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的方针、原则与任务

合集下载

港口设备管理

港口设备管理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港口设备管理的方针、原则和任务一、港口设备管理的方针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港口设备管理中,要求港口设备使用和主管部门在管理工作中树立“预先防止”、“防重于治”的指导思想,并把它贯彻到设备一生的全过程中。

2、依靠技术进步一是要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老旧设备,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二是要不断提高设备管理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广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模式、故障诊断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三是在购置新设备时要注重设备的技术含量,确保购置的设备的科技含量处于当时的先进水平。

3、促进生产发展一要积极推进设备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和逐步完善设备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断适应港口生产发展的需求,港口设备管理部门要从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的整体素质降低设备使用维修成本、提高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港口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设备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重视港口设备适时的更新改造和保值增值,为港口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三是要正确处理港口生产与设备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

企业在日常装卸生产计划安排中,要兼顾港口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计划的实施要求。

二、港口设备管理的原则1、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要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必须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润滑、测试、调整和防腐等措施,有效的保持设备的功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延长设备修理间隔周期,减少修理工作量。

2、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为了克服设备的设计制造与使用部门之间相互脱节的问题,要求设计、制造单位对产品用户的要求和使用条件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为港口提供先进、高效、经济和可靠的设备,同时应帮助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认真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3、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的原则对设备进行合理修复,能够恢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局部丧失的功能,补偿设备的有形磨损。

4、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设备管理工作要群策群力,尤其是要调动广大设备操作和维修管理人员参与设备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改变只依靠少数专业人员管理设备的习惯做法,建立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组织体系,这样做有利于做好设备管理的各项日常工作。

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第一条设备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1.1 为了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和有效运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保护设备的寿命,规范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制定本规章制度。

1.2 设备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维修结合”的原则,做到预防设备故障,及时维修设备故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条设备管理的责任。

2.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

2.2 各部门负责对所属设备的日常使用和保管工作。

2.3 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做出相应处理。

第三条设备管理的内容。

3.1 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和验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3.2 设备的日常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做到规范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

3.3 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维护手册进行,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

3.4 设备的报废和更新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做到及时更新设备,淘汰老化设备。

第四条设备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4.1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2 各部门应对所属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 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记录等进行详细记载和备份。

第五条设备管理的奖惩制度。

5.1 对于设备管理工作做得好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5.2 对于违反设备管理规定,导致设备损坏或影响正常运行的行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5.3 对于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失误和疏忽,应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训。

以上为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各部门和人员应严格遵守,并不断完善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设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设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设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设备管理工作是组织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一个虚拟工业企业为例,通过制定设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来详细探讨如何有效管理设备,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一、设备管理目标和原则1. 设备管理目标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生产成本,促进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并确保员工的生产安全。

2. 设备管理原则(1)维修优先原则:设备故障发生后,立即停机进行维修,确保设备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预防性维护原则: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故障,避免设备发生严重故障。

(3)数据化管理原则:通过建立设备信息数据库,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和运行数据,并分析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和决策。

(4)全员参与原则:设备管理责任由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共同承担,形成设备管理工作的闭环。

二、设备管理流程设备管理流程主要包括设备日常检查、维护保养、故障排除和设备改进四个环节。

1. 设备日常检查设备日常检查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其目的是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1)设备巡检:设备管理人员每日对设备进行巡检,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振动等参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设备记录:设备管理人员要对设备状态进行记录,包括设备运行时间、维护保养情况、维修记录等,通过数据分析找出设备运行的隐患。

2. 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的维护措施,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预防性维护:根据设备厂家要求,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清洗、润滑、紧固等工作,定期更换易损件。

(2)设备保养记录:对每一次维护保养工作要进行记录,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以备查询和分析。

3. 故障排除故障排除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工作,主要包括故障诊断、故障处理和故障记录。

(1)故障诊断: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设备管理人员要及时排查故障原因,通过检查设备部件和运行状态,确定故障位置。

