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果树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果树农业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呈现出了不断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果树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果树农业目前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果树的种植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种植造林面积逐年扩大。
目前,我国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苹果、梨、桃子等主要水果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多年保持高增长。
此外,果树的品种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更新,栽培技术也更加成熟,有效地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另外,果树农业还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然而,尽管果树农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果树农业的发展不够均衡,地域间存在着种植品种和产量差异大的情况。
一些地区种植的果树品种相对较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
其次,果树农业的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存在着种植、加工、流通环节薄弱的问题。
这导致了果农的收入低和果品的损耗率较高。
此外,果树农业还面临着气候变化、天气灾害、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因素。
这些问题都对果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未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果树农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多品种、高品质、有机无公害的果品将会成为市场的主流需求。
消费者对于水果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果树农业必须加强对有害物质的控制和管理,推动绿色生产。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果树农业将更加注重提高生产效益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通过科技创新、加强研发与推广,有效提高果树的品质和产量,加快果品推向市场的速度。
同时,加强果品的品牌建设和推广,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和品质认同,打造自主品牌。
最后,果树农业将更加注重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应对。
加强果树种植区域的水、土、气资源的保护,加强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南京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是一个非常适合果树种植的地区。
近年来,南京地区的果树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当前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相关调研数据,对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果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随着南京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果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主要种植品种包括苹果、梨、桃、李子等。
南京地区的果树种植以苹果和梨为主,年产量逐年增加。
2.果品品质有所提升。
在农业技术的推动下,南京地区的果品品质有所提升,包括外观、口感、储藏性等方面。
3.果品销售渠道逐渐多元化。
南京地区的果品销售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果品批发市场,而是逐渐向零售市场、电商平台、农产品展销会等多元化渠道发展,增加了果农的销售渠道选择。
二、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果品质量不稳定。
由于南京地区气候多变,果品的品质容易受到影响,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品质不稳定的情况,影响果农的收益和品牌形象。
2.果品包装和加工水平有限。
南京地区的果品包装和加工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果品外观、口感和包装的需求,限制了果品销售。
3.果品营销推广不足。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使得果农的营销能力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推广手段和渠道,导致果品销售和宣传方面的不足。
1.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应当通过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果树种植管理水平,增加果品产量和品质。
2.构建果品品牌。
南京地区的果品应当构建自己的品牌,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包装设计,提高果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4.加强果品标准化生产。
应当通过加强果品标准化生产,提高果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树立南京地区果品的良好形象。
5.开展果树产业协会。
可以组建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协会,为果农提供培训、咨询、信息共享等服务,促进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
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应当通过加强科技推广、品牌建设、销售渠道优化等方法,推动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果农的收益和市场竞争力。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山东烟台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有着丰富果树资源的地区。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和土壤肥沃,烟台市的果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本文将从烟台市果树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烟台市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指导。
一、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1. 资源优势明显烟台市拥有丰富的果树种植资源,主要包括苹果、樱桃、梨、桃等多种水果。
其中以苹果产量最大,品质也较为优良。
烟台市还拥有较为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果树种植。
2. 产业规模较大烟台市的果树产业规模较大,各类水果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果树种植面积较广,不同区域的果园规模也有所不同,大中小果园共同构成了烟台市的果树产业格局。
3. 品种优化推进烟台市的果树产业在品种选择和优化推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引进和培育,逐渐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苹果、梨、桃等水果品种,提升了果园的整体生产水平。
4. 品质与销售待提升不过,烟台市的果树产业在果品品质和销售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由于管理水平和技术均衡的问题,果品的品质和口感还有待提高;销售渠道单一,营销手段有限,导致了销售效率和范围的局限。
1. 品质不稳定烟台市的果树产业在品质方面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由于种植管理不规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果品的品质和口感难以保持稳定,从而影响了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2. 销售渠道不畅烟台市果树产业的销售渠道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销售渠道单一和销售范围狭窄。
无法直接面向消费者,也无法融入更广泛的市场竞争中,导致了销售效率和销售量的限制。
3.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果树产业的技术水平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烟台市果树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与国内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树产业的整体发展。
