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放大器的设计

合集下载

《放大器设计》PPT课件

《放大器设计》PPT课件
(11-3)
与衰减定义的比较
工作衰减LA:LA=Pavs/PL为来自源的可用功率与负载吸收功率之 比,因此LA=1/GT。
插入衰减Li:Li=PL0/PL为网络插入前负载吸收功率与网络插入后 负载吸收功率之比
精选ppt
5
工作衰减LA与插入衰减Li间相差一个常数
LALi 10lg(Z4sZsZ ZL L)2
(11-4)
可见,当Zs=ZL时,LA=Li。
变换功率增益在输入输出皆匹配时(Gs= GL=0),GT=|S21|2。此
外若S12=0(或小到可以忽略),变换功率增益称为单向变换功率增 益GTU:
(11-5)
②二端口功率增益的进一步讨论
单级晶体管放大器可以用图11.2所示的电路模拟对于放大器的
图1精1选.p2pt 常用的晶体管放大器电路
在近代RF和微波系统中,放大是最基本和广泛存在的微波电路 功能之一。早期的微波放大器依赖于电子管(诸如速调管和行波管) 或基于隧道二极管或变容二极管的负阻特性的固态反射放大器。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固态技术惊人的进步和革新,导致今天大多 数RF和微波放大器均采用晶体管器件,诸如Si或SiGe BJT, GaAs HBT, GaAs或InP FET,或GaAs HEMT。微波晶体管放大器具有结实、 价格低、可靠和容易集成在混合和单片集成电路上等优点,并可在 频率超过100GHz范围内,于需要小体积、低噪声系数、宽频带和中 小功率容量的场合应用。
(11-9b)
精选ppt
9
若该器件是单向的(S12=0),则这些条件可简化为 |S11|<1和 |S22|<1。用Smith圆图可方便地求出GS和GL值的取值范围并画成输入 和输出稳定性圆(Stability Circles)。

电工学(少学时)唐介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电工学(少学时)唐介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9.2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9.3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9.4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9.5 双极型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
9.8 多级放大电路 9.9 差分放大电路
教学要求: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1. 理解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和动态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 了解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概念。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3. 要很好理解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的特点。 4. 了解多级放大的概念。掌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 态方法。了解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的零点漂移现象。 5. 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的概念。 重点: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共射放大电路、 共集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的零 点漂移现象。 难点: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
例2:用估算法计算图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UCC RB IB RC + + TUCE UBE – – IC
由KVL可得:
U CC I B RB U BE I E RE I B RB UBE (1 β ) I B RE
U CC U BE IB RB (1 β ) RE
+ + TUCE UBE – – IE

直流通路用来计算静态工作点Q ( IB 、 IC 、 UCE )
对交流信号(有输入信号ui时的交流分量) XC 0,C 可看作 C2 对地短路 RB 短路。忽略电源的内 + iC + 阻,电源的端电压恒 C1 iB + 定,直流电源对交流 T uCE 短路 + + + 可看作短路。 RS 短路 uBE – RL uo – ui + – iE 交流通路 u

9 共射极放大电路

9 共射极放大电路

江 阴 学 院
• 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
1 使用条件
低频 小信号 变化量
江 阴 学 院
输入回路可等效为
ib
B
u be
B
等效为
ib
u be
江 阴 学 院
rbe
E
对于小功率三极管:
E
26(mV ) rbe 200( ) (1 β ) I E (mA )
rbe一般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基极电流的瞬时值(交流分量+直流分量)
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作用
+UCC RB C1 + C2 + + iB iC + + T uCE uBE – uo – iE – iC RC
江 阴 学 院
+ ui

uo = 0 uBE = UBE uCE = UCE
uCE
无输入信号(ui = 0)时:
uBE UBE tO iB IB tO
分析对象:各极电压电流的直流分量。 所用电路: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江 阴 学 院
设置Q点的目的: (1) 使放大电路的放大信号不失真; (2) 使放大电路工作在较佳的工作状态,静态是 动态的基础。
分压偏置放大电路——工作点稳定
RB1、RB2——分压电阻,保证VB恒定。
U CC
RC
江 阴 学 院
RB1
波形分析
RB
iC
C1 +
+UCC RC
江 阴 学 院
ui
+
iB
t ui

t + + iB iC u T uCE C + uBE – – t iE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 43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放大是模拟电路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本章所要介绍的基本放大电路几乎是所有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

