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养成亲社会行为》导学案及解答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001]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001]](https://img.taocdn.com/s3/m/14bd5a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5.png)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001]课程背景本课程是八年级下册的一节思想品德课,主要内容是讲述如何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亲社会行为;2.掌握珍惜他人劳动和财物的意义;3.了解如何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4.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教学重点1.珍惜他人劳动和财物的意义;2.如何关心他人,帮助他人;3.与他人和睦相处。
教学难点如何教育学生养成习惯,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式通过展示案例、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亲社会行为?2.学生自由讨论,尝试寻找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讲解(20分钟)1.通过具体案例,来讲解珍惜他人劳动和财物的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珍惜劳动和财物的重要性。
2.讲解如何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等亲社会行为。
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关于亲社会行为的问题。
2.每个小组结束后,可以有一个代表发言,讲述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强化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
情景模拟(30分钟)1.将学生分成两组,给每组一份情境模拟题,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模拟情境中尝试展示亲社会行为。
2.结束后,让学生互相评价学习效果,并给予建议和指导。
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强调珍惜他人劳动和财物、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和睦相处等亲社会行为的知识点;2.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及要点。
课后作业1.将本节课所学内容记录在笔记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继续关注新闻和社会热点,寻找与亲社会行为相关的信息,并做相关笔记。
总结在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中,学习和了解亲社会行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素质之一。
本节课程通过案例展示、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了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行为方式,有利于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并能培养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习惯。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001]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001]](https://img.taocdn.com/s3/m/f3815a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c.png)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1. 教学目标•了解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学习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具备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并掌握相关技能。
2. 教学内容2.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定义亲社会行为。
•探讨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2 具体表现形式及意义•列举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
•分析这些行为所具有的实际意义。
2.3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概述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各方面的素质。
•调查并总结成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
3. 教学准备•准备课件及多媒体设备。
•展示相关视频、图文等资料。
•安排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互动形式。
4. 教学过程4.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最近的一次亲社会行为经历,注重具体事件的描绘和分析其涉及的社交技能。
展示:展示相关视频资料并简单解读其中反映的亲社会行为场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引发探讨。
探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凝聚学生对亲社会行为及其重要性的共识,构建知识框架。
4.2 具体表现形式及意义分类汇编:列举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并进行分类汇编,以提高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组织讨论。
情景演示:运用角色扮演等方式,演示亲社会行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进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
分析意义: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思考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重视。
4.3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知识点讲解:通过讲解相关的学习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亲社会行为各方面的养成素质,帮助学生打好亲社会行为养成的基础。
调查总结:推动学生收集并总结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养成行为认识和反思,进一步提高养成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
5.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学生不仅对亲社会行为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而且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技能,如社交技巧、情感管理等,有效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亲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在课程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11.2养成亲社会行为学案
![11.2养成亲社会行为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0e1d750b1c59eef8c7b43f.png)
养成亲社会行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如何为社会做贡献。
2、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3、提高适应社会生活、服务社会的能力学习重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学习难点:懂得为社会做贡献二、【自主学习】(要求:1、时间:15分钟 2、组长统一答案)1.亲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P202.谦让的原因,如何做到谦让?P213.分享的定义,分享的意义?P224. 帮助他人时应注意的问题?P235.怎样为社会做贡献?P246.青少年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P24三、【合作探究、展示反馈】(小组内一名成员代表展示合作探究成果)7.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8.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四、【解难释疑】五、【盘点收获】本节课我有哪些收获?六、【巩固训练】(一)、选一选1、刘明脾气很好,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够做到先人后己,有时候别人无意冒犯了他,他也一笑了之,不去计较。
你认为刘明()A 太软弱可欺,这样只会使自己吃亏B 为人谦让,值得我们学习C 缺乏竞争精神,将来会不适应社会生活D 待人宽容,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2、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A 学校给八年级一班5个三好学生名额,班里推荐时同学们都互相谦让。
B 李洋把刚买来的数学辅导书交给同学们传阅C 同学们知道刘梅因家境贫穷面临辍学时,都踊跃捐款救助。
D 张亮的好朋友被刘平欺负了,他挺身而出,和好朋友一起揍了刘平一顿3、“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意思是说()A、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B、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收获的是快乐C、助人要注意方式方法D、要更多的关注社会生活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为此,我们要做到()①关心国家的建设事业②关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关心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④积极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走近生活:1、早在2004年,青岛一位神秘女士多次使用“微尘”的名字进行捐款,…当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微尘”时,一个又一个的“微尘”出现了。
