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
“仁、义、礼、智、信”的意蕴内涵
![“仁、义、礼、智、信”的意蕴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84e9f4e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5.png)
“仁、义、礼、智、信”的意蕴内涵“仁义礼智信”为儒家的“五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提出“仁、义、礼”,孟⼦延伸为“仁、义、礼、智”,汉代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他与五⾏说“⾦⽊⽔⽕⼟”,古⼈创作的“ 梅花篆字 ”、“梅报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乐、长寿)”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因素。
三字经之中的“⽈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它们的提出,是为了维护当时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因此掺杂了⼀些思想糟粕,需要我们批判性地继承其中的精华。
上溯远古,“仁、义、礼、智、信”的造字也颇有意蕴。
“仁”造字本义视⼈若已,同情包容仁,甲⾻⽂(⼈)+(⼆,等同、相等),表⽰⼈⼈相等,亦即等⽽视之,视⼈若已,将⼼⽐⼼,同情包容。
造字本义:动词,尊重⼈道,相信⼈性相通,视⼈若已,同情包容,尤指强势者对弱势者的厚道。
⾦⽂将甲⾻⽂字形中的“⼈”写成“⼫”。
籀⽂将⾦⽂字形中的写成。
有的籀⽂将“⼈”写成“千”(众多,代表众⽣)、“⼼”(慈爱)会意,表⽰⼼怀众⽣,宽容博爱。
篆⽂承续甲⾻⽂字形。
还有⼀种解释:仁,从⼈从⼆:从⼈,表⽰⼀个站⽴的⼈;从⼆,表⽰:(1).代表数⽬字,复数。
指“不仅是我⼀个⼈,还有我以外的很多⼈;⽼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将⼼⽐⼼对待每⼀个⼈。
(2).代表天、地,指做⼈要效法天地。
三代表天、⼈、地三才。
仁字从⼆不从三,即要化掉⼈⼼,只怀天地⼼,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来为⼈处事,即有博爱⼼、包容⼼,⾃会产⽣仁爱⼼。
这是个⼈⾃我提升之道。
(3).作”丄“字⽤,为上。
代表崇尚、提升、升华。
“仁”中国古代⼀种含义极⼴的道德范畴。
本指⼈与⼈之间相互亲爱。
孔⼦把“仁”作为最⾼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体,形成了以“仁”为核⼼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内容。
仁义礼智信24个字理解
![仁义礼智信24个字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490223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3.png)
仁义礼智信24个字理解摘要:一、仁义礼智信概述1.仁:爱人、慈悲、关爱他人2.义:公正、合理、道德规范3.礼:仪式、规矩、行为准则4.智:智慧、知识、思考能力5.信:诚信、信任、诚实守信二、仁义礼智信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1.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价值观2.孟子四端:仁、义、礼、智是孟子提出的四个道德品质3.道德修养:仁义礼智信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三、仁义礼智信在现代社会的意义1.社会和谐:仁义礼智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2.人际关系:仁义礼智信对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个人成长:仁义礼智信对个人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正文:仁、义、礼、智、信,这五个词汇虽然只有24个字,却浓缩了我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价值观。
它们分别代表着五种道德品质,不仅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仁,即爱人、慈悲、关爱他人。
仁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提倡人们关爱他人,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仁的实践表现为慈爱、宽容、同情和善良,这些都是一个人具有高尚品质的象征。
义,意为公正、合理、道德规范。
义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道德准则,要求人们对待别人要公正无私,对待自己要有道德约束。
义的具体表现为忠诚、勇敢、正义和公平,这些品质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礼,是指仪式、规矩、行为准则。
礼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礼的实践包括尊重他人、遵守秩序、礼貌待人等方面,这些都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
智,代表智慧、知识、思考能力。
智是人们在认识世界、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能力。
儒家强调智的重要性,认为智慧是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智的培养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信,意为诚信、信任、诚实守信。
信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道德品质,强调人们要诚实对待他人,遵守承诺。
信的具体表现包括真诚、信任、诚实和守信,这些都是一个人值得信赖的重要品质。
仁义礼智信内容
![仁义礼智信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37dbc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e.png)
仁义礼智信内容一、仁仁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一个有仁心的人,不仅能够关心自己的利益,更能够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仁者爱人,善待他人,以宽容和宽恕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过错,以和善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仁心的力量能够化解冲突,促进和谐。
当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就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建立良好的互动,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友谊和支持。
二、义义是指对正义和道义的忠诚。
一个有义气的人,能够明辨是非,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不为私利而背离良知。
