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第一节 利息

1.1 人类对利息的认识

1. 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于利息的基本观点,是把利息理解为: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2. 补偿由两部分组成:⑴对机会成本的补偿; ⑵对风险的补偿。 1.2 利息的实质

1. 西方学者对利息本质的看法

●利息是贷者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 (配第) ●利息是资本的租金(达德利·诺思) ●利息来源于利润 (约瑟夫·马西 ) ●利息是借贷资本家节欲的报酬(纳骚·西尼尔)

●利息从贷者来看是等待的报酬,从借者来看是使用资本的代价。 (阿弗里德·马歇尔 ) ●利息来源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约翰·克拉克 )

●利息是未来财富对现在财富的时间贴水(庞巴维克 ) ●利息是放弃货币流动性偏好的报酬(凯恩斯 )

2.马克思对利息本质的论述

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利息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 1.3 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

1.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 是在偿还借款时大于本金的那部分金额。 利息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 在现实生活中,利息被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 资本未贷出,其所有者认为付出了机会成本;

运用自己资本的经营者也总是把所得的利润分为利息与企业主收入——似乎利息是资本的收入,而扣除利息所余下的利润才是经营的所得。

3.利率,或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 ¡ª¡ª利率是衡量利息数量大小的尺度,体现了生息资本的增殖程度。 ¡ª¡ª也称到期报酬回报率、报酬率

4.利息转化为收益:收益=本金×利率 在信用经济中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

这种转化的主要作用在于导致了收益的资本化。 1.4 收益的资本化

1. 资本化:任何有收益的事物,即使它并不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甚至也不是真正有一笔现实的资本存在,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价格。

2. 资本化公式: P ——本金,C ——收益,r ——利率

3. 收益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 例1:地价=土地年收益/年利率 例2:人力资本价格=年薪/年利率 例3:股票价格=股票收益/市场利率

思考:为什么利息成为收益的最一般形式?举例说明收益的资本化?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2.1利率的基本表现形式

r

C

P

1.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2. 基本形式——年率% 、月率%、日率%。

3. 中国的“厘”:

年率1厘,1%;月率1厘,1 ‰ ;日拆1厘,0.1‰。 2.2 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

1.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其他利率会相应随之变动的利率。

2.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由于 利率 = 机会成本补偿水平 + 风险溢价水平

无风险利率就是消除了种种风险溢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利率。它用于补偿机会成本的部分。

3. 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无风险的投资,所以也无绝对无风险利率;市场经济中,只有国债利率可用以代表无风险利率。

4.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对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也称基准利率。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联邦基准利率”;欧洲中央银行发布的3个指导利率—有价证券回购利率、隔夜存款利率、隔夜贷款利率。

央行发布这些利率的意义在于诱导市场利率的形成。 2.3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 在借贷过程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风险。

2. 考虑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是名义利率;从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是实际利率。

3. 公式: ,

4. 名义利率适应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在内)的变化而变化,但并非同步的。

5. 我国由政府管制的利率,在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和利率水平高低是否适当时,币值变化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20世纪最后 15 年 7 次调整利率都是与通货膨胀率的涨落密切相关的。

6.其他种种利率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市场利率、官定利率、行业利率; ——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利率 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 3.1 两种计息方法

1. 单利是对已过计息日而不提取的利息不计利息的计息方法。其本利和是:

2. 复利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其本利和是:

3.2 复利是计息的根本方法

1. 利息的存在,表明社会承认资本依其所有权就可取得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利;

2. 只要承认这种存在的合理性,那么按期结出的利息自应属于贷出者所有并可作为资本继续贷出。

3. 复利的计算方法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是更符合生活实际的计算利息的观念。 3.3 终值与现值

1. 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称为“终值”。其计算式就是复利本利和的计算式。

2. 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把它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就可按现行利率计算出要取得这样金额在眼下所必须具有的本 金。这个逆算出来的本金称 “现值”,也称“贴

()

n r P S ⋅+=1()n

r P S +=1()n

r S P +⋅

=11p i r +=()()1

11-++=p i r

现值”。算式是:

3. 计算现值的经济行为,由来已久;借贷行为中的“倒扣息”、“贴现”等等,都在其使用的范围之内。

4. 现值计算并不限于借贷领域,要加总不同时间的货币金额,比较不同时间的货币金额,还原为现值是基本方法。

3.4 利息率与收益率

1. 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收益率”概念与利率概念并存。

2. 收益率实质就是利率。

作为理论研究,两者无实质性区别。

在实际生活中两者使用的差别,取决于习惯。

第四节利率的决定

4.1 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

1.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实际上都是论证利率水平为什么趋高、趋低,

而不是论证决定平均利息率必然处于哪一点的规律。

2. 古典的实际利率理论,或储蓄-投资理论:

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投资不变,储蓄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下降;储蓄不变,投资增加,则有均衡利率的上升。

3. 凯恩斯的理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货币,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

凯恩斯的理论,基本上是货币理论。

货币需求公式:L=L1 (Y ) +L2( i )

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时,市场就会产生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这样,货币的投机需求就

会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不会影响利率水平,从而使利率¡°锁定¡±在这一水平。

•上图中,流动性陷阱相当于货币需求线中的水平线部分,它使货币需求线变成一条折线。

4. 可贷资金理论:

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投资流量和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储蓄流量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均衡利率。其均衡条件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

S

D M

S

M

I∆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