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1 30年代的大危机(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3.1中国抗日战争 同步测试-精选教育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3.1中国抗日战争 同步测试-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55c1b1dcf84b9d528ea7a9f.png)
2019-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中国抗日战争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抗日战争中,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淮海战役2.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当时谜底有两个:①屈原(原子弹);②苏(苏联)武。
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A. 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B. 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C. 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D. 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3.九一八事变产生的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是( )A. 伪满洲国成立B. 东北三省沦陷C. 日本的扩张野心进一步扩大D. 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4.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是( )A. 百团大战B. 台儿庄战役C. 平型关大捷D. 淞沪会战5.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明治18年(1885年)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写道:(日本)“对待支那(中国)、朝鲜,只要用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下列属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有()①发动九一八事变②发动七七事变③制造南京大屠杀④偷袭珠珍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以下关于抗日战争说法错误的是()A.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B. “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国民党军官李宗仁。
C. “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由彭德怀指挥。
D.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分别担负着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
7.西安事变能够得到和平解决的关键是( )A. 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B. 中共为和平解决事变作出的积极努力C. 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积极营救蒋介石D. 国民党内亲日派扩大内战的结果8.今天的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
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30年代的大危机》练习
![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30年代的大危机》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d44a838b7360b4c2e3f64dd.png)
《30年代的大危机》练习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起了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B.大生产者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C.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D.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2.30年代的大危机首先发生在()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3.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A.世界市场的作用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据优势C.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D.经济规律在起作用4.下列关于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的表达,不正确()A.波及范围特别广B.失业人数多C.破坏性特别大D.持续时间比较长5.下列对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动摇了资本主义制度B.结束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C.使各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战争的危险6.1926年,美国市场上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版权所有A.市场繁荣B.汽车制造业发达C.银行业发达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7.有一张有关汽车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
”与这种现象相对应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供不应求B.找工作难如登天一般C.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D.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二、非选择题8.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28年为100)材料二:1932(1)根据材料一,分析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各国受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
(3)为挽救危机,各个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列举两国的措施)?答案:一、选择题:1C 2C 3A 4B 5A 6D 7B8.(1)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经济大危机下的资本主义世界(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经济大危机下的资本主义世界(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cc1a8c9581b6bd97f19eae9.png)
经济大危机下的资本主义世界(同步练习)总分 100 分,共 4 大题 22 题课前自主梳理(总分 24 分,共 5 题)1. (1分) 当生产能力远大于人们的消费能力时,就造成“____”和积压,从而爆发经济危机,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2. (5分)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______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市崩溃,这一天被被称为“__________”,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是波及范围__,持续时间__,破坏性__。
3. (2分) 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引起了____危机和____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政府纷纷寻找摆脱危机的办法。
4. (12分)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 在银行业方面,____通过相关法案,开始实行____对银行、货币的控制与管理。
(2) 在工业方面,政府通过相关法律,给予工人____工资和____工时限制的保护,使工人有权组织____。
(3) 在农业方面,帮助农民减少________以提高____。
(4) 在就业方面,政府采取了以提供________代替____的方法。
(5) 在社会保障方面,建立了________制度,使退休工人能够获得______,失业者可以获得______,子女年幼的母亲和残疾人能得到补助。
5. (4分) 罗斯福________的精神,鼓舞了美国人民。
美国逐渐从噩梦般的________中走出来。
新政开创了____________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________国家所借鉴。
课堂合作研习(总分 30 分,共 8 题)6. (3分) 1929年11月的一天,在美国纽约街头,一个竖立在汽车上的牌子写道:“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
在股市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
”车主之所以急于出手自己的汽车是因为发生了下列哪一重大事件()A. 美国内战B. 经济大危机C. 罗斯福新政D. 希特勒迫害犹太人7. (3分) 阅读下列美国失业率变化图,你认为造成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大危机B. 希特勒上台C. 罗斯福新政D.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8. (3分) 以下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具体表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05f26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5.png)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汇总本文档汇总了(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的同步练题,旨在帮助同学们复和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
第一单元:古代史与近代史的连接1. 汉字史料阅读题- 题目1:解释汉字“文”的演变历程及含义。
- 题目2:根据提供的汉字史料,描述古代中国文字的特点。
