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交通流模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绘制标准化速度对标准化密 度的关系曲线时(所谓标准化, 或归一化,就是观测值与最佳 值或最大值之比),这两个模型 曲线在密度的中部范围相交。
k /kj
Ch2 交通流特性 12
§3 流量一密度模型
1. 抛物线形的流量—密度模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格林希尔治(Greenshields)速度-密度模型
q ku uf k2 k ku f (1 ) u f k kj kj
Ch2 交通流特性
30
突变理论提出一系列数学模型,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 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描述各种现象为 何从一种形式突然地飞跃到根本不同的另一种形式。 如岩石的破裂,桥梁的断裂,细胞的分裂,胚胎的变 异,市场的破坏以及社会结构的激变……。 见:潘岳等.《突变理论在岩体系统动力失稳中的应 用 》.科学出版社. 2008
一、调查位置对数据性质的影响
非拥挤
出现间歇流,
拥挤
qA=qB-q1 A位置可以观测到拥挤时的交 通状况,但不适合作通行能力 研究;
q1
Ch2 交通流特性
q2
5
§1 调查地点对数据性质的影响
一、调查位置对数据性质的影响
观测到非拥 挤的交通流, 或接近通行能 力的交通流, 适合作通行 能力研究;
q1
Ch2 交通流特性 27
突变理论——
始于1970年代的一个新的数学分支
(1)突变理论的产生
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还有许多突变和飞跃的过程,飞越 造成的不连续性把系统的行为空间变成不可微的,微积分 就无法解决。例如,水突然沸腾,冰突然融化,火山爆发, 某地突然地震,房屋突然倒塌(失稳),……。
Ch2 交通流特性
令: dq 0 dk
km
kj 2
um
uf 2
曲线上任意点的矢径的斜率表示该区 段上的区间平均速度,切线的斜率表 示流量微小变化的速度分布。
qm
uf kj 4
um k j 2
Ch2 交通流特性
13
2.对数模型
1)适用于较大密度的模型
格林伯(Greenberg)速度-密度模型
q ku kum ln(k j / k )
在速度—密度的线性模型基础上得到的。
u2 q k j (u ) uf
式中:uf—自由流车速, kj—阻塞密度
Ch2 交通流特性
19
存在的问题:
(1)曲线表示单向两车道的速度—流量关系,并 非高速公路观测数据;
(2)模型将观测数据组相互交叠和分类,每100辆 车作为一组,隔10辆车就开始新一组的纪录,因 此相邻两组有90%的交叠;
dq 令: 0 dk km k j / e
1441veh/h(通行能力)
um um
qm um k j / e
kj =228veh/mile≈142veh/km um=17.2mile/h≈27.7km/h
Ch2 交通流特性 14
2) 适用于较小密度的模型
安德伍德(Underwood)模型
第三章
交通流模型
Ch2 交通流特性
1
本章主要内容
§1 调查地点对数据性质的重要影响
§2 速度一密度模型
§3 流量一密度模型
§4 速度一流量模型
§5 三维模型 §6 突变理论模型 §7 排队理论模型
Ch2 交通流特性
2
教学目的:掌握交通调查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常 用交通流参数(速度、密度、流量)的物理意义、
u um ln(
kj k
)
um—对应最大交通量 的速度,最佳速度
Ch2 交通流特性
10
3. 安德伍德(Underwood)模型
适用于较小密度的交通条件
k km
u uf e
半对数坐标
Ch2 交通流特性
11
4. 伊迪模型
伊迪提出将Greenberg模型和 Underwood模型组合,其中 Underwood模型取较小密度的 部分, Greenberg模型取较大 密度的部分。
V
u
qm
流量
Q max
流量/Q
2 02 0 0
0 Vmax V m
Q
速度
q
f Vmax
u