在面对诱惑和压力的时候,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做出正确的选择。
有义气的人能够成为他人的榜样,引领道德风尚。
只有在遵循正义与道义的道路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礼礼是指对社会规范和礼仪的尊重和遵守。
一个有礼貌的人,能够遵循社会的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权益,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能够注重言行举止的得体和谦逊,以礼待人。
礼仪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更是一种内心的修养。
只有懂得尊重他人和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我们才能够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智智是指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和运用。
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仅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和判断。
智者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智慧,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五、信信是指对他人和社会的信任和诚信。
一个有信用的人,言行一致,守信用。
信任是人际交往和社会合作的基础,只有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我们才能够实现更大的合作和共赢。
同时,诚信也是个人品格的体现,只有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我们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和践行这五德,以仁为本,以义为准则,以礼为规范,以智为引导,以信为基础,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有序、有智慧、有诚信的社会。
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
![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3d39790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2.png)
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宝贵财富,其中包括了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在社会中起到了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本文将从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
一、仁:仁者爱人,关怀他人的福祉仁是中国人传统美德的核心之一。
在中国文化中,仁被视作是最高尚、最伟大的美德。
仁有着深厚的道德内涵,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关注。
仁者尽力担当起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关心他人的疾苦和幸福。
因此,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仁德是指待人宽厚、关怀他人、乐善好施,促进和谐和共同进步。
二、义:讲究公平正义,秉持道义准则义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又一核心价值观。
义包括了对公平正义的尊重和追求。
在中华文明中,义是社会伦理和道德的根本原则之一。
人们应秉持道义准则,做到正直、公平、诚实、厚道,对待他人宽容、公正,坚守道义,并为实现公平与正义而努力。
三、礼:以礼教育,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礼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之一。
礼是一种信仰、行为准则,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人们需要尊重他人、注重礼节、遵守规范。
礼教育人们如何做人、待人,使人们具备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能力,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
四、智:追求知识,推动社会进步智是中国传统美德中的核心之一。
中国文化强调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智慧被视为一种美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被鼓励通过学习和思考获得智慧,智者被尊崇和仰望。
智慧不仅是个人追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智慧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内涵,包括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洞察力。
五、信:言行一致,重视信任和诚信信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中国古代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美德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诚信。
信不仅指言行一致,更涵盖了对他人的信任和对社会道义的尊重。
“仁义礼智信”释义
![“仁义礼智信”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05654ac3b4daa58da1114a37.png)
“仁、义、礼、智、信”的释义一,仁、仁仁字并无简化,不过一般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意思。
仁是会心字,从人,从二。
《说文解字》说人是“天地之生,最贵者也。
”还说,凡是属于人的都从人。
二,是会心字,古文作“丄” ,就是上字。
二、上都是高的意思。
《说文解字》说,二是地之数。
那么,联合起来看,仁就是专属于世上的人的崇高情怀。
儒家讲“仁义礼智信” ,仁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
《说文解字》说,“仁,亲也。
”人与人相互和蔼关爱。
《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
”“温良者,仁之本也。
”“仁者能够观其爱焉。
”。
《春初·元命苞》说,“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仁者是对有仁德者之称。
有时,用仁来指有恩于万物生育的事物。
古代向来尊崇德政,以为尊品德仁的才能够叫做王。
此刻称果实的核为“仁” ,其实古代称其实为“人” ,果人、核桃人。
明朝后才改作“仁”。
二,义、义义字被简化得改头换面了。
正体的“义”是会心字,从我,从羊。
我是会心字,从戈,从戈。
戈是兵器。
象形字羊表祭牲。
这个金属的戈使得义字充满了铿锵的阳刚氛围,因为要肩负风险和责任;而献祭的羊又表示了义是富含自我牺牲敬神的。
