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临床实践教学记录模版(3篇)

临床实践教学记录模版(3篇)

第1篇一、基本信息1. 实践教学名称:2. 实践教学地点:3. 实践教学时间:4. 指导教师:5. 实践学生姓名:6. 实践学生学号:7. 专业:8. 年级:二、实践教学目的1. 掌握临床基本操作技能;2. 了解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3.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4. 提高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5. 熟悉临床工作流程和规范。

三、实践教学内容1.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1)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2)病历书写;(3)医嘱执行;(4)药物配伍与给药方法;(5)临床常用器械的使用;(6)临床基本急救技能。

2. 临床常见疾病:(1)呼吸系统疾病;(2)循环系统疾病;(3)消化系统疾病;(4)泌尿系统疾病;(5)内分泌系统疾病;(6)神经系统疾病;(7)妇产科疾病;(8)儿科疾病。

3. 临床思维与临床实践:(1)病例分析;(2)临床决策;(3)临床观察与评估;(4)临床问题解决。

4. 沟通技巧与团队合作:(1)医患沟通;(2)医际沟通;(3)团队合作。

5. 临床工作流程与规范:(1)临床工作流程;(2)临床工作规范;(3)医疗文书规范。

四、实践教学过程1. 理论学习:(1)教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2)学生自学;(3)讨论与交流。

2. 临床操作技能训练:(1)教师示范;(2)学生跟师操作;(3)教师指导与纠正;(4)学生独立操作。

3. 临床实习:(1)跟随带教教师查房;(2)参与临床诊疗活动;(3)观察与记录患者病情;(4)协助带教教师完成医嘱执行、病历书写等工作。

4. 临床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病例;(2)学生分析病例;(3)讨论与交流;(4)总结与反思。

五、实践教学总结1. 学生对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了解程度;3. 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情况;4. 学生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提升;5. 学生对临床工作流程和规范的熟悉程度。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基础
总学时:132
实验学时:60/60
使用专业:三年制专科医学检验
实验教材名称:《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实验地点:临床检验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预防疾病的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二、实验基本要求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紧密联系临床,有关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检验技师。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最终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10%、实验操作成绩占30%、实验报告绩占20%、实验考核成绩占40%。

平时成绩依据学生出勤率、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等得出;实验操作成绩依据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熟练程度、思维辨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为、实验报告绩依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考核专门实施量化标准。

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守则,且实验课出勤率达三分之二以上,否则取消一切成绩。

四、主要仪器设备
电光源光学显微镜、离心机、水浴箱、血沉架、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凝仪、分光光度计、烤箱、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实验项目一览表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项目一览表。

《临床技能课》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课》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课》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技能课》英文名称:《Clinical skill training》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200学时学分:12.5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麻醉专业选修课程:临床技能课五年制本科实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临床技能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临床技能是医生和医学生的基本功,医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是衡量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临床技能主要包括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医患沟通技巧等人文技能,问诊和病历书写、全身体格检查、外科手术学基本技能、临床常用操作技术、无菌术、判读心电图、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技能,以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综合临床分析能力等。

依据“全球医学最基本要求”的内容,按照“昆明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要求,课程开设于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学生进入毕业实习之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3个模块:人文技能教学模块,临床技能教学模块和OSCE 考试模块。

临床技能课总学时为200学时,其中专题讲座30学时,170学时均为实验课教学。

临床技能课着重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应首先相互之间反复训练问诊的技巧及体格检查的基本手法,再通过临床技能中心各实验室的教学模型模拟教学、临场综合能力训练、计算机模拟病人临床思维训练、动物手术操作训练等方式的教学,达到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

第一单元人文技能教学模块实验一医患沟通目的要求:熟悉有效的医患沟通技能,会运用沟通技巧创造一个便于与病人及其亲属交流和同行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的环境。

学时安排:专题讲座:5学时教学内容:1.沟通的技巧和艺术;2.医患沟通的方法。

实验二医疗纠纷防范目的要求:掌握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内容,认识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包括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

