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表面温度计算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
一、概述
1. 节能目标
满足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 41/ 075-2006第4.3.5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
2. 计算依据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 41/ 075-2006
二、构造说明
1. 屋顶构造
屋顶类型
每层材料名称厚度
(mm)
导热系数
W/(m·K)
蓄热系数
W/(㎡·K)
热阻值
(㎡·K)/W
热惰性指
标
D=R.S
修正系数
α
水泥砂浆20.0 0.930 11.37 0.02 0.24 1.00 碎石,卵石混凝土1 40.0 1.510 15.36 0.03 0.41 1.00 挤塑聚苯板50.0 0.030 0.32 1.52 0.53 1.10 钢筋混凝土120.0 1.740 17.20 0.07 1.19 1.00 水泥砂浆20.0 0.930 11.37 0.02 0.24 1.00 各层之和250.0 1.65 2.62
热阻Ro=Ri+∑R+Re=1.804(㎡·K/W) Ri= 0.110(㎡·K/W);Re=0.040(㎡·K/W) 传热系数K =1/Ro=0.55
东向外墙类型每层材料名称厚度
(mm)
导热系数
W/(m·K)
蓄热系数
W/(㎡·K)
热阻值
(㎡·K)/W
热惰性指
标
D=R.S
修正系数
α
水泥砂浆20.0 0.930 11.37 0.02 0.24 1.00 半硬质岩(矿)棉板50.0 0.048 0.77 0.87 0.80 1.20 加气混凝土砌块(B05级) 200.0 0.190 2.81 0.84 2.96 1.25 水泥砂浆20.0 0.930 11.37 0.02 0.24 1.00 各层之和290.0 1.75 4.25
热阻Ro=Ri+∑R+Re=1.903(㎡·K/W) Ri= 0.110(㎡·K/W);Re=0.040(㎡·K/W)
传热系数 K =1/Ro=0.53
三、计算分析
屋顶的内表面温度计算
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屋顶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max max i e t θ⋅⋅≤
式中max ⋅i θ——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
max ⋅e t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
附表3.2采用。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按附录式(附2.21计算):
βννθθ)(
max i
ti
tsa
i i A A +
+=⋅
1)内表面平均温度
其中内表面平均温度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2计算):
sa i
i i o i
t t t R θα-=+
i t ——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5.1+=e i t t ;
(1) 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
5.1+=e i t t = 34℃
其中,e t ——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32.5;
(2) 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sa t 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
e
e sa I
t t αρ+
== 43.8105℃ 其中,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307 W/㎡;
e α——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 W/(㎡K);
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
(3)材料的传热阻:
R o =1.804 (㎡K)/ W
内表面换热系数: i α=8.7 W/(㎡K) 可计算出内表面平均温度:
sa i
i i o i
t t t R θα-=+
=34.625℃ 2)相位差修正系数β
(1)te A 与ts A 比值
其中,te A ——室外空气温度波幅(℃),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6.3 ℃;
ts A ——太阳辐射当量温度波幅(℃):
e
ts I I A αρ)
(max -=
=23.137℃
其中,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
m ax 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
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935 W/㎡;
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307 W/㎡;
e α——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 W/(㎡.K);
根据以上结果,取ts A 与te A 中较大值为分子,按照te
ts A A
的比值计算结果为3.673。
(2)te ϕ与I ϕ差值
te ϕ——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5时;
I ϕ——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2时; 根据以上条件,I te ϕϕ-=3(h )。
(3) 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相位差修正系数β:0.94;
表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