先人讲:义不杀生,义不杀少。
义的本义是,合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
杀身成仁是因为先人笃信当仁不让。
而简化字“义”已失掉原意。
三,礼、礼《说文》讲,“礼,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
”最初始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儒家向来重礼,这个礼字但是有的说的。
礼是会心字,从示,从丰。
丰字从豆象形,古代祭祀用的器,假如用于事神就叫礼。
示是会心字,小篆字形,示字上边的“二”是古文“上”字,下边的“小”字本是三竖,三竖代表日月星,《周易》讲“天垂象,见吉凶。
”只有察看上天的天文,才能洞察人间的变化,这是因为天象是神用来垂示人类的手段。
示作为一个汉字部首,其字多与祭祀神明相关,比方:祝,祭主的赞词;福,天神佑护才叫福;禅,帝王祭天;社,是土地之神。
“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
![“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https://img.taocdn.com/s3/m/f063ab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0.png)
“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被视为儒家思想的基石之一。
这些字眼代表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和行为准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分别解释一下这五个字的真正涵义。
1.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代表着爱、慈悲、同情和宽容等美德。
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可以表现为对家人、朋友、同胞以及陌生人的关爱和帮助。
在儒家看来,仁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能够驱使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和决策。
2.义:义代表着公正、合理和适当的行为准则。
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儒家强调要根据自己的良心和道德观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义还包括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反思,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3.礼:礼是社会秩序和和谐的基石,代表着礼仪、规矩和传统等。
在儒家看来,人们应该遵循礼的规范,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礼不仅可以调节人际关系,还可以强化社会的道德风尚。
4.智:智代表着智慧、知识和理性等。
在儒家看来,人们应该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
智也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能够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避免被感性情感所左右。
5.信:信代表着诚实、信任和信誉等。
在儒家看来,人们应该遵守诺言,讲信用,对待他人要真诚和信任。
信也是人际关系的基石之一,能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眼代表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和行为准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价值观不仅在古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现代社会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仁义礼智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中,人们如果能够秉持这些价值观,尊重他人、宽容待人、讲信用、重承诺,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
这样的社会必然是充满和谐与活力的。
其次,“仁义礼智信”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指引。
在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境时,如果人们能够深入理解并践行这些价值观,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和成就。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什么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f4a099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9.png)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什么仁义礼智信的意思:“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三字经之中的“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混。
”英语翻译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courtesy, wisdom and trust构成及发展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性善说”,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 (《孟子·告子上》)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何谓仁?仁者,仁义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做到关照,即为仁。
仁者,易也。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能舍,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仁义礼智信每个字代表什么意思?
![仁义礼智信每个字代表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b2ffd41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48.png)
仁义礼智信每个字代表什么意思?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三字经之中的“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混。
”
解读
何谓仁?
仁者,仁义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做到关照,即为仁。
仁者,易也。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能舍,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何谓礼?