设备管理的方针任务目标

设备管理的方针任务目标

设备管理的方针、任务、目标(一)、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贯彻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以及上级有关规定,加强公司的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的正常经济运行,特重新制定本制度,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原有各项年度随之作费。

(二)、设备管理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改革设备管理体制,结合技术改造,不断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为机械设备的优质、底耗、节能、安全创造条件,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设备管理的任务:正确执行上级的方针、政策、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综合管理,以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效益最高的目标。

1、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一)、成立设备管理机构,负责各部门的设备管理工作。

(二)、部门的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建立设备台帐,部门台帐与公司台帐相符,并保证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家底清楚(三)、各部门必须按规定提留固定资产折旧,以便加强设备管理,促进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

(四)、设备管理机构和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工作职责范围,设备管理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行使职权,使设备做到专管成线,群管成网。

2、设备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一)、项目负责人岗位责任制:1、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全民所有制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纪律。

2、工作认真负责,熟悉本岗位的业务,按工作标准要求做好岗位责任制所规定的各项工作。

3、在设备副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完成设备动力科职责范围内规定的各项工作。

4、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机关有关设备管理方针政策,及时组织研究设备使用、维修中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定。

5、保证机械设备大修理和更新资金的合理使用。

6、保证各部门定期做好上报设备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工作。

7、健全各级设备管理机构,组织制定设备管理规章制、标准、定额及规程,并颁布执行8、参与制定各部门设备发新增、更新、改造、规划的方案,设备投资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及设备选型工作,组织制定节约的措施方案。

设备管理制度及工作原则

设备管理制度及工作原则

一、总则为了确保公司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二、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设备管理必须以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为首要原则。

2. 预防为主:加强设备预防性维护,减少故障发生,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3. 经济合理:在保证设备性能和寿命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

4.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设备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三、设备管理职责1. 设备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和实施设备管理制度。

- 负责设备的采购、验收、安装、调试、维护、保养、更新改造等工作。

- 负责设备的统计、分析、评估和报告。

- 负责组织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2. 使用部门:- 负责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

- 负责设备的操作培训和安全教育。

- 负责设备的报修和报废。

- 负责设备的定期检查和保养。

3. 员工:- 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 及时报告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

- 积极参与设备维护保养。

四、设备管理流程1. 设备采购:- 根据生产需要,编制设备采购计划。

-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 进行设备验收,确保设备质量符合要求。

2. 设备安装与调试:- 按照设备技术要求,进行安装。

- 进行设备调试,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3. 设备使用与维护:- 建立设备使用记录,详细记录设备运行情况。

-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定期检查设备,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4. 设备更新改造:- 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公司发展战略,制定设备更新改造计划。

- 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设备更新改造。

5. 设备报废:- 根据设备使用年限和实际情况,提出设备报废申请。

- 经批准后,进行设备报废处理。

五、设备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设备采购、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报废等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进行设备检查、清洁、润滑、紧固等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

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

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在当今的生产和运营环境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企业的高效生产和优质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设备管理的目标与原则1、目标设备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要确保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符合安全规范,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原则(1)预防为主:通过定期的检查、保养和预防性维修,将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2)全员参与:设备管理不仅仅是设备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从设备的使用者到管理人员,都应承担相应的设备管理职责。

(3)持续改进:不断总结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经验教训,持续优化设备管理流程和制度。

二、设备的分类与编号1、分类根据设备的用途、性能、复杂程度等因素,将设备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

关键设备是指对生产和运营具有决定性影响,一旦故障会导致重大损失的设备;重要设备是指对生产和运营有较大影响,故障会造成一定损失的设备;一般设备是指对生产和运营影响较小的设备。

2、编号为了便于设备的管理和识别,对每台设备进行统一编号。

编号应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能够反映设备的类别、所属部门、购置时间等信息。

三、设备的购置与验收1、购置设备的购置应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发展规划,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论证,选择性能可靠、价格合理、售后服务良好的设备供应商。

购置设备时,应签订详细的采购合同,明确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质量标准、交货期、价格、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等条款。

2、验收设备到货后,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技术参数、随机附件、资料等是否与采购合同一致,设备的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设备的安装调试是否符合规范等。

