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产生的根本原因—能量摄入超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胖产生的根本原因—能量摄入超标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就是能量不断摄入与消耗的过程。而肥胖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能量摄入超过了能量消耗。因此,要想更好地理解我们为什么会发胖,就要先搞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能量?什么是基础代谢?能量的摄入与消耗是什么?能量摄入、消耗的平衡关系是什么?

一、什么是能量

生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人类不能直接利用外部能量,只能通过摄取动、植物性食物,从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获得化学能转化为维持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即贮存在体内,成为机体活动的能量来源。机体贮存的脂肪主要来自食物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也有小部分来自蛋白质的转化。实验证明,碳水化合物吸收后大部分转化为脂肪,而仅有小部分转变为糖原。

一般认为,正常人的能量储备有以下特点:

①从幼年到成年,主要是蛋白质的合成增加;

②成年期间,体重和身体组织相对稳定;

③成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脂肪贮存量增多。

机体脂肪组织是能量的巨大储备库,因此,摄入能量过多,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能量的单位常用焦耳(Joule, J)或卡(calorie)来表示。营养学习惯用卡(calorie)或千卡(kilocalorie, kcal)。1J指用1牛顿力把1kg物体移动1m所需要的能量。1kcal指1000g 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国际和我国通用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oule, J)。

1000J=1“千焦耳”(kilo Joule, KJ);

1000kJ=1“兆焦耳”(mega Joule, MJ);

1kcal=4.184kJ 1kJ=0.239kcal;

1000kcal=4.184MJ 1MJ=239kcal。

二、基础代谢

1.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即在清晨而又极端安静状态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动、食物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

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一般是以每小时所散发的热量为指标。在这种基础状态下,各种生理活动都比较稳定。

基础代谢的测量一般都是在清晨未进餐以前进行,距离前一天晚餐12~14小时,而且测量前的最后一次进餐不要吃得太饱,膳食中的脂肪量也不要太多,这样可以排除食物热效应作用的影响。测量前不应做费力的劳动或运动,而且必须静卧半小时以上,测量时采取平卧姿势,并使全身肌肉尽量松弛,以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

在这种状态下所测得的能量代谢,比一般休息时低,但高于熟睡时的能量代谢率。

基础代谢的测量方法很多,临床或现场实际应用,主要“公式计算法”。

男性BEE(kcal)=66.5+13.7×W+5.0×H-6.8×A

女性BEE(kcal)=655.1+9.56×W+1.85×H-4.7×A

W为体重(kg),H为身高(cm),A为年龄(年)

三、摄入、消耗的能量平衡关系

1.能量摄入

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成的过程中,能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这是所有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一半规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即在整个能量转化过程中,机体所利用的蕴藏于食物中的化学能与最终转化成的能量和所做的外公,按能量折算是完全相等的。也就是说,机体的能量需要量与消耗量是一致的。

在理想的平衡状态下,个体的能量需要等于其消耗量。成年人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生热效应。

能量需要量(energy requirement)是指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量,低于这个数量将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体型、机体构成和活动水平的个体达到能量平衡,并胜任必要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所需的能量摄入量,就是能量需要量。

人体能量来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素普遍存在与各种食物中。粮谷类和薯类食物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是膳食能量最主要来源;油料作物富含脂肪;动物性

食物一般比植物性食物含有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但大豆和坚果类例外,他们含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蔬菜和水果一般含能量较少。

2.能量消耗

人体的能量消耗主要有: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食物特殊动力)、生长发育所需能量等。除此之外,情绪和精神状态、环境的气象条件与机体的热调节等对能量消耗也有重要影响。

某种动作能量总消耗(A)=体表面积×能量消耗常数×该动作时间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全日动作能量总消耗(B)=∑A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能量总消耗(C)=B×6%

全日能量总消耗=B+C

3. 能量摄入、消耗的平衡关系

人体能量代谢的最佳状态是达到能量消耗与能量摄入的平衡。这种能量平衡(energy balance)能使机体保持健康并能胜任必要的社会经济生活。能量代谢失衡,及能量缺乏或过盛都对身体健康不利。若人体每日摄入的能量不足,机体会运用自身储备的能量甚至消耗自身的组织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

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在一定时期内机体会出现基础代谢降低、体力活动减少和体重下降以减少能量的消耗,使机体产生对于能量摄入的适应状态。此时,能量代谢由负平衡达到新的低水平上的平衡。其结果引起儿童生长发育停滞,成人消瘦和工作能力下降。

相反,能量摄入过盛,则会在体内贮存起来。人体内能量贮存的形势是脂肪,脂肪在体内的异常堆积,会导致肥胖和机体不必要的负担,并可称为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糖尿病等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维持机体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动态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评价成年人能量营养状况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BMI=体重(kg)/身高2(m2)

WHO建议BMI<18.5为营养不良,18.5~25为正常,>25为超重或肥胖。

能量摄入多于消耗是肥胖的根本成因,因此对肥胖的营养控制,首先是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即饮食供给的能量必须低于机体实际消耗的能量,使机体造成能量的负平衡,促使长期入超的能量被代谢掉,直至体重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