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再生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是指结合传统面授课程和在线学习资源的教学模式。

在医学教育领域,混合式教学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为学生和教师带来了许多好处。

本文将探讨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并分析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混合式教学与医学教育的需求医学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生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传统的面授教学难以满足医学教育的需求,因为它无法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混合式教学结合了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可以弥补传统面授教学的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二、混合式教学的优势1.个性化学习:混合式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重复学习和深入学习。

2.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混合式教学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材料和参与在线讨论等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3.互动学习:混合式教学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实践任务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提高学习效果。

4.灵活性和便利性: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进行学习,克服了传统面授教学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便利性。

三、众多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一项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发现,采用混合式教学的学生在知识掌握和学习兴趣等方面表现更好。

另一项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则发现,混合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此外,混合式教学也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作业批改和学生评估等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反馈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实践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混合式教学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

混合式教学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

混合式教学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和应用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探讨混合式教学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混合式教学是指将传统的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带入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活动,同时保留传统的面授教学环节。

学生可以在面对面的教学中获得互动和实践的机会,同时在在线学习中获得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空间。

二、混合式教学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混合式教学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实验模拟、案例研究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提高学习效果。

2.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混合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在线学习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完成在线作业、讨论论坛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并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生物科学是一个信息密集型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

混合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信息搜索、整合和评估的能力,同时通过开展科学研究、项目设计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个性化学习的支持混合式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中进行学习。

三、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 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

- 支持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挑战- 教师需要具备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资源。

- 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否则容易在面对过多选择时迷失方向。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混合式教学模式(blended learning),是将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1.双重教学环境。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在面授教学环境下学习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然后利用网络学习深层次知识和技能。

2.网络辅助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使用网络辅助教学环境,例如在线视频、电子阅读材料、在线翻译和语音识别软件等,使教学更为灵活。

3.学习管理和评估。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成果既可以通过面授教学环节中的考试、测验和作业来衡量,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环节中的在线测试、自测和讨论来衡量。

相对于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更具互动性。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互动工具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使教学更有互动性和活性。

2.学习效果更显著。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何地点学习,能够更灵活地组织学习内容和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资源更广泛。

混合式教学模式开通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新的学习材料、学习工具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4.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愿。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需要。

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生必修科目之一,是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依靠教师的讲授和题解来学习。

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环节进行互动学习,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1.建设网络课堂。

在混合式教学中,网络课堂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医学微生物学网络课程因其理论性强和内容多,可进行编排,便于学生学习。

网络课程内容包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整合和应用、案例分析和综合性实训等。

2.在线答疑。

学生在网络课堂中学习后,可随时提出问题进行在线答疑。

教师对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并扩大其思考和交流范围。

3.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 MR)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医学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也开始借助混合现实技术来提供更加全面、直观、效果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并分析其优势和潜在的挑战。

混合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信息相结合的技术,通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的结合,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医学教育中,混合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效率。

首先,混合现实技术在解剖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主要依赖于使用尸体进行学习,但这样的学习方式受到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

而借助混合现实技术,学生可以通过佩戴头戴式显示器或使用手机应用等方式,将人体解剖模型投射到真实场景中,实时观察和学习人体结构,以及解剖学知识的相关信息。

这种互动性和沉浸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结构,促进记忆和理解的形成。

其次,混合现实技术在手术模拟训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手术技术的学习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指导,而混合现实技术可以提供虚拟手术模拟环境,使学生可以在不同场景中进行手术操作的训练。

通过佩戴虚拟现实头戴式设备,学生可以模拟手术过程,感受手术的真实性,并获得实时的反馈和指导。

这种虚拟手术模拟训练可以减少对真实病人的侵入性手术操作,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决策能力。

另外,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也可以应用于临床技能培训。

临床技能培训通常需要大量时间和费用,而混合现实技术可以提供虚拟的临床环境,使学生可以进行真实场景的模拟训练。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佩戴增强现实设备,在虚拟的临床环境中与虚拟患者进行交流和诊断,提供恰当的诊疗方案。