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何谓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何谓信?
信者,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那时的
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
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仁义礼智信德的意思
![仁义礼智信德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b1ec03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e.png)
仁义礼智信德的意思
仁、义、礼、智、信、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人们在道德、行为和思维方面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
1. 仁:指的是仁爱、仁心,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它要求人们以善良、宽容、慈悲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益,努力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公益。
2. 义:指的是正义、公正,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遵守和维护。
它要求人们有良好的道德判断力,能够分辨是非、公正与不公正,秉持正义的原则行事,不偏袒不公。
3. 礼:指的是礼仪、礼貌,是尊重和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规范。
它要求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遵守规范、讲究礼貌、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维护社会和谐。
4. 智:指的是智慧、学识,是指人们通过学习和思考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它要求人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智慧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5. 信:指的是诚信、守信,是对他人和社会的承诺和信任。
它要求人们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不欺骗他人,坚守道德底线,维护社会信用和人际信任。
6. 德:指的是品德、道德,是指人们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和道德修
养。
它要求人们具备正直、勇敢、谦虚、宽容等美德,以及对道德规范的自律和遵守。
这六个价值观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为人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指导。
它们的实践旨在构建一个和谐、公正、善良的社会,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思维能力的人。
孟子仁义礼智信的含义
![孟子仁义礼智信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6d1b75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3.png)
孟子仁义礼智信的含义
孟子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如下:
1.“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
孟子认为,“仁”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2.“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
孟子认为,“义”是人性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3.“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
孟子认为,“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石。
4.“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
孟子认为,“智”是人生的指导原则,是人们认识世界、理解生活的重要工具。
5.“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孟子认为,“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是社会秩序的保障。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信,旨在规范人的行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仁义礼智信24个字理解
![仁义礼智信24个字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6c6c88e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5.png)
仁义礼智信24个字理解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仁:关爱他人,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2.义:公正合宜,符合社会道义
3.礼:尊重他人,维护社会秩序
4.智:求知识,明理性,发挥智慧
5.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正文
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道德准则。
下面我们来详细理解一下这 24 个字的含义。
首先是“仁”。
仁的意思是关爱他人,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以仁为本,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充满爱心,和谐相处。
接下来是“义”。
义的意思是公正合宜,符合社会道义。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坚持正义,维护公平,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社会道义。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公正,人们才能安心生活。
然后是“礼”。
礼的意思是尊重他人,维护社会秩序。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遵循礼仪,尊重他人的习惯和风俗,不侵犯他人的尊严。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人们才能友好相处。
再来是“智”。
智的意思是求知识,明理性,发挥智慧。
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增长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把握生活。
