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与课件:《有机化学(第三版)》 绪论
有机化学绪论教案
有机化学绪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理解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紧密联系。
3.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和基本性质。
4.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有机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的化合物,特别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反应和应用的学科。
2.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合成和应用等方面。
3.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
实验方法包括有机合成、有机分析和有机物理方法等;理论方法包括量子化学、分子力学和分子模拟等。
4.有机化学与相关领域的联系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紧密相关。
例如,有机化学在药物合成、生物大分子研究、高分子材料制备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包括根据其结构、功能和来源进行命名。
例如,根据碳原子数和官能团的位置进行命名,或者根据其生物来源和功能进行命名。
6.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溶解度和密度等;化学性质包括氧化还原性、酸碱性、亲核性和亲电性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有机化合物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的知识。
3.实验法:通过有机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有机化学教材,提供系统的有机化学知识。
2.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和动画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有机化学》第一章 绪论
Sp3杂化
2P
2S 6C
2P 跃迁 2S
杂化
Sp3杂化轨道
Sp2杂化
2P 2S 6C
2P 跃迁 2S
杂化
Sp2杂化轨道
Sp2和sp3杂化轨道的形状大体相似,只是由于s成分的 逐渐增多,形状较胖,电负性较大。
Sp杂化
2P 2S 6C
2P 跃迁 2S
杂化
Sp杂化轨道
判断杂化类型的方法(第2和3章重点讲)
第一节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发展概况
Organic一词的意思是有机的、有生命的 , 因此,有机化合物的最初定义是指来源于 动、植物体的物质 。
甘蔗------制取蔗糖; 大米或果汁----酿制酒精 植物油和草木灰共融--------制成肥皂 米醋------乙酸等称为有机物,形成“生命力论”
共价键 C--C C=C C—O C—N C--Br
键能 347.3 611 359.8 305. 4 284.5
3、键角(bond angle) 有机分子中二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4、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当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形成共价键时,由 于其电负性相同,因此成键电子云对称地分布 在两个原子周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 这种键称为非极性共价键。
=dq 偶极矩的单位为德拜(Debye, Debye.Peter 荷兰物理学家), 简写为D。1D=10-8cm 10-10静电单位。
双原子分子的极性就是其键的极性,多原子分子 的极性是各个价键极性的矢量和。偶极矩是矢量,方向 从正电荷中心指向负电荷中心,可书写如下:
δ+
H
-
Cl
偶极矩 u=q•d
由于青霉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 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时 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青霉素的出现,当时曾轰 动世界。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 钱恩、弗罗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 理学奖。
曾昭琼《有机化学》第三版CAI教学配套-演示课件-精选.ppt
+
+
+
-
-
+
-
+
-
+
成键轨道(Π )
能 量
反键轨道(Π *)
在天然产物研究和传统医学的基础上以及在对生化 过程深入了解后合理设计的基础上,将会出现一批我国 独立(或合作)发展的新医药、新农药。
在生物催化体系,寡糖的分离,结构测定和合成, 生物信息的识别和传递等方面将出现有意义的结果。
有机功能材料,有机电子材料和分子器件等方面 有可能得到有创见性的工作。
精品
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四、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增加),但组成元素少 (C, H, O, N ,P, S, X 等)。 原因:(1) C原子自身相互结合能力强;
(2) 结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单键、双键、三键、 链状、环状);
(3) 同分异构现象 (构造异构、构型异构、构象 异构)。
精品
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2、性质上的特点
有机化学以它特有的分离、结构测定、合成 等手段,已经成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具有非凡能 动性和创造力的武器。
精品
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三、有机化学发展简史
6、在本世初,有机化学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周期将大大缩短。 有机合成化学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将为合成化
学家提供有实用价值的有效手段。 生物有机化学方面,将有更多生命过程的环节得
一、共价键理论 二 、共价键的键参数 三、 共价键的断裂
精品
第二节 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共价键理论
1.价键理论
(1)共价键的形成
共价键的形成是原子轨道的重叠或电子配对的结果。
《有机化学》第1章_绪论(高职高专 )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一.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的发展
① 1806年,Berzelius首先提出“有机化学” 概念;无机化学. ② 生命力学说:有机化合物只能来源于有机体(organic) 。 ③ 1828年, F.Wöhler从无机物氰酸铵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突 破生命力学说约束,促进有机化学发展并成为一门单独学科。
特殊的共价键组成决定了上述特点。
石墨的晶体结构(sp2)
Graphite
金刚石的晶体结构(sp3)
足球烯erical
有机化合物结构上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一.同分异构现象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相异因而其性质也各异的不同 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这种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
A:B A·+ B·
例如:
Cl : Cl (光照) Cl·+ Cl· CH4 + Cl · CH3 ·+ H : Cl
例如: 乙醇和二甲醚(官能团异构)
CH3CH2OH CH3OCH3
CH3 CH3CHCH3
丁烷和异丁烷(碳链异构)
CH3CH2CH2CH3
原子数目和种类越多,同分异构体数越多.
