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安全转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安全转运

DOI:10.16659/ki.1672-5654.2016.22.050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安全转运护理管理措施,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方法采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502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共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251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管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安全转运护理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护理管理后,显示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2%与80.08%,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而言,术后采取安全转运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

标签:安全转运;心脏外科手术;护理管理

医院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以患者作为工作的核心,防止出现各类医疗工作安全隐患等,其中院内转运是患者进行连续救治的一项重要工作,且临床上关于院内转运的案例报道较多,但是在实际转运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较大的风险[1-2]。对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来说,该类患者往往病情较为严重、危急,一旦在转运过程中出现疏忽将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此,本次研究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2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并在手术完成后采取安全转运护理管理措施,分析其应用效果,现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

采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502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热情迎接,同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详细讲解了该类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包括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疗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等,同时详细介绍了医院环境、主任医生与责任护士的基本情况等,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操作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协议。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共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251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男性患者占据百分比为59.76%(150/251),女性患者占据百分比为40.24%(101/251),年龄最大的与最小的分别为77岁与28岁,中位数年龄为(54.23±4.28)岁;病例类型:101例冠心病搭桥,72例瓣膜病,78例主动脉夹层;手术类型:10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或者成形术,78例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实验组:男性患者占据百分比为58.96%(148/251),女性患者占据百分比为41.04%(103/251),年龄最大的与最小的分别为79岁与29岁,中位数年龄为(54.89±4.79)岁;病例类型:103例冠心病搭桥,75例瓣膜病,73例主动脉夹层;手术类型:103例冠状动脉旁

路移植术,7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或者成形术,73例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将两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均衡性分析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可进行统计学处理。

1.2 护理管理方法

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管理方法,术前术后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心理辅导、饮食指导等。

实验组:术后进行安全转运护理管理,包括转出科室时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等,减少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做好转运过程中需配置的相关器械药物等,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护士、麻醉师等帮助患者进行安全转运;转入科室时配置好相关的物品,做好工作交接等程序。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家属术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分析统计,用以表示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3]。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相关数据均记录至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两组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当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时用P小于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2%与80.08%,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对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而言,术后进行转运的风险较大,因此,如何帮助该类患者术后进行安全转运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话题,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进行安全转运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率等,临床意义重大[4]。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术后进行安全转运,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护理管理效果,现将相关措施总结如下。

3.1 转出科室

(1)病情评估:转运前对患者基本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依据患者手术耗时、手术结果、循环功能监测情况是否稳定以及患者体温是否上升等帮助患者进行安全转运,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发生变化导致的不良事件[5]。

(2)物品准备:准备好转运过程中需用到的物品,包括呼吸皮囊、氧气枕、微量泵等[6],其中微量泵电量应充足,镇静药物与血管活性药物应充足,防止在进行转运途中药物用量不够出现循环波动情况;采用便携式监护仪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保证转运的安全;另外,还需通知接收科室患者转出所需药物与转出时间等,便于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3)人员配置:为了保证患者能够安全进行转运,需配置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护士、麻醉师等,并做到分工明确,医师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并负责推床,麻醉师负责对患者实施不中断给氧操作,护士负责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做好给药、输液等护理措施。3.2 转入科室

(1)物品准备:接受手术室电话通知后应再次复述,对患者基本信息与所需物品进行核对;对心电监护仪进行检查确定其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对呼吸机参数进行检查确定其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是否出现漏气现象,对指脉氧夹与心电缆线进行检查确定其是否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7];将床头负压装置、除颤仪、抢救药物等准备好,以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现象时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展开抢救。

(2)人员配置:其中主接护士负责对患者呼吸机信息进行核对,并对患者呼吸机进行连接,进行气管插管处理,保证呼吸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将动静脉换能器进行连接后校零并对环能器进行妥善固定;而副接护士主要负责对心电监护仪器进行连接,及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分析,对输液物品进行仔细观察,保证输液时不会发生中断现象,对泵上药物进行进行调整更换,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保持引流处于通畅状态;而管床护士负责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记录,做好与巡回护士的工作交接等[8-9]。

(3)转运路径:做好与监护室之间的工作交接,将转运过程尽量缩短,使得感染机率降低,在转运过程中保证转运通道无障碍物,将通道垃圾及时进行清理,保持转运通道地面的清洁,保持地面的干燥,以防转运过程中发生人员碰撞现象。

(4)双方合作:患者转运完成后巡回护士和监护室护士需及时对患者的病历等基本资料做好交接工作,包括生命体征、病情、手术名称、诊断结果、体外循环时间、除颤次数、血气结果内环境、尿量、是否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情况、管道通畅性、药物使用剂量、药物配置方法、药物浓度、带出药品名称、皮肤情况、特殊治疗措施等[10],等到双方依次进行确认无误后可做好外手术交接,并在交接单上进行签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术后安全转运后,显示该组患者家属术后护理满意度达到96.02%,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综上情况可知,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而言,术后采取安全转运护理管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