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考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考呼吸作用知识点呼吸作为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在高考中是一个常见的考查点。
了解并掌握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点,对于高考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高考呼吸作用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和总结,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高考。
一、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氧气的供应,与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反应,从而产生能量、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1.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酸性环境下的异路框中德系呼吸和正常呼吸。
2. 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缺乏氧气的条件下,细胞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在不产生水的情况下释放能量,产生乳酸或酒精的过程。
二、高考重点考查的呼吸作用知识点1. 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物质的扩散实现气体交换。
氧气进入体内通过呼吸道到达肺泡,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再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
而二氧化碳则相反,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经血液运输到肺泡再被排出体外。
2. 呼吸调节机制人体的呼吸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进行调节,主要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分为主动和被动调节,主动调节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被动调节则是呼吸中枢对血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性反应。
体液调节主要通过血液中的pH值和钙离子浓度来调节呼吸。
3.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主要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等组织和器官。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还具有过滤、加湿、调节温度和声音形成等作用。
4. 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有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内容在高考中常常出现在相关的题目中。
三、高考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1. 注意理解题目要求在高考中,关于呼吸作用的题目可能涉及到呼吸过程、气体交换、呼吸调节、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高一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知识点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呼吸作用也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呼吸作用知识点一、必记概念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产生出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2.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发生的场所全部在中。
高等植物和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一般是而高等动物和人在剧烈运动时.包括少量的高等植物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等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1mol的葡萄糖在分解成乳酸以后.共放出的能量,其中有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二、基本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呼吸道和呼吸肌肉的参与。
本文将从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等几个方面总结呼吸作用的知识点。
一、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通过呼吸器官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它使生物体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并调节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机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二、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 鼻腔和喉咙:鼻腔是呼吸系统的起始部位,它通过毛细血管和黏膜分泌物来加湿、净化和温暖空气。
喉咙则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通道。
2. 气管和支气管:气管是一根由软骨环组成的管道,将空气从鼻腔引导至肺部。
气管分支成两个主要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叶,再细分为更小的支气管。
3. 肺部:人体内共有两个肺,位于胸腔内。
肺部由支气管和肺泡组成,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关键结构,通过肺泡壁上的微血管,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4. 膈肌和肋骨肌:膈肌是呼吸作用中最重要的呼吸肌肉,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
肋骨肌则位于胸腔的侧壁,通过肋骨的活动参与呼吸运动。
三、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1. 外呼吸:外呼吸是指通过呼吸器官将氧气吸入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当人体吸气时,膈肌和肋骨肌收缩,胸腔扩大,气压下降,外界空气通过鼻腔和气管进入肺部。
当人体呼气时,膈肌和肋骨肌松弛,胸腔缩小,气压增加,肺部的气体被排出体外。
2. 内呼吸:内呼吸是指在肺泡和微血管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
在肺泡壁上,氧气从肺泡通过扩散进入微血管,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而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并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外。
四、其他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1. 呼吸频率和容积:呼吸频率指每分钟呼吸次数,成人正常情况下约为12-20次。
呼吸容积指每次呼吸时进出肺的空气量,成人正常情况下约为500毫升。
2.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指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呼吸器官1. 呼吸器官包括呼吸道和肺部。
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口腔、咽部和喉部,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
肺部主要由两个肺叶组成,左右肺各有一个,上面有膈膜和胸腔腔膜围绕。
二、呼吸道1. 呼吸道的功能是将外界空气引入肺部,同时将体内废气排出体外。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其内壁有黏膜,能够净化、湿润和温暖空气。
气管和支气管的壁上有纤毛和粘液,能够将进入呼吸道的灰尘和颗粒物排除体外。
三、肺部结构1. 肺部的结构是由气管分支为支气管,支气管再分支成支气管末梢,最终形成肺泡。
肺泡内壁有一层薄膜,称为肺泡上皮细胞,与纤维血管上皮细胞组成了气体交换的薄膜。
肺泡内的毛细血管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和体内的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
四、呼吸作用的机制1. 呼吸作用的机制包括呼吸运动、气体交换、呼吸中枢和呼吸肌。
呼吸运动是指肺部膨胀和收缩的过程,由膈肌和肋间肌等肌肉组成。
