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合集下载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程 第2章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程 第2章
15 300
2
新的结果表明,当VCD碟片价格变化1%时,其需求量将
变化2%,与前面的计算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
主要原因在于计算的基础是不同的。如图2-1所示,第一种计
算是以A点的价格和需求量组合为基础的,而第二种计算则是
以B点的价格和需求量组合为基础的。由于价格和需求量的变
动的。 这种情况下,需求价格弹性可以表示为
dlnQ
Ed dlnP
(1)
很容易证明:
dlnQ dlnQ dQ 1 dQ dlnP dQ dlnP Q dlnP
(2)
另有:
dQ dQ dlnP dQ 1
(3)
dP dlnP dP dlnP P
即 P dQ dQ ,代入(1)式,得: dP dlnP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经济学中往往将需求价格弹性 简称为需求弹性,由此可见需求价格弹性在实践中运用广泛。 本节主要分析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计算、分类、判断方法,
1. 需求价格弹性可以从几个角度定义:一是可以定义为价格 变动对需求量产生的影响程度,二是可以定义为需求量对价格 变动的反应程度,另一个操作性的定义是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用Ed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P和ΔP 分别表示变动前的价格和价格的变化量,用Q和ΔQ分别表示变 动前的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化量,可得下列定义式:
品的需求函数为Qd=30-2P,可得:
dQ 2 dP
Ed
dQ dP
P Q
(2)
P 30 2P
P 15
P
上述关系确定后,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当一个价格给定时,代 入需求函数,即可求得相应的需求量),都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弹 性系数值。例如,当P=5时,Ed=0.5;当P=10时,Ed=2;当 P=12时,Ed=4

中级微观经济学 ppt课件

中级微观经济学 ppt课件

含券预算线
2020/4/1
x1
x1
15
二、消费者偏好
strict preference indifference
weak preference
消费束
X(x1,x2)
对于两个消费束
X(x1,x2) Y(y1,y2)
▪ 严格偏好关系(X 确实比Y 好)
(x 1 ,x 2 ) (y 1 ,y 2 )
x2
原预算线斜率 p 1
p2
征税后的预算 线斜率
p1 t
p2
2020/4/1
x1
11
配给对预算集的限制
配给使预算集进一步受到约束,预算空间缩小
p1x1p2x2m
x1 x1
x2
2020/4/1
x1
x1
12
税收与配额的混合使用
x2
2020/4/1
预算线 斜率 p 1 p2
含义:对超过既定数量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可以假定所有收入等于消费)
p1x1p2x2m
满足该约束条件的消费束 称为消费者的预算集。
预算线
2020/4/1
p1x1p2x2m
x2
m p2
p1 p2
x1
2
对预算约束的理解
理解 1:将 x2 视为除 x1 之外的一切其他商品
p1x1p2x2m
理解 2:将 x2 视为购买一切其他商品的货币支出; 也可称其为一种复合商品,价格为 1
x2
消费者有一个最佳 的消费束,就其偏 好而言,越接近餍 足点越好。
x1
x1
分析:曲线斜率的变化特征。
2020/4/1
25
偏好的非饱和性假定
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 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含有这种商 品数量较多的那个组合;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例题详解 2-5
• 政府配额会对国内市场的均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取决于该配额是否会起到约束的作用。
2.5.2 导致供求不相等的政策
• 政府设定的价格与均衡价格不等,就可能 会有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产生。
p • 价格上限 ,意味着商品的售价不能高于 p 。

p • 价格下限 ,意味着商品的售价不能低于 p 。

1.价格上限
Price Ceiling on Gasoline
存在短缺的均衡
• 政府价格上限抑制了市场的调整发生,进而导致短缺 的出现:一种持续存在的超额需求。 • 短缺是OPEC造成的吗? • 即便存在短缺,在法规既定的情况下,也没有消费者 或企业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所以他们会在短缺的状态下生活。 • 销售者用价格以外的标准来分配稀缺的商品;可以根 据先到先得的原则来销售;或者限制每个人的购买量。 • 私下约定可以让消费者和企业逃避价格控制。
Rational Choice and Equilibrium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
能买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 人们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
•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 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图形中,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 需求曲线的运动。 •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 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 为需求曲线位置发生移动。 • 需求的变动是需求函数的扩大或缩小,它引起需求曲 线的位移。 • Qd=a-b•p → Qd =(a+c)-b•p (a,b,c>0)
需求曲线可以回答:价格下降如何对需求量产生影响, 以及需求量变化如何对价格产生影响。(P15例题详解)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斯勒茨基方程与跨时期选择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斯勒茨基方程与跨时期选择

