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泥材料学熟料形成课件
合集下载
水泥熟料矿物形成和水化课件
![水泥熟料矿物形成和水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c2c2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c.png)
水泥熟料矿物形成和水化 课件
目录
• 水泥熟料矿物形成 • 水泥熟料水化过程 • 水泥熟料水化产物 • 水泥熟料水化影响因素 • 水泥熟料水化的应用 • 水泥熟料水化研究展望
01
水泥熟料矿物形成
硅酸盐矿物形成
硅酸盐矿物
是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其形成需要高的温 度和适宜的化学环境。
化学反应过程
在水泥窑中,硅酸盐矿物主要通过与石灰石、 黏土等原料进行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而形成。
增强地基的抗渗性能
水泥熟料水化反应可以形成致密的薄膜,覆盖在土壤颗粒表面,从而 减少水分的渗透,增强地基的抗渗性能。
隧道工程
提高隧道的稳定性
水泥熟料水化反应可以 增强隧道衬砌与围岩之 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 隧道的稳定性。
防止隧道渗水
水泥熟料水化反应可以 形成防水层,防止地下 水的渗透,从而保证隧 道的干燥和安全。
水化铝酸钙
形成机理
水泥熟料中的铝酸盐矿物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铝酸钙,其晶体结 构为立方体或板状。
物理性质
水化铝酸钙是一种低强度、高耐久性的材料,具有优良的抗腐蚀 性和抗裂性。
化学组成
水化铝酸钙的化学式为CaAl2O4,其中CaO和Al2O3的含量较高。
水化铁酸钙
形成机理
水泥熟料中的铁酸盐矿物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铁酸钙,其晶体结 构为片状或针状。
影响因素
水泥细度、水灰比、养护条件等。
铝酸盐水泥的水化
反应过程
水泥熟料中的铝酸盐矿物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铝 酸钙。
水化产物
水化铝酸钙在水泥石中起填充作用。
影响因素
水泥细度、水灰比、养护条件等。
铁酸盐水泥的水化
反应过程
水泥熟料中的铁酸盐矿物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铁酸钙。
目录
• 水泥熟料矿物形成 • 水泥熟料水化过程 • 水泥熟料水化产物 • 水泥熟料水化影响因素 • 水泥熟料水化的应用 • 水泥熟料水化研究展望
01
水泥熟料矿物形成
硅酸盐矿物形成
硅酸盐矿物
是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其形成需要高的温 度和适宜的化学环境。
化学反应过程
在水泥窑中,硅酸盐矿物主要通过与石灰石、 黏土等原料进行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而形成。
增强地基的抗渗性能
水泥熟料水化反应可以形成致密的薄膜,覆盖在土壤颗粒表面,从而 减少水分的渗透,增强地基的抗渗性能。
隧道工程
提高隧道的稳定性
水泥熟料水化反应可以 增强隧道衬砌与围岩之 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 隧道的稳定性。
防止隧道渗水
水泥熟料水化反应可以 形成防水层,防止地下 水的渗透,从而保证隧 道的干燥和安全。
水化铝酸钙
形成机理
水泥熟料中的铝酸盐矿物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铝酸钙,其晶体结 构为立方体或板状。
物理性质
水化铝酸钙是一种低强度、高耐久性的材料,具有优良的抗腐蚀 性和抗裂性。
化学组成
水化铝酸钙的化学式为CaAl2O4,其中CaO和Al2O3的含量较高。
水化铁酸钙
形成机理
水泥熟料中的铁酸盐矿物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铁酸钙,其晶体结 构为片状或针状。
影响因素
水泥细度、水灰比、养护条件等。
铝酸盐水泥的水化
反应过程
水泥熟料中的铝酸盐矿物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铝 酸钙。
水化产物
水化铝酸钙在水泥石中起填充作用。
影响因素
水泥细度、水灰比、养护条件等。
铁酸盐水泥的水化
反应过程
水泥熟料中的铁酸盐矿物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铁酸钙。
10.3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ppt课件
![10.3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6223b1f5335a8103d22021.png)
其它氧化物:如MgO SO3 Na2O K2O TiO2 P2O5等,其总量通常占熟料 的5%以下。
;.
2
一、熟料的化学组成
◆主要化学成分要求
实际生产中,硅酸盐水泥中个主要氧化物含量的波动范围一 般为:
CaO
62%~67%
SiO2 Al2O3 Fe2O3
20%~24% 4%~7% 2.5%~6%
;.
;.