4. 市场营销手段受限烟台市果树产业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由于市场营销手段单一、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等原因,难以将果品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限制了果品的销售发展。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果树种苗市场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广 告传媒事业的发展和不负责任的甚至误导性 的宣传,只要交费就能刊发广告,只几棵树 也能作个专题片,而对宣传内容的真实性、 科学性毫不关心。因为我国传媒多由政府或 权威机构主办,可信度很高,这种不真实的 宣传使农民毫不犹豫地上当受骗,这种宣传 的后果比假劣苗木本身更严重。
( 2) 以优质果品创高经济效益. 随着果树种植 面积的逐渐扩大,果品总产量逐步上升,市 场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最根本的将是果品 质量的竞争,近年果品市场上低档果品卖难 和优质果品供不应求的形势已初步反应出了 这种趋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果 品市场的竞争又涉及国际竞争,更是质量和 价格之争。所以,今后我国果树业的另一个 发展方向是优质,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基础上 采取相应的先进配套技术,这是生产优质果 品的关键。再好的品种,栽培管理跟不上, 也难产出好的果品。
3.2 加强果树科学研究 首先规范果树新品种引进、试验、示 范的研究工作,以试验为依据,筛选真正的 优良品种并迅速推向生产;其次是加强果树 育种及育种技术创新的研究,用我们的基因 资源,育我们自己的优良品种;三是加强以 生产优质果品为目的的栽培生理研究,研究 优质果品与各项生态指标间的关系,明确休 眠与解除休眠的机理,从而制定合理的栽培 技术措施。
1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方向 (1)优良品种高度普及.优良品种是通过育 种手段选择或创造而产生的综合性状优良的 遗传类型。优良品种的产生属于生产资料创 新的范畴,因此,优良品种是生产力,是取 得好的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优良品种的普 及程度代表一地区的果树生产水平。普及优 良品种并不是简单的推广,必须以试验为基 础,因为每个果树优良品种都必须同时具备 以下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广大果农普遍有一个错误认识,仅当其产 品卖到每千克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价钱时,才 认为是效益好,才肯在栽培管理上投入。其实, 这样的市场行情是不正常的,今后的市场发育 趋势将是优质果品价格合理卖得出,劣质果品 价再低也卖不掉,这一点一定要引起生产者的 足够重视。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果树业是农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果树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果树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果树业的产业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一些传统的果树品种过多,而优质新品种的种植比例较低,导致市场上果实品质参差不齐,竞争力较弱。
2. 科技水平不高我国果树业的科技水平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导致产量和品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效益。
3. 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些果农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和化肥过量,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4. 市场营销渠道不畅我国果树业的市场营销渠道比较落后,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较大,导致产品滞销和价格波动较大,果农收入不稳定。
5. 品牌建设不足目前我国果树业缺乏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品牌建设不足导致了行业整体形象的不佳以及市场竞争力的较弱。
二、对策研究1. 优化产业结构针对果树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该引导果农转型更新,加大对优质新品种的推广和培育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优质丰产的果树品种,提高果树品质。
2. 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果树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引进先进的果树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果树产量和品质。
3.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果树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动果树产业绿色生产,保障果实品质和安全,提升果树产业的社会形象。
4. 拓宽市场营销渠道鼓励果农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果树产品的销售渠道,支持果农开展直接销售和电商销售,提升果农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竞争力。
5. 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对果树业品牌建设的支持,培育知名度高、品质优良的果树品牌,提升果树产业的整体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果树业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果树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我国果树业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南方农业条件适合水果树的种植,而北方农业条件适合果树的种植。
这导致南方水果供应过剩,而北方水果供应不足的问题。
对策: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调整农业结构,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果树种植的布局。
我国果树品种单一。
目前,我国果树主要种植的品种有限,以苹果、梨、桃等为主。
这导致市场供应不足且品种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水果的需求。
对策:加强果树品种的研究与推广,培育新的优质品种,提高品种的丰富性和市场竞争力。
果树病虫害防控困难。
果树病虫害对果树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而目前果树病虫害的防控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对策:加强果树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防控体系,推广绿色、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控技术,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
第四,果树产业链短板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果树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不平衡,农民的果树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果品加工水平不高,果品市场开发能力不足。
对策:加强果树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加强果品加工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高果品的附加值。
加强果品市场开发,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重视。
目前,果树产业存在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的问题,长期来看,这将对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对策:加强果树产业的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推动果树产业的绿色发展。
加强科研力量,推动果树种植和加工技术的创新,提高果树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将有助于推动果树业的稳定发展,实现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烟台市是山东省北部重要的果树产区之一,以苹果、梨、桃等为主要果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在全省居前。
然而,在果树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现状分析1. 种植面积和消费需求不平衡烟台市果树种植面积大,但由于市场需求与品种不匹配,部分果品产量过剩,导致品牌效应、品质、生产成本以及销售缺乏保障。
2. 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烟台市果树产业的研究和技术水平不够,缺少独有的核心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渠道不畅;市场反应的相对滞后,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不足。
3. 生产链条水平不高烟台市果树生产链条环节多,但整体水平不高,与一些优秀产区相比有差距,比如:果品初加工、贮存技术、包装和销售和广告等。
4. 缺少品牌意识和品牌价值烟台市果树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价值,品牌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对市场需求的充分了解和精准把握,这方面市场品牌推广存在空间。