工程上的各类放大电路都是由若干基本放大电路组合而成的,其中第一级称为输入级,最后一级称为输出级,其余各级为中间级。

9.1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放大电路或称为放大器,其作用是把微弱的电信号、电压、电流、功率放大到所需要的量级,而且输出信号的功率要比输入信号的功率大,输出信号的波形要与输入信号的波形相同。

现以晶体管共射极接法的电路为例来说明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输入信号按波形不同可分为直流信号与交流信号两种。

由于正弦信号是一种基本信号,在对电路进行性能分析与测试时,常以它作为输入信号。

因此,也以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来说明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接有电容C 1、C 2,它们起着传递信号,隔离直流的作用,电容C 1、C 2称为输入和输出耦合电容或隔直电容。

由于耦合作用要求电容的容抗值很小,一般为几微法至几百微法,因而需要采用有极性的电解电容器。

输入端未加输入信号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

这时U CC 提供了直流偏置电流。

由于电容的隔直作用,输入端和输出端不会有电压与电流。

可见,静态时,除了输入端与输出端外,晶体管各极电压与电流都是直流,其波形如图9-1各波形中的虚线所示。

输入端加上输入信号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动态。

交流输入信号u i 通过C 1耦合到晶体管的发射结两端,使发射结电压u BE 以静态值U BE 为基准上下波动,但方向不变,即u BE 始终大于零,发射结保持正向偏置,晶体管始终处于放大状态。

这时的发射结电压u BE =U BE +u be 。

忽略C 1上的交流电压降,则u be =u i 。

发射结电压的变化会引起各极电流的相应变化,而且它们都会有一个静态直流分量和一个交流信号分量,其波形如图9-1所示。

i C 的变化引起R C i C 的相应变化。

9-功率放大电路

9-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单电源供电,低频特性差。 Uom (VCC
2) U CES 2
OCL电路:双电源供电,低频特性好。Uom
VCC
UCES 2
BTL电路:单电源供电,低频特性好;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U om
VCC 2UCES 2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种类:OTL、OCL、BTL 电路结构:双极型电路、双极型与单极型混合电路(VMOS管广泛应用)
T2、T5的极限参数:PCM=1.5W,ICM=600mA,UBR(CEO)=40V。
3. D1短路; 影响消除交越失真 4. D1断路; 功放管将烧坏 5. T1集电极开路。 输出波形正负半周不对称
功放的故障问题,特别需要考虑故障的产生是否影响功放管的安全工作!
晶体管的工作方式
1. 甲类方式
晶体管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均处于导通状态
2. 乙类方式
晶体管仅在信号的半个周期处于导通状态
3. 甲乙类方式
晶体管在信号的多半个周期处于导通状态
4. 为了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和更高的效率,还有丙类、丁类功放
功率放大电路的种类
1. 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电路:传统功放,应用至今 2. OTL 电路 (Output Trasfomerless):无变压器,有大电容 3. OCL电路 (Output Capacitorless):无大电容,但双电源供电 4. BTL 电路( Balanced Transformerless):单电源供电,管子多
只有C 足够大,才能认为其对交流信号相当于短路,uo ≈ ui 。 OTL电路低频特性差。 若要低频特性好,则需改变耦合方式:阻容耦合→直接耦合。
OCL电路(Output Capacitorless) 和BTL 电路( Balanced Transformerless)

课程设计---放大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放大器的设计

放大器的设计一、设计要求在如图所示的电桥中,电阻R=10kΩ,R的最大值为50kΩ,设电桥电压为3.5V,试设计一个放大器,当电桥电阻变化ΔR=0Ω时,放大器输出0V,当电桥电阻变话ΔR=50Ω时,放大器输出4.0V。

[1]二、参考电路R110.05kohm R29.95kohmR39.95kohmR410.05kohm123U1OPAM P_3T_VIRT UAL123U2OPAM P_3T_VIRT UAL123U3OPAM P_3T_VIRT UAL4.000V+-R51kohmR676.1905kohmR71kohmR81kohmR91kohmR101kohmR1176.1905kohmV2220V 50Hz 0DegT1TS_MISC_25_TO_11243D13N257R12100ohmD21N747AC190uFR13502ohm三,工作原理1,电桥:采用4个R=10k Ω的电阻组成电桥,将阻值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ΔV ),作为放大电路的输入。

2,放大器:根据精密放大电路的公式计算输出电压Id o u R R R R u ⎪⎪⎭⎫ ⎝⎛+-=538921,其中21I I Id u u u -=,即电桥两端压差。