21
六、熟料的率值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各主要氧化物含量之间比例关系的系数称作率 值。
表示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之间的关系,水泥熟料的性能及其对煅 烧的影响。
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率值是水泥生产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 我国主要采用石灰饱和系数(KH)、硅率(n)、铝率(p)三个 率值。
;.
22
1.石灰饱和系数
;.
31
2.熟料化学组成、矿物组成与率值的换算
◆由矿物组成计算各率值
KH C3 S 0.8838C2 S C3 S 1.3256C2 S
n
C3 S 1.3256C2 S
1.4341C3 A 2.0464C4 AF
P 1.1501C3 A 0.6383 C4 AF
;.
32
2.熟料化学组成、矿物组成与率值的换算
式中:SiO2、Al2O3、Fe2O3分别是熟料中相应氧化物的百分含量(%)。 KH是熟料的石灰饱和系数。
;.
28
1.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的计算
◆代数法:(也称鲍格法) C3S=4.07S-7.60S-6.72A-1.43F-2.86 SO3 C2S=8.60S+5.07A+1.07F+2.15SO3-3.07C=2.87S-0.754 C3S C3A=2.65A-1.69F C4AF=3.04F CaSO4=1.70 SO3
水泥工艺学水泥熟料的组成详解课件
![水泥工艺学水泥熟料的组成详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7136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8.png)
02
水泥熟料是一种具有高活性的矿 物质,是制造水泥的重要原料。
水泥熟料的特点
水泥熟料具有高活性,可以与水发生反应,产生具有胶结性的物质。
水泥熟料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消耗量较大,因此需要合理利用。
水泥熟料的生产流程
破碎:将矿物质原 料进行破碎,以便 于混合和磨细。
磨细:将混合后的 矿物质原料进行磨 细,以便于烧结。
密度
总结词
水泥熟料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是反映其致密程度的 指标。
详细描述
水泥熟料的密度可以通过比重瓶法进行测定,该方法是一种 简单而实用的方法。通过比重瓶测定水泥样品的质量和体积 ,从而得到其密度。水泥熟料的密度对其强度、耐磨性和耐 久性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比表面积
总结词
水泥熟料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颗粒所具有的表面积。
主要提供钙含量,一般使用石灰岩、大理岩 等。
粘土质原料
主要提供硅铝含量,一般使用页岩、陶土等 。
校正原料
用于补充其他原料的不足,一般使用铁矿、 砂岩等。
配料比例和工艺条件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基本配料比例:石灰质原料占
01
45%-50%,粘土质原料占30%-35%,校正原料占
15%-20%。
02 高炉矿渣作为校正原料时,石灰质原料应适当增加。
03
硫化物和硫酸盐矿物对水泥的安 定性有一定影响。
04
03
水泥熟料的物理性质
细度
总结词
水泥熟料的细度是指其颗粒大小的度量,细度对水泥的需水性、硬化速度、强度和收缩性能等方面有 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水泥熟料的细度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测定,如筛分法、激光粒度仪法等。筛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不同孔径的筛子对水泥样品进行筛分,从而得到水泥颗粒的分布情况。激光粒度仪法则是一种 较为先进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水泥颗粒的分布和大小。
水泥熟料是一种具有高活性的矿 物质,是制造水泥的重要原料。
水泥熟料的特点
水泥熟料具有高活性,可以与水发生反应,产生具有胶结性的物质。
水泥熟料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消耗量较大,因此需要合理利用。
水泥熟料的生产流程
破碎:将矿物质原 料进行破碎,以便 于混合和磨细。
磨细:将混合后的 矿物质原料进行磨 细,以便于烧结。
密度
总结词
水泥熟料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是反映其致密程度的 指标。
详细描述
水泥熟料的密度可以通过比重瓶法进行测定,该方法是一种 简单而实用的方法。通过比重瓶测定水泥样品的质量和体积 ,从而得到其密度。水泥熟料的密度对其强度、耐磨性和耐 久性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比表面积
总结词
水泥熟料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颗粒所具有的表面积。
主要提供钙含量,一般使用石灰岩、大理岩 等。
粘土质原料
主要提供硅铝含量,一般使用页岩、陶土等 。
校正原料
用于补充其他原料的不足,一般使用铁矿、 砂岩等。
配料比例和工艺条件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基本配料比例:石灰质原料占