二、发展建议1. 优化品种、加强推广根据市场需求,烟台市果树产业应该优化果品品种,加强特色品牌推广力度,增加市场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益。
2. 引进高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烟台市果树产业应该加强科技创新,吸引全球优秀种植养殖技术,引进高新技术和知识产权,提高果品品质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烟台市果树产业应该提高生产链条水平,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果品初加工、运输、贮存和包装等方面,提高产业整合的水平和生产效益。
4. 加强品牌建设烟台市果树企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品质标准,注重品牌塑造和推广,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提高品牌价值和利润空间。
总体来说,烟台市果树产业应该加强优化品种、推广品牌、引进高新技术、打造特色产业等方面的建设,努力提高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烟台市果树产业的持续发展。
我国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和总体发展的趋势
苹果(含山荆子、 Malus 海棠)
35 23 65.7%
全世界果树约有2792种、分 布在234个科659个属中。中 国果树有59个科670余种。
称为园林之母。
2. 生产规模庞大
园艺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 种植业中的第一大产业。
果树(2007)
世界 中国 所占比例
面积(千公顷) 产量(万吨)
47143.6 10471.3
2.72
2.67
2.59
2.55
2.45
2.27
2
0 山东 河北 河南 湖北 四川 江苏 陕西 湖南 福建 浙江
250 234.74
2007年全国桃果园栽培面积(69.7万公顷)
辽宁
北京
200
150
137.061ຫໍສະໝຸດ 0 50 077.4750.23
43.98
41.49
39.11
38.99
35.87
31.61
年份 1978 1985 1995 1997 2000
设施园艺生产面积(万公顷) 1.59 13.9 57.0 86.7 170
6、园艺产业发展迅速
2004年园艺产业产值达到6800亿, 占农、林、牧、副、渔业的18%
出售产品收入达到5400亿,占农 业种植业的63.8%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农民现金收 入的重要来源。
49971.1 10520.3
22.2%
21.1%
年度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山东烟台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一个非常适合果树种植的地区。
近年来,山东烟台市的果树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当地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推动果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现状分析1. 地理优势山东烟台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与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果树种植。
该地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适中,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非常适合各种果树的生长。
土壤肥沃,适合果树的栽培,对各类果树的生长都有良好的条件。
2. 产业规模山东烟台市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果树种植基地,以苹果、樱桃、桃子、梨子等水果为主要种植品种,覆盖面积较广,产量稳定增长。
果树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3. 技术水平在种植技术方面,山东烟台市的果树种植基地已经逐渐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了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推广了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果树的灌溉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有效地提高了果树的产量和质量。
4. 品牌建设山东烟台市的果树产业在近年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比如烟台苹果、烟台樱桃等,这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为推动果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存在问题1. 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山东烟台市的果树产业主要集中在苹果、樱桃、桃子和梨子等几种品种上,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样化。
这种产业结构不仅影响了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容易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
2. 品质和品牌建设仍需加强尽管山东烟台市的果树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在品质和品牌建设方面仍有待加强。
一些果品的品质不稳定,加工技术也不够成熟,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3. 产销一体化不足山东烟台市的果树产业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农民的种植需求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对接还不够紧密,导致了农产品销售效益低下,农民收入不稳定。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果树业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树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为我国果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我国果树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营养和美味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果树业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果树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丰富,产量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对内外需求也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
果树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果树种植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果品深加工、物流配送、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果树业贡献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也为农民增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果树业也带动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农田的多元化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尽管我国果树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果树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果品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国果树品种相对单一,品种丰富度不够,品质不够优秀,造成了市场竞争力不足的情况。
果品质量不稳定,营养价值参差不齐。
由于果品生产和加工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果品的质量不稳定,营养价值参差不齐的情况。
这不仅影响了果品的口感和品质,也影响了果品对健康的营养价值。
一些果品存在着农药残留等安全隐患,也影响了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果树生产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一些地方过度追求果树产量的增长,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水资源的浪费,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问题。
果品营销方式不够多样化,市场发展不够完善。
果树产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销路和渠道,但目前果品的营销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市场开发不够充分,导致了一些果农面临着销售难题,也影响了果树产业的发展。
新疆林果业十四五发展方案
新疆林果业十四五发展方案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新疆林果业的十四五发展方案。
你想想啊,新疆那可是瓜果飘香的地方!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
十四五期间,咱得让这个宝藏变得更加闪亮耀眼!
