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ao生命的悲歌——唐寅《落花诗》赏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digao生命的悲歌——唐寅《落花诗》赏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生命的悲歌——唐寅《落花诗》赏析盛敏(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河南,郑州450005)摘要:唐寅的三十首《落花诗》以绮丽的语言书写生命寂寥的感伤,记录了一个美好的生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挣扎与奋进的过程。
该组诗是对知己友人的唱和,它真实地袒露诗人内心的隐秘情感,隐隐传出梦醒之后的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孤独和哀伤。
《落花诗》与《葬花吟》情绪格调极其相似,二者之间实传递了某种共同的时代精神。
唐寅的人生追求渗透了一位末世士子的失意与感伤、无奈与落寞,更让世人看到了一位桀骜不驯的江南才子对传统人生道路的怀疑与否定,对新的价值实现的个性追求,在中国历史上率先实现了文人的真正自由。
关键词:唐寅《落花诗》感伤颓放与自由[正文] 唐寅,明代中后期江南极具个性的文学家,兼擅书画。
惜其流传下来的诗文作品不多,七律《落花诗》三十首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传世经典。
唐寅对自己所作的落花诗十分喜爱,曾多次书写,诗与书相得益彰,带给世人一份华美的感伤。
《艺圃撷馀》有云: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征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
有时大叫恸哭。
至花落,遣小僮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寅和沈石田韵三十首。
1沈石田即沈周,苏州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唐寅的老师。
明弘治十七年(1504)春,沈周丧子,作落花诗七律十首,唐寅葬花而想起此诗,唱和了三十首。
唐寅在自跋中说:“石田先生尝咏落花十篇,人情物态,曲尽无遗,而用意炼语,超越前辈……间以示予,读之累日,不能释手。
顾予方被翳林樾,自付陈朽载。
瞻飞英辞条,委厕有不撄怀者哉.勉步后尘,政不自知其丑也。
”2于暇日书之,并附有小图。
在这段话中,诗人回首往事,仍有一种酸涩的情绪挥之不去,可见其书写落花诗时的复杂情感。
各种唐寅的诗文集刻本都收录了《落花诗》,但根据1《唐伯虎诗文书画全集》附录,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12《落花诗》,辽宁博物馆藏本唐寅每次书写的墨迹,有很多落花诗句与原集中所收的并不相同,显然经过修改。
李商隐《落花》赏析: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凄婉和感慨
李商隐《落花》赏析: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凄婉和感慨李商隐的《落花》是一首深刻而感伤的咏物诗,通过描绘落花的情景,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凄婉和感慨。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李商隐入秘书省不久,母亲去世,诗人辞职回乡守丧。
在闲居永乐(今山西芮城县)的这段时间,诗人栽植了不少花草,创作了不少咏物诗,此诗即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因令狐楚拔擢得中进士,他的婚姻却使他无形中站到了牛党的对立面,于是备受令狐绚的诽谤压抑,说他“诡薄无行”、“放利偷合”。
李商隐的处境极不如意,于是,便借园中的落花抒发自己忧伤身世之感。
一、作品原文落花李商隐〔唐代〕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高阁上的游人早已远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曲折的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肝肠欲断,真不忍心把扫去满地落花;盼望残留枝头的春花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盛开的鲜花将随着春天而去,面对这一切,我只有落泪沾衣。
2、注释竟:完毕;终了。
参差:错落不齐的样子。
曲陌:曲折的小径。
迢(tiáo)递(dì):迢递:遥远的样子。
指花飞得很远,或远处亦有花在飞。
斜晖:西斜的太阳。
肠断:形容心情极度悲伤。
眼穿:同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仍欲归:仍然希望其能归还枝头。
归:一作“稀”。
芳心:花心,这里既指花的精神灵魂,又指怜爱花的人的心境。
沾衣:这里既指落花依依沾在人的衣服之上,又指怜爱花的人伤心而抛洒的泪滴。
三、创作背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李商隐入秘书省不久,母亲去世,诗人辞职回乡守丧。
在闲居永乐(今山西芮城县)的这段时间,诗人栽植了不少花草,创作了不少咏物诗,此诗即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因令狐楚拔擢得中进士,他的婚姻却使他无形中站到了牛党的对立面,于是备受令狐绚的诽谤压抑,说他“诡薄无行”、“放利偷合”。
落花译文及赏析
落花译文及赏析落花译文及赏析落花译文及赏析1落花唐代·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唐代五言律诗《落花》译文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
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
唐代五言律诗《落花》注释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tiáo)递送斜晖(huī)。
参差:指花影的迷离,承上句乱飞意。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芳心:指花,也指自己看花的心意。
沾衣:指流泪。
唐代五言律诗《落花》赏析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
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故本诗流露出幽恨怨愤之情。
首联直接写落花。
上句叙事,下句写景。
落花虽早有,客在却浑然不觉,待到人去楼空,客散园寂,诗人孤寂惆怅之情顿上心头,诗人这才注意到满园缤纷的落花,而且心生同病相怜的情思,用语巧妙。