2. 课文理解与应用题- 题目1:通过阅读《〈汉书〉胡汉传合并》一篇,回答以下问题:- 胡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胡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胡人为什么能够逐渐融入汉文化?- 题目2:请描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王朝的兴亡更替1. 朝代表与事件匹配题- 题目1:将以下朝代名称与对应的历史事件匹配,并简要介绍这些事件的影响。
- 夏朝- 商朝- 周朝- 秦朝- 汉朝2. 名人与事迹连线题- 题目1:将以下历史名人的重要事迹与其对应的时期连接起来,并简要阐述他们的贡献。
- 孔子- 孟子- 沈括- 文天祥- 翰林学士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军事与经济1. 政治制度选择题- 题目1:对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官僚制度、循环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等),请根据提供的描述选择正确答案。
2. 经济文化发展解答题- 题目1:分析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解释其取得成就的原因,并列举具体的例子。
第四单元:中世纪的中国与世界1. 世界地图填空题- 题目1:将以下地理名称填入提供的世界地图中,并标明它们的位置。
- 丝绸之路- 大航海时代- 中亚草原- 西夏- 日本列岛2. 对比分析题- 题目1:比较中国宋代和元代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指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的同步练习汇总。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些练习题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祝你们学习进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0年代的大危机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0年代的大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e58740b5a417866fb94a8e6f.png)
从材料看出,繁荣背后潜伏着怎样的危机?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一)爆发原因
①原因:
供需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表现: 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活动过度; 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
②导火线:
股市崩溃,股价狂跌
(二)爆发、表现和特点
(1)爆发: 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爆发
生产能力远大于人们的消费能力,造成商品“过 剩”和积压《主要原因》;为鼓励消费,大力提 倡分期付款政府,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人们 热衷于股票等投机活动,股价被哄抬,增加了金 融市场的不稳定,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引发经 济危机。
• 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产 品积压、生活困苦
• 特点:时间长、破坏性强、范围广
• 影响: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缩减,国际关 系恶化;也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 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
30年代的大危机
经济危机前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
““2世美0界国年最方代高式美水 ,国准 独街的 一头生 无活 二的” !宣”传画
一战后十年美国经济 繁荣表现在哪里呢?
汽车长龙
电气业
建筑业
为什么会出现20年代的繁荣?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技发明及先进生 产方式的影响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 三、战后世界相对和平与安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 速的发展。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 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 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 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
持续繁荣
思考1:有人说“柯立芝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你 如何理解这句话?
资料: 20世纪20年代,汽车的生产方式不断改 进。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它所采用的流水线生 产方式,使生产一台车的时间由14小时减少到 1.5小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3.1中国抗日战争 同步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3.1中国抗日战争 同步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55f4fc3cb9f3f90f77c61bd8.png)
2019-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3.1中国抗日战争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中 ,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淮海战役2.日本投降后 ,重庆有一个灯谜 ,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 ,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当时谜底有两个:①屈原〔原子弹〕;②苏〔苏联〕武。
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A. 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 ,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B. 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 ,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C. 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D. 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3.九一八事变产生的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是( )A. 伪满洲国成立B. 东北三省沦陷C. 日本的扩张野心进一步扩大 D. 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4.抗日战争时期 ,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是( )A. 百团大战B. 台儿庄战役 C. 平型关大捷 D. 淞沪会战5.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 ,明治18年〔1885年〕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写道:〔日本〕“对待支那〔中国〕、朝鲜 ,只要用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以下属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有〔〕①发动九一八事变②发动七七事变③制造南京大屠杀④偷袭珠珍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以下关于抗日战争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B. “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国民党军官李宗仁。
C. “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是由彭德怀指挥。
D.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分别担负着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
7.西安事变能够得到和平解决的关键是( )A. 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B. 中共为和平解决事变作出的积极努力C. 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积极营救蒋介石D. 国民党内亲日派扩大内战的结果8.今天的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同步练习D卷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同步练习D卷](https://img.taocdn.com/s3/m/ae96cd0b5022aaea998f0ff8.png)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 (2017九上·鄞州月考) 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A . 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B . 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C . 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 . 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考点】2. (2分)“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
她出生的年代,正是黑人奴隶制度解除之后……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当日本的炸弹投向我们的港口,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个崛起的民族,民主重获新生。
