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15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https://img.taocdn.com/s3/m/2adb627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e.png)
部编⼈教版四年级语⽂下册第15课《⽩鹅》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15 ⽩鹅⽂本分析作家丰⼦恺在《⽩鹅》中为我们描绘了⼀只性格⾼傲的⽩鹅,作者通过描摹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细致刻画了这⼀特征。
课⽂语⾔幽默、诙谐,极富情趣,让⼈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字⾥⾏间流露着作者对⽣命的关爱,对⽣活的热爱。
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应坚持⼩学语⽂教学⼯具性和⼈⽂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求真、求实、倡简为⽬标,在听、说、读、写的语⾔⽂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的语⽂能⼒;努⼒实现语⽂与⽣活的联系,在师⽣互动、⽣⽣互动的对话中全⾯提⾼学⽣的语⽂素养。
教学⽬标1.会认13个⽣字,会写15个⽣字,重点理解“⾼傲、局促、⼀丝不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了解⽩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法,体会作者⽤词的准确⽣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了解⽩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鹅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法,体会课⽂语⾔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1.会认“看、嚣、吭”等13个⽣字(包括1个多⾳字),会写“吠、促、颇”等15个⽣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丝不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把握⽂章主要内容。
1.正确读写字词,积累重点词语和句⼦。
2.把握⽂章主要内容,初步了解⽩鹅的特点。
⼀、激趣导⼊,揭⽰课题1.谈话导⼊。
导语:在农村经常能看到这样⼀种动物,它跟鸭⼦沾点亲戚,有着雪⽩的⽻⽑,叫声严肃庄重,⾛路⼤模⼤样,⼀⽇三餐都需要⽔、泥和草来下饭。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答:⽩鹅)没错,说的就是它。
今天,我们⼀起去感受下丰⼦恺爷爷笔下的⽩鹅。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
丰⼦恺(1898—1975)浙江桐乡⼈,中国近代著名的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学创作以散⽂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恺漫画全集》。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设计文化衫-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设计文化衫-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3f55c57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c.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设计文化衫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文化衫的基本设计要素,包括色彩、图案和文字,并能运用这些要素设计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文化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将掌握文化衫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提高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和设计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 文化衫的起源和意义:介绍文化衫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
2. 文化衫的设计要素:详细讲解文化衫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色彩、图案和文字。
3. 文化衫的设计流程:引导学生了解文化衫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选题、构思、草图、定稿和制作。
4. 文化衫的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衫设计的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发挥个性和创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化衫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流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要素和流程进行创新设计。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个性和创意,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衫。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文化衫设计案例、设计工具和材料。
2. 学具:纸、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基本设计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衫,引起学生对文化衫设计的兴趣。
2. 新授:详细讲解文化衫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流程,并通过案例展示如何运用这些要素和流程进行创新设计。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衫设计的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发挥个性和创意。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1. 设计文化衫2. 内容:文化衫的起源和意义、设计要素、设计流程、设计实践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设计一款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文化衫,要求运用所学的文化衫设计要素和流程。
2. 小组作业:分组进行文化衫设计的实践活动,每组设计一款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衫。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文化衫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流程,并能进行创新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3f11f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8.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教案第1篇】本课教材分析:《海上日出》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组成。
《古诗三首》《海上日出》《西风胡杨》是精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我家门前的海》是略读课文。
课文以不同的文体,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向我们展示出了美丽、神奇的大自然。
《海上日出》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fú)甘。
1904年生。
四川成都人。
1927年到法国留学,1928年底回国。
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去巴黎留学,一路上,他随时记下了海上的见闻和风光,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海上日出》是《古诗三首》后面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无论是文章结构的安排,还是对景物变化的细腻描写,都很精彩。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以这两部分为主,培养学生写小标题。
教学设计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训练“”和内容与表达进行。
学生状况分析:五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刚刚进入高年级段,教学中,要在学生原有的阅读、理解和表达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并扎扎实实地训练,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字,体会其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引领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习得学习方法,而且使语文素养步步提高。
学生课前已初步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和文中的词语,查找了巴金的资料,并进行了分享,对《海行杂记》有所了解。
第15课《我是记忆小能手》教学设计
![第15课《我是记忆小能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0dbbe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f.png)
四年级第15课《我是记忆小能手》教学设计
总结:限定时间,集中注意力,记忆效果会更好。
(四)心海起航
1.你用怎样的方法来记忆?
