出剩下的4个桃给另一个小朋友。

请一个学生把分的过程分给其他人看一看。

引导:要平均分给他们两个人,老师先拿2个分给他们,每人得到几个。

再拿2个分一分,每人又得到了几个。

继续拿2个……你能像这样分一分吗?学生模仿操作。

2.学习“试一试”。

(1)出示: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你能分一分吗?独立操作,同桌交流结果。

指名说一说分的过程。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4份呢?动手分一分,全班交流。

“平均分成3份”,依次每份分得1个,分得2个,分得3个,分得4个。

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意思。

3.小结:这节课是学习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4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合作,组长监督学生根据要求分一分,体验分的过程。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然后交流,引导学生将题目完整地表达。

2.完成教科书第45页“想想做做”第2题。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中秋+国庆放假 《练习四》P23-24 《1-4的乘法口诀》P25-27
《练习五》P28 《5的乘法口诀》P29-30
乘加、乘减 练习六
6的乘法口诀 《练习七》P37-38 《复习》P39-41 第三单元复习(1课时) 《认识平均分》P42-47(3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P48-50 《练习八》P51-52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P53-54 《练习九》P55-56(2课时) 《复习》P57-58 第四单元复习(1课时) 期中复习、期中练习 《线段的初步认识》P59-60 苏教版《认识厘米》P61-63 《认识米》P64-65 《练习十》P66-67
教学内容 《连加、连减》P1-2 《加减混合》P3-4
《练习一》P5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P6-8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
《练P习8二-1》0 P11 第一单元复习(1课时) 四边形 五边形和六边形的
《认识四边形》P19 第二单元复习(1课时) 《有趣的七巧板》(综合与实践)P18《乘法的初步1认9 识》P20-22

6
17 12.23-12.27
期末复习(3)
6
18
12.30-1.3
期末复习(书本)P94-98
5
19
1.6-1.10
期末大练习
2
20
1.13-1.17
期末检测
5
课时 6 7 3
6 2 6 6
6 6 6 6
11 11.11-11.15
第五单元复习(1课时)
6
《我们身体的“尺”》(综合与实践)
《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P70-7
12 11.18-11.22
《练习十一》P74-75
6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课件第1课时认识平均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课件第1课时认识平均分

2 表内除法(一)
第 1 课 时 认识平均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课件
情景导入
孩子们,你们三兄弟 把这6块糖果分了吧!
情景导入
不公平, 不公平!
情景导入
分 得 同 样 多
探索新知
认识平均分
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快来看看吧!
你能将这些糖分成3份吗? 请你用手中的学具来分一分。
探索新知
2. 你会把8 朵小花平均分吗?分一分,画一画,说一说。
(答案不唯一)把8 朵小花平 均分成2 份,每份4 朵。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 了哪些知识点?
课堂总结
平均分的含义: 1.数学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平均分很公平,体现人人平等。
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对应练习。
补充作业 请完成相关习题。
有几种不同 的分法?
观察同学们分的结果, 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Hale Waihona Puke 探索新知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提示: 只要有一份与其他不是同样多,就不叫平
均分。只有平均分才是公平的。
探索新知 归纳总结:
平均分的含义: 1.数学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平均分很公平,体现人人平等。
探索新知
小试牛刀
1. 6 个 分给3 个人,可以怎么分?画一画,填一填。 (1)请接着分完,画一画。
画一画略
探索新知
(2)(1)中哪一种分法最公平?在( )里画“√”。
()
()
(3)每份分得( 同样多 ),叫( 平均)分。
()
当堂检测
1. 一共有( 9 )把琵琶(pípa),每( 3 )把一份, 平均分成了( 3 )份。

《认识平均分(2)(第2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2)(第2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2)(第2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认识平均分(2)(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2课时“认识平均分”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平均分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习如何将一组数据平均分成若干份,并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 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让学生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的意义。

2. 学会如何将一组数据平均分成若干份,并求出平均分。

3. 能够应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求平均分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一组数据平均分成若干份,并求出平均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学具盒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假设有一个水果盘,里面有10个苹果,我们需要将这些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平均分的概念和意义。