”奥巴马这段演说词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A . 美国独立战争、经济危机、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B . 美国南北战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珍珠港事件C . 美国独立战争、经济危机、工业革命、珍珠港事件D . 美国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珍珠港事件【考点】3. (2分) (2015九上·宁波期中) 一位著名的记者曾经于1933年分别游历了苏联、美国、中国和德国,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B .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C . 中国东北三省已沦为日本殖民地D .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考点】4. (2分)把美国人民从经济大萧条的苦难中拯救出来,开创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先河的总统是()A . 华盛顿B . 林肯C . 罗斯福D . 杜鲁门【考点】5. (2分)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对此次危机认识不正确的是()A . 导致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B . 激化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C . 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D . 从美国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考点】6. (2分)股票是经济的晴雨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1 30年代的大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1 30年代的大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5634a6a417866fb94a8e4b.png)
《30年代的大危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某年10月24日出现了空前的抛售风潮,一天内有12,894,650股股票易手;在10月28日的“黑色星期一”,股指更是狂泻13%;到10月29日,股市崩溃达到极点,有1638万股股票易手,再跌22%,再次打破历史纪录,损失比协约国所欠美国的战债还大5倍。
以上情景发生在()A.1929年的华盛顿B.1933年的纽约C.1929年的纽约D.1928年的伦敦阅读下图,回答2-3题。
2.从下图中看出1929—1949年美国失业率最高的时段是()A.1927—1933年B.1929—1933年C.1933—1937年D.1937—1939年3.你认为造成2题中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大危机B.希特勒上台C.罗斯福新政D.二战爆发4.下面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A.波及范围广B.经济待续发展C.股票销售量大D.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5.期末复习时,初三年级的小红对部分具有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梳理,同桌小刚发现了其中的一处错误,请聪明的你也来找一找()A.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成为工业国D.日本军部势力抬头──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6.20世纪20年代美国“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包括()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严重②分期付款的消费促成虚假繁荣③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④过度的股票投机增加了金融风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改编)股票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晴雨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A.股票暴涨B.工厂破产C.银行倒闭D.股票暴跌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国,然后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31《30年代的大危机》教案.docx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31《30年代的大危机》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6476ddfbed5b9f3f80f1c39.png)
《30年代的大危机》教案课题《30年代的大危机》单元第二单元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九年级上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和潜在危机,尝试分析为什么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
重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及影响。
难点经济危机的实质、“大危机”的影响。
学法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929年,胡佛总统在他的就职演讲中称:“我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
'‘ “我们的生活已经达到世界历史上的新高度,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有保障了” 可是,短短八个月后,美国却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下去。
”这一戏剧性的变化究竟是因为什么呢?从“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下去。
”这一戏剧性的变化究竟是因为什么呢?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让学生阅读单元页与课引言文字,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新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把大背景向学生稍作介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短暂的经济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这一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解读材料,预计能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从事实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了论证俄国的经怎样的政治格局?这一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济实力比较响?弱,落后于其想一想,美国为什么会出现20年代的繁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他的资本主义荣?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国家一战后相对稳定和平的局势提供了极好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的条件;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是最重要的原看法因。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3.1中国抗日战争 练习题-最新学习文档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3.1中国抗日战争 练习题-最新学习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50b405952ea551810a68769.png)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3.1中国抗日战争练习题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因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
它是()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南京2.(2019•宁波)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
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①自强、求富②民主共和③抗日救亡④民主、科学A. ①②④③B. ①③②④C. ②③④①D. ④①②③3.江苏常熟、浙江宁波四明山等地曾是新四军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的诞生是()A.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B.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产物C. 秋收起义后三湾改编的产物D.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的产物4.“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造成歌中人流亡的历史事件是()A. 巴黎和会B. 九一八事变C. 西安事变D. 辽沈战役5.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
东北的沦陷开始于()A. 九一八事变B. “双十二事变”C. 七七事变D. 八一三事变6.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两次著名的学生运动,分别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关于这两次运动说法最为正确的是()A. 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 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C. 都是反帝爱国运动D. 运动的主力军始终是青年学生7.舒国惠在《红色大地》中记载:“对张学良来说,蒋介石反共和拖抗日后腿的做法,到1936年秋天时已忍无可忍”,这个易动感情的人是东北军的头领,东北军的士兵特别反日,因为他们在东北的家乡,在___ ___之后就被日本军队占领。
” ()A. 九一八事变B. 一·二八事变C. 七七事变D. 八一三事变8.今天西安临潼华清池有一个“兵谏亭”,在这里曾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A. 一二九运动B. 西安事变C. 柳条湖事件D. 卢沟桥事变9.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A. 八一三事变B. 七七事变C. 九一八事变D. 一·二八事变10.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A. 杨靖宇B. 彭德怀C. 佟麟阁D. 赵登禹11.2019年9 月2 日是某一历史事件72 周年纪念日。