气体交换是指肺部内外气体及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相互转换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肺泡中。
呼吸中枢是指位于脑干和延髓的调节中枢,能够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呼吸肌主要由膈肌、肋间肌和腹肌等组成,是呼吸运动的主要执行器。
五、呼吸系统的调节1. 呼吸系统的调节包括外部呼吸和内部呼吸。
外部呼吸是指肺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吸气和呼气。
内部呼吸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氧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以上就是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呼吸系统是人体内外环境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它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引入机体,排出二氧化碳,维持体内气体平衡,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能量供给。
对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生命活动。
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

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进行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的生理过程,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功能之一。
它包括呼吸运动、气体交换和气体传导三个部分。
下面将对这三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一、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指通过肺泡、气管、支气管、胸廓等器官的收缩和舒张运动,使空气进入和排出呼吸道的过程。
呼吸运动主要由肺部和呼吸肌参与。
肺部是呼吸运动的主要器官,它包括两个肺叶和充满气体的肺泡。
在呼吸运动中,肺部通过扩张和收缩来调节呼吸道的容量,从而使空气进入和排出。
呼吸肌是支配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包括膈肌和肋间肌。
膈肌是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它通过收缩和放松来控制呼吸运动的深浅。
肋间肌是位于胸廓两侧的肌肉,它通过收缩和放松来控制呼吸运动的快慢。
呼吸运动的深浅和快慢可以根据身体的需求进行调节,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和气体的交换。
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指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进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当呼吸运动使空气进入肺部时,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供给细胞进行呼吸过程。
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血液被输送到肺部,经过肺泡壁进入肺泡,最终通过呼吸运动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称为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的顺利进行依赖于多个因素,包括肺泡和毛细血管的表面积、血液和气体的浓度差、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厚度等。
通过这些因素的调节,人体可以有效地进行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保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三、气体传导气体传导是指气体在呼吸道中的传输过程。
呼吸道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在这些部位中,气体通过扩张和收缩的运动进行传导。
气体传导的作用是将空气从外界引入呼吸道,并将排出的废气从呼吸道排出体外。
在气体传导过程中,呼吸道的黏膜上覆盖着纤毛和粘液,纤毛的运动和粘液的分泌能够将吸入的空气中的尘埃、病菌等有害物质沉积在黏液上,然后通过咳嗽和打喷嚏等反射活动将其排出体外,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健康。
高三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三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呼吸作用知识点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
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呼吸作用知识点1:名词1.呼吸作用: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知识点2: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 (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 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 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
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中,呼吸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关于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一、呼吸的定义和基本过程1. 呼吸是指将氧气吸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2. 呼吸的基本过程包括:吸气(将含有氧气的空气吸入体内)、氧气在肺泡与血液中的交换、运送和释放、细胞内的氧气与有机物质之间的交换以及二氧化碳的排出。
二、呼吸的解剖结构和呼吸器官1. 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 鼻腔:具有滤除空气中的尘埃、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
3. 喉: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
4. 气管:连接喉和支气管,其内有软骨环支撑,以保持气管的通畅。
5. 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进一步分支形成支气管树,最后分为细支气管进入肺组织。
6. 肺:由肺泡组成,具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用于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三、呼吸的调节机制1. 在体内,呼吸由呼吸中枢通过神经来调节的。
2. 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脑桥中,分为呼气中枢和吸气中枢。
3.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呼吸中枢调控呼吸的主要指标。
4. 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会增加呼吸动作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呼吸的能量与有机物的关系1. 呼吸作用是细胞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途径。
2. 当氧气充足时,有机物在细胞内发生分解反应,产生能量。
3. 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五、呼吸与发酵的关系1. 呼吸和发酵都是生物体为了产生能量而进行的代谢过程。
2. 呼吸是利用氧气对有机物进行完全氧化,产生大量能量,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3. 发酵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终产物根据类型不同而不同,可以是乳酸、酒精和二氧化碳等。
六、呼吸与健康的关系1. 健康的呼吸系统能够保证人体充足的氧气供应,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
2. 吸烟、空气污染等不良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呼吸道将氧气吸入机体,然后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下面是关于呼吸作用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呼吸器官: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
它们的功能是将空气引入体内,并将其中的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 呼吸过程:呼吸作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吸气时,人体胸廓扩张,膈肌下降,使得肺部内气压降低,气体自然进入呼吸道。