三、跨期预算约束
第2期的收入为 m2。 第1期的储蓄所得本息和为: (1 + r )m1。 因此第2期可供消费者支配的收入为:
m2 + (1 + r )m1。 因此第2期的消费额为:
c2 m2 (1 r )m1
c2
m2 (1 r)m1
三、跨期预算约束
收入禀赋的终值
m2
0 0
m1
c1
c2
第三节 希克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 替代效应的比较
x2
希克斯替 x1’
x2’ x3’
x1
代效应
斯勒茨基
替代效应
第四节 跨时期选择
人们经常会收到的收入是一次性的,例 如. 每月薪水。
这种一次性收入如何在余下时期进行分 配?(现在储蓄以后消费) 或者如何通过借贷来进行即期消费并以er choose to remain a lender then her welfare is reduced by a lower
三、跨期预算约束
在第2期的收入仅有$m2 来偿还在第1期 所借负债$b1
因此 b1(1 + r ) = m2。
b1 = m2 / (1 + r )。
所以第1期的最高消费水平为:
c1
m1
m2 1r
c2
m2 (1 r)m1
三、跨期预算约束
(c1, c2 ) 0,m2 (1 r )m1
是第1期的收入全都储蓄起来后的消费束
m2
收入禀赋的现值
0 0
m1
m1
m2 1r
c1
三、跨期预算约束
c2
m2 (1 r)m1
(c1, c2 ) 0,m2 (1 r )m1

中级微观经济学(南昌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南昌大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南昌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南昌大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南昌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南昌大学南昌大学第一章测试1.判断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的标准是A:是否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B:是否实现了最优化 C:是否实现了均衡 D:是否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答案:是否是帕累托有效率的;是否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2.经济学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A:对 B:错答案:对3.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50-5p,供给函数为S=-10+5p,那么该商品的均衡交易量是A:10 B:6 C:20 D:12答案:204.如果我们的房租管制模型允许不受限制的转租,最终结果将是帕累托无效率的。

A:对 B:错答案:错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假设人们收入增加,那么,A:市场价格上涨,交易量增加。

B:市场价格上涨,交易量减少。

C:市场价格下跌,交易量增加。

D:市场价格下跌,交易量减少。

答案:市场价格上涨,交易量增加。

第二章测试1.某消费者恰好能够购买得起6单位商品x和20单位商品y。

商品x的价格是商品y的价格的两倍。

如果现在该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y的价格都变为原来的2倍,商品x的价格保持不变。

在该消费者决定继续购买20单位的商品y的情况下,他能够购买的商品x的数量最大为多少?A:12 B:6 C:14 D:16答案:12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所购买商品的价格和收入 B:消费者收入 C:消费者偏好 D:所购买商品的价格答案:消费者偏好3.艾丽莎具有这样的效用函数u(x,y)=max{2x,3y},可知艾丽莎具有凸状的偏好。

A:对 B:错答案:错4.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u=xy,那么他总是把他的收入的一般花费在x商品上。

A:错 B:对答案:对5.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2x+y,商品x的价格为2,商品y的价格为1,那么消费者将A:只购买商品xB:可能同时购买两种商品,而且0<x<m,0<y<m/2C:可能同时购买两种商品,而且0<x<m/2,0<y<mD:只购买商品y答案:可能同时购买两种商品,而且0<x<m/2,0<y<m6.两种商品的价格提供曲线呈向右上倾斜的形状时,两种商品为A:替代商品 B:低档商品 C:正常商品 D:互补商品答案:替代商品7.一个学生每月从父母那里得到500元生活费,假如他对大米的需求函数为x(p,m)=20/p+500/m。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三章)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三章)