学时安排:专题讲座:5学时。

教学内容:1.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态度;2.医学伦理、卫生法律;3.医疗纠纷防范。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大纲(3篇)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是护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临床思维和职业素养。

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熟悉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和护理质量标准;(3)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趋势和护理政策法规。

2. 能力目标:(1)具备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如静脉输液、伤口护理、患者评估等;(2)具备临床护理沟通技巧,能够与患者、家属和同事有效沟通;(3)具备临床护理决策能力,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4)具备临床护理教学能力,能够进行临床带教。

3. 素质目标:(1)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2)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关注患者心理需求;(4)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三、教学内容1. 临床护理基本理论(1)护理学基础理论;(2)临床护理学基础理论;(4)护理心理学。

2. 临床护理基本技能(1)生命体征监测;(2)静脉输液;(3)伤口护理;(4)患者评估;(5)护理文书书写。

3. 临床护理工作流程(1)入院评估;(2)病情观察;(3)治疗护理;(4)护理交接;(5)出院护理。

4. 临床护理质量标准(1)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护理文书书写规范;(3)护理安全管理;(4)护理服务质量。

5. 临床护理发展趋势与政策法规(1)国内外护理发展趋势;(2)护理政策法规;(3)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临床护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护理工作流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临床护理思维和决策能力。

3. 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护理场景,提高学生临床护理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4. 临床实习:在临床环境中,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临床护理技能。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安排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安排

学生评价与反馈
关注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 策略,以满足学生的需 求。
课程改进方向
根据教学经验和学生反 馈,提出课程改进的方 向和措施。
临床医学未来发展趋势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 展,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将成为临床
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跨学科融合与创新
临床医学将与更多学科进行融合和创 新,形成更加综合、全面的医疗体系
心力衰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 作出诊断。治疗原则为去除或缓解基本病因、改善生活方 式、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等。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
胃炎
根据上腹痛或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结合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测等可作出诊断。治疗 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及饮食调整等。
消化性溃疡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知识点总结
基础医学知识
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的重要内容 ,为理解临床医学打下坚实基础。
临床医学知识
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科室的常见病、多 发病的诊疗原则和方法。
医学技能培养
通过实践操作、病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 能和诊断思维能力。
消化生理学
包括口腔、胃、小肠和大肠的消化和 吸收功能,以及消化腺的分泌和调节 作用。
排泄生理学
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和集 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以及尿液 的浓缩和稀释机制。
病理学基础
疾病概论
包括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转归过 程,以及疾病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包括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损伤 和修复过程,以及再生和纤维化的机 制。

2024年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总结

2024年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总结

在2024年的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下是对本年度培训工作的总结:一、培训目标与内容本年度培训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性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和实施、急救处理等。

培训内容涵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临床学科,以及最新的医疗技术和临床指南。

二、教学方法与创新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模拟练习、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等。

特别是引入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使学生能够在沉浸式环境中进行手术模拟和急救演练,大大提高了培训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三、师资力量与管理我们的师资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和专业教师组成,确保了培训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在管理方面,我们采用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培训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评估,保证了培训质量。

四、评估与反馈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定期的评估,包括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和临床案例分析等。

同时,我们也重视学生的反馈,通过匿名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收集了学生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五、培训效果与成果通过本年度的培训,学生的临床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在实习期间表现出了较强的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或协助完成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且在急救处理和手术操作方面也展现出了良好的潜力和技能。

六、未来展望我们将继续优化培训课程,引入更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教学手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确保他们能够成为合格的医疗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2024年的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代码:052085-86x-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开课院系:艺术系美术教育专业授课教师:开课学期:第5学期总学时: 150 学分:3分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专业技能训练》师范教育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

该课程关注中小学教师基本的职业技能,是一门以实训为主的技能训练课程。

本课程遵照《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精神,从书写规范汉字、口语和书面表达技能、学校实用美术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等方面入手,着重训练师范生的从教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教育、教学必备的基本技能,提高从教素质,缩短入职适应周期,实现以技助学的目标。