颔联从不同角度写落花的具体情状。
上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飘拂纷飞,连接曲陌;下句从时间着笔,写落花连绵不断,无尽无休。
对“斜晖”的点染,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整个画面笼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调中,显示出诗人的伤感和悲哀。
颈联直接抒情。
春去花落,“肠断未忍扫”,表达的不只是一般的怜花惜花之情,而是断肠人又逢落花的伤感之情。
“眼穿仍欲稀”,写出了诗人面对落花的痴情和执着。
尾联语意双关。
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落得个凋残、沾衣的结局;而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也落得个悲苦失望、泪落沾衣、低回凄凉、感慨无限的人生际遇。
全诗咏物伤己,以物喻己,感伤无尽。
新解高阁上,曲终人散;小园里,落花随风漫天飞舞,飘落到了田间曲折的小径上,斜阳在花雨中徐徐西下。
我痛惜这如雨的落花,不忍将落红扫去。
王勃《落花落》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王勃《落花落》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落花落》是由王勃所创作的,这是一首伤春之作,有种春伤的情怀。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落花落》的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落花落》唐朝:王勃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落花落》古诗简介《落花落》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古体诗,王勃22岁时,因为“擅杀官奴”,被判死罪。
后逢大赦,王勃免了死罪,于是诗人猛然明白了光阴,明白了落花,便有了这首落花之作。
全诗以对春天落花的描述,衬托出一种伤春的情怀。
人还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年华已逐渐老去,回首还似在梦中。
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的向往之情。
《落花落》翻译/译文落花落了下来,纷纷扰扰悄无声息地落了下来。
绿色的叶子、青色的花萼映衬着红彤彤的花朵,伴随着我和你慢慢登上了金碧辉煌的楼阁。
落花的影子轻拂过精心装饰过的台阶和精美的筵席,香气随风飘过人们舞馆门口插着茱萸华丽的帐幕。
落花随风漫天飞舞,缤纷地飞入四周的帐幕中。
落花的时候正是仲春时节,游春的人回来不回来啊?落花轻轻飘落,浓郁的香气围绕着高高的树木,当花落的时候春天已经很繁盛了,游春的人都顾全不完。
华丽精美的楼阁,深绿色台榭让人觉得安静闲适,众多的美人来回穿梭其中。
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人生顶点难以再次达到。
但可以再次试着白天畅游落花之中,夜晚住宿于落花之间。
我和你一起住在落花飘飞的院落里,楼台上飞翔着成双成对的朱鬟。
《落花落》注释(1)跗(fū ):花萼。
南朝齐·沈约《郊居赋》“衔素蕊于青跗。
”又如:跗萼(花萼与子房。
亦指花朵);跗萼联芳(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2)萼(è):动植物身体上的结构,花萼,包在花瓣外面的一圈绿色叶状薄片,花开时托着花瓣。
唐寅《落花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唐寅《落花诗》1、风雨突至的愤慨《落花诗》的许多篇章即展现了风雨对美丽和生命活力的摧残,融入了诗人的极大愤慨,诗中风雨意象频繁出现,象征着恶劣的外部环境:“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可怜窗外风鸣树,辜负尊前月满轩。
”“花朵凭风着意吹,春光弃我竟如遗。
”《落花诗》第二首: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流。
倾盆恠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愁。
2、悲怆沉郁的生命感伤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椽,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光阴易逝、年华易老,诗人对此有无限的感慨。
较之《白发诗》的“怆然百感兴”,《落花诗》更添了几分英雄落寞的暮气。
诗中多处暗示了自己痛苦的遭遇:“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无疑是其经历的写照;而“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等句则借“落花”之意象,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
作为一个社会人,他需要世俗的认同,社会的承认,需要掌声。
而现实的无奈带给他的是无法排遣的寂寞心境。
“烧灯坐尽千金夜,对酒空思一点红”;“长洲日暮生芳草,销尽江淹黯黯魂”;“满堂欢笑强相陪,别有愁肠日几回”;“恻恻凄凄忧自惔,花枝零落鬓丝添”,3、颓放与自由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里流露出某种自我调侃的情绪,颓放中洋溢着对个性自由的坚持,这实质是在政局的威慑挤压下,在不能直接实现“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后,对自我价值实现进行的一种调整。
唐寅行书《落花诗卷》
唐寅行书《落花诗卷》唐寅行书【落花诗册】【落花诗册】明中期帖学兴起,吴地产生了大批的书法家,他们的书风,有些变了,有些未变。
就像如今书坛的帖学复苏一样,一批沉迷于书写技法,毫无性情的书手大批涌入书坛一般。
科场舞弊案给他带来了终生的污点。
按南北之分,伯虎也属南派。
唐伯虎首先是一位画家,他的画雅、洁、秀、媚,这是个性与市场共同打造出来的风格,也是吴地资本主义早期收藏家的文化素质决定的。
像柳永、杜牧一样,唐伯虎也在眠花卧柳中吃了一些软饭。
其中一些画作、书作的超值价位来自于青楼歌伎的哄抬市价。
唐伯虎失业后,要解决温饱、还要建他的别墅——桃花坞,所以他没有时间来改变他的书法风格。
【落花诗册】局部吴宽师苏东坡,文徵明晚来师黄鲁直,祝允明早年即转益多师,沈周以黄为师终其一生。
真正在子昂门下不改初衷的,只有唐伯虎。
唐伯虎的书法作品,最多只能是能品,是地地道道的奴书,他是吴中惟一一位终生书风不变的人,除行书外,其他书体不多见,由始至终依附赵松雪。
和“华亭派”早期的几位大家一样,他将赵氏的匀静安逸变得有了一些“火气”,有了一点凌厉,勉强可言认祖北海。
但充其量也只是远眺北海,近师子昂而已。
