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基本概念与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排水和水资源管理问题。

如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被广泛关注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

本文将介绍海绵城市的定义、目标和原则,并详细阐述其关键技术和建设指南。

第一部分:海绵城市概述1. 海绵城市的定义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内、外的洪水和水污染,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的一种智慧城市建设理念。

2. 海绵城市的目标- 解决城市内部的排水问题,减少洪涝灾害风险;- 减少城市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提高水资源的自主可控能力;-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 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繁荣。

3. 海绵城市的原则- 保护自然:尽量保留自然生态系统,减少人为破坏;- 应对变化:考虑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对城市水循环系统的影响;- 综合管理:采用综合管理方法,整合不同部门的资源和专业知识;- 灵活设计: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种适应性技术和措施。

第二部分: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1. 绿色屋顶和墙面利用绿色植被覆盖建筑物的屋顶和墙面,可提供自然降雨滞留和蒸发的机会,减少雨水径流量,并提高建筑物的绝热性能。

2.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冲洗厕所、灌溉植物等非饮用水需求,减轻城市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需求。

3. 生物滞留沟和湿地通过建设生物滞留沟和湿地,可以将雨水引导至其中,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达到净化水质和缓解洪水压力的目的。

4. 蓄洪区和人工湖泊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设置蓄洪区和人工湖泊,用于接收雨水并暂时储存,防止城市内涝和洪水发生。

5. 滨水带和水系重建通过恢复和重建城市内的河道、湖泊和滨海地区的湿地,改善城市的水环境,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

第三部分:海绵城市建设指南1. 环境评估与规划在城市规划和建设前,进行综合的环境评估,确定合适的建设区域和开发强度,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举例说明海绵城市应用的一些工程措施或技术措施

举例说明海绵城市应用的一些工程措施或技术措施

举例说明海绵城市应用的一些工程措施或技术措施1. 引言1.1 概述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旨在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水文循环过程来实现污水净化、雨水收集和洪水防治等功能。

它以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采用了一系列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来改善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治洪涝灾害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重点介绍海绵城市应用中的一些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

首先,我们将详细讨论绿色屋顶和立体绿化这一系列工程措施,它们能够提高城市景观质量、增加植被覆盖率,并有效降低能耗。

接着,我们将介绍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该系统通过收集雨水并进行处理和利用,从而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并实现节约和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目标。

此外,渗坑和渗沟建设也是海绵城市应用中值得关注的工程措施之一,它们有助于提高城市土壤的渗透能力,减少洪水和地表径流量。

另一方面,我们还将介绍海绵城市应用中的一些技术措施。

雨水花园设计与构建技术是一种集雨、滞留和净化为一体的系统,通过设计合理的花园结构和植被配置来实现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多层地下蓄水池建设技术可以实现雨水的集中存储,并在需要时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

此外,生物滞留/过滤设施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技术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们通过引入适宜的生物处理单元,在保证雨水质量的同时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海绵城市应用中一些重要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

通过详细分析这些措施及其应对挑战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海绵城市概念并认识到其巨大潜力,进一步推动城市规划向更加可持续、智能和环保方向发展。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目前实施海绵城市所面临的挑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法规。

(注:文章只提供引言部分内容,后续各节标题下的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撰写)2. 海绵城市应用的工程措施2.1 绿色屋顶和立体绿化绿色屋顶是一种将植物种植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工程措施,旨在增加建筑物的自然降雨透水量和保持水源。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众多领域 ,包括水文、生态、环境工程 等,技术难度较大。目前,我 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还有待 提高。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得到公众的 支持和参与,但目前公众的环 保意识还不够强,参与度较低 。
目前,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法 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这给建设 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水系连通
通过疏通河道、连通湖泊等水系,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调蓄能力,降低内涝 风险。
03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技术手段
源头控制技术
总结词
通过改善地形地貌、加强绿化等方式,控制雨水径流,减少污染排放。
详细描述
源头控制技术主要针对雨水排放的源头进行治理,通过改善地形地貌、加强绿化等方式,降低地表的径流速度和 流量,从而减少雨水携带的污染物质。例如,利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技术手段,增加地表的渗水性,延缓雨 水流速,减少径流量。
将城市传统排水系统改造为现代生态排水系统,即“渗、滞 、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促进雨水资源 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使城市生态、环境、经济等多方面 效益得到提高。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通过加强城市海绵化建设,提高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减 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有效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
雨水收集与
通过集水设施,如集水池 、集雨罐等,将雨水收集 起来。
雨水利用
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冲厕 、浇花、洗车等日常用途 ,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雨水回用
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景观 补水、绿化灌溉、道路清 洗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效率。
绿色屋顶与雨水花园
绿色屋顶
在建筑物的屋顶上种植植物,通 过植物的吸收和蓄滞作用,减少 雨水径流。