最后是“信”。
信的意思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诚实待人,遵守诺言,不欺骗他人。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信任我们,
我们也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总的来说,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https://img.taocdn.com/s3/m/96cd29c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5.png)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出自儒家学说,这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不败于世的根本,也是为人处世做人的规则。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温良恭俭让的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
忠孝勇恭廉的意思是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仁义礼智信”指的是人应崇尚、追求的五种高尚品德,“温良恭俭让”指的是人应培养、陶冶的五种高尚品性,而“忠孝勇恭廉”指的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
品德之于品性,侧重的是德性,更多的是对人的为人处世原则的概定;品性之于品格,侧重的是性情,更多的是对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品格之于品德,侧重的是风格、人格,更多的是对人的持家理政风格、人格的概定。
三者中,品德是基础,品性显现的是品德自身的外现形态,品格显现的是品德表象化后的典范。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实为里、表的关系,多种美德实际上统筹于一个核心,分野为三个方面、三种层面,它们相互拱戴、相得益彰、水乳交融。
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https://img.taocdn.com/s3/m/4153941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1.png)
仁义礼智信的真正含义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当前,我国正在着力构建与谐社会。
实现社会的与谐发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
社会的与谐既源于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社会稳定与协调的理想状态;它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与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
作为目标,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完全一致的。
社会主义与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与谐相处。
无疑,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教育,会大力促进与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自古以来,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它作为每个社会成员做人做事的准则,影响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家庭的团结与与睦、支撑着社会的与谐与安定。
儒家所倡导的“五常”不仅仅是简单地说教,而更有深刻的内涵!“仁”的涵义什么叫五常?作为常人,需要守住这最基本的五种要求。
做人要有爱心、仁厚之心、仁慈之心,不然,对人发狠就是对自己的生命发狠。
拿刀去割人家皮肤很残忍,如果拿刀去捅人家就更加残忍。
大家可以看,有些人打架的时候发狠,眼睛血红血红的,就想拿刀去捅人家。
如果人一动这个念头就呈现了动物相,就像动物世界里面狮子追着兔子咬,吃的时候眼睛会显得通红!还有魔鬼吃人的时候瞪大眼睛也是没有仁慈之心的。
大家到寺庙、道观的时候,看到一些佛祖与神仙的相都是慈眉善目的,那种光是柔与、仁慈的,让人感觉到温暖,让人愿意去拥抱,让人感觉抱在怀里很舒服很坦然,就是因为人家佛祖神仙有仁慈之心。
从对亲友的仁慈之心,扩展到天下众生的仁慈之心就是人由凡到圣的过程!所以儒家说“兄友弟恭”,对兄弟的有爱推广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扩展到更大的爱心,对所有人都有仁爱之心,就不要分彼此了。
“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之欧阳语创编
![“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之欧阳语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5d9950013186bceb18e8bb31.png)
:“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自古以来,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什么叫五常?作为常人,需要守住这最基本的五种要求它作为每个社会成员做人做事的准则,影响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家庭的团结与和睦、支撑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儒家所倡导的“五常”不仅仅是简单地说教,而更有深刻的内涵!“仁”的涵义何谓仁?大忠大爱是为仁仁者,仁义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做人要有爱心、仁厚之心、仁慈之心,不然,对人发狠就是对自己的生命发狠。
拿刀去割人家皮肤很残忍,如果拿刀去捅人家就更加残忍。
大家可以看,有些人打架的时候发狠,眼睛血红血红的,就想拿刀去捅人家。
如果人一动这个念头就呈现了动物相大家到寺庙、道观的时候,看到一些佛祖和神仙的相都是慈眉善目的,那种光是柔和、仁慈的,让人感觉到温暖,让人愿意去拥抱,就是因为人家佛祖神仙有仁慈之心。
从对亲友的仁慈之心,扩展到天下众生的仁慈之心就是人由凡到圣的过程!“义”的涵义何谓义?大孝大勇是为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义者宜也,。
你欠人家钱,人家在你困难的时候帮你,你现在有钱了不还,假装忘记了,被人家追问的时候还耍赖,这就是不义。
这种不义之人容易得皮肤病,因为他没有脸啊!这人耍赖成这样怎么能有脸呢?忘恩负义啊!在你困难或是身心疲惫的时候,人家敞开胸怀帮助你、把你接到家里来给你东西吃、用暖语解开你的心结、让你疗养身心。
后来遇到一点小事你却恩将仇报,大骂人家,甚至有些人还偷抢朋友的钱,这种人恐怕谈不上做人的资格了。
不应该做的他这样做了,这样的人哪有脸去面对他人?所以有宜为人之本。
比如说有些人在银行金融部门打交道,看到眼前大笔钱,由于自己手脚不干净,就把那些钱拿出来了,但是这些钱是众生的,不应该据为己有!我们经常看到贪官因为手中之便把社保基金、退休基金、住房基金等据为己有,这些人死了之后果报会很惨。
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