验收合格后,应填写验收报告,并办理设备的入库手续。

第二条设备管理方针

第二条设备管理方针

第二条设备管理方针:以预防为主,维护与检修并重,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实现设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第六条设备使用维护管理(一)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知掌握本岗位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及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中相关内容,达到“应知”“应会”要求。

(二)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操作牌相关规定和设备使用维护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对设备精心操作,正确使用,严禁违章蛮干。

并做到“四不”:不超负荷使用;不违章作业;不任意取消或加大安全保护装置;不乱拆、乱卸、乱割、乱焊和任意改动设备结构。

(四)设备维护保养区域划分,各站室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将每台设备维护保养、润滑按照区域划分承包到人,确保每台设备责任到人。

第七条设备维护保养标准(一)设备本体及周围清洁、整齐、无积灰、无油垢、无矿物、杂物堆积。

设备本体不漏料、无积料、无油污;传动设备(电机、减速机)本体及底座无积油积料;轴承座无积料;操作箱表面无积尘。

(二)润滑装置齐全完好,油质清洁,按润滑图表“五定”要求进行润滑,油位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无欠润滑的现象。

各部轴承不缺油、温度不超过65℃(SEW减速机不超过80℃);润滑油桶、油具内外整洁,油泵、油路无渗漏,设备整洁无油污。

(三)各部零件、附件保持完整无缺,调整、紧固良好。

各部运动机构动作灵活,机械、电气限位可靠;各部螺丝无松、缺少现象;各部易损件的磨损不超过1/3-2/3,超限未更换者应有隐患通知;接地设施齐全完好。

第八条设备维护保养的检查标准(二)中心专业每周检查一次岗位操作使用设备情况,站室专业每周检查两次岗位操作使用设备情况,检查情况填写在三规一制软件系统中。

第十条点检方式、方法为了保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工具、精密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照事先设定的标准,对设备上的某一规定部位(点)进行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从而使设备缺陷和隐患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

设备管理的社会化网络、方针与原则

设备管理的社会化网络、方针与原则

设备管理的社会化网络、方针与原则引言设备管理是指对组织内部的设备进行有效的规划、部署、维护和监控的一系列活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设备管理也逐渐与社会化网络相结合,成为了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讨论设备管理的社会化网络、方针与原则。

社会化网络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社会化网络的兴起为设备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社会化网络,设备管理团队能够更加高效地与用户交流和协作,实时获取设备使用情况的反馈,并及时解决设备的故障和问题。

同时,社会化网络也为设备管理团队提供了一个平台,分享设备管理经验和最佳实践,从而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在社会化网络中,设备管理团队可以创建专门的讨论组或论坛,让用户可以与管理团队直接交流和反馈设备使用情况。

这样可以实时了解设备故障和用户需求,及时调整设备管理策略和方案。

此外,社会化网络还可以用于设备管理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和团队协作,提高设备管理的整体效能。

设备管理的方针与原则设备管理的方针与原则是指设备管理团队在设备管理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管理方针与原则:1.及时维护:设备管理团队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果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采取措施修复,以避免对用户的影响和生产线的停工。

2.资源优化:设备管理团队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需求,优化设备的配置和利用。

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合理规划设备的数量和位置,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

3.标准化管理:设备管理团队应制定统一的设备管理流程和标准,确保设备管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这包括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和报废等环节,都应遵循统一的管理流程。

4.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团队应注重设备的安全管理。

这包括设备的防火、防盗、防静电等安全措施的采取,以及设备数据和信息的安全保护。

5.培训与发展:设备管理团队应注重培训与发展,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设备管理能力。

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开展技能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

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设备设施是企业正常运营所必需的重要资源,合理、科学、高效地管理设备设施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制定和实施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管理原则1. 安全原则:以人为本,确保设备设施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高效原则:强调设备设施的高效使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

3. 维护原则: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设施,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和损坏。

4. 制度化原则: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限和流程,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三、责任与权限1. 设备设施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设施的总体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采购、配置、保养等。