碳架异构 构造异构 同分异构 立体异构 构型异构 位置异构
(丁烷与异丁烷) (1-丁烯与2-丁烯)
官能团异构 (二甲醚与乙醇) 构象异构
(2)键角(方向性):任何一个两价以上的原子,与其它原 子所形成的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3)键能 :气态原子A和气态原子B结合成气态A-B分子 所放出的能量,也就是气态分子A-B离解成A和B两个 原子(气态)时所吸收的能量.
(泛指多原子分子中几个同类型键的离解能的平均值).
◆离解能:某个共价键离解所需能量.
曾昭琼《有机化学》第三版CAI教学配套课件
评价和展望
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总结。同时,展望学生在有机化学的核心概念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著作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习有机 化学的必备教材。
使用CAI教学方法的目的和优 势
采用CAI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CAI教学方法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CAI教学具有更高的互动性和个性化定制的特点,能 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指导和建议学生使用其他教学工具,如实验室设备和化学模型,以加 深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和策略
CAI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提供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最大化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效果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动问答、实践操作等方 式实现。
案例分析和实践
曾昭琼《有机化学》第三 版CAI教学配套课件
本课件介绍曾昭琼教授撰写的《有机化学》第三版的CAI教学配套课件。通过 采用CAI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作者和著作介绍
曾昭琼是一位有机化学领域的权威专家,著有多本畅销教材。《有机化学》 第三版是其最新力作,采用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学内容概述
《有机化学》第三版的课程内容丰富全面,包括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结构 与性质、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知识点。
每个章节都重点介绍了其中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的知 识体系。
教学资源和工具
徐寿昌《有机化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贝采利乌斯,瑞典化学家。1779年8月
20日生于东约特兰省的林雪平,1848年8月7
日卒于斯德哥尔摩。1796年入乌普萨拉大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及应用的科学。 20世纪20年代以前,化学传统地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四个学科。2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 高速发展,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电子技术和 计算机等技术的兴起,化学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验技术上都获 得了新的手段,导致这门学科从3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现已分 为7个分支学科。
1684年于耶拿大学读完医学。1694~ 1715年任哈雷大学化学和医学教授。 1716年任普鲁士宫廷医生。施塔尔被认 为是当时的第一流化学家。他的重大成
就是1703年根据他的导师J.J.贝歇尔的 燃烧理论提出了燃素说,该学说流行于
18世纪。他还是最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试验的化学家,又是冰醋酸的最初制造
1778年提升为正教授。拉瓦锡是近代化学奠基
人之一。1774年10月,发现氧。1783年拉瓦锡
将水滴在加热的炮筒上,产生了氢气,他和H.
卡文迪什的工作确证了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
氢和氧的化合物。1789年拉瓦锡写了《化学概
要》一书,书中为元素下了一个定义:“凡是
简单的不能分离的物质,才可以称
“有机化学”是由当时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瑞典化学家柏则 里斯(Berzelius,Jons,Jakob)(1979.8.20-1848.8.8)于1806年首先 引用,以区别于矿物的化学——无机化学。其引用有机化学这个 名词并将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绝对分开是基于“生命力论” (Vital Force).