这种虚拟临床技能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减少对真实患者的风险。

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MR)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尤其在医学教育领域,混合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具互动性和真实感的学习体验,有效地提升了医学教育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并分析其潜在的益处和挑战。

一、混合现实介绍混合现实技术结合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的优势,实现了真实和虚拟的融合。

通过使用成像设备、传感器和计算机图形技术,混合现实将虚拟物体与真实环境相结合,使用户可以与虚拟物体进行互动。

这使得医学教育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同时提供了更多操作的机会。

二、混合现实技术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之前主要依赖图书和解剖实验室进行教学。

但混合现实技术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的解剖学教学方法。

通过使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和手持输入设备,学生可以在虚拟现实中进行解剖学实践,直接观察和操控三维的解剖结构。

这种亲身参与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人体解剖结构更加深入理解,而且可以避免对真实尸体的依赖,减少了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三、混合现实技术在手术模拟中的应用手术模拟是培养医学生手术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手术模拟通常需要使用高成本的模型和设备,而且缺乏实际手术中的真实感。

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医学生可以通过头戴显示设备和手持输入设备,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手术模拟。

模拟系统可以提供真实的手术场景,并模拟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医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手术技能,减少手术中的风险和错误。

四、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医生可以通过头戴显示设备,将患者的医学影像数据重叠到患者身上,实时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病情。

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辅助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混合式教学法在高校医学类专业教育中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法在高校医学类专业教育中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法在高校医学类专业教育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变革,混合式教学法在高校医学类专业教育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混合式教学法将传统的面对面授课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医学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有效的学习方式。

首先,混合式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在传统的面对面授课中,教师往往需要按照固定的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教学。

而混合式教学法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教学资源和学习材料,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混合式教学法可以拓宽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

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往往受限于教室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无法将所有的教学内容一次性传授给学生。

而混合式教学法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可以将大量的学习资源和资料上传至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获取更加丰富和前沿的学术资讯和研究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混合式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评估的准确性。

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往往只能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来评估学习效果,评估结果可能不够全面准确。

而混合式教学法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评估方式,如在线测试、小组讨论、作业提交等,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这样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在应用混合式教学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教学设计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教学。

此外,教师还需要管理好在线学习的各种学习活动和任务,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与沟通。

同时,学生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以及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生教育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生教育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生教育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目的探讨医学生教育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对教学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将2016年该校同期入学的新生随机抽取50名作为实验班,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另外,选取1个班(50名)学生作为对照班,采用常规传统教学法,对比不同教学法对学生期中、期末成绩、实践技能水平及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的影响。

结果实验班学生的总平均分为(95.04±3.67)分显著高于对照班(78.94±13.45)分(P<0.05);实验班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评分为(96.54±1.86)分显著高于对照班(67.96±5.76)分,体格检查、心肺复苏、无菌操作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学生的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班教学满意度82.00%(P<0.01)。

结论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生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期中及期末成绩显著提高,且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水平,教学满意度得以提高,学生兴趣浓厚,医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更佳。

标签:混合式教学法;医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医学生是祖国医学的未来,医学生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未来临床医生、护士的职业水平[1]。

而医学在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挂图、板书、PPT、教师面授的方式进行,通常课堂讲解结束,学生学习也已经结束了[2]。

但是医学的临床实践操作性强,不可避免地造成医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学习主要以死记硬背为主,久而久之,变得以应付考试为主,到了临床实践中必然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教学质量不高[3]。

