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闻传播中的政治控制与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
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尚自强新闻自由1、新闻自由的定义:新闻自由,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等的自由权利,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不受干扰的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
2、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提出的口号。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中,1644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在国会发表了一个演说,抨击政府对新闻出版的专制统治,要求给予人民以言论出版自由。
弥尔顿在这篇演说里阐述了三个基本思想:第一,人的理性高于一切,言论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因此,人人都有不受限制地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第二,应该允许存在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学说(包括正确的也包括错误的)都可以流行,通过自由竞争,正确的观点会保留下来,错误的观点会自行消亡;第三,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政府应保持中立,不要去协助任何一方。
这个演说后来作为小册子正式出版,名为《论出版自由》。
弥尔顿因此成为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政治家,英国也因此成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思想的发源地。
3、新闻自由的实质:新闻自由的实质就是通过传播和接受新闻而实现的一种民主权利,它是政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
4、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1)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是依靠资本家钱袋的自由,是金钱和资本的自由。
(2)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是垄断报团相互竞争、兼并的自由。
(3)资本主义新闻媒体的自由被限定在不能侵犯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严格界限内,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是以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为前提的自由。
(4)资产阶级政党和政府极力操纵新闻媒介,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是受资产阶级全面控制的自由。
5、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特点:(1)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摆脱了“资本的奴役”的自由,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自由,新闻媒体归全体人民所有。
简述传播控制与新闻自由
传播控制与新闻自由一、什么是传播控制和新闻自由?大众传播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制度条件进行的,因此,大众传播也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
这种社会制度即传播制度,是直接或间接对大众传播起着控制和制约作用的社会传播规范体系既包括宏观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也包括中观的报道机制约束,还包括微观的社会价值规范和传播者的约束。
传播控制便是利用这些传播制度对大众传播的传播过程进行控制,进而控制传播效果,以达到国家对大众传播的既定要求。
有人认为传播制度问题主要是大众传播工具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即言论、出版自由问题。
新闻报道作为大众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新闻报道的传播控制便是对新闻言论、新闻出版自由问题的管制,即对新闻自由的管制。
新闻自由主要是指新闻制作中素材选择的自由、报道方式选择的、新闻评论的自由等。
新闻是否自由与宏观的政治社会环境有关,新闻如何自由与微观和中观的传播机构内部结构有关。
一、宏观传播控制下的新闻自由新闻内容制作与社会是不开分割的相关体,社会生产力水平等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新闻内容的选择与制作,它不可能不带有它所在的社会的特征。
政治制度是新闻控制中的最主要因素,主要通过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方式进行控制。
一方面,随着大众传播的普及,大众传播在影响人们观念、价值倾向等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新闻内容进行管制,以使其健康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为了保障新闻内容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国家需对新闻内容进行控制。
虽然,政治因素对新闻报道的介入可以规范新闻内容制作与传播,但同时也降低了新闻的自由度。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传播者范围的缩小。
采访权、传播权、编辑权、发表权、著作权等归少部分专业组织人员所有。
②传播内容的选择。
国家主要通过传播内容为国家制度、国家目标等服务,对于那些与这种目的联系不紧密的内容相应较少,不易受到传播者的重视。
浅析网络传播中新闻自由问题
目录:摘要:新闻自由作为一种理念,它的提出与发展使得新闻业达到了新的高度;网络作为一种传播载体,为新闻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一理念与载体也已成为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同追求,新闻自由与网络传播有其重要的价值,理应受到社会的监督,法律的保障和支持。
其自由也是有条件的,新闻过度的自由引发一系列危害社会的问题,网络的传播更加使得这些危害的扩大,因此这些问题也不容小觑,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或防治,本文通过对新闻自由的发展,网络传播的特点,及其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些关于防治这些问题,保障公民利益的方法。
Abstract: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as a concept ,it is propos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s industry has reached a new height ; network as a carrier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cept and the carrier has become the common pursuit of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social systems in the world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the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t has important value,should be subject to the supervision of the society ,legal protection and support .The freedom is conditional ,excessive free news triggered ofhram to social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makes it harder to expand these hazards ,so these problems can not be ignored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solve or control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as some problems caused by also put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methods about these problems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itizens.关键词:新闻自由网络传播危害防治方法一、新闻新闻自由的含义及其发展1、新闻自由的含义新闻自由,或称新闻自由权,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自由的权利。
中国建国时期的新闻媒体和新闻自由
中国建国时期的新闻媒体和新闻自由在中国建国时期,新闻媒体起到了促进革命进程以及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政治形势的特殊性,新闻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本文将探讨中国建国时期的新闻媒体发展,并研究新闻自由的局限性。