比如说,咱可以加大对林果种植技术的投入呀,就好像给果树们请了一群专业的“营养师”和“护理师”。
果农们可以学到更多先进的种植方法,让果子个顶个的甜,个顶个的大!这不就跟咱培养优秀孩子似的,得用心。
还有啊,咱不能光种出来好吃的果子,还得想法子让它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呀!这就好比给这些果子插上翅膀,让它们飞出去。
可以加强与电商的合作呀,让更多的人在网上就能轻松买到咱新疆的美味林果。
咱再说说加工这一块儿,不能老卖鲜果呀,也得搞些深加工,弄出果汁啦、果干啦,那附加值不就上去了吗?这就跟把一块普通的布料做成一件精美时装一样,价值大增啊!
在推广方面,咱得多搞些活动,什么林果采摘节啦,让大家都来体验采摘的乐趣,感受新疆林果的魅力。
这就像举办一场盛大的派对,大家不都玩得开心嘛!
总之,新疆林果业在十四五期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些机会,让新疆林果业像火箭一样腾飞!让全世界都知道咱新疆林果的好!我坚信,只要咱大家齐心协力,新疆林果业的未来一定会超级精彩!。
乡村果树产业存在问题和下步建议
文章标题:乡村果树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建议1. 乡村果树产业现状分析在我国的乡村地区,果树产业一直是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
然而,目前乡村果树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生产环节、销售渠道、品牌建设等方面。
1.1 生产环节目前,乡村果树产业的生产环节存在着管理不规范、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许多果农依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缺乏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导致产量和品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1.2 销售渠道乡村果树产业的销售渠道大多局限在当地乡村市场和一些中小型超市,缺乏有效的推广和渠道拓展,导致产品销售范围有限,无法实现规模化销售。
1.3 品牌建设乡村果树产业缺乏知名度高、品质优良的品牌,许多优质水果只能在当地销售,无法进入更广阔的市场。
品牌建设不仅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2. 乡村果树产业的发展建议针对乡村果树产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2.1 推动产业升级政府可以加大对果树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支持力度,引导果农使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产量和品质。
可以鼓励农业企业和合作社与果农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2.2 拓展销售渠道应该加强对农产品的品牌营销和推广,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比如电商评台、农产品专卖店等,拓展销售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2.3 建设区域品牌鼓励乡村果树产业建设区域品牌,通过地方政府、农业企业等多方合作,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品质优良的果树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乡村果树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
政府、企业和果农可以共同努力,通过技术支持、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等手段,促进乡村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乡村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在总的来看,乡村果树产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乡村农业的繁荣与富裕。
以上便是我对乡村果树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的观点和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树业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我国果树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阻碍了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果树业的良好发展。
一、问题分析1.种植结构不合理我国果树种植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
一方面,一些传统的水果品种长期占据着市场,而一些新兴的水果品种却面临着市场的不接受。
一些品质较差的水果品种在市场上销售,导致市场需求不断下降,影响果农的收益和整体产业的发展。
2.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种植技术、环境因素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我国果树业的产品质量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一些果农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农药和化肥过量,导致果品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农药残留等问题。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果树业的信誉,也对人民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果树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除了国内其他果农的竞争之外,还有来自国外的水果产品进口,加剧了国内果树产品的市场竞争。
一些水果产品的包装和品牌宣传方面也存在不足,导致产品在市场上难以突出。
4.技术创新不足相比于其他农业产业,果树业的技术创新相对滞后。
果树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种植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不足,限制了果树产业的发展。
由于果树业大多处于分散式种植和生产,技术推广和普及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影响了果树业的进步。
二、对策研究应加大对于新兴水果品种的推广和种植,鼓励果农根据市场需求和气候条件适当调整种植结构。
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新兴水果品种的种植,建立相应的补贴和奖励机制,引导果农调整种植结构。
加强对果树产品质量的监管,建立规范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检测机制,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严格抽查和处罚。
加强果农的种植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管理水平,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障果品质量。
加强果树产品的包装和品牌塑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全县果树种植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全县果树种植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一、引言果树种植产业是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县果树种植产业的现状,本文将对全县果树种植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该产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二、全县果树种植产业的现状1.产业概况全县果树种植产业面积达到1000余顷,主要种植的品种有苹果、香梨、葡萄、桃子等。
2019年全县果树种植业总产值达到3亿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7.5%。
2.优劣势分析2.1 优势•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有利于果树生长。
•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多变的气候条件,可支持不同种类的水果种植。
•该产业带动了当地的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及就业机会的增加。