80%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定理
在有限策略博弈中,至少存在一 个纳什均衡。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子博弈定义:在动态博弈中,从某一阶段开始的后 续博弈过程,称为原博弈的一个子博弈。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定义:如果一个策略组合不仅 是原博弈的纳什均衡,而且在所有子博弈中也构成 纳什均衡,则称该策略组合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
获得经济利润。
例子
一些具有专利保护的创新产品或 服务可能形成完全垄断市场,如
某些药品、高科技产品等。
垄断竞争市场
定义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大量卖者,但每个卖者都提 供略有差异的产品或服务,且进入和退出市场相对容易的 市场结构。
特点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由于产品差异化,每个卖者都具有一 定的市场势力,但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市场价格和 产量由供求关系和竞争状况共同决定。
边际产量
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 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出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最终会出现 递减。
成本函数与边际成本
成本函数
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与产品成本之间的数量关系。成本函数反 映了生产者在给定要素价格下如何最小化成本。
例子
零售业、餐饮业和服装业等通常被认为是垄断竞争市场的 例子,因为这些行业中的企业数量众多,且产品具有一定 的差异性。
寡头垄断市场
定义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卖者,且这些卖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市场结构。
特点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少数几个卖者共同控制市场价格和产量。由于卖者数量较少,每个卖者的市场行为都会对其他卖 者产生显著影响。长期均衡时,寡头企业可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

中级微观经济学例题及答案

中级微观经济学例题及答案
1 ,q=4 12
0. 5
3M
, 其中,
时的消费者剩余。
11
解: (1)
MU
U 1 0.5 U q , 3 Q 2 M
p
又 MU/P = 所以 1 q
2
0.5
3p
0.5
(2) p 1 q
6
(3) CS
4
0
1 0.5 q dq 6
1 1 4 q 12 3
2
=(180-160)/(100-80)×(80+100)/(160+180)=0.53
3、 假定下表是供给函数 Qs=-3+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 的供给表。 某商品的供给表 价格 (元) 供给量 性。 (2) 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 P=4 是的供给的价格 点弹性。 (3) 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相应的几何图 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 P=4 时的供给的价格点 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1) (2)
7
(3)若某工会愿意接纳张某为会员,会费为 100 元,但张某可以 50%的价格购买 X,则张某是否应该 加入该工会? 解:(1)由效用函数 U=X2Y2 可得 MUX=2XY2,MUY =2YX2 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MUX/MUY =2XY2/2YX2 =Y/X=Px/Py =2/5 500=2·X+5·Y 可得 X=125 者均衡。 (2)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 50%购买 X,意味着商品 X 的价格发生变动,预算约束线随之变动。消费者均 衡条件成为: Y/X=1/5 500=1·X+5·Y 可得 X=250 Y=50 张某将消费 250 单位 X,50 单位 Y。 (3)张某收入发生变动,预算约束线也发生变动。 消费者均衡条件成为:

中级微观02PPT课件

中级微观02PPT课件
用(x1,x2)来表示消费者的消费束(组合), x1,x2分别 表示消费者对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量。用(p1,p2)分别表 示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p1 x1就表示消费者花费在商品1上 的货币数,p2 x2就表示消费者花费在商品2上的货币数,消 费者花费的货币总数为p1 x1 +p2 x2;用m表示消费者的收入
15
经济解释 : 斜率变化表示增加一单位商品1的消费,必须减少商品2
的消费量为p’1/p2 如果商品1的价格上升,p’1> p1 ,则斜率变大,表示增
加一单位商品1的消费,必须减少更多的商品2的消费量。
16
纵截距没有变化表示不管商品1的价格如何变化,消费者用于购买商品2 的最大数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3
预算约束的概念
消费者花在所有商品上的货币支出不能超过消费者的收入的关 系式称为预算约束。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可以假定所有收入等于消费)
p1x1 p2 x2 m
满足该约束条件的消费束 称为消费者的预算集。
4
对预算约束的理解
理解 1:将 x2 视为除 x1 之外的一切其他商品
p1x1 p2 x2 m
p1x1 p2 x2 pn xn m
23
税收与补贴
税收有两种形式:从量税,从价税
p1 p1 t p1 (1 ) p1
补贴与税收相反。形式:从量补贴,从价补贴
p1 p1 s p1 (1 ) p1
税收和补贴的另一种形式:总额税,总额补贴
24
• 数量税(从量税):对每单位商品 所征收的税,即消 费者每消费一单位商品要支付一定的税。常见的例子是 汽油征税。
9
预算线的性质
• 预算线是一条直线,斜率为 -p1/p2
• 斜率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 当商品1的消费增加 x1后,商品2的消费有何变动呢?