一、新闻媒体的发展1.宣传革命理念在中国建国初期,新闻媒体充当了宣传革命理念的重要角色。
通过宣传党的政策和指导思想,媒体帮助人们从根本上改变旧的观念和思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人民日报》等党报成为党和政府传递消息的重要工具,为人们提供了及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
2.弘扬中国价值观新闻媒体在中国建国时期也扮演了弘扬中国价值观的角色。
通过报道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历史,媒体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此外,新闻媒体还宣传了新中国的先进事迹和英雄人物,鼓舞了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传递信息和改善生活中国建国时期的新闻媒体致力于向广大人民传递丰富的信息,提高社会公众的素质。
媒体报道了国内外的新闻事件,宣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计划经济的成就,帮助人们了解国家现状,获得新知识。
此外,新闻媒体还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引导大众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推动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
二、新闻自由的局限性尽管中国建国时期的新闻媒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在新闻自由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政府控制在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下,新闻媒体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中央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着所有的报纸、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审查并干预各种新闻报道。
这种政府控制限制了新闻媒体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使其无法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和问题。
2.宣传目的中国在建国初期处于革命时代,新闻媒体主要是为了传递政府宣传的革命理念和政策。
因此,一些报道更加偏向于光鲜的一面,对于社会上的问题和负面消息往往局限于报道。
这种宣传性质限制了媒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限制异见声音在中国建国时期,新闻媒体对于异见声音的容忍度相对较低。
一些批评或质疑政府的声音往往被打压或忽视。
浅论新闻传播中的政治控制与新闻自由
作业题目:浅论新闻传播中的政治控制与新闻自由姓名:肖璐班级:新闻1001班学号:201076250123浅论新闻传播中的政治控制与新闻自由摘要:新闻传播中,政治控制和新闻专业主义一直是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不得不衡量的两把标尺。
<1>新闻专业主义,是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功能,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用了三个表述方式——监视者(watcher)、论坛(forum)和教师(teacher)。
新闻专业主义者认为公民有“知”的权利,维护公民的知情权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2>而政治控制却刚好与此相反,它作为新闻调控者和管理者,主要在新闻的报道程度和范围上作限制。
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不同,由此呈现出来的新闻报道景观也迥然不同。
总体看来,正面报道两者目标更容易达成一致;越是灾难新闻或负面报道,两者似乎更容易背离。
关键词:政治控制新闻自由矛盾满足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在新闻中,知情权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受众作为新闻接收的主体所具有的对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二是亲属和受害者对事件全部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
下面就以灾害性新闻为例:1、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重要性一般说来,灾难有以下特征:突发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紧迫性和信息不充分。
前四者的合力加之公众处于信息“饥渴”状态,此时如果媒体权威缺席,很容易给流言,甚至谣言提供滋生至而蔓延的空间。
而谣言一旦蔓延,在灾难事件中形成舆论,就很有可能导致群体冲动而引发失控行为,成为社会种种不稳定因素之一。
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及时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对其行为进行引导和控制是灾难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一环。
因此,为了维护社会安稳,政府就采用政治控制等手段,既满足人民对新闻的渴望,又能够把造成的影响弱化,有利于稳定人民的情绪。
2、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必要性(1)传播渠道多样化。
浅论新媒介时代的新闻自由
浅论新媒介时代的新闻自由摘要:新闻自由本身是一种特殊权利,是人类社会迄今未完全实现的理想,是全球视野中亟需进一步保障和实现的基本人权,是自然人和法人在法律范围内所享有的自由从事新闻活动免于他人和政府干涉的权利。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技术的扩散,要求我们重新检讨新闻自由这个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研究命题。
关键词:新媒介、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一、新闻自由的源起及性质分析(一)新闻自由的源起及定义1644年11月24日,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发表了一片名为《areopagitica》的演讲稿,在这篇演讲稿中,“freedom of the press”首次出现标志着“新闻自由”这个概念的诞生。
弥尔顿在这篇伟大的篇章中认为,在意见的自由市场中,真理可以受到最佳保证,反对政府的限制妨碍意见自由流传及对真理的追求。
《中国实用新闻大字典》中对新闻自由的定义是:新闻自由,或称新闻自由权,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
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
也就是说新闻自由是自然人和法人在法律范围内所享有的自由从事新闻活动免于他人和政府干涉的权利。
新闻自由的主题要素是自然人和法人,客体要素是新闻,内容要素包括创办新闻媒体的自由、接近新闻来源的自由、传送新闻的自由、刊播新闻的自由、评论新闻的自由、销售新闻产品的自由和获知新闻的自由、使用新闻媒体的自由。
(二)新闻自由的性质分析在当代新闻理论界,新闻自由主要有两个相同的概念。
其一认为新闻自由属于出版自由,其二是认为新闻自由属于言论自由,并未从言论自由中独立出来。
在一般意义上说,新闻自由是指搜集、发布、传播、出版和接受新闻的自由。
然而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新闻自由不是简单的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也不是单一的某项权利。
那么新闻自由究竟是什么性质的自由呢?新闻自由是一种制度性权利。
它存在于新闻媒体的公平、正义和无私的前提下,但在如今新闻媒体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这样的前提并非能如实存在。
新闻传播中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操控
新闻传播中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操控在当代社会中,新闻传播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事实的重要途径,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然而,新闻报道往往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可能被政治操控,这对公众获取客观、真实的信息构成了挑战。
首先,新闻传播中的意识形态存在普遍性。
不同的媒体机构拥有不同的立场和价值观,这在他们的报道中会得到体现。
无论是词汇的选择、语调的使用,还是对事件的重点关注,都会受到媒体自身的意识形态倾向所影响。
例如,在一些国家,政府掌握了主导性的媒体,这些媒体往往会倾向于支持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将其置于正面光环之下,而对批评和异议视而不见。
这样的报道倾向可能会扭曲客观事实,让公众对真相产生误解。
其次,政治操控也是新闻传播中的一大问题。
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有时会利用媒体来达到特定的目的。
他们可以通过控制新闻报道的内容、限制媒体的自由度,从而操控公众的舆论和思想。