3. 学习如何求平均分:讲解如何将一组数据平均分成若干份,并通过PPT展示例题。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老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将一组数据平均分成若干份,并求出平均分。

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平均分的概念和意义2. 求平均分的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将一组数据平均分成若干份,并求出平均分。

2. 应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 根据数据和份数,计算出每份的数量,即为平均分。

2. 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平均分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加强巩固?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平均分问题,如多组数据同时求平均分等。

认识平均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认识平均分”。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69页至第71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学会如何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并求出每个人分到物品的数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是将总数等分给每个人,每个人分到的数量相等。

同时,学生们应该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每个人分到的数量是相等的,以及如何将总数等分给每个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糖果等,以及一些分物的工具,如剪刀、篮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拿出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然后提问学生们,如果将这些苹果平均分给身边的同学,每个人会分到几个苹果?2. 讲解与演示:接着,我会用实际的物品进行演示,将苹果一个一个地分给同学们,并强调每个人分到的苹果数量是相等的。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平均分的概念后,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们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进行计算,并验证每个人分到的数量是否相等。

4. 例题讲解:我会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们独立进行计算,并在讲解过程中强调平均分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们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进行计算,并写出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出平均分的公式和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12个糖果,他想将这些糖果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人会分到几个糖果?答案:每个人会分到3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平均分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认识平均分》81-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认识平均分》81-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认识平均分》8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简单地解释平均分的含义。

2.能够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感受平均分的实际意义。

3.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计算给定数据的平均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以及如何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教具:实物示例、图片示例、平均分计算题目。

3.教学环境:教室黑板、幻灯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张装满水果的图片,问学生,如果这些水果要平均分给5个人吃,每个人应该分到多少水果。

2. 认识平均分(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实物和图片示例,让学生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3. 计算平均分(15分钟)教师出示几道简单的平均分计算题目,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计算,并讨论解题方法。

4. 拓展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几道拓展练习题,巩固对平均分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计算平均数。

五、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平均分相关的题目。

六、板书设计•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的计算方法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和图片示例,辅以简单的计算题目,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动手实践和逻辑推理能力。

以上便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单元《认识平均分》PPT课件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单元《认识平均分》PPT课件
比较公平,因为 每份都是3块糖, 同样多。
探究新知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提示:只要有一份与其他不是同样多,就不 叫平均分。只有平均分才是公平的。
探究新知 试一试: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探究新知 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 平均分吗?
分东西的方法有很多,当每份分得同样多 时,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 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探究新知 试一试: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盒。
课堂练习 8袋饼干,每2袋1份,可以分成几份?圈一圈。
8袋饼干,每2袋1份,可以分成( 4 )份
课堂练习
把12根胡萝卜平均放在3个篮子里,每个篮子 里放( 4 )根。
16个杯子,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 2 )盒。
课堂练习 分苹果。
(1)每3个装一袋,可以装( 6 )袋。 (2)每6个装一袋,可以装( 3 )袋。 (3)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 3 )个。
课堂练习 看一看,填一填。
(1)有( 12)个菠萝,每( 6 )个放一筐,放了( 2 )筐。 (2)有(12)个菠萝,平均放在( 2 )个筐,每筐放( 6 )个。
课堂练习 把12张卡通图片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 是正确的?在括号里画“√”。
( ) ( ) (√) ( )
课堂练习
一共有( 16 )片枫叶,每( 4 )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4 )份。
课堂练习
填一填
(1)把10个松果平均分给2只小松鼠,每只 小松鼠能分到( 5 )个松果。
(2)把6面小旗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 分得( 2 )面小旗。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平均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平均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科目:数学授课教师: 任教班级:二年级
课题
平均分的认识(二)
课时安排
1课时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平均分分成( )份,每份有( )个
平均数
每( )个一份,分成( )份




一、复习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教学例2。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那么你有办法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吗?每份几个?可以拿出图片分一分。
师:同学们的这些分法都是正确的,不管是1个1个地分,还是先2个2个地分,再1个1个地分,还是3个3个地分,只要结果是6份,并且每份地个数同样多,就符合要求,就是正确的。具体的分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盒?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教材第9页“做一做”)
生:每份都是2个,同样多,是平均分。
师:现在请大家尝试完成下面的练习。(教材第10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2《认识平均分(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2《认识平均分(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2《认识平均分(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2《认识平均分(第2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平均分物体。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平均分物体。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平均分物体。