![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https://img.taocdn.com/s3/m/975bed2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c.png)
; :“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自古以来,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什么叫五常作为常人,需要守住这最基本的五种要求它作为每个社会成员做人做事的准则,影响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家庭的团结与和睦、支撑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儒家所倡导的“五常”不仅仅是简单地说教,而更有深刻的内涵“仁”的涵义何谓仁大忠大爱是为仁仁者,仁义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做人要有爱心、仁厚之心、仁慈之心,不然,对人发狠就是对自己的生命发狠;拿刀去割人家皮肤很残忍,如果拿刀去捅人家就更加残忍;大家可以看,有些人打架的时候发狠,眼睛血红血红的,就想拿刀去捅人家;如果人一动这个念头就呈现了动物相大家到寺庙、道观的时候,看到一些佛祖和神仙的相都是慈眉善目的,那种光是柔和、仁慈的,让人感觉到温暖,让人愿意去拥抱,就是因为人家佛祖神仙有仁慈之心;从对亲友的仁慈之心,扩展到天下众生的仁慈之心就是人由凡到圣的过程“义”的涵义何谓义大孝大勇是为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义者宜也,;你欠人家钱,人家在你困难的时候帮你,你现在有钱了不还,假装忘记了,被人家追问的时候还耍赖,这就是不义;这种不义之人容易得皮肤病,因为他没有脸啊这人耍赖成这样怎么能有脸呢忘恩负义啊在你困难或是身心疲惫的时候,人家敞开胸怀帮助你、把你接到家里来给你东西吃、用暖语解开你的心结、让你疗养身心;后来遇到一点小事你却恩将仇报,大骂人家,甚至有些人还偷抢朋友的钱,这种人恐怕谈不上做人的资格了;不应该做的他这样做了,这样的人哪有脸去面对他人所以有宜为人之本;比如说有些人在银行金融部门打交道,看到眼前大笔钱,由于自己手脚不干净,就把那些钱拿出来了,但是这些钱是众生的,不应该据为己有我们经常看到贪官因为手中之便把社保基金、退休基金、住房基金等据为己有,这些人死了之后果报会很惨;人家的钱财是活命的,而被人拿走就像没有气血的人,他是活不了的从因果的角度,好多贪官的报应很惨;死后先入地狱,即使来生做人也得白血病;白血病是什么,就是血液不干净他们为什么血液不干净,因为他们是吸血鬼,他们吸的都是别人的血啊那些贪官污吏,自己不劳动,把别人养命的钱财吸到自己那里就叫吸血鬼;一个人如果用自己的权利和财富霸占他人的财富,那么他就会得白血病;从西方生物学的角度是因为血中某个基因突变,导致白细胞的恶性增长;为什么他身上的基因突变,而别人不突变呢这不是根源,把他过去生命的信息拉出来看看,就能看到很多这些信息;你就会发现他得白血病是因为太贪婪,做了太多不义之事;因此人遇到绝症,首先要忏悔,因为做了好多不仁不义之事;因此,义为人之常“礼”的涵义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家国天下为礼“礼”,即礼貌、礼节、礼仪;人有上下、尊卑、老幼,如果没有规矩就乱套了;父母、老师想教他点东西,他嬉皮笑脸肯定是教不进去;上课的时候他目中无人,迟到、早退、进进出出,与人说话的时候恶言恶语,怎么可能赢得别人对他的尊重;这种人容易恶口伤人他的语言太多充满了为所Yu为的私语放纵,给人家感觉受不了;这种不讲礼节,一旦自己受不了,就发狠,狂躁地骂人所以没有礼貌的人,喜欢对人动手动脚;道理很简单,就是阴阳转换;人活着时候规规矩矩的,守礼节,不动手动脚,不嬉皮笑脸,不哄骗别人,死后依然心胸坦荡和拥有一身浩然正气,儒家讲守礼不是简单地说教最终还是为了自己好,人敬别人一尺,人家敬自己一丈嘴巴上、手脚上敬人家,心更加要恭敬我们经常嘴巴上说“谢谢”,内心上却发出“哎呀,谁谢你啊”这样扭曲的信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真诚说“谢谢”,和礼节性地说声“谢谢”,它们发出的光是不同的一个是浮光掠影,一个是纯正的光给人感觉到的温暖也是不同的我们每个人的每个念头是否至真至诚,礼节是否真正地参悟了礼节背后生命的涵义,每个人生命体验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智”的涵义刚柔相济为智福亏自赢为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大恩大恕是为智;“智”就是智慧,智慧能参悟不同事物,不同人之间的差异和变化的规律;大家都知道,贪婪纵Yu的人是谈不上智慧的,他是生命能量打向一个方向,他的水不能洒向其它的方向;“肾属水,水主志”这是中医的说法,肾精不足,自然大脑不灵光,智力低下,记忆力差,而聪明的人脑髓充盈;脑髓又取决于骨髓,骨髓实际上是骨气的精华,骨气来源于肾精所以年纪大的人脑子反应不灵光,记忆力衰退,原因就是肾精不足;因此,一个人要记忆力好,脑子聪明,一定要节Yu保精,不能贪婪;一个贪婪纵Yu的人是越变越蠢的“万恶淫为首”,就是淫Yu把人生命的灵光给耗掉了,没有精力做其它的事情;所以很多小孩小时候很聪明,而长大后犯了邪Yin,就会越来越笨、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从中医的望诊来看,一个人两眼无光,神光是很散,显得浮光掠影,而不会深邃,他就会很肤浅,不可能有深入地思考;因为他的肾精比较少,不够充盈;而肾精充盈的人眼睛很亮眼睛很深邃,充满灵光所以人要做事情而不会遇到困难,想做到看啥懂啥,就必须淡薄情Yu,不为外物所困;相反,他就会老是皱眉头,这不懂,那也不懂,想做事情又老忘事情;纵Yu贪婪、不爱惜自己就是咎由自取;“信”的涵义一诺千金为信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信”字,大家可以看到它是单人旁加一个“言”字;是指令人信服的话,让人感觉有信用的话;如果一个人在别人面前承诺,结果一转身忘记了,或者根本不当一回事;我们说他不守信用,这种人有什么样的特点:答应别人帮他们做件事情,人家对他有期待,整天等他回复消息就是没动静,结果下次人家就不会信他了;守信,为人之本;言而无信的人,这种人大家都不信他人家都不信他,他就会变成孤家寡人变成孤家寡人就显得很冰冷,他活在一个自私的世界里为什么人不守信呢其实本质就是因为自私;儒家五常与佛家五戒本质相通大家看,仁义礼智信是不是人的五常,把这五常一翻过来就是人的五种经常犯的错误,就是佛家讲“五戒”要戒的对象;第一,不仁就是杀生,杀生害命的人必然短命;一个人放生,去给别人生命,他的生命自然也会长久,辅助生命自己身体也不会得病;“仁”在佛家对应的就是不杀生,不杀生害命;第二,不偷盗就是义,不该你拿的东西你拿了;第三,不邪Yin就是礼有了礼他不会对人家动手动脚,胡思乱想,甚至对人乱摸;第四,不喝酒就是智,喝酒耍酒疯的人就是放纵;一个发酒疯的人哪有什么正常的智力,经常酒后失言,打人,积累的是怨恨;第五,不两舌、不妄语就是守信,所以佛家和道家的都是相通的;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或者更简化为“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什么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d09b54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9.png)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什么仁义礼智信的意思:“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之中的“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混。