曾昭琼《有机化学》第三版CAI教学配套课件
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几乎所有 的植物都含有萜类化合物, 的植物都含有萜类化合物,动物和微生物中也 含有许多种萜类化合物。 含有许多种萜类化合物。植物及动物体中的某 些色素——胡箩卜素、虾红素等等。 些色素——胡箩卜素、虾红素等等。 胡箩卜素 萜类化合物的工业来源主要是松节油和香 精油。 精油。 香精油是从植物的花、 香精油是从植物的花、叶、茎中提取得到 的有香气的油状液体。 的有香气的油状液体。
橙 油 花 醇 b.p 226.7 ℃
当蜜蜂发现食物时,它便分泌出香叶醇以吸引其 当蜜蜂发现食物时, 它蜜蜂,因此,香叶醇也是一种昆虫外激素。 它蜜蜂,因此,香叶醇也是一种昆虫外激素。
萜类>三 第一节 萜类 三、单萜
CH O CO H 存 于 檬 油 橘 油 , 在 柠 草 、 子 中 有 强 柠 香 , 用 很 的 檬 气 是 于 配 柠 香 的 要 料 制 檬 精 重 原 , 柠 醛a 檬 牻 儿 醛 香 醛 牛 苗 或 叶 柠 醛b 檬 橙 醛 花 也 合 维 素的 要 料 是 成 生 重 原 。
萜类>三 第一节 萜类 三、单萜 3、双环单萜 、
C 3 H α 蒎 是 节 的 要 分 8% 烯 松 油 主 成 (0 ) 用 油 、 等 溶 , 合 冰 、 作 漆 蜡 的 剂 是 成 片 蒎 烯
C 3 H O 重 存 于 脑 中 为 色 光 要 在 樟 树 , 无 闪 结 , 升 , 愉 香 。 脑 味 晶 易 华 有 快 味 樟 气 有 虫 用 可 于 料 物 纺 剂 驱 作 , 用 毛 衣 的 蛀 。 莰 ( 脑 酮 樟 ) m 1 9℃ .p 7 b 2 9℃ .p 0 在 药 用 强 剂 及 制 滴 、 医 上 作 化 以 配 十 水 清 油 。 凉 等
有机化学第三版高鸿宾cha完美PPT课件
C H 2 C H C H 2 烯丙基 ( 2-丙烯基)
H 3 C C C H 2 异丙烯基 ( 1-甲基乙烯)基
CH C
乙炔基
C H 3C C
丙炔基 1-丙炔基
C H C C H 2 炔丙基 2-丙炔基
8
2.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 衍生物命名法 (自学)
2). 系统命名法
(1)选主链:不饱和键在内,称 “ 烯或炔”
C H 3 ( C H 2 ) 3 C H C H ( C H 2 ) 4 C H 3 C H 3 ( C H 2 ) 1 0 C C H
5- 十一碳烯
1- 十三碳炔
通常将碳碳双键处于端位的烯烃, 统称α- 烯烃。碳碳
三键处于端位的炔烃,一般称为端位炔烃。
10
(3) 烯烃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甲)顺反命名法
3-戊烯 - 1-炔
4- 乙基 -1-庚烯 -5-炔
若双键和三键处于相同的位次供选择时, 优先给双键 最低编号。
H C C C H C H 2C H 3 C C C H C H 2 C H C H C H 3
C H C H 2
1-丁烯 -3- 炔
5- 乙烯基 -2- 辛烯 -6- 炔
15
(四) 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CC H 相 当 于 CCH (C )(C )
H(C )H(C )
相 当 于 ( C)
H
( C )
(C ) H
H( C )
(N )(C ) CN相 当 于CN
(N )(C)
优先顺序:
CN>
> CC H > C HC H 2
13
Z, E — 命名法:依据次序规则比较出两个双键碳原子所 连接取代基优先次序。当较优基团处于双键的同侧时, 称 Z 式;处于异侧时,称 E 式。
大学化学《有机化学 绪论》课件
本章提纲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2 有机化学的成就
1 学科建设 2 学术成就 3 研究思路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773年 由尿中得到了尿素。 1805年 由鸦片中得到了第一个生物碱——吗啡。 1806年Berzelius J(柏则里)首先引用“有机化学”,同时提出“生命力” 学说。 1828年Wöhler F(魏勒)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尿素。 1845年Kolbe H(柯尔柏)合成了醋酸 1848年Gmelin L(葛美林)提出“有机化学是研究碳的化学”。 1854年Berthelot M(柏塞罗)合成了油脂, Butlerov A(布特列洛夫) 合成H4CNO
NH4CNO 氰酸铵
O
H2NCNH2
尿素
Kolbe H的工作(1845年)