举例来说,政府可以选择性地宣传某些消息,屏蔽不利于其政权形象的报道,或者直接限制新闻自由,以遏制批评声音的传播。
这种操控行为使得公众只能得到被政府所允许的信息,而无法全面了解真实的情况。
然而,新闻传播中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操控并非无法应对。
首先,公众要保持批判思维,学会辩证地看待新闻报道。
在获取信息时,应当多方求证,听取不同的声音,以获得全面的了解。
其次,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担当起责任,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报道。
他们应该遵循媒体伦理,坚守事实真相,不受意识形态或政治压力的干扰。
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管,保护新闻媒体的独立性和报道的真实性,以避免政治操控和信息扭曲的情况发生。
此外,新闻传播的多元化也是解决意识形态和政治操控问题的重要途径。
当公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时,他们能够进行对比和筛选,减少信息的偏颇性。
因此,鼓励媒体多样性和新闻平台的独立性是构建公平、开放的新闻传播环境的关键。
总之,新闻传播中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操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通过批判思维、媒体自律和政府监管等多方努力,可以减轻它们对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
民主社会中的新闻自由与新闻监管
民主社会中的新闻自由与新闻监管在民主社会中,新闻自由与新闻监管是一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衡的关系。
新闻自由是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石,它确保了媒体的独立性和公开性,以便传递真实、准确、客观的信息给公众。
而新闻监管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而设立的制约机制。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新闻自由与新闻监管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和互动关系。
首先,新闻自由是一种基本人权,它保障了公众接收各种信息的自由权利。
在民主社会中,新闻媒体的自由度决定了公民获取信息的多样性和深度。
如果新闻媒体没有独立性和公开性,容易受到政府或其他利益集团的操纵,公众将无法获得真实的信息,社会舆论也将失去多样性。
然而,新闻自由也需要受到一定的监管和约束,以确保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新闻媒体作为一种传媒力量,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如果缺乏监管,可能会造成虚假信息的传播、侵犯他人隐私、引发社会恐慌等问题。
因此,新闻监管机构的设立和规范是必要的。
新闻监管应当保持公正、透明和权威性。
它应该独立于政府和其他利益集团,确保对新闻媒体的监督和管理能够有效进行。
监管机构需要制定相关规则和标准,对新闻媒体的行为进行评估和指导,防止媒体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权益。
同时,监管机构还应该处理好舆论导向与真实报道之间的平衡,不过度限制言论自由。
在民主社会中,新闻自由和新闻监管之间存在着相互制衡的关系。
一方面,新闻自由的保障需要有有效的监管机制来维护。
监管机构承担着监督新闻媒体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任务。
另一方面,新闻监管也应该注意不过度侵犯新闻媒体的自主权和报道自由。
要保持一种平衡,既确保新闻自由的实现,又能够有效监管新闻行业。
在实践中,新闻自由和新闻监管仍然面临着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一些国家存在新闻审查和控制的现象,限制了新闻媒体的自由度。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对传统新闻监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大大增加,监管体系也需要相应地更新和调整。
网络时代下的国际新闻传播自由与管控
网络时代下的国际新闻传播自由与管控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新闻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新闻传播自由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和价值观,在网络时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面临着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管控和限制。
本文将探讨网络时代下的国际新闻传播自由与管控的情况。
一、国际新闻传播自由的意义国际新闻传播自由是指新闻媒体在国际范围内可以自由地寻找、收集和传播信息的权利。
这种自由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有助于促进公众的知情权,维护人民的表达权和监督权。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传播自由的实现更加便捷和广泛,个人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博客等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实现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
然而,尽管新闻传播自由的意义重大,但在实际操作中,国际社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国际新闻传播自由的局限性。
二、国际新闻传播管控的现实1. 国家层面的管控在网络时代,一些国家对网络新闻传播实行严格的管控,试图限制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并对媒体的报道进行审查和干预。
这种管控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审查制度、封锁网站、实施互联网监管和打击假新闻等手段。
这种管控不仅影响了国民的知情权,还制约了国际新闻传播自由的实现。
2. 跨国公司的管控在网络时代,一些跨国科技公司成为了网络新闻的主要传播平台。
这些公司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对信息进行审查和过滤,以避免触碰敏感话题或引发政治争议。
这种管控形式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公众难以获得真实的国际新闻信息,进一步限制了新闻传播自由。
三、应对管控的措施尽管国际新闻传播自由面临管控的挑战,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
1. 提倡跨国合作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国际新闻传播自由。
各国政府和媒体机构可以开展合作项目,分享经验与技术,共同应对管控挑战。
同时,民间组织和媒体监督机构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监督管控行为,保护新闻传播自由。
2. 加强法律保障各国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新闻传播自由的范围和边界,并对跨国公司的管控行为进行监管。
论文 网络传播中的新闻自由与规制
网络传播中的新闻自由与规制摘要:“新闻自由”是联合国大会倡导的基本人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是民主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
但自由不代表无节制,在行使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新闻传播者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禁止新闻自由权利的滥用。
网络时代是一个数字时代,网络环境下新闻自由表现出了诸多的新特点,拓展了新闻自由的疆域,但是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而其中有许多弊病值得我们深思,本文拟就网络环境时代中的新闻自由及其边界略作思考。
关键词:新闻自由,网络,规制新闻自由的思想最早源起于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英语表述为the freedom of press,开始主要指印刷出版业的自由权。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演变,现可译为“新闻出版自由”或“新闻自由”。
1954 年,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87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意味着在新中国,言论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了国家根本大法的保证。
而该条文中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也就成了我国新闻自由的宪法依据。
对于新闻自由的定义,新闻自由的概念现在虽无明确定义,但在1951 年,国际新闻学会综合各方意见,提出了新闻自由的四条标准,即:采访自由、传播自由、出版自由、表达自由。
【1】而我国学者从新闻自由与出版自由以及言论自由关系的角度出发,对新闻自由做出了不同的阐释。
