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推进_螺旋桨几何特征
《船舶推进学》--chapter6--螺旋桨的空泡现象 - 给学生
4、超空泡 长度大于弦长,包裹整个截面, 稳定
二维翼上的超空泡(super cavitation)
26 26 March 2015 27 26 March 2015
3
6-2 叶切面的空泡现象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6-2 叶切面的空泡现象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6-2 叶切面的空泡现象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二、叶切面空泡的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空泡 1、局部空泡 2、对水动力性 能影响不大 3、对叶表面产 生剥蚀
一、螺旋桨空化研究的起因
船舶推进学
丁江明
Tel: E-mail: 13477021457 goodluckdjm@(个人邮箱) 2407456572@(课件和作业邮箱)
26 March 2015
1、1875年,船舶螺旋桨空化的最早文献---Reynolds
第六章、螺旋桨的空泡现象
一、叶切面空泡的类型
1、泡状空泡 空泡溃灭剧烈 嘈杂、剥蚀强
•Bubble cavities collapse very violently, • so that this cavitation is noisy, erosive and bad. 二维翼上的泡状空泡(bubble cavitation)
hs
(1) K (2)叶切面形状 (3)B点位置
B
αK
14
hs V0 A
26 March 2015
26 March 2015
15
26 March 2015
6-1 空泡的成因
6-1 空泡的成因
6-1 空泡的成因
四、影响减压系数和空泡数的各种因素
P0 Pv 1 V02 2
图6-3 机翼型切面和弓型切面的压力分布情况
螺旋桨
(2)非设计工况下调距 桨的油耗率低。 如图为调距桨的航行曲 线,调距桨可以在主机 额定转矩线1、最大转速 线2和最低稳定转速线3 之间内的任何一点上工 作。在不同的航速当主机在部分负荷 下工作时,可以按主机 油耗率最小的n与H/D配 合点工作。如图,1为等 油耗率曲线,2为定距桨 的推进特性线,3为最低 油耗率线,4为主机全负 荷速度特性。 因此,在非设计工况下调 距桨的经济性好。
(4)无推力情况: 当螺旋桨进程hp稍大于 螺距H而出现负的滑失 时,水流的合成速度 W就以某一负的冲角 流向叶素,此时升力 dy很小,而阻力dx仍 有一定值,结果dy和 dx在轴向的分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互相 抵消,因此推力为零。 但此时螺旋桨的阻力 dQ仍有一定值。
(5)无阻力矩情况:若 进程进一步增大,致使 升力和阻力在周向的分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时,螺旋桨的阻力dQ 为零。但此时的推力已 为负值,阻止船舶前进。
压力面是一个螺旋面,有等螺 距螺旋面和变螺距螺旋面两 种。如图,与轴线相交的线 段以等角速度绕轴线旋转, 同时以等线速度沿轴线向下 (或向上)移动,其在空间 划过的轨迹所形成的曲面即 为螺旋面。线段上任意一点 运动的轨迹为一螺旋线。母 线上的任一点旋转一周在轴 线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称为该 螺旋桨的螺距,以H表示。 若组成螺旋桨的各螺旋线螺 距相等,这个螺距即为螺旋 面的螺距,而该螺旋面称为 等螺距螺旋面。
2、滑失与滑失率
• S=(H – hp)/H • = (H·n –Vp)/H·n
1)螺旋桨的推力 : T=K1ρn²D**4 (N) =C1 n² 2)螺旋浆的阻力矩: M=K2ρn²D**5 (N·m) =C2 n² 3)螺旋浆的效率: ηp=K1λp/2πK2 =C0 4)螺旋浆的功率: Pp=2πnM =C·n³
螺旋桨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网络课堂> 第八章> 螺旋桨的工作原理螺旋桨的几何特征鱼雷螺旋桨位于鱼雷的尾部,由发动机带动以产生推力,利用该推力克服鱼雷运动时的阻力,使鱼雷以既定的速度航行。