2.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进行平均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导入本节课:“人人都有两只手,一共多少根手指头?”让学生回答,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幅图片,图片中有12个苹果,要求将这些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然后引导学生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相应数量的物品(如糖果、小玩具等),要求学生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小组成员,每个成员分到几个?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用除法来解决平均分的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平均分》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平均分》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教学反思
在《认识平均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平均分的定义,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而有的学生则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以下是我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节课的一些思考和反思:
首先,我认为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平均分配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2.设计更多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3.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高课堂效果。
4.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均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平均分》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认识平均分》选自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人教新课标(2023秋)第四单元第一课。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是将总数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对象。
2.学会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平均分的计算,如直接相除、利用乘法口诀等。
3.能够应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分配物品、计算平均速度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小学数学_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信息窗1——认识平均分教学内容:课本信息窗1红点1、2、3。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2. 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有序思考的习惯。

3. 教育学生养成礼貌待人和互帮互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出“平均分”的概念1. 师谈话: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老虎大王想要邀请小动物们来开场美食Party,小动物接到邀请都开开心心的来参加宴会了,2. 看课件。

3. 师:真热闹!在刚才的动画中你都发现了什么?生1:桌上有6个竹笋、12个桃子、16个萝卜、15个松果。

生2:有2只熊猫。

生3:有3只小猴……4.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信息。

在我们交流的时候两只大熊猫走进了教室,看他们正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竹笋。

你们看了这幅图猜想他们俩在想什么?生:怎样分竹笋?5. 师:猜猜看,这两只熊猫会怎样分这6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生1:大熊猫分到5个,小熊猫分到1个,因为大熊猫要吃很多才饱,小熊猫吃一点就饱了。

生2:大熊猫分到2个,小熊猫分到4个,因为哥哥爱护弟弟把好吃的多分给弟弟了。

生3:大熊猫分3个,小熊猫也分3个,因为这样就同样多了,这样公平……(随学生回答板书)6. 教师:同学们能找到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让每个熊猫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7. 出示幻灯片,加深印象。

活动二:引出“平均分”的最优分法1. 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在着急呢!它们也要求把食物平均分着吃。

有多少个桃子?要分给几只猴子?生:3只小猴,12个桃子。

师:你们打算怎么分配呢?男生你来说。

生:平均分师:你能用12个小棒代替12个桃子帮小猴子在1号操作纸上分一分,来帮帮它们吗?(同桌合作,运用手中学具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2. 师:谁能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分的?(上台展示)生1:我是2个2个分的,分完后每只猴子分到4个桃子。

《认识平均分2第2课时》【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2第2课时》【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2)(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节课讲解的是平均分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平均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引入新的概念:平均分。

通过例题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比较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差异,并介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3.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解决平均分的问题。

1.2 教材标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符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相关要求。

具体的标准如下:1.能够理解平均数和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它们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能够计算一个数列的平均分,并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会如何求解平均分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平均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分钟)老师通过实例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比较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并介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例题演示(20分钟)老师以实例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求解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第四步:练习和归纳(15分钟)老师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为学生布置合适的作业。

2.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板书设计3.1 板书内容•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平均分的计算方法3.2 板书示意图平均数平均分概念概念方法方法四、反思总结本节课通过实例演示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分(二)
学习内容:第四单元第44页例3和第44页—45页的“想想做做”。

学习目标: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3.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习重点: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教具学具:小圆片、小棒、课件或情境图等。

板书设计:平均分(二)
按( )份平均分,每份()个
学习过程:
一、操作回顾
1.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一分,看能分成几份。

【互学】
互学方法:用小棒相互摆一摆。

2.追问:这是平均分吗?怎样分的?
【互学】
互学方法:相互说一说
【展学】
展学表达:按每2根一份地分,分成了4份。

展学目标:人人会说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

【板书课题提倡课前在小黑板上写好,适时挂出】
二、探究学习
1.看懂图意:出示例3情境图,你都看懂了什么?
【互学】
互学方法:指着图,相互说一说,共同理解圆形和椭圆的含义。