海绵城市施工重点技术措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海绵城市施工重点技术措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海绵城市施工重点技术措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海绵城市施工重点技术措施这个主题进行简要介绍,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背景和了解。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介绍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措施,将城市设计和建设变得更加“柔软”,能够更好地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它着重强调城市的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合理利用雨水、提高自然排水能力、增加绿地和湿地等手段,实现城市的水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提及海绵城市施工的重要性。

由于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城市面临着水资源供应紧张、城市内涝、水污染等问题。

海绵城市施工作为一种解决方案被提出,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对于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分析海绵城市施工面临的挑战。

海绵城市的施工不仅需要考虑技术手段,还需要考虑到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经济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协调。

而且,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城市特点等各不相同,对于海绵城市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

最后,简要概括本文的内容结构。

本文将通过介绍海绵城市的概念和背景,阐述海绵城市施工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然后总结海绵城市施工的重点技术措施,并对未来海绵城市的发展进行展望,最后给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概述,可以使读者对于海绵城市施工重点技术措施这个主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进一步阅读全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在此部分中,我们将概述海绵城市施工重点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和背景,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 正文部分:在正文部分,首先介绍海绵城市的概念和背景,包括其基本概念、目标和原则。

接着,我们将重点讨论海绵城市施工的重要性,包括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然后,我们将探讨海绵城市施工所面临的挑战,例如土地利用问题、城市规划和设计难题等。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 技术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8
目录
• 海绵城市概念 • 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和指导
思想 •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 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案例及效果
评估 • 海绵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01
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定义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 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 、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吸 收和利用能力,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通过 恢复湿地、雨水花园等自然生态系统,提 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增强城市防洪能力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加强雨水排放和利用设 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减 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形成 合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03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雨水收集与利用
雨水收集系统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 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 、冲厕等。
雨水利用技术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 通过过滤、消毒等处理技术,将 其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用于 城市绿化、景观水体等。
风险防控
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采取有 效措施降低城市内涝、水污染
等风险。
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思想
01
02
03
04
生态文明建设
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城市可
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程与管理手段,改变城市水文循环,强化城市生态功能,达到减缓城市洪涝灾害,改善城市水资源供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的城市建设理念。

海绵城市的建设依靠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下面将详细介绍基本的概念及相关技术。

1.推广自然治理技术: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以自然为师,通过改善地表径流、促进地下水补给等手段来解决城市雨水和水资源问题。

推广自然治理技术包括建设湿地、雨污分流、透水路面、生态护岸等措施,利用植物和土壤的水生物活动来实现水的净化和保持。

2.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为了缓解城市的雨洪压力并增加水资源供应,海绵城市引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雨水墙、雨水池等设施,收集并利用雨水。

将雨水用于灌溉、景观绿化、冲厕、消防等用途,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透水铺装:透水铺装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使用透水材料,改变传统的铺装方式,使得水能够渗透到地下水层,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

透水铺装广泛应用于人行道、道路、停车场等城市交通场所,既能减少洪水的发生,又能改善城市的热环境。

4.绿色屋顶和墙面:绿色屋顶指在建筑物上种植植被,形成绿色生态覆盖,达到降温、净化空气、增加蓄水量等效果。

绿色墙面则是通过垂直种植植被,提供生态功能的墙体。

这些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生物滞留与净化技术:为了改善城市的水质,减少污染物的输入,海绵城市建设中引入生物滞留与净化技术,例如湿地滞留带、生物滞留池等。

这些技术利用湿地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作用来净化雨水和污水,达到提高水质的目的。

6.水文模拟与管理:为了科学地进行城市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海绵城市建设强调水文模拟与管理。

通过建立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型,预测和模拟城市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从而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调配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改变城市的水文循环,强化城市生态功能,达到减缓洪涝灾害和改善水资源供应的目标。

《2024年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范文

《2024年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范文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内涝、水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旨在通过模拟自然水循环系统,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抗洪排涝能力。

本文将详细解读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综合目标及实施措施,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基本概念解读1. 海绵城市定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水、蓄水、净化水和排水功能。