不难理解,为了经商鱼雷的速度,不仅要求鱼雷具有阻力最小的雷体外形,还须要配置效率较高的螺旋桨,才能获得较好的推进效果。
螺旋桨通过推进轴直接由发动机驱动,当螺旋桨旋转时,将水流推向鱼雷后方。
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原理,水便对螺旋桨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即称为螺旋桨的推力。
我们研究螺旋桨的几何特征时,首先要对螺旋面有所了解。
设有一水平线AB(图8-1),匀速地绕线EE旋转,同时又以均匀速度向上移动,则线AB上每一个点就形成一条螺旋线,由这些螺旋线所组成的面叫做螺旋面。
线段AB称为螺旋面的母线,它可以是直线或曲线。
展开了的螺旋线与圆柱体底线间的角度称为螺旋角,以表示,其值可按下式求得(8-1)式中H为螺距。
图8-1 螺旋面的形成(螺旋面的形成演示动画)当母线的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均为匀速运动时,所得到的螺旋面称为等螺距螺旋面。
其螺旋线的展开图形如图8-1所示,不同半径处具有相同的螺距。
图8-2a 径向变螺距螺旋面螺旋线的展开图螺旋面也可以由不同螺距的螺旋线组成。
例如母线AB以均匀的速度绕EE轴线旋转。
也以均匀速度直线上升,只是在不同的半径上具有不同的上升速度,则得到径向变螺距螺旋面,不同的半径处螺距是不同的,其螺旋线的展开图如图8-2(a)所示。
假若母线的旋转运动和前进运动不是均匀的.或者其中任一种运动不是均匀的,则得到轴向变螺距螺旋面,其螺旋线的展开图如图8-2(b)所示。
图8-2b 轴向变螺距螺旋面螺旋线的展开图图8-3 螺旋桨的结构参数(螺旋桨的结构参数演示动画)螺旋桨的结构参数如图8-3所示。
螺旋桨与推进轴联接的部分称为桨毂以一定的角度联按于轮毅上。
鱼雷的桨叶一般为2-7片。
叶片数主要决定于螺旋桨推力的大小。
(完整word版)船舶螺旋桨知识
船用螺旋桨的功率计算功率(W)直径(D)螺距(P)转/分(N)功率(W)=(D/10)的4次方*(P/10)*(N/1000)的3次方*0.45速度(SP)km/h=(P/10)*(N/1000)*15.24静止推力(Th)g=(D/10)的3次方*(P/10)*(N/1000)的2次方*22船用螺旋桨的工作原理可以把螺旋桨看成是一个一面旋转一面前进的机翼进行讨论。
流经桨叶各剖面的气流由沿旋转轴方向的前进速度和旋转产生的切线速度合成。
在螺旋桨半径r1和r2(r1<r2)两处各取极小一段,讨论桨叶上的气流情况。
V—轴向速度;n—螺旋桨转速;φ—气流角,即气流与螺旋桨旋转平面夹角;α—桨叶剖面迎角;β—桨叶角,即桨叶剖面弦线与旋转平面夹角。
显而易见β=α+φ。
空气流过桨叶各小段时产生气动力,阻力ΔD和升力ΔL,合成后总空气动力为ΔR。
ΔR沿飞行方向的分力为拉力ΔT,与旋螺桨旋转方向相反的力ΔP 阻止螺旋桨转动。
将整个桨叶上各小段的拉力和阻止旋转的力相加,形成该螺旋桨的拉力和阻止螺旋桨转动的力矩。
从以上两图还可以看到。
必须使螺旋桨各剖面在升阻比较大的迎角工作,才能获得较大的拉力,较小的阻力矩,也就是效率较高。
螺旋桨工作时。
轴向速度不随半径变化,而切线速度随半径变化。
因此在接近桨尖,半径较大处气流角较小,对应桨叶角也应较小。
而在接近桨根,半径较小处气流角较大,对应桨叶角也应较大。
螺旋桨的桨叶角从桨尖到桨根应按一定规律逐渐加大。
所以说螺旋桨是一个扭转了的机翼更为确切。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气流角实际上反映前进速度和切线速度的比值。
对某个螺旋桨的某个剖面,剖面迎角随该比值变化而变化。
迎角变化,拉力和阻力矩也随之变化。
用进矩比“J”反映桨尖处气流角,J=V/nD。
式中D—螺旋桨直径。
理论和试验证明:螺旋桨的拉力(T),克服螺旋桨阻力矩所需的功率(P)和效率(η)可用下列公式计算:T=Ctρn2D4 P=Cpρn3D5η=J·Ct/Cp 式中:Ct Cp—功率系数;ρ—空气密度;n—螺旋桨转速;D—螺旋桨直径。
螺旋桨概述
螺旋桨概述1.概念1.1结构图1 螺旋桨示意图图2 螺旋桨结构螺旋桨由桨叶、浆毂、、整流帽和尾轴组成,如上图所示。