陕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课亲近社会第二节《养成亲社会行为 》导学案.doc
![陕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课亲近社会第二节《养成亲社会行为 》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81a150200508763230121201.png)
4 九亲近社会第二节《养成亲社会行为》导学案【学习目标:】1.关注社会,树立服务社会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美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热忱地服务于社会。
3.懂得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重点难点】自觉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用10分钟时间预习文本(至少两遍包括小字部分)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用蓝笔标出疑点,独立认真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各组学科长课前检查,课堂报告老师。
2、课上各学科小组长组织好本组同学,分工明确,高效的进行讨论、展示、点评。
提醒同学在听讲时用双色笔迅速地补充完善a己的学案,当堂巩固和落实。
3、课后学科长迅速收齐学案,检查都完成后交给老师批阅,阅完后下发,学案要进行有序保存,以备复习。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客服畏惧,尝试新知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①时刻保持清醒和精明,决不能吃亏上当②弘扬社会正气③积极抵制社会生活中追求享乐、自私自利等思想和行为④爱怎么活就怎么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帮助他人要()①真诚②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③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将生死置之度外④把帮助当成一种施舍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实力最强、夺冠呼声最高的八年级(1)班篮球队,由于比赛时缺乏整体配合,出人意料地输掉了比赛。
你认为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集体的实力差B、集体的成员不团结C、缺乏应有的技术D、缺乏良好的奖励机制4、古人说:“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古语告诉我们()A、要学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B、要学会在社会生活中亲身实践C、要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D、要刻苦学习,多学书本知识5、怎样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6、我们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③正确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④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自我评价 ②认清社会的复杂性【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突破难点 参加公益活动对你自身有哪些重要意义?【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 1.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就应该(①积极参与各类有益的实践活动2.参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逆境,我们应该①分析造成逆境和困难的原因 ②怨天尤人,埋怨生不逢时③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分 辨是非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④意志消沉,丧失斗志⑤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拓展延伸】灵活运用,拓宽视野 讨论一:小远是一个乡村中学的住读生,没有条件每天看电视新闻,他就通过学校的 报栏来了解社会,了解天下事。
养成亲社会行为导学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abe24b76a20029bd642dc1.png)
《养成亲社会行为》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如何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2、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结合实际认识我们应该养成哪些亲社会行为,并能积极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3、明确青少年应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二、学习教学重难点:1、如何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2、我为社会做贡献三、知识梳理:(一)学生自主探究1、阅读教材P20---P23,思考: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呢?2、欣赏教材P20图片,(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交流)(1)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谦让(2)谦让表现在:①②③④(3)我们中学生如何做到谦让?3、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分享(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交流)讨论:(1)什么是分享呢?(2)独占有哪些危害?(3)如何理解“要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分享”?4、回答: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帮助他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人?帮助他人要注意那些问题?5、阅读教材P24---P26,思考: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美好,你打算做些什么?(1)你曾经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感受?(2)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3)自己能说出近期我们国家取得的一些重大成就吗?当了解到这些成就时自己有何感想?我们国家成功的发射回收了“神舟六号飞船”,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国家,我感到我们国家,我感到我们国家,我感到4、那么什么是奉献,奉献的表现是什么?四、课堂检测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①时刻保持清醒和精明,决不能吃亏上当②弘扬社会正气③积极抵制社会生活中追求享乐、自私自利等思想和行为④爱怎么活就怎么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帮助他人要()①真诚②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③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将生死置之度外④把帮助当成一种施舍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实力最强、夺冠呼声最高的八年级(1)班篮球队,由于比赛时缺乏整体配合,出人意料地输掉了比赛。
八下政治养成亲社会行为
![八下政治养成亲社会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e03e70d4c77da26924c5b061.png)
胶州市中学导学案课题:养成亲社会行为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审稿通过:八年级思品组主备人:成稿日期:2012年2 月13 日内容标准三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2.5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二2.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关于亲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借鉴“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示范”等方法;关于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中可以突出“创设良好行为得以重复的情境”、“注重行为规范教育”、“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等途径。
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孔融让梨”、“将相和”等小故事;整理沙河水资源污染考察情况的相关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成演示文稿。
2. 教师准备:网上搜索“亲社会行为”;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搜集补充“同情”这一亲社会行为;利用相关的资料及图片,制作课件。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养成亲近社会导学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养成亲近社会导学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af343eef5335a8103d22061.png)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教案养成亲近社会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亲近社会》
第二课时《养成亲近社会》问题评价---导读单
设计者:宝工子校强宝平班级——姓名—
预习目标:
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尊重他人,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预习重点:养成亲近社会的行为。
导读预习
一、想一想,写一写
1、应有青少年关注天下大事的兴趣和习惯。
你关注社会的途径是什么?
