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整理,例题+讲解,一看就明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整理,例题+讲解,一看就明白!

古代汉语中的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后面,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又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1.动词宾语的提前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在有否定副词“不”、“毋 (无)”、“未”或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里,作宾语的如果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一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一因为我比你们都大,人家不用我了。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

一我不骗你,你不欺我。

④晋国之命,未是有也。( 《左传●襄公十四年》)

一一晋国的命令,没有过这样的。

⑤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一一我有个老父亲,我要是死了,便没有谁来奉养他了。

例①是有否定副词“不”的否定句,作宾语的代词“己”放在了动词“知”的前面;

例②是有“毋”的否定句,代词宾语“吾”放在了动词“以”的前面;

例③是有“无”(通“毋”)的否定旬,代词宾语“尔”、“我”分别放在动词“诈”“虞”的前面,

例④是有“未”的否定句,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有"

的前面;

例⑤是有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代词宾语“之”放在动词“养”的前面。

这一类宾语提前,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是句中的否定词必须是“不、毋(无)、未、莫” ,因为否定词“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

语,“非”是用来否定整个谓语的,都不存在宾语提前的问题。

一个是动词的宾语必须是代词,不代词的宾语,即使句中有“不”、“毋(无)”“未”“莫”等否定词也不能提前。

如例①“不己知”中的宾语“己”是代词,“己”就放在动词“知”的前面;“不知人”中的宾语“人”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所以就仍放在动词“知”的后面。

但是,由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提前的规律并不十分严格,所以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否句中代词宾语不提前的例子。

【例】

①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一不了解我的,还说我想得到什么。

②圣人不爱己。(《荀子.正名》)

一圣人不吝惜自己。

例①“不知我者”有否定词“不”,作宾语的代词“我”仍放在动词“知”的后面。

例②“不爱己”虽有否定词“不”,代词宾语“己”仍放在动词“爱”后。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提前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孰”、“何”、“奚”“安”“焉”等作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前面。

【例】

①吾谁欺?欺天乎! ( 《论语。子罕》)

一一我欺哄谁? 欺哄天吗!

②公谁欲与? (《庄子●徐无鬼》)

一您想(把国政)交给谁?

③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荀子●非相》)

一圣王有百个,我该效法哪一个?

④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一大王来时带了些什么?

⑤三虱相与讼,一虱过之,日:“讼者奚说?”(《韩非子。说林》)

一三个虱子在互相争吵,另有一个虱子经过它们那里,问道:“你们在争论什么?”

⑥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难一》)

一正当此时,尧在哪里?

⑦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孟子●离娄上》》一天下人做父亲的都归附了他,他们的孩子还会去哪里呢?

上述几例中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谁、孰” 等,都分别放在词“欺”、“与”、“法”“操”、“说”、“在”“往”的前面。

如果疑问句中作宾语的不是疑问代词,那就不能放在动词的前面。

像例①,“谁”和“天”都是动词“欺”的宾语,但是,“谁” 是疑问代词,就放在“欺”的前面;“天”不是疑问代词,就放在“欺”的后面。

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疑问代词宾语还要放在能愿动词的前面。

像例②“谁”就放在能愿动词“欲”的前面

(3)为了表示强调将宾语提前

有时候,整个句子不是否定句,或者虽是否定句,但宾语不是代词,或者宾语也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这个宾语,也可以把它提在动词前面,并在这个宾语后面用代词“之”或“是”等复指一下。

这是古汉语变更动宾词序的一种语法手段。现代汉语已经没有这种句法了,所以,这类句子翻译时,“之”、“是” 都无法译出。

【例】

①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

-一我以为你是问别的人,竟问仲由和冉求呀。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一宋国有什么罪过?

③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 (晋国)将要灭掉虢国,对虞国又有什么爱怜呢?

④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国语●周语》)

一一我周王朝向东迁都,靠近晋国和郑国。

⑤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一现在因害怕吴国而在郢都筑城墙。

⑥女罪之不恤,而又何请焉?(《左传●昭公二年》)

一你不忧虑(自己的)罪责,却又来请求什么呢?

例①、②的宾语“异”、“由与求”街“何罪”分别提在动词“问”和“有”的前边,并用代词“之”复指。

例③、④、⑤的宾语“虢”、“晋郑”、“吴”分别提在动词“灭”、“依”、与“惧”的前面,并用代词“是”复

指。

例⑥虽是否定句,但宾语“罪”不是代词,然而为了强调它也把它放在了动词“恤”前,并用“之”复指它。

如果句中的动词受副词修饰限制,宾语般还要放在副词的前面,仍在提前的宾语后面用代词“之”复指,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