滑失:如果螺旋桨旋转一周,同时前进的距离等于螺旋桨的螺距P,设螺旋桨转速为n,则理论前进速度为nP。
也就是说将不产生水被螺旋桨前后拨动的现象,然而事实上,螺旋桨总是随船一起以低于nP的进速V s对水作前进运动。
那么螺旋桨旋转一周在轴向上前进的实际距离为h p(=V s/n),称为进距。
于是我们把P与h p之差(P-h p)称为滑失。
滑失与螺距P之比为滑失比:S r=(P-h p)/P=(nP-V s)/nP=1-V s/nP式中V s/nP称为进距比。
从式中可以得出,当V s=nP时,S r=0。
即P=h,也就是螺旋桨将不产生对水前后拨动的现象,螺旋桨给水的推力为零。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滑失越大,滑失比越高,则螺旋桨推水的速度也就越高,所得到的推力就越大。
1.2工作原理船用螺旋桨工作原理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观点来解释,一种是动量的变化,另一种则是压力的变化。
在动量变化的观点上,简单地说,就是螺旋桨通过加速通过的水,造成水动量增加,产生反作用力而推动船舶。
由于动量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因此不同的质量配合上不同的速度变化,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动量变化。
另一方面,由压力变化的观点可以更清楚地说明螺旋桨作动的原理。
螺旋桨是由一群翼面构建而成,因此它的作动原理与机翼相似。
机翼是靠翼面的几何变化与入流的攻角,使流经翼面上下的流体有不同的速度,且由伯努利定律可知速度的不同会造成翼面上下表面压力的不同,因而产生升力。
而构成螺旋桨叶片的翼面,它的运动是由螺旋桨的前进与旋转所合成的。
若不考虑流体与表面间摩擦力的影响,翼面的升力在前进方向的分量就是螺旋桨的推力,而在旋转方向的分量就是船舶主机须克服的转矩力。
1.3推力和阻力以一片桨叶的截面为例:当船艇静止时,螺旋桨开始工作,把螺旋桨看成不动,则水流以攻角α流向桨叶,其速度为2πnr(n为转速;r为该截面半径)。
船舶推进_螺旋桨图谱设计
2 5
75PD Q 2πn
2 πρ K Q
PD --- 螺旋桨收到马力 ( hp )
75 J 5
PD n 2 5 VA
VA --- 螺旋桨进速 ( m/s )
n ---为螺旋桨转速( r/s )
2 πρ K Q 75 J 5 PD n 2.5 VA
7
8.1 螺旋桨的设计问题及设计方法
一、螺旋桨的初步设计
对于新设计的船舶,根据设计任务书对船速的要求设 计出最合适的螺旋桨,然后由螺旋桨的转速及效率决 定主机的转速及功率,并据此订购主机。
选定桨的直径D
船速 V
有效马力 PE
确定桨的最佳转速n、效率η0、 螺距比P/D、主机马力PS
确定桨的最佳直径D、效率η0、 螺距比P/D、主机马力PS 选定桨的转速n
船舶推进 Ship Propulsion
华中科技大学船海学院
1
课程安排
第1 章 第2 章 第3 章 第4 章 第5 章 第6 章 第7 章 第8 章 第9 章 概述(2学时) 螺旋桨几何特征(2学时) 螺旋桨基础理论(3学时) 螺旋桨模型的敞水试验(4学时) 螺旋桨与船体相互作用(4学时) 螺旋桨的空泡现象(4学时) 螺旋桨的强度校核(4学时) 螺旋桨图谱设计(7学时) 实船推进性能(2学时)
③ AUw型 --- AU型桨叶切面的后缘具有一定翘度(这
对于改善桨叶根部叶间干扰有一定效果 ),在六叶 上采用这种型式。 ④ MAUw型
22
8.2 B-δ型设计图谱及其应用
这种型式是对原型AU桨在叶梢部分切面的前缘形状进 行了局部修正。AU型的四叶螺旋桨系列就是采用这种 形式。
螺旋桨种类PDF.pdf
书山有路