我用联想法记住数学公式。
我用协同法和歌诀法背诵课文。
我用肢体动作帮助记忆一些动词。
我用描绘、联想的方法记忆形容词。
……
2.看看下列一组数字,采取怎样的记忆?
A.43030300
B.55535553
C.13572468
D.360306036
A.43030300采用谐音记忆(联想)是三零三零三零零;
B.55535553分段记忆,5553;
C.13572468分段记忆(单、双);
D.360306036 找规律记3个数。
3.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下面这段歌词。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说一说
记数字
记歌词
自由背诵
(方法恰当即可)
通过学习让学生
掌握各种记忆的
方法。
在实际运用中锻
炼记忆力。
在实际运用中锻
炼记忆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0fd099f18583d0496459c5.png)
15白鹅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白鹅》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的特点——高傲。
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如鹅与狗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与鸭对比,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如小偷般的猥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用“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白鹅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作者用简单的语言就把白鹅描绘得如此生动形象,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用词的准确生动,语言的幽默风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作者在运用表达方法上的独到之处。
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学生观察家禽鹅或查找相关资料,复习唐朝骆宾王的《鹅》。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课文1.请学生观看骆宾王的诗《鹅》的动画,问学生:诗中描绘了鹅的什么特征?2.出示白鹅图片,请学生自由说说鹅还有哪些特征。
(提示:从鹅的生活习性、叫声、走路姿势等方面说)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看作者是如何抓特征刻画这只白鹅的。
设计意图:现在学生见到鹅的机会少,课始运用直观的画面,既引人入胜,又将直观感受印入学生脑海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做了有益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感知文意,勾画生字词。
自学要求:(1)遇到生字新词画出来并大声读几遍,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流利。
(2)给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5课《设计文化衫》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5课《设计文化衫》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https://img.taocdn.com/s3/m/6579083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3.png)
人教版美术课教案授课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15课《设计文化衫》授课班级: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学校:第15课《设计文化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文化衫,了解其含义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恰当的图形,文字、色彩以及适当的方法设计文化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设计突出个性化风格的表现。
2、难点:找到适合的图案、符号、色彩,设计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老师身上穿的这件衣服好看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件衣服上的图案是老师手绘上去的,是不是很有个性呢?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漂亮的文化衫,但它所面对的是大众群体,很难满足特定的审美需要。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穿着上都喜欢追求时尚、有个性的服装,以突显个性。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使自己的衣服时尚、有个性呢?只能自己动手设计文化衫了,我想同学们穿的衣服大都是校服或者是父母在市面上买的,那大家想不想也亲手来绘制一件像既独特又好看的文化衫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文化衫》。
(二)讲授新课1、了解对文化衫的含义和特点: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有关文化衫的资料,现在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说说你对文化衫的理解呢?小结:文化衫是一种特别的T恤,一般指在T恤上设计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字或图案,让这件衣服更具特色,从而体现出穿衣者的独特的气质与个性。
文化衫除了展示个性外,还可向人们传达一种文化信息,可以作为文化对外宣传的形式。
文化衫具有:穿着舒适、廉价、时尚、有个性等特点。
最大的价值不在款式面料,而在于所展示出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个性。
2、欣赏文化衫:认识了文化衫的含义和特点,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老师从网上收集来的文化衫作品。
欣赏完后,说一说你认为设计一件独具个性、时尚的文化衫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同学们是不是很想马上动手设计自己的文化衫了呢?掌握了这些要领之后就开始动手吧。
3、掌握要领文化衫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1)主题是什么?(可以是校内外活动、旅行题材、节庆题材、纪念题材、文艺题材或是广告宣传题材等)。
四年级下册第15课《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15课《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99310584254b35effd346e.png)
四年级下册第15课《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式》是《科学》四年级下册“运动与力”单元的第二课。
在前一节课学生已经知道了如何判断物体在运动,本课开始引导学生对物体运动的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本课的内容是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科书先让学生想各种方法让小球运动起来并描述球是怎样运动的,再向学生介绍滚动、滑动、转动、振动、摆动等运动方式。
本课分为两个活动。
活动1“小球的运动”,先让学生想方法让乒乓球做出各种运动,然后再提供绳子给学生,让乒乓球做出不同于之前的运动。