(NEW)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NEW)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第二篇 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Ⅰ)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Ⅱ)第五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Ⅰ)第六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Ⅱ)第七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产品市场第八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要素市场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三篇 不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十章 完全垄断理论第十一章 垄断竞争理论第十二章 寡头市场第十三章 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第十四章 不完全竞争下的要素价格理论第四篇 不确定下、信息与市场失灵第十五章 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非对称第十六章 市场失灵、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1判断题(1)任何不对其索取价格的物品都是自由取用物品。

( )【答案】×【解析】自由取用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其数量是无限的,取用时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其价格为零,如自然界中的空气、水等。

但是不对其索取价格并不代表都是自由取用物品,如得到免费馈赠的物品,对于被赠与人来说未被索取任何价格,但该物品仍是经济物品。

(2)稀缺物品一定有一个直接以货币支付的价格。

( )【答案】×【解析】稀缺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欲望而言,其数量是有限的,取用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其机会成本大于零。

但不是所有的稀缺性都可以用货币来表示。

例如,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清洁的水和新鲜的空气逐渐变得稀缺,但难以用货币来衡量。

(3)如果你得到两张免费的奥运会参观券,它们可以看作是自由取用物。

( )【答案】×【解析】自由物品的免费取用是对于所有社会成员而言的,奥运会参观券对于其他人来说,仍需支付一定的价格,所以是稀缺物品。

(4)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么,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 )【答案】√【解析】当某种资源免费供应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便出现了资源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从而这种资源是稀缺的。

中级微观经济学 (2)

中级微观经济学 (2)

这个公式叫做增长率分解公式,它把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率分解 成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代表短期内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 第二部分代表人口增长对短期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第三部分代表着知 识增加对短期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从增长率分别解式(2-30)可知, 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1)不同的技术决定了各种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结合方式。 (2)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 (3)技术进步能促进劳动质量的提高。 (4)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演进。
技术进步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用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 提供更多的产品。或者说现在用较少的投入能够生产出与以前同样 多的产出。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进 展。
c=(1-s)y=(1-s)f(k(t))
在任何储蓄率下,只要经济登上平衡增长道路,有效人均消费c* 就保持不变。在平衡增长道路上,总消费以增长率n+g保持增长,从 而储蓄率变动对消费没有增长率效应,只有水平效应和短期效应。
(1)对消费的水平效应
分析储蓄率变动对消费的水平效应,求c*对s的导数
(二)储蓄率效应的定量分析
2.对总产出的效应
储蓄率变动对总产出也只有短期效应和水平效应,没有增 长率效应,如图2-20所示。
3.对人均产出的效应
4.对消费的效应
用 C 表 示 家 庭 部 门 的 消 费 总 额 , 用 c 表 示 有 效 人 均 消 费 , C=(1-s)Y , c=C/(AL),则c=(1-s)Y/(AL)=(1-s)y。加入时间因素t后,我们有
都是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单位和部门转移到生产效率较高 的单位和部门,因此会使单位投入的产出提高;所谓规模经 济即规模节约是指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成本、提高经 济效益;所谓知识进步,不仅包括技术,知识,而且包括知 识管理(如企业组织和管理技巧的知识)。Denison经济增长模 型的要素具体分解成如下层次的指标假设。

中级微观经济学讲义xzl

中级微观经济学讲义xzl

第二章:偏好、效用函数与消费者的选择 一、消费者行为模型1212,1122MAX (,)...X X U X X S T P X P X m +≤二、偏好的几个性质 1、完备性;completeness 2、自反性;reflexivity 3、传递性;transitivity 4、单调性;monotonicity 5、凸性;convexity6、局部非饱和性;local nonsatiation7、连续性:continuity 。

三、效用函数存在吗?()()x y u x u y =⇔≥四、几种典型的效用函数1、科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11212(,)U X X X X αα-=X 2a X0 x 1边际替代率MRS=2112//(0)x x mu mu du =-=,它是递减的。

2、(拟)线性效用函数; 1212(,)()U X X X V X =+1/2121212(,)()U X X X V X x x =+=+的图示如下:3、里昂惕夫效用函数;1212(,)min ,U X X aX bX ⎡⎤=⎣⎦4、固定弹性的效用函数:1/12(,)()12U X X aX bX ρρρ=+。