【落花诗册】唐寅的书法宽博、俏丽、健拔,俨然白杨一株,时有傲岸,时有调侃,时有天真。
令人奇怪的是,无论喜怒哀乐,其书法面目不改,仿若抄书一般。
唐伯虎也因科考案而变成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28岁的唐伯虎和徐霞客的先祖结伴考试,把即将到手的功名变成了牢狱之灾。
可爱的历史,造就了明代历史上两位可爱而不朽的人物。
唐伯虎出事后,用1年时间游览了江南的诸多名山胜迹,唐伯虎游历江南山水,书画呈现一派江南秀色。
赵孟頫厚重劲挺明代唐寅【龙头诗轴】书法唐寅临摹此作如先有赵孟頫书法作基础相对容易一些。
唐寅不仅学赵孟頫,且略掺李北海之意,于妩媚中暗寓厚重劲挺,并稍加个性的发挥,故在高手林立的吴门书家群中,唐寅的书法立于其中仍是卓尔不凡,深具自家面目。
“龙头诗轴”是唐寅的书法杰作。
李商隐《落花》赏析
李商隐《落花》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李商隐《落花》赏析李商隐《落花》赏析5篇李商隐《落花》赏析1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李商隐《落花》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落花》译文及赏析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韵译】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
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
【注释】①参差:指花影的迷离,承上句乱飞意。
②芳心:指花,也指自己看花的心意。
③沾衣:指流泪。
【赏】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
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故本诗流露出幽恨怨愤之情。
首联直接写落花。
上句叙事,下句写景。
落花虽早有,客在却浑然不觉,待到人去楼空,客散园寂,诗人孤寂惆怅之情顿上心头,诗人这才注意到满园缤纷的落花,而且心生同病相怜的情思,用语巧妙。
颔联从不同角度写落花的具体情状。
上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飘拂纷飞,连接曲陌;下句从时间着笔,写落花连绵不断,无尽无休。
对“斜晖”的点染,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整个画面笼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调中,显示出诗人的伤感和悲哀。
颈联直接抒情。
春去花落,“肠断未忍扫”,表达的不只是一般的怜花惜花之情,而是断肠人又逢落花的伤感之情。
“眼穿仍欲稀”,写出了诗人面对落花的痴情和执着。
尾联语意双关。
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落得个凋残、沾衣的结局;而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也落得个悲苦失望、泪落沾衣、低回凄凉、感慨无限的人生际遇。
全诗咏物伤己,以物喻己,感伤无尽。
新解高阁上,曲终人散;小园里,落花随风漫天飞舞,飘落到了田间曲折的小径上,斜阳在花雨中徐徐西下。
我痛惜这如雨的落花,不忍将落红扫去。
我望眼欲穿,盼来的春天却又匆匆归去。
赏花的心意也随着春天的归去而消失,春去花谢,只留下我泪湿衣裳。
意境浅尝花朵,用生命装点着春天;春天,却用凋残凄凉了花朵。
所谓“落花有意随流水,而流水无心恋落花。
Removed_digao生命的悲歌——唐寅《落花诗》赏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生命的悲歌——唐寅《落花诗》赏析盛敏(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河南,郑州450005)摘要:唐寅的三十首《落花诗》以绮丽的语言书写生命寂寥的感伤,记录了一个美好的生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挣扎与奋进的过程。
该组诗是对知己友人的唱和,它真实地袒露诗人内心的隐秘情感,隐隐传出梦醒之后的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孤独和哀伤。
《落花诗》与《葬花吟》情绪格调极其相似,二者之间实传递了某种共同的时代精神。
唐寅的人生追求渗透了一位末世士子的失意与感伤、无奈与落寞,更让世人看到了一位桀骜不驯的江南才子对传统人生道路的怀疑与否定,对新的价值实现的个性追求,在中国历史上率先实现了文人的真正自由。
关键词:唐寅《落花诗》感伤颓放与自由[正文] 唐寅,明代中后期江南极具个性的文学家,兼擅书画。
惜其流传下来的诗文作品不多,七律《落花诗》三十首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传世经典。
唐寅对自己所作的落花诗十分喜爱,曾多次书写,诗与书相得益彰,带给世人一份华美的感伤。
《艺圃撷馀》有云: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征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
有时大叫恸哭。
至花落,遣小僮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寅和沈石田韵三十首。
1沈石田即沈周,苏州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唐寅的老师。
明弘治十七年(1504)春,沈周丧子,作落花诗七律十首,唐寅葬花而想起此诗,唱和了三十首。
唐寅在自跋中说:“石田先生尝咏落花十篇,人情物态,曲尽无遗,而用意炼语,超越前辈……间以示予,读之累日,不能释手。
顾予方被翳林樾,自付陈朽载。
瞻飞英辞条,委厕有不撄怀者哉.勉步后尘,政不自知其丑也。
”2于暇日书之,并附有小图。
在这段话中,诗人回首往事,仍有一种酸涩的情绪挥1《唐伯虎诗文书画全集》附录,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12《落花诗》,辽宁博物馆藏本之不去,可见其书写落花诗时的复杂情感。
各种唐寅的诗文集刻本都收录了《落花诗》,但根据唐寅每次书写的墨迹,有很多落花诗句与原集中所收的并不相同,显然经过修改。
西郊落花歌龚自珍古诗原文赏析
西郊落花歌龚自珍古诗原文赏析西郊落花歌龚自珍古诗原文赏析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西郊落花歌龚自珍古诗原文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郊落花歌清代龚自珍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观赏尤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赏析这是一首诗人用灵魂来表现的一阕“落花”的赞歌。