01
45%-50%,粘土质原料占30%-35%,校正原料占
15%-20%。
02 高炉矿渣作为校正原料时,石灰质原料应适当增加。
03
硫化物和硫酸盐矿物对水泥的安 定性有一定影响。
04
03
水泥熟料的物理性质
细度
总结词
水泥熟料的细度是指其颗粒大小的度量,细度对水泥的需水性、硬化速度、强度和收缩性能等方面有 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水泥熟料的细度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测定,如筛分法、激光粒度仪法等。筛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不同孔径的筛子对水泥样品进行筛分,从而得到水泥颗粒的分布情况。激光粒度仪法则是一种 较为先进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水泥颗粒的分布和大小。
《无机材料工学教学课件》2-水泥熟料组成
![《无机材料工学教学课件》2-水泥熟料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acd5ca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1.png)
利用水泥熟料制成的储能材料可以 用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站 的建设,具有稳定性好、寿命长的 优点。
发展趋势与展望
绿色化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水泥熟料的生产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
高性能化发展
随着建筑和工程要求的提高,水泥熟料将向高性能化方向发展,提 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02
水泥熟料是水泥生产中的重要原 料,也是制备水泥的关键步骤。
水泥熟料的特点
水泥熟料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与水 反应生成具有强度的水化产物。
水泥熟料呈灰白色或浅灰色,具有一 定的硬度和脆性,通常需要经过破碎 、粉磨等加工才能成为可用的水泥。
水泥熟料的生产流程
01
02
03
原料准备
将石灰石、黏土、铁矿等 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经过破碎、均化等处理, 制成生料。
水泥熟料的重要成分,对水泥硬化速度和强度发展有一定影响。
详细描述
铁铝酸四钙在水泥熟料中含量约5%~15%,它水化反应速度适中,水化热适中,硬化速度适中,强度发 展适中。铁铝酸四钙可以调节水泥的硬化速度和强度发展,有助于提高水泥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03
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矿物
硅酸三钙(C3S)
水泥熟料中含量最高的矿物,约占 40%~60%,对水泥早期强度贡献最 大。
土的耐久性。
通过合理选择和调整熟料矿物 组成,可以提高水泥的耐久性
,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05
水泥熟料的应用与发展趋 势
传统应用领域
建筑行业
水泥熟料是建筑行业的主要原材 料,用于生产混凝土、砂浆等建 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
的建设。
道路工程
水泥熟料可以制成各种类型的道 路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 好、稳定性强的优点,适用于高 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各类道路建
发展趋势与展望
绿色化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水泥熟料的生产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
高性能化发展
随着建筑和工程要求的提高,水泥熟料将向高性能化方向发展,提 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02
水泥熟料是水泥生产中的重要原 料,也是制备水泥的关键步骤。
水泥熟料的特点
水泥熟料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与水 反应生成具有强度的水化产物。
水泥熟料呈灰白色或浅灰色,具有一 定的硬度和脆性,通常需要经过破碎 、粉磨等加工才能成为可用的水泥。
水泥熟料的生产流程
01
02
03
原料准备
将石灰石、黏土、铁矿等 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经过破碎、均化等处理, 制成生料。
水泥熟料的重要成分,对水泥硬化速度和强度发展有一定影响。
详细描述
铁铝酸四钙在水泥熟料中含量约5%~15%,它水化反应速度适中,水化热适中,硬化速度适中,强度发 展适中。铁铝酸四钙可以调节水泥的硬化速度和强度发展,有助于提高水泥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03
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矿物
硅酸三钙(C3S)
水泥熟料中含量最高的矿物,约占 40%~60%,对水泥早期强度贡献最 大。
土的耐久性。
通过合理选择和调整熟料矿物 组成,可以提高水泥的耐久性