呼气时,胸廓收缩,膈肌上升,使肺部内气压增加,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 呼吸动力学:呼吸作用涉及的生理学参数有肺活量、呼吸频率、吸气量等。
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时所能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
呼吸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呼吸次数。
吸气量是指一次完整呼吸循环中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4. 肺泡和气体交换:肺泡是肺部的最小功能单位,它们与肺血管紧密相连。
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
当气体到达肺泡时,氧气会从肺泡中扩散出去,进入血液中,然后通过血液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中。
与此同时,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然后被呼出体外。
5. 呼吸控制中枢:呼吸过程主要由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控制。
呼吸中枢接受来自体内外的多种信号,比如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根据这些信号调节呼吸的深浅和频率。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 不同呼吸方式:呼吸可以通过鼻腔或口腔进行。
鼻腔具有过滤、湿化和加热空气的功能,有助于保护呼吸道和肺部。
同时,腹式呼吸是一种较为健康的呼吸方式,它能够使膈肌发挥最大的功效,增加肺活量。
7. 呼吸与运动:运动时呼吸会变得加快而深吸。
这是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供应,同时也需要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通过快速深呼吸,能够提供更多的氧气并加速新鲜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
8. 环境污染和呼吸:空气中的污染物如颗粒物、霾、烟雾等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生物肺的呼吸知识点

生物肺的呼吸知识点
呼吸作用是每个生物体都有的基本生命活动,它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肺是动物和人类的主要呼吸器官,其呼吸作用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呼吸作用的场所: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它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2. 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3.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
4. 呼吸作用的表现形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5. 呼吸作用的应用:呼吸作用是发酵工程的原理,它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产品,如啤酒、果酒、乳酸菌等。
总之,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它与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
呼吸作用知识点

呼吸作用知识点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过程,通过呼吸作用,生物体摄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本文将从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其调节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通过呼吸器官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将其输送到细胞内供氧合作用使用,同时将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呼吸器官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鼻腔是气体进入呼吸系统的第一站,通过鼻腔内的细毛和粘液能够过滤、加湿和加热空气,保护呼吸系统。
喉咙连接鼻腔和气管,是空气通过的通道。
气管是连接喉咙和支气管的管道,其内壁有纤毛和黏液,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杂质。
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进一步分支形成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发生的地方。
三、呼吸过程呼吸过程主要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阶段。
外呼吸是指气体的交换发生在呼吸器官内部。
当我们吸气时,肺部扩张,气压降低,空气通过气道进入肺部。
而当我们呼气时,肺部收缩,气压升高,空气被排出体外。
内呼吸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细胞内进行的气体交换。
氧气通过血液被输送到细胞内,而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血液被带回肺部,最终排出体外。
四、呼吸的调节呼吸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系统的控制。
神经系统通过呼吸中枢和周围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和腺体体的前庭核,通过神经冲动调节呼吸肌的收缩和松弛,从而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
而周围化学感受器主要分布在主动脉体和呼吸系统的感受器,能够感知血氧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pH 值的改变,并通过神经冲动传递给呼吸中枢,从而调节呼吸。
激素系统主要是通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来调节呼吸。
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会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以提供更多的氧气供给身体使用。
总结: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
通过呼吸器官,生物体吸入氧气,将其输送到细胞内进行氧合作用,同时将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与经典例题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与经典例题一、细胞呼吸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2.分类: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1.含义: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反应式:3.过程:4.实质:(1)物质转化:有机物变化无机物(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三、无氧呼吸1、概念: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过程:场所:细胞质基质条件:缺氧条件、酶3、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高等植物和酵母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
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对于高等动物、高等植物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或细胞、乳酸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乳酸。
4、实质:(1)物质转化: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部分生物)和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化学能转化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化学能、ATP 和热能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阶段具体过程发生场所第一阶段C 6H12O6→C3H4O3(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4[H]→2C2H5OH(酒精)+2CO2或者2C3H4O3+4[H]→2C3H6O3(乳酸)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条件需氧气、相应的酶不需氧气,需相应的酶产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能量大量少量相同点过程第一阶段相同。