混合式教学法主要将面授的口头书面交流和在线的口头书面交流有机的融合到一起。

其具有传统教学的优势,同时也具有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优势[4]。

有研究显示,通过混合式教学法能够运用到药理教学中,改善其教学质量,该研究旨在探讨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生教育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该校同期入学的新生随机抽取50名作为实验班,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另外,选取1个班(50名)学生作为对照班,其中实验班男生26名,女生24名,年龄18~20周岁,平均年龄(18.49±1.24)岁,入学学习成绩为(504.25±20.34)分,对照班男生25名、女生25名,年龄18~20周歲,平均年龄(18.49±1.24)岁,入学学习成绩为(505.34±19.45)分,两班学生的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浅谈混合式教学方法推动高校医学教育改革的实用性

浅谈混合式教学方法推动高校医学教育改革的实用性

浅谈混合式教学方法推动高校医学教育改革的实用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医学教育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需求。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主要以讲课和实验为主,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混合式教学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方法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线上教学相结合,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得教学更加灵活和高效。

在高校医学教育中,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混合式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基础,然后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进行延伸和拓展,实现知识的深度学习和应用。

混合式教学方法在高校医学教育中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有效地促进医学教育的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

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混合式教学方法将成为未来医学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1.2 研究意义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资源,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通过结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更加自主的学习环境下开展学习活动,培养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和管理,形成更加个性化和灵活的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提升高校医学教育的品质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混合式教学方法在高校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实践,为高校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混合式教学方法的特点1. 融合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混合式教学方法将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和现代的网络教学相结合,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和课下都能获得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混合式教学在生物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混合式教学在生物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混合式教学在生物教育中的应用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方式的转变,混合式教学在生物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即将传统的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混合式教学在生物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益处和挑战。

一、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混合式教学通过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多媒体资源,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进行预习和复习。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时间,自由地学习和掌握所需的知识,使学习变得更加个性化和灵活。

二、增加知识获取渠道和途径传统的面授教学通常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混合式教学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传递知识,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教材、教学视频、网络课程等方式来获取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参与实验、观察和研究等活动来深化对生物学的理解。

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鼓励合作学习与互动交流混合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

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讨论区和在线研讨会等功能,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教师通过在线答疑和讨论,可以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四、灵活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混合式教学还可以通过在线作业和测验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测验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混合式教学在生物教育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教学能力,才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混合式教学。

其次,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才能够适应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方式。

同时,混合式教学涉及到教学资源的选择和整合,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时间。

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革。

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逐渐被混合式教学取代,混合式教学结合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围绕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旨在探讨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通过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教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基础知识的讲解、实验操作的演示视频以及扩展阅读资料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强化实践操作能力:混合式教学可以通过线下实验室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促进他们对生物实验的理解和应用。

3. 提升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混合式教学的灵活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强学习参与度。

三、混合式教学的策略在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设计在线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在线学习资源,包括生物实验的介绍、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分析等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制作实验操作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操作过程。

2. 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在线下实验室操作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3.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包括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辅导、为学习进展较快的学生提供拓展资料等,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四、混合式教学的挑战尽管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1. 技术设备限制:混合式教学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技术设备和网络环境,以保障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

然而,由于学校条件的不足,一些地区仍面临技术设备限制的问题。

医学院校机能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医学院校机能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医学院校机能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摘要:近年来,医学院校逐渐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既结合了传统的面授教学方式,又融合了现代化的远程教育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医学领域中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本文主要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中的教学价值,以及如何实施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医学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远程教育、互联网技术、学习效率、学习兴趣正文: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虽然依靠师生直接面对面的交流进行教学,但是受限于时间和地点,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医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也称为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升医学学科实践能力。

二、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方法1.合理设置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医学知识的在线课程,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2.通过网络讨论、小组讨论、在线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3.设置教学计划表,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

4.融合现代化技术手段,如VR技术、模拟技术,用于医学实践的模拟、演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水平。

三、总结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自由地适应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是未来医学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现状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远程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与网络交流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下授课与线上学习互为补充,使得教学内容得以更加全面地,也能够提供及时的学习资源,这为学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现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和在线教学模式的结合,前者通常是通过电子板书、数字化教学等方式进行,而后者则涉及到在线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式,以及由其他学生自主创建的分享和交流平台。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摘要:混合式学习模式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拓宽学习空间,提升学习主动性。