但对其核心内涵的界定基本一致,本文引用学术界和法律界都较为认可的定义:所谓新闻自由是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
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並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
【2】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诞生,昭示着一次深刻的传播革命的到来。
它使信息传播模式大大变革,新闻生产从此不再是少数媒体机构的专利,多数人向多数人传播新闻的媒体形态初见雏形。
网民参与新闻传播的形式不可逆的打破了媒介资源由专人专业垄断的局面,而硬件的普及性及使用的便利性带来的是新闻自由首先在实现的形式上获得了一定的保障,它使凡是具有媒介使用能力的民众也有了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窗口。
第八讲 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
利为中央电视台台长,免 去赵化勇中央电视台台长 职务。 5月16日上午,中央电视 台召开处级以上人员会议, 通报了上述人事任免。中 组部、中宣部、国家广电 总局等部门均有官员到会。 据介绍,这次调整是因赵 化勇已达到规定的任职年 龄界限,属正常的干部新 老交替。
经济控制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产业所有权的控制。或以国 家占用的方式,或以资本作后盾,通 过创办、购买、兼并、控股等方式, 拥有新闻媒体的产权或股权。 ②广告的控制。即通过刊播广 告的方式影响新闻媒体的经济来源, 迫使新闻媒介就范。
“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前概念 17世纪中叶,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
号。 最早提出‚出版自由‛这个口号的是英 国著名政治家、诗人约翰· 弥尔顿(16081674) 1644年11月24日,弥尔顿发表了著名的 《出版自由请愿书》(《论出版自 由》) :‚让我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 见,并根据良知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 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法院判决:登报道歉并赔1万元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南方某报的报道构
成对刘某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的侵害, 判令该报刊登道歉声明,并向刘某支付精 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 南方某报不服一审判决,遂向中山市中级 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后认为,原审认定事实清楚,使用法律正 确,处理恰当,故维持原判。
“观点的自由市场”
‚虽然说各种学说流派可以随便在土地上传播, 然而真理却已经亲自上阵;我们如果怀疑她的力 量而实行许可制和查禁制,那就是伤害了她。让 她和虚伪交手吧。谁又看见过真理在放胆地交手
时吃过败仗呢?她的驳斥就是最好的和最可靠的
压制。‛
新闻自由口号的产生,是资产阶级民主
学者反对封建专制的有效武器。
浅谈新闻自由的边界与限制
浅谈新闻自由的边界与限制摘要: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是三种不同的权利, 但在历史源流、内涵、实践等方面有许多相似性。
针对它们的交叉领域和边界问题, 本文将学界的相关观点进行梳理, 并提出一些新观点。
另外, 新闻自由在实践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如公共利益、个人权利等, 如何协调新闻自由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本文探讨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新闻自由,冲突与协调,边界问题一、新闻自由的定义依权利主体不同, 学界对"新闻自由";的定义也有很大区别。
1940年代中国新闻界对新闻自由的定义是:"所谓新闻自由, 不外以下三事曰:采访自由、传递自由、受授及发表自由。
";此为狭义的新闻自由定义, 将新闻媒体作为新闻自由的主体来进行讨论。
何梓华认为, "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 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
";【2】此为广义的新闻自由定义, 认为新闻自由的权利主体是作为个人的公民, 扩大了其主体范围。
可见, 对新闻自由主体认知的不同决定了其定义的角度。
本文取狭义的新闻自由定义, 从而对以下内容展开讨论。
二、新闻自由与其它权利的冲突与协调(一)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隐私权和新闻自由都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但二者在行使过程中容易发生冲突。
首先, 二者在价值追求上存在差异。
隐私权的价值在于保护公民个人生活的自由;而新闻自由的价值在于保护新闻媒体在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相关权利。
其次, 二者在根本利益上存在冲突。
隐私权尽可能保护公民的秘密;而新闻自由则尽可能地获知外界的信息。
二者利益不同, 必然导致冲突。
对于新闻自由和隐私权的冲突问题的解决, 学界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1.优先保护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代表了公共利益, 应当优先受到保护, 公民应忍受轻微的人格权损害。
此观点对于"轻微";一词界限模糊, 难以界定。
大学:解读传媒中的政治控制
大学:解读传媒中的政治控制引言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传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传媒的内容往往受到政治控制的影响。
而在大学学习传媒的过程中,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和分析这种政治控制对传媒产业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控制的定义、传媒中的政治控制案例和大学在解读政治控制中的角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什么是政治控制?政治控制指的是政府、政治组织或政治性团体对传媒的内容、组织形式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掌控和干预。
政治控制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政治宣传、信息封锁、网络审查、媒体监管等手段,旨在从意识形态、信息传播和舆论导向等方面影响传媒的内容和形式。
传媒中的政治控制案例1. 中国的媒体管制中国是一个以政府控制为主导的传媒环境。
在中国,大部分媒体都由政府或政府控制的机构所有,包括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和新闻网站等。
政府对媒体的直接控制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的审查和审查制度的存在。
这导致中国的媒体无法对政府的错误进行批评和揭露,而且媒体报道也常常面临政治压力。
2. 美国的媒体集中化问题相对于中国的政治控制,美国的媒体集中化问题更为普遍和隐蔽。
在美国,少数大型跨国传媒公司垄断了主流传媒市场,这导致了信息来源的单一化和新闻报道的片面性。
这种媒体集中化也给政治控制提供了可能,因为媒体公司的利益往往与政府政策密切相关。
3. 北韩的信息封锁北韩是一个极端的案例,媒体被完全政治控制。
在北韩,政府严格限制媒体的内容和访问互联网。
媒体只能发布官方政府信息,并且大部分信息都是宣传性质的。
这种信息封锁让北韩公众无法获得真实的信息,媒体成为了政府宣传的工具。
大学解读政治控制的角色大学在传媒中解读政治控制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学作为知识的源泉和舆论的制造者,应该提供客观、中立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政治控制的存在及其对传媒的影响。
1. 提供批判性思维培养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辨别政治控制的存在和影响。
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和案例,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轻易被政治控制的信息所左右。
论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详解
论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摘要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人们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取各方面的信息,新闻自由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新闻自由也是传媒人士倡导并积极追求的权利。
新闻的自由传播为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不少积极动力。
然而在经济社会中,新闻自由也极容易受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让新闻自由走向错误的发展道路,造成新闻自由的泛滥。
新闻自由诞生于严酷的社会控制之下,但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也成为了社会控制的工具之一,在面对一些关乎社会大局控制的问题上,有时是以牺牲新闻自由为代价的。