全诗描写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笔力遒劲。
作者运笔有如鬼斧神工,极尽夸饰渲染之能事,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缤纷而璀璨的画面,绚丽而斑斓的色彩。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艺术手法,透过落花随风而逝、漫天飞舞、纷纷扬扬的壮美景观,从而展示了诗人在不为世用、不为时重的挫折中,既失意苦闷而又不甘沉沦、不愿退伏的心路历程。
他一反传统对落花的倾注深情、极致赞美,正是诗人对新的生命价值的追求、对个人感情的尊重的个性意识的流露。
而这一切,又被艺术地、诗化地表现出来,透出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倔强精神。
全诗以新奇的艺术构思、巧妙的寓意把瑰丽的生命力量与崇高的理想相互结合起来,极写生命陨落的辉煌、生命力迸发的尽致。
生命虽极辉煌而毕竟陨落,虽陨落而曾经辉煌,这就揭示了生命的瑰丽璀璨与生命的凋谢陨灭、青春的美丽与青春的易逝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规律,深深地寄托了诗人失意之中的悲哀与无奈。
而正是这种深层的悲哀与无奈激发了诗人内在的傲岸不羁的个性意识的觉醒,以疏狂痴想之姿态向“落花”的传统意蕴即陈旧的传统思想文化意识发出挑战,并积极探求个体生命与人生理想的真正价值所在,以期能为国家贡献自已的国量。
唐寅《唐寅落花诗》品析
唐寅《唐寅落花诗》品析沈周因丧子而撰写落花七律十首,此为唐寅和之《落花诗册》共30首。
他看到地上落英满布,联系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胸中块垒郁勃无由化解,乃借风云月露以排遣之。
看似伤春,实乃抒写痛苦遭遇。
作品再现:苏州丝绸织锦再现唐伯虎三十首《落花诗》《落花诗》是由沈周首唱,和者有文征明、徐帧卿、吕常、唐寅等人。
唐寅落花诗率真蕴藉,经多次书写多次修改,总共形成47首之谱。
人们通常认为唐寅落花诗反映了士大夫的感物伤怀的颓废情绪,其实曲解了作者本意。
唐寅作落花诗时年仅35岁,离科场被黜不过5年,胸中块垒郁勃无由化解,乃借风云月露以排遣之。
看似伤春,实乃抒写痛苦遭遇。
《唐寅落花诗册》收入的三十首诗,是唐寅的和作。
诗的内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感物伤怀的颓废情绪,但是书法严谨,是唐寅的代表作品之一。
唐寅画落花图,并在图上题落花诗并非一次。
每次所录诗作的数量不同,内容不同,书法风格也不尽相同,目前所知的分别藏于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辽宁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
从艺术成就看,唐寅的画胜诗,诗胜字,诗书之名久为画掩。
唐寅落花诗明代:唐寅1.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2.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怪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3.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掾,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4.时节蚕忙擘黑时,花枝堪赋比红儿。
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烟茶飏鬓丝。
5.坐看芳菲了闷中,曲教遮护屏展风。
衙蜂蜜熟香粘白,梁燕巢成湿补红。
国色可怜难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
忍看马足车轮下,一片西飞6.崔徽空写镜中真,洛水难传赋里神。
唐伯虎《桃花庵歌》的全诗翻译赏析
唐伯虎《桃花庵歌》的全诗翻译赏析这里作者给大家分享一些唐伯虎《桃花庵歌》的全诗翻译赏析(共含8篇),方便大家学习。
篇1:唐伯虎《桃花庵歌》的全诗翻译赏析唐伯虎《桃花庵歌》的全诗翻译赏析《桃花庵歌》原文: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桃花庵歌》注释:1、桃花庵:唐寅在桃花坞建屋,名为桃花庵。
拓本诗幅有“弘治乙丑三月”。
2、桃花坞(wù):位于苏州金阊门外。
北宋时章粢父子在此建成别墅,后渐废为蔬圃。
唐寅于此筑室,故名桃花庵。
3、又摘桃花换酒钱:拓本诗幅作“又折花枝当酒钱”。
4、只来:拓本诗幅等作“只在”。
5、还来:拓本诗幅作“还须”。
6、半醒半醉:拓本诗幅作“花前花后”。
7、花落花开:拓本诗幅作“酒醉酒醒”。
8、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拓本诗幅作“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马,此处代指高官权贵。
9、贫贱:拓本诗幅等作“贫者”。
10、贫者:拓本诗幅作“贫贱”。
11、花酒:《六如居士全集·卷一》作“贫贱”。
12、别人:拓本诗幅作“世人”。
风骚:拓本诗幅等作“风颠”。
13、他人:拓本诗幅作“世人”。
14、不见:拓本诗幅作“记淂”。
五陵:原指汉朝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座皇陵,皇陵周围还环绕着富家豪族和外戚陵墓,后用来指豪门贵族。
15、锄做田:《六如居士全集·卷一》作“锄作田”。
《桃花庵歌》翻译:桃花坞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个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着很多桃树,他摘下桃花去换酒钱。
酒醒的时候静坐在花间,酒醉的时候在花下睡觉。
半醒半醉之间一天又一天,花开花落之间一年又一年。
唐伯虎《落花诗册》
唐伯虎《落花诗册》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吴县吴趋里人。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明朝著名的画家、诗人。
据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即民间所说“江南四大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沈周因丧子而撰写落花七律十首,此为唐寅和之《落花诗册》共30首。
他看到地上落英满布,联系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抒发了心中愤慨之作。
此副《落花诗》是唐寅传世的书法代表作之一,当为其较早所书,用笔圆转妍美,玉骨丰肌,风流潇酒,温文尔雅。