五、预算约束线 1、线性的;p 1x i +p 2x 2=mX 20 x 1X 20 x 1X 20 x 12、非线性的。

某人拥有初始财富A 元,同时按法律规定,他工作时间一天不得超过12小时。

如果他正常上班8小时之内,则每小时工资为w 元,如果超过8小时,则工资加倍。

六、求解需求曲线与间接效用函数1211212,1122MAX (,)...X X U X X X X S T P X P X m αα-=+≤求解此模型可得需求函数和间接效用函数,即:1、需求函数:11212122(,,)(1)(,,)mX p p m p mX p p m p αα=-=112212(,,)1(,,)2(1)X p p m X p p m p m p mαα==-c0 12 16 8 RX 20 x 12、间接效用函数:112121(,,)()()V p p m m p p αααα--=,若12α=,则11212121(,,)()()2mV p p m m p p p p αααα--==七、比较静态分析1122111122212121222211212122(,,)(,,)(,,)(,,)(1)(,,)(,,)(1)x p p m m p p x p p m p x p p m p x p p m mp p x p p m m p x p p m m p αααα∂=-∂∂=∂∂=∂∂-=-∂∂=∂∂-=∂X 2BX 1消费者模型X2BCD0X1x1商品的价格变化效应第三章、斯卢茨基方程一、成本最小化模型121122,12Min ..(,).h h Ph P h S T U h h u +≥二、希克斯需求函数与支出函数1122121211122212(,,)(,,)(,,)(,,)(,,).h p p u h p p u e p p u p h p p u p h p p u =+ 三、一个求解思路(希克斯分解与斯卢茨基分解)1、斯卢茨基分解:以 0x 为标准来区分收入效应;2、希克斯分解:以 0u 为标准来区分收入效应。

中级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2)

中级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2)
6
消费者剩余的含义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其它消费(元)
5
消费者对一定量的
A
4
B
商品或劳务最多愿
3
C
U
意支付的价钱与实
O
际支付的价钱之差, 价格(元)
123
X
是对消费者从交易
5 4
中所得利益的一种
3
货币度量。
O 123
X
7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
度量
设需求函数为P=(Q) ,市场价格为
17
保险的例子
如果不买保险,当事人的效用值为 E(u)=0.75ln(100000)+0.25ln(80000)=11.45714
如果购买公平的保险,则期望效用为 E(u)=ln(95000)=11.46163.
显然,此人应该购买保险。 思考:他愿意为此保险支付的最高保费是多
少?
18
P=P0=(Q0)
PP P1Biblioteka P2 P3 P4 CCSS i
n10QP0 i ((QQi )dQi
1 )P0
nQ 0P0
消消费费者者剩剩余余CCSS
PP00
D
市市场场价价格格
D 实实际际支支出出
OO
1 2 34
QQ00
QQ
8
消费者福利变化的其他评价方式
当价格上升时,可以给消费者一个补贴,使 得消费者在拿到补贴后的效用水平跟价格上 升之前相同。这种补贴被称为补偿变化 (Compensating variation, 简称CV)
12
关于不确定信息的游戏
赌局A:100%的机会得到100万元。 赌局B: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89%的机

微观经济学_第二章_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_第二章_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_第二章_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 格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 市场需求分析 • 市场供给分析 • 均衡价格形成机制 • 消费者行为理论在需求分析中应用 • 生产者行为理论在供给分析中应用 • 政府干预对均衡价格影响
01 市场需求分析
需求定义及影响因素
需求定义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 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 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该需求 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 来说,需求函数是价格的减函数,即 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量减少。
需求曲线
在价格-数量坐标系中,把不同价格下 的需求量连接而成的曲线。需求曲线 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价格与需求 量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需求弹性及其意义
等产量线分析法在供给分析中应用
等产量线概念
等产量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 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 同组合的轨迹。
等产量线分析法应用
通过分析等产量线的形状和位置,可以了解 生产者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生产要素投入组 合情况,进而推断出生产者的供给行为。
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成本关系探讨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在需求分析中应用
无差异曲线
表示在偏好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获得满足程度相等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斜率为负,且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 的消费数量。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关系探讨
边际效用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决定了需求曲线的形状。

尼克尔森中级微观经济学答案Nicholson2

尼克尔森中级微观经济学答案Nicholson2

∂£ = y − λ =0 ∂x ∂£ = x − λ =0
∂y
so, x = y. using the constraint gives x = y = 0.5, xy = 0.25
2.2 Setting up the Lagrangian: £ = x + y + λ(0.25 − xy) . ∂£ = 1− λ y ∂x ∂£ = 1− λx ∂y So, x = y. Using the constraint gives xy = x2 = 0.25, x = y = 0.5 .
d. Assuming profit maximization, we have p = MC(q) p = q +1⇒ q = p −1
π
=
pq − ( q 2 2
+
q + 98)
=
p(
p