2. 各部门负责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提出设备设施的需求,与设备设施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3. 设备设施管理部门对设备设施的采购、配置和维护具有决策和执行权限,并负责编制设备设施管理计划和预算。

四、设备采购与配置1. 设备采购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发展规划确定,采用招投标、询价等方式进行,确保采购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2. 设备配置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工作要求,确保设备的相互协调和充分利用。

3. 设备设施管理部门负责设备采购和配置过程的引导和监督,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五、设备设施的保养与维修1. 设备设施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和维修保养标准,确保设备设施的良好运行状态。

2. 各部门和操作人员应按照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检查和维修设备故障,及时处理和修复设备的问题。

3. 设备设施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维修记录和故障分析制度,统计和分析设备的故障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预防措施。

六、设备报废和更新1. 设备设施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性能状况和维修费用等因素,确定设备的报废标准和更新计划。

2. 设备报废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设备设施管理部门应做好设备报废的登记和处置工作,并及时更新设备。

设备管理岗位应知应会知识

设备管理岗位应知应会知识

设备管理岗位应知应会一、企业设备管理应遵循的方针原则是什么答:企业的设备管理应当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员工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二、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三、什么是设备的可靠性和可靠度答:设备的可靠性是指设备功能在时间上的稳定性,也就是设备或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无故障地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这种能力用概率的量来表示,叫可靠度。

四、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指的是什么答: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是指电气人员通过电气试验,在设备投入之前或运行中了解掌握设备的绝缘情况,以便在故障发展的初期就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并处理。

五、设备维护管理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答:是清洁、紧固、调整、润滑、防腐、安全。

六、什么是设备规程答:设备操作规程、维护规程、检修规程通称设备“三大”规程,总称设备规程。

七、什么是设备操作规程答:根据设备的结构和运转特点,以及安全运行等要求,对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事项、程序及动作等作出的规定。

八、为什么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答:设备的检查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性能、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

检查是设备维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可说是预防性维修的精髓。

通过检查可以全面掌握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和磨损情况。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查明和消除设备隐患;指导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提出改进维修措施;有目的地做好修理前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以提高维修质量、缩短修理时间和降低修理成本。

九、设备点检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对设备实行全员管理,特别是生产工人要参加力所能及的检查和维护工作;(2)要有专职点检员,按设备分区域进行管理;(3)点检员不只是检查设备,一定要有管理职能,并应按其责任给予相应的权力;(4)要有一套科学的点检标准和制度;(5)进行动态管理,实行三级点检管理,即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设备管理制度原则

设备管理制度原则

一、引言设备是企业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设备的合理管理和有效运用,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企业设备的良好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设备管理制度原则。

二、设备管理制度原则1. 领导重视原则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设备管理工作,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确保设备管理工作得到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领导要定期研究、部署、检查和考核设备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全面规划原则企业应全面规划设备管理工作,明确设备管理的目标、任务、责任和考核标准。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需要,制定设备购置、维护、改造、报废等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3. 预防为主原则企业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设备管理方针,加强对设备运行的监测、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4. 系统管理原则设备管理工作应遵循系统管理的原则,将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体系。

包括设备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5. 严格执行原则设备管理制度一经制定,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对违反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确保设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6. 节能降耗原则企业应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对高耗能、高污染的设备,要限期淘汰或改造,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发展。

7. 人才培养原则企业应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为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8. 持续改进原则企业应不断总结设备管理经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对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研究、解决,不断优化设备管理体系。

9. 安全生产原则企业应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设备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一、设备管理目的和原则1.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司的设备资产,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2.设备管理的原则是科学管理,依法依规,责权明确,安全第一。

二、设备管理的责任分工和流程1.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购置、调配、维护和报废。

2.各部门负责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定期向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使用情况的报告。

3.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各部门的报告和设备使用情况,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和更新计划,经公司领导层批准后执行。

三、设备购置和调配1.设备购置需要提前编制设备需求计划和预算,经公司领导层批准后进行采购。

2.设备调配需要根据各部门的实际需求,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批和登记后进行调配。