2、阅读课本P9图画,你的感受是:(填在课本的横线上。
)
3、结合课本P10,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是怎样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的?
4、结合课本P12,观察图片,想一想,你参加过的社会公益活动有:(填在课本的横线上。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②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③当你的同学遇到困难时,竭尽全力去帮助他④自学法律知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在公共生活中,下面哪些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①翻越马路中间的护栏②在公园的草坪上踢球③砸坏公路边的IC卡电话④
在电影院内大声说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印度洋沿岸国家遭受海啸灾难后,某校师生积极向海啸灾难国捐款。
这种行为是:()
A、关注社会的行为
B、造福社会的行为
C、参加公益活动的行为
D、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af974264011ca300a6c390b7.png)
A太软弱可欺,这样只会使自己吃亏。
B为人谦让,值得我们学习。
C缺乏竞争精神,将来会不适应社会生活。
D待人宽容,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2)各抒己见:在激烈的竞争中,与人分享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会妨碍自己的发展。
(3)当有一天你拥有了六个苹果,你会做哪种选择?
A、自己吃掉一个,其他五个拿来与别人换另外五种水果
B、自己吃掉一个,其他五个送给另外五人。
C、自己把苹果全部吃掉。
我的感悟是:
3.下面的助人事件存在什么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1)小明看到小同学不慎掉进了一个枯井里,他拿条绳子去拉小同学,可刚拉了一小段就拉不动了
重点
难点
重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知识点都是重点
难点:我为社会做贡献
导学过程
师生笔记
自主学习
阅读先知道: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一)自主预习找出下列问题,在课本上用铅笔做出标记
1.怎样才能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2.为什么要谦让?怎样才能做到谦让?
3.什么是分享?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分享?
(2)小明放晚自习回家时,听到一偏僻胡同里有喊救命的声音,于是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了进去……
(3)同学小华丢了饭卡,中午就没吃上饭,小明得知后,晚饭时主动打了一份饭菜送给小华,并特意声明:我可是可怜你才这样做的。
4.你参加了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有何感受?
巩固提升
事例:主动支教的胡忠谢晓君夫妇、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好书记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
4.怎样帮助他人?
5.我为社会做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养成亲社会行为》导学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e0ef836bec0975f465e2bc.png)
课题养成亲社会行为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年级八年级授课人课时 1 审核人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提高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知识:知道养成亲社会行为、为社会做贡献的方法和途径。
学习重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学习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导学内容(学生活动)笔记栏导学过程【教师寄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一)、观察与尝试:观察教材第20页图片,并尝试解决问题: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例子?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二)、自主尝试学习:1、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写下自己发现并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阅读教材,我的疑惑之处有:3、交流自主尝试学习的成果,并记录下精彩的题目。
(三)、小组合作互动:1、话说自我:说说生活中自己经历的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的事例。
导学过程2、真情表述:就自己上述做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发现与行动: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我发现的问题是:。
我提出的解决建议有:。
我能做的事情有:。
【课堂小结】【形成性检测练习】(一)网络知识填空:(二)选择题1、“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
假如我有一个思想,你有一个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就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思想。
”对这句名言理解有误的是()A.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B. 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你的人生更丰富C. 分享意味着失去,有思想要学会保留D. 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人分享,你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2、下列与“我为社会做贡献”这一观点相适应的是()①.小王积极参加珍爱生命,奉献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②.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于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③.小明不愿参加为西部贫困生募捐的活动④.黄伯云孜孜以求,攻坚克难,为祖国的科技发展不懈努力(2)分享内容、涵义、意义是什么(3)帮助他人要注意什么(1)谦让的意义及要求1、学会谦让、分享、助人⑴⑵(3)2、为社会做贡献养成亲社会行为(1)谦让是中华民族的,它要求人们(2)分享就是把自己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把当成。
养成亲社会行为(上)学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上)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4ea03a5727a5e9856a6102.png)
安中八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执笔:白琴序号:3课题:养成亲社会行为(上)八年级班小组姓名:时事直通车:一、明确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2、能力目标:学会遵守公德和秩序,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完成)1、亲近社会,首先要___________。
养成亲社会行为(上2、关注社会不仅要_______________,也要关注__________________3、亲近社会,我们就要以__________维护社会的美好。
三、合作探究1、阅读P7完成下列问题关注社会对我们健康成长有哪些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P8完成下列内容青少年应有关注天下大事的兴趣和习惯。