之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在不同的场所、不同酶的作用下沿不同途径形成不同产物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 意义(1)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五、依据物质的量的关系来判断:★★★①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呼吸作用呼吸作用:1、概念: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
(1)呼吸作用就是一种酶促发展水解反应。
虽名叫水解反应,不论有没有氧气参予,都可以称为呼吸作用(这是因为在化学上,存有电子迁移的反应过程,皆可以称作水解)。
存有氧气参予时的呼吸作用,称作有氧体温;没有氧气参予的反应,则称作无氧体温。
同样多的有机化合物,展开无氧体温时,其产生的能量,比展开有氧体温时必须太少。
有氧体温与无氧体温就是细胞内相同的反应,与生物体没有轻易关系。
即使就是体温氧气的生物,其细胞内,也可以展开无氧体温。
(2)呼吸作用的目的,是透过释放食物里之能量,以制造三磷酸腺苷(atp),即细胞最主要的直接能量供应者。
呼吸作用的过程,可以比拟为氢与氧的燃烧,但两者间最大分别是:呼吸作用透过一连串的反应步骤,一步步使食物中的能量放出,而非像燃烧般的一次性释放。
在呼吸作用中,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透过数个步骤,将能量转移到还原性氢(化合价为+1的氢)中。
最后经过一连串的电子传递链,氢被氧化生成水;原本贮存在其中的能量,则转移到atp分子上,供生命活动使用。
植物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储存能量)+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3)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强度。
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重量的活细胞(组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氧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通常以“mg(μl)/(h?g)”为单位,表示每克活组织(鲜重、干重、含氮量等)在每小时内消耗氧或释放二氧化碳的毫克数(或微开数)。
呼吸速率的大小可反映某生物体代谢活动的强弱。
呼吸作用是由一系列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所以温度对呼吸作用有很大影响。
初一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呼吸作用是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使我们的身体能够获取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初一的学生需要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知识,包括呼吸器官的组成、呼吸过程的进行以及呼吸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
本文将对初一呼吸作用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呼吸器官的组成呼吸器官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鼻腔是气体进入呼吸系统的第一站,它有助于过滤空气中的尘埃和杂质,并加热和湿润空气。
喉连接鼻腔和气管,气管将空气输送到肺部。
支气管是气管分支出来的管道,将空气输送到肺的各个部位。
肺是呼吸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 呼吸过程的进行呼吸过程主要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吸气发生时,肌肉收缩使胸腔膨胀,导致肺内压力降低,空气通过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部。
呼气发生时,肌肉放松使胸腔收缩,导致肺内压力增加,二氧化碳通过支气管、气管、喉、鼻腔排出体外。
3. 呼吸的调节呼吸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和呼吸中枢来进行。
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呼吸进行调节。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部分,它能够感知体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并通过神经信号调节呼吸节律和深度。
4. 呼吸与健康呼吸与健康密切相关。
良好的呼吸习惯能够提高氧气的吸收效率,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
不良的呼吸习惯,如浅表呼吸、口呼吸等,会使得氧气吸收不足,导致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此外,空气质量也对呼吸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不良的空气质量会增加吸入有害物质的风险,并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
5. 呼吸系统的保护为了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尘埃。
其次,避免接触二手烟和空气污染物。
再次,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深度呼吸。
最后,定期进行户外活动,增加身体运动量,有利于促进呼吸系统的健康发育。
综上所述,初一呼吸作用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呼吸器官的组成、呼吸过程的进行、呼吸的调节、呼吸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呼吸系统的保护。
七年级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归纳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活动之一,负责为机体提供所需的氧气并排除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在七年级的生物课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习和掌握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对七年级呼吸作用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一、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气道吸入氧气,并将氧气在细胞内和食物中进行反应,最终产生能量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作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它提供了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能量,同时也排除了新陈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
二、呼吸器官1.人类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通过鼻孔进入人体。
气管将空气传送至肺部,支气管则将气流分配到肺的各个部分。
肺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负责气体交换并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三、呼吸过程1.呼吸过程主要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
外呼吸指的是气体交换发生在呼吸器官与外界之间,即肺泡的氧气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最终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内呼吸发生在细胞内,指的是细胞通过氧化食物产生能量和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四、呼吸的调节1.呼吸的调节主要由呼吸中枢和荷尔蒙控制。
呼吸中枢包括位于脑干的延髓和位于大脑的呼吸中枢,通过感受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来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荷尔蒙,如肾上腺素,也可以影响呼吸,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加快呼吸以增加氧气供应。
五、呼吸与健康1.正确的呼吸对维护健康非常重要。
正常的呼吸方式是通过鼻孔吸气,将空气送入下腹部,慢慢吸气并利用腹式呼吸。
这种呼吸方式有助于增加肺活量和充分吸收氧气,并减轻肺部和心脏的负担。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呼吸效率和保持健康。
六、其他相关知识点1.呼吸作用与燃烧:呼吸作用是一种有控制的燃烧过程,食物中的化学能在身体内与氧气反应,产生能量、水和二氧化碳。
2.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通过气孔进行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
