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白话文学思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文学的先驱们正是从这一方面来认识语言 的本质的。他们认为:‚文字为一切文化教育之 结晶‛,‚思想依靠语言犹之乎语言依靠思 想‛,而文言,这种言语系统当然也负载着一定 时代、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而且它所负载的这 种思想文化就象它本身的历史一样古老、沉重。 从中国思想文化系统形成的春秋、战国,到清末 皇权的坍塌时期,几千年沉积的林林总总,几十 代一以贯之的孔孟之道,在它的身上无处不显示 出来。因此,对文言的文化批判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是必须的。新文学先驱们从这里找到了一种 对文言批判的更为宽宏的角度。
第一节 白话文学思潮兴起的原因
一、社会历史原因(3个方面) 1、新思潮的不断涌进,使中国传统文 学的正宗用语——文言,越来越无力承 担反映社会历史变革的现实,表达新思 潮内容的任务,越来越难以满足新时代 对文学的新要求
。即时代的需 要及文言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矛盾,是白话文学 思潮兴起的最直接的社会原因。
在中国文学史上,从三百篇到明清
小说,从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的 “文从字顺”,到近代梁启超等的
“新文体”等等,每一次文学革新莫
不以语言为改革的先导,“一代文辞
的风气,必随一代语言以为转变‛。
面对这些历史的事实,以及从这种历史变
革的规律中所得到的启示,使新文学先驱们几
乎不能自制地激动起来了.胡适说:‚我到此 时才敢正式承认中国今日需要的文学革命是用 白话代替古文的革命,是用活的工具代替死的 工具的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主讲人:许祖华
第二章 白话文学思潮

所谓“白话文学思潮”,是指 五四时期以倡导和创作白话文为主 要内容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在批 判文言文的过程中萌芽并发展的一 种文学思潮。这种文学思潮是先于 批判与启蒙文学思潮而出现的一种 文学思潮。同时,也是与批判和启 蒙文学思潮一同发展的文学思潮。
所以付斯年认为,汉字,“不仅妨害大多 数教育的普及,并且阻止少数人智慧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新文学同人虽然是 在一般文字意义上阐述中国字的弊端的,但是, 他们的意图却是明确的,从这里揭示文言是怎 样使这种“难”变得更难的。 从词汇上看,文言的基本词汇与白话有着 很大距离,加上大量古雅的典故和层层叠叠的 藻饰,弄得晦涩难解。而且,特别是当今天的 人用文言词汇作文作诗时,往往不仅面目可憎, 而且常常笑话百出。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 中举了胡先骕作的一首文言词:
3、当时中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西方 式的“学校”教育,代替了中国的“学堂”教 育体制。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限于中国的古典 文化,大量西方文学的内容,使人们无法再一 味强调用文言来作文。同时,文言作文也不是 衡量人的才能的唯一标准了。所以,白话文运
动也就在这样的一种教育背景下出现了。
二、文学发展的启示 我们知道,五四新文学先驱们是一批 具有“双重智慧”的人物,当他们立足于中 外文化的基础上,向中外文学的历史进行扫 描时,他们发现了这样的历史事实: 在外国文学史上,‚欧洲三百年前各 国国语的文学起来代替拉丁文学时,是语言 文字的大解放;十八十九世纪法国俄国英国 等人们提倡的文学改革,是诗的语言文字的 解放;近几十年来西洋诗界的革命,是语言 文字和文体的解放‛。