本活动的立足点是观察和描述乒乓球是怎样运动的,并通过活动发现物体有多种运动方式。
活动2“运动的方式”,教科书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运动方式——滚动、滑动、转动、振动、摆动,然后要求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方式。
活动最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运动着的物体,说说它们以什么方式在运动。
二、学情分析学生能用多种方式让小球动起来,但他们比较少关注小球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比较熟悉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滚动、转动、摆动,他们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方式时往往表述不太清晰。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运动是物体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几种常见的物体运动方式,如滚动、滑动、转动、振动、摆动等。
3.让小球做出各种运动,并观察小球的不同运动方式。
4.观察生活中各种运动着的物体,能描述它们以什么方式运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小球做出各种运动,观察小球的不同运动方式,并说出几种常见的运动方式,如滚动、滑动、转动、振动、摆动。
教学难点:观察生活中各种运动着的物体,描述它们以什么方式运动。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乒乓球、绳子、透明胶带、物体运动的图片、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创设情境:彬彬和波波在打球。
彬彬手上拿着球,波波让彬彬把球传给他。
问题:有哪些传球的方式?交流:学生讨论交流有哪些让球运动的方式。
第15课《白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第15课《白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d2b79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f.png)
4. 文化意识:课文以白鹅为载体,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鹅的象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5. 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0.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白鹅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答案:白鹅在文学作品中也是一个傲慢、高傲的形象,它走路时高昂着头,眼睛直视前方,给人一种自高自大的感觉。
答案:白鹅的特点是傲慢、步态徐步、叫声厉声等。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白鹅的步态。
答案:白鹅的步态是徐步,即缓慢而稳重的步伐。
3.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白鹅的叫声。
答案:白鹅的叫声是厉声,即尖锐而有力的叫声。
4.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白鹅的吃饭姿势。
答案:白鹅的吃饭姿势是三步一啄,五步一饮,步调从容,吃相架子十足。
③ 重点句:一只白鹅,非常傲慢,让人感到不舒服。
④ 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设计一幅白鹅的图画,旁边标注白鹅的特点,或者用有趣的图案和颜色来标注重点词句。
⑤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可以将重点词句按照顺序排列,使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以便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记忆。
4. 行为习惯:四年级的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已经有一定的自律性,他们能够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然而,他们在时间管理和自我控制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监督。
人教 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 设计文化衫》教学设计
![人教 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 设计文化衫》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2ca767856a561252d36f9c.png)
第15课《设计文化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文化衫,了解其文化内涵。
2、运用恰当的图形,文字或符号、色彩以及适当方法设计文化衫。
3、学习把生活中美的东西、美的元素变成美观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如何运用学过的方法在文化衫上进行主题设计与制作。
2、难点:学生如何设计出具有个性的一定文化内涵的作品图案。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示范用具、学生作业学具:剪刀、胶水、卡纸、彩纸、彩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直接出示课题“设计文化衫”师:“文化衫”是什么?谁能解释一下。
生:T恤衫……讲授新课1、简介文化衫:多媒体展示图片夏天树下乘凉的老爷爷的汗衫,加了点东西就成了时尚青年的文化衫了(1)文化衫的特点?既舒适、凉爽、大众、廉价又时尚好看(2)图案有什么特点?文字式的,纯图案的,图文结合的(3)文化衫的文化内涵?衣服上的文字和图案,它们有的清新淡雅,有的鲜艳明丽,有的传递淳朴的民族文化信息,有的透出时尚的流行味道,这些装饰更能展示着装者的喜好、个性品味及文化修养。
文化衫常在图案、色彩和领口、袖口、下摆处的造型有创意性变化,紧随最新潮流指标。
它最大的价值不在款式面料,而在于所承载的文化内容。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文化衫。
)2、赏析:结合图片欣赏并分析文化衫的文化内涵。
教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近文化衫,看一看它们都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文化信息。
(1)欣赏有代表性的文化衫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文化内涵。
分析奥运主题文化衫。
提问:这件文化衫为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欣赏其他风格各异的文化衫图片,体会不同风格的文化衫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及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欣赏与分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风格的文化衫及其传递的多种文化信息,从而认识文化衫的价值。
)3、启发构思启发:如果能拥有一件可以展现自我个性品味的文化衫?你喜欢具有什么图案的文化衫呢?想表现什么主题呢?学生畅所欲言文化衫的图案构想(设计意图:结合自身的文化衫分析,激发学生自制文化衫的欲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3a5b30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7.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材内容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5课,题目为《白鹅》。