当Ic I I u u u ==21时,当IcB A u u u ==中电流为零,Ic O O u u u ==21,输出电压0=O u 。

可见,电路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

差模放大倍数数值越大,共模抑制比越高。

当输入信号中含有共模噪声时,也将被抑制[2]。

3,稳压管:稳压管在反向击穿时,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或者说在一定的功率损耗范围内),端电压几乎不变,表现出稳压特性。

1I u 2I u Ou四,参数计算 1、测量电桥的计算()()V 7413.150101010102.53)(133=-⨯⨯⨯⨯=∆-⨯∆-+∆+=(R R R R R R V U()()()V R R R R R R V 7588.150101010102.532U 33=+⨯⨯⨯⨯=∆+⨯∆-+∆+=VV V U U Vo 0175.07413.17588.1121=-=-=2、放大电路的计算 (R 7 =R 9, R 5=R 10, R 6=R 11)如果对于V o1=0.0175V 时,输出电压为 4.0V ,则有放大倍数为4.0/0.0175=228.5714倍。

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

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

时, 允许的最大功耗 Pcm 仅为1W,加了120mm×120 mm×4 mm的
散热片后, 其Pcm可达到10 W。 在实际功率放大电路中,为了 提高输出信号功率, 在功放管一般加有散热片。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9.1.4 提高效率的方法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9.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9.2.1 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OCL电路)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9.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9.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9.3 集成功率放大器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9.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实际的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要驱动一定的负载装置,如收音机中扬声器的音圈、 电动机控制绕组、计算机监视器或电视机的扫描偏转线圈等。所以,实际的多级放大 电路除了应有电压放大级外,还要求有一个能输出一定信号功率的输出级,这类主要 用于向负载提供功率的放大电路常称为功率放大电路。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2. 效率要高 放大电路输出给负载的功率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在输出 功率比较大时,效率问题尤为突出。如果功率放大电路的效 率不高,不仅造成能量的浪费,而且消耗在电路内部的电能 将转换为热量,使管子、元件等温度升高而损毁。为定量反
映放大电路效率的高低,定义放大电路的效率为 η,
Po 100% PE
9.1.1 分类
•按晶体管导通时间不同,可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等
iC O O O iB iB iC iC iC iC iC
t
O O
iB O iB
t
O O
iB O iB
t
t t
(a) 甲类 (b) 乙类
图 9 – 1 甲类、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第9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9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输入级一般采用具有恒流源的双输入端的差分放大 电路,其目的就是减小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提高输入 阻抗。 中间级的主要作用是电压放大,使整个集成运算放 大器有足够的电压放大倍数。 输出级一般采用射极输出器,其目的是实现与负载 的匹配,使电路有较大的功率输出和较强的带负载能力。
偏置电路的作用是为上述各级电路提供稳定合适的偏 置电流,稳定各级的静态工作点,一般由各种恒流源电路 构成。 图9-2所示为 LM 74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外形和管脚图。 它有8个管脚,各管脚的用途如下: (1)输入端和输出端
第二级为反相电路,则有 R21= RF =100 kΩ 平衡电阻为 Rb2= RF∥R21 =100∥100=50 kΩ
三、减法运算电路
如果两个输入端都有信号输入,则为差分输入。差 分运算在测量和控制系统中应用很多,其放大电路如图 9-12所示。 根据叠加原理可知,uo为ui1和ui2分别单独在反相 比例运算电路和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上产生的响应之和, 即
四、微分运算电路和积分运算电路
1.微分运算电路 微分运算电路如图9-13( a)所示。依据 u u ≈0,可得 iR=iC 所以
d(ui u ) u uo C dt,因此称为微分运算电路。 在自动控制电路中,微分运算电路不仅可实现数学 微分运算,还可用于延时、定时以及波形变换。如图913( b)所示,当ui为矩形脉冲时,则uo为尖脉冲。
(2)集成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输 入电流等于零(虚断)因为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 rid→∞,所以由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流入集成运算 放 大器的信号电流为零,即 i i ≈0
u u
图9-3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 的符号
图9-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 压传输特性

