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非常有幸听了刘娟老师执教的一节阅读示范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这节示范课非常精彩,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一句话:高手不仅仅在民间,而且就在眼前。接到年级组让我评这节课的任务时,我不胜惶恐,很担心自己评不好,不能把这节课精彩地方品味好。后来又一想,这也是一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听课的感悟。下面我就把我听课后的几点感悟说一下,有不当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本单元是围绕“提问”而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单元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单元围绕提问策略,在课文的编排上一共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的题材上有童话、有说明文、有散文等不同的问题类型。这样编排的目的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时,都能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每一篇精读课文围绕提问的同时,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一颗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引导学生针对课文的局部和整体分别提问,《夜间飞行的秘密》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问,扩大提问的范围;而刘老师执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则是在前面两篇课文的基础上,筛选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问题。最后《蝴蝶的家》则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这些提问策略进行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
刘娟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着眼于整个阅读策略单元,首先通过单元导语“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导入,把学生带入到提出问题的学习情境之中,紧接着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了前面两课中所学到的提问方法,在让学生综合运用之前学过的提问方法对本篇课文进行提问。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是对从多角度提问的一次阅读实践,又拓宽了本节课学生提问的视角,为后面的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埋下伏笔,可谓一举多得。
二、清晰明快的设计思路。
对于如何提问,经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无论是提问兴趣还是提问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各种各样。如何从众多的问题中引导学生梳理、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的,也是我教学过程中碰到的
硬骨头。
刘老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安排,很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她的整个教学设计砍掉了许许多多的细枝末节,紧紧围绕提出问题-梳理问题-筛选问题-解决问题展开。
首先,刘老师让学生通读课文后,在自己的个人问题清单上写下自己要提出的问题,随机抽取一组学生的问题清单进行展示,这样既是对学生提问的兴趣的鼓励,同时也帮助其它的学生打开了提问的思路。
紧接着,将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分组,刘老师的这节课特别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在进行小组讨论之前,先将学生分为7个学习小组,并将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有组长、有记录员、有汇报员,并为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讨论规则。每个小组由组长开始,一次进行汇报,同学们边听边记录。如果别人汇报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一致,就在自己的问题后面打对勾,如果别人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类似,就在自己的问题清单上画横线。记录员边听边记录。小组讨论结束后,汇报员到台前汇报小组讨论的过程。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边巡视边相机进行问题引导,整个合作学习过程热烈而有序,所有的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汇报员的台前汇报也是精彩纷呈。就是通过这样的合作,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了梳理问题的环节,突破了难点。
筛选问题是本节课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的阅读策略。前面的两篇课文为我们拓展了问题的视角,而这篇课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质量。刘老师在教学中,首先展示了课后习题中的对不同问题的分类,引导学生理解那些问题是不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哪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哪些问题能够引发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的解释,来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文为什么要用这样一句诗来形容二十世纪的科学成就。
学生理解了什么样的问题是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也就能够从自己的问题清单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紧接着刘老师借用学生筛选的问题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虽然本单元的主要阅读策略是提问,但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却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提问方法的指导上,需要进一步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在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刘老师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找出关键词句“呼风唤雨”“100年的时间”“改变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对比朗读,让学生深刻地理解20世界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从而更好的理解“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含义。也理解了为什么要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变化。
在落实阅读策略的同时,刘老师还不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对于自然的探索兴趣。通过设计“你还知道20世纪还有那些伟大的发明和发现?”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来渗透探索精神的培养,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又抛出:现代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全是好处吗?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现代科学技术。
总之,刘老师在教学的设计上可以说是独具匠心,在教学过程中扎扎实实,同学们也是收获满满。
三、我的一点思考。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思考的地方。我在筛选问题的环节上,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大家指正。那就是对于那些“不影响对课文理解的问题”的处理上。正如刘老师所说,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能解决所有同学提出的所有问题,因此只能解决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如果有其他的问题,同学们可以自己去寻找答案。从教学目标完成的角度来说,这么处理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不影响对课文理解的问题是不是就是没有价值的问题。我觉得不一定。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激发自己兴趣的问题就是有价值的问题,就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寻找答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去探索那些他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因此,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我们不能简单跟学生说你自己去找答案吧,可以选择一到两个问题一起去解决,比如说“地球村”地球这么大为什么称作“地球村”?这些问题虽然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对于培养学生的提问兴趣,应该是有帮助的吧?课文终究只是个例子,培养探索精神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