1)

⎜⎜⎝⎛
(
p
− 1) 2
2
+ ( p −1) + 98⎟⎟⎠⎞
=
(p
− 1) 2 2
− 98
e. i. Using the above equation, π(20) - π(15) = 82.5
c. If t = 0.225x, V ≈ 0.67x3 − .04x3 + .05x3 ≈ 0.68x3 so V increases without
limit.
d. This would require a solution using the Lagrangian method. The optimal solution requires solving three non-linear simultaneous equations – a task not undertaken here. But it seems clear that the solution would involve a diff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 and x than in parts a-c.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三章)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三章)

x1
两种商品的预算集和预算线
两种商品的假设(重要且合理)——把其中的一种 商品看作是代表消费者要消费的一切东西,是一种 复合商品,甚至可以把其中的一种商品看作是消费 者可以用来购买其他商品的货币 。 当价格为(p1, … , pn )和收入为m时 p1x1 + x2 = m x
m /p2
2
预算线 p1x1 + p2x2 = m
其他商品 其他商品 选择受预算约束 其他商品
为了生存至 少消费10单 位的食品
选择受时 间限制
预算集
10
食品
10
食品
10
食品
其他限制影响预算集
其他商品
10
食品
3. 偏好
偏好属于消费者理论。 消费者理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预算约束 、偏 好和选择理论 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总是选择他们能够负担的最 佳物品。 为了研究选择模型我们必须先研究选择者的偏好。
预算线:p1x1 + p2x2 = m m 可以等价地表达为 p1 x1 x2 p2 p2
p2 m 1 2 p1 p1
p1 p2 1 2 1 m m
当我们把预算线中的一个价格或收入限定为1时,我们常把那种价 格或收入称为计价物价格。 计价物价格就是与我们测量其他价格和收入有关的价格。 把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或收入限定为1,并适当地调整其他的价格 和收入一点也不会改变预算集。 有时,把商品之一看作是计价物品是很方便的,因为这样做就可 以少考虑一种价格。
3.1 偏好 (Preference)及其表述
偏好描述消费者对不同消费组合喜欢程度的判断,是指消 费者按照他们的愿望对消费束的排列。 消费束是消费者选择的目标,是一个完整的商品和劳务 表。 偏好是影响消费者选择消费束的主要外源要素。 比较两个不同的消费束X=(x1,x2)和Y=(y1,y2) : 严格偏好:消费束X严格比消费束Y好,表示为X Y, 读作——X严格偏好于Y。 无差异:两个消费束没有差异,表示为X~Y,读作— —X与Y无差异。 f Y, 弱偏好:消费束X至少与消费束Y一样好,X ~ 读作——X弱偏好于Y 。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Chapter2_Budget__ Constraint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Chapter2_Budget__ Constraint
第二章
预算约束
• 经济学认为消费者总是选择他们能够负担 的最佳物品。
• “能够负担”——预算约束 • “最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预算约束
• 消费者选择前应该首先知道有哪些商品、有多 大数量的商品可供他选择。
• 一个消费束包含x1单位产品1, x2单位产品 2…… xn单位产品n,一般用向量(x1, x2, … , xn)表示
预算集
m /p1
x1
预算线
• 当n=2并且x1 在横轴上,预算线的斜率为 -p1/p2 。它有什么意义?
x2
p1 p2
x1
m p2
预算线
• 当n=2并且x1 在横轴上,预算线的斜率为 -p1/p2 。它有什么意义?

x2
增加1单位的x1
p必p12须x1减少pmp21/p2个单位的
x2 .
• 表示两种商品之间的市场替代比率
相当于对收入征税, 税率为 t .
1t
m
m x1
(1 t ) p1 p1
三、税收、补贴和配给对预算集的影响
• 1、税收 • 假如对X1商品征收从量税,则预算约束
为:(T+P1)X1 + P2X2= M • 假如对X1商品征收从价税(税率),则
预算约束为:(1+t)P1X1 + P2X2= M • 假如对消费者的收入征税(税率) ,则
• 有时,把商品之一看作是计价物品是很方便的,因为这样做就 可以少考虑一种价格。
不可行消费束 刚好可行消费束
m /p1
x1
x
2
m /p2
预算线方程: p1x1 + p2x2 = m.
不可行消费束 刚好可行消费束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细讲解(第2章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细讲解(第2章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判断与选择题:(1)随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均衡价格上升10%,均衡产量上升10%,此时需求为单位弹性。