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1.2《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 (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1.2《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04e87cc281e53a5802ffb2.png)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2《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谁想发财,就买股票。
”人们像着魔似的买股票,梦想着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
1929年,疯狂的股票投机终于引发了一场经济大灾难。
这场经济危机最先爆发于()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德国【答案】B【解析】【详解】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几天之后,股票价格连续暴跌。
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从这里开始,迅速蔓延全美国,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B。
2. 下表为1928~1934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导致表中美国1928~1932年国民生产总值发生变化原因是()A. 罗斯福新政B. 越南战争C. 经济大危机D. 朝鲜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美国1928——1932年国民总值发生变化”,从表格中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从1928年到1934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下降。
结合课本所学,1929年一次空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从1929——1933年历时5年,严重破坏了美国的经济,导致国民经济下降。
C项符合题意;为了挽救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经济有所恢复。
A项不合题意;20世纪六七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导致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B项不合题意;1950——1953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以失败告终,D项不合题意。
故选择C。
3. 在1934年的头四个月里,“公共工程艺术计划”雇佣了三千多位艺术家,在全美各地为政府的各种建筑创作了一万五千多件艺术品。
政府部门计算了艺术家们的报酬;总计118.4万美元,每件作品约合75.59美元。
该计划的作用是()A.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B. 有助于增强政府调控能力C. 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D. 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在全美各地为政府的各种建筑创作了一万五千多件艺术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经济大危机下的资本主义世界》(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经济大危机下的资本主义世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effd4e7375a417876f8f39.png)
经济大危机下的资本主义世界(同步练习)总分 100 分,共 2 大题 18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80.0分)1.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解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谈及的内容可能有()A. 解读《国家工业复兴法》B. 号召分期付款以加快消费C.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 宣称建立法西斯专政2.美国电视台拍摄了《罗斯福新政》的电视专题片,下列情节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 很多工业企业在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B. 农场主销毁过剩的农产品后获得了政府补偿C. 《紧急银行法》通过后,大量银行宣布破产D. 大批失业工人正在参加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建设3.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人数变化情况,促使B点到C点变化的直接有效措施是()A. 推行“以工代赈”B. 创立养老金制度C. 颁布《紧急银行法令》D. 颁布《农业调整法》4.历史事件的发展往往存在一定的联系。
下列历史事件按逻辑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②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③资本主义政治危机的加剧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②④①③D. ④②③①5.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对此次危机认识正确的是()A. 根本原因是出现了股票投机活动B. 激化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C. 是政府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D. 从英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6.1929年10月美国国内股票的暴跌引发了大危机,“过剩”的农产品堆积如山,难以找到市场。
“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为应对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其中下列措施直接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是()A. 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B. 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C. 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D. 减耕减产和调整农产品结构7.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新复苏B. 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C. 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D. 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8.下面哪一项能反映表格中五个历史名词之间的内在联系?()A. ①-②-③-④-⑤B. ②-④-③-①-⑤C. ④-②-①-③-⑤D. ②-④-①-③-⑤9.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他们对“大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极为不满,成立了“美国自由联盟”,号召民众反对新政。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一框《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步测试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一框《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步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35d3f99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7.png)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步测试浙江省乐清英华学校陈海珍胡爱玲一、选择题1.(2013·云南西双版纳中考)勐海县某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有关“西安事变”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资料,其中错误的是()A.时间:1936年12月12日B.发起人:张学良、杨虎城C.目的:要求汪精卫停止内战、联共抗日D.结果:得到和平解决【解析】目的叙述是错误的,西安事变的目的是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不是汪精卫。
故选C项。
2.对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摆脱经济危机B.缓和国内矛盾C.掠夺中国资源D.实现中日共荣【解析】正确答案选D。
此题考查的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原因,属于简单的理解识记题。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为转嫁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加快了对中国侵略的步伐。
3.在日本20世纪30年代侵略中国之前,所发动的侵华活动有()①发动甲午中日战争②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③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④割占香港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④【解析】正确答案选A。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4.“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八国联军侵华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解析】正确答案选B。
此题是识记题。
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一段南满铁路,以此为借口,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制造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时间,占领了东北三省。
5.下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
