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转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转型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 渡、结构性变动和整体性转化。它主要包 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由农业社会向工 业社会转化;二是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 转化;三是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 转化;四是由宗教准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 转化 。
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社会转型是 一个漫长和复杂变迁过程,是对旧体制 逐步破除和新体制全面确立;其次,社 会转型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 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
思想: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继承并发扬了明清之际“经世 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学习 西方,呼吁变革。
2、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继承抵抗派的 “师夷长技”思想,提出“自强”、“求富” 等主张,掀起了长达30余年的洋务运动,开 启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但甲午中日战争的 失败使该运动受到重创。
2、新文化运动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激进派高举民主、科 学大旗,力图从思想上铲除封建专制的根源,掀 起了新文化运动,成为近代又一次深刻的思想解 放运动。
生产方式:自然经济解体,逐渐过渡到机器生产 (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
政治制度:从君主专制到尝试君主立宪制(戊戌 变法、新政),再到建立民主共和制。
共和革命思潮
背景:戊戌变法的失败;为挽救民族危亡, 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以孙中山为代表 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的奋斗目标,并主张用革命的手段 来实现这一目标,掀起了共和革命的大潮。
内容:
1.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 府”的革命纲领,明确将反清斗争和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结合起来。
2.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 军》和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宣传 品,猛烈批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积极传播自由 平等、天赋人权等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
3.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的十六字革命纲领,《民报》发刊词 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 主义。这是共和革命的基本理念,是一个比较完 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4、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失败——辛亥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革命派则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革命 成果被袁世凯夺取,革命以妥协方式结束。
(三)1912——1919
1、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 果也进行了不懈斗争,掀起二次革命、倡导护 国运动等.
“社会转型”的基本动因:社会转型的 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 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 春秋战国: 晚清民初: 20世纪70年代末:
总结:
1、社会转型期会促进思想的巨变,同时 ,也应看到,思想的变革,也是影响社会 转型的关键。(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 思想史。)
2、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 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 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 的保守倾向。
社会性质:从大一统帝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历史任务: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
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中 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
文化特征:从传统的儒家文化向现代资产阶级文 化过渡(新文学、新史学、新风俗、新习惯)。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一、社会大变革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 荡(转型: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 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
2、表现:经济、政治、文化
Leabharlann Baidu会大变革
经济:1.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生产 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2.各国之间, 以及各国境内的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 耕地不能转让的规定也逐渐失效。诸侯、卿大夫竞 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掠地为目标。3. 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 兴地主的产生。4.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 商业也活跃起来。5.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 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内容:1897年,严复在报纸上发表译著《天 演论》,将进化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给甲 午战后面临瓜分巨祸的中国敲响了警钟。以 严译进化论为理论依据,维新派进行了广泛 的舆论宣传,深刻阐明了变法的必要性和紧 迫性,从思想上、舆论上为戊戌变法的政治 实践创造了条件。
意义:进化论的输入和传播,为中国人带来 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当时和后 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 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
3、早期维新派
这一时期出现了早期维新派,其主张尽管不系 统也没付诸实践,但为康、梁的维新思想奠定 了基础。
(二)1894—1912
1、甲午战争——瓜分危机——戊戌变法
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 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主张学西学、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他们领导的维新变法 运动是爱国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引发了近代 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最终因操之过急、民族 资产阶级的软弱、脱离群众和顽固派力量的强 大等而归于失败。
意义:“三民主义”纲领在宣传和鼓动革命、动 员和组织群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文化运动
“德先生”与“赛先生”
背景:1.民国初年的帝制复辟以及随后出现的军 阀统治、军阀混战和种种社会危机,又将人们的 希望击得粉碎。2.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辛亥革 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就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 引进民主和科学。
提出: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杂志第二卷更 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陈独秀任北大文科 学长,杂志从上海迁至北京。李胡钱加入编辑部 并撰稿,形成了新文化阵营。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内容(核心):所谓民主,就是要宣传民主思想, 建立民主政治,用民主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 独裁;所谓科学,不仅仅是指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指在看待客观事物时要运用科学观点、 科学方法,提倡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法则,反对迷 信、盲从和武断。
经济领域:从青铜时代到铁器牛耕,从井 田时代到土地私有;
文化领域:从礼乐文化到诸子学派、从百 家争鸣到文化专制。
孔孟之道
概念: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 家学说,后人习称“孔孟之道”。
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 段;礼崩乐坏、动荡纷争。
主张:孔子: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 一切言行;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
主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明确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 想,并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 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 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荀子: 从“性恶论”出发,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 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政治上主 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法家(韩非子):提倡“法治”和君主集 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 强兵、主张严刑峻法
中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
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一书的序言中 提出了中国历史上“三大阶段与两次转型” 的著名论断。三大阶段,即封建、帝制与民 治。两次转型,分别是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 型——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前后与秦皇 汉武之间……这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 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 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第二次社会 政治大转型——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 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 始的。
道家(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 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一)1840——1894
1、鸦片战争后
政治: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随着社 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变化,中国 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经济: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 品经济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构建历史的通感(纵向 横向)
结构化背书(准确把握历史概念;概念与概 念之间的联系)
世界体系的形成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走出中世纪)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文明的孕育) 工业社会的来临 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世界体系的裂变: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体系的重建:二战后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转型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 者的论述中,有多种理解,其中一种观点认 为“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 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 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 、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 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 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进化论的输入
背景:甲午战争以后,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 识到仅在器物层面零零星星地学习西方,并不能 实现国家的富强,“中体西用”论逐渐被进化论 所取代。康梁等维新派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维 新变法思想。除了从中国儒家经籍中寻找变法依 据之外,还积极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吸取和借 用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政治: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商鞅变法)。 文化: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二、百家争鸣
1、背景:社会转型
2、内容:孔子、孟子、荀子(儒家)、韩非 (法家)、老子(道家)的观点
3、意义: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 灿烂的一页,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政治结构:从贵族政治到地主官僚政治、 从世卿世禄到军功授爵、从封邦建国到大 一统帝制。
思想观念:从天朝上国到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进化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背景:两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来华西人的逐渐增多 和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西学再度传入中国,对中国 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概念:面对中西交汇的“千古变局”,洋务派提出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要求在保持中国固 有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力师西法”,采 西学制洋器,以求自强。
评价:猛烈批判封建旧文化、旧思想、旧礼教,大 力倡导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打破了传统的精 神枷锁,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探求 真理的热情,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 基础。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 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 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 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 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 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 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影响:继承和发展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 制夷”的思想,是洋务派赖以“借法自强”、兴办洋 务的指导思想。在此口号下,洋务派办洋务,不仅促 进了西学新知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也使中国在 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结果:限于器物层面零星学习西方,不能实现国家富强, 甲午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化, 该思潮渐趋沉寂,被维新思潮取代。
2、瓜分危机——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面对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农民阶 级主张以自然经济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 侵,北方农民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 动,斗争最终被绞杀。
3、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末新政
20世纪初,清政府为遏制革命而进行的“新政”、 “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时期 二、启蒙运动时期 三、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四、工业革命时期 五、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期 六、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七、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八、一战时期 九、十月革命时期 十、一战后初期(凡——华体系) 十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 十二、二战时期 十三、两极对峙期间 十四、美苏争霸期间 十五、经济全球化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