C + 2S CS2 + 3 Cl2
CS2 Fe
CCl4 + S2Cl2
2 CCl4
C2Cl4 + 2 Cl2
C2Cl4 + 2 H2O + Cl2
CCl3COOH + 3 HCl
CCl3COOH + 3 H2
CH3COOH + 3 HCl
1.2 有机化学的成就
1 学科建设
1 制备了上千万种的化合物 1928年(第一个),1990年(1000万种), 1999年(2443万种) 。
2 建立了一套系统鉴定和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吗啡(1805年)发现,历经150年才测出它的结构,现在使用先进的 仪器,几个月、几天、几个小时就可以测定一个化合物的结构。
材料化学 由无机材料发展为无机、有机材料并重,将来有机材料将会占主导地位。
2024版《有机化学绪论》ppt课件
有机化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早期有机化学以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18世纪开始,有机化学 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世纪中后期,合成有机化学迅 速发展;20世纪以来,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金属有 机化学等分支学科逐渐形成。
现状
有机化学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如医药、农药、高分子材料、功 能材料等;新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和理论不断涌现;绿色化 学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 形成的化学键,具有方向 性和饱和性。
极性分子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 重合,导致分子具有极性, 如HCl等。
非极性分子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 合,导致分子不具有极性, 如CCl4等。
官能团对性质影响分析
官能团定义
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 子团,如羟基、羧基等。
官能团对物理性质影响
构象异构
由于分子中单键旋转而产生的不同 空间构象,如乙烷的交叉式和重叠 式构象等。
03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探讨
取代反应类型及实例分析
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
例如,卤代烃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和卤化氢。
亲电取代反应(Electrophilic Subst…
例如,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生成卤代苯。
官能团对化学性质影响
官能团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 性质,如醇类能发生酯化反应、羧酸 类能发生中和反应等。
官能团的存在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熔 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立体异构现象介绍
立体异构定义
分子式相同但空间结构不同的异 构现象,包括构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和构象异
构。
有机化学 绪论PPT课件
碳原子在成键的过程中首先要吸收一定的
能量,使2s轨道的一个电子跃迁到2p空轨道中,
形成碳原子的激发态。激发态的碳原子具有四 个单电子,因此碳原子为四价的。
•
•
2py 2pz 2s
•
2px 2py 2pz
跃迁
基态
第28页/共92页
2px
2s
激发态
碳原子的2s电子跃迁后得到的四个原子轨道,
它们处在不同的能级中的,成键后碳原子的四个 价键不可能是等同的。事实上,在饱和烃中,碳 原子的四个价键是等同的。
• 学习并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有利于深刻认识
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 在分子水平上深入认识和研究探索
生命的奥秘.