2.2 劣势•生产技术落后,种植品种单一,对外浸润不足。
•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和技术力量薄弱。
•缺乏专业化生产和销售平台。
3.现有问题3.1 品质欠佳由于前期缺少科学种植、偏重量产而降低品质和营养价值,导致部分果品口感欠佳,果肉发黑腐烂等问题,影响销售。
3.2 营销不足全县果树种植产业主要依赖本地销售,市场营销模式单一,未开拓更大的市场和发挥全县优势品牌效应。
3.3 信息不畅缺乏有效渠道,使得市场信息传递不畅,难以发展与进行有效的对接。
3.4 风险管理不足缺少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导致了市场波动较大。
三、建议1. 产业规划•制定全县果树种植产业发展规划,并从资源的角度去优化果树品种的结构,培育有助于本地气候和环境的最适合的果树品种。
•在品质和效益上进行双向扩大,引进高品质果树品种,并且优先发展有机种植,切实提高果品的口感、质量和营养价值,打造优质果树品牌。
•优化果树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出效益,并开发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入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并提高有机水果产量。
2. 市场营销•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全县优势品牌,提高果树产业竞争力,探索与现代物流、快递等配送公司合作,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模式。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山东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端,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一个适宜果树种植的地区。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烟台市的果树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与此果树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一、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1.优势烟台市拥有丰富的果树资源,主要以苹果、梨、桃、李子、樱桃等为主,其中以苹果产量最为突出。
烟台市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果树的生长,降雨充沛,四季分明,有利于果树的花果结果。
而且,烟台市的土地肥沃,为果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2.不足尽管烟台市的果树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果品的品质无法达到市场需求,甚至存在一些产地农民不能够解决的市场问题。
果树种植技术不够规范,农民缺乏现代种植管理知识,导致了一些果树的产量和品质无法保障。
农产品营销推广不力,很多农民缺乏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导致了部分优质果品无法找到市场。
3.机遇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政策支持。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优质水果的需求逐渐增加。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为果树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建议1.加强技术培训针对果树种植技术不够规范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果树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果农的种植管理水平。
可以通过成立果树种植技术示范基地、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果农掌握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技术。
2.建立品牌意识在加强果品质量管理的还需要提高果农的品牌意识。
建议果农加强对果品质量的管理,不断提高水果的品质和口感,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合作社和果农合作社建立品牌营销,提高果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健全营销网络为解决营销推广不力的问题,可以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包括发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建立农产品价值链,加强农产品宣传和推广。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年产值约1万亿元,从业人口1亿人左右,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果品占有量达195kg。
目前,我国已成为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果品贸易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持具有特别的意义。
当前,我国水果面积和产量居前6位的树种分别是柑橘、苹果、梨、桃、葡萄和香蕉,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业中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排在第3位。
果业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人民健康、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现状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据国家农业统计发布数据,2019年园林水果(不包括西瓜、甜瓜、草莓等瓜果类,核桃、板栗、榛等干果类)面积1227.67万hm2,年产量为1.90亿t,分别比2015年增长9.5%、17.5%。
其中柑橘种植面积为261.73万hm2、产量为4584.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7.4%、26.7%;苹果种植面积为197.81万hm2、产量为4242.54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0.2%,产量比2015年增长9.1%;梨种植面积为94.07万hm2、产量为1731.35万t,分别比2015年下降3.4%、4.8%;葡萄种植面积为72.62万hm2、产量为 1419.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4%、7.8%;香蕉种植面积为33.03万hm2、产量为1165.57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7.1%,产量比2015年增长9.7%。
主要果树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2002年及2008年国家实施苹果、柑橘和梨等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以来,主要果树优势生产区域基本形成,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如苹果产业布局主要为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优势区,两大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26.9%、57.2%,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36.0%、53.0%,生产集中度在85%以上;西南冷凉高地和新疆2个特色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5.9%、3.4%,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4.1%、4.2%。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山东烟台市是中国重要的果树生产和加工基地之一,拥有良好的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宜各种果树的生长。
近年来,烟台市果树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烟台市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在逐年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烟台市果树种植面积约为100万亩,年产量超过600万吨。