在全世界范围内,统治阶级的意志往往将大众的新闻自由变为统治阶级的新闻自由,社会控制的意图凌驾于新闻自由之上。
新闻自由的诉求得不到保障,而民众也失去了了解事实真相的机会,在极端情况下,信息的不畅通甚至会加大社会控制的难度。
社会控制和新闻自由都有可能走向极端而造成社会不必要的动荡,我们也就需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的调整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促进社会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新闻自由社会控制博弈影响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s Freedom and Social ControlB.A Candidate: Wu Qin Supervisor: Tang Chunlan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the mass media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ves, through which people can get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easily. In the meantime, the concept of press freedom is gain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ity. The freedom of press is also the right what the media working staff are actively striving for. Although the free dissemination of news provides a lot of positive motives for the society’s rapid development, press freedom is still very vulnerable to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in the economic society, which can lead it to a wrong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thus result in the squander of such freedom. Nowadays the mass media has also become one of the tools of the society by sometimes sacrificing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when facing some problems relating to overall social control. Press freedom comes from intense social control, but the ruling classes all around the world always try to turn the public’s press freedom into the ruling classes’ press freedom by putting the intent of social control above press freedom. With the aspiration of press freedom not being fulfilled, the mass lose the opportunity to be informed of the truth. What’s worse, the block of information will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social control in some extreme cases. Social control and press freedom both can go to extremes and cause unnecessary turmoil in the society, so we should constantly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s freedom and social control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promote it in a normal way.Key words: press freedom; social control; game theory; influence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问题的起源 (1)1.1.1社会背景 (1)1.1.2 理论背景 (1)1.1.3研究意义 (2)1.2思路与方法 (2)1.2.1研究思路及步骤 (2)1.2.2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3)第2章文献综述 (3)2.1本选题国外的研究现状 (3)2.2本选题国内的研究现状 (4)2.3国内外研究评估小结 (4)第3章新闻自由的界说 (5)3.1新闻自由的起源 (5)3.2新闻自由的界定 (5)3.2.1西方对新闻自由的论述 (6)3.2.2中国对新闻自由的论述 (6)3.3新闻自由的发展历程 (7)3.4新闻自由的内涵与性质 (8)3.4.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 (8)3.4.2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8)3.4.3新闻终伴随着义务与责任 (8)3.5新闻自由的滥用——以世界新闻报为例 (9)第4章社会控制的概况 (9)4.1社会控制的概念 (9)4.2美国在战争中的新闻控制 (10)4.3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看中国的社会控制现状 (10)4.4现代社会控制的现状 (11)4.5现代社会控制的手段 (12)4.5.1法律的控制 (12)4.5.2行政控制 (12)4.5.3经济控制 (12)4.5.4暴力控制 (13)4.6新闻控制的必然性 (13)第5章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平衡 (14)5.1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博弈——以非典为例 (14)5.2新闻控制的限度 (15)5.3如何在新闻自由与控制中取得平衡 (15)5.3.1应加强新闻立法建设 (15)5.3.2新闻自由应划定道德底线 (16)5.3.3新闻自由必须遵循新闻规律 (16)5.3.4完善新闻自律的机制 (16)5.4我国新闻自由的困境 (16)5.4.1体制障碍的制约 (16)5.4.2商业主义的侵蚀 (17)5.4.3法律诉求的缺失 (17)5.4.4人文传统的裂隙 (17)5.5如何发展我国的新闻自由 (18)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前言1.1问题的起源1.1.1社会背景对于现代人来说,信息爆炸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信息的快速传播新闻媒体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言论自由也成为所有公民公认的基本权利。
新闻自由与言论管控之间如何寻求平衡
新闻自由与言论管控之间如何寻求平衡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自由与言论管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且充满争议的话题。
新闻自由是民主社会的基石之一,它赋予了媒体和公众获取、传播信息以及表达观点的权利;而言论管控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
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新闻自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使得公众能够获取广泛的信息,了解社会的各种动态和问题。
媒体作为新闻的传播者,能够发挥监督作用,揭露社会的不公和腐败现象,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一个自由的新闻环境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使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
例如,在一些重大公共事件中,及时、准确的新闻报道能够引导公众采取正确的行动,避免恐慌和混乱。
然而,新闻自由并非绝对。
如果毫无约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些不良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经济效益,可能会传播虚假新闻、夸大事实或者侵犯他人隐私。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会误导公众,还可能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过度的新闻自由可能会泄露国家机密,威胁国家安全。
言论管控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
当言论涉及到煽动暴力、恐怖主义、种族歧视、诽谤他人等违法和有害内容时,就需要进行管控。
这样可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比如,在网络环境中,如果不对恶意言论进行管控,可能会引发网络暴力,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
但是,言论管控也需要谨慎实施,避免过度和滥用。