上兼起舵叶作用的称可转导管。导管可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这是因为导管内部流速高、 压力低,导管内外的压力差在管壁上形成了附加推力;导管和螺旋桨叶间的间隙很小,限制了 桨叶尖的绕流损失;导管可以减少螺旋桨后的尾流收缩,使能量损失减少。但导管螺旋桨的 倒车性能较差。固定导管螺旋桨使船舶回转直径增大,可转导管能改善船的回转性能。导管 螺旋桨多用于推船。③串列螺旋桨:将两个或三个普通螺旋桨装于同一轴上,以相同速度同 向转动。当螺旋桨直径受限制时,它可加大桨叶面积,吸收较大功率,对减振或避免空泡有 利。串列螺旋桨重量较大,桨轴伸出较长,增加了布置及安装上的困难,应用较少。④对转 螺旋桨:将两个普通螺旋桨一前一后分别装于同心的内外两轴上,以等速反方向旋转。因可 减小尾流旋转损失,效率比单桨略高,但其轴系构造复杂,大船上还未应用。⑤直叶推进器: 由 4~8 片垂直的桨叶组成。直叶推进器上部呈圆盘形,桨叶沿圆盘周缘均匀安装,圆盘底 与船壳板齐平相接,圆盘转动时,叶片除绕主轴转动外,还绕本身的垂直轴系摆动,从而产 生不同方向的推力,所以可使船在原地回转,不必用舵转向,船倒退时也不必改变主机转向。 但因机构复杂,价格昂贵,桨叶易损坏,仅用于少数港务船或对操纵性能有特殊要求的船上。
直叶推进器
直叶推进器也称竖轴推进器或平旋轮推进器,由若干垂直的叶片(4 叶至 8 叶)组成, 叶片在圆盘上是等间距的,圆盘与船体底部齐平。圆盘绕垂直轴旋转,各叶片以适当的角度 与水流相遇,因而产生推力。直叶推进器的偏心装置可以控制各叶片与水流相遇的角度,故 能发出任何方向的推力。装有直叶推进器船舶的操纵性能良好,且在船舶倒退时也无须逆转 主机。此外,直叶推进器的效率较高(约略与螺旋桨相同) ;在汹涛海面下,工作情况也较
2
书山有路
船舶推进_螺旋桨几何特征
切面的几何特征 (a) 机翼形; (b) 弓形 1-面线; 2-背线; 3-导缘; 4-随缘; 5-拱线; 6-导缘端圆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b ---弦长; t ---最大厚度;
δ= t/ b ---切面的相对厚度比 或叶厚比;
拱线(中线)---切面的中线 或平均线;
fM ---切面的拱度( camber ,拱线到内弦线的最大距离 ); f = fM / b ---切面的拱度比。
20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四、桨叶的外形轮廓和叶面积
桨叶的外形轮廓可以用螺旋桨的正视图和侧视图来表示。 从船后向船首所看到的为螺旋桨的正视图 , 从船侧看过 去所看到的为侧视图。
24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螺旋桨桨毂的形状一般为 圆锥体 , 在侧投影上可以 看到其各处的直径并不相 等。通常所说的桨毂直径 (简称毂径) 是指辐射参考 线与桨毂表面相交处 ( 略 去叶根处的填角料 ) 至轴 线距离的两倍 , 并以 d 来 表示 ( 参阅图 2 -11a )。毂 径d 与螺旋桨直径D 的比 值d/D 称为毂径比。
D A0 4
2
当螺旋桨正车旋转时, 由船后向前看去所见到的旋转方向为顺时 针者称为右旋桨(right-handed propeller)。反之,则为左旋桨; 装于船尾两侧之螺旋桨 , 在正车旋转时其上部向船的中线方向转 动者称为内旋桨(inward turning propeller)。反之, 则为外旋桨。
为随边(trailing edge) 。
4
2.1 螺旋桨的外形及名称
螺旋桨与尾轴连接部分 称为桨毂。桨毂是一个
截头的锥形体。为了减
《船舶推进学》--chapter4--螺旋桨型的敞水试验 - 给学生
44 13 March 2015
43
13 March 2015
4-4 螺旋桨模型系列试验及特性曲线组
4-4 螺旋桨模型系列试验及特性曲线组
4、后果
(1)模型桨进流速度太高,试验难以满足 (2)模型桨转速太高,试验难以实现 怎么办? (3)模型桨推力过大,难以测量,强度难以保证
尺度效应 scale effect
模型桨与实桨因雷诺数不同引起的水动力性能差异
16 13 March 2015
15
13 March 2015
4-2 临界雷诺数和尺度效应
C D C Dm C Ds
5 t 0.044 ) C Dm 2(1 2 )( 1 / 6 b Re Re 2 / 3
t b 2.5 C Ds 2(1 2 )(1.89 1.62 log ) b KP
23
K P 30 10 6 m
实桨粗糙度
13 March 2015 24 13 March 2015
尺度效应
模型桨与实桨因雷诺数不同引起的水动力性能差异
20
13 March 2015
4-2 临界雷诺数和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效应
4-2 临界雷诺数和尺度效应
二、尺度效应及修正方法
(1)不修正
为什么?
