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五大排水系统现状浅析
渭南市近30年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源地 的确 定起 到 了不可低 估 的作 用 。 目前 由于 种 种 原 因 , 工
作无 经费 , 监测 井 老 化 缺损 , 年久 失 修 , 监测井数逐年下 降,
2 渭南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监测井网布设
.
监 测井 数 锐减 , 由原 先 布 设 的 4 7 6眼 , 减少至 2 0 1 6年 的 2 4 3 至4 3 . 0 1 k m / 眼, 而且 主要 分布 在农 村 , 为农 灌 服务 。
告 》、 蒲富 三 十万亩 井灌 区建 设 、 大 荔 沙苑 经 济 区建 设 等项 目
5 0 8 . 4 7 m m, 降雨 在时 空分 配 上 极 不 均匀 , 冬春少雨 , 夏 秋 多 雨 。地 下水 的 补给 来源 主要 为 大气 降 水 、 地 表水 入 渗 及 灌 溉
回归入 渗 , 地 下 水 的 流 向 与 地 形 的 倾 斜 方 向基 本 一 致 , 即由 南 北 向渭 河 , 由河 谷 上 游 向 下 游 方 向运 动 , 最 后 排 泄 于 河 流
里, 东 西宽 约 1 4 9 . 7 k m, 总面积 1 3 1 3 4 k m 。 全 市 辖 1区 、 2 市、 8县 , 总 人 口约 5 3 0 . 4 9万 人 , 其 中农 业 人 口 占全 市 总 人 口
地 下水 监测是 水 资源 管理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和前 期基 础性
1 区域 概 况
渭 南市 位 于 关 中 平 原东 部 , 黄 河 中 游 。 东 濒 黄 河 与 山
西、 河南 相望 ; 南 倚 秦 岭 与 商 洛 地 区 毗邻 ; 西邻 西 安 、 成 阳 两 市; 北靠 子 午 岭 、 黄龙 山与铜川 、 延 安 接 壤 。地 势 以渭 河 为 轴, 南北 高 中 问低东 西开 阔 , 呈“ 仰 瓦状 ” , 南 北长 约 1 8 2 . 3公
陕西渭南灌区调研报告

陕西渭南灌区调研报告陕西渭南灌区调研报告根据我近期对陕西渭南地区进行的一次灌区调研,以下是我对该地灌区的观察和研究结果。
陕西渭南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灌区工程在此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陕西渭南灌区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陕西渭南地区的灌区建设较为落后。
由于地形起伏较大,灌区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灌溉设施老化,效率不高。
这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农田用水的不足。
其次,陕西渭南地区的农民缺乏先进的农业灌溉知识。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民对于灌溉技术和水资源管理的了解较少,无法合理利用水资源,造成灌溉不均匀,有些地方过度灌溉,有些地方则水深不足,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再次,陕西渭南地区水资源管理不规范。
灌区内的水资源分配和管理不够合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导致了一些地方过度抽取地下水,进一步加剧了地下水资源的贫乏。
最后,在陕西渭南地区的灌区管理中存在一定的腐败问题。
我们调查了一些地方农村水利部门,发现一些工作人员在灌区水资源管理中存在不正当行为,例如收受贿赂、滥用职权等。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灌区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陕西渭南地区灌区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包括灌区建设落后、农民缺乏先进的农业灌溉知识、水资源管理不规范以及灌区管理中的腐败问题等。
为了提高灌区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们建议加大对陕西渭南地区灌区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灌溉设施的效率,推广先进的农业灌溉知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督,加大灌区管理的力度,打击腐败行为。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改善陕西渭南地区的灌区问题,促进农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分析报告

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城市内雨水、废水和污水的排放和处理。
它对城市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系统设计、运行管理、水质控制等方面,以期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2. 系统设计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城市规模、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等。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排水系统采用分流排水系统,即将雨水和废水分开处理。
这种设计能够减轻压力,提高水质,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但在一些老旧城区,由于历史原因,仍存在混合排水系统的情况,导致处理工艺更加复杂,水质难以保证。
3. 运行管理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包括网络维护、设备检修和应急响应等方面。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通过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但在我国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和山区,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限制,运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4. 水质控制城市排水系统中的水质控制是防止废水和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的重要环节。
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废水排放标准和监测体系,通过排污许可证制度和现场监测,对排放单位进行管理和监督。
但在一些地区,由于效能不高和监管不严,存在着废水超标排放现象,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5. 问题与建议综合分析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我们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些老旧城区仍采用混合排水系统,容易造成水质污染;- 一些地区的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缺乏远程监测和应急响应能力;- 一些地区废水排放标准执行不力,监管不严。
为了改进和优化城市排水系统,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对老旧城区的混合排水系统进行改造,推广分流排水系统;-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管理模式;- 提高废水排放标准的执行力度,加强监管力度,严惩违规行为。
渭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7 8 的工业 废水 和 8 6 的 生活 污水 , 导致 渭南 中
心 城市 部分 区段 傍 水 源 遭受 严 重 破 坏 , 市境 内
渭 南地 处关 中平 原 东 部 , 属 典 型 的 温带 大 陆
性 半湿 润半 干旱 季 风气候 , 受 全球气 候 变化 、 人口 增加、 生态 环境 日益 恶化 等 因素 的影 响 , 渭南 水 资 源短 缺状况 日趋 严 重 , 已成 为 制 约 社 会 和 经 济发
展 的重 要 因 素 。水 的 开 源 节 流 则 是 缓 解 这 个 瓶 颈
状 况进 行 分 析 , 并 针 对 开发 利 用 空 中 水 资 源存 在 的 问题 , 提 出一 些有 效对 策 。 实践 证 明 , 利 用 空 中云 水 资 源进
行人 工增雨 , 是一种投 资少、 见效快的新途径 。
关键 词 : 渭南市; 水资源 ; 人 工增 雨 ; 问题 ; 对 策