本研究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教师能力、学生兴趣和学校支持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优化课程结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资源、任务、活动和策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加大学校政策和资金技术支持等对策,以期为下一步医学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模式医学教育问题与策略一、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提供课前网上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和课堂任务实践及交流互动,教师从传统课堂的“照本宣科〞转变为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创设与优化〞。

基于任务的学习方式,催促学生借助网络、视频等多种信息化伎俩,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被动吸收者〞转变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混合式教学使教学模式从传统的“课堂教师知识讲解、课后学生复习稳固〞转变为现在的“课前学生知识采集、课堂师生交流探析〞,有效地推进教学模式和伎俩改革,提升了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1.教师层面:专业素质、信息化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充沛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做到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设计到位,资源丰盛,活动有效,则教师的专业素质、信息化教学水平、课堂控制能力、时间和精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无疑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对教师综合素质有极大的要求和挑战。

2.学生层面:学习负担增加,学习兴趣和可持续性不够有研究说明,混合式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全程进行线上和线下学习,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作业等,学业负担加重,局部学生学习主动性逐渐降低。

3.学校层面:技术、资金、培训进修支持力度缺乏学校层面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现有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与发展混合式教学不适应;教学设计、资源设计及教师培训等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支持和时间、经费等保障。

很多学校不足具体实施规范、技术保障、团队建设、经费支持等政策。

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药用植物学的思考与探索

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药用植物学的思考与探索

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药用植物学的思考与探索【摘要】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结合传统教学和现代科技手段的教学模式。

本文从混合式教学在药用植物学中的应用、在线学习平台的作用、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案例分析表明,混合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转变角色并提升相应的技能。

混合式教学为药用植物学教学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未来应继续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混合式教学,提高药用植物学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混合式教学将为药用植物学领域带来更广阔的教学空间和发展机遇,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混合式教学、在线学习平台、案例分析、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参与度、挑战与机遇、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与展望。

1. 引言1.1 药用植物学的重要性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其中包括生物碱、黄酮类、鞣质、挥发油等多种化学物质,这些成分对人体具有多种作用,如镇痛、抗菌、抗炎、抗氧化等。

通过深入研究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可以发现新的药物活性成分,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药用植物对人类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重要的药物来源于药用植物,如阿司匹林、秦皮、青蒿素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对人类健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健康和生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药用植物,可以发现新的药物资源,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混合式教学在药用植物学中的应用也将有助于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推动药用植物学的发展。

1.2 混合式教学的定义和特点混合式教学是指将传统面对面教学和现代在线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融合了传统教学的互动性和实时性,同时利用了在线学习平台的多样化教学资源和便捷性。

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包括灵活性高、学习资源丰富、互动性强、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等。

通过混合式教学,学生可以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参与度。

混合式教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0年第10期广东化工第47卷总第420期 · 195 · 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郭佳音(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摘要]在医学院校中,实验课在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过程中尤为重要,实验不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混合式教学更加有助于教师教学内容的呈现,结合传统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的优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医学院校;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10-0195-01The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in the ExperimentalTeaching of Medical CollegeGuo Jiayin(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Abstract: In medical colleges, experimental cours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Experiments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but als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Hybrid teaching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present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content. 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learning and network learning, it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itiative,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make teaching objectives smoothly achieved.Keywords: hybrid teaching;medical college;teaching quality在医学院校的实验课中涉及知识复杂,知识面广,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到位,接受困难,而混合式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化学实验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接受快,从而提高学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1]。

再生医学研究生教学混合式教学应用

再生医学研究生教学混合式教学应用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研究生教学;再生医学;双主体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其对教学模式产生的深刻影响日益凸显。

近年来兴起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范式都是为适应信息化时展而进行的有益探索。

例如慕课教育就是一项大规模的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慕课形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自由选取教育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提升学习成绩[1,2]。