过度的言论管控可能会限制公众的思想自由和创造力,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而且,如果管控的标准不明确、程序不透明,可能会被某些权力机构滥用,成为打压异见和控制舆论的工具。
那么,如何在新闻自由与言论管控之间寻求平衡呢?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明确规定哪些言论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法律应该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稳定性,为新闻自由和言论管控提供清晰的边界。
同时,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应该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接受社会的监督。
探究网络传播中的新闻管制与新闻自由论文
探究网络传播中的新闻管制与新闻自由论文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又多一个传播媒介。
新闻借助这一载体,让广大民众参与到新闻的传播和评论当中,民众拥有获取、传播和评论新闻的主动权,在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的同时,许多问题也应运而生。
使得新闻管制与新闻自由在网络传播中矛盾重重,难以平衡发展,网络新闻管制问题严重。
一、网络传播中新闻管制与新闻自由的现状1、网络新闻自由权利滥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新闻自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网络传播在融合了传统传播的特征情况下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本质,海量信息的高速传播,充分满足了民众的知识需求。
网络信息传播自由、虚拟的交流平台给广大民众提供了参与媒体、传播个人声音的渠道,打破了传统的新闻管制模式。
然而,这种便捷式的传播方式也为一些网友的不良行为和不良言论的发表提供了平台,使得新闻自由权利滥用现象严重。
例:15年3月功夫演员吴京在参加节目时因不认识韩国偶像组合EXO而引起了广大民众吴京不认识EXO的言论大战。
EXO的粉丝要求吴京向EXO全体成员道歉,并到吴京的微博、贴吧进行辱骂、自残恐吓等行为,并造成人员伤亡。
2、网络新闻管制疲软乏力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着,网名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言论的表达者,并以匿名或非匿名的形式表达、传播者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互联网新闻自由的高速发展,使得新闻管制的效力不断的缩小,逐渐失力。
例:15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刚开始的撒钱说被民众广为传播,并对所谓的撒钱人进行人肉搜索、言论讨伐。
在上海公安微博公开表示事件原因并非撒钱一说之后还有部分网民对其撒钱人进行言语攻击,还有网友对事件原因进行自我猜测,管理部门紧急预案措施的缺乏和管理失职等问题的言论。
使得上海有关部门不得不进行言论导向和事件原因的公开声明和相关案例的分析说明。
网络环境中新闻管制的乏力,催生出的一系列危害会为民众个人甚至国家带来严重威胁。
在网络传播中,过度的言论自由会侵害公民基本权利,如公民个人隐私和人生安全。
中国法律规定的新闻自由(3篇)
第1篇一、引言新闻自由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人权之一,也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然而,对于新闻自由的界定和保障,我国法律有着严格的规定。
本文将从中国法律规定的角度,探讨我国新闻自由的内涵、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中国法律规定的新闻自由内涵1. 新闻自由的定义新闻自由,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采集、制作、传播新闻信息,以及表达、评论、批评新闻事件的自由。
新闻自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言论自由:公民有权对国家、社会和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和批评。
(2)出版自由:公民有权创办报纸、杂志、书籍等出版物,并传播新闻信息。
(3)新闻采访自由:新闻工作者有权采访、调查和报道新闻事件。
(4)新闻传播自由:新闻机构有权选择、编辑、发布新闻信息。
2. 新闻自由的界限虽然我国宪法规定了新闻自由,但并不意味着新闻可以无限制地传播。
根据我国法律,新闻自由的界限主要包括:(1)不得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2)不得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3)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4)不得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
(5)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三、中国法律规定的新闻自由现状1. 新闻自由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新闻自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和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闻媒体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形成了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格局。
(2)新闻传播渠道不断拓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迅速崛起。
(3)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不断提高,新闻采访和报道水平逐渐提高。
2. 新闻自由的不足尽管我国新闻自由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新闻监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部分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受到行政干预。
(2)新闻舆论监督力度不够,部分敏感话题和事件难以得到充分报道。
(3)新闻工作者权益保障不足,部分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遭受打击报复。
新闻自由与新闻传播调控
新闻自由与新闻传播调控新闻自由(1)新闻自由:是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创办新闻媒介机构的自由,了解和报道新闻的自由,发表意见和批评政府及公务员的自由(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2)新闻自由的目的:新闻自由的目的是确保信息的自由流动;这是确保公民知晓权,进而参与国家、地区公共事务的前提,也是国家政权、企业、家庭对外界变动及时做出决策的前提条件(3)新闻自由的含义:办报自由、采访自由、传递与收受自由、批评自由(4)新闻自由的价值:1、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民族政治是以公众意志为基础的政治,公众意志只有在新闻自由的环境才能反映2、是人民最重要的基本权利之一准确而充分获取外界信息和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3、发挥社会舆论作用的前提公众意志具体的体现为舆论,人民通过舆论反映自己的利益,表达意见和看法,监督当政者的行为,如果没有新闻自由,公众舆论就无法表达并发挥监督作用(5)新闻自由的发展:1、出版自由○11538年英王亨利八世建立皇家特许出版制度,出版成为皇家独占的事业;○21644年约翰。
弥尔顿向国会提出《出版自由请愿书》成为呼吁出版自由的代表作○31646年约翰。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的思想渐渐成为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意见公开市场”“自我修正过程”2、意见自由○11792年英国制定了对批评政府的言论加以肯定的“法克斯诽谤法案”○21861年废除了知识税,使意见表达的自由得以确立○3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通过了《人权宣言》,1791年美国独立后第一届过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都以法律的形式吧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固定下来3、采访自由主张记者采访不受限制和检查4、新闻自由○1新闻出版自由仅为新闻媒介所有,随着媒介垄断化和商业化的发展,媒介为少数人所垄断○2新闻媒介的新闻自由权利来自公众的托付,是一种道德权利,即新闻媒介只有忠实、公众、负责任的维护公众新闻自由,新闻媒介才能真正地享有自由(6)新闻自由的基本内容:(联合国《国际新闻自由公约草案》和国际新闻学会标准)(丹)1、创办新闻传播媒介的自由2、采访新闻的自由3、传递新闻的自由4、出版或发布新闻的自由5、意见批评的自由综合:新闻自由指新闻工作者有搜集、发布、传递新闻的自由,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有创办新闻机构或收受新闻的自由(7)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真正的人民的新闻自由1、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得与新闻传播相关的物质手段为广大人