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怪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掾,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时节蚕忙擘黑时,花枝堪赋比红儿。
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烟茶飏鬓丝。
坐看芳菲了闷中,曲教遮护屏展风。
衙蜂蜜熟香粘白,梁燕巢成湿补红。
国色可怜难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
忍看马足车轮下,一片西飞一片东。
崔徽空写镜中真,洛水难传赋里神。
国色自来多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
已无锦帐围金谷,漫把青鞋踏曲尘。
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天涯晻溘碧云横,社日园林紫燕轻。
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零落忆题名。
月明犬吠村中夜,雨过莺啼叶满城。
人不归来春又去,与谁连臂唱盈盈?白华垂柳弄新晴,紫背浮萍细点生。
三月寻芳骑凤侣,一时齐唱踏莎行。
收灯院落伤栖燕,细雨楼台湿啭莺。
秋香无处寻,墨香濡古今——唐伯虎《落花诗》
秋香无处寻,墨香濡古今——唐伯虎《落花诗》唐伯虎《落花诗》唐伯虎书《落花诗》三十首释文: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设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恠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椽,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时节蚕忙擘黑时,花枝堪赋比红儿。
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烟茶飏鬓丝。
坐看芳菲了闷中,曲教遮护屏展风。
衙蜂蜜熟香粘白,梁燕巢成湿补红。
国色可怜难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
忍看马足车轮下,一片西飞一片东。
崔徽空写镜中真,洛水难传赋里神。
国色自来多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
已无锦帐围金谷,漫把青鞋踏麯尘。
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天涯晻溘碧云横,社日园林紫燕轻。
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零落月明犬吠村中夜,雨过莺啼叶满城。
人不归来春又去,与谁连臂唱盈盈?白华垂柳弄新晴,紫背浮萍细点生。
三月寻芳骑凤侣,一时齐唱踏莎行。
收灯院落伤栖燕,细雨楼台湿啭莺。
莫问东君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
春朝何事默凭阑,庭草惊看露已团。
花并泪丝飞点点,絮飘眼缬望漫漫。
书当无意开孤愤,带有何心绾合欢。
且喜残丛犹有在,好随修竹报平安。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共当中。
恻恻凄凄忧自惔,花枝零落鬓丝添。
周遮燕语春三月,荡漾波纹日半帘。
病酒不堪朝转剧,听风且喜晚来恬。
绿杨影里苍苔上,为惜残红手自拈。
杨柳楼头月半规,笙歌院里夜深时。
花枝灼灼难长好,漏水丁丁不肯迟。
金串袖笼新藕滑,翠眉奩映小蜼垂。
风情多少愁多少,百结愁肠说与谁。
李态樊香忆旧游,蓬飞萍转不胜愁。
李商隐《落花》古诗原文及鉴赏
李商隐《落花》古诗原文及鉴赏李商隐《落花》古诗原文及鉴赏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商隐《落花》古诗原文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句】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出处】唐·李商隐《落花》。
【意思】落花虽早已萎地,客在时却丝毫不觉;待到楼空人散四下静寂之时,不免一丝孤独惆怅之情涌上心头,诗人这才注意到满园已撒满斑斓缤纷的落花,生发出相怜的情思。
此联诗写落花和写人兼胜,读罢十分耐人寻味。
【全诗】《落花》[唐].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全诗鉴赏】这是一首咏落花的诗,作于会昌六年(846)闲居永乐期间,这时诗人已因娶李党的王茂元之女而受到牛党的冷落。
诗人对落花的深深惋惜也附着了对自我身世的叹息。
首联写住在高楼的客人竟然离去,小园里杂花乱飞,落英缤纷。
客去用一“竟”字,说明客之离去对诗人的震撼,这也许正是诗人缠绵悲苦、伤春至深的起因。
一说二句倒装,花落才客去。
颔联写“花乱飞”的具体情状。
凋零的花瓣飘飘洒洒,漫天飞舞,迷离的花影与曲折的园中小道连为一体,悠悠荡荡,直到送走夕阳的余辉。
这是一幅如诗如画、如诉如泣的暮春图,惟美而伤感。
见花飘零,已肝肠寸断,不忍心将地上的花瓣扫去;望眼欲穿盼春暂留,春仍然要归去。
颈联写诗人对花落春去的万般不舍,诗中用了一些非常极端的词语——“肠断”“眼穿”表示诗人的痴迷和期待,但春“仍欲归”,终是无奈。
“花因春尽而落,我心亦因花落而尽,那得不泪下沾衣”(喻守真语)。
花心似我心,尾联诗人将花谢春尽与个人的人生感慨连为一体,发出悲苦而失望的唏嘘。
本诗情景交融,凄迷惆怅,哀婉动人。
李商隐的生平李商隐(公元813—858),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豀)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邠国公杜悰的表兄弟。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辖沁阳市、博爱县),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1朝代:唐代作者:王勃原文: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译文落花落了下来,纷纷扰扰悄无声息地落了下来。
绿色的叶子、青色的花萼映衬着红彤彤的花朵,伴随着我和你慢慢登上了金碧辉煌的楼阁。
落花的影子轻拂过精心装饰过的台阶和精美的筵席,香气随风飘过人们舞馆门口插着茱萸华丽的帐幕。
落花随风漫天飞舞,缤纷地飞入四周的帐幕中。
落花的时候正是仲春时节,游春的人回来不回来啊?落花轻轻飘落,浓郁的香气围绕着高高的树木,当花落的时候春天已经很繁盛了,游春的人都顾全不完。
华丽精美的楼阁,深绿色台榭让人觉得安静闲适,众多的美人来回穿梭其中。
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人生顶点难以再次达到。
但可以再次试着白天畅游落花之中,夜晚住宿于落花之间。
我和你一起住在落花飘飞的院落里,楼台上飞翔着成双成对的朱鬟。
注释(1)跗(fū ):花萼。
南朝齐·沈约《郊居赋》“衔素蕊于青跗。
”又如:跗萼(花萼与子房。