苹果、樱桃、葡萄等水果的种植量居全国前列。
这一成绩得益于烟台市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果树资源。
政府也加大了对果树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了果农的技术培训和产业化发展。
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果树品种单一。
烟台市主要种植苹果、樱桃和葡萄等几种主要果树,缺乏品种的多样性,导致市场竞争不足。
果树产业链不完善。
烟台市缺乏果树产业链上下游的连接,导致果农销售渠道窄,产品附加值较低。
果树产业存在劳动力短缺和技术不足的问题,以及果树病虫害防治能力不足等问题,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烟台市果树产业的发展,以下是几点建议。
加强果树品种研发和推广。
烟台市应引进更多的果树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
完善果树产业链。
建立果树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的紧密连接,加强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协调和合作,提高果农的收入和产品的附加值。
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
烟台市应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和管理水平,增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加强果树病虫害防治。
烟台市应加强农药和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果树病虫害的防控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果树品种研发、完善产业链、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烟台市果树产业的发展,提高果农的收入和产品的质量,促进烟台市经济的发展。
某县“十四五”期间果树发展规划汇报
某县“十四五”期间果树发展规划汇报1. 前言近年来,某县果树种植和加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为以果树为主导的农业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促进某县果树产业的发展,助推农村经济增长和乡村振兴,某县政府制定了“十四五”期间果树发展规划,目标是到 2025 年,实现果树种植总面积达到 10 万亩,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到 15000 元。
本文详细介绍了某县果树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背景、总体目标、具体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力求全面深入地阐述某县果树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为有效推进规划的实施提供参考。
2. 规划背景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果树种植是其重要的主导产业之一。
然而,传统的果树种植模式以种植面积扩大为主,科技含量较低,存在品种单一、品质一般,影响了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在过去的几年中,为了提高某县果树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某县政府也对其进行了深度调研,并制定了对应的“十四五”发展规划。
本规划旨在进一步优化果树品种,提高果树质量,增加果树产量,提高果树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强某县果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本县的农村经济发展。
3. 总体目标本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5 年,实现果树种植总面积达到 10 万亩,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到 15000 元。
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果树科技含量和品质,其中鲜果品质、果胶含量等优良品质种类比例达到 40%,优良品质果树占比高达 60%。
2.实现果树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35% 以上。
3.建立健全果树保护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实现果树生态省级示范县的目标。
4.建设一批现代果业示范区,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标准的果树示范基地。
5.全面提升果树种植和果品加工的行业效益,实现产值、效益、质量提升的目标。
6.提高果树种植和果品加工的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就业和稳定收入。
4. 具体措施为了实现以上总体目标,某县政府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4.1 提高果树科技含量和品质1.通过引进外部资源和技术,提高本地果树品种和品质,打造区域性、特色鲜明的果树产业。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果树业是我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果树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同时,还有一定的出口贸易。
但是,果树业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从技术、市场、政策三个方面对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技术方面1.果树品种较为单一。
我国果树主要种植的品种相对单一,导致同一品种果树产量上的波动较大。
例如苹果生产中的红富士以及梨生产中的香梨,其产量价格波动较大,对于农民经济效益影响较大。
2.技术落后。
由于传统果树生产技术过时,农民使用的技术水平较低,导致果品产量较低,品质偏低。
同时,机械化程度低,造成果树生产成本较高。
对策:1.利用科技手段推广新品种。
可以依托果树科研机构,进行新品种的研究和推广,在不同的地区推广适应性强的品种,以较低的成本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
2.推进果树生产现代化。
可以通过宣传、培训、示范等方式进行农民果树生产技术的普及化,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
同时,引进农机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二、市场方面1.产供需矛盾。
由于市场信息不流通等问题,容易导致果树市场上产供需存在问题。
例如,某地区的苹果突然面临大量滞销,即使在大城市销售也无法消化,导致浪费严重。
2.信誉差。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利益,使用不良的储藏方式和销售手段,造成果品质量偏低和环境污染。
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于本地果品的信任度和市场口碑。
1.建立市场信息化平台。
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果品供求信息的及时发布,及时调整产销关系,避免过剩滞货。
同时,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将果品销售的流程变得更为透明,提高市场竞争力。
2.打造果品品牌。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掌握生产的信息,提高果品的品质,在市场上树立信誉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消费者的青睐。
三、政策方面1.政策支持较少。
相对于其他农业产业,果树业所获得的政策支持较少,例如,果树进口关税高,国家对于果树科技研究和推广的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的果树业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之一,拥有丰富的果树资源和悠久的种植历史。