虽然以上方式很好地改变了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使老师无须再通过讲座式的讲授就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但是,有学者认为以上方式与传统的授课方式无本质区别,依然以教师为中心,无法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且由于大多数教师不是技术人员,视频制作的质量难以保障,而低质量的视频不利于知识的传授[3],所以单纯的互联网式教学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高校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化的学习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两位学者提出。

混合式教学能最大限度地优化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它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习者的需要以及老师自身的条件进行教学设计,既能发挥教师引导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混合式教学的方案设计混合式教学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提供丰富灵活的学习资源,为个别化学习提供支持,提高教学效率。

能否发挥混合式教学效用,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在线和课堂部分的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发挥两者的最大教学效益。

课前线上导学的目的是完成基础知识、相关背景的输入,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在设计线上教学活动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学情,确保线上教学的可理解性、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课前自主学习的质量。

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精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

线下课堂教学由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协同完成。

医学研究生教育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医学研究生教育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医学研究生教育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

方法将49名2019级医学研究生作为对照组,给予其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50名2020级医学研究生作为观察组,给予其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对比两组理论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

结果教学结束后,观察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5%(P<0.05)。

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对教学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当前,在高等医科大学的基础课程中,基本课程的授课方式还停留在以往的传统授课方式,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提升课程的质量[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网络平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学习当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2]。

而混合式教育法将传统的教育方式与互联网教育的优点相融合,它不仅可以发挥出教师的引领作用,还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全面地展现出来[3]。

基于此,本研究将把微信与常规的授课方式融合到研究生的授课中,观察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以期为提高国内医学研究生授课质量提供一份参考价值。

1 研究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将49名2019级医学研究生作为对照组,给予其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50名2020级医学研究生作为观察组,给予其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28名,女性21名;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1.63±1.39)岁;观察组中有男性30名,女性20名;年龄20-26岁,平均年龄(21.59±1.4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1)具有自主学习能力;(2)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及意义且自愿参加。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医学教育应用研究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医学教育应用研究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医学教育应用研究混合现实技术是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为基础的新兴技术,近年来在医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它通过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医学教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和体验,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首先,混合现实技术可以为医学教育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传统医学教育主要依靠传授知识和病例分析,学生通常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阅读来学习。

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无法真实地模拟医学实践中的情境,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而混合现实技术能够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解剖学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戴上混合现实设备,观察和操作虚拟的人体解剖模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器官功能。

其次,混合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机会。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水平都有所不同,传统教学往往难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而混合现实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进步情况,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内容和指导。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方式。

同时,混合现实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时反馈和评估,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混合现实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优秀的医生和医疗团队,而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

混合现实技术可以通过虚拟世界的模拟和互动,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真实场景的实践。

例如,在手术模拟中,学生可以使用混合现实设备,模拟手术操作并与其他学生进行协作。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决策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水平。

另外,混合现实技术还可以拓展医学教育的边界。

传统医学教育主要局限于教室和实验室,而混合现实技术可以打破这种限制,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戴上混合现实设备,随时随地与医学专家进行远程交流和学习,观看实际手术实况等。

这种跨时空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广泛和真实的医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本文以医学微生物学为例,介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对实践效果的评估和教学模式的优化探讨,深入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推广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医学微生物学、研究、实践、教学效果、教学模式优化、推广、未来研究、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来学习相关知识。

由于学科内容繁杂、实验设备昂贵等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探索一种更加高效、灵活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面授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深入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并评估其实践效果,以期为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实践验证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效果;2.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的影响;3.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4.为进一步推广和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通过对研究目的的探讨和实践验证,旨在为医学微生物学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混合现实技术在医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混合现实技术在医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混合现实技术在医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学习和尝试这些技术的应用。