二、特点: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与实训相结合,辅以课堂教学观摩进行。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专业技能训练是以教材教法课程为基础,其后续课程是毕业创作课程。

四、教学总体目标与要求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中小学美术教学观,能够掌握教育、教学必备的基本技能,达到具备基本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职业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书写规范汉字、掌握教师口语和书面表达技能、实用美术技能、教学工作技能。

五、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实训、观摩。

教学重点:书写规范汉字、教师口语和书面表达技能及实用美术技能。

教学难点:教学工作技能(教案写作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听课、评课与说课技能)。

六、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自编。

2.主要参考书:(1)王桂波.王国君.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蒋海春.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部分课程学时分配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基础技能训练1.规范汉字书写技能训练(理论讲授5课时、实训25学时)教学内容:规范汉字的书写与使用;“三笔字”书写技能的训练教学要求:正确掌握一级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笔顺;熟悉汉字的使用规范;熟练掌握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楷书或行书的书写技能。

新医科临床实践教学大纲(3篇)

新医科临床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教育也在不断改革。

新医科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本大纲旨在明确新医科临床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为临床实践教学提供指导。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医患关系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4.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三、实践教学内容1.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1)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掌握病史采集技巧,熟练进行全身系统体格检查。

(2)临床基本操作:熟练掌握注射、输液、输血、导尿、灌肠等基本操作。

(3)辅助检查:了解常见辅助检查项目的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

2. 临床病例分析(1)常见病例分析:分析常见病例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典型病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的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

3. 临床实习(1)内科实习: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2)外科实习: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操作。

(3)妇产科实习: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分娩处理。

(4)儿科实习: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5)急诊科实习:掌握急诊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急救措施。

4. 临床科研与学术交流(1)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

(2)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医学领域最新动态。

(3)撰写学术论文,提高学术水平。

四、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邀请资深医师进行专题讲座,传授临床实践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分析,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 实践操作训练: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4. 临床实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诊疗工作。

5. 科研与学术交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

五、实践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医学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医学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编号:3. 课程类别:4. 学时分配: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实习学时5. 课程负责人:6. 教学对象:7. 教学大纲制定时间: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a. 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b. 了解本课程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c. 掌握与本课程相关的医学伦理、法律法规等。

2. 能力目标:a. 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b. 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c. 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3. 素质目标:a.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b.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c. 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内容:a. 第一章:绪论b. 第二章:基础知识c. 第三章:基本技能d. 第四章:临床应用e. 第五章:前沿问题2. 实验教学内容:a. 实验一:基本操作b. 实验二:技能训练c. 实验三:临床应用d. 实验四:综合实验3. 实习教学内容:a. 实习一:临床观察b. 实习二:病例分析c. 实习三:临床技能操作d. 实习四:实习总结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4.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实验技巧。

5. 实习法:通过临床实习,使学生了解临床工作,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1. 考核方式:a.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b. 期末考试: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c. 实习考核:实习总结、实习报告、实习答辩。