桨模光滑,实桨粗糙,抵消尺度效应 (2)只修正 K Q
K Qm K Qs ( Re m 2.58 ) Re s
(3) m S
4
4-3 敞水试验及测试数据表达
船舶推进第3章-螺旋桨基础理论
船舶推进第三章 螺旋桨基础理论
三、螺旋桨的作用力
船舶推进第三章 螺旋桨基础理论
上式把螺旋桨的推力、转矩与流场及螺旋桨的几何特征联系起来,因而比动量理论的结果要精密完整得多。
船舶推进第三章 螺旋桨基础理论
由上式可知,欲求某一螺旋桨在给定的进速和转速时所产生的推力、转矩和效率,则必须知道速度环量和诱导速度沿半径方向的分布情况。这些问题可应用螺旋桨环流理论来解决。
2、当转速不变,随进速的增大,攻角随之减小,从而力矩和推力也相应减小。
当进速的增大到某一数值时,螺旋桨发出的推力为零。此时作用于叶元体上的升力及阻力在轴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叶元体的推力等于零。
螺旋桨不发出推力时旋转一周所前进的距离称为无推力进程或实效螺距 。
船舶推进第三章 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桨基础理论
3、当进速再增大到某一数值时,螺旋桨不遭受旋转阻力,其实质乃是升力dL及阻力dD在周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在此种情况下螺旋桨产生负推力。
螺旋桨不遭受旋转阻力时旋转一周所前进的距离称为无转矩进程或无转矩螺距 。
船舶推进第三章 螺旋桨基础理论
对于一定的螺旋桨,有:
船舶在航行时,螺旋桨必须产生向前的推力以克服船舶阻力,才能使船以一定的速度前进。所以螺旋桨在实际操作时,其每旋转一周前进的距离小于实效螺距。
3、流管远后方CC1断面流出的动量:
船舶推进第二章 螺旋桨几何特征
4、根据动量定理,作用于流体上的立等于单位时间内流体动量的增量。而流体的反作用力即为推力:
船舶推进第二章 螺旋桨几何特征
五、盘面处速度增量与远后方速度增量的关系
1、在盘面前和盘面后应用伯努力方程:
船舶推进第二章 螺旋桨几何特征
《船舶推进学》--chapter2--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 给学生
18
正视图 front view
8 March 2015
3
S 0
正视图 front view 侧视图side view 1、纵斜和纵斜角rake,rake angle, 2、最大厚度线 3、最大厚度t: 最大厚度线与桨叶参考线之间的距离 4、叶根厚度 5、叶厚分数: t /D
0
6、桨毂直径d:
5
8 March 2015 12 8 March 2015
11
2
2-2 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六、螺距
2-2 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七、桨叶切面
1、叶剖面的定义 4、螺距比 5、标称螺距 6、平均螺距
pitch ratio:
P/D
nominal pitch: P
0. 7 r
或
P0.75 r
mean pitch:
t /b
16 8 March 2015
2-2 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七、桨叶切面
2-2 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螺旋桨生成线
八、螺旋桨的外形轮廓
螺旋桨生成线
3、叶剖面的术语
t
A
B
b
展开轮廓developed outline 伸张轮廓expanded outline
17
8 March 2015
侧视图side view
9 8 March 2015 10
x f ( ) y r sin( ) z r cos( )
8 March 2015
2-2 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1、螺距的定义
六、螺距
2-2 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3、有关螺距角的各种定义
六、螺距
螺旋线上一点沿螺旋线旋转一周前进的距离
船舶推进_螺旋桨基础理论
2
上两式相减:
p p 1 ( V A 12 u a ) u a
' 1