uf um 0 Q max 0 3
q
m
um Vm
速度/V k
3 1 0 0 1 00 0 K m kK max k j 0 m
密度/K
密度/k
流量/Q
流量/q
②交通密度越小,车辆行驶时相互影响也就越小, 车速也就越高,表现为线性关系。
(3)该模型所做的交通调查是在假期进行的。
Ch2 交通流特性
20
2. 其他模型及曲线
Ch2 交通流特性
21
Ch2 交通流特性
22
Ch2 交通流特性
23
§5 三维模型
V
u
qm
流量
Q max
安德伍德模型 适用范围
2
0
流量/Q
02 0 0
Vmax V m
Q
速度
q
f Vmax
u
uf um 0 Q max 0 3
③在未饱和交通流条件下,车速越快,流量就越大; 在临界车速(最佳车速)um时,通行能力最大;当 交通流饱和后,行驶车速反而要下降。
Ch2 交通流特性 26
§6 突变理论模型
【1】王英平, 王殿海等,突变理论在交通流分析理论中应用综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5(6):68-95 【2】陈涛等,基于突变理论的拥挤控制模型研究,系统工程学报, 2006,21(6):598-605 【3】郭健等,基于尖点突变对交通流模型的研究,控制与决策, 2008,23(2):237-240 【4】凌复华,突变理论及其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
Ch2 交通流特性
q2
6
§1 调查地点对数据性质的影响
一、调查位置对数据性质的影响
由于出口道有流量驶 出,因此,qC≤qB; 不会发生交通拥挤, 该位置可以获得不拥 挤时的交通数据。 可见,调查位置对数 据的影响不容忽视。
q1
Ch2 交通流特性
q2
7
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观测点测出的一条车道上的数据。可见: 在流量的很大范围内,速度下降很小。在0~1000辆/h时,速 度仅下降了4km/h。流量在大于1300辆/h后,速度下降加剧。 当流量较小时,数据点十分分散,这是因为此时车辆行驶自 由度大,司机可自由选择其车速,以其期望车速行驶。在这 种情况下,车辆的机动性能的差异就显现出来,表现出车辆 速度离散性较大。另外,当流量接近车道的通行能力时,交 通流变得不再稳定,数据离散性进一步加大。
Ch2 交通流特性
31
(3)突变理论的应用
突变理论在在自然科学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 在物理学研究了相变、分叉、混沌与突变的关系,提出了 动态系统、非线性力学系统的突变模型,解释了物理过程 的可重复性是结构稳定性的表现。 在化学中,用蝴蝶突变描述氢氧化物的水溶液,用尖顶突 变描述水的液、气、固的变化等。 在生态学中研究了物群的消长与生灭过程,提出了根治蝗 虫的模型与方法。 在工程技术中,研究了弹性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桥梁过载 导致毁坏的实际过程,提出最优结构设计……。
Ch2 交通流特性
32
(4)突变理论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传统的交通流模型难以解释某些实测交通流数据 出现的非连续的“跳跃”式现象,
基于突变理论的交通流模型则能够较好地从三维 空间角度甚至更高维角度予以解释。为此,利用 交通波理论,将交通流三参数模型与尖点突变数 学模型相结合,研究交通流模型的临界状态。
详见:第六章中——交通波理论应用
Ch2 交通流特性
33
六、交通流基本参数模型的结论与展望
以前的模型已经不能很好地适用于现在交通流特 性的研究,速度-流量-密集度关系的数学模型还 在不断地改进。 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新的模型来很好地描述交通 流的状态,而且理论工作者重视对密度的研究, 而大部分收集到的是占有率数据,密集度这两个 调查值之间的关系又很难定量描述,所以现在人 们仍然接受传统的速度-流量曲线。
Ch2 交通流特性
16
4. 流量-占有率曲线 根据流量和占有率两个参数确定拥挤的发生。
回滞现象
Ch2 交通流特性 17
交通流在从拥挤状态回到非拥挤状态时,不会再 经历流量等于通行能力的状态,即流量曲线存在 跃变。