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
该石碑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了()A.局部抗战阶段B.全面抗战阶段C.局部反攻阶段D.大反攻阶段【解析】正确答案选A。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历史选修ⅲ人教新课标3.1同步练习(精)
![历史选修ⅲ人教新课标3.1同步练习(精)](https://img.taocdn.com/s3/m/3c230a1d0740be1e650e9a44.png)
3.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础随堂巩固]1.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支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不仅德国,英法战后经济恢复也靠美国扶植C.美国在一战后掌握了世界领导权D.美国战后对外贸易迅速扩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经济危机的蔓延主要是通过市场来完成的。
答案:A2.1933年德国国会通过的《授权法》规定:“法律由政府规定,只要不影响国会和参政院的地位,可以与宪法相违背,内阁总理发布的法律于次日生效。
”这项法案() A.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道路B.使希特勒获得独裁统治的权力C.是针对《凡尔赛和约》有关规定的D.是对魏玛宪法的进一步完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
1933年德国通过法律的形式使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起来。
答案:B3.“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
”为此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A.镇压社会主义革命B.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向边境地区迁移人口D.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材料体现了德国要对外扩张的意图,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体现了德国要摆脱条约的束缚,再度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答案:D4.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下,法西斯势力在德、日分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日本法西斯专政有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是()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上台②建立起一党独裁专政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④利用了阶级矛盾异常激化的有利时机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日本法西斯通过政变上台,军部在政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有别于德国。
答案:B[知能综合提升](时间:20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世纪30年代,阿诺德·汤因比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3.1《30年代的大危机》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3.1《30年代的大危机》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a81a6331b765ce050814d6.png)
《30年代的大危机》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的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A.波及范围广B.持续时间长C.股票销售量大D.破坏性强2.如图反映了哪国的历史进程?()A.英国B.美国C.日本D.俄国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对此次危机认识不正确的是()A.导致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B.激化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C.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D.从美国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4.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可见,这场大危机()A.破坏特别大B.范围特别广C.时间特别长D.伤亡特别多5.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在美国爆发。
下列不是经济大危机特点的是()A.涉及范围广B.持续时间长C.股票销售量大D.破坏性大6.据统计,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37.2%,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各国失业率达30-50%.这组数字反映出危机()A.持续时间长B.波及范围广C.破坏性大D.来势猛烈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题中的“一团糟”和“独特实验”分别是指()A.经济大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经济大危机苏联的五年计划C.二战后经济衰退赫鲁晓夫的改革D.二战后经济衰退美苏对峙8.1932年,某政客指出:“世界近两年来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A.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B.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D.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分世界9.下列词语中,属于1929-1939年常用的是()①法西斯②经济大危机③国家干预经济④联合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2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2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95ebca527d3240c8447efe9.png)
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总分 100 分,共 3 大题 13 题例题讲解(总分 10 分,共 2 题)1. (5分) 例1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
”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A. 恢复工业B. 整顿金融业C. 调整农业D. 兴办公共工程2. (5分) 例2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
”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A.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B. 对工业的调整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 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基础训练(总分 80 分,共 10 题)3. (8分) 胡佛在其美国总统竞选词中宣称,他会使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车。
但他的诺言在1929年被无情地粉碎了。
“粉碎”其诺言的是()A. 美国内战的爆发B. 经济大危机的发生C. 十月革命的冲击D. 三国同盟的建立4. (8分) 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
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是他领导美国人民()A. 取得了民族独立B. 废除了黑奴制度C. 渡过了经济危机D. 战胜了法西斯国家5. (8分)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罗斯福新政与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A. 都是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B. 都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 都巩固了本国资本主义制度D. 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6. (8分) 罗斯福新政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严格规定产品数量、价格、销售范围、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
这一举措反映了美国()A. 工业企业产量增长B.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控C. 计划经济体制完善D. 经济危机得到根本缓解7. (8分)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几天前我曾在报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好些呢?当然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年代的大危机(同步练习)总分 100 分,共 3 大题 13 题例题讲解(总分 10 分,共 2 题)1. (5分) 例1罗斯福曾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材料中的这场战争()A. 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B. 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C. 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D.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相关链接2. (5分) 例2阅读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示意图。
1929—1933年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D. 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基础训练(总分 80 分,共 10 题)3. (8分) 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老师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