通过增加城市绿地的比例,采用渗水路面、雨水花园等措施,使雨水得到有效利用和储存,降低城市洪涝灾害风险。

2. 海绵城市组成要素海绵城市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绿地与湿地、透水路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海绵城市的主体框架,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防洪排涝能力。

三、综合目标解读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海绵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绿地和湿地等设施,有效储存和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浪费。

2. 增强防洪排涝能力在应对极端天气和暴雨事件时,海绵城市能够有效减轻城市内涝和排水压力。

通过增加绿地和湿地的面积,采用透水路面等措施,使雨水快速渗透和储存,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城市洪涝灾害风险。

3.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和湿地等设施,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同时,绿地和湿地等设施还能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4.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建设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将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四、实施措施建议1. 制定科学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合理规划绿地、湿地、透水路面等设施的布局和规模。

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近年来,许多城市都面临内涝频发、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雨水问题,在城市建设中构建完善雨洪管理系统刻不容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一、海绵城市的定义及内涵“海绵城市”的定义: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从海绵城市的概念看以看出,海绵城市是从城市雨洪管理角度来描述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其内涵是:现代城市应该具有像海绵一样吸纳、净化和利用雨水的功能,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极端降雨的防灾减灾、维持生态功能的能力。

很大程度上,海绵城市与国际上流行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与方法非常契合,如低影响开发、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及水敏感性城市设计等,都是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良性水循环、内涝防治、水污染防治、生态友好等作为综合目标。

从这个角度讲,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

当然,低影响开发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建设理念与方法,其涉及的领域可以更加广泛,不仅涵盖城市雨洪管理领域,还涉及节能减排、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建设等领域,从这个角度讲,低影响开发则可认为是海绵城市建设重要的指导思想。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海绵城市建设强调综合目标的实现,注重通过机制建设、规划统领、设计落实、建设运行管理等全过程、多专业协调与管控,利用城市绿地、水系等自然空间,优先通过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并结合灰色雨水基础设施,统筹应用“滞、蓄、渗、净、用、排”等手段,实现多重径流雨水控制目标,恢复城市良性水文循环。

1、海绵城市建设应采用优先保护和科学开发相结合的低影响开发方法。

首先,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开发前的海绵要素,如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并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

海绵城市理念与规划

海绵城市理念与规划

开发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划 原
水文干扰最小化 防止城镇化区域的河道侵蚀、水土流失、水
体污染等。