核电子学第9课滤波成形及放大器

核电子学第9课滤波成形及放大器

三、谱仪放大器中的滤波成形
3.4无源滤波成形电路
准高斯滤波成形电路
必须指出,如果所有隔离级的 A=1时,通过滤波成 形电路后的输出幅度要比输入幅度小,级数越多, 输出幅度越小。所以,我们做实验的电路板在CR(RC)m滤波成形后,在后面还要加一级放大器对输 出信号进行放大。
三、谱仪放大器中的滤波成形
2
0.1
3 4
2
4
6
8
10
12
0
t
-0.1
三、谱仪放大器中的滤波成形
3.5有源滤波成形电路
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微分和积分电路
有源微分电路 H(S)=SRC
有源积分电路 H(S)=1/SRC
有源微分电路相当于无源微分电路中CR 时间常数很小的情 况;而有源积分电路相当于无源积分电路中RC 时间常数非 常大的情况。
传输函数:
Vo ( S ) R3 1 1 H(S) Vi ( S ) R1 R2 (1 S 1 ) 1 S 2
三、谱仪放大器中的滤波成形
3.5有源滤波成形电路
常用有源滤波器
vi (t )
R3 R4 C2 R1 R2
A
vo (t )
(b)
R3 K Vo ( S ) Vc ( S ) R4 R3 K SR2C
四、通用谱仪放大器
四、通用谱仪放大器

三端稳压器
四、通用谱仪放大器

微分电路、极-零相消电路、极性转换开关、 一级放大电路
作用:使输入脉 冲宽度变窄;提 高计数率;消除 下冲;转换成形 信号极性;进行 初级放大。
四、通用谱仪放大器

限幅器与二级放大
作用:当输入信号幅度 过大时,限制成形脉冲 幅度;如果输入信号幅 度还比较小,则再次进 行放大。

第9课 压电传感器.电荷放大器

第9课  压电传感器.电荷放大器
测试技术
第9课
压电式传感器
冯志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精密机械系 2012.10
压电效应
Q kF
(Q d 33 F )
Q U C
r 0 A C
压电传感器可以看作是电荷发生器,同时它又是一个电容器。
①② 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的原理
+ T T
+ +
T T T
+
+
+ T T
-
+ + +
石英 (压电体)
+24 VDC
可用2--10mA 恒流管
ICP 内部的放大器并没有说是电压还是电荷。 Coaxial cable (同轴电缆);coupling capacitor(耦合电容)
15
100
频率响应曲线
谐振峰 可用区间
输 出 电 压 V
10 1 0.1
频率/Hz 压电式加速度计的典型频率响应曲线。特点:直流响应为0, 然后有一平坦区间,接着有一谐振峰,然后快速下降。 第一个区间是由于压电材料的漏电组引起的;第三个区间是 由于传感器机械结构的共振引起的。
- - - - - + PA + + + + 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orce Sensor
Pressure Sensor
Accelerometer
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注意: 力’和‘压力’传感器两者叫法的区别

电路中的放大器设计与优化

电路中的放大器设计与优化

电路中的放大器设计与优化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电路技术成为了许多领域的基础。

而在电路设计中,放大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会探讨放大器的设计与优化,以及相关的一些概念和技术。

第一部分: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当我们需要增强电信号的幅度时,放大器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的电路装置。

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晶体管或其他放大效果强的元件,通过控制电流或电压来增大电信号的幅度。

第二部分:常见的放大器类型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同类型的放大器。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共射放大器、共基放大器、共集放大器、差动放大器等。

每种放大器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类型。

第三部分:放大器设计中的参数和指标在放大器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一些重要的参数和指标来评估其性能。

其中包括:增益、带宽、输入和输出阻抗、失真等。

这些参数和指标对于放大器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参数和指标来进行优化。

第四部分:放大器设计中的优化技术为了提高放大器的性能和稳定性,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优化技术。

例如,负反馈技术可以用于降低放大器的失真;使用电流源可以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和稳定性;合理选择元件参数和工作点也是放大器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我们可以有效地优化放大器的性能。

第五部分:放大器的应用领域放大器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在音频领域中,放大器被广泛应用于音响系统;在通信领域中,放大器则用于信号传输和接收等方面;在医疗设备和科学仪器中,放大器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不同的领域对于放大器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也有所差异,因此设计与优化过程有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来进行。

结语:放大器在现代电路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深入理解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常见类型、参数和指标,我们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与优化,以满足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放大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各个领域带来更先进的电路技术。