”这表明()A. 罗斯福新政没有效果B.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C. 美国即将爆发经济危机D. 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4. (8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材料中描述的这种状况,开始出现于()A. 1931年B. 1933年C. 1929年D. 1935年5. (8分)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有()①持续时间长②破坏性极强③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地界④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 (8分)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首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美国()A. 兴建基础设施B. 乞讨风气时尚C. 出现经济危机D. 社会道德沦丧7. (8分)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 找工作非常困难B. 牛奶、面包价格飞涨C. 西方世界平静安宁D. 各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8. (8分) 下表是1929—1933年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从表中最能反映出此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A. 首先爆发于美国B. 范围特别广C. 持续时间特别长D. 激化了阶级矛盾9. (8分)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A. 资本家B. 政府官员C. 农场主D. 广大人民群众10. (8分) 下表是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的欧美主要国家税率列表,对下表的表述正确的是()A. 各国提高税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B. 经济危机引发欧美国家间的关税战C. 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提高税率D. 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最慢11. (8分) 1932年2月,一个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
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
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
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的美国()A. 生产相对过剩B. 失业人数大增C. 人民流离失所D. 工人工资下降12. (8分) 右面的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A.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B. 经济持续发展C. 股票销售量大D. 波及范围广尝试运用(总分 10 分,共 1 题)13.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的美国,经济萧条,失业人数激增。
1930年失业人口达420万,1933年有1500万至l700万工人失业,还有很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
材料二:在经济危机中,劳动人民深受其害,穷人的生活更是困苦不堪。
为了御寒,有人把报纸塞在衬衣里,烟民自己动手卷烟,人们付不起房租,不得不住在街头工棚式的小屋里。
材料三:在经济危机中,资本家大量地销毁商品,未长成的棉花被拔掉,大量的牛奶被倒入河中,整船整船的咖啡豆被烧毁或倒入大海。
(1) 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2) 材料三能否说明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生产真的“过剩”了?为什么?(3) 这场经济危机有哪些特点?30年代的大危机(答案)总分 100 分,共 3 大题 13 题例题讲解(总分 10 分,共 2 题)1. (5分) 例1罗斯福曾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材料中的这场战争()A. 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B. 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C. 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D.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相关链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带来的影响。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贸易总额减少三分之二。
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深重的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
2. (5分) 例2阅读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示意图。
1929—1933年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D. 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有关知识。
从图中曲线可知,1929—1933年失业率急剧上升,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大量工人失业。
基础训练(总分 80 分,共 10 题)3. (8分) 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老师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
”这表明()A. 罗斯福新政没有效果B.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C. 美国即将爆发经济危机D. 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答案】D4. (8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材料中描述的这种状况,开始出现于()A. 1931年B. 1933年C. 1929年D. 1935年【答案】C5. (8分)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有()①持续时间长②破坏性极强③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地界④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6. (8分)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首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美国()A. 兴建基础设施B. 乞讨风气时尚C. 出现经济危机D. 社会道德沦丧【答案】C7. (8分)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 找工作非常困难B. 牛奶、面包价格飞涨C. 西方世界平静安宁D. 各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答案】A8. (8分) 下表是1929—1933年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从表中最能反映出此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A. 首先爆发于美国B. 范围特别广C. 持续时间特别长D. 激化了阶级矛盾【答案】B9. (8分)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A. 资本家B. 政府官员C. 农场主D. 广大人民群众【答案】D10. (8分) 下表是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的欧美主要国家税率列表,对下表的表述正确的是()A. 各国提高税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B. 经济危机引发欧美国家间的关税战C. 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提高税率D. 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最慢【答案】B11. (8分) 1932年2月,一个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
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
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
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的美国()A. 生产相对过剩B. 失业人数大增C. 人民流离失所D. 工人工资下降【答案】A12. (8分) 右面的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A.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B. 经济持续发展C. 股票销售量大D. 波及范围广【答案】D尝试运用(总分 10 分,共 1 题)13.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的美国,经济萧条,失业人数激增。
1930年失业人口达420万,1933年有1500万至l700万工人失业,还有很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
材料二:在经济危机中,劳动人民深受其害,穷人的生活更是困苦不堪。
为了御寒,有人把报纸塞在衬衣里,烟民自己动手卷烟,人们付不起房租,不得不住在街头工棚式的小屋里。
材料三:在经济危机中,资本家大量地销毁商品,未长成的棉花被拔掉,大量的牛奶被倒入河中,整船整船的咖啡豆被烧毁或倒入大海。
(1) 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反映了经济危机造成经济萧条,劳动人民深受其害,生活十分贫困。
(2) 材料三能否说明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生产真的“过剩”了?为什么?【答案】不能。
因为这种“过剩”不是指生产出来的商品真的吃不尽、用不完,而是因为消费者没有那么高的购买能力,使得这些商品销售不出去而显得“过剩”,所以这是一种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来说的。
(3) 这场经济危机有哪些特点?【答案】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