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曾经拥有一只白鹅,最后不得不放生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爱护动物,珍惜自然的主题。
2.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读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掌握关键词句,能流畅朗读故事。
2.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抽象的道德观念,例如爱护动物、感恩等;•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动物的思考和情感。
2. 导学(15分钟)•通过问答、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3. 阅读理解(2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和寓意。
4. 讨论分享(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5.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留下思考题目供学生课后思考。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理解较为困难,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或故事引导学生理解。
在交流讨论环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但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细致地设计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会变的影子》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会变的影子》教学设计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24d875365ce05087732131d.png)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会变的影子》教学设计教师:袁国齐时间:5月11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影子,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体验。
2、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3、激发学生探索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一个比较暗的活动室、手电筒(作手影游戏用)【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对影子的注意。
1、猜谜语,激发学生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同学们谁最先猜出来。
教师念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我到哪,它到哪,紧紧跟在我身后,这是谁?”(影子)2、激发学生对影子的注意。
3、同学们,你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太阳光,电灯光照着我们的时候就会有影子)4、还有什么东西有影子?(树、花、房子、动物等)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学生探测并讨论)用手电筒做实验,使学生知道因为物体挡住了光就会有影子。
二、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影子及变化。
1、同学们现在请你到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学生到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2、请同学们再找一找看一看。
还发现了哪些影子?它们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变?为什么会变?(请学生观察其他事物的影子)3、怎么样就使自己没有影子了?4、让学生讨论并实验,得出结论:我们把光的位置改变了,影子就会改变,躲到阴暗处,就没有影子了。
让学生改变光照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三、游戏:找影子1、找教师影子的位置,学用方位词前、后、左边、右边。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找影子”的游戏。
教师不断变化方位,请同学们找一找老师的影子,引导学生学用方位词前、后、旁边。
提问:为什么老师的影子一会在前面,一会在后面,一会又在左边一会在右边呢?2、引导学生变化自己影子的位置,巩固影子与自己方位的变化。
3、集体玩游戏:让你的影子在你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
四、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玩手影游戏。
下面我们来玩手影游戏。
老师用手做一个影子,让你们猜这是什么?然后再跟老师学着做好吗?(师生共同做手影游戏)。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15《设计文化衫》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15《设计文化衫》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eefbb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6.png)
要主题鲜明、富有个性。
四、展评阶段
1、请各组派代表穿着自己设计的文化衫上来展示。并谈谈自己是怎么设计的以及用了什么材料。
生:图案像是自己画上去的,而且很酷。
师:对了,这件文化衫上的图案还真是老师手绘上去的。是不是很有个性呢?我们市面上有很多漂亮的文化衫,但它们所面对的是大众群体,很难满足特定的审美需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千人一面的现象呢?
生:自己动手设计文化衫。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提高孩子的兴趣。)
二、发展阶段
1、欣赏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设计文化衫》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5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题。文化衫穿着舒适,通过色彩、图案,在领口、袖口、下摆上做出有创意的设计,表达自己的个性。
本课是一节综合性的美术活动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何设计一件时尚而特别的文化衫。文化衫的款式和种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多,且学生对文化衫也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学生的日常的穿着大多数都是家长在市面上帮他们选购或者是学校的统一校服。所以很难体现出个性特点和个性品味。本课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亲自设计绘制文化衫,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的体会文化衫除实用功能以外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
师: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漂亮的文化衫,并请学生说说文化衫有哪些特征?
