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导线测量报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概述 (1)
1.1 工程概况 (1)
1.2 控制网布置概况 (1)
2 作业执行的规范、技术标准及文件 (1)
3 控制网布置 (2)
3.1 平面控制测量 (2)
3.1.1 导线测量控制网技术要求 (2)
3.1.2 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埋石 (3)
3.1.3导线测量观测步骤 (3)
3.1.4 数据处理 (4)
3.2 高程测量 (4)
3.2.1 技术要求 (4)
3.2.2 观测 (5)
3.2.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数据处理 (5)
3.3 资料整理、上报、归档 (5)
4 控制网复核测量成果表 (6)
5、全站仪检定证书 (7)
6、人员资质证书 (9)
7、原始记录手簿 (11)
8、平差计算表 (13)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隧洞出口至永庄水库箱涵段位于海口市秀英区,从隧洞出口开始,横穿工业园区的火炬路、创新路、高速路及G224国道至永庄水库处结束,里程为K23+785~K26+800.907m,全长3015.907m。本工程主要包括箱涵、交水点消力池等,其中箱涵为矩形,内部四周设置0.25m×0.25m倒角,尺寸净空为2.0m×2.8m,底部设有C15混凝土垫层。
1.2 控制网布置概况
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控制网布置是由华东设计勘测有限公司建立,平面控制网为二等边角网,高程网分别有一等水准、二等水准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组成,所有网点均采用带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
隧洞出口至永庄水库箱涵段施工已知的控制点共计三个,已知3个控制点点名编号为CK2、CK3、GL05,根据已知控制点情况,本次导线网测设只能采用支导线的方式,以隧洞出口处控制点CK3和CK2作为已知边及起始方位角。在本程沿线分别布置Y1、Y2、Y3、Y4、Y5埋石点,最后一点与GL05相接,其两两相互通视。其中Y1埋石点布置在东城水库的大坝上,Y2埋石点布置在海口国家高新区内的火炬路人行道上,Y3埋石点布置在海口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路人行道上,Y4埋石点布置在金鹿工业园区内的预制承插管厂靠本工程施工的箱涵开挖线边,Y5埋石点布置在G224国道路边(竹缘山庄斜对面)。控制埋石点布置时间从2016年6月19日开始到6月27日外业测量结束,外业完后立刻进行内业计算。
2 作业执行的规范、技术标准及文件
本次作业执行的规范技术标准及文件: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 _17942-2000)
(3)《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
(4)《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
3 控制网布置
3.1 平面控制测量
3.1.1 导线测量控制网技术要求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3.1.1的规定。
表3.1.1
注:(1)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3)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3.1.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1.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
(4)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3.1.1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本次支导线测量控制简图如下:
3.1.2 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埋石
3.1.2.1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
(2)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
(3)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段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3.1.2.2 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4)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
(5)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3.1.3导线测量观测步骤
根据总包项目部已移交的控制网的等级及点位,我部测量人员在经现场踏勘后结合已知控制点的位置,拟定以下布置方案:为确保测绘成果质量,本次施测拟定以一级导线测量的方式布置控制点,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根据控制点情况,以控制点CK2为起点,构成CK2~CK3~Y1~Y2~Y3~Y4~Y5~GL05支导线。
(1)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
表3.1.3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注;(1)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2)当观测方向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3)当观测方向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4)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
(5)导线边长测量用南方全站仪NTS352LL进行测量。
(6)导线转折角测量
采用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分为两测回施测,两个以上方向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需进行连接测量。
3.1.4 数据处理
(1)坐标反算
根据两已知点的坐标(Xc K2=204774.093,Y CK2=189785.836)和(X CK3=204865.091,Y CK3=189841.712),计算CK2~CK3边的边长
D CK2~CK3=106.784m和坐标方位角
αCK2~CK3=221°33′05″。
注意:用上式计算坐标方位角会出现负值,所以一般先按照下式计算其象限角,再将象限角转化为坐标方位角。
(2)支导线的坐标计算步骤:
支导线(本次控制点)只涉及坐标增量支差的计算和调整。支导线的起始点和终点坐标已知。支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的代数和理论上等于终点和始点的坐标差。
fx.,fy的调整原则:
fx=∑Δx计算-∑Δx理论
fy=∑Δy计算-∑Δy理论
平差:采用卡西欧5800计算。
3.2 高程测量
3.2.1 技术要求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宜在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成三角高程网或高程导线。
控制点复核高程测量采用电磁波测距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使用南方NTS352LL测量及配套的棱镜,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