水 源 污染事 件 时有发 生 。
I . 1 . 5 用水 浪 费现 象普 遍 存 在 全市 万 元 产值
耗 水 量偏 高 ; 县城( 市) 自来 水供 配水 系统 管 网跑 、 冒、 滴、 漏 现象依 然存 在 , 平 均输 水 损耗 达 1 8 以
量为 l _ 7 3 亿 m。 , 占地 下 水 净 补 给量 1 3 . 4亿 r n 。
的 1 3 。地 下 水 含 氟 量 超 标 。按 照饮 用 水 样 分
析, 超 过生 活饮用 水标 准 0 . 5 ~1 . 0 mg・ L 的占
渭河渭南段水污染治理现状及水质变化分析

姜倩利 柯勇 刘吉(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陕西 渭南 714000)
摘要:文章简析渭南市水污染治理现状,对渭河渭南段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渭河渭南段流域治理中需要解决 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加强渭河渭南段流域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渭河渭南段;水环境治理;水质变化
0.58
0.08
*注:2017年二华干沟、方山河、赤水河监测数据为7~12月监测均 值,罗敷河为9~12月监测均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渭河支流水环境质量处于稳定提升的状 态,2017~2018 年,除二华干沟水质有所下降外,大部分支流水 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提升,并呈整体变好趋势,说明渭南市在渭河 水污染防治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个别支流水质 有所下降的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地区实际情况,再进一步分析。
1 渭河渭南段水污染治理现状
“十二五”以来,为改善渭河水质,渭南市政府连续开展了 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2012~2014 年) 和渭河流域水 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2015~2017 年),并积极落实了中 省“水十条”水污染防治工作。“十三五”以来,渭南市先后实施 了渭河三年行动和巩固提高三年行动,通过预警通报、现场督 查、断面考核、季度讲评、集中约谈、媒体曝光等措施,狠抓污染 源淘汰关闭、工业企业废水深度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 造和新扩建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累计投资25 亿元,实施完成 水污染防治项目150 余个,13 个县市区均建成了污水处理厂, 工业企业、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相继完成,重点涉水 工业园区均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截至2018 年底,全市共建 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23 座,总处理规模42.2 万吨/ 天,年可减 排化学需氧量约3 万吨、氨氮约3000 吨。
浅谈渭南市城区地下水超采区现状及措施建议

浅谈渭南市城区地下水超采区现状及措施建议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是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防治地面沉降的重要举措。
加强超采区治理工作,成为当前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标签: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重要供水水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保证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治理修复地下水超采区生态环境,对于更加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地下水资源,实现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超采状况1.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渭南市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3.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10.04亿m3,可开采量6.56亿m3,地表水资源量7.22亿m3,可利用量6.16亿m3。
渭南市中心城市现有水源井228眼(自备井190眼,自来水井38眼),2017年地下水开采量为3378万m3,占渭南市中心城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4570万m3 的74% 。
2.超采区状况依据《陕西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与保护方案》,渭南市渭南城区划定地下水超采区1处,为一般超采区,总面积29.2平方公里。
年平均实际开采量2849.7万m3,占可开采量3079.5万m3的92%。
2017年超采区年度控制开采量为2695.26万m3,年度控制压采量为154.44万m3。
二、地下水管理保护达到的目标按照《水法》及《陕西省地下水条例》等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对于划定的地下水限采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按照“优先利用地表水,限制取用地下水,鼓励使用非常规水源”的原则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开展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取用地下水,禁止高耗水、重污染的建设项目取用地下水;对已有的地下水取水工程,根据水资源条件、节水潜力及水源替代工程建设情况,逐步削减水量,压缩地下水开采总量,有效控制地下水开采,实现采补平衡,到2020年在目前年均地下水开采量2849.7万m3的基础上,压缩开采量386.1万m3,允许最大开采量2463.6万m3。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弊端与发展方向调研报告

思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共16页拷问“城市的良心” 直击城市排水系统——浅谈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弊端与发展方向09汉语言文学1班陈默 200942302120 一、前言(我的思考)去某地“看海”,成了今年夏天的网络流行语。
“表现疲软”的城市排水系统应付不了一场暴雨,让表面光鲜的城市脆弱得不堪一击。
“桂林因大雨城区严重内涝,部分学校停课”、“广西暴雨频致城市内涝官员承认城建不完善”、“暴雨考验城市防洪能力排水系统脆弱内涝严重”等这样的报道在这个夏天频频见诸报端,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
马路为何瞬间成河,是今年的雨水太大还是说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实在是太脆弱了,排水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筋络”。
我们的排水系统出了什么毛病,是年久失修,是设计标准不匹配建设速度,快速扩张的城市步伐中,城市设计又该遵循怎样的规律,我是来自福建的学生,家在一个小山城里,四面环山,但它在今年夏天也出现了内涝的现象,排水系统不给力,从自己房间的窗户望出去,原本热闹非凡的美食街积水严重,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均在漫过膝盖的水中艰难跋涉。
7月30日的这场暴雨让我印象深刻,整个永安小城似乎都陷入了汪洋之中。
望着那浑浊的“洋面”,我不禁联想到了一个月前武汉大雨导致全城内涝,微博上出现最无奈的话语:“各大院校普遍被淹,爱玩的‘童鞋’在操场上尽情畅游,至于是否有人在操场上摸到武昌鱼不得而知。
”还有一张浙江杭州“水漫金山”照片在微博上被网民疯狂转载,从图片上看,建在湖面上的九曲回廊都已经被水淹没了。
而杭州网民“浮夸翁”在转载照片的同时不忘调侃一句:“传说今天在杭州最浪漫的事,就是带着你心爱的人去西湖边看海~”据统计,今夏6月至7月,我国有14座城市被淹,其中包括南京、北京和武汉。
这个夏天里的一场雨也引起了一轮观点“热战”,直击要害。