从古代的果园到现代的果树园,我国的果树业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为农民增加了丰厚的收入,也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水果产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类水果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为果树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与此我国果树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从果树品种的选择、栽培技术的应用,到市场销售和品牌建设,都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果树业的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只有加强果树业的科学管理,推动技术创新,拓宽销售渠道,才能实现果树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问题提出我国果树业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果树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果树产品的质量无法达到市场需求,甚至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果树产业链条较短,缺乏完整的产业链覆盖,导致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存在断裂。
果树种植方式传统,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也存在薄弱环节,无法有效推动果树业的发展。
我国果树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通过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优化果树产业链,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营销,可以促进我国果树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果树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000字】2. 正文2.1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我国果树业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我国果树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国果树业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品种不断丰富,果品产量逐年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与此果树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果树品质得到提升,采摘技术也日益精湛。
我国果树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出口额逐年增加,为国家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年产值约1万亿元,从业人口1亿人左右,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果品占有量达195kg。
目前,我国已成为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果品贸易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持具有特别的意义。
当前,我国水果面积和产量居前6位的树种分别是柑橘、苹果、梨、桃、葡萄和香蕉,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业中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排在第3位。
果业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人民健康、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现状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据国家农业统计发布数据,2019年园林水果(不包括西瓜、甜瓜、草莓等瓜果类,核桃、板栗、榛等干果类)面积1227.67万hm2,年产量为1.90亿t,分别比2015年增长9.5%、17.5%。
其中柑橘种植面积为261.73万hm2、产量为4584.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7.4%、26.7%;苹果种植面积为197.81万hm2、产量为4242.54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0.2%,产量比2015年增长9.1%;梨种植面积为94.07万hm2、产量为1731.35万t,分别比2015年下降3.4%、4.8%;葡萄种植面积为72.62万hm2、产量为 1419.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4%、7.8%;香蕉种植面积为33.03万hm2、产量为1165.57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7.1%,产量比2015年增长9.7%。
主要果树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2002年及2008年国家实施苹果、柑橘和梨等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以来,主要果树优势生产区域基本形成,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如苹果产业布局主要为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优势区,两大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26.9%、57.2%,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36.0%、53.0%,生产集中度在85%以上;西南冷凉高地和新疆2个特色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5.9%、3.4%,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4.1%、4.2%。
葡萄优势区域发展布局进一步显现,主要为西北及黄土高原传统优势葡萄产区、华北及环渤海湾传统优势葡萄产区、秦岭和淮河以南亚热带设施及避雨葡萄产区、云南高原及川西优质特色葡萄产区、东北冷凉山葡萄特色产区、湖南怀化刺葡萄特色产区、华南一年多收避雨栽培产区等。
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果品质量显著提高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专项的长期稳定支持下,我国主要果树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果树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适宜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品种结构明显改善。
据统计,2017年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仅苹果、柑橘、香蕉、梨、葡萄、桃6种果树列入第一批目录)正式实施以来,共有300多个果树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
目前,苹果重点发展的优良品种有华硕、优系嘎拉、红露、红将军、华红、短枝华冠、维纳斯黄金及优系富士(如烟富3、烟富6、烟富8、烟富10等)等;葡萄重点发展的优良品种有夏黑、阳光玫瑰、红地球、无核白鸡心、红宝石无核、火焰无核、克瑞森无核和国内选育的优良无核及具浓郁香味的特色品种等,其中阳光玫瑰近年来种植面积在6.7万hm2以上。
通过实施果树优质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大面积推广和“三品”提升行动,苹果、柑橘和葡萄等果树的优质果率在 60%以上,果品品牌效益明显增强;果园平均单产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同步提高,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近5年来水果的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果树设施栽培发展迅速,产业效益显著目前,全国设施果树栽培规模已达50余万hm2,主要栽培树种包括草莓、葡萄、桃、大樱桃、李、杏等。
设施葡萄平均亩收益3万~5万元,高的可达10万元,促成栽培樱桃平均亩收益4万~6万元,大棚草莓亩收益2万~3万元,产业效益显著。
果品及加工品进出口贸易形势严峻2018年我国鲜、干果及坚果出口量为341万t,比2017年减少0.5%(其中柑橘类70.9万t,比2017年增加26.9%;苹果118.3万t,比2017年减少15.8%);出口额50.1亿美元,比2017年减少1.1%(其中柑橘类9.73亿美元,苹果13.0亿美元)。
2018年我国鲜、干果及坚果进口量为565万t,比2017年增长25.2%,其中香蕉为154万t,比2017年增加48.6%;进口额84.2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35.4%。