四、设备维护和保养1.设备维护需要根据设备使用情况编制维护计划,包括定期维护、临时维护和应急维修等。

2.设备保养需要定期清洁设备,更换易损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做好记录和报告。

五、设备报废1.设备报废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维修情况和市场价值等因素进行判断,经设备管理部门批准后报废。

2.报废设备需要销毁或进行合理利用,不得私自转让或出售。

六、设备安全管理1.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经过指定培训,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拆卸、改装设备。

3.设备使用结束后,要及时关机、断电,做好设备的安全管控,防止损坏和事故发生。

七、违纪和处罚1.设备使用人员违反设备管理规定的,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或解聘等。

八、设备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设备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对各部门的设备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奖惩,对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

以上就是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希望全体员工能够认真遵守,做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效益。

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一、设备管理基本原则1.统一管理原则:设备的购买、使用、维护、修理等工作都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2.合理使用原则: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规定的操作规程,避免过度使用或私自修改设备设置。

3.安全第一原则: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的安全问题负有一切责任,必须保证设备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安全运行。

4.维护优先原则: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定期检修设备,及时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5.责任到人原则:设备管理部门将设备分配到各个使用单位,相应的单位负有使用设备的责任,并定期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设备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

6.经济合理原则:设备管理部门应合理使用设备,做好设备利用的经济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设备购置管理1.设备购置申请:各部门根据业务需要,提出设备购置申请,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并报批后,方可购置设备。

2.设备采购: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设备采购工作,明确设备采购标准和要求,及时采购合格的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设备。

3.设备验收:设备管理部门对新购设备实施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4.设备登记:将新购设备进行登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购置日期、使用单位等信息,并编制设备台帐。

三、设备使用管理1.设备借用:各部门需要借用设备时,必须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借用。

2.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管理部门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向设备使用单位下发,确保设备的正常操作。

3.设备保养与维护: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设备的保养和日常维护,定期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设备的保养情况,并配合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定期维护和维修工作。

4.设备故障处理:设备使用单位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故障情况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设备报废处理1.设备报废申请:设备使用单位对不再需要或超过寿命的设备,应向设备管理部门申请报废。

3.设备报废程序: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报废申请的具体情况,确定设备报废程序,包括设备的清理、报废登记、设备的归口处理等。

设备管理总则

设备管理总则

设备管理总则设备管理总则是企业或组织为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原则和指导方针。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设备管理总则的示例:设备管理总则设备安全与可靠性:设备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员安全。

同时,应确保设备的可靠性,以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预防性维护:实施预防性维护计划,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设备采购与验收:采购设备时应遵循采购原则,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产品。

新设备到货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其符合技术要求和规范。

设备使用与操作:设备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误操作导致的事故。

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

设备维修与更新: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对于老旧或无法修复的设备,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新或替换。

设备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维修等全过程信息,为设备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设备培训与指导:定期组织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为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持续改进与创新:不断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管理理念,持续改进设备管理水平和效率。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设备管理总则示例,具体内容可能因企业或组织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制定设备管理总则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其符合企业或组织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

港口设备管理的方针、原则和任务

港口设备管理的方针、原则和任务
第二节 港口设备管理的方针、原 则和任务
一、一生管理:对设备的规划、选型、购置(或制造)到安装调试、验收 、使用、维修直至报废实行全过程管理。
二、两个目标:提高设备综合效益;降低设备生命周期费用。 三、三个方针:安全图第1一,4四预冲防程为柴主油;机依示靠意技图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 。 四、四项任务: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设备性能;充分发挥设备 效能;取得良好投资效益。 五、五项原则: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的原则 ;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的原则 ;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 则 ;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
2、组织机构故障诊断技术 、计算机管理系统。
4、设备管理方法现代化:价值工程、网络技术、全面质量管理、ABC分析法
5、人员素质现代化:知识结构合理、良好的个人修养。
第三节 港口设备管理的社会化、
市场化和现代化
一、港口设备管理的社会化
1、制造社会化
2、维修社会化
3、使用社会化
4、备件社会化 5、咨询社会化
图1 4四冲程柴油机示意图
二、港口设备管理的市场化
1、设备维修市场
2、备品备件市场
3、设备租赁市场
4、设备调剂市场
5、技术信息市场
三、港口设备管理的现代化
1、管理思想和理念的现代化 :系统工程学、摩擦学、可靠性工程、技术经济 学、信息工程学、安全工程学和环境工程学。 图1 4四冲程柴油机示意图