对于城市排水系统这个话题虽说我是初次涉猎但却并不陌生,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我们的生活起居息息相关,虽然人们很容易将深埋地下的东西忽略,但却暴雨降临永安,街道水流成河,排水系统不给力1思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共16页是必不可少的。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给排水系统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现状进行概述,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现状城市给排水系统是指城市中涉及到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城市给排水系统承担着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以及雨水管理等多项功能。
一方面,城市给排水系统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持续稳定的清洁饮用水,并保障日常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供应;另一方面,城市排水系统能够高效地将污水和雨水排出城市,降低城市内涝风险,保护城市环境。
目前,城市给排水系统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相对完善,如德国、美国等,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供水设施的覆盖率、污水处理能力等方面都比较高。
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给排水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供水设施不完善、供水水质不稳定、排水设施老化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发展趋势1. 绿色化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这意味着在新建城市和更新改造城市时,应该采用更加环保、节能的给排水技术和设备。
例如,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建筑冷却等方面;可以采用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净化程度。
2. 智能化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给排水系统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建立智能化监控系统和数据分析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管网漏损情况,快速定位并修复漏点;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给排水系统运行模式,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3. 排水能源化利用城市排水中所含的能源资源,如污水中的有机物、热能等,可以被利用起来。
通过采用生物能源、焚烧能源等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能源,并用于城市供热、发电等方面。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还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城市给排水系统是一个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现状,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现状1.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构成城市给排水系统由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
供水系统主要包括水源、输水管网和供水设施等;污水处理系统则包括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和污水排放等环节。
2.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城市给排水系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供水系统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确保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业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污水处理系统需要解决城市污水排放问题,以防止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3. 现有的问题和不足目前,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供水系统中的老化设施和管网老化导致供水管道损坏和供水不稳定;其次,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处理厂设施老化,使得处理效果不佳,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
二、发展趋势1. 智能化技术的运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技术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跟踪供水和污水处理的情况,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智能计量系统可以对居民的用水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以便节约用水资源。
2.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用新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和再生水利用技术,将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3. 管网建设和维护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管网建设和维护是重要的一环。
改善供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质量,提高供水和污水排放的效率。
同时,加强对管网的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老化设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跨区域合作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发展需要跨区域的合作和沟通。
不同城市之间可以进行经验和技术的交流,共同解决供水和污水处理问题。
此外,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协调,并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政策来规范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渭南市水功能区现状分析与保护建议

渭南市水功能区现状分析与保护建议
董水利;靳瑞杰;拜小娟;赵荣利
【期刊名称】《水政水资源》
【年(卷),期】2017(0)4
【摘要】陕西省渭南市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差、水功能区达标率低.本文在对渭南市2015年重点河段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资料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家、陕西省对渭南市水功能区达标考核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保护对策及建议.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董水利;靳瑞杰;拜小娟;赵荣利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渭南7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南部县神坝镇神坝砖塔的现状分析及保护建议 [J], 欧阳栩涓;刘伟
2.城市规划过程中湿地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r——以渭南市滨水区为例 [J], 何丹;胡庆玲
3.株洲市城区古树名木现状分析及保护建议 [J], 宋晓娣
4.朔州市2019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评价与保护建议 [J], 符金武