当年果品及加工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为34.1亿美元。
2019年我国鲜、干果出口量为376万t,出口额62.3亿美元,分别比2018 年增长5.4%、17.8%;进口量为720万t,进口额116.7亿美元,分别比2018 年增长25.9%、34.4%。
果品及加工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为54.4亿美元。
据统计,2020年1—6 月,我国干、鲜果进出口并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明显影响,出口量较2019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出口量为138.5万t,出口额22.51 亿美元,与2019 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为21.94%、22.48%;进口量较2019年同期略有减少,进口量为371.92 万t,进口额68.05 亿美元,与2019 年同期相比,进口量降低8.53%,进口额增加为10.06%。
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各地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立足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果树产业,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同国外发达国家果树产业总体发展水平比较,我国的果树产业发展水平仍较低,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高,优质高档果率低,果品总体价格低迷,中低档果品常出现结构性过剩,出口创汇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
品种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良种苗木繁育体系不适于现代果业发展的要求总体来看,我国主要果树品种熟期搭配不尽合理,大宗果树品种成熟期集中,品种多样化程度差,产品选择余地小,优质化、多样化程度低。
如苹果品种比较单一,晚熟品种富士系占总产量的70%以上;鲜食葡萄生产中,优良早、中熟品种及无核品种占比小;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占比较低,苹果、葡萄等主栽品种仍以国外育成品种为主,如鲜食葡萄栽培的红地球、克瑞森无核、夏黑及现在大面积发展的阳光玫瑰等均为国外引进品种,近10年来国内育成葡萄新品种100余个,但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的不多。
果树的更新换代,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将成为今后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目前,现代化果树良种优质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滞后,苗木质量不适于现代果树发展的需求。
果树苗木生产企业及种苗户受利益驱动盲目炒作品种,品种名目繁多,出圃苗木质量参差不齐,低价劣质苗木充斥市场,脱毒优质嫁接苗等优质新品种苗木难于有效保障。
现阶段果树苗木繁育和经营仍以个体繁育户为主,现代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苗木生产企业少,由于缺少行业性果树良种苗木生产和管理法规,致使出圃苗木质量标准化低,苗木检疫制度执行及监管缺失,不适应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果树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果品质量不高,竞争力差“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我国果树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落后,现代化程度低;缺少系统配套、先进实用的果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技术集成应用差;栽培管理技术水平总体不高,栽培模式落后,大多数产区仍以传统栽培模式为主,果园机械化(不足30%)水平和智能化管理水平低,生产成本高。
由于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果品质量的均一性不高,市场竞争力差。
农药化肥不合理及过量使用,果业绿色发展难度加大在果树生产中,农药(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仍非常突出。
据报道,我国果园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倍,日本的3倍多,化肥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还有20%~30%的差距。
许多产区由于化肥长期过量施用,果园土壤酸化和面源污染问题凸显,致使果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大,果业绿色发展难度加大。
如苹果每亩产量3000kg的条件下,我国氮肥使用量为91kg,澳大利亚为9kg,美国约为21kg,日本约为25kg,苹果园氮肥利用率仅为国外先进国家的1/10~1/4。
另据调查,我国现阶段葡萄园平均亩施纯氮55kg、纯磷33kg、纯钾40kg。
果园病虫害防控中过量使用化学农药问题明显。
表现为不能依据园地主要病虫害发生预报和监测进行适时适量用药,只是定期喷药,以避免病虫害发生,存在严重的过度用药问题。
据报道,我国单位面积化学农药用量是美国的2.3倍、欧盟的2倍,农药有效利用率仅有30%左右,同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还有20%的差距。
大量的化学农药被浪费而进入环境,危害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问题突出,保护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果农收入增长缓慢果园管理及生产投入大幅度增加,对产业增效和果农增收的影响很大。
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调查发布数据,苹果生产成本与收益结果为:每亩平均产量为1645.9kg,产值为7518.8元,总成本4904.8元,其中物资与服务费用1513.4元,人工成本3065.2元(含家庭用工折价2038.5元及雇工费用1026.8元),土地成本326.2元,净利润2614.0元。
现阶段生产1kg苹果成本在2元以上,高的达3元(其中套袋成本为1元/kg)。
据我们调查,现阶段生产1kg鲜食葡萄成本在3元以上,高的达5元,一般每亩露地葡萄园管理最低成本为0.6万~0.8万元。
尤其最近几年,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扬,生产成本又有大幅度增加,致使葡萄种植效益下降。
突发性自然灾害与病虫害威胁加大,导致减产或供给短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异常发生,近年来,我国果区突发性低温冻害、冰雹、大风、干旱、涝灾等自然灾害频发。
由于多数果园抗自然风险能力弱、防灾减灾技术和设施储备不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果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2018年4月6—7日,一股强寒流袭击了西北黄土高原等果区,甘肃、陕西、山西等省苹果、梨、葡萄、桃等10余种果树受冻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和绝收。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的果树病虫危害逐年加重,某些弱寄生菌逐渐上升为主要病害,果树病虫害的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病虫害的蔓延将直接导致树体的安全、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对果品生产带来巨大危害,而且往往引起消费恐慌,影响产业效益。
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产品营销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果树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依靠种植面积的增长实现的,粗放的经营方式并没有带来相应的规模效益。
我国果树生产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投入不足,农户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组织性,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从根本上制约了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