亦指花朵);跗萼联芳(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2)萼(è):动植物身体上的结构,花萼,包在花瓣外面的一圈绿色叶状薄片,花开时托着花瓣。
如:萼跗(萼,花萼;跗,通“栿”,花萼房。
比喻兄弟);萼绿君(茉莉花的别名)。
(3)裴(péi ):长衣下垂的样子。
(4)玳(dài)瑁(mào):热带和亚热带海洋里的一种食肉性海龟,壳长很少超过二尺,具黄色斑纹的褐色大型角质板呈覆瓦状排列,是市场上的优良龟甲。
(5)筵,亦称玳筵,指精美的筵席。
(6)茱(zhū )萸(yú):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紫红色,味酸,可入药。
[唐寅书法《落花诗》]落花诗
[唐寅书法《落花诗》]落花诗落花诗篇1:《落花枝头》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
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循着被雨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
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
树只有一个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
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倘徉于灯市之中。
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早就听说石榴花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
如今看去,果真如此。
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的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
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
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
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
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
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
昨天,也许它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挡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
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毫不夸耀自己的成绩,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
宋祁古诗《落花》的赏析
宋祁古诗《落花》的赏析宋祁古诗《落花》的赏析落花宋祁古诗带拼音版luò huā落花sòng qí宋祁zhuì sù fān hóng gè zì shāng ,qīng lóu yān yǔ rěn xiāng wàng 。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jiāng fēi gēng zuò huí fēng wǔ ,yǐ luò yóu chéng bàn miàn zhuāng 。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cāng hǎi kè guī zhū bèng lèi ,zhāng tái rén qù gǔ yí xiāng 。
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kě néng wú yì chuán shuāng dié ,jìn wěi fāng xīn yǔ mì fáng 。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委芳心与蜜房。
落花宋祁阅读答案1.从修辞的角度对诗歌的首联和颔联进行赏析。
阅读参考答案:诗歌的'前两联运用借代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落花。
首联中用颜色红和素借代落花;第二联中用以美女的快舞形容花之飞空,以美女残妆形容花之委地。
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落花的姿态和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
落花宋祁表现手法1.借代,以“素”“红”代指花,写出花的娇艳,而“坠”“翻”形象地写出了红颜薄命,花的凋谢,表达了诗人的叹惋之情。
2.比喻,第二联作者以美女的快舞形容花之飞空,以美女残妆形容花之委地,以美女喻花,别具匠心,写出了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
3.拟人,首句“花自伤”,花自伤,人也就更不忍向望了,就无意招引蝴蝶了,写出了落花的精诚专一,表现了诗人的忠厚悱恻之情。
唐寅《一世歌》赏析
唐寅《一世歌》赏析唐寅(1470一一1523)是明代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号六如居士。
他擅长画山水,并人物花鸟,兼擅诗文。
曾举乡试第,进士解元。
他与徐祯卿、祝允明、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
唐寅的诗文作品被收入《六如居士全集》传世。
他曾写有一首《—世歌》七言古诗。
诗中他描述了人生之苦短,要求我们要看淡世事,过好当下的生活,不要为身外之物而忧愁烦恼。
诗歌全文如下: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过了中秋月不明,过了清明花不好。
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度无人扫。
这首诗歌以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事例描述了人世的无常和人生的苦短,劝诫我们要洞明世事,不为外境所扰,过好自己当下所拥有的生活。
现对诗句分析如下: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至“过了清明花不好”,形象的描述了人生的苦短。
在古代,能够活到七十岁的人并不多,即使人能活到七十岁,除去幼年和老年无所作为的时光,人真正的能够有所作为,服务大众的时间也很有限。
况且,在这有限的时光,又要除去每天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
所以,人真正能够随心所欲,运动自如的时间是十分短暂的。