你关注社会的途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P9完成下列内容列举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列举公共生活中的规则,并谈谈它们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达标训练(交流选择答案的原因)1、我们在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切不可旁若无人,我行我素。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6d3fa22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2.png)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亲社会行为;•掌握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知道亲社会行为对自己和社会的重要性。
1.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身边的例子识别亲社会行为;•能够发掘身边的机会,积极参与亲社会行为;•能够结合自我实际,养成亲社会行为。
1.3 情感目标•能够正确认识亲社会行为对自己和社会的价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二、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所了解的亲社会行为,并将自己的认知写在黑板上;•教师梳理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认识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播放相关视频,介绍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2.2 讲解环节2.2.1 亲社会行为定义•亲社会行为是为了帮助他人或社会而采取的一种行动或态度。
这种行为或态度是出于关爱、关怀、同情、理解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
2.2.2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捐款捐物•献血义务•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节水、节能、环保•参与慈善活动等2.2.3 亲社会行为对自己和社会的积极影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增加彼此的情感交流•健康成长,提高自我修养2.3 实践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计划一个亲社会行为,可在社区、学校或者自己身边进行。
并记录行为的过程和心得体会;•学生分享亲社会行为计划的思路和体会。
2.4 总结环节•教师点评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计划,并分享优秀案例;•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心得体会。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对自己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计划的亲社会行为也实现了,并且多数学生反映收获颇多,对亲社会行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但也有一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着“表面化”现象,在反思环节需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自己的行为背后所蕴含和表达的价值。
八年级下 思品 十一课《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八年级下 思品 十一课《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78341b7cd184254b353581.png)
《养成亲社会行为》活动探究型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五单元第十一课第二个项目内容,主要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关心社会发展,养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等亲社会行为。
本节课共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只有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以及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意义,才能激发学生养成亲社会的意识,落实亲社会的行为。
二个层次是“我为社会做贡献”,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学情分析通过七、八年级心理品质、道德品质的学习及生活阅历的丰富,初二学生关注社会、走向社会的意识普遍增强,但学生盲从心理强,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要结合教材多创设积极正面的情境及生活实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为思想与自觉的行动。
三、教学目标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关心社会、亲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培养亲社会能力,养成亲社会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3.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四、教学重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搜集谦让美德小故事及查找我国近几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生的大事。
【教师准备】网上搜索与本课知识相关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视频欣赏:汤非《老阿姨》龚全珍老人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思考:老阿姨龚全珍为什么让你感动?环节二:新知探究“六尺巷”的传说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
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001]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001]](https://img.taocdn.com/s3/m/8c01f0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8.png)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001]【教学目标】1. 知道“养成亲社会行为”是什么,了解它的作用。
2. 能够正确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内涵,知道如何去做。
3. 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习惯,学会尊重,关爱,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如何去做。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讨论法【教学内容】【Step 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以下两幅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Step 2 教师讲解】通过两幅图片,教师介绍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并结合图片,讲解其重要性。
【Step 3 分组讨论】1. 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选择一位负责人,让其向其他组汇报一件自己认为的亲社会行为例子,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负责人汇报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论,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Step 4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情景模拟。
在模拟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亲社会行为带来的好处。