”英语翻译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courtesy, wisdom and trust构成及发展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 “性善说”,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 (《孟子·告子上》)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何谓仁?仁者,仁义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做到关照,即为仁。
仁者,易也。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能舍,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典故
![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44007b1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2.png)
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典故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是为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
它们分别代表:
1. 仁:指的是人对待人的善良、仁爱、关怀和同理心,是人性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 义:指的是人在处理社会关系时,要以公正、公平为准则,遵循道义之法,不偏私、不利己。
3. 礼:指的是人们的行为举止和生活方式上的正直、谦虚、尊重、恭敬、廉洁等品德,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4. 智:指的是人的理智和理性思考能力,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最为显著的区别,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适时地调整行为方式。
5. 信:指的是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保持诚信,是社会秩序和个人信用的基石。
这五个词语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是古代圣贤的思想倡导和推崇。
其中,《礼记》、《大学》等经典著作对五常的论述影响深远。
在传统文化中,五常被视为人类秉持的最高道德标准,对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仁义礼智信的含义是什么
![仁义礼智信的含义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a7c5ca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6f.png)
仁义礼智信的含义是什么
关于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根据传统整理出“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做为“君子”的标准。
“信”指的是信用,其文字上的含义是“人言”,意思是对自己的承诺过的事情负责任,“信”字被放在“五常”的最后,代表着最基础的道德准则,道德的原则是责任,假如一个人“言而无信”,意味着这个人根本就不愿意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智”指的是我们在处理事情,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一定要用智慧,而不要用情绪来作决定,尤其是不要让怒气来左右你,当你的怒火起来了之后,一定要提醒自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礼”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时的言行规范,其功能有两个,一个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另一个是保持人与人之间适当的距离。
很多年轻人香港黑社会片看多了,动不动就“拜把子”,说什么“为朋友两肋插刀”,这都属于活得迷迷糊糊的“小人”。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出自《论语》,“不孙”指的是无礼)
“义”简单来说就是责任,是一个人对家庭、朋友、社会、国家所应负的责任,“负义”这两个字一般与“忘恩”搭配到一起使用,很简单,你对一个对你有恩的人都不愿意负责任,更何况对其他人了,所以老祖宗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
“仁” 作为“君子”的最高标准,指的是怜悯他人的疾苦,积极帮助他人从苦难当中摆脱出来,其实就是佛教里面所讲的慈悲。
顺便说一下,我们这个星球上“流俗众,仁者希”。
“五常”是一个简单实用的道德准则,因为就五个字,容易记,也容易理解。
剩下的只是你愿意做“小人”,还是做“君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仁义礼智信”-—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它作为每个社会成员做人做事的准则,影响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家庭的团结与和睦、支撑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儒家所倡导的“五常"不仅仅是简单地说教,而更有深刻的内涵!国学教授徐国静老师讲授了“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丰。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持久普泛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的“品牌”价值,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鲜内涵。
“仁义礼智信”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利于在社会民众心理上树立起对于共同道德信念的权威感和归属感。
“仁义礼智信”高度概括而又极其简洁鲜明的语言形式,也非常适合于道德教育和宣传。
今天,我想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文明建设,对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逐一进行简要阐释,作为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现代转换的一种尝试。
“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孔子所说的“爱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同情和关怀。
缺少对生命和人性的同情与关怀,就叫做“麻木不仁".儒家认为,“仁"是为人的根本,是人的精神家园。
提倡“仁”的道德,就是要以人为本,把人当作人来对待,就是在确认自己是人的同时也承认他人是人,
而人与人在天命之性和生命价值上是平等的。
因此,人与人之间应该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态度友好相待,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态度互相帮助.