放大器的设计

放大器的设计
DR=Pout,1dB-Pout,mdsdB(8.23)
第七十一页,共88页
(3) ΓSP和ΓLP
ΓSP和ΓLP是晶体管在1dB增益压缩点 时源和负载的反射系数。
第七十二页,共88页
(4) 等功率线
在史密斯圆图上,作为负载反射系数 ΓLP的函数的等输出功率点,构成等功率线。 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等功率线通常不是 圆。
第七十三页,共88页
2. A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1) 利用小信号S参量设计 (2) 利用大信号S参量设计 (3) 利用ΓSP和ΓLP设计 (4) 利用等功率线设计
第七十四页,共88页
图8.16 例8.11用图
第七十五页,共88页
8.4.2.交调失真
1. 三阶截止点IP
在非线性放大器的输入端加2个或2个 以上频率的正弦信号时,在输出端会产生 附加频率分量,这会引起输出信号的失真。
第五十六页,共88页
(2) 稳定性因子k与|S12S21|有关,所 以放大器的稳定性取决于|S12S21|随频 率的变化。 (3) 放大器的增益与S参量有关,S 参量随频率的变化会影响增益的平坦 性。
第五十七页,共88页
(4) 放大器的噪声与S参量有关,S 参量随频率的变化会影响噪声系数。 (5) 放大器输入、输出匹配网络的 特性随频率变化。
第二十一页,共88页
8.3.1 小信号放大器的设计步骤
(1) 根据放大器设计指标的要求, 选择合适的晶体管。
第二十二页,共88页
例如,若设计要求放大器的增益为G, 则应选择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满足 |S21/S12|>G的晶体管;若设计要求放大器的 噪声系数为F,则应选择最小噪声系数 Fmin<F的晶体管。
第二十三页,共88页

放大器设计——精选推荐

放大器设计——精选推荐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题名称:放大器的设计二.设计内容及要求:要求完成原理设计并通过软件仿真部分:(1)输入为100mV的正弦信号,负载电阻1KΩ,放大器的性能参数为:增益40dB、输入电阻50Ω、输出电阻≤10Ω、通频带范围300Hz~4000Hz。

(2)输入为0.5mV的正弦信号,负载电阻1KΩ,设计放大器的性能参数为:增益80dB、输入电阻≥200KΩ、输出电阻≤50Ω、通频带范围20Hz~400KHz。

(3)输入为10mV的正弦信号,负载电阻1KΩ,设计放大器的性能参数为:增益60dB、输入电阻10KΩ、输出电阻≤20Ω、通频带范围500Hz~10KHz,要求增益可调,调节步进10dB。

软件仿真部分元器件不限,只要元器件库中有即可,但需要注意合理选取。

三.设计采用的方案评析:由于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以及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本身要求较高且比较复杂,电路的参数也难算,而集成运放的电路用一定的生产工艺将晶体管,场效应管,二极管,电阻,电容以及他们之间的连线所组成的整个电路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器件。

它具有高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等多方面的优良性能,且其参数比较容易算,所以这次设计的放大器用的都是集成运算放大器。

四.设计原理:放大器是应用广泛的基本模拟电路,主要用于小信号的放大,基本性能指标有增益系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带宽)等,依据不同的性能要求选用不同的集成运放作为放大器件,不同的集成运放其增益带宽积为不同的常数,输入电阻决定于第一级、输出电阻决定于最后一级。

对于实用的电压放大电路,通常要求其输入电阻大,以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使其获得尽可能的输入电压;输出电阻小,有足够强的带负载能力;电压放大倍数大,即有足够的电压放大能力。

而单管放大电路很难满足上述性能要求。

因此采用多级放大电路。

多级放大电路有多种耦合方式,本设计采用阻容耦合。

关于放大器的课程设计

关于放大器的课程设计

关于放大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放大器的基本概念,掌握放大器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描述放大器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了解放大器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3. 学生掌握放大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放大器电路原理,搭建简单的放大器电路,并对其进行调试与优化。

2.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放大器电路的性能,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放大器应用电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放大器知识,激发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交流,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责任感。

3. 学生了解放大器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子技术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对电子技术有一定兴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放大器基本概念:介绍放大器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放大器概述- 内容:放大器的定义、放大器的作用、放大器的分类、放大器的应用领域。

2. 放大器工作原理:讲解各种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晶体管放大器、运算放大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放大器工作原理- 内容:晶体管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3. 放大器电路分析与设计:学习放大器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放大器电路的设计步骤。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放大器电路分析与设计- 内容:放大器电路分析方法、放大器电路设计步骤、放大器电路性能指标。