相反,用白话来表情达意就方便多了。 从思维到表达,它是始终如一的,基本不会 损伤思维的成果。正如付斯年所说:‚我以 为白话是最能有想象,感情,体性,以表现 和批评人生的,最能传布最好的思想而无阻 碍的。何以故呢?因为我们人生日日所用的 都是白话,我们日日所流露的所发生的种种 感情,都是先从日用的白话里表现出来的。 所以用白话来做文学,格外亲切,格外可以 表现得出,批评得真。‛
在上帝前五天的创造中,它把世界上 的一切都造好了,可却忘了将开启智慧的钥 匙——语言交给人。《人论》的作者恩格 斯· 卡西尔面对这一切是多么感慨,他虽然 不敢冒犯“神”,当他却以自己的渊博和睿 智,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类智慧的起点 是语言。具有“双重智慧”的新文学的先驱 们,正是认识到了语言对人的重要意义,所 以,在五四人的发现的同时,提出了用白话 代替文言的主张,掀起了白话文学思潮。
无论从表情达意,还是从教育实践上;无 论是证事写人,还是作为社会的媒介物,胡适 认为正是在对文言全面解剖的基础上,一个众 所公认的结论提出来了,文言“不特妨害知识 的普及,并且阻止文化的进化”。于此,新 文学先驱们对文言的批判,也就从语言的批判 自然地过渡到了语言的文化学批判。而这种过 渡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语言批判的合逻 辑的发展,因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对 文言弊端的揭示,不可能从纯粹语言学上达到 目的。
(逼上梁山)
。这可以说是白话文学思
潮兴起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语言对人、对文学的重要意 义,是白话文学思潮兴起的内在原因
从语言对人的重要意义来看,如果说,
生产工具的制造,是人摆脱动物性的标志 的话,那么,应当说,文字、语言的出现,
则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起点。
大家一定还记得《圣经》“旧约”第一 篇故事“创世纪”中的“神创造天地”。 上帝从第一天开始创造,第一天创造了 “光”,第二天创造了“空气”,第三天 创造了“树木”等植物,第四天创造了 “星体”,第五天创造了各种“动物”, 第六天,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 这万物、天地的主宰,第七天就休息了。
“荧荧夜灯如豆,映幢幢孤影,凌乱无据。翡翠 衾寒,鸳鸯瓦泠,禁得秋宵几度?么弦漫语,早丁字 帘前,繁霜飞舞。缈缈余音,片时犹绕柱。‛ 并且分析说,“翡翠衾”,“鸳鸯瓦”,用之白 香山“长恨歌”则可,以其所言乃帝王之衾之瓦也。 “丁字帘”,“么弦”,皆套语也。此词在美国所作, 其夜灯决不“荧荧如豆”,其居室尤无“柱”可绕也。 至于“繁霜飞舞”,则更不成话矣。谁曾见繁霜之 “飞舞”耶?在时代的尺度下,文言无一不是“退 化”。因此,面对着文言的种种弊端,身处20世纪之 初的新文学先驱们强烈地感到,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 的形势下,文言“实在不足以发挥新时代之学理事 物”。
由此可见,身在现代社会而强写古人之感, 本为新的时代,却偏用文言之词,不仅不伦不类, 而且笑话百出。在这里,胡适抓住了词汇与社会 发展的关系这一关键,强烈的历史意识,使他仅 仅用一个例证就鲜明地揭示了文言词汇中大量 “套语”的不合理性。 从语法上看,文言的文法“极不精密”(钱玄同), 因为它仍处在意会的阶段,靠代代相传的经验, 通过耳濡目染自然地领悟.而且它又是一个封闭 的系统,没有相应“平等的语言文字相互比较” (胡适《国语的进化》),这就在客观上制约了文言语法的发展, 也就在实用功能上导致了文言各种功能的退化。
用白话: 思维 运用