5.把握政策强化领导全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大写蓝图谱华章强化领导者影响力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农水结合是灌区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浅谈监理日记
的规范化管理渭南市水资源费征收应解决的几个问题浅谈陕西无公害水产养殖现状及发展建议合理利用渔业信息资源的研究与分析扶风县水利发展现状及对策汉阴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加强县城饮用水源保护的思考以水养水自我发展一汉阴县南窑村人饮工程管理侧记把握政策强化领导全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陕西省渭南市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陕西省渭南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资源性 重度缺水城市;加之长期以来水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 的利用,出现了地表水资源量总体较少,时空分布不 均,地下水资源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区域地 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渭南市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区 域供水需求不断增长,使得水资源的瓶颈制约问题更 加突出,从而也使得渭南市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 的发展受到阻碍 。 [8-9]
北洛河发源于陕北白于山,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延 安,于白水县铁牛河以上入境;又经白水、澄城、蒲城、 大荔县西寨东南处注入渭河。 在渭南市辖区内,河长 为 212.0 km,控制集水面积 3 756.00 km2,占全市面积 的 28.6%。 直接汇入北洛河右岸的支流有:铁牛河、南 洼河、白水河;汇入左岸的支流有:北麓角沟、孔走河、 长宁河、县西河以及大岭河等。
另外,通过区内而直接汇入渭河的还有石川河;太 华山南坡的文峪、 蒿平峪等河均汇入黄河的支流— —— 南洛河。 据统计,全市河流集水面积在 100 km2 以上的 共有 25 条,集水面积在 50 km2 以上的有 45 条,集水 面积在 10 km2 以上的有 144 条。
2.2 渭南段黄河干流水资源状况分析
中 图 法 分 类 号 :TV213.4
文 献 标 识 码 :B
DOI:10.16232/ki.1001-4179.2018.S1.013
1 研究背景
水资源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 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具有 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 不可少的重要物质,然而,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 求已经超过了水资源所能承载的程度,同时有许多地 区也濒临水资源利用不平衡的问题。 目前,水资源面 临的三大重要问题是: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生态环 境恶化,而且这三大问题已然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 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 。 [1-3] 因此,区域水 资源评价是目前国内外关于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 它也是衡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水资源的 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使有限的区 域水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大家 目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 [4-7]
渭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对策建议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43·
渭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 优化配置对策建议
董水利,靳瑞杰,赵荣利
(陕西省渭南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渭南 714000)
摘 要:陕西省渭南市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产业化进程快 速推进,用水量日益增大,水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本文对渭南市近几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总结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优化配置对策建议。
地表水开发利用潜力不大,解决渭南市未来水资源短缺
的主要途径是开发利用客水资源。
2.2 渭南中心城市 2.2.1 水源工程供水能力。渭南中心城市供水水源为 多水源,由境内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客水抽黄水源一期
和中水四部分组成,年总供水能力14400万 m3(39.5万 m3/日),具体为:
河水库 地 表 水 源 1526 万 m3,其 中 向 渭 化 供 水 1325万 m3,向渭阳水厂供水201万 m3;涧峪水库水地 表水源 1300 万 m3;市 自 来 水 东 水 厂 地 下 水 源 949 万 m3;高新区二水厂地下水源540万 m3(高新区一水厂设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对策建议
Hale Waihona Puke 1 水资源基本情况陕西省渭南 市 地 处 内 陆,地 型 地 貌 复 杂,属 于 严 重 资源型缺水 地 区。 近 年 来,随 着 全 市 工 业 化、城 镇 化 步 伐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 提高,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变得愈加突出。主要呈现三个 特点:一是当地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 量236m3,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5,全国平均水平的1/10, 排列全省十个市(地)的第九位,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 500m3 的严重缺水线。二是地域、时空分布不均。占全市 总面积78%的渭河以北地区,地表水资源量仅占28%,而 渭河以南占72%。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81.6mm,60%降 水主要集中在7-10月,常以暴雨形式出现,且年际变化 较大,导致水旱灾害频发。三是地下水水质可利用条件 差。临渭区固 市 以 北 的 蒲 城、大 荔、富 平 境 内 地 下 水 多 为苦咸水,矿化度较高,难以开发利用;除华州区、潼关外, 其他各县市、区地下水不同程度存在含氟量超标,渭南城区 受原生地质环境影响,地下水存在铁、锰超标问题。
渭南市五大排水系统现状浅析

洛东灌 区、 口抽渭灌区 、 交 卤泊滩 、 盐池洼 以及渭河 以南二华
夹槽地 区的五大排水系统。
洛惠渠灌 区洛东排水 系统位 于大荔县 中部 , 始建于 1 6 91 年, 排水控制 面积 6 . 5 7万亩 。包括 中干 、 西干 、 盐干和洛河分 散排水 , 形成干沟 3条 , 支沟 4 6条 , 斗农沟 4 0条 , 2 各类建筑
4 0 科技视界 s Nc 9I c E E& T c E HN。L Y V s。N 。G I
பைடு நூலகம்
S in e& T c n l g s n ce c e h oo yVi o i
雨 ( ) 害在项 目区 内分 布普 遍 , 雨在 境 内常 以两 洪 灾 暴 种形式 出现 : 一是 盛夏季节 的局部 暴雨 , 强度大 , 历时短 , 常 冲毁 道路 、 房屋 ; 另外 , 阴雨持 续时 间长 , 连 笼罩 面积 大 , 常 造成低洼 夹槽地带农 田积水 , 沟岸坍塌 , 耕地 面积减少 。近 年来尤其是 2 0 0 3年 8月 、0 0年 7 9月及 2 1 21 - 0 1年 9月~ O 1 月境 内持续强 降雨 , 渭北 大片农 田积水成 灾 , 累计农 田受灾
3蒲城县 水务 局 .