“仁”的精神也就是人性与人道的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儒家以“仁”为道德之源,这对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有两点重要启示:其一、就人的本质、永恒的存在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谐、合作,较之于人与人之间有时难以避免的冲突、竞争来说,是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方面,具有更高的价值。
其二、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道与人性的价值,都是终极的最高的价值。
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政治经济措施的建构与实施,都不能违背人道与人性的原则,都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与尊严为代价,否则就是不道德的。
“义”这个字的本来含义就是适宜.“义者,所以合宜也。
”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确立一个社会的“义”,并且培养公民对“义”的自觉和信念.今天,我们一方面要赋予“义”以新的具体内容,例如社会公平、公正、公益等,另一方面要重新唤起人们“义”的自觉和信念,也就是要树立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
当今社会,许多腐败堕落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固然有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等外部原因,另一方面,当事人内心丧失起码的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不把“义”当回事,不辨“义"与不“义”,也是重要的内因,腐败其实就是对正义和道德原则的践踏和破坏.
讲到义必然要涉及“义"与“利”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儒家虽然重视“义利之辨”,但并不一概反对群体或个人对利益的合理追求。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荀子说:“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但是儒家强调,追求利,追求个人的自由发展,应该有个底线,这就是义与不义,不能以不义的手段追求利。
古代所谓“礼”是一系列程式化、仪文化规则,内容十分庞杂,既包括国家的典章制度,也包括宗教仪式、社会习俗、礼仪规范。
但儒家所重视的并不只是礼的外在形式,而是体现在礼的形式之中的社会道德功能和意义。
这种功能和意义简单说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别嫌明微”,也就是明确不同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人之间一些必要的区别,以避免出现嫌疑和尴尬的场面,从而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
二是表达“恭敬"、“辞让”之心,让人们有一种适当的形式,互相谦让,互相表达恭敬与尊重。
三是“礼之用,和为贵”,通过在政治、宗教、社交、家庭、娱乐等不同场合人们必须遵循的各种礼节、仪式,并配以音乐,来融洽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促进社会和睦安定。
“智”通常又写作“知”,既作动词指认知,又作名词指知识、智慧。
儒家把“智”列为“五常”之一,认为追求知识,增长聪明智慧,也是人生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
掌握知识并善于思考的人,就可能成为“智者”。
“智者”不仅知识丰富,而且聪明智慧,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
" 具有完善理想人格的君子,不仅应当是“仁者”,而且也应当是“智者”.“智"与“仁”是相辅相成的,好学求知也能促进仁德的自觉和生长。
故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也说过:“美德即知识."若能将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建立在科学知识和真理的基础之上,则人类安身立命的道德根基也许会更加坚实而深厚.
所谓“信",即诚信。
儒家把诚信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民无信不立。
”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治理国家要“敬事而信”。
君子应当言行一致,诚实笃信。
“言忠信,行笃敬”才能行于天下.孔子说:“信则人任焉。
"只有当你被证明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时,别人才会觉得你可靠,才会把大事托附给你。
“信”的道德要求,内涵很丰富,包括说话算数,言行如一;尊重事实,反映真相;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履行义务,等等。
与“信”相反的便是表里不一,背信弃义,虚伪欺诈,不守信用,不负责任。
如果一个社会缺失了诚信,人与人之间相互尔虞我诈,这个社会就将是个丑恶而可怕的社会。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诚实守信的优良道德传统,历史上传诵着许多诚实守信的动人故事。
继承发扬诚信的道德传统,在当今社会显得更加迫切.许多有识之士指出,诚信的缺失和信用危机,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隐患,有些企业信用之差已经使信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实际上,完善的市场经济社会必须有建立在诚信道德原则基础上的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作为保障。
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也都十分重视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这种建设一方面有赖于现实的法律和制度体系保障,另一方面也须借助于传统文化信仰中的诚信道德价值之源。
中国传统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时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价值资源,我们应当十分珍惜这一现在有可能日益走向稀缺的资源。
仁、义、礼、智、信五者,有不同的内涵与维度,但同时又具有内在联系。
总之,借用其形式,改造其内容,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范畴,对于当今道德文明建设仍然是可以利用的珍贵文化资源.
吉林省国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财务
部姜羽桐
二〇一六年八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