3.异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异氧呼吸是指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通过发酵反应产生能量,而有氧呼吸则需要有氧气参与。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生理过程,它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地聊聊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二、呼吸作用的类型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₆H₁₂O₆+ 6O₂+ 6H₂O → 6CO₂+ 12H₂O +能量有氧呼吸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的H,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又分为两种类型:(1)酒精发酵:C₆H₁₂O₆ → 2C₂H₅OH + 2CO₂+少量能量(一般发生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2)乳酸发酵:C₆H₁₂O₆ → 2C₃H₆O₃+少量能量(一般发生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三、呼吸作用的意义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维持体温;另一部分则转移到 ATP 中,供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物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肌肉的收缩等。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呼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等,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氨基酸,进而合成蛋白质;也可以转化为脂肪、磷脂等物质。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调节细胞内的酸碱度,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的速率。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呼吸作用加快;温度过高,酶会变性失活,呼吸作用受到抑制。
七年级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呼吸是生命的基本活动之一,通过呼吸,人体可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在七年级的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呼吸器官1. 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能够过滤、加湿和加热空气。
2. 喉咙:连接鼻腔与气管,是空气进入肺部的通道。
3. 气管:在胸腔内分为两支气管,分别通向左右肺。
4. 支气管:是气管分支出来的管道,将空气输送到肺的各个部位。
5. 肺:人体的呼吸器官,通过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二、呼吸过程1. 吸气:胸腔膨胀,膈肌下降,肺内压力降低,使空气进入肺部。
2. 气体交换:在肺泡中,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排出到肺泡中。
3. 呼气:胸腔收缩,膈肌上升,肺内压力增加,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三、呼吸的调节1. 自主神经调节:交感神经的兴奋可使呼吸加快,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则可使呼吸变缓。
2. 化学调节:主要通过化学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调节呼吸。
例如,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呼吸会加速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四、肺活量与身体健康1. 肺活量的测量:通过肺活量的测量,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呼吸系统功能的健康状况。
常用的肺活量测试项目包括用力吐气、用力吸气以及全力呼吸等。
2. 健康的呼吸系统:良好的呼吸系统功能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给身体,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五、危害呼吸系统的因素1.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长期吸烟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2.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如烟尘、废气等,也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3. 不良生活习惯:长时间呆在封闭、不通风的环境中,沉迷于电子产品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对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在学习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学到了呼吸器官的名称和功能,还了解了呼吸过程和呼吸的调节机制。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保持身体健康对呼吸系统的重要性,并应避免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呼吸作用的类型与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的类型与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呼吸作用的类型呼吸作用主要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 ATP 的过程。
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无氧呼吸则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在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和高等植物在水淹等情况下会发生。
二、呼吸作用的过程(一)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葡萄糖的酵解在细胞质基质中,一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两个丙酮酸分子,同时产生少量的H(还原氢)和少量的 ATP。
化学反应式:C₆H₁₂O₆ → 2C₃H₄O₃+ 4H +少量能量2、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产生少量的 ATP。
化学反应式:2C₃H₄O₃+ 6H₂O → 6CO₂+ 20H +少量能量3、第三阶段:H与氧结合形成水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产生大量的 ATP。
化学反应式:24H + 6O₂ → 12H₂O +大量能量(二)无氧呼吸的过程无氧呼吸的过程也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即葡萄糖的酵解,产生丙酮酸和少量的H以及少量的能量。
2、第二阶段:在不同酶的催化下,丙酮酸可以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
(1)酒精发酵:C₃H₄O₃ → 2C₂H₅OH + 2CO₂+少量能量(2)乳酸发酵:C₃H₄O₃ → 2C₃H₆O₃+少量能量三、例题解析例题 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①与氢结合生成水②与碳结合形成二氧化碳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④在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解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参与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结合生成水,这一过程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所以氧是在线粒体中被消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作用名词: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 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 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 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 TP中。
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4、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5、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规律是: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1:3②产生同样数量的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19:1。