得出推力Ti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为:
T i ( p p 1 ) A 0 A 0 ( V A 12 u a ) u a
' 1
17
3.1 理想推进器理论
T i m u a A 0 (V A u a 1 ) u a
③ 水为不可压缩的理想流体。 根据这些假定而得到的推进器理论,称为理想推进器 理论,适于螺旋桨、明轮、喷水推进器等。
7
3.1 理想推进器理论
理想推进器力学模型
远前方 盘面 远后方
诱导速度 离盘面愈近, 由于推进器的抽吸 作用, 水流的速度愈大而压力下 降; 水流流过盘面后压力突增。
3.2 理想螺旋桨理论
根据动量矩定理:流体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流管两截 面的动量矩增量等于作用在流管上的力矩。
L '' L ' d Q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矩:
d Q rd F i
其中,作用在流体上的旋转力
d Fi d m u
' t
u t' u t
桨盘紧后方的周 向诱导速度。 桨盘远后方的周 向诱导速度。
12
伯努利方程
v2 p z H 2g g
适用条件:只受到重力的不可压缩 的理想流体,定常流动。
13
物理意义
v2 p z H 2g g
单 位 重 力流体的 动能
位势能
压强势能
沿着同一根流线,流体的动能、位势能和 压强势能可以相互转变,三者之和保持不 变。
14
几何意义
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螺旋桨的几何特征鱼雷螺旋桨位于鱼雷的尾部,由发动机带动以产生推力,利用该推力克服鱼雷运动时的阻力,使鱼雷以既定的速度航行。
不难理解,为了经商鱼雷的速度,不仅要求鱼雷具有阻力最小的雷体外形,还须要配置效率较高的螺旋桨,才能获得较好的推进效果。
螺旋桨通过推进轴直接由发动机驱动,当螺旋桨旋转时,将水流推向鱼雷后方。
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原理,水便对螺旋桨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即称为螺旋桨的推力。
我们研究螺旋桨的几何特征时,首先要对螺旋面有所了解。
设有一水平线AB(图8-1),匀速地绕线EE 旋转,同时又以均匀速度向上移动,则线AB上每一个点就形成一条螺旋线,由这些螺旋线所组成的面叫做螺旋面。
线段AB称为螺旋面的母线,它可以是直线或曲线。
展开了的螺旋线与圆柱体底线间的角度称为螺旋角,以表示,其值可按下式求得(8-1)式中H为螺距。
图8-1 螺旋面的形成当母线的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均为匀速运动时,所得到的螺旋面称为等螺距螺旋面。
其螺旋线的展开图形如图8-1所示,不同半径处具有相同的螺距。
图8-2a 径向变螺距螺旋面螺旋线的展开图螺旋面也可以由不同螺距的螺旋线组成。
例如母线AB以均匀的速度绕EE轴线旋转。
也以均匀速度直线上升,只是在不同的半径上具有不同的上升速度,则得到径向变螺距螺旋面,不同的半径处螺距是不同的,其螺旋线的展开图如图8-2(a)所示。
假若母线的旋转运动和前进运动不是均匀的.或者其中任一种运动不是均匀的,则得到轴向变螺距螺旋面,其螺旋线的展开图如图8-2(b)所示。
图8-2b 轴向变螺距螺旋面螺旋线的展开图螺旋桨的结构参数图8-3 螺旋桨的结构参数螺旋桨的结构参数如图8-3所示。
螺旋桨与推进轴联接的部分称为桨毂以一定的角度联按于轮毅上。
鱼雷的桨叶一般为2-7片。
叶片数主要决定于螺旋桨推力的大小。
桨叶与轮毅的联接处称为叶根。
桨叶的自由端称为叶梢。
当螺旋桨开始工作时,叶片首先拨动水的一边称为导边,而水流从叶片脱离的一边称为随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将各半径处共轴圆柱面与桨叶相截的各切面展成平面 后 , 以其弦长置于相应半径的水平线上 , 并光顺连接 端点所得之轮廓称为伸张轮廓。
26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螺旋桨各叶伸张轮廓所包含的面积之总和称为伸张面积, 以AE 表示。伸张面积AE 与盘面积Ao 之比称为伸张面比, 即伸张面比= AE/ Ao