生:文化衫舒适,大众,时髦,图案种类繁多,有的清新淡雅,有的活力四射,能体现出穿着者的个性品味。
师:文化衫的图案有很多种,我们大致地可以把它们分为“卡通(漫画)、京剧脸谱、文字、抽象图案、写实图案”几个题材。
2、探究文化衫图案的表达方式、文化衫的绘画手法及文化衫的色彩运用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5课设计文化衫》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5课设计文化衫》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2c7bec6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4.png)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5课设计文化衫》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5课设计文化衫》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文化衫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文化衫的设计案例,以及设计文化衫的基本步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设计文化衫的基本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文化衫设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图案、形状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对于设计类的活动感兴趣。
然而,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设计思路不清晰、色彩搭配不当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文化衫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设计文化衫的基本步骤,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文化衫设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衫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文化衫的基本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文化衫设计。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方法。
2.示范法:教师展示优秀的设计作品,分析设计思路,让学生从中汲取灵感。
3.实践法:学生动手设计文化衫,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5课设计文化衫》2.示范作品:优秀的文化衫设计作品3.材料: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4.投影仪:用于展示教材和示范作品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文化衫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文化衫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def3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e.png)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设计出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
这次我设计的教案是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地表的变化》。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导入、观察探究、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对地表变化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地表变化的原因,认识自然界的神奇力量,并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表变化的基本原因,认识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地表变化的基本原因,认识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火山模型、地震模型、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播放地球自然现象的视频,如火山喷发、地震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地表变化。
2. 观察探究:(1)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引导学生思考地表变化的原因。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地表变化图片,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3. 动手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火山模型和地震模型的制作,亲身体验地表变化的过程。
(2)学生动手操作模型,观察地表变化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4. 小组合作: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地表变化的基本原因,认识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要积极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白鹅》教学设计(第15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白鹅》教学设计(第15课)](https://img.taocdn.com/s3/m/14c5795810a6f524ccbf856a.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白鹅》一文,重点刻画白鹅的性格高傲,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顾右盼,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从容不迫”的吃相具体细致刻画了鹅的高傲。
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令人讨厌,而是可爱有趣,让人发笑的。
另外,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丰子恺的行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文章结构严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过渡句),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
语言风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表现鹅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贬实褒”的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曾用名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
浙江桐乡石门镇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教学目标】1.会认“看、嚣”13个生字,会写“吠促”15个生字。
正确读写“呵斥、狂吠、局促、京剧、一丝不苟、譬如”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5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5](https://img.taocdn.com/s3/m/e20f675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a.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5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黄鹅》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黄鹅的情感态度,如关心、友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黄鹅》。
2. 词语:黄鹅、小猪、奶奶、小白菜、花菜。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待动物的正确态度。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解故事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阅读课文,相互讨论、分享理解。
3. 情感教育法:通过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关心动物,培养友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黄鹅的形象和生活环境。
2. 阅读:学生小组阅读课文,并记录关键词汇。
3. 审读:教师和学生一起审读课文,解读难点词语和句子。
4. 讨论: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情感描写和角色心理变化。
5.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并取得共识。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研究的重点和目标。
7. 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动物保护问题,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活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态度等。
2. 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3. 个人评价:针对学生的研究态度、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黄鹅》课文原文。