陕西
蒲城
7 5 9 1 9) 5
【 要】 摘 文章主要分析了渭南市五大排水系统现状存在的问 , 题 重点阐述了 排水不畅的原因, 为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内涝; 失衡 ; 灌排 疏浚; 滞蓄
1 五 大排 水 系统 概况
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 中平原东部 , 南北长 123 i。 8 . n 东西 k 宽 197 i,总土地面积 1 1 k 2 内地势 以渭河为轴 4。 n k 。 万 m 。境 3 线, 南北高仰 , 中间低平 , 东西开 阔 , 仰 瓦状 ” 因而形成 卤 呈“ , 泊滩 、 盐池洼 、 二华夹槽等多处低洼易涝和片状盐碱地带 。据 21 0 0年统计 , 全市共有低洼 易涝面积 2 0万 亩 , 6 盐碱 耕地面
当前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给排水系统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老化设施、规划不合理、污染问题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还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排水管网老化、排水设施规划不合理、雨水和污水混排、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缺陷和水资源短缺等方面,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建议,以期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问题;对策;0引言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城市给排水系统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其中,排水管网老化、排水设施规划不合理、雨水和污水混排、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缺陷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水质安全,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当前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1.1排水管网老化问题分析排水管网老化主要表现为管道材质老化、管道破损和堵塞、管道腐蚀、漏水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导致污水外溢、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等问题。
造成排水管网老化的原因很多,包括材料质量不佳、施工不规范、管道设计不合理、维护管理不到位等。
另外,一些老旧的城市地下管网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不完整,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和维护,也是导致排水管网老化的重要原因。
1.2排水设施规划不合理问题分析排水设施规划不合理是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之一。
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排水管网规划不合理,建设投入不足,以及城市用地混杂等方面。
其中,排水管网规划不合理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例如管网布局不合理、管径不当、排水坡度不够等问题。
渭南市城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1 .陕西省地矿局第六地 质队 ,西安 I 订临潼 l
钊2 ,许新建 ,王
7 1 0 6 0 0;2 .陕西省地 矿局综 合地 质大队 ,渭南 市
摘 要 :渭 南市城 区供水 水源 有两个 ,一是沈 河水库 水 源 ,二 是 地 下水水 源 。 目前
2 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 的主要 问题
2 . 1 地下水 位持 续 下降
渭南 市城 区 自备井较 多 ,近年 来 开采量 逐年 增加 ,根 据地 下水 位监 测资 料 ,已出现地 下
水位持续下降趋势 ,进入上世纪 9 O年代城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区域水位下降 7~ 8 m,已
形 成一个 区域 降落 漏斗 。
7
个 ,一 是 沈河水 库水 源 ,二是地 下水水 源 ,供水 主要 是地 下水 水 源 。3 0 0 m 以内 的地 下水 按
埋 藏深 度 和水 力性 质可 分 为 潜 水 、中层 承压 水 和 深层 承压 水 ,其 中 8 0 m 左右 以浅 为 潜水 , 8 0~l 8 0 m 为中层 承压 水 ,l 8 0~ 3 0 0 m 为深 层承 压水 。 由于地 下水 长 期过 量开采 ,已形成 地
一
下水 位 持续 下 降 ,降落 漏斗 不断 扩大 ,水 文地质 条件 已发 生变 化 。
1 地 下 水 开 发 利 用 现状
渭南 城 区 内主要 开发 利用 潜水 ,其次 为 中层 承 压水 和深 层 承 压水 。主 要用 于 工业 生 产 、
城市 企事 业单 位 供水 、农 业灌 溉等 。其 中 :工 业和 城市 生活 供水 开采 主要 集 中在城 区 ,开采 潜水 和 中层承 压水 ,并 形 成 了稳 定 的降落 漏斗 ;农 业灌溉 和农 村 生 活开采 主要 在城 区北 部和 西部 双王 办 、 良 田办 、向 阳办 、人 民办辖 区靠 渭 河 方 向 的 区域 ,以开 采 潜 水 为主 。据 统 计 ,
渭南市五大排水系统现状浅析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2012年9月第26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作者简介:肖军(1970.05—),男,现年42岁,现在华阴市水务局工作,工程师,从事专业为农田水利。