第9-10讲-放大器设计

第9-10讲-放大器设计
1250MHz
工作频率 500MHz 750MHz S11
0.70 57
S12
0.0447
S21
10.5136
S22
0.79 33
0.56 78
0.0533
8.6122

2

2
RL
2
同理可得输入端口稳定性判定圆

R S
C
R 2 S

I S
C
I 2 S

RS
2
( S11 S 22 ) R I Cs Cs jCs 2 2 S11 R S12 S 21 s S 2 2 11
12
I L
C
I 2 L

S12 S 21
2
2 2
- S 22
11
第8章 放大器设计

2
2
- S 22
2

R L
C
R 2 L

I L
C
I 2 L

S12 S 21
2
2 2
- S 22
2 2
- S 22 0
2
- S 22 0

R L
C
R 2 L
2 in
2
1 - S
2 22
2
13.7411.38dB
L
bs 1 Pinc 2 1 ins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A 78.1mW18.93dBm
Vs z0 1 2 z s z0 2 1 ins
2
74.7 mW
P 1mW 18.73dBm inc dBm 10lgP inc

放大器课程设计

放大器课程设计

一. 设计要求该设计为COMS 运算放大器的设计,要求全部采用COMS 工艺设计。

其具体的对各性能解释如下:1.小信号低频增益:运放在小信号低频输入信号状态下的电压放大倍数2.单位增益带宽:运放在开环状态下当放大倍数为1时的带宽3.相位裕度:运放在开环状态下放大倍数1时的相位和180度的差值4.转换速率:运算放大器闭环时增益为1时,在一定的负载条件下。

当输入信号为阶跃信号时,输出电压的最大变化率5.建立时间:运算放大器闭环增益为1时,在一定的负载条件下,当输入信号为阶跃大信号时,输出电压达到某一特定值时所需要的时间。

6. 共模抑制比:运放在开环状态下,对共模信号或共模噪声的抑制能力。

表达式为:20log /()d C C M RR A A db7.电源电压:提供运放的工作电压8. 输入共模范围:可通过运放的输入输出跟随特性来确定输入共模范围。

将运放反向端和输出相连构成单位增益电压跟随器,逐渐增加同向端的直流电压,当运放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时,所对应的输入直流电压就是它的输入共模范围。

9. 电压输出范围:运放在开环状态下,电压输出范围能够达到的最大范围。

10. 负载电容:运放在开环状态下,所能带动的最大电容负载。

11. 功耗:运放在开环状态下,允许消耗的最大静态功耗。

12. 电源电压抑制比:运放在开环状态下对电源电压波动的抑制能力。

二.运放器的主体设计晶体管级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一般流程是:根据指标,结合已经学习了解的基本电路和结构进行电路元件参数值的估算,通过估计电路SPICE 仿真的初始电路描述文件。