统筹协调
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水系规划、绿地系统 规划、排水防涝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相关 规划中,各规划中有关低影响开发的建设内 容应相互协调与衔接
PPT文档演模板
海绵城市理念与规划
二、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规划
PPT文档演模板
海绵城市理念与规划
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
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方法具 有多种,且每种往往具有补 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减 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 功能,可实现径流总量、径 流峰值和径流污染等多个控 制目标。
因此实际建设过程中,应根 据城市总规、专项规划及详 规明确的控制目标,结合汇 水区特征和设施的主要功能 、经济性、适用性、景观效 果等因素灵活选用各种技术 及其组合系统。
海绵城市理念与规划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5
海绵城市理念与规划
目录
一、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 二、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2 海绵城市理念与规划
一、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
定义
PPT文档演模板
海绵城市理念与规划
一、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
PPT文档演模板
海绵城市理念与规划
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
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 道路在200 mm 以内的绿地。
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
PPT文档演模板
海绵城市理念与规划
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
植草沟 植草沟是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 、调节、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 并 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 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 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并可结合渗滤设施,提高径流总量和 径流污染控制效果。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南宁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布图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这一目标主要通过控制频率较高的中、 小降雨事件来实现。
南宁市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
2、年径流污染削减率 一般采用年SS总量去除率作为年径流污染物控制指标 年SS总量去除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低影响开发设施 对SS的平均去除率 按照《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第4.2.2条的规定, 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以年 SS总量去除率计)不应低于 50%。
优缺点 雨水花园设施形式多样、适 用区域广、易与景观结合,径流控 制效果好;但地下水位与岩石层较 高、土壤渗透性能差、地形较陡的 地区,应采取必要的换土、防渗等 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将增加 建设费用。
优缺点 植草沟具有建设及维护费 用低,易与景观结合的优点,但已 建城区及开发强度较大的新建城区 等区域易受场地条件制约。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
概念与技术措施
演讲人:赵宇
一、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 二、南宁市的相关政策 三、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 四、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五、广西常用的海绵技术措施 六、海绵城市的相关设计规范及流程 七、简单的海绵设施投资估算 八、项目设计案例
2013年~2014年多次在工作会议上强调,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 绵城市。
滞排净改造路面不绿地减少径流渗蓄用改造绿地不景观降低雨水汇集速度改造景观水池减少雨水缓流实现绿化回用改造绿地不景观净化雨水减少污染改造绿地不景观实现雨水回用灌溉构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避免内涝灾害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人工土壤渗透
800-1200(元/m2)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应根据不同 地域的气候、水文、土壤 等条件,制定适应性强的 建设策略。
利用本地资源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 文等资源,降低建设成本 ,提高海绵城市的可持续 性。
适应城市发展需求
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需求 ,因地制宜地确定海绵城 市建设的目标、重点和实 施路径。
统筹建设原则
多部门协同
加强规划、水利、城建、环保等 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海绵城
安全为重原则
01
02
03
防范自然灾害
海绵城市建设应注重防范 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确保城市水安全。
基础设施安全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 设计和建设,提高设施抗 灾能力和运行安全性。
监测与预警体系
建立完善的监测与预警体 系,实时监测城市水文、 气象等关键指标,提前预 警潜在风险。
因地制宜原则
考虑地域特点
吸收能力,减少雨水径流量。
雨水花园
02
在居民区、公园等场所建设雨水花园,通过植被和土壤的过滤
作用,净化雨水,并促进雨水的自然渗透。
植被恢复
03
恢复城市中的湿地、林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功
能和雨水吸收能力。
透水铺装技术
1 2
透水砖铺装
使用具有透水性能的砖块进行道路、广场等硬质 表面的铺装,使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补充 地下水资源。
,如何实现有效的跨部门协作,推动海绵城市建设顺利进行,也是一个
需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海绵城市建设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动新 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海绵城市建设 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 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保 障。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生态优先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确保城市生态 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自然与人工相结合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生态条件 ,通过人工措施进行补充和完善。
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
制定全面、系统的规划方案,并根据 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同时发挥 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理念强调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注重发挥自然生态功能,保护和 恢复原有的水生态系统,通过构建绿水相融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和自然的和谐 共生。
海绵城市发展背景
城市化进程加快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资源 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灾害等问题日 益突出,需要寻求新的城市水资源管 理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 技术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海绵城市概述 • 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与目标 •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 海绵城市运营管理策略 • 海绵城市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 案例分析:成功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定义与理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 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 以利用。
改善水环境质量
通过净化雨水、减少污染源等 方式,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防范水灾害
通过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提高防洪标准等方式,防范和 应对水灾害,保障城市安全。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注重生态保护和 修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
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02
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与目标
建设基本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关键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关键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关键技术摘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海绵城市理念的融合应用,还要强化相关方面的研究。

文章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分析,探讨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海绵城市;海绵理念;建设理念;城市建设引言城市内水资源的状况是城市建设和发展期间的重点所在,因此要维持城市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战胜自然、超越自然效果的城市建设模式,达成基于源头对城市病和生态危机进行解决与优化。

海绵城市是当前积极顺应自然,并且促使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影响发展模式之一,合理的应用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重视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对当前水资源利用方式有效改变的重要模式之一,一定程度上可以更积极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1海绵城市内涵与核心作用一是转变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思路,严格按“渗、滞、蓄、净、用、排”要求开展规划设计工作,综合考虑内涝防治、径流污染控制以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等问题;二是全面落实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或修复工作,对于城市内为未破坏的河流、湖泊以及湿地等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予以保护,同时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修复已经被破坏的城市水生态系统。

新时代城市发展逐渐认识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当技术进步与城市化率基本处于同步状态时,城市化不一定会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但是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边际生态环境治理成本远高于技术水平提高后的边际成本,因此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对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海绵城市内涵分析可得,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工作并非单纯地改变城市排水模式,而是构建可持续的、健康的水循环系统。

与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相比,“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采取的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低影响开发模式,将“河流”“湖泊”“湿地”等打造为“海绵体”,对城市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构建“慢排缓释”“源头分散”的排水体系,由此全面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水平,保证城市水安全,有效解决水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旨在应对城市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风险管理的新型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

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最大程度地模拟和恢复自然水循环过程,减少城市面临的洪涝、干旱、水质污染等风险,并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下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基本概念:1.雨水管理:海绵城市通过采用雨水收集、蓄存和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径流,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

例如,通过建设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河岸带和湿地公园等生态设施来收集和储存雨水。

2.绿色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将生态系统与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通过建设湿地、绿地、景观河道等生态设施,提高城市的雨水补给能力,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3.多模态交通:海绵城市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如步行和自行车),并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减少汽车使用量。