设 备 管 理

设 备 管 理

设备管理1、设备管理的研究对象是设备。

2、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各种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全过程的管理。

3、设备管理的目的:是取得最佳的设备投资效果。

换句话说,就是要充分发挥设备效率,并谋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

4、设备管理的基本方针原则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坚持预防为主。

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5、设备管理的任务: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

保持设备完好,利用修理、改造和更新等手段,恢复设备的精度、性能,提高设备素质,改善原有设备构成,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保证产品产量、质量和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消耗和成本,促进企业生产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6、设备管理的范畴:不仅包括技术管理,而且还包括经济管理、维修管理和使用管理。

设备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都处于运动状态,分别表现为两种形态的运动。

①物质运动:如在使用中,由于物理和化学的作用而产生磨损、疲劳和腐蚀等性能劣化。

②价值运动:设备原有价值和维(修)持费通过提取折旧和计入生产费用,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而导致设备净值不断下降。

7、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系统管理的概念出发,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子系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管理的各种措施和预期效果,都与企业的投入和产出直接有关。

设备管理要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服务,它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应该列入厂长任期责任目标。

8、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设备的资产管理,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状态检查与故障管理,设备诊断技术,设备的修理和维修技术管理,动力设备的使用、运行与维修,动力管线的管理与维修,设备的改造更新,设备维修费的管理,设备的信息系统,设备动力工作的目标管理,设备动力系统的组织与职能,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训,备件管理,等等。

设备管理实施办法

设备管理实施办法

设备管理实施办法设备管理是一个组织内部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各种类型的设备,包括办公设备、生产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等。

设备管理的目标是合理、高效地使用设备资源,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为了实施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定一套合理的设备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一、设备管理的原则1.综合管理原则:设备管理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设备的选购、使用、维修和淘汰等各个环节。

2.预防为主原则:设备管理要注重预防措施,提前预防设备故障和损坏,并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避免设备出现故障对工作造成影响。

3.科学管理原则:设备管理要根据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做好设备资产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并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4.信息化管理原则:设备管理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设备管理系统,实现设备资产信息的全面管理和监控,提高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二、设备管理的内容1.设备采购管理:制定设备采购计划,明确设备的需求和要求,对设备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进行谈判和签订合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交付日期。

2.设备领用和归还管理:设立设备领用和归还制度,对设备进行登记和核实,确保设备的合法使用和归还,防止设备损失和滥用。

3.设备使用管理: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包括设备操作方法、保养和维修要求等,对设备的使用进行监控和指导,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状态。

4.设备维护管理: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的保养、清洁和检修工作,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报修,确保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使用寿命。

5.设备备件管理:制定设备备件库存管理制度,对备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保管,确保备件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减少设备维修的停工时间。

6.设备报废管理:制定设备报废程序和标准,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实施设备置换和更新,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7.设备安全管理:制定设备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落实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设备事故和人员伤害。

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一、设备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1. 为了保障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2. 设备管理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维修及时、合理使用。

二、设备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1. 设备管理委托给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选购、维护、保养、维修等工作。

2. 公司全体员工都有责任对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定期维护和保养。

三、设备的选购和更新。

1. 设备的选购需经过设备管理部门的审批,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公司的要求。

2. 设备更新需要提前进行规划,及时淘汰老化设备,更新更高效的设备。

四、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

2. 公司员工需按照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和清洁。

五、设备的维修和故障处理。

1. 设备出现故障时,需及时报修,由设备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2. 在维修期间,设备管理部门需安排替代设备,保障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六、设备的安全使用。