民所有,从物质上消除了资本对新闻媒介的控制欲垄断2、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客观上需要人民的新闻自由,追求大多数人的自由和幸福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本质(8)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新闻自由是一个阶级的范畴新闻自由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2、新闻自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新闻自由的提出和发展都是历史的产物,它存在于一定的历史阶段,而不是永恒的3、新闻自由是一个政治的范畴新闻自由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一定的历史时期和斗争阶段,新闻自由是努力争取的一个目标,人们争得自由后,有以此为手段创办报刊、电台、电视台,为夺取和巩固政权,组织舆论、影响舆论新闻传播调控(1)定义:新闻传播调控主要是指国家和政党利用法律、行政、物资以及新闻宣传纪律等手段,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流向和流量进行强制性的管理和约束(2)目的:总的目的为了争取新闻信息传播效果的最优化,以最经济的办法,传输最多的信息,争取最好的传播效果1、是为了确保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事业的运作适合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总目的,使它们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2、是国家为了监管媒介机构履行其编辑方针3、为了引导新闻媒介机构的新闻信息的流量和流向,使新闻媒介经营的社会效益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3)新闻传播调控的途径:1、控制生产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和新闻网站额物质生产资料——印刷机械、纸张、电台和电视台的播出设等2、控制广告的流向与流量3、控制新闻信息的采集和发布4、控制节目的播出和接收5、控制发行6、收取高额营业税和保证金7、制定新闻检查和惩处法规8、规定新闻宣传纪律9、通过舆论力量倡导新闻职业道德(4)中国实施新闻传播调控的规范1、政党调控由于长期以来没有专门的新闻专门立法,形成了以党委主观新闻媒介,并形成较为齐全的政策及规定2、政府调控通过行政执法、物资分配、广告统管、财政拨款,新闻审读对新闻传媒进行调控和管治3、法律调控我国至今虽无专门的新闻法、出版法、广播电视法,但监管新闻传播的相关法规和规章也已不少,这些规定通过一些新闻发布与新闻发布会、新闻报道、经营管理三个方面对新闻传播进行监控管治4、集团调控各种社会集团通过订阅、评议、评选、表扬与批评等多种形式对传媒与传播活动进行着软性的调控5、行业调控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各种新闻大奖的评选、请受众评议、统一行为集体行动等渠道进行的(5)新闻传播调控的法制化和科学化1、加强新闻传播调控法律体系建设2、公正执法,加强对新闻传播调控的监督3、建立维护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权利的组织4、加强法制意识,提高新闻传播调控的科学性新闻自由与新闻调控的平衡(1)构建新闻自由与新闻调控的有序平衡1、保障新闻自由是目的利用新闻立法在内的一切手段,确立、保护和发展新闻自由,让尽可能广泛的人民群众享受这一自由2、实施调控是手段实施新闻调控并不是目的,人们只不过通过必要的调控反对新闻自由的压制,或者通过调控防范与反对对新闻自由的滥用,从而使新闻自由真正的实现(2)新闻自由与新闻调控平衡的意义1、在于通过必要的调控以确保新闻自由的实现,从而保证新闻自由的合法性与适度性2、在于使各种滥用新闻自由的言论和行为受到必要的抑制和反对,使真正的新闻自由受到法治的保障3、在于通过这种不平衡到平衡的调节过程,循序渐进地提升新闻自由的现代化水平,强化识别与反对滥用新闻自由的言行的法制手段(3)实现新闻自由与新闻调控平衡的途径1、为广泛新闻自由的实现创造条件生产力;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建设;立法2、为新闻调控的合法性和制度化构建法律保障3、研制新闻自由与新闻调控平衡科学评估机制(4)推进新闻体制改革,提升新闻自由与新闻责任统一的自觉性1、弱化政府新闻调控,强化传媒自我管理2、增强新闻传媒和新闻传播工作者的新闻责任意识3、推进政治体制和新闻体制改革,正确定位传媒与政府的社会角色。
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新闻自由的实质与内容
一、新闻自由的实质 (一)自由的实质
在社会生活中,自由的实质是一种政治权 利,一种法律规定的人们可以享有的权利, 这是我们理解新闻自由实质时必须时刻领 会的重要前提。
(二)新闻自由的实质
在诸多具体的政治自由、政治权利之中,新闻自 由在总体上属于表达自由的权利范围,与言论自 由、出版自由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们通常认为,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是思想自由的体现,而新闻 自由是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在新闻领域的实施和 运用,也可以把新闻自由看作是言论自由、出版 自由通过新闻传播渠道的实现。事实上,人们越 来越在同等的意义上使用这些概念。但从区别的 意义上说,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外延更宽一些, 新闻自由有其特定的内涵,它主要指人们搜集、 发布、传送和收受新闻的自由。
再次,政治控制特别是政府控制有其特殊的地位 和作用。
最后,收受者控制表面上是最弱的控制,但在深 层上是最强的控制。
新闻传播的自律(自我控制)
一、新闻自律的含义与目的 (一)新闻自律的含义 1 几个基本概念 新闻伦理 新闻道德 新闻自律
2、新闻自律主体
职业的新闻工作者就是新闻传播主体,而 新闻传播主体由高位主体和本位主体构成 (参见第三章相关内容),因此新闻自律主体 应该包括这两部分人。由于直接从事具体 新闻传播活动的是本位主体,因而人们通 常把新闻自律主体限定为记者和编辑,这 在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二、新闻控制的特征
新闻控制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新闻控制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控制类别的多样性与目标的多元性
新闻控制的根据与限度
一、新闻控制的根据 首先,社会大系统运行的统一性,要求对作为子
系统的新闻传播业进行必要的控制。 其次,新闻传播业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相互依赖
网络新闻发展中的新闻管制和新闻自由论文
网络新闻发展中的新闻管制和新闻自由论文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社会中的人不仅仅是社会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社会中的人能够更多获取和传播新闻信息的主动权,但是不可否认在人们的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的同时,进行新闻传播中的人们的部分权利也被滥用。
在我国网关键词:网络,新闻,发展,中的,管制,自由,论文,信息化,时代,社会在信息化时代,社会中的人不仅仅是社会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社会中的人能够更多获取和传播新闻信息的主动权,但是不可否认在人们的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的同时,进行新闻传播中的人们的部分权利也被滥用。
在我国网络新闻发展的过程中,网络中充斥着繁杂的新闻信息,使人们在享受网络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影响了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不良影响,采用传统的新闻管制模式已经不能对网络新闻进行很好的调节,必须针对网络新闻管制和新闻自由的需要,制定新的网络新闻管制办法,实现新闻管制和新闻自由的平衡。
一、新闻自由和新闻管制的现状1.网络新闻自由的现状网络新闻传播不仅融合了传统的新闻传播的特征,还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并迅速降低了新闻传播的时间和新闻获取的时间。
当前,海量的网络新闻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对新闻的需求,网络新闻自由传播,虚拟的新闻平台鼓励广大网络新闻用户参与,并为网络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传播自己声音的渠道。
网络新闻传播打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极大地拓展了新闻传播的空间,但是也导致网络新闻传播的自由化倾向更加严重,导致网络新闻自由被滥用。
2.网络新闻管制的现状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新闻传播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发展趋势。
在信息网络环境当中,网络新闻用户从传统的被动新闻接收者变成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者,而且多是匿名的,信息网络的发展拓展了新闻自由发展的空间,导致网络新闻管制逐渐失去效力。
由于缺乏必要的网络新闻管制,网络环境中出现一系列言论危害,不仅对个人网络用户构成影响,甚至直接威胁着国家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题目:浅论新闻传播中的政治控制与新闻自由姓名:肖璐
班级:新闻1001班
学号:201076250123