Ch2 交通流特性
18
§4 速度-流量模型
1. 格林希尔治(Greenshields)抛物线模型
q ku f e
k km
显然:当 k=km时,q=qm
qm kmu f / e kmum
um u f / e
Ch2 交通流特性 15
3. 不连续曲线模型
由大密度交通和小密度交通两种不同的u-k模型,导出两 种q-k曲线。 两条曲线不连续,常出现在瓶颈路段。实测的流量密度 关系是间断的,出现“反λ” ,两个分支分别用来定义自 由流和拥挤流。 Greenberg模型, 分析:突变理论 kj =250veh/mile ≈156veh/km um=14.5mile/h ≈23.2km/h
Ch2 交通流特性
29
按照突变理论,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的大量的不连续事件, 可以由某些特定的几何形状来表示。托姆指出,发生在三 维空间和一维空间的四个因子控制下的突变,有七种突变 类型:尖顶突变、燕尾突变、折迭突变、蝴蝶突变、双曲 脐突变、椭圆脐形突变以及抛物脐形突变。
例如,用大拇指和中指夹持一段有弹性的钢丝,使其向上 弯曲,然后再用力压钢丝使其变形,当达到一定程度时, 钢丝会突然向下弯曲,并失去弹性。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 一种突变现象,它有两个稳定状态:上弯和下弯,状态由 两个参数决定,一个是手指夹持的力(水平方向),一个是 钢丝的压力(垂直方向),可用尖顶突变来描述。
q
m
um Vm
速度/V k
3 1 0 0 1 00 0 K m kK max k j 0 m
密度/K
密度/k
流量/Q
流量/q
①在交通流密度k小于饱和交通流密度km时,交通流量q随密度 增加而增加;当密度k达到km时,随密度k增加,流量q减少, 表现为道路通行能力下降。
Ch2 交通流特性 24
§5 三维模型
Ch2 交通流特性
25
§5 三维模型
V
u
qm
流量
Q max
流量/Q
2 02 0 0
0
格林伯模型 适用范围
uf um 0 Q max 0 3
q
m
Q
速度
q
f Vmax
u
Vmax V m
um Vm
速度/V k
3 1 0 0 1 00 0 K m kK max k j 0 m
密度/K
密度/k
流量/Q
流量/q
1935年,Greenshields提出
k u u f (1 ) kj
式中:
uf—自由流车速,
kj—阻塞密度 若每车7m, 则kj=1000/7=143(veh/km)
Ch2 交通流特性 9
2. 格林伯(Greenberg)模型
此模型和交通流拥挤的数据相符,适用于较大密 度的交通条件。当交通密度较小时,模型不适用。
28
(2)突变理论的内容
突变理论主要以拓扑学为工具,以结构稳定性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一条新的判别突变、飞跃的原则。 对于这种结构的稳定与不稳定现象,突变理论用势函数表 示稳定或不稳定,并有一套固定的运算方法。 托姆的突变理论,是用数学工具描述系统状态的飞跃,给 出系统处于稳定态的参数区域,参数变化时,系统状态也 随着变化,当参数通过某些特定位置时,状态就会发生突 变。
相互关系及其适用条件。
重点:交通流参数:流量、速度和密集度
难点:各类交通流基本参数的关系模型
Ch2 交通流特性
3
§1 调查地点对数据性质的影响
调查数据的回归分析 ——直接使用调查数据
交通流模型
理论推导 ——在确定模型结构的基础 上,进行参数标定和检验
Ch2 交通流特性
4
§1 调查地点对数据性质的影响
Ch2 交通流特性
34
练习:
1.交通流三参数是指哪三个参数?
2.简述流量和车头时距之间的关系。
3.常用的交通流参数的统计分布有哪些? 4.简述Greenshields模型、Greenberg模型、 Underwood模型的基本形式、特点及其使用条件。
Ch2 交通流特性
35
90.0 80.0 70.0
北-南 南-北
速度 (km/h)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流量(辆/h)
Ch2 交通流特性 8
§2 速度一密度模型 1. 格林希尔治(Greenshields)线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