1. 公司员工需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违规操作和超负荷使用设备。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七、违规处理。

1. 对于违反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设备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严重违规行为将受到公司纪律处分,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八、附则。

1.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设备管理部门有权对规章制度进行调整和修改。

2. 公司全体员工有责任遵守本规章制度,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为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公司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转。

设备管理的方针

设备管理的方针

设备管理的方针、原则与任务一、设备管理的方针设备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以效益为中心,就是要建立设备管理的良好运行机制,积极推行设备综合管理,加强企业设备资产的优化组合,加大企业设备资产的更新改造力度,挖掘人才资源,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设备管理依靠技术进步,一是要适时用新设备替换老设备;二是运用高新技术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三是推广设备诊断技术、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等管理新手段。

无论是提高装备效率,还是采用新技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进步已显示其巨大潜力。

坚持“促进生产发展”的方针,就是要正确处理企业生产经营与设备管理的辩证关系。

首先,设备管理必须坚持为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订货合同期和安全环保,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其次,必须深化环保管理的改革,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的激励机制,企业经营者必须充分认识设备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尤其重要的是必须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企业为确保设备持续高效正常运行,防止设备非正常劣化,在依靠检查、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向以状态维修为主的维修方式发展。

设备制造部门应主动听取和搜集使用部门的信息资料,不断改变设计水平,提高制造工艺水平,转变传统设计思想,把“维修预防”纳入设计新概念中去,逐步向“无维修设计”目标努力。

二、设备管理原则设备管理坚持“五个相结合”的原则,即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①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是指设备制造单位在设计的指导思想上和生产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全寿命周期内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等指标,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使用单位应正确使用设备,在设备的使用维修过程中,及时向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反馈信息。

公司设备管理规定范文

公司设备管理规定范文

公司设备管理规定范文一、设备管理的目的和原则设备管理是为了保障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公司设备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1) 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保护公司设备的安全和完好性;(2) 建立健全设备使用、维护和保管的责任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3) 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4) 加强对员工的设备使用培训,提高员工的设备操作技能;(5) 设备报废、更新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确保设备的及时更新和淘汰。

二、设备的登记和归还(1) 凡公司发放的设备都应采用登记簿进行登记,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用途等信息;(2) 员工领取设备时需签署设备借用协议,并按规定填写归还日期;(3) 设备归还时需经过检查确认设备的完好性,如有损坏或丢失应及时报告并进行赔偿;(4) 没有按时归还设备或擅自私拿设备的员工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三、设备的使用和保管(1) 员工使用设备时,应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使用设备;(2) 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并存放到指定的位置,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完好;(3) 设备保管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巡视,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并进行维修;(4) 设备保管人员应保管设备相关的配件和工具,并确保其数量和完好性。

四、设备的维护和维修(1) 设备保管人员应建立设备维修和保养的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2) 设备保管人员应及时清理设备的内部和外部,保持设备的干净和整洁;(3) 设备保养和维修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并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4) 对于设备故障无法自行解决的,应及时上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五、设备的报废和更新(1) 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者已经损坏无法继续使用时,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2) 设备报废时,应经过相应的程序和审批,并对设备进行严格的验收;(3) 设备更新应根据公司的需求和预算制定相应的更新计划,并进行合理的设备选择;(4) 设备更新时,应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检查和调试,确保新设备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理的方针、原则与任务
一、设备管理的方针
设备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以效益为中心,就是要建立设备管理的良好运行机制,积极推行设备综合管理,加强企业设备资产的优化组合,加大企业设备资产的更新改造力度,挖掘人才资源,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设备管理依靠技术进步,一是要适时用新设备替换老设备;二是运用高新技术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三是推广设备诊断技术、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等管理新手段。

无论是提高装备效率,还是采用新技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进步已显示其巨大潜力。

坚持“促进生产发展”的方针,就是要正确处理企业生产经营与设备管理的辩证关系。

首先,设备管理必须坚持为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订货合同期和安全环保,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其次,必须深化环保管理的改革,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的激励机制,企业经营者必须充分认识设备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尤其重要的是必须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企业为确保设备持续高效正常运行,防止设备非正常劣化,在依靠检查、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向以状态维修为主的维修方式发展。