24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螺旋桨桨毂的形状一般为 圆锥体 , 在侧投影上可以 看到其各处的直径并不相 等。通常所说的桨毂直径 (简称毂径) 是指辐射参考 线与桨毂表面相交处 ( 略 去叶根处的填角料 ) 至轴 线距离的两倍 , 并以 d 来 表示 ( 参阅图 2 -11a )。毂 径d 与螺旋桨直径D 的比 值d/D 称为毂径比。
fM ---切面的拱度( camber ,拱线到内弦线的最大距离 ); f = fM / b ---切面的拱度比。
20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四、桨叶的外形轮廓和叶面积
桨叶的外形轮廓可以用螺旋桨的正视图和侧视图来表示。 从船后向船首所看到的为螺旋桨的正视图 , 从船侧看过 去所看到的为侧视图。
为随边(trailing edge) 。
4
2.1 螺旋桨的外形及名称
螺旋桨与尾轴连接部分 称为桨毂。桨毂是一个
截头的锥形体。为了减
小水阻力 , 在桨毂后端 加一整流罩 , 与桨毂形
成一光顺流线形体 , 称
为毂帽(hub
cap)。
5
2.1 螺旋桨的外形及名称
梢圆(tip circle):螺旋桨 旋转时(设无前后运动) 叶梢 的圆形轨迹; 螺旋桨直径( diameter ): 梢圆的直径D。 螺旋桨盘面积(disc area): 梢圆的面积A0:
17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机翼形切面在展开后无一定形状, 叶面大致为一直线 或曲线, 叶背为曲线, 导边钝而随边较尖, 其最大厚度 则近于导边, 约在离导边25%~40%弦长处。
18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弦 长 ( chord length ) 一 般 有 内弦和外弦之分。 连接切面导边与 随 边 的 直 线 AB 称内弦 , 图中所 示 线 段 BC 称 为 外弦。 对于系列图谱螺 旋桨来说 , 通常 称外弦为弦线, 而对于理论设计 的螺旋桨来说, 则常以内弦(鼻 尾线)为弦线。
13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螺旋桨某半径r 处螺距角θ的大小, 表示桨叶叶面在该处 的倾斜程度。 r 愈小则螺距角θ愈大。图(a) 表示三个不同半径的共轴 圆柱面与等螺距螺旋桨桨叶相交的情形, 其展开后的螺 距三角形如图( b ) 所示, r1 < r2 < r3 , 而θ1 >θ2 >θ3 。
D A0 4
2
当螺旋桨正车旋转时, 由船后向前看去所见到的旋转方向为顺时 针者称为右旋桨(right-handed propeller)。反之,则为左旋桨; 装于船尾两侧之螺旋桨 , 在正车旋转时其上部向船的中线方向转 动者称为内旋桨(inward turning propeller)。反之, 则为外旋桨。
19
切面的几何特征 (a) 机翼形; (b) 弓形 1-面线; 2-背线; 3-导缘; 4-随缘; 5-拱线; 6-导缘端圆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b ---弦长; t ---最大厚度;
δ= t/ b ---切面的相对厚度比 或叶厚比;
拱线(中线)---切面的中线 或平均线;
6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桨叶的叶面通常是螺旋面的 一部分 线段ab 与轴线OO1 成固定角 度, 并使ab 以等角速度绕轴 OO1 旋转的同时以等线速度 沿OO1 向上移动, 则ab 线在 空间所描绘的曲面即为等螺 距螺旋面。 线段ab 称为母线, 母线绕行 一周在轴向前进的距离称为 螺距, 以P 表示。
形切面。
7、 桨叶的外形轮廓可以用螺旋桨的正视图和侧视图来表示 。 从船后向船首所看到的为螺旋桨的正视图,从船侧看过去 所看到的为侧视图 。 8、各种面积比有:投射面比=AP/A0、伸张面比=AE/A0、展 开面比=AD/A0。
33
作业
1. 螺旋桨由那些部件构成?他们各起什么作用? 2. 何谓桨叶切面(桨叶剖面)?何谓等螺距及变 螺距螺旋桨?对等螺距螺旋桨。桨叶切面螺距 角沿半径如何变化? 3. 桨叶切面有哪些常用形状?它们各自的水动力 及空泡性能如何? 4. 螺旋桨制图中,使用哪些轮廓(或投影)来表 达桨叶外形?桨叶面积有哪几种表达方式?