王军锋(1972.06—),男,现年40岁,现在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工作,工程师,从事专业为水工建筑。
闫涛(1970.11—),男,现年42岁,现在蒲城县水务局工作,工程师,从事专业为农田水利。
1五大排水系统概况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南北长182.3km,东西宽149.7km,总土地面积1.31万km 2。
境内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南北高仰,中间低平,东西开阔,呈“仰瓦状”,因而形成卤泊滩、盐池洼、二华夹槽等多处低洼易涝和片状盐碱地带。
据2010年统计,全市共有低洼易涝面积260万亩,盐碱耕地面积80.1万亩。
其中渭北内涝盐碱灾害易发区约240万亩,二华夹槽内涝易发区约20万亩。
结合渭南市境内区内低洼易涝的地形分布以及各大灌区渠系布设,近六十年来,先后逐步形成了渭河北部洛惠渠洛东灌区、交口抽渭灌区、卤泊滩、盐池洼以及渭河以南二华夹槽地区的五大排水系统。
洛惠渠灌区洛东排水系统位于大荔县中部,始建于1961年,排水控制面积65.7万亩。
包括中干、西干、盐干和洛河分散排水,形成干沟3条,支沟46条,斗农沟420条,各类建筑物1339座。
朝邑内滩排水系统位于大荔县东部黄河滩区,排水控制面积13.31万亩。
包括排洪沟1条,长15.95km;排水支沟6条,长35.39km;建设南湾、小坡、朝邑排水站3座,改造洛河排水站一座,装机总容量780kW。
交口抽渭灌区是大型电力抽水灌区,设施灌溉面积126.2万亩。
排水系统从1964年至1990年先后进行四次建设,排水控制总面积117.7万亩。
由相排、西排、东排、孝排及南排4条干沟组成,除相排干沟自流入渭河外,其它均抽排入渭。
浅议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浅议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与现状【摘要】在当今水环境劣化趋势日益严重, 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势态下,排水系统不应仅仅是排除雨水、污水等地基础设施,更应上升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程。
本文综述了国内排水体制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在排水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排水体制;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 主要由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组成。
其中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投资占整个排水系统投资的70 %左右[1]。
我国大多数老城区排水体制为合流制,这种排水体制已不能满足城市生态建设需求,需要逐步改建和扩建。
城市污水、污泥的再生利用是水健康循环的必由之路[2]。
传统概念的城市排水系统已不适应水资源良性循环的要求, 他的系统功能、规划设计; 污水处理程度; 处理水出路都应从恢复水环境、水健康循环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重新评价。
1.城市排水体制的分类现代排水系统主要处理三种形式的排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
在排水系统中,污水和雨水的输送方式复杂,很少有见到理想的排水系统。
常规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体制[3]。
合流制排水系统按雨、污、废水产生的次序及处理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处理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2.分流制和合流制排水系统的优缺点2.1分流制排水系统的优缺点分流制的优点是可以分期建设和实施,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建造污水下水道,在城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建造雨水道,以收集、处理和排放降水尤其是控制暴雨径流。
不存在溢流井,减少了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污水处理设施厂规模较小雨水泵站只在需要时启动污水和雨水管道铺设路线和位置、埋深可不相同(例如雨水就近排入水体)污水流量小,且较小流量时也能保持较高的流速污水流量和强度变化小污水管道中一般无道路砂砾洪水仅在雨水管道中产生。
渭南市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渭南市水环境现状与对策渭南市地下水工作队郭军艳[摘要]分析渭南市水环境的实际情况,从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滥采及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等方面,提出防污、治污、监测及节水方面的主要措施,确保我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关键词]渭南市;水环境;地质问题;治理对策0前言渭南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渭河下游。
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相望;南倚秦岭与商洛地区毗邻;西邻西安、咸阳两市;北靠子午岭、黄龙山与铜川、延安接壤。
总面积13134平方公里,约为全省总面积的6.38%。
我市属内陆干旱地区,区内水资源非常缺乏,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省的六分之一。