1. 运算放大器的手工计算假设从该运放设计采用的工艺模型中查到一下主要工艺参数24,p p ox n k u C K p C ox u =⨯==⨯0.7,0.9THN THP V V V V ==(1) 通过运放转换速率SR 求M5的漏极电流假设:网络补偿电容2C C pf =,因为5/100/D C SR I C V us ==,Id5的M5漏极电流,则5200D C I SR C u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出GS和GL得
(11-20a)
(11-20b)
变量B1,C1,B2,C2定义为
(11-21a) (11-21b) (11-21c) (11-21d)
只有平方根内的数为正时,式(11-20)才可能有解,因为此时这 等效于K>1
当S12=0时,GS=(S11)*, GL=(S22)*,此时最大变换功率增益为
工作衰减LA与插入衰减Li间相差一个常数
(Z s Z L ) 2 LA Li 10 lg 4Z s Z L
(11-4)
可见,当Zs=ZL时,LA=Li。 变换功率增益在输入输出皆匹配时(Gs= GL=0),GT=|S21|2。此 外若S12=0(或小到可以忽略),变换功率增益称为单向变换功率增 益GTU:
此后,微波电路朝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趋势发展,即把 传输线、有源器件和其他元件集成到单片半导体基片上。第一批单 一功能的 MMIC是在20 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但更为复杂的 电路、诸如多级FET放大器、3比特或4比特相移器、整体的发射\接 收雷达模块以及其他电路,现在已可加工成 MMIC。当前的发展趋 势是有更高性能、更低价格和更高复杂度的MMIC。 在近代RF和微波系统中,放大是最基本和广泛存在的微波电路 功能之一。早期的微波放大器依赖于电子管(诸如速调管和行波管) 或基于隧道二极管或变容二极管的负阻特性的固态反射放大器。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固态技术惊人的进步和革新,导致今天大多 数 RF 和微波放大器均采用晶体管器件,诸如 Si 或 SiGe BJT, GaAs HBT, GaAs或InP FET,或GaAs HEMT。微波晶体管放大器具有结实、 价格低、可靠和容易集成在混合和单片集成电路上等优点,并可在 频率超过100GHz范围内,于需要小体积、低噪声系数、宽频带和中 小功率容量的场合应用。
①稳定性圆
假如放大器是无源稳定的,则
(11-9a) (11-9b)
若该器件是单向的( S12=0 ),则这些条件可简化为 |S11|<1 和 |S22|<1。用Smith圆图可方便地求出 GS和GL值的取值范围并画成输入 和输出稳定性圆(Stability Circles)。 稳定性圆的定义: |Gin|1[ 或|Gout|1]在 GL ( 或 GS) 平面上的轨迹。 所以该稳定性圆确定了稳定的和潜在不稳定的GL 和GS之间的边界。 注意:对于无源匹配网络必有 |GS|<1 和 |GL|<1 ,因此稳定性工作 点必位于Smith圆图的单位圆内。 由(11-9a)表示的|Gin|1得条件为
7.2 单级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1. 最大增益设计(共轭匹配)
若晶体管给定,变换功率增益 GT 中的晶体管有效增益系数 G0 是 固定的,放大器的总增益由匹配节的增益GS和GL控制,若满足
(11-17a) (11-17b)
且假定匹配节无耗,则变换增益有最大值
(11-18)
输入输出匹配节需同时匹配
(11-19a) (11-19b)
(11-14a) (11-14b)
若|S11|>1或|S22|>1,则该放大器不可能是无条件稳定的,因为总 能选取具有Z0的源或负载阻抗使GS0或GL0,引起|Gout|>1或|Gin|>1; 若器件是条件稳定的,则GS、GL的工作点必须选择在稳定区域,并 最好在几个接近设计频点检查其稳定性。
图11.4 条件稳定的器件的输出稳定圆稳定区域图示 (a) |S11|<1 (b) |S11|>1
图11.6 例2中用于输入匹配网络设计的Smith圆图
图11.7 例2中放大器的电路设计和频率响应 (a) RF电路 (b) 频率响应
2. 等增益圆和固定增益的设计
在许多实际情况中,更可取的设计是使增益小于可获得的最大 增益,以便扩展带宽或者获得放大器增益的设定值,也即为了降低 总增益要故意引入失配,这可通过设计所需增益的输入输出匹配节 来完成。通过在Smith圆图上画出等增益圆,可使设计过程简便,等 增益圆代表给定固定增益(GS和GL)值的GS和 GL轨迹。此处我们的讨 论涉及单向器件的情况。 对于单向器件,|S12|=0(或小到可以忽略),这可极大简化设计过 程。将 |S12| 近似为零引起的变换增益误差由 GT/GTU 给出。这个比值 的界限可表示为
(11-22)
【注记】源和负载与晶体管共轭匹配时,(11-18)定义的变换功 率增益方有最大值。若晶体管是无条件稳定的,则GTmax还可表示为
S 21 2 GT max K K 1 S12
(11-23)ຫໍສະໝຸດ 若器件是条件稳定的,则最大增益提供的结果不是很有意义, 因为K<1时源和负载不能同时共轭匹配。此时可定义最大稳定增益, 即(11-23)中K=1时的最大变换功率增益
(11-16)
若m>1,则该器件无条件稳定,并且,较大的m值意味着较大的 稳定性。
【例1】一个GaAs FET在频率为2GHz、偏置电压为Vgs=0时的S参量 为(Z0=50ohm)
试检验其稳定性,并在Smith圆图上画出稳定性圆。 【解】