即使在这人生中间短暂的时光中,我们还要遭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困扰以及我们为人处世中的各种烦恼,使我们短暂的人生过得不能开心。
还没待我们从忧愁烦恼中解脱出来,我们的青壮年人生已悄然而逝。
这就恰似中秋之后的月亮和清明之后的花一样,绚烂已过,转瞬即枯。
对于人生的苦短,诗人告诉我们应当“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意思是让我们忘却人世不顺心的事,充分过好当下的生活,活出人生的意义。
唐寅认为,世上有很多的事并不是按照我们的意志来运转的,我们短暂的—生也会有许多实现不了的理想和愿望。
这正如世上有很多可以赚钱的方法,可是每一个人即使穷尽一生的精力也会有赚不完的钱,一个国家朝廷里有不计其数的大小官员,可自己却无缘无分。
唐寅落花诗解读
唐寅落花诗解读
郁薇薇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9(000)030
【摘要】唐寅的落花诗由于其数量之多和其自身强烈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的读者.本文试图对唐寅的落花诗的解读来观照诗人和他所生活的整个时代.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郁薇薇
【作者单位】常州市北郊中学,江苏,常州,2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论唐寅《落花诗册》之反典而诗
2.唐寅生命意识的解读
3.沈周与文徵明、徐祯卿、吕常、唐寅相互唱和的《落花诗》
4.论唐寅《落花诗》的自我形象
——兼与《离骚》落花意象中自我形象比较5.中国美术馆将开放国宝厅包括唐寅行书落花诗全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悲歌——唐寅《落花诗》赏析盛敏(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河南,郑州450005)摘要:唐寅的三十首《落花诗》以绮丽的语言书写生命寂寥的感伤,记录了一个美好的生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挣扎与奋进的过程。
该组诗是对知己友人的唱和,它真实地袒露诗人内心的隐秘情感,隐隐传出梦醒之后的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孤独和哀伤。
《落花诗》与《葬花吟》情绪格调极其相似,二者之间实传递了某种共同的时代精神。
唐寅的人生追求渗透了一位末世士子的失意与感伤、无奈与落寞,更让世人看到了一位桀骜不驯的江南才子对传统人生道路的怀疑与否定,对新的价值实现的个性追求,在中国历史上率先实现了文人的真正自由。
关键词:唐寅《落花诗》感伤颓放与自由[正文] 唐寅,明代中后期江南极具个性的文学家,兼擅书画。
惜其流传下来的诗文作品不多,七律《落花诗》三十首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传世经典。
唐寅对自己所作的落花诗十分喜爱,曾多次书写,诗与书相得益彰,带给世人一份华美的感伤。
《艺圃撷馀》有云: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征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
有时大叫恸哭。
至花落,遣小僮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寅和沈石田韵三十首。
1沈石田即沈周,苏州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唐寅的老师。
明弘治十七年(1504)春,沈周丧子,作落花诗七律十首,唐寅葬花而想起此诗,唱和了三十首。
唐寅在自跋中说:“石田先生尝咏落花十篇,人情物态,曲尽无遗,而用意炼语,超越前辈……间以示予,读之累日,不能释手。
顾予方被翳林樾,自付陈朽载。
瞻飞英辞条,委厕有不撄怀者哉.勉步后尘,政不自知其丑也。
”2于暇日书之,并附有小图。
在这段话中,诗人回首往事,仍有一种酸涩的情绪挥之不去,可见其书写落花诗时的复杂情感。
各种唐寅的诗文集刻本都收录了《落花诗》,但根据1《唐伯虎诗文书画全集》附录,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12《落花诗》,辽宁博物馆藏本唐寅每次书写的墨迹,有很多落花诗句与原集中所收的并不相同,显然经过修改。
其大异者有十七首,因而落花诗实际上总共有四十七首。
除唐寅外,文征明、徐祯卿等皆有和诗。
而唐诗“柔情绰态,如泣如诉”,在当时广为传颂。
伤花惜春的感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
但为此而恸哭,特地拾落花盛以锦囊而葬之,并且一气呵成落花诗三十首,确实让世人看到了唐寅的任情狂放和洒脱背后的巨大不平,诗人胸中的郁勃之气凭借着对落花的激情吟咏喷薄而出,带给读者一份深沉的感伤。
时光的流逝,青春的陨落,美丽的衰颓,生命价值的空幻……汇聚成一曲生命的悲歌。
品读这三十首落花诗,萦绕在心头的,是一种强烈的感伤情绪。
春光难挽韶华易逝的惆怅,生命短暂身世凄凉的哀伤,甚至还有背离了传统道路之后孤独无侣的迷惘,梦醒了,而前路并不分明。
《落花诗》是对知己友人的唱和,它真实地袒露诗人内心的隐秘情感,隐隐传出梦醒之后的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孤独和哀伤。
唐寅哭花葬花感花伤己而作诗,甚至盛锦囊而葬之的惜花心性,都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场景,两者之间实传递了某种共同的时代精神。
《落花诗》展示给世人的是一个美好的生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挣扎的过程:风雨突至的愤慨、青春的生命凋残陨落的感伤、痛苦中的反思与追问,最后是对生命的了悟。
作为个人,是没有办法改变社会的大环境的,可能的,只能是改变自己。
但个体生命的姿态是可以选择的,他可以适应社会,也可以叛离社会。
唐寅选择了后者。
他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调整了固有的价值取向,并且以全新的视角去观照人生的风雨。
终于了悟:生命是一个过程,不必为花开花落而悲喜,只要曾经美丽,曾经绽放,曾经在极致中展现自己,她就是一个动人的存在。
这是繁华刊落后对生命的理性烛照。
因而,《落花诗》于绮丽的语言中实包蕴着极丰富极深刻的情感内涵:1、风雨突至的愤慨唐寅出身于苏州阊门,世代经商,颇有家资。
跟明代许多商人家庭一样,唐寅的父亲广德在积聚了相当财富之后,希望儿子走科举道路,读书做官。
唐寅性颖利,聪明殊凡,十六岁以第一名考入苏州府学,才华展露,文章跌宕融畅,大为时辈所倾服。
性格放荡不羁,常与沈周、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相往还,切磋文艺。
不幸在他约二十五岁的时候,父、母、妻子蹑踵而没,不久妹又嫁而早卒。
家人的相继去世,令寅头生白发,遂作《白发》诗抒其悲怆,而此后益加跌宕无羁。