据渭南市2005年水利年报统计,我市2005年机井数量为38441眼,地下水供水量为53479.57万m3,占总供水量123661.0万m3的43%,其中浅层地下水开采量为44260.57万m3,占我市地下水可开采量6.56亿m3的67%,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地下水已成为我市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通过渗漏等途径进入地下水系统,对地下水水质构成了严重威胁,本区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因此,了解和掌握地下水环境,对其进行保护,促进其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水环境现状1.1水源污染状况据地质资料和现状调查,在饮水不安全区域,一种原因是自然地理因素形成的地下水氟含量、铁锰含量或矿化度不同程度超标,另一种原因是工业企业废水和城镇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的地下水水质污染,且呈不断蔓延扩大趋势。
随着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发展,形成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及固体废物的随意排放,使市内的各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成了一条条名副其实的纳污河。
依据《陕西省水资源公报》和《陕西省水功能区划》,以及有关水质监测评价资料,省境渭河流域每年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总量为6.31亿立方米,达标率平均为79.55%。
渭南市五大排水系统现状浅析

渭南市五大排水系统现状浅析【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渭南市五大排水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排水不畅的原因,为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涝;灌排失衡;疏浚;滞蓄1 五大排水系统概况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南北长182.3km,东西宽149.7km,总土地面积1.31万km2。
境内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南北高仰,中间低平,东西开阔,呈“仰瓦状”,因而形成卤泊滩、盐池洼、二华夹槽等多处低洼易涝和片状盐碱地带。
据2010年统计,全市共有低洼易涝面积260万亩,盐碱耕地面积80.1万亩。
其中渭北内涝盐碱灾害易发区约240万亩,二华夹槽内涝易发区约20万亩。
结合渭南市境内区内低洼易涝的地形分布以及各大灌区渠系布设,近六十年来,先后逐步形成了渭河北部洛惠渠洛东灌区、交口抽渭灌区、卤泊滩、盐池洼以及渭河以南二华夹槽地区的五大排水系统。
洛惠渠灌区洛东排水系统位于大荔县中部,始建于1961年,排水控制面积65.7万亩。
包括中干、西干、盐干和洛河分散排水,形成干沟3条,支沟46条,斗农沟420条,各类建筑物1339座。
朝邑内滩排水系统位于大荔县东部黄河滩区,排水控制面积13.31万亩。
包括排洪沟1条,长15.95km;排水支沟6条,长35.39km;建设南湾、小坡、朝邑排水站3座,改造洛河排水站一座,装机总容量780kW。
交口抽渭灌区是大型电力抽水灌区,设施灌溉面积126.2万亩。
排水系统从1964年至1990年先后进行四次建设,排水控制总面积117.7万亩。
由相排、西排、东排、孝排及南排4条干沟组成,除相排干沟自流入渭河外,其它均抽排入渭。
共建有排水泵站4座,装机容量4775kW。
目前排水系统布置基本完整,建有干沟4条,支沟55条,斗农沟592条,各类建筑物4014座。
卤泊滩排水系统位于蒲城南部及富平县东南部,建成于1974年,排水控制面积50.68万亩。
排水干沟分西、中、东及总干沟4条,支沟19条,各类建筑物504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渭南市五大排水系统现状浅析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渭南市五大排水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排水不畅的原因,为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涝;灌排失衡;疏浚;滞蓄
1 五大排水系统概况
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南北长182.3km,东西宽149.7km,总土地面积1.31万km2。
境内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南北高仰,中间低平,东西开阔,呈“仰瓦状”,因而形成卤泊滩、盐池洼、二华夹槽等多处低洼易涝和片状盐碱地带。
据2010年统计,全市共有低洼易涝面积260万亩,盐碱耕地面积80.1万亩。
其中渭北内涝盐碱灾害易发区约240万亩,二华夹槽内涝易发区约20万亩。
结合渭南市境内区内低洼易涝的地形分布以及各大灌区渠系布设,近六十年来,先后逐步形成了渭河北部洛惠渠洛东灌区、交口抽渭灌区、卤泊滩、盐池洼以及渭河以南二华夹槽地区的五大排水系统。
洛惠渠灌区洛东排水系统位于大荔县中部,始建于1961年,排水控制面积65.7万亩。
包括中干、西干、盐干和洛河分散排水,形成干沟3条,支沟46条,斗农沟420条,各类建筑物1339座。
朝邑内滩排水系统位于大荔县东部黄河滩区,排水控制面积13.31万亩。
包括排洪沟1条,长15.95km;排水支沟6条,长35.39km;建设南湾、小坡、朝邑排水站3座,改造洛河排水站一座,装机总容量780kW。
交口抽渭灌区是大型电力抽水灌区,设施灌溉面积126.2万亩。
排水系统从1964年至1990年先后进行四次建设,排水控制总面积117.7万亩。
由相排、西排、东排、孝排及南排4条干沟组成,除相排干沟自流入渭河外,其它均抽排入渭。
共建有排水泵站4座,装机容量4775kW。
目前排水系统布置基本完整,建有干沟4条,支沟55条,斗农沟592条,各类建筑物4014座。