,但K<1 ,因此为条件稳定,稳定性圆的圆心和半径:
图11.5 例1中的稳定性圆
(11-10)
经过复数运算可得输出稳定性圆方程
(11-11)
圆心
半径
(11-12a)
(11-12b)
将S11和S22互换,可获得输入稳定性圆的相似结果
圆心 半径
(11-13a)
(11-13b)
输入稳定性圆一侧将有 |Gout|<1 ,而在另一侧有 |Gout|>1 ;同样, 输出稳定性圆一侧有 |Gin|<1 ,而在另一侧有 |Gin|>1 。因此仍需确定 Smith 圆图上哪个区域代表 |Gin|<1 和|Gout|<1 的稳定性区域。确定方法 如图11.4所示。 若器件是无条件稳定的,则稳定性圆必须全部在Smith圆图的外 边(或者完全包围Smith圆图),数学表示如下:
可见满足无条件稳定的。 Step 2. 求满足最大增益时的GS, GL以及最大总变换增益
有效增益系数为
则总变换增益为
Step 3. 由已求解出的GS, GL结合Smith圆图求解输入输出匹配电路 圆图求解过程见图11.6所示,晶体管放大器的电路设计和频率响 应如图11.7所示。图11.7(a)示出了RF电路图,利用CAD软件包可以 计算器频率响应,如图11.7(b)所示,由图知,在4GHz处预期的增益 是16.7dB,有很好的回波损耗,增益下降1dB的带宽约为2.5%。
2. 放大器二端口功率增益
放大器的增益和稳定性分析基于其二端口S参量。
① 二端口功率增益定义
功率增益: G=PL/Pin是耗散在负载 ZL的功率与传送到二端口网络 的输入端功率之比,与ZL有关,而与Zs无关。 可用增益:GA=Pavn/Pavs是来自二端口网络的可用功率与来自源的 可用功率之比,求可用功率时,假定源和负载均共轭匹配,且与 Zs有关,但与ZL无关。 变换功率增益:GT=PL/Pavs是传送到负载的功率与来自源的可用 功率之比,它与Zs和ZL均有关。
② 无条件稳定的检验
稳定性圆可用于确定条件稳定放大器电路的GS和GL 区域,事实 上可用K法来校验放大器是否处于无条件稳定:
(11-15a) (11-15b)
这两个条件组合是无条件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即若器件的S参 量满足K检验标准,则为无条件稳定,否则即为条件稳定。此外, 若器件是无条件稳定的还须满足前提|S11|<1和|S22|<1。 K检验标准是无条件稳定的数学上的严格条件,然而不能用 它比较两个或多个器件的相对稳定性,因为它涉及到两个单独存在 的参量。近年来提出的m参量可作为新的判据:
第8章 放大器设计
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单级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MIC介绍
射频与微波功率放大器
7.1 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1. 历史简述
目前为止,我们已讨论过的元件和电路都是线性和无源的,但 在实际的微波系统中,总是需要使用某种非线性的和有源的元件, 包括晶体二极管、三极管以及真空电子管器件,可被用于信号检测、 混频、放大、倍频、开关以及用作微波和RF信号源。 早期无线电工作中,最早的检波二极管是触须式晶体检波器。 用做检波器和放大器的真空电子管的出现使绝大多数无线电系统摒 弃了这一元件,但后来 Southworth 在 20 世纪 30 年代进行的波导实验 仍使用了晶体检波器,因为在那个年代电子管检波器达不到如此高 的频率。在20世纪20年代,为无线电应用还首先开发了变频和外差 接收。随后,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MIT辐射实验室把这些相同的 技术应用到了微波雷达接收机的设计中,且采用晶体管检波器作为 混频器,直到20世纪60年代微波固态器件出现重大进展之后,它才 不再风光。人们发明了 PIN 二极管,并把它用于微波开关和相移器 中。在 1952 年, Shockley 开发出了场效应管( FET ),并且第一批 FET是制作在硅片上的。第一批微波GaAs FET开发于20世纪60年代 后期。
图11.3 单向FET等效电路和用于计算单向变换功率增益的源和负载终端 (11-8)
该式表明共轭匹配FET放大器的增益是按1/f2(或者6dB/倍频程) 下降的有趣结果。
3. 稳定性及稳定性圆
如图11.2所示的电路中,假如输入或输出端口阻抗中有负实部, 则该电路有可能发生振荡,这意味着|Gin|>1或|Gout|>1。因为Gin和Gout 依赖于通过匹配网络提供的GS和GL,可定义两类稳定性: 无条件稳定:假如对所有无源信号源和负载阻抗,有 |Gin|<1或|Gout|<1,则此网络是无条件稳定的。 条件稳定:假如仅对某些确定范围的无源信号源和负载阻 抗,则有|Gin|<1或|Gout|<1,则此网络是条件稳定的,这种 情况也称为潜在的不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