如果某生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两种呼吸都进行。
6、产生ATP的生理过程例如:有氧呼吸、光反应、无氧呼吸(暗反应不能产生)。
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叶绿体基粒(光反应)、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实践应用:1.内部因素:(1)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株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期、开花期呼吸速率较高,成熟期呼吸速率较低。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2.环境因素:(1)温度①规律:呼吸作用在最适温度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下降,甚至变形失活,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温度活性下降,呼吸受抑制。
②应用:生产上常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
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2)O2的浓度①规律: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0%以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l0%以上,只进行有氧呼吸。
②应用: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的浓度抑制呼吸作用,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保鲜时间。
(3)CO2浓度①规律: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0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
②应用:在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中,增加CO2:浓度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
(4)水含量①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弱。
②应用:在作物种子的储藏时,将种子风干,以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思维拓展:1、温室中栽培农作物提高产量的措施有两个方面,提高光合强度和降低呼吸消耗。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等,但农业生产中最常考虑的是温度。
其他几个因素不容易控制。
2、植物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5~35℃,最高温度在35~45℃。
3、绿色植物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总比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高。
一般情况下,植物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为30℃,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
光合作用一、应牢记知识点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①、叶绿素a ——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②、叶绿素b ——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①、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②、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⑴、提取方法:丙酮做溶剂.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酮混合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7、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8、光合作用反应式:(1)光反应条件:有光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过程:①水的光解:② ATP的合成:(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条件:有光和无光场所:叶绿体基质过程:①CO2的固定:② C3的还原:(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 .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 .Ingen – 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 .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1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J .von .Sachs,1832——1897)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⑴、饥饿处理——将绿叶置于暗处数小时,耗尽其营养.⑵、遮光处理——绿叶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⑶、光照数小时——将绿叶放在光下,使之能进行光合作用.⑷、碘蒸汽处理——遮光的一半无颜色变化,暴光的一侧边蓝绿色.14、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 .Ruben)卡门(M .Kamen)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⑴、同位素标记法三要点:①、用途:指用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②、方法:放射性同位素能发出射线,可以用仪器检测到.③、特点: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改变,不影响细胞的代谢.⑵、用18O标记H2O和CO2,得到H218O和C18O2.⑶、将植物分成两组,一组提供H218O,另一组提供C18O2.⑷、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检测植物释放的O2.⑸、结果,只有提供H218O时,植物释放出18O2.15、卡尔文循环——卡尔文(M .Calvin,1911——)实验⑴、用14C标记CO2得14CO2⑵、向小球藻提供14CO2,追踪光和作用过程中C的运动途径. 14CO2—→14C3—→14C6H12O616、光合作用过程二、应会知识点1、光合作用中色素的吸收峰2、叶绿体结构⑴、具有内外双层膜.⑵、具有基粒——由类囊体色素.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3、化能合成作用⑴、概念:指利用环境中某些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的合成作用.⑵、典型生物:硝化细菌、铁细菌、瘤细菌等.⑶、硝化细菌:原核生物,能利用环境中氨(NH3)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或硝酸(HNO3)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⑷、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也是自养生物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1)光照强度: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
(2)CO2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加快。
(3)温度:光合作用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快,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四、农业生产中提高光能利用率采取的方法:延长光照时间如:补充人工光照、多季种植增加光照面积如:合理密植、套种光照强弱的控制:阳生植物(强光),阴生植物(弱光)增强光合作用效率适当提高CO2浓度:施农家肥适当提高白天温度(降低夜间温度)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五、补偿点、饱和点光补偿点: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照度值。
在光补偿点以上,植物的光合作用超过呼吸作用,可以积累有机物质。
光补偿点以下,植物的呼吸作用超过光合作用,此时非但不能积累有机物质,反而要消耗贮存的有机物质。
如长时间在光补偿点以下,植株逐渐枯黄以致死亡。
当温度升高时,呼吸作用增强,光补偿点就上升。
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处于动态平衡时的光照强度。
其数值随温度增高而上升。
植物处于此种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抵消,但夜晚呼吸作用继续进行,以一昼夜计算,有机物将有亏损。
这样,经过一定时间,植物将会由于饥饿而死亡。
因此,温室栽培遇到阴暗天气,应注意适当调节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