卤泊滩排水系统位于蒲城南部及富平县东南部,建成于1974年,排水控制面积50.68万亩。
排水干沟分西、中、东及总干沟4条,支沟19条,各类建筑物504座。
二华夹槽排水系统位于华阴、华县的渭河滩区,总排水面积39.31万亩。
排水系统由1条干沟、70条支沟、8座排水泵站组成,干支沟总长197.58km,排水泵站装机2333kW。
2 排水区域内近年来灾害统计
受地形地貌特点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项目区内自然灾害以雨(洪)、盐碱灾害为主。
雨(洪)灾害在项目区内分布普遍,暴雨在境内常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盛夏季节的局部暴雨,强度大,历时短,常冲毁道路、房屋;另外,连阴雨持续时间长,笼罩面积大,常造成低洼夹槽地带农田积水,沟岸坍塌,耕地面积减少。
近年来尤其是2003年8月、2010年7~9月及2011年9月~10月境内持续强降雨,渭北大片农田积水成灾,累计农田受灾面积达272.27万亩,其中明水面积111.65万亩,地下水埋深小于2m的面积164.73万亩,造成农作物绝收面积14.7万亩,减产面积123.93万亩,房屋倒塌30968间,直接经济损失13.94亿元,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区内地下水抬升较快,土壤返盐率持续增长,2010年统计盐碱灾
害面积达80.10万亩,其中位于交口抽渭灌区的临渭区农田盐碱化面积由2002年的10万亩激增至目前的23万亩;位于蒲城县的卤泊滩农田盐碱化面积已达10万亩,卤泊滩区周边前多年已改良的1200亩耕地又重新盐碱化;大荔县洛东灌区及盐池洼地区农田盐碱化由1951年0.4万亩扩大至目前的44.8万亩。
农田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及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3 排水系统现状存在问题
3.1 排水泵站设施老化,功能衰减
各排水系统因受渭洛河顶托大多不能自流排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共建了16座抽排站。
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限制,抽排站建设标准不高,设备落后,能耗大,同时输电线路老化。
目前除交口抽渭灌区的3座抽排站(任李、张家、西排站)、二华排水区内的2座抽排站(林家寨、长涧河抽排站)、朝邑内滩的南湾抽排站基本能够正常运行外,其余10座抽排站均已报废,处于瘫痪状态。
3.2 排水系统沟道淤积、填埋现象严重
排水系统线长面广,经过几十年运行,排水沟内杂草丛生,淤积严重,排水干沟一般淤积厚度2~3m,最大淤积厚度达5.7m,支沟淤积厚度1~3m。
严重阻碍排水功能的发挥。
3.3 排水沟道交叉建筑物破坏严重
沟道交叉建筑物主要为公路桥、简易公路桥、生产桥、涵洞(管)、渡槽等。
公路桥为近年来交通部门改造,目前基本运行正常。
其余桥梁均不同程度损坏,主要表现为桥梁坍塌或梁板砼剥落、钢筋外露锈蚀,桥墩沉陷等;涵洞(管)进出口洞脸已损坏,且淤堵严重;渡槽渗水、排架变形等。
据统计,五大排水系统的干支沟建筑物总数为2843座,损坏1973座,破损率达69.4%。
3.4 田间排水设施配套差
各排水系统中除交口、洛惠渠排水工程田间斗、农沟部分尚存,其余排水系统中田间排水设施数量极少,且斗、农沟多数已填平,因而一般没有控制渍害的能力,渍害不治,涝害更易发生。
4 成因分析
4.1 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各排水区以县或灌区为单位,其职权范围仅为各自行政区划内的排水工程运行管护,缺乏统一调度。
比如卤泊滩区由于干沟淤堵,借道交口任李抽排站排水,加重了交口灌区的渍涝灾害;再者,各级政府对排水工程改造的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近二十年来的排水工程改造资金累计仅有4600万元,管理机构的运行经费无力保障正常的日常管护,致使工程“带病运行”。
4.2 重灌轻排导致灌排体系失衡
由于重灌轻排,区内灌溉工程不断得到改造,但排水工程却逐年老化,导致灌排失衡,致使区内地下水位上升过快,地下水矿化度增高,土壤含盐量加大。
根据统计资料,交口抽渭灌区地下水位普遍上升,部分地区地下水位累计上升2.62m,遇雨季地面明水面积迅速扩大。
卤泊滩区上世纪80年代党睦镇地下水位为8.94m,目前上升为3.12m,龙池乡从16.13m上升为8.05m,平均每年上升0.51m。
洛惠渠大荔灌区从1951年盐碱化面积开始增大,严重时地下水位埋深2m以内的面积仅剩9.8万亩,排不畅,则灌不入,灌溉效益也难发挥。
4.3 渭洛河滩面淤高加剧排水困难
三门峡建库以来,库区淤积造成渭河滩面淤高4~5m,同量级洪水,水位普遍抬升1.18~2.24m,渭河滩面淤积抬高后,直接影响交口排水区排水入渭。
目
前交口排水区张家排水站自流闸出口已淤堵封死,任李、西排站自流闸出口已在滩面以下4m。
二华排水区桃林寨站不能自流排水。
5 治理设想
结合地形条件、区域规划及灌溉设施布置情况,采用滞蓄结合、灌排兼顾、分区治理的原则,合理调配利用水资源。
充分利用已成工程的合理布置,改造抽排水站,疏浚骨干沟系,配套田间工程,增设监测设施,加强排水管理。
位于大荔县境内的洛惠渠灌区洛东排水系统和朝邑内滩排水系统,现状排水系统布局基本合理,可通过改造排水设施,疏浚沟道,更新改造抽排水站,使其达到排水能力。
卤泊滩排水系统结合区内的卤阳湖开发项目,在西干沟沿线及干沟汇流处增加滞蓄区域,既可以形成景观水面,又可以减轻沟道排水压力,形成排涝与景观结合的排水系统。
二华夹槽排水系统结合南山支流规划,沿干沟形成以支流防洪和滩区排涝相结合的排水系统,既可以形成防洪区域,减轻南山支流防洪压力;又可以与排涝相结合,减轻干沟排水压力。
交口抽渭灌区排水系统与卤泊滩排水系统合理划分区域,使卤泊滩排水最终归入洛河,减轻交口排水系统抽排入渭河的压力。
6 结论
近年来,关中东部因排水不畅形成的内涝灾害已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及区内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进行排水设施改造是目前各个排水区域的重要任务,只有把排水系统建好健全,才能保障其他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