2. PPT课件和图片。
3. 黄鹅形象玩具或图片。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故事、合作学习和情感教育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待动物的正确态度。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现实问题来引导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需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教育和提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700591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8.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白鹅》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
作者通过对白鹅的外貌、叫声、步态和生活习性的描写,展示了白鹅的美丽和优雅。
本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童趣,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易于学生理解。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动物题材的课文比较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还不够了解,因此在阅读和理解上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动物的美,培养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学会欣赏动物的美。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白鹅的图片、视频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白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白鹅的外貌特征。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帮助他们解决生字词问题。
3.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25385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9.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白鹅》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一只白鹅的形态、动作和叫声,以及作者对这只白鹅的喜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大意。
同时,他们对动物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点。
但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生词和句子结构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观察、描述动物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关爱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白鹅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生字词卡片;4.课堂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白鹅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白鹅的形态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白鹅的叫声和动作。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方式。
4.巩固(10分钟)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467feef524ccbff12184a3.png)
15 白鹅【教学目标】1.认识“郑、嚣”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
会写“吠、促”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体会语言的趣味。
3.能根据“叫声、步态、吃相”分类摘抄文中表现鹅高傲的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
4.能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章用对比的写法。
5.比较阅读《白鹅》和《白公鹅》,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叫声、步态、吃相”分类摘抄文中表现鹅高傲的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
难点:能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章用对比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诗歌导入。
丰子恺先生的《白鹅》,语言也很有特色,生动幽默,富有童趣,值得一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读准生字。
会认的字:吠促颇剧苟譬侍馆附脾敏捷昂供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口头填空:这是一只……的白鹅。
(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姿态:左顾右盼叫声:引吭大叫步态:从容不迫吃相:架子十足四、初识“高傲”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演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词。
2.导入:你还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二、再识“高傲”1.体会:①鹅的叫声很高傲。
②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③鹅吃饭时,架子十足。
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步态、吃相写具体的?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3.小练笔(填空)(1)鹅的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
(主要依据文中出现的带方括号的多音字、学生易读错的多音字、文后出现的会写字和会读字、课文中的典型词语以及在词语盘点中出现的词语)1.应会读字:卓盗凯腕驻弥胁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凯(谜语:几曾山下逢知己)3.易读错字:济(易读成二声)4.多音字:吁(yù呼吁;xū长吁短叹)5.应会写字:牺牲凯征阿姨济贡圣罪恶健康(1)写正确:易写错字:“凯、罪、健、姨”:“姨”中的“夷”共六画。
(2)写美观:①指导书写的字:凯阿姨(左右结构)②指导要点:“凯”是左右结构,“牺牲”左偏旁“牛”第二横为“提”。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卓越弥漫威胁罪恶(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2——4 段。
二、理解运用(一)共性目标1.练习概括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是书信体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雷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
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是对爸爸出征前后的深情回忆,最后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2)概括方法:段意联接法2.文章的体裁:-----应用文(书信体)3.文章基本的特点(1)书信体有一定的格式。
(2)篇幅短小。
(3)简明通俗。
4.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难点)重点词句(1):①句子:“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②体会方法:改为:“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啊,我们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可以吗?重点词句(2)①句子:第6段(世界并不太平)②体会方法:感情朗读。
4.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感悟雷利失去亲人的悲愤、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和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二)本课重点问题:(教学重点)1.课后思考题:(1)边读边体会作者的心情,读出感情来。
(2)联系有关语句,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2.学生质疑:三、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意识到我们的世界并不太平,呼吁人们热爱和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设计预习提纲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四年级下册第15 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预习提纲学校:班级:姓名:一、日积月累(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写错的字:2.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4.趣味识字:(以上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本上标记)(二)词语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卓越弥漫威胁罪恶,把你的理解写在文中词语的旁边。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分类写在下面。