该种说法:(A )对,(B )错。

答:(B )错。

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指在某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他条件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是在不同需求曲线上考虑问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之比,是在一条需求曲线上考虑问题。

因此,需求曲线移动所反映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变化关系不能体现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2)陡峭的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小,而平坦的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大。

该种说法:(A )对,(B )错。

答:(B )错。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不能等同,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对于需求函数()dq d P =,其需求价格弹性为:d 1d d d d d q P Pe P q q =-⋅=⋅斜率。

即需求价格弹性不仅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有关,还与dPq 有关。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线性需求曲线上,虽然各点处的斜率相等,但需求价格弹性却不同。

(3)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销售税主要由购买者负担。

该种说法:(A )对,(B )错。

答:(A )对。

根据税负与供求曲线价格弹性的关系s dd sP e P e ∆=∆,供求双方各自承担的税负与其各自的弹性成反比。

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则其税负越高。

(4)当需求曲线斜率始终为负而供给曲线斜率始终为正时,如果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A )收敛型的;(B )发散型的;(C )封闭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of 52
2.3 市场均衡的变动
例2.1 鸡蛋的价格和大学教育的价格(再次讨论)
图 2.7 (b)大学教育市场
(b)当设备、养护和人 员配备的成本上升时, 大学教育的供给曲线就 向上移动;而需求曲线 由于有更多的高中毕业 生想读大学而向右移动。 结果,价格和录取人数 都大幅度上升了。
Chapter 2 Supply and Demand
© 2008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 Microeconomics • Pindyck/Rubinfeld, 7e.
17 of 52
13 of 52
2.3 市场均衡的变动
图 2.6 供给和需求变动后的新均衡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随时间 发生变动。 在本例中,供给和需求曲线 向右移动。 一般来说,价格和数量的变 化取决于各曲线的移动幅度 以及各曲线的形状。
Chapter 2 Supply and Demand
© 2008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 Microeconomics • Pindycly and Demand
© 2008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 Microeconomics • Pindyck/Rubinfeld, 7e.
15 of 52
2.3 市场均衡的变动
例2.1 鸡蛋的价格和大学教育的价格(再次讨论)
如果生产成本下降,厂商 可以在某个更低的价格上提供 同样多的商品,或者在同样的 价格下提供更多的商品,这时 候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从S到 S’) 。
© 2008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 Microeconomics • Pindyck/Rubinfeld, 7e.
10 of 52
2.2 市场机制
什么情况下我们能用供给一需求模型
当我们描绘和使用供给和需求曲线时,我们假定在任一给定的价格下,都会产 生供给和需求的一个确定的数量。这种情况只有在市场大体上处于竞争的情况 下才会显得有意义。我们这么说的意思是,卖方和买方应该没有什么市场势力 一也就是说,几乎没有能力去单独地影响市场价格。
说明: 市场在价格P0。和数量G0处出 清。 在更高的价格P1处,存在过剩, 从而价格会下降; 而在更低的价格P2处,存在短缺, 于是价格就会上升。
Chapter 2 Supply and Demand
© 2008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 Microeconomics • Pindyck/Rubinfeld, 7e.
假定供给由单个生产者—垄断者所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与供给量就不再 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了。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一个垄断者的行为取决于需求 曲线的形状与位置。如果需求曲线以特殊的方式变动,垄断者为了自身的利益 可能维持固定的数量而改变价格,或者将价格固定而改变数量(第10章解释了这 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
5 of 52
2.1 供给和需求
需求曲线
●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表示的是, 在每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所 愿意购买的数量。需求量和价格之间 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数学式表达如下:
QD = QD(P)
Chapter 2 Supply and Demand
© 2008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 Microeconomics • Pindyck/Rubinfeld, 7e.
14 of 52
2.3 市场均衡的变动
例2.1 鸡蛋的价格和大学教育的价格(再次讨论)
在例1. 3中,我们已经看到,从1970年到2007年,鸡蛋的实际(不变美 元)价格下降了49%,而大学教育的实际价格则上升了105%。是什么 原因造成了鸡蛋价格的大幅下跌和大学教育价格的大幅上升呢?