【展学】
展学表达:8个圆片代表8个桃,2个椭圆代表2个小朋友。

展学目标:看懂图,人人达标。

2.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你是怎样分的?
【互学】
互学方法:小组合作用圆片分一分,并在纸上画两个椭圆,
【展学】
展学表达:每份先分1个;
每份先分2个;
每份先份4个
展学目标:都是按2份分,把每份分得同样多。

(1)跟着老师一起分一分:8个桃按2份平均分,先确定分数是2份,可以每份先分1个,接着每份再分1个.....正好分完。

(2))追问:8个桃按2份平均分,结果知道了什么?
【互学】
互学方法:讨论交流。

【展学】
展学表达:按指定的2份平均分,分完后看到每份分得4个。

展学目标:人人会这种分法
(3)探究
【主问题】今天学习的方法,和前面学的“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有什么不一样?
【自学】
【互学】
互学方法:学习小组讨论
【展学】
展学表达:先确定平均分成了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得几个。

前面学习的平均分,是先确定好每几个一份,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

展学目标: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总结出来,人人达标。

3.完成“试一试”
(1)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平均分成3份、4份呢?
【互学】
互学方法:用小棒动手分一分,相互说出思考的方法。

【展学】
展学表达:先确定好分成几份,记录:平均分成()份,每份()根。

按2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6根);按3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4根);按4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3根)。

【板书:按几份平均分,每份()个】
展学目标:人人达标。

【思考:这是学生刚刚学习达标的内容,是新知学习,也是知识巩固】
三、达标学习
【说明:达标学习相当于学本教学中的达标检测,以课本中练习题和补充习题为主,内容服从目
标】
1.做教科书第44页“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
【互学】
互学方法:看懂分的方法,连线分一分
【展学】
展学表达:每份先分一个,接着每份再分一个,直到分完为止。

展学目标:人人达标。

(2)同桌互学交流所填结果,用“一共()个,按()份平均分,每份()个”的形式交流回答。

【互学】
互学方法:看一看,评一评。

【展学】
展学表达:①一共(6)个,按(2)份平均分,每份(4)个;
②一共(9)棵,按(3)份平均分,每份(3)棵。

展学目标:人人达标。

(3)追问:这里平均分先看什么,都是按什么分的?
【互学】
互学方法:教师指名说一说。

【展学】
展学表达:都是先看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可以知道每份几个。

展学目标:让学生再次巩固本节课知识点。

2.做教科书第45页“想想做做”第2题。

(1)看懂题意
【互学】
互学方法:同桌说一说
【展学】
展学表达:8根胡萝卜分给小兔子,按4份平均分,问每份多少根?
展学目标:人人达标。

(2)分一分,交流结果
【互学】
互学方法:连线分一分,同桌互相交流
【展学】
展学表达:先每只兔子分1根,再每只兔子分1根,正好分完。

就是把8根胡萝卜,平均分成4份,每份2根。

展学目标:人人达标。

3.做教科书第45页“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独立练习。

(2)校对答案。

【互学】
互学方法:同桌说一说
【展学】
展学表达:题意是把10颗松子分给松鼠,按5份平均分,问每份多少颗?可以先每只松鼠分1颗,再每只松鼠分1颗,正好分完。

就是把10颗松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2颗。

展学目标:人人达标。

4.做教科书第45页“想想做做”第4题。

(1)15个○能平均分成几份?
【互学】
互学方法:同桌讨论
【展学】
展学表达:15个○能平均分成3份、5份、15份
展学目标:人人达标。

(2)分一分
【互学】
互学方法:教师演示分法: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再分一分。

学生回答分法。

【展学】
展学表达: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5个;
15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3个;
15个○平均分成15份,每份1个;
展学目标:人人达标
5.完成补充习题
四、评价互助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平均分的方法,是怎样分的?
【互学】
互学方法:讨论交流,相互说一说。

【展学】
展学表达: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按几份平均分,得到每份几个。

展学目标:再次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