医疗教育是一个有很多可以尝试、创造和创新的领域,因为这是一个与人直接相关的行业。

医疗教育不仅需要讲解医学基础知识,还必须实现临床实践的体验。

这就需要用到混合现实技术。

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的组合。

它将虚拟和真实的物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真实的虚拟世界。

在医疗教育中,混合现实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应用临床实践。

一、混合现实技术在医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混合现实技术在医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 提高学习效果:通过混合现实技术,学生可以深入和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疾病发生和治疗过程等相关知识。

与传统的模型比较,混合现实所提供的三维结构,使得学生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人体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的表现形式、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2. 提高技能实践:混合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实际手术操作场景,使学生能够通过模拟操作,掌握日常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亲身体验手术的紧张气氛和时间压力,这样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手术技巧和实践能力。

3. 降低操作风险:在实际的医疗操作中,由于医生操作技术不够娴熟,或者由于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情况,常常会发生医疗器械误伤或病人突发情况等事故。

而混合现实技术可以使得学生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操作,降低了操作风险,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操作中的安全隐患。

4. 节省教育资源:混合现实技术可以使学生不必像传统教育那样,需要大量资金购买模型、仪器等教育资源。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节省教育资源,同时也使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集中做更有意义、更斯特的学习。

二、混合现实技术在医疗教学中的应用形式混合现实技术在医疗教学中有多种应用形式。

混合式学习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进展

混合式学习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进展

混合式学习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进展
梁浩正;周如宁;杨红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24(16)5
【摘要】混合式学习是一种线下和线上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融合了传统授课与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与独立思考,网络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优势。

近年来,由于学习效果显著,混合式学习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医学科研学习中的应用也受到了重视。

混合式学习在文献检索与阅读、实验操作及论文撰写等医学科研方面均有较深入的应用,且学习形式趋于多样化。

与其他学习模式相比,混合式学习具有主动性、灵活性、交互性等优点。

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技术、成本方面的局限性。

文章将对医学科研学习中混合式学习的概念,混合式学习与其他学习模式的比较,混合式学习在医学科研领域的应用进展以及优势和局限性进行综述。

【总页数】5页(P39-43)
【作者】梁浩正;周如宁;杨红
【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
在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课中的应用研究2.基于"OBE+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3.基于微课+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4.混合式学习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5.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医学科研设计与论文书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式教学在再生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宋方茗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40期
[摘要] 混合式教学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既拓展了教学时空,又保证了教师引导下教学中足够量的语言交际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适合于高校教学。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研究生教学;再生医学;双主体
[作者简介] 宋方茗(1985—),男,江西兴国人,医学博士,广西医科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骨代谢疾病的药物防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0-0260-02; ; [收稿日期] 2020-04-29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其对教学模式产生的深刻影响日益凸显。

近年来兴起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范式都是为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而进行的有益探索。

例如慕课教育就是一项大规模的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慕课形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自由选取教育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提升学习成绩[1,2]。

虽然以上方式很好地改变了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使老师无须再通过讲座式的讲授就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但是,有学者认为以上方式与传统的授课方式无本质区别,依然以教师为中心,无法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且由于大多数教师不是技术人员,视频制作的质量难以保障,而低质量的视频不利于知识的传授[3],所以单纯的互联网式教学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高校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化的学习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两位学者提出。

混合式教学能最大限度地优化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它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习者的需要以及老师自身的条件进行教学设计,既能发挥教师引导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混合式教学的方案设计
混合式教学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提供丰富灵活的学习资源,为个别化学习提供支持,提高教学效率。

能否发挥混合式教学效用,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在线和课堂部分的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发挥两者的最大教学效益。

课前线上导学的目的是完成基础知识、相关背景的输入,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在设计线上教学活动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学情,确保线上教学的可理解性、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课前自主学习的质量。

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精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

线下课堂教学由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协同完成。

为此,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以骨重建的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并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理解骨重建的整个过程。

课堂活动尽量做到形式多样,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思维导图等精讲重难点,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任务展示等不同形式,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课后通过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同时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三、骨重建中破骨细胞的重要性一课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基本情况
第一,教學背景方面。