通过研究图2-7所示的两种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特性,我们就可以理解 这些价格的变化了。对于鸡蛋来说,家禽养殖场的机械化使得产蛋成 本急剧下降,从而使这一时期的供给曲线向下移动。而与此同时,由 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而改变饮食习惯,他们往往不食 用鸡蛋,这导致鸡蛋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因此,鸡蛋的实际价格急 剧下降了,而鸡蛋的年消费量则有轻微的上升(从53亿打增加到74亿 打)。
2.1 供给与需求
供给曲线( Supply Curve)
● 供给曲线表示的是,在其他影响某商品供给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应于每 一给定的价格.生产者所愿意生产的该商品的数量。
图 2.1
供给曲线
说明: 供给曲线S显示商品的供给
量如何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价格越 高,就有越多的厂商有能力或 有意愿生产并出售商品。
● 互补品 两种商品,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另一 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时,我们称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 2008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 Microeconomics • Pindyck/Rubinfeld, 7e.
8 of 52
2.2 市场机制
图 2.3 供给和需求
6 of 52
2.1 供给与需求
需求曲线
图 2.2
需求曲线
说明: 需求曲线D说明消费者对商 品的需求量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在保持其他变 量不变的倩况下,价格越低,消 费者购买的商品就越多。
需求量还依赖于其他的变量, 像收入、天气和其他商品的价格。 对于大部分商品来说,收人上升, 则对商品的需求会增加;收人水平 的提高使得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 D到D’。
9 of 52
2.2 市场机制
均衡
● 均衡(或市场出清) 价格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处的价格与数量 即均衡(equilibrium)或市场出清
(market-clearing)的价格和数量。
●市场机制(market mechanism) 是指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
出清为止的趋势—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 止。 ● 过剩(surplus)—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为了售出这些过剩的产品 或者至少为了阻止进一步的过剩,生产者不得不开始降低他们的价格。 最后价格将下降,需求量将会上升,供给量将下降,直到达到均衡价 格为止。
CHAPTER
第2
二 章
TSD供的基uhep给本empBa与原lanysd需理aicns求dof
Prepared by: Fernando & Yvonn Quijano
© 2008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 Microeconomics • Pindyck/Rubinfeld, 7e.
2 of 52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The Basics of Supply and Demand
供给和需求分析对于解决各式各 样有趣而又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基本而 有力的工具。
Chapter 2 Supply and Demand
以下仅列举数例: ●当世界经济状况的变化时,理解并预测
市场价格和生产的变化
●短缺(shortage)一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此时消费者无法在 此价格上购买到他们所愿意购买的所有商品。当消费者试图对现 有的供给物哄抬价格时,这将给价格带来上调。
Chapter 2 Supply and Demand
© 2008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 Microeconomics • Pindyck/Rubinfeld, 7e.
4 of 52
2.1 供给与需求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某种关系。我们可以用方程式表达如下: QS = QS(P)
其他影响因素
供给量还依赖于出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比如,厂商所愿意出售的商品量不但 取决于他们所面临的价格,而且还取决于他们的生产成本,这些生产成本包括 工资、利率和原材料的成本。 当生产成本下降时,不管在哪个价格点,供给量都会增加,从而整条供给曲线 会右移。
Chapter 2 Supply and Demand
© 2008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 Microeconomics • Pindyck/Rubinfeld, 7e.
7 of 52
Chapter 2 Supply and Demand
2.1 供给与需求
11 of 52
2.3 市场均衡的变动
图 2.4 需求变动后的新均衡
说明:当需求曲线向 右移动时,市场在 更低的价格P3和更 高的数量 Q3处出清。
Chapter 2 Supply and Demand
© 2008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 Microeconomics • Pindyck/Rubinfeld, 7e.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移动
假如收入水平增加了,我们来看看需求曲线到底 会怎么变化。在图2--2中,如果市场价格固定在 P1,收人增加使得需求量会从Q1,增加至Q2。由 于在任何价格水平处,消费者均面临着收人水平 的上升,所以,结果就是整条需求曲线的向右 移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
● 替代品 两种商品,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另一种 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时,我们称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为了区分两种不同的供给变动,经济学家常常用供给的变动(change in supply) 来表示供给曲线整体的移动,而用供给量的变幼( change in the quantity supplied)表示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
Chapter 2 Supply and Dem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