【Step 5 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根据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完成以下问题:1. 你认为亲社会行为的优点有哪些?2. 你如何亲近社会,成为一个进步、快乐的人?【Step 6 课堂展示】将学生的答案,分为两组在课上展示,并让其他组进行评论,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Step 7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对自己及他人的意义和作用,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习惯,才能对我们今后的社会生活有所帮助,共创美好社会。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5dbaf6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a.png)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一、教学目标1.了解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2.理解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3.掌握亲社会的相关行为和方法,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并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二、教学内容1.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2.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3.亲社会的行为和方法,包括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等。
三、教学重点1.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2.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3.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等亲社会行为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2.如何让学生掌握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实践。
五、教学方法1.示范讲解法2.情境再现法3.分组讨论法4.小组活动法六、教学过程1.引入目的:激发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兴趣和教学热情。
1.讲解“人是社会性动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提问:“你们生活中是否有过帮助别人的经历?如何感受?”3.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的概念,以及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2.讲授目的:让学生了解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1.通过讲解、情境再现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亲社会的概念和矛盾。
2.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思考亲社会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产生共鸣。
3.实践目的:学生掌握亲社会的相关行为和方法,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并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针对不同情境,制定亲社会行为的相应计划。
2.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交流计划,互相提供帮助和意见。
3.学生回到班级,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感受。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亲社会的相关行为和方法,以及亲社会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与作业1.课堂练习:采用问答、填空、配对等形式,对亲社会的概念、行为和方法进行测试,并针对错误答案进行讲解和纠正。
2.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身边亲社会行为的观察和感想,并结合社会实际,思考亲社会行为如何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八、教学评价1.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中,是否能够理解亲社会的概念、目的和重要性,能否掌握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方法和实践。
八年级政治下册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山东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山东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3a604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49.png)
八年级政治下册《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山东版)11(2)题养成亲社会行为时安排第四时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学会谦让、分享、和乐于助人。
二、通过学习,知道要为社会做奉献。
教学重点:学会谦让、分享、和乐于助人。
教学难点:知道为何要为社会做奉献。
教学方式情景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进程:一、温习引入新。
二、教学新。
板书:养成亲社会行为一、学生看图,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一起点?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议一议:为了让社会加倍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咱们能做些什么?2相互讨论,得出结论:板书:学会谦让、分享、助人3、阅读材料,试探、讨论:你以为甄宇和冯宇身上有哪些值得咱们学习的品质?这对你尔后的为人处事有何启发?学生讨论,一起归纳:生活中咱们要学会谦让。
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惟我独尊、盛气凌人。
在荣誉、利益眼前不争名夺利,能妥帖处置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
只要不是原那么性问题,不妨主动谦让,做出适当的妥协和妥协和化解没必要要的纠纷。
4、你还明白哪些类似的故事,讲出来大伙儿听。
、阅读“读一读”,P22图,试探讨论。
归纳:学会分享。
确实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他人,与他人一起分享,把“我的”当做“咱们的”。
社会是一个合作体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体会、聪慧和劳动功效。
在社会生活中咱们只有通过度享和交流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功的条。
六、阅读材料,说一说生活中自己同意他人帮忙或帮忙他人的经历和那时的感受。
7、情景现场:在你回家时,碰到一个老人倒在地上呻吟,身旁还有一些血迹……你正在小河边散步,突然一个小孩落水了,周围只有你一个人,可是自己又可不能游泳……想一想:在上述情境中自己应该如何去帮忙他人。
一起归纳:学会帮忙他人。
第一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式。
能够借助他人的力量,要注意自身的平安,要注意保护他人的自尊,万万不要把帮忙当做一种施舍,不然帮忙就有可能变成一种损害。
板书:二、我为社会做奉献一、看图,想一想:自己参加过哪些社益活动?活动中自己有什么感受?结论:踊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许多力所能及的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第二课时养成亲社会行为
我的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技能,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我的学习过程:
一、生活引入
为了让社会生活更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学会谦让和分享有什么意义?
(2)我们应怎样恰当地帮助他人?
(3)作为中学生,要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应从哪些方面做?