•
有机化学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诸如国防、石油化工、医药、染料、农药、日用化工等
工业依赖于有机化学的成就。
第8页/共92页
有机化学与食品科学
食品原料的生产,食品营养 成分,食品加工工艺,食品 保鲜技术,食品添加剂等
食品质量问题:食品污 染,食品安全,食品检 验技术等
第9页/共92页
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
21世纪是生物学大发展的世纪,可能这个论断的 鼓动性远远要大于其在学术上的意义。
人类的科学事业正面临着四大问题的挑战:物质 的本身;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与起源进化;智力 的产生。其中第三者,就是进化生物学的涉及领域。 构成生命的物质是原生质,原生质包括核酸、蛋白质、 糖类、脂类等等,这些原生质本身并不是“活的”, 当它们装配成高度有序的复杂结构时,才能表现出生 命特征。
第13页/共92页
2. 熔点、沸点低
• 无机化合物 静电力 有机化合物 范德华力
•
有机化学第三版(胡宏纹)第一章 绪论
2.物理常数的测定 已知化合物的C、H、O含量分别为68.77%、3.52%和 测定熔点、沸点、密度、折光率等,用以判断纯度及对比 27.71%,确定其实验式。 3.元素分析 测定各元素含量以确定实验式 C:H:O=5.73:3.49:1.73=3.31:2.02:1.0=10:6:3 4.分子量的测定 O 实验式为C10H6 3 测定分子量以确定分子式 5.构造式的确定 利用红外、核磁、质谱等物理方法推测构造 6.合成 以已知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出目标化合物
官能团 C C CH4 官能团 CH3CH2CH3 C C 官能团
其它
H
六、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
请同学们巩固价键理论与杂化轨道理论 七、课程安排 本课程成绩构成:
平时20%
教材:
半期30%
期末50%
胡宏纹主编,有机化学,上下册同时用
学习方法建议:
作业: 某抗菌药物的元素分析结果为 C40.88%、H3.74%、Cl21.95%、 N8.67%,分子量为300±30,确定 其分子式
巩固价键理论及杂化轨道理论一有机化学与有机化合物的含义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及应用的自然科学称为有机化学19世纪初以前人们把物质分为矿物物质动物物质和植物物质人们认识到上述物质与矿石金属盐等物质在组成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认为只能在生物细胞中受一种特殊力量的作用才能产生出来是生命力创造的1806年瑞典化学家j
1828年,德国化学家F. Wohler 发现无机物氰酸铵很容易转化 为尿素
1845年,德国人H. Kolber 合成了醋酸。他从C + S开始经5步 反应得到了产物
C + S
有机化学绪论ppt课件
44
4、键的极性和可极化性
当成键原子相同时,形成的共价键无极性
(H-H)。当成键原子电负性不同时,电负性 大的原子带部分负电荷(δ-);电负性小的原 子带部分正电荷(δ+)。键的极性强弱用偶极 矩或键矩,即部分电荷与电荷之间距离的乘积
(μ)来衡量。μ=q.d(C.m)
δ+
H
δ-
Cl H
Cl μ=3.57x10-30(C.m)
(二) 按分子不饱和程度的不同
饱和脂肪族化合物、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和芳香 族化合物
2021精选ppt
51
1. 链状化合物(无环化合物,脂肪族化物)
如:丁烷,丙烯,乙酸,丙醇等。 2. 环族化合物 (按环的特点,分为两类) (A)脂环族化合物
OH
(B)芳香族化合物
O H
3. 杂环化合物
N O 2
O
N
Pauling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杂化轨道 理论。
基本要点: (1) 原子在成键时,可以变成激发态;而且
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以重新组合形成 新的原子轨道,既杂化轨道。 (2) 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加杂化的原子轨 道的数目。 (3) 杂化轨道的方向性更强,成键能力更大。
2021精选ppt
30
C原子的电子排布如下
节面
2021精选ppt
38
线性组合:最大重叠原则、能量近似原则、对称性匹配原则 电子排布:Pauling不2相021容精选原pp则t 、能量最低原则、Hund规则 39
第三节 共价键的几个参数和断裂方式
一、几个重要参数
1、键长 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间的距
离称为键长。下表是常见共价键平均键长。
共价键 CC CH CN CO CF
电子教案与课件:有机化学B幻灯片 第一章 绪论
3. 氢健 产生于N-H、O-H、F-H 静电吸引,作用力强
H HO HO HO
H
H
6. 有机物的表示方法 表示无机物——分子式——组成(H2O)
表示有机化合物——构造式
构造式——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和次序。
因为在有机物中普遍存在着—— 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分子组成相同,但结构、性质不同。
• 由上可以看出基本有机化工的重要性,它是发展各 种有机化学品生产的基础,是现代工业结构中的主 要组成部分。
• 作业
• • 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 2、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是什么? • 3、怎样学好有机化学?
