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2017版】[1133 ]《植物保护学 》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述题]问答题

1、试论述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

2、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按照原理有哪些?每一类列举2~3种具体的办法。

3、当前在农作物抗病品种选育和使用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4、真菌、细菌、病毒在寄主体内的扩展蔓延方式有何不同?

5、什么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其有怎样的特点?

6、全变态类昆虫的胚后发育主要由哪几个阶段组成?其幼虫有哪些类型?

7、请阐述昆虫翅的"三缘三角”,并列举昆虫翅的变异类型及其代表昆虫(要明确翅次序)?

8、昆虫在进化过程中,其胸足产生了多种变异类型以适应其生存环境,试阐述典型的昆虫胸足有着怎样的结构,并举例说明昆虫足的变异类型(要明确足的次序)及其代表昆虫。9、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为庞大的一个动物类群,几乎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2/3,昆虫如此繁盛的原因是什么?昆虫纲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0、阐述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

参考答案:问答题

1、答:植物保护学主要研究不同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发生与成灾规律,建立准确的预测预报技术以及科学、高效、安全的防治措施与合理的防治策略,并将其顺利实施。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1)基础理论:主要涉及有害生物的形态解剖学、系统分类学、生物生态学、生理生化学等分支学科,包括研究它们的遗传变异、结构功能、系统进化、分类区系、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活史、生物生态学特性等。2)应用技术: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和规律,研究其防治策略及防治的具体措施是植物保护应用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如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为环境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提供了有力手段,而数据库、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在植保上也有较广泛的使用。3)植保器材:这是植物保护工作的硬件,如喷雾、喷粉设备、注射设备、诱集、诱杀设备。4)推广技术:是将植物保护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和新器材运用于生产的过程。

2、答:1)回避:选用无病繁殖材料、采用防病栽培技术;2)杜绝:植物检疫、排除传病昆虫介体、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的除害处理;3)铲除:生物防治、拔除病株、土壤消毒;4)保护:保护性药剂防治、防治传病介体;5)抵抗:选育和利用具有小种专化抗病性的品种、利用化学免疫和栽培(生理)免疫;6)治疗:化学治疗、热力治疗。

3、答:1)抗病品种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因机械混杂、天然杂交、突变以及遗传分离诸多原因会出现感病植株,多年积累后可能导致品种退化、因而必须加强良种繁育制度,保持种子纯度。在抗病品种群体中及时拔除杂株、劣株和病株,选留优良抗病单株,搞好品种提纯复壮。2)当前所应用的抗病品种多数仅具有小种专化抗病性,推广应用后,就可能使病原菌群体中能够侵染该抗病品种的毒性菌株得以保存和发展起来,成为稀有小种。抗病品种推广的面积越大,这些稀有小种积累的速度也越快,逐渐在病原菌群体中占据数量优势,成为优势小种,此时抗病品种就逐渐丧失抗病性,成为感病品种,这种抗病性"丧失”现象,是抗病品种应用中最重要的问题。小麦的抗锈品种、抗白粉病品种,水稻的抗病品种,马铃薯的抗晚疫病品种等抗病性迅速丧失现象尤为严重。除少数品种抗病性可维持较长时间外,一般应用5年左右就会丧失其抗病性,不得不被淘汰。3)为了克服或延缓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延长品种使用年限,除了在育种时尽量应用多种类型的抗病性和使用抗病基因不同的优良抗源,改变抗病性遗传基础贫乏而单一的局面以外,最重要的是搞好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在病害的不同流行区采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在同一个流行区内也要搭配使用多个抗病品种。

4)此外,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抗病品种,选育和应用具有多个不同主效基因的聚合品种或多系品种等也是可行的措施。合理使用抗病品种可以充分发挥其抗病性的遗传潜能,防止品种退化,推迟抗病性丧失现象的发生,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5)研究与推广适宜的栽培方法,使"良种”与"良法”配套,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充分表达其抗病性的基本途径。在诸多健身栽培措施中,水肥管理是中心,必须研究抗病品种的需肥需水规律,制定合理的施肥、灌水方案。

4、答:1)真菌:细胞间,吸器进入细胞内;细胞间到细胞内;直接进入细胞内;维管束组织内扩展;2)细菌:侵染薄壁细胞组织的细菌的扩展;侵染维管束组织的细菌的扩展;引起畸形症状的细菌的扩展;3)病毒:细胞内的扩展;细胞间的扩展;进入维管束组织后的扩展。

5、答:1)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指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2)害虫综合治理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允许害虫在受害密度以下的水平继续存在;强调分析害虫危害的经济水平与防治费用的关系;强调各种防治方法的相互配合,尽量采用农业的、生物的等防治措施,而不单独采用化学防治;高度重视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

6、答:1)主要由卵期、幼虫期、蛹期以及成虫期四个阶段组成。其中幼虫可分为:①原足型:腹部未分节或分节未完成,胸足为简单的突起,不能独立生活,只能浸浴在寄主体液或卵黄中,通过体壁吸收寄主的营养;②多足型:幼虫有3对胸足,多对腹足,头部发达,口器咀嚼式;③寡足型:幼虫有三对胸足,无腹足,头部发达,咀嚼式口器;④无足型:幼虫胸足和腹足均无。

7、答: 1)"三缘三角”:翅展开时翅常近三角形,它前面的边缘称前缘,后面靠近虫体的边缘称为后缘或内缘,在前缘与后缘之间与翅基部相对的一边称外缘。前缘与后缘之间的夹角称肩角,前缘与外缘之间的夹角称顶角,外缘与后缘之间的夹角称臀角。2)翅的变异类型及代表昆虫:①膜翅:翅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蜂类、蜻蜓的前后翅,甲虫、蝗虫、蝽蟓的后翅;②覆翅:前翅质地坚韧如皮草,有翅脉,已不用来飞行,平时完全盖覆在体背侧面和后翅上,起保护作用,蝗虫等直翅类昆虫;③鞘翅:甲虫类的前翅,坚硬如角质,不用于飞行,用来保护背部和后翅,如天牛等;④半鞘翅:前翅基半部为皮革质,端半部为膜质,有翅脉,如蝽蟓类的前翅;⑤鳞翅:翅的质地为膜质,但翅上有许多鳞片,如蝶、蛾类的前后翅;⑥毛翅:翅的质地为膜质,但翅和翅脉上被覆许多毛,如石蛾;⑦缨翅:有些昆虫的前后翅狭长,翅脉退化,翅的质地为膜质,在翅的周缘缀有很长的缨毛,如蓟马类昆虫的前后翅;8)棒翅:也称平衡棒,呈棍棒状,能起感觉和平衡体躯的作用,如双翅目昆虫和介壳虫雄虫的后翅以及捻翅目雄虫的前翅。

8、答:(一)昆虫典型的胸足可分为6节,由基部向端部依次称为基节、转节、腿节(或股节)、胫节、跗节及前跗节。(二)步行足:各节均较细长,宜于行走。如蜚蠊、瓢虫、叶甲、步行虫等昆虫的胸足;2)开掘足:一般由前足特化而成,外缘具坚硬的齿,状似钉钯,宜于掘土,如蝼蛄、金龟子的前足;3)跳跃足:一般由后足特化而成,腿节特别膨大,胫节细长,如蝗虫、蟋蟀的后足;4)捕捉足:为前足特化而成,基节延长,腿节的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嵌其内,形似一把折刀,用以捕捉猎物。如螳螂、猎蝽的前足;5)游泳足: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