同时,建设支持可持续交通的基础设施,如自行车道、步行街、电动车充电桩等。

4.生态水利工程:海绵城市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水岸景观、生态廊道等,提高城市内涝和洪水风险管理能力,减少城市污水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技术措施:1.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桶、雨水花园等),将雨水储存和利用于家庭、酒店、商业和公共场所的冲洗、冷却和灌溉等用途,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2.湿地处理系统:通过建设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等,提高城市的雨水滞留能力和水质净化能力,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3.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通过在建筑物屋顶和周围空地上种植植物,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提高雨水的渗透和蓄存能力。

4.雨水渗透系统:通过建设透水铺装、植被格栅和雨水花园等,促进雨水的地下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的上升。

5.绿色交通系统:通过建设自行车道、步行街、轨道交通等,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减少汽车使用量,改善交通环境。

6.抗洪设施:通过建设河岸带、防洪墙、堤坝等,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模拟和恢复自然水循环过程,改善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1. 介绍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作为近年来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的重要理念,一直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海绵城市建设指南的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并应用于实际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

2. 基本概念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海绵城市是一种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提出的新理念,是指在城市建设中以自然生态系统为蓝图,构建起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洪涝、改善水质、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城市水管理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一种集约型、生态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旨在不断减少城市地区对洪水的承载,降低城市内部水污染排放,减少供水、排水系统开支和生态保护及修复成本。

3. 综合目标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海绵城市建设指南的综合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目标主要包括:构建生态景观,改善城市面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减缓城市化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目标共同构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目标体系,也是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的重要依据。

4.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中的关键内容在了解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之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中的关键内容。

这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开发层面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城市下水道改造,城市绿地与湿地建设,城市微地形修复,城市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等。

这些内容是指导和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行动纲领,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个人角度来看,海绵城市建设指南的提出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背景下,传统城市建设方式已经无法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水问题。

而海绵城市建设恰好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借鉴和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机制,构建起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洪涝、改善水质、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城市水管理系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解决途径。

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水、城、人的共生
Sponge City:Symbiosis of Water、City and People
1 海绵城市概念 2 海绵城市五个原则
3 海绵城市两大途径
4 海绵城市四种角色 5 海绵城市四大指标
6 海绵城市八大技术
海绵城市
——会呼吸的城市
1 概念定义
海绵城市
源头分散、慢排缓释
水系河道
城 市 下 垫 面
建筑场地 绿地公园
道路广场
水系河道
植被缓冲带+生态河床
主要利用滨水的乔木、灌木、草本构建的不同植物群落带以及 水岸的土壤、砂石等渗透性材料对雨水进行生态管理,在雨水 径流最终注入水体前完成对雨水径流减速、雨水渗透减量、雨 水过滤净化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100-200米 水土保持:80-100米 防治污染:30-50米 降温等生态方面:200米 功能 水土保持 作者
河流
湿地
区域层面应识别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重要的生 态基础设施,并加以保护和修复,以留出足够的雨水涵养和 生态调蓄空间。
湖泊
海绵城市两大途径
城市层面: 低影响生态开发
四种参与角色
4 海绵城市四种角色
Ecology at Philosophical Level
政府:统筹者
规划从业者:设计者
1 概念定义
末端雨水快排模式
海绵城市处理模式
刚柔并济、双管齐下
海绵城市的建设,强调优先利用绿色、生态化的“弹性”或“柔性”设施,并注重与传统的“刚 性”工程设施进行有效衔接。通过“刚柔相济”,建立和完善城市的“海绵体”,强化对城市径 流雨水的排放控制与管理,从而实现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 降低暴雨内涝控制成本、改善城市景观等多重目标,最终为城市构建起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系 统。