,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05
水泥熟料的应用与发展趋 势
传统应用领域
建筑行业
水泥熟料是建筑行业的主要原材 料,用于生产混凝土、砂浆等建 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
的建设。
道路工程
水泥熟料可以制成各种类型的道 路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 好、稳定性强的优点,适用于高 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各类道路建
水泥熟料ppt课件
![水泥熟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2c28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b.png)
铁酸二钙(C2F)
约占2%~5%,水化速度慢,对水泥后 期强度贡献较大。
其他微量成分
石膏
作为缓凝剂加入,调节水泥凝结时间。
氟化物
提高水泥抗渗性能。
钛化合物Biblioteka 提高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能力。03
CATALOGUE
水泥熟料的物理性质
密度与容重
密度
水泥熟料的密度通常在3.0-3.2g/cm³之间,其大小取决于矿物组成和煅烧程度。
冷却与粉磨
将煅烧好的水泥熟料进行快速 冷却,并对其进行粉磨,使其
成为适合制备水泥的细粉。
水泥熟料的应用
制备水泥
水泥熟料是制备水泥的主要原料 ,通过与适量的石膏、混合材料 等混合,制备出不同品种和等级
的水泥。
混凝土
水泥熟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 料,能够使混凝土硬化、固化,形 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建筑材 料。
对混合好的生料进行 化学分析,确保成分 符合要求。
使用生料混合机进行 均匀混合,确保成分 稳定。
粉磨与均化
将混合好的生料送入磨机进行 粉磨,使其达到一定的细度。
采用均化措施,确保生料成分 的均匀性。
对粉磨后的生料进行物理性能 检测,如比表面积、颗粒分布 等。
熟料的烧成
将粉磨后的生料送入回转窑进行高温 烧成。
硅酸二钙(C2S)
对水泥的后期强度贡献较大,但含量 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水泥的早期强 度。含量应控制在20%左右。
铁铝酸四钙(C4AF)
提高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含量 应控制在10%左右。
物理性质的控制
01
02
03
比表面积
水泥熟料的比表面积应控 制在300-350m²/kg范围 内,以确保水泥的活性。
约占2%~5%,水化速度慢,对水泥后 期强度贡献较大。
其他微量成分
石膏
作为缓凝剂加入,调节水泥凝结时间。
氟化物
提高水泥抗渗性能。
钛化合物Biblioteka 提高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能力。03
CATALOGUE
水泥熟料的物理性质
密度与容重
密度
水泥熟料的密度通常在3.0-3.2g/cm³之间,其大小取决于矿物组成和煅烧程度。
冷却与粉磨
将煅烧好的水泥熟料进行快速 冷却,并对其进行粉磨,使其
成为适合制备水泥的细粉。
水泥熟料的应用
制备水泥
水泥熟料是制备水泥的主要原料 ,通过与适量的石膏、混合材料 等混合,制备出不同品种和等级
的水泥。
混凝土
水泥熟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 料,能够使混凝土硬化、固化,形 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建筑材 料。
对混合好的生料进行 化学分析,确保成分 符合要求。
使用生料混合机进行 均匀混合,确保成分 稳定。
粉磨与均化
将混合好的生料送入磨机进行 粉磨,使其达到一定的细度。
采用均化措施,确保生料成分 的均匀性。
对粉磨后的生料进行物理性能 检测,如比表面积、颗粒分布 等。
熟料的烧成
将粉磨后的生料送入回转窑进行高温 烧成。
硅酸二钙(C2S)
对水泥的后期强度贡献较大,但含量 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水泥的早期强 度。含量应控制在20%左右。
铁铝酸四钙(C4AF)
提高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含量 应控制在10%左右。
物理性质的控制
01
02
03
比表面积
水泥熟料的比表面积应控 制在300-350m²/kg范围 内,以确保水泥的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 反应极大 860 892 823 817 835 822 840 825 845
结束分解 903 938 845 832 846 843 870 845 875
CaCO3分解过程模型
1.气流向颗粒表面传热(物理) 2.热量由表面以传导方式向
分解面传递(物理) 3.CaCO3吸热分解放出CO2(化
学) 4.CO2穿过CaO层向表面扩散
的传质过程(物理) 5.表面的CO2向周围气流扩散
(物理)
影响CaCO3分解速度的因素
分解由5个过程中最慢的一个过程决定,所有 影响传热和化学反应的因素均会影CaCO3的分 解速度。 ——温度 ——CO2分压 ——生料粒度 ——生料悬浮分散程度 ——原材料自身特性
温度(℃)
溶解时间(min)
1340
0.1mm 115
0.05mm 59
0.025mm 25
0.01mm 12
1375
28
14
6
4
1400
15
5.5
3
1.5
1450
5
2.3
1
0.5
1500
1.8