• 另外,从上面所列的化合物可以知道这些有机化 合物除了含碳、氢外,有的还含有氧、氮、硫、 磷和卤素等。
2、有机物的特点
性质特点
密切关联
①② ③④⑤ 易熔 难反副 燃、 溶应反
沸 于速应 点 水度多 低慢
1、结构 决定了性 质
2、由性 质可以推 测结构
结构特点
以C为核心 以共价键相结合
单键 CH3-CH3 双键 CH2=CH2 三键 CH≡CH
放出的 H
的极性、分子形状。如:
能量
CCl CH Cl ①435;443;443;339kJ/mol-1
4, 2 2
5. 分子间力
• 分子间力比化学键小一 个数量级别。
• 决定物理性质(熔点、 沸点、溶解度等)
2. 色散力也称范德华力
产生于非极性分子间和极 性分子间瞬间偶极引起
1. 偶极-偶极力
产生于永久偶极的极性分 子间,例如:
由自由基引发的反应——自由基反应 由正、负离子引发的反应——亲电、亲核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教材的特点 二、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三、有机化学的发展 四、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五、现代有机合成手段 六、有机化合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构表征手段
一、教材的特点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材分上、下两篇 上篇: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通过对结
五、现代有机合成手段
•传统加快有机反应速度的手段有: 加热、加催化 剂、光照射或有机电合成等方法。
•近年来又发展到超声波、微波的应用。
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手段
• 有机化学发展初期: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确定主要 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完成。化学分析方法:鉴定 需要较多的原料;较长的周期。
•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只需要微量的原料;能快速、 准确地给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信息。
④ 难溶于水
•化合物的溶解性通常遵循“相似相溶”原则。有机 化合物一般属弱极性或无极性分子,通常难溶于极 性溶剂水中,而易溶于有机溶剂例如:苯、醇、酯、 醚中。
•但某些低分子量化合物例如:甲醇、乙醇、醋酸等 因与水形成分子内氢键可以与水互溶。
⑤ 反应速度慢
•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 通常需要断裂键能较强的共价 键,不像离子键那样容易离解。因此,多数反应速 度缓慢。
七、有机化合物分类
有机化合物
烃
含特征官能团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卤素、氧、氮)
脂肪烃 脂环烃 芳烃 CH2Cl2 CH3OH CH3NO2
N
CH4 CH2 CH2
•常见化合物的类别见教材P7表0.1
本章小结
• 了解有机化学发展史 •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 了解有机合成方法和表征手段 •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结构、理论的研究更加快了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平 均以150~200万种/年的速率递增。
年份 50年代 1985年 1990年 2000年
已知有机化合物数量 200万种 600万种 1000万种 约2000万种
到2007年,已知有机化合物的 数量是多少?
四、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与无机化合物比较,有机化合物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 显著特点:
•19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F.Wöhler1800-1882)提 出:由无机化合物硫酸铵与氰酸钾反应,合成得到有 机物尿素(NH2CONH2)。
( NH4)2SO4
2 KOCN
2 NH4OCN K2SO4
NH4OCN
NH3 HO C N
O NH2 C NH2
NH3 O C NH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分 离和鉴定技术的不断提高,科学家们对有机化合物
① 结构复杂
例如,从植物中可提取出两种叶绿素组分:蓝绿色的 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它们的分子式分别为: C55H72O5N4Mg和C55H70O7N4Mg。
② 容易燃烧
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碳、氢化合物,易燃烧。例如: 甲烷(天然气);乙醇(酒精);汽 油(C7~C9)
③熔、沸点低 有机分子的聚集状态主要取决于微弱的范德华力作 用;而无机分子间的排列是受强极性的离子间静电 引力作用。
(2)注意理清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官能团之 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注重实验环节,加深对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的认识。
三、有机化学的发展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 反应的一门科学。
什么是 有机化 合物?
含碳、氢及少量杂元素(氧、硫、 氮、磷等)的化合物。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利用可以追溯到人类诞生的早 期,而人们认识和了解它们却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构理论、反应机理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 介绍,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下篇:各类有机化合物。着重介绍各类化合物 的性质与应用。
二、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本教材在编写体系上与其它教材有很大的差 别,对学习自觉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希望同学 们在学习中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并注意以下三 方面:
(1)有机化学体系严密、规律性强,要在理解的 基础上去揭示其规律。
⑥副反应多
•组成有机分子的原子较多,不同类型共价键的键能 相差不大,反应的选择性不高,在一定条件下,副 反应难以避免。
CH3
CH CH2 CH3
CH3 Cl2
hv
Cl ( CH3 )2CCH2CH3
Cl ( CH3 )2CHCHCH3
CH3CHCH2CH3 CH2Cl
( CH3 )2CHCH2CH2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