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

和生态恢复,中端的低影响开发建造多种雨水系统组件,如透水性铺装、绿色屋顶、植被覆盖、雨水蓄水池、下渗装臵、雨水管道
等,到后端的污水污泥处理,涉及包括生态修复、园林绿化、绿色建材、管网建设与运营、智慧城市与物联网技术、污水污泥处理 等多个行业,众多上市公司将从这数万亿元的市场中充分受益。按去年首批入选试点城市的建设进度来看,目前四分之三的城市项 目已启动。由于海绵城市建设期基本为3年,其中2016年是工程的集中推进期及招投标高峰期,占试点城市平均约43%的投资规划。 同时今年5月第二批入选城市名单已公布,今明两年将是投资规模高速增长期。
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而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料,改造屋顶绿化,调
整绿地竖向,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
透水景观铺装:
传统的城市开发中无论是市政公共区域景观铺装还是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中多数采用的都是透水性差的材料,所 以导致雨水渗透性差,而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透水铺装实现雨水渗透,或通过水渠和沟槽将雨水引流至街道附近的 滞留设施中。
钢城二中现状图及布置图
沟槽开挖
现场盲管加工打孔和包管
防渗土工布1200克/每平方及砾石垫层Leabharlann 雨水渗透盲管垫层及渗透盲管敷设
砾石回填和中砂回填
透水基层碎石回填
雨水检查井砌砖及溢流口砌筑
线性排水沟砌筑及粉刷
透水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透水混凝土取样
调蓄池池身钢板桩及内支撑
调蓄池安全防护栏
海绵城市建设内部讲演
1、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
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有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海绵城市六要素:渗、蓄、滞、净、用、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设计降雨量(调蓄量)
指雨水控制与利用系统能消纳并使其不外排的雨量,通 常用日降雨量表示。
V= 10HφF (4-1) 式中: V——设计调蓄容积,m3; H——设计降雨量,mm; φ——综合雨量径流系数, 按照场地内各种下垫面的径流系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F——汇水面积,hm2。
如果采用海绵城市南宁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5%时, 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27.9mm。假设本项目用地面积为 20000m2,综合雨量径流系数为0.60 雨水设计调蓄量V=10 × H × φ ×F=10 × 27.9 × 0.60 ×
2015年9月29日,9月29日,国务院 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 求大力建设海绵城市,提高城镇化质量。
2015年南宁市政府多次发文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并选择青秀区、 五象新区以及兴宁区的部分地区作为示范试点区域。并选择了 200多个项目作为试点。
2016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区海绵 城市建设的通知,明确南宁市海绵城市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并 于2016年7月底公布了南宁市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低影响开发设施
透水铺装 绿色屋顶 下沉式绿地 雨水花园 透水混凝土路面 雨水湿地 雨水回用系统 蓄水模块 植草沟 人工土壤渗透
单位造价估算
80-250(元/m2) 200-400(元/m2) 60-100(元/m2) 150-800(元/m2) 500-600(元/m2) 500-700(元/m2) 3000-5000(元/m3) 3000-5000(元/m3) 60-200(元/m2) 800-1200(元/m2)
改造路面与绿地 减少径流
改造景观水池 减少雨水缓流 实现绿化回用
改造绿地与景观 实现雨水回用灌溉






改造绿地与景观 降低雨水汇集速度
改造绿地与景观 净化雨水减少污染
构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 避免内涝灾害
1、年径流总量控 制率 根据多年日降雨量
统计数据分析计算, 通过自然和人工强 化的渗透、储存、 蒸发(腾)等方式, 场地内累计全年得 到控制(不外排) 的雨量占全年总降 雨量的百分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每平方米改造预算:160—180元
广 场 透 水 铺 装
环 湖 路 透 水 沥 青
雨 水 花 园
路 面 雨 水 “ 断 接 ”
谢谢!
2 =334.8m3
优缺点 雨水花园设施形式多样、适 用区域广、易与景观结合,径流控 制效果好;但地下水位与岩石层较 高、土壤渗透性能差、地形较陡的 地区,应采取必要的换土、防渗等 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将增加 建设费用。
优缺点 植草沟具有建设及维护费
用低,易与景观结合的优点,但已 建城区及开发强度较大的新建城区 等区域易受场地条件制约。
资金来源:银行贷款、国家海绵专项资金、市财政局、业主 自筹(商业地产)
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投资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二章第 十条,规定了对2015年~2017年完成的社会投资的海绵城 市建设项目进行补助,22元~30元/平方米不等。
三、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 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 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释放”并加以利用。
南宁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布图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这一目标主要通过控制频率较高的中、 小降雨事件来实现。
南宁市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
2、年径流污染削减率 一般采用年SS总量去除率作为年径流污染物控制指标 年SS总量去除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低影响开发设施 对SS的平均去除率 按照《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第4.2.2条的规定, 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以年 SS总量去除率计)不应低于 50%。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 概念与技术措施
演讲人:赵宇
一、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 二、南宁市的相关政策 三、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 四、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五、广西常用的海绵技术措施 六、海绵城市的相关设计规范及流程 七、简单的海绵设施投资估算 八、项目设计案例
2013年~2014年多次在工作会议上强调,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 绵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