旋线 。 任一共轴之圆柱面与螺旋面相交的交线也为螺旋线
。
31
4、螺距三角形普遍形式
5、若螺旋桨的叶面为等螺距螺旋面之一部分,则 P即称为 螺旋桨的面螺距。面螺距 P与直径D之比 P/D称为螺距比。
32
6、与螺旋桨共轴的圆柱面和桨叶相截所得的截面称为桨叶
的切面,简称叶切面或叶剖面。桨叶切面的形状通常为圆背 式切面(弓形切面)或机翼形切面,特殊的也有梭形切面和月牙
23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最 大 厚 度 线 与 参 考 线 OU 之间的轴向距离t表示该半 径处叶切面的最大厚度。 与桨毂相连处的切面最大 厚度称叶根厚度(除去两边 填角料)。 辐射参考线与最大厚度线 的延长线在轴线上交点的 距离t0与直径D 之比值t0/ D 称为叶厚分数。工艺上往 往将叶梢处的桨叶厚度做 薄呈圆弧状 , 为了求得叶 梢厚度 , 须将桨叶最大厚 度线延长至梢径。
螺旋面的几种形式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母线上任一固定点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轨迹为一螺旋线。 任一共轴之圆柱面与螺旋面相交的交线也为螺旋线(图 a ) 表示半径为R 的圆柱面与螺旋面相交所得的螺旋线 BB1B2;
螺旋线及螺距三角形
9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将圆柱面展成平面 , 则此圆柱面即成一底长为 2πR 高为 P 的矩形, 而螺旋线变为斜线(矩形的对角线) , 此斜线称为节 线。三角形B'B''B2″ 称为螺距三角形, 节线与底线间的夹 角θ称为螺距角。 螺距角可由下式来确定:
14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若螺旋桨叶面各半径处的面螺距不等, 则称为变螺距螺旋 桨, 其不同半径处螺旋线的展开如下图所示。 对此类螺旋桨常取半径为0.7R 或0.75R(R为螺旋桨梢半径) 处的面螺距代表螺旋桨的螺距, 为注明其计量方法, 在简 写时可写作P0.7R 或P0.75R 。
船舶推进 Ship Propulsion
华中科技大学船海学院
2.1 螺旋桨的外形及名称
螺旋桨俗称车叶; 螺旋桨通常装于船的尾部(但也有一些特殊船只在首尾部都 装有螺旋桨, 如港口工作船及渡船等) ; 单螺旋桨船(single-screw ship):在船尾部中线处安装; 双螺旋桨船(twin-screw ship):在中线左右各一桨; 也有3 桨、4 桨乃至5 桨者。
纵斜: OU 在轴线上的 投影长度zR;
22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桨叶在垂直于桨轴的平面上 的投影称为正投影 , 其外形 轮廓称为投射轮廓,其投射 面积 AP。 投射面比 =AP/Ao (Ao 为盘面 积 );
对称叶形、不对称叶形:不 对称桨叶的叶梢与参考线间 的距离XS 称为侧斜, 相应之 角度θS 为侧斜角; 桨叶在平行于包含轴线和辐 射参考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称 为侧投影。
螺旋桨桨叶的展开面积和伸张面积极为接近 , 故均可称 为叶面积, 而伸张面比和展开面比均可称为盘面比或叶 面比。盘面比的大小实质上表示桨叶的宽窄程度 , 在相 同的叶数下, 盘面比愈大, 桨叶愈宽。
29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此外 , 还可用桨叶的平均宽度bm 来表示桨叶的宽窄程度 , 其值按下式求取
变螺距螺旋桨桨叶不同半径处的螺距及螺距角
15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三、桨叶切面
与螺旋桨共轴的圆柱面和桨叶相截所得的截面称为 桨叶的切面, 简称叶切面或叶剖面, 其形状与机翼切 面相仿。
16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三、桨叶切面
桨叶切面的形状:圆背式切面(弓形切面) 、梭形切面 和月牙形切面, 如图所示。一般来说, 机翼形切面的叶 型效率较高, 但空泡性能较差, 弓形切面则相反。普通 之弓形切面展开后叶面为一直线, 叶背为一曲线, 中部 最厚两端颇尖。
叶面(blade surface)---由船尾后面
向前看时所见到的螺旋桨桨叶的一面
;另一面称为叶背(blade back) 。 叶根( blade root ) --- 桨叶与毂联接
处;
叶梢(blade tip) ---桨叶的外端。 导边(leading edge)---螺旋桨正车
旋转时桨叶边缘在前面者;另一边称
2
triple-screw ship
2.1 螺旋桨的外形及名称
螺旋桨通常由桨叶和桨毂构成
桨叶固定在桨毂上。普通螺旋桨常为3叶或4叶,2叶螺旋桨仅用 于机帆船或小艇上,近来有些船舶(如大吨位大功率的油船) 3 ,为避免振动而采用5叶或5叶以上的螺旋桨。
2.1 螺旋桨的外形及名称
螺旋桨通常由桨叶( blade )和桨毂( propeller hub) 构成
d O1
a
b
c
O
螺旋面的形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2.2 螺旋面、螺旋线、螺旋桨的几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