(可以在课本上用符号标记)二、理解运用(一)整体感知1.主要内容:2.文章的书信格式:(二)文本细读细读课文,想一想,把你的思考和感受写在相关语句的旁边:1、自由读读2—5段,想一想:打动你的是课文的哪些地方,你体会到雷利怎样的心情?在你认真研读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创境: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假设,雷利的爸爸没有牺牲,而是完成任务,凯旋而归的时候,雷利如约捧着鲜花来到机场迎接爸爸,飞机徐徐降落,爸爸走出机舱,走下飞机,雷利会怎么做,怎么说?3、读6——8自然段,英雄永远地去了,而和平呢?回望世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4.自主质疑:课文有哪些难懂的地方?在文中做好标记。
三、迁移运用1.阅读链接:了解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2.小练笔:试着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四、拓展延伸体会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五、学生:(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1.通过上网,了解世界并不太平。
2. 让学生说一说对生命的感受和具体的行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你们看: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无忧无虑……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出示课件)2、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3、有许多孩子也跟大家有相同的语言,我们烈士的儿子雷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呼声吧。
(板书课题)二、预习评价。
(一)展示预习完成全面、书写认真的同学:1.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二)展示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长:三、成果展示,精讲点拨。
(一)日积月累。
1.朗读:(1)指名学生读自己最喜欢读的段落。
师生正音。
(2)重点朗读:①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注意的字音:”深“是翘舌音。
理解“深情”:②第3自然段:“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注意的字音:“蓝盔”,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③第六段:注意的字音有:弥漫、威胁、硝烟、娇嫩,学生朗读后,以上字词颜色变红,指名再读——齐读。
2.识记生字(1)出示本课生字:交流自己用有趣的方法记住了哪个字?(2)引导识记:凯:部首识字:“凯”左右结构,左边“山”稍斜。
3.书写指导(1)写正确:(易写错字指导):出示全部生字,易写错字颜色变红(含学生找出的易写错字):凯胁吁阿姨牺牲①学生观察,找出易写错的笔画。
②并交流明确:“凯”是左右结构,“牺牲”左偏旁“牛”第二横为“提”。
(2)写美观:按规律分类指导书写:凯阿姨牺牲①出示生字,观察字形结构规律。
②交流并明确:左右结构的字,要写规范。
③学生练习书写。
4.词语积累(1)展示某些同学分类积累的词语,齐读。
(2)展示老师分类积累的词语,齐读。
强调:分类积累词语,有助于理解、记忆和运用。
(二)理解运用1.整体感知(1)主要内容:展示某同学归纳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说明归纳方法。
(2)文章结构:展示某同学总结的文章结构,并简要说明寻找的方法。
2.文本细读(一)学习2——5自然段1.在给联合国国秘书长加利的信中,雷利回忆了自己两年前的那段痛苦的经历,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一部分,想一想:打动你的是课文的哪些地方,你体会到雷利怎样的心情?在你认真研读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生读书,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1)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课件出示)(深情一词充分体现了爸爸对我和妈妈的留恋,但是为了和平去了更需要他的地方,从而体会父亲热爱和平之心。
)(2)第3自然段:“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蓝盔代表和平,爸爸坚信自己会凯旋而归。
(读出坚定的语气)(课件出示)(3)第四自然段:“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
”(首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雷利悲痛的心情,接着追问学生:雷利的心情仅仅是悲痛吗,从而更深一层地体会到雷利对夺取父亲生命的人的憎恨。
指导学生读出悲痛与憎恨。
)(课件出示)(4)(句式比较)“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课件出示)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啊,我们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A、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懂得原句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所指人物范围慢慢扩大,情感也越来越强烈。
B、质疑:父亲已经牺牲了,怎么还在呼唤呢?(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雷利在呼唤、妈妈在呼唤、在场的叔叔阿姨在呼唤、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在呼唤。
)C、师生合作对读,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体会人们热爱和平之心。
4.联系生活实际创境: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假设,雷利的爸爸没有牺牲,而是完成任务,凯旋而归的时候,雷利如约捧着鲜花来到机场迎接爸爸,飞机徐徐降落,爸爸走出机舱,走下飞机,雷利会怎么做,怎么说?5.然而这一切仅仅是假设,当雷利如约捧着鲜花来到机场迎接爸爸时,眼前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6.请你们把此时此刻悲痛、悲愤、心揪在了一起、心如刀割的心情再送回到这段文字中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
7.生练读——指名读——范读——来,让我们一起怀着对英雄的缅怀之情齐读这段话。
(二)学习6——8自然段英雄永远地去了,而和平呢?回望世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1.默读6、7、8三个自然段,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2.看泡泡里的话,向我们建议了什么学习方法?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到小组内交流交流自己的看法。
3.指名汇报。
(1)五十一年前……永驻人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但局部地区战争接连不断,那些地方的人们在饱受着战争带来的伤痛。
因此,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课件出示)(2)罪恶的……“和平之花”。
(战争如同瘟疫,它会蔓延开来,使更多的国家卷入到战争里,造成更多人员的伤亡。
因此,这些地区的和平环境就如同一朵娇嫩的花朵,随时面临凋谢的危险。
) (课件出示)这两段话,学生谈感受。
(课件出示)四、课文总结,升华情感:1、在课文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段音乐,让我们一起憧憬美好的明天。
(师生共同欣赏音乐——《让世界充满爱》)2、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五、拓展延伸,表我心声:先让学生联系生活,战争,地震、疾病等人为的灾难和自然灾害都可能夺走人们的生命,体会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让学生说一说对生命的感受和具体的行动。
六、板书设计: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呼唤↓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四年级下册第15 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限时检测题学校:班级:姓名:一、读一读,写出拼音表示的字词:xī shēng我亲爱的爸爸在执行维和行动中壮烈(),现在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mí màn xiāo yān zuìèwēi xié还()着战争的(),( )的子弹还()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二、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三、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凯旋:_________________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生命()的贡献()的战士()的家园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作者在信中深情地回忆了__________(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陈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真情和责任感。
六、小练笔。
你为什么要呼吁和平?应该怎样保卫和平?练习用“为了……为了……为了……”造句,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