后来由于文征明、祝允明等挚友的讽劝,唐寅遂墐户绝交往,二十九岁时参加应天府乡试,中第一名解元。
孰料三十岁入京会试时,却因徐经科场受賄案被累下狱,出狱后罢黜为吏,寅以为耻,不就。
此后,他不但功名无望,且生计日薄,妻子反目,兄弟异炊,潦倒落魄之至。
《与文征明书》3,言被累之苦、出狱之艰以及归家种种落拓的窘况,令人感叹不已。
唐寅作落花诗那年三十五岁,离科场被黜之事不过五年,刚刚经历过人生的低谷,“其胸中块垒郁勃之气,无由自泄,假诸风云月露以泄之”。
4《落花诗》的许多篇章即展现了风雨对美丽和生命活力的摧残,融入了诗人的极大愤慨,诗中风雨意象频繁出现,象征着恶劣的外部环境:“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可怜窗外风鸣树,辜负尊前月满轩。
”“花朵凭风着意吹,春光弃我竟如遗。
”《落花诗》第二首: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流。
倾盆恠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愁。
风雨的来袭、命运的突变,诗人始料未及。
噩运面前只有惊愕和愤慨,“控诉欲呼天北极”表现的是一种呼天抢地的悲愤和巨大的不平,是对社会不平的强烈控诉。
雨是“倾盆怪雨”,面对它的狂虐,美丽的生命一霎付诸流水。
该诗情辞激烈,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一朝成为空幻,诗人一下子跌入虚空中,徒然带来内心无限的愁闷。
狂傲洒脱如唐寅者,遭遇如此不幸,实属可悲可叹。
知此,方能明白其惜花怜花叹花的万千感慨绝非无病呻吟,亦非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心中实燃烧着一股难以抑止的悲愤。
2、悲怆沉郁的生命感伤感伤是《落花诗》的主调,是笼罩这个时代的情绪,是生活于封建末世的敏感士人情感的宿命:个体生命的被压抑,生命活力的被摧残,美丽与青春被强行遏止,生命存在的种种艰辛,重重因袭的重负缠压着这颗渴望张扬的倔强心灵,3《唐伯虎全集》卷五4《唐伯虎全集·序四》,何大成序,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6月版带给他无限的生命感伤。
在沉闷的时代空气中,娇艳的春花,美好的容颜,青春的生命,乃至一切曾经充满活力的存在,都会被无情的外在力量所摧毁。
个人被这种肃杀的时代风气所笼罩,无法变秋为春,甚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面对死气沉沉、窒闷的社会,越是敏感的个体,越能强烈地感受到人性的压抑。
唐寅如此,曹雪芹也是如此。
宝玉所珍视的女儿像花朵一样,无可挽回地枯萎下去,甚至被摧残而凋零;他所从出的阶级和社会正走向变本加厉的凶残;他厌弃仕途经济的人生道路,却又找不到真正的出路。
他绝望而痛苦,一种孤独感和人生转瞬即逝的幻灭感,散发出诗意而感伤的气息。
这种感伤深深植根于他的悲剧的时代,是曹雪芹对人生悲剧的敏锐把握。
《落花诗》与《葬花吟》情绪格调的惊人相似,让我们看到明清两位敏感的文人在封建末世的共同悲哀。
唐寅从小接受的是儒家的思想教育,士子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早已在他的心底生根,但是,无谓的现实却又让他的青云之志瞬间落空。
这必然带来无奈和悲凉的心绪: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椽,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光阴易逝、年华易老,诗人对此有无限的感慨。
较之《白发诗》的“怆然百感兴”,《落花诗》更添了几分英雄落寞的暮气。
诗中多处暗示了自己痛苦的遭遇:“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无疑是其经历的写照;而“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等句则借“落花”之意象,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
作为一个社会人,他需要世俗的认同,社会的承认,需要掌声。
而现实的无奈带给他的是无法排遣的寂寞心境。
“烧灯坐尽千金夜,对酒空思一点红”;“长洲日暮生芳草,销尽江淹黯黯魂”;“满堂欢笑强相陪,别有愁肠日几回”;“恻恻凄凄忧自惔,花枝零落鬓丝添”,都是这一种心境的反复写照。
这些为世所弃的浓重感伤透露出来的真实信息是唐寅此时心中尚存一丝不甘,传统价值的实现也许仍然是他心底深处的微妙期盼。
等到他又经历了宁王宸濠的叛乱,这一份隐约的期待才最终从他的心底彻底抹去。
唐寅起初积极科考,积极入世,他要求取功名富贵,实现传统士阶层的价值定位。
科场案后,海内以寅为不齿之士,又夫妻反目,诗人备极哀伤,具书文征明,尽言心绪。
信中颇有效墨子、孙子、司马迁、贾生等成一家学之心。
言“不自揆测,愿丽其后,以合孔氏不以人废言之志。
亦将齁括旧闻,总疏百氏,叙述十经,翱翔蕴奥,以成一家之言。
传之好事,藏之高山,没身而后,有甘鲍鱼之腥而忘其臭者,传诵其言,探察其心,必将为之抚缶命酒,击节而歌呜呜也……若不托笔札以自见,将何成哉?”5前途既已无望,欲发愤著书,功无由立则立言,以求不朽。
这仍是士大夫建树自我的传统途径。
而他,早已经被主流社会所排斥。
既如此,若再汲汲以求士的理想的实现,岂不是自取其辱吗?事实上,唐寅很快便益加放诞,常寄情于风月。
文征明曾劝之,几失和6。
袁袠为《唐伯虎全集》作序,言其免归后“益自放废,纵酒落魄,所著述多不经思,语殊俚浅。
人或规之,伯虎曰:‘夫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寅遭青蝇之口,而蒙白璧之玷,为世所弃。
虽有颜冉之行,终无以取信于人;而夔龙之业,亦何以自致?徒欲乘空言,传不朽;吾恐子云剧秦,蔡邕附卓;李白永王之累,子厚叔文之讥,徒增垢辱而已。
且人生贵适志,何用刿心镂骨,以空言自苦乎?’”7经过了痛苦的挣扎之后,唐寅选择了对传统价值观的背弃,他索性游离于主流价值体系之外,绝意仕途,远离政治,以一种卓然的姿态立世。
3、颓放与自由《落花诗》触目皆是世事无常的感慨。
荣与辱、浮与沉、生与死都在急剧的变化中,花开短暂,红楼掩面人转眼即成青草骷髅冢。
此时的诗人,心中已然有了一份勘破风雨的淡然与透彻。
明正德九年(1514),江西宁王朱宸濠突派人来吴地征聘贤豪名士,四十五岁的唐寅不甘于终生埋没于闾巷之间,以为是一次好机会,怀着对抱负伸展的美好憧憬,即乘船去南昌,并得到宁王的热情款待。
但唐寅很快便发现宁王在乡里欺压百姓,对上密谋造反,才知自己陷于虎穴狼窝,却又不敢提出辞呈,遂佯狂以酒自污。
宸濠曰:“唐生妄庸人耳。
”唐寅这才摆脱了宁王,回到苏州。
四年后,宸濠果以谋反被诛。
唐寅虽然逃过了杀身之祸,但其后怕之心是可以想见的。
自此之后,唐寅彻底地死了仕进之心,并滋生了严重的消极颓废情绪,写下了大量人生若梦、世事5《唐伯虎全集》卷五《与文征明书》6《唐伯虎全集》卷五《答文征明书》7《唐伯虎全集·序二》,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6月版难测、得过且过、及时行乐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