在本次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骨的基本结构以及骨组织的组成,对于骨重建过程中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过程已经有了基础的了解。

但很多学生对于此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等感到疑惑,不知道其具体的作用机制。

本次课针对学生的这一困惑展开教学。

第二,教学内容方面。

本次教学设计课程为再生医学课程,教学内容选自《再生医学》(第2版)第八章骨再生。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骨重建过程中破骨细胞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

第三,学情方面。

相比于其他能力模块,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

对骨的生长感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喜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但对于骨生长、改建和修复过程中涉及的细胞通路了解不彻底。

(二)教学目标
根据再生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标准及学情,本课教学设计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掌握影响骨重建的主要因素,可以清晰表述骨再生的机制,以及能够勾勒出骨重建过程细胞间通信及细胞内信息传递的通路。

(三)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时空,实现学用一体化教学。

以教学资源平台、智课堂互动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开展“课前学习骨的结构”“课上汇报学习情况”“课后复习骨重建中破骨细胞的作用”的持续改进学习循环模式。

强调以学习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语言交际活动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实施
课前线上教学:课前教师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群和QQ群给学生在线布置学习材料,学生课前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学,同时以微信群和QQ群的形式在线交流,并制作用于课堂上汇报的小组PPT演示文稿,同时记录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难题。

课堂教学:(1)检查:教师首先检查学生课前观看相关学习材料准备情况,让学生说出关于本节课上课内容的基础知识点;了解学生不理解的学习难题,有针对性展开本次课教学。

(2)导入:课堂授课教师先提出核心概念、相关通路、分子机制等,给学生几分钟(2分钟)时间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并形成共识。

(3)汇报:小组民主推选代表通过PPT 演示文稿给全班汇报(小组成员可以随时或随后补充),授课教师在适当地方进行补充、讲解、举例、引导。

(4)总结:教师在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行消化。

授课教师可以对学生个体和小组的学习予以即时评价,也可以在小组讨论和汇报结束后做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5)课后巩固拓展:教师安排学生登录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观看关于破骨细胞等的相关知识,并完成书面练习。

四、教学反思
经过实际课堂教学,本次研究生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生对所采用的“混合式教学”对他们的积极影响予以肯定——除了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自学意识和能力。

这不但坚定了笔者坚持混合式教学的信心,也促使对有关教学情况进行进一步总结反思。

(一)构建网络教学
研究生教育要不断提升研究生的专业课水平,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构建网络教学时,教师要保证学习资料的可理解性,趣味性以及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次,线上教学的难度不易过大,如果学习资料过于复杂,学生就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专业知识上,而只是盲目的理解字面意思。

因此,教师在构建网络教学时,所准备的学习资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量,开阔学生视野。

(二)实施教学设计
所有的教学设计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施中。

课前教师根据已有的学习视频和相应平台确定了本次课程的主题,给学生们制作学习目标。

在线下上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协助学生完成汇报任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学生也在课堂的汇报中思考问题,解决课前所记录的疑问。

课后教师督促学生对课堂上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总结,并通过课后练习完成知识的内化和拓展。

(三)设置评价体系
多样化、全方位的评价策略是混合式学习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

混合式学习的效果評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同一组织的考试给予学生总结性评价。

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授课,对自己的完成情况做出自我评价。

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满意度评价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动力。

五、结语
教学实践说明,只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并在教师的把控和学生的配合下顺利实施教学,混合式高校教学定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本文所用的混合式高校教学范例还有许多待改进之处,需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相信只要融入合理、创新的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必定能为研究生教学带来更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罗昱.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4):143-144.
[2]胡乐乐.基于“翻转课堂”和“同伴教学”的“混合式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5):54-57.
[3]王洪林,钟守满.中国外语教学改革前瞻:从微课到慕课再到翻转课堂[J].外语电化教学,2017(1):16-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