1.7
—
—
熟料冷却
冷却的作用 回收熟料带走的热量,预热二次空气,提高窑
的热效率; 改善熟料的易磨性; 降低熟料温度,便于运输。
组成 C3S—C2S—C3A—C4AF
最低共熔温度 (℃)
1338
C3S—C2S—C3A—Na2O
C3S—C2S—C3A—MgO
C3S—C2S—C3A— Na2O—MgO
1430 1375 1365
C3S—C2S—C3A— Na2O—Fe2O3
C3S—C2S—C3A— Fe2O3—Fe2O3
C3S—C2S—C3A— Na2O—MgO—Fe2O3
C4AF界面处 1400℃
2.0 18.3 23.5(1365℃)
24.3
1.25 21.1 22.2(1339℃)
23.6
0.64 0
20.2(1348℃)
22.4
1500℃
24.8
24.0
22.9
影响C3S形成的因素:液相黏度
3.液相黏度—影响C2S和CaO分子的扩散速度,从而影响C3S 的形成。 与组成和温度有关(见图)
+12CaO﹒7Al2O3 7(4CaO﹒Al2O3﹒Fe2O3)
1100—1200℃ 大量形成C A、C AF、C S
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反应温度 ——生料颗粒细度 ——生料成分的均匀性
液相烧结
温度范围:1300℃—1450℃—1300℃ 形成矿物:C3S 2CaO﹒SiO2+CaO 3CaO﹒SiO2(在液相中)
影响C3S形成的因素
4.液相表面张力 液相表面张力减小,容易润湿生料颗粒,有利
于固液相反应的进行,促进C3S生成。 少量组分或微量组分(MgO、R2O、SO3)等
物质的存在,会降低液相表面张力,促进熟料 烧结。
液相表面张力、密度和温度的关系
影响C3S形成的因素
5.CaO的溶解速率与温度和颗粒粒径有关(见表)
CaO+Fe2O3 CaO﹒Fe2O3
CaO﹒Fe2O3+CaO 2CaO﹒Fe2O3
2CaO+SiO2 2CaO﹒SiO2
固相反应
800—900℃ 7(CaO﹒Al2O3)+5CaO
12CaO﹒7Al2O3 900—1000 ℃ 12CaO﹒7Al2O3+9CaO 7(3CaO﹒Al2O3) 2CaO+ 7(2CaO﹒Fe2O3)
影响C3S形成的因素
1.最低共熔温度 物料在加热过程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
相互作用,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称为最低共熔 温度。 微量组分及杂质的存在降低最低共熔温度。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最低共熔温度约为1250℃。
组成与最低共熔温度的关系
组成 C3S—C2S—C3A
最低共熔温度 (℃)
1455
熟料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碳酸盐分解:600℃以上 CaCO3=CaO+CO2 -1645J/g(吸热) MgCO3=O+CO2 -(1047-1214)J/g(吸热) 碳酸盐约在700℃左右开始分解,900 ℃左右分解速
度加快,1100-1200℃分解极为迅速. 温度增加50℃,分解时间可缩短50% 天然石灰石分解温度低于碳酸盐的理论分解温度(见下 图)
熟料冷却
冷却过程: 1.液相凝结:形成玻璃态物质(活性)
2.主要矿物相:胶凝相
固相反应
特点:发生在固相之间的反应 首先在界面上反应,然后扩散到内部
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反应物间均匀混合、 颗粒紧密接触
在水泥熟料矿物形成过程中,在CaO和SiO2、 Al2O3、Fe2O3之间发生的反应,主要生成C2S、 C3A、C4AF
固相反应
800℃
CaO+Al2O3
CaO﹒Al2O3
1315 1300 1280
影响C3S形成的因素
2.液相量 与生料组成(SM、IM)和煅烧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液相量增加;生料(或熟料)组 成中Fe2O3+Al2O3含量增加,液相量增多; 同时还与Al2O3 、Fe2O3比值有关。
熟料中液相量与铝氧率关系
温度
IM
1338℃ C3S—C2S—C3A—
石灰石分解温度
860.7℃
1398.8℃ 1317.3℃
697℃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温度
石灰石分解温度
石灰石分解过程温度
厂名
三友 新绛 冀东 宁国 柳州 江西 淮海 珠江 云浮
启始分解 697 694 715 706 720 713 690 670 690
关于水泥材料学熟料形成
3.2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形成过程
水泥制备过程
水泥——水泥熟料——水泥生料——水泥原料
+适量石膏 +混合材 粉磨
高
温
原料预均化
煅 烧
生料配料及粉磨
生料均化
两磨一烧
熟料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干燥与脱水(预热) 碳酸盐分解 固相反应 液相烧结 熟料冷却
湿法回转窑内水泥熟料形成过程
窑 头
窑
温度由低到高
尾
回转窑内熟料矿物形成过程
窑
窑
尾
头
新型干法短窑内熟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过程
窑 头
熟料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干燥脱水及生料预热 600℃ 以下 干燥:自由水蒸发 不同生产方法的生料含水量不同 脱水:结晶水放出 分解: Al2O3.2SiO2﹒2H2O Al2O3.2SiO2+2H2O Al2O3.2SiO2 Al2O3+2Si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