白话
完成
表达

用文言: 思维 运用 白话 翻译 文言 完成
表达
同时,从描写人,塑造人物来看,文言,使所 有的人都用一种固定的腔调说话,而白话却可以让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腔调说话。胡适在指出用文言写 人物的弊端时就曾指出:‚明明是乡下老太婆说话, 他们却要叫他打起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腔儿;明明是 极下流的妓女说话,他们却要他打起胡天游洪亮吉 的骈文调子‛,这种悖于人情的窘态,正是文言不 近人情的必然结果,在形式上,它虽然也能把某种 意思表达出来,然而,这种“意思”已经不具有文 学的意味了,文学视为生命的“真”与“美”的意 境,都被那不近人情的滑稽腔调扫得荡然无存,而 文学的动人性,它的“善”意也就无以附丽了。
先看对“文字”本身的批判。 文字,是语言的物化形态或物质外壳,它的 难与易,不仅标志着一种语言发展的水准,而且 在现实性上,它制约着一个民族智慧的发展。作 为表意系统的中国字(汉字),由于它的音、形、 义三者是分离的,这就构成了它最大的弊端:难。 “中国字的难学,实在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这种“难”不在字的多少,而在它的性质,“字 者既然离字形而独立,字形又弄得不成形”,如 此一来就导致了对它掌握的难上加难,“青年儿 童必须一字一字牢记字音和字形,必须消耗十年 功夫用在求得这器具上,等到这器具取得了,精 力也消耗一大半了”。
与之相比,白话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 ‚白话做的文学,则一字一字之间,都可经
写得入微,写大总统说话的口吻,决不会变
叫化子;叫化子不同大总统一样,口里文绉
绉的。其余无论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情、
什么境,都可运用自由,不生阻碍,并且可 以为各人各事保存他们的个性‛正因为如此, 所以,他们提倡白话和白话文。
第二节 白话文学思潮的否定性内容 ——对文言的批判
对文言的批判是全面进行的:从文字到 词汇,从语法到实用功能,犹如剥笋似地一 层层裸露出文言衰老、迂腐的面目。对文言 不合理性的揭示也是多方位展开的,既有从 外向内的透视,也有又内向外的引申;既重 视对它本身不合理性的批判,更将这种不合 理性放在社会进化的背景下来审视。同时, 这种批判,还由纯粹的语言批判,上升到一 种文化的批判。这是对文言批判的最显著的特点。
从语言对文学的重要意义来看,文学是语 言的艺术。胡适在《什么是文学》一文中说: “文学不过是最能尽职的语言文字。”他用 “不过”一词表明了这一判断的不容论证性。 在新文学先驱们看来,文学要现代化,首先就 必须使文学的用语现代化。胡适说,一时代有 一时代的文学,那一时代也当然要有适应这一 时代文学的用语。胡适说:‚今日之文言乃是 一种半死的文字‛,而‚死文字定不能产生活 文学,故我们主张若要造一种活文学,必须用 白话来做文学的工具‛(尝试集自序)。
பைடு நூலகம்(在下一节中我要具体论述。)
我们知道,人在表情达意的时候,从构思 到表达的过程,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个工具,如 果用文言作“表达”的工具,那么作家从构思 到表达,就是这样一种局面:
“思维”时,运用的是“白话”; “表达”时,则要翻译成“文言”。

思维 运用
白话 翻译 文言 完成
表达
付斯年所说的 ,用文言进行表情达意时, 当作家“得到一个新思想的时候”,他是“先 有白话的意思”,即作家在思维时所用的是白 话,而当思维成熟时,他要“表白的时候,自 己翻成文言”。如此一来,在思维与表达之间 就经过了“二度翻译”。付斯年说:‚自思想 转为言语,经一度翻译,思想之失者,不知其 几何矣‛,‚自言语转为文辞(文言)经二度 之翻译,思想之失者,更不知其几何矣。‛总 之,用文言来表情达意,不可避免地要扼杀情 与意的内容。
2、五四时期“人的发现”,使这一时 期的知识分子,特别是留洋的知识分子思 考中国文学发展的问题时,往往从人的需 要出发来考虑文学的问题。当他们将文言 与白话这两种文学用语与人的需要放在一 起考虑时,他们发现,白话更有利于人表 情大义;文言与白话相比,其效果就差得 多,不仅“差得多”,有时简直就不利于 作家表情达意,甚至在描写人时笑话百出
人们的生活观念社会节奏的变化,要求文学的用语也相应地简洁、明了等)
(如,新概念、新词汇的大量出现,而文言难以找到对应的词语;
陈独秀在《科学与人生观· 序》 中指出: ‚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 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 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 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 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

一般说来,批判和启蒙的文学思潮主要 关涉的是五四新文学思想内容,白话文学思潮 所关涉的则主要是新文学的形式本体;批判、 启蒙文学思潮主要是在批判旧文学及其文学观 念,倡导新文学与新的文学观念中形成的,白 话文学思潮则主要是在批判旧文学的用语—文 言,倡导新文学的用语—白话的过程中形成的。 从成效来看,白话文学思潮是发展得较为完备 的文学思潮,也是成效更为显著的一种文学思 潮,它的理论形式很完备,而创作形态则更为 成功(创作形态就不谈了,主要谈理论形态。)
从语言的本质来看,每一种语言系统都有自 身的规律,它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要说明它的 好或坏,只有在社会的实践中进行考察,方可证 明其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以及合理还是不合理。 人们固然可以离开社会潜心地对语言进行“为语 言而语言”的研究,但是,语言却离不开社会, 它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 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的活力,它的光彩,是社 会赋予的,它天然就负载着社会的思想与文化的 精华,只有在社会的实践中,它才能散发出五颜 六色的火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