设备制造部门应主动听取和搜集使用部门的信息资料,不断改变设计水平,提高制造工艺水平,转变传统设计思想,把“维修预防”纳入设计新概念中去,逐步向“无维修设计”目标努力。

二、设备管理原则
设备管理坚持“五个相结合”的原则,即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①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是指设备制造单位在设计的指导思想上和生产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全寿命周期内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等指标,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使用单位应正确使用设备,在设备的使用维修过程中,及时向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反馈信息。

实行设备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正是设备制造单位与使用单位相结合的问题。

当前,必须加强设备的宏观管理,培育和完善设备要素市场,为实现设备全过程管理创造良
好的外部条件。

买方市场的形成,必将打破设计制造与使用相脱节的格局。

②维护与计划维修相结合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保证设备持续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

对设备加强运行中的维护保养、检查监测、调整润滑可以有效的保持设备的各项功能,延长修理间隔期,减少修理工作量。

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尤其应加强维护保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设备检查和状态监测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检修,不仅可以及时恢复设备功能,同时又为设备的维护创造了良好条件,减少工作量,降低维修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此外,在设备的设计、制造、选购时应考虑其维护和检修的特性。

③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是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的有效措施。

修理是必要的,但一味追求修理是不可取的,它阻碍技术进步,企业必须建立改造、自我发展的设备更新改造的运行机制,依靠技术进步,采用高新技术,多方筹集资金改造更新旧设备。

以技术经济分析为手段和依据,进行设备大修、更新改造的决策。

当前,在修理中强调与重视技术改造,实行修改结合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④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要求必须建立从企业领导到一线工人全部参加的组织
体系,实行全员管理。

全员管理有利于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的广泛开展,专业管理有利于深层次的研究,两者结合有利于实现设备综合管理。

⑤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只有技术管理,不讲求经济管理,易产生低效益或无效益管理,使设备管理缺乏生命力。

技术管理包括对设备的设计、制造、规划选型、维护修理、监测试验、更新改造等技术活动,以确保设备技术状态完好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管理不仅是折旧费、维持费和投资费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设备资产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营运,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上述“五个结合”是中国多年设备工程实践的结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行设备综合管理必须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必须实行设备全社会管理与企业设备管理相结合。

三、设备管理任务
1.设备管理基本任务和内容
(1)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
a.适应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b.积极探索并建立设备管理新体制和新模式;
c.培育规范化设备要素市场,促进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d.认真贯彻执行固定资产管理条例,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e.在贯彻《设备管理条例》的基础上深化设备管理改革,开拓创新,把设备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设备管理基本内容
a.加强设备宏观管理,完善设备管理的法规制度,加强执法监督;
b.依靠技术进步,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
c.培育和规范设备交易市场,制订和完善市场规则,加强指导和监督;
d.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展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的国际国内交流活动。

2.企业设备管理任务和内容
(1)企业设备管理任务
a.优化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和设备资源配置;
b.运用各种经营、管理手段,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c.不断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和降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
d.提高设备利用率;
e.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适用性;
f.使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收益最大化。

是企业设备管理的根本目标。

(2)企业设备管理内容
a.建立和完善企业设备管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b.建立寿命周期费用统计分析系统,对费用进行估算和核算;
c.加强设备前期管理,明确设备管理部门在前期管理中的职责;
d.完善企业设备资产管理体制,进行资产评估,防止资产流失;
e.加强设备的现场管理,确保企业文明生产;
f.加强重点设备管理;
g.加强设备的故障管理,探索故障发生原因及其对策;
h.选择适合企业的设备维修方式,逐步向状态维修方式发展;
i.依靠技术进步,适时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
j.继续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广泛采用现代设备管理方法和手段;
k.完善设备管理基础工作,推进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
l.积极开展设备管理社会化、专业化工作;
m.建立和完善设备一生信息管理系统;n.重视设备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
o.确保动能动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