浅论新闻传播中的政治控制与新闻自由
摘要:新闻传播中,政治控制和新闻专业主义一直是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不得不衡量的两把标尺。
<1>新闻专业主义,是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功能,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用了三个表述方式——监视者(watcher)、论坛(forum)和教师(teacher)。
新闻专业主义者认为公民有“知”的权利,维护公民的知情权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2>而政治控制却刚好与此相反,它作为新闻调控者和管理者,主要在新闻的报道程度和范围上作限制。
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不同,由此呈现出来的新闻报道景观也迥然不同。
总体看来,正面报道两者目标更容易达成一致;越是灾难新闻或负面报道,两者似乎更容易背离。
关键词:政治控制新闻自由矛盾
满足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在新闻中,知情权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受众作为新闻接收的主体所具有的对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二是亲属和受害者对事件全部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
下面就以灾害性新闻为例:
1、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重要性
一般说来,灾难有以下特征:突发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紧迫性和信息不充分。
前四者的合力加之公众处于信息“饥渴”状态,此时如果媒体权威缺席,很容易给流言,甚至谣言提供滋生至而蔓延的空间。
而谣言一旦蔓延,在灾难事件中形成舆论,就很有可能导致群体冲动而引发失控行为,成为社会种种不稳定因素之一。
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及时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对其行为进行引导和控制是灾难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一环。
因此,为了维护社会安稳,政府就采用政治控制等手段,既满足人民对新闻的渴望,又能够把造成的影响弱化,有利于稳定人民的情绪。
2、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必要性
(1)传播渠道多样化。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极大丰富使传统上属于国家专控的信息发布权和控制权正在丧失,一个全新的、平等的、没有强权与控制的信息空间正在产生,人类进入了“人际大众传播”时代。
这不得不让政府担忧,更加让政府加强对信息的政治控制。
(2)法制社会民众权利意识空前高涨,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要求强烈。
现代社会公众对信息已由被动接受渐变到主动寻求,政府的职能也由全能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变化,这些都要求作为社会最为重要的资源——公共信息资源一一实现进一步的社会分享此外,灾难新闻对缓解现代人的心理焦虑和痛苦压抑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灾难新闻中,通过对灾难的认知,不但可以自警,更在怜悯他人中获得自我安慰,增加自我保护。
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现状
(一)前期“失语”。
后期“喧哗”
<4>2005年6月12日,下午1时30分左右,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上游突降暴雨,镇中心小学一至六年级12个班级352名学生和31名教师正在上课,突如其来的洪水让他们猝不及防,瞬间夺去数十名孩子的生命。
截至11日13时30分,经初步核实,因暴雨洪水和泥石流导致遇难学生62名,村民2名。
正在医院抢救的学生17名,老师1名,干部1名,村民5名。
据介绍,洪灾中心为地势较低的镇中心小学校。
遗憾的是,此次事件中关键时候媒体“缺席”已是定论。
直到《重庆晚报》注意后,媒体开始专题、专版报道,与前期的“失语”形成鲜明对比。
1、报道的数量和程度受到严格控制。
无论何种媒体,报道原则均是以正面报道为主。
在信息传播中,媒体是最重要的“把关人”,其选择标准有二政治标准和新闻价值标准,两者必须俱备。
传统上,新闻价值有五个指标: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
灾难新闻关乎人们生存,在重要性和接近性甚至显著性上都不言而喻,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但在新闻传播历史上似乎一直都不符合“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政治选择标准,它的发展也一直步履维艰。
但总体社会政治控制对新闻传播仍有强度的影响,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自觉受到抑制,政治——媒介组织一一从业者之间还是单向度的影响,媒体仍然首先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治领域。
2、异地监督。
事发地黑龙江省对此次灾害报道出奇的的少,相反的,倒是外地的媒体对这件事件报道得多。
3较少关注灾难本身。
长期以来我国媒体一直认为“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
表现在报道内容上,对造成灾难事件本身原因缺乏思考,更遑论灾难预警。
当然,这和当地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分不开的,说就不好听的话,当地的官员,为了自己不被免职,往往要求媒体对死亡人数和影响尽量往小的方面报道。
(二)灾难事件报道中的行政控制
1、事发当地的瞒报、谎报。
<5>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
11月21日,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政府以检修供水管道为由发布了第一份停水公告。
其实在18日就已经得到松花江被污染的信息,“由于正处于招商引资和招商引资关键时期,所以没有公布”。
对此公告发出质疑,地震等谣言四起,政府才又发出第二份公告。
一前一后不同的内容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2、信息发布权威部门迟报。
对于灾难事件,一般都把信息发布权控制在有相当级别的政府手中。
<6>“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
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
”对此,陈力丹写道“地方媒体没有报道权,需要中央部门协调管理,延误是不可避免的。
真实的情况是,2003年4月30日香港《大公报》撰文指出,西方主流媒体利用中国防治非典前期工作失误和对国际的不利影响,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负面报道,形成了198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反华舆论浪潮。
”
我的观点:
1、媒介: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功能,也要重视新闻本身。
“监视环境的功能是大众媒介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它是通过向社会成员提供准确和最新的信息来实现的。
重视新闻媒体宣传功能是需要的,但一旦这种重视走向片面化、绝对化,社会完全排斥新闻自身规律,副作用也必然显现。
因而必须建立新闻专业理念,坚持新闻自由,但同时也要约束自己的言论,不能危害国家得利益与安定。
2.政府:积极构建宽松的媒介生态环境。
政治控制是媒介生态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以及报道的时效性、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一个政府的民主开放程度和对人民知情权的尊重。
目前我国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由于限制过多而总显得步履维艰,特别是对灾情的实况报道更是讳莫如深,实在是对公民知情权的一种漠视。
“同级报纸不能批评同级党委”、信息发布权的过度集中等制约和限制了新闻的“专业主义”的发挥。
因此,给媒介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媒介才能真正担负起“耳目喉舌”的重任,建构起我国传媒的公信力。
实践证明,新闻报道: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引发社会反应,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产生正面的作用。
可以肯定,负面新闻是可以转化的,其中关键是信息渠道的畅通。
正如《中国青年报》总结评论说的。
有坦诚的政府才有理性的公民”。
参考文献:
<1>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版
<2>邵培仁:《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版
<3>金晓春:《受众知情权保障中的媒体责任》
<4>《重庆晚报》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列》
<6> 电视新闻连续报道《松花江水体污染事件》,黑龙江电视台2005年11月14日至11月27日播出。
)
<7>《传播学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