2、知识点演练
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谦让并不意味着软弱,而是有涵养的表现。
(2)帮助别人只要出于好心就行,不用考虑方式。
(3)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大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三、题型训练
1.单项选择题
(1)以下言行有利于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A.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B.参加环保知识宣传活动
C.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谦让他人
D.人心隔肚皮,重要的机会、信息不应该与他人分享
(2)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
关于帮助他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
B.在自己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多借助别人与社会的力量
C.不要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全
D.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不要把帮助当成一种施舍
2.材料分析题
2010年1月19日,在世博会倒计时100天之际,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志愿者报名工作顺利结束。
据报道,共61万余人报名,成功注册56万余人。
从报名情况来看,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广泛性:报名者分别来自全国各省(区、市)以及109个国家和地区,外籍报名者网上报名数量达到3001人。
积极应征志愿者是一种典型的亲社会行为。
这种行为的养成,对于我们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了养成亲社会行为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做。
四、学以致用
1.举一反三
(1)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学校给某班5个“三好学生”名额,班里推荐时,同学们都相互谦让
B.李洋同学把刚买来的数学辅导书给同学们传阅
C.同学们知道刘梅同学因家境贫困而面临辍学时,都踊跃捐款帮助
D.张颖偷偷拿走同桌的钢笔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青少年为社会做贡献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下列青少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可取的是()
①逃课去社区打扫卫生②为贫困失学儿童献上一片爱心③报名去支援西部大开发④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扶助老弱病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
灾情发生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全力抢险救灾。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无数具有崇高精神和优良品质的英雄,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将激励我们立足本职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
为了倡导同学们向英雄模范学习,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立志报效祖国。
阳光中学团委会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把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创造美好社会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向英雄模范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此,我们倡议:①。
②。
③。
阳光中学团
委会
2010年4月25日
附:答案和解析
一、生活引入
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活动、帮助他人等。
(为了让社会生活更美好,我们应多为社会做贡献,做些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事情,诸如无偿献血、爱心捐款、帮助残疾人等。
这些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行为,我们称为亲社会行为。
)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学会谦让,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
学会分享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要求人们谦逊礼让。
谦让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的道德规范。
分享就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
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把自己的欢乐与人分享,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生活感悟与人分享,会得到信任和友情;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人分享,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
社会是一个合
作体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智慧和劳动成果。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
)(2)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方法。
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不把帮助当成施舍。
(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帮助过程中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有时帮助他人可能会有危险,在帮助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一个在被帮助境地的人往往非常敏感,在帮助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千万不要把帮助当成一种施舍,否则帮助就有可能变成一种伤害。
)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我们可以积极参加爱心捐款、宣传环保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社会公益活动。
要善于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等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关注祖国建设事业,还要关心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积极建言献策。
要多为社会奉献爱心,让社会更美好。
)
2.知识点演练
(1)正确。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要求人们谦逊礼让。
谦让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的道德规范。
谦让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宽容。
(2)错误。
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方法。
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帮助过程中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有时帮助他人可能会有危险,在帮助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一个在被
帮助境地的人往往感到非常敏感,在帮助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千万不要把帮助当成一种施舍,否则帮助就有可能变成一种伤害。
(3)错误。
我们中学生虽然现在年龄小,力量单薄,但是可以为社会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为贫困儿童献上一份爱心、宣传环保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
三、题型训练
1.单项选择题
(1)B
(如果你选A,说明你已经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如果你选C,说明你知道谦让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如果你选D,说明你懂得要珍惜机会,保护自己所知的重要信息。
只是你还不明确:只有多关心社会生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谦让是有限度的,对于原则性问题不能谦让;分享就是要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他人,包括重要的机会、信息等。
因为参加环保知识宣传活动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所以正确答案是B。
)
(2)C
(如果你选A,说明你已经懂得帮助他人时首先需要有真诚的态度;如果你选B,说明你明确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帮助过程中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如果你选D,说明你懂得一个在被帮助境地的人往往非常敏感,在帮助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千万不要把帮助当成一种施舍,否则帮助就有可能变成一种伤害。
只是你还没有审清题意,不明确要选择的是关于帮助他人不正确的说法。
因为有时帮助他人可能会有危险,在帮助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所以
正确答案是C。
)
2.材料分析题
(1)学会谦让,学会分享,学会助人。
(2)积极为社会做贡献,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四、学以致用
1.举一反三
(1)D (2)B
2.我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提示:言之有理即可,如:①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②树立回报社会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