2. 评价标准:a. 知识掌握程度;b. 能力运用情况;c. 素质培养情况。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a. 《课程名称》b. 作者:[作者姓名]c. 出版社:[出版社名称]2. 参考书目:a. 《医学相关书籍》b. 作者:[作者姓名]c. 出版社:[出版社名称]七、教学进度安排1. 理论教学进度安排:a. 第一章:[学时]b. 第二章:[学时]c. 第三章:[学时]d. 第四章:[学时]e. 第五章:[学时]2. 实验教学进度安排:a. 实验一:[学时]b. 实验二:[学时]c. 实验三:[学时]d. 实验四:[学时]3. 实习教学进度安排:a. 实习一:[学时]b. 实习二:[学时]c. 实习三:[学时]d. 实习四:[学时]八、课程建设与改革1. 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内容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2. 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4. 开展课程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教学。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类型:必修课学分:3学分学时:64学时(理论:40学时,实践:24学时)适用专业:医学相关专业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技巧,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提供跨科学科的全面素质教育。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临床医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发展(2学时)1.1临床医学的定义和特点1.2临床医学的历史沿革1.3临床科研和临床实践的关系2.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4学时)2.1患者评估与临床决策2.2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2.3临床治疗与监测2.4临床预防与康复3.临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8学时)3.2临床数据记录与管理3.3临床数据的诊断与分析3.4临床数据的统计与报告4.临床与实验研究(10学时)4.1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4.2临床试验设计与伦理4.3实验动物模型与临床关联性4.4临床实验室的设计与管理5.临床医学中的医学伦理与法律(6学时)5.1医学伦理概述5.2医学伦理决策与伦理委员会5.3医学法律的基本原则与应用5.4医疗事故与医患纠纷的处理6.临床医学教育与职业发展(6学时)6.1临床医学教育的目标与方法6.2医学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6.3临床医学研究与学术发展6.4临床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7.临床技能实训(24学时)7.1临床诊断技能训练7.2临床操作技能训练7.3医学检验与实验室操作技能训练7.4病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实验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临床医学概论》参考书目:1.临床医学基本原理(国内外教材)2.临床医学实践指南与技能训练(国内外教材)3.临床医学研究与伦理(国内外教材)4.医学伦理与法律概论(国内外教材)五、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结合实践操作考核的方式。

临床实习技能训练-儿科教学设计

临床实习技能训练-儿科教学设计
点和经验
教师点评:教 师对讨论内容 进行点评和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模拟教学法
模拟场景:设置 真实的儿科临床 环境
模拟病例:选择 典型的儿科病例
模拟操作:让学 生在模拟环境中 进行实际操作
模拟评估:对学 生的操作进行评 估和反馈
角色扮演法
角色分配:学生扮 演医生,教师扮演 患者或家属
力进行评价
反馈与改进: 根据考核结果, 对学生进行反 馈,指导学生
改进和提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反馈与改进
考核方式:采用客 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SCE)进行考核
评价标准:根据 学生的临床技能 表现进行评分
反馈方式:及时 向学生反馈考核 结果和改进建议
改进措施:根据反馈 结果,调整教学设计 和实习计划,提高学 生临床技能水平
06
儿科临床实习技能训练的师资要 求
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
临床经验:在儿科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指导实习生进行临床操作和诊断。 教学经验: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实习生。 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实习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指导。 责任心: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够认真、负责地指导实习生进行临床实习。
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具备儿科专业知识和临 床经验
熟悉儿科教学大纲和教 学内容
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技 巧,如案例分析、角色
扮演等
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需 求,灵活调整教学方式
和内容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 能够清晰地传达知识和技能。

临床基本能力训练课程

临床基本能力训练课程

临床基本能力训练课程
临床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医学生可以掌握临床实践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床基本能力训练课程的内容涵盖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在课程中,学生们将通过模拟病例、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和讨论,以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该课程还会教授医学生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获得他们的信任和合作。

同时,课程还将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体来说,临床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医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医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临床实践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临床技能培训1》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培训1》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培训1》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C0411024s课程名称:临床技能培训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和年级:临床医学(区外)四年级开课学期:秋季学期课程总学时:51学时课程简介: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培养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是新时期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临床医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共同构成医学知识体系,其中临床技能是核心、是对合格医生的基本要求。

医学生完成基础课后,临床实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生面试、低年资医师各专业轮转等都离不开临床基本技能培训。

临床思维能力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本技能。

只有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操作规范且临床思维分析准确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

涉及7个学科49项技能培训,包括:内科学、护理学、急救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要求每位学生在经过系统培训后全部掌握。

推荐教材: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2008.1参考书目:[1]何志捷,管向东.《重症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9.12.[2]丁小强.《内科急诊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9.12.[3]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四版2010.1.[4]万丽红.《基础护理学基本操作》广东: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版2009.8.[5]吕宪玉.《临床执业医师通关宝典.实践技能精讲与实战模拟》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第四版2010.1.二、课程总目标医学生通过临床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临床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毕业实习前打下基础,毕业后能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并为将来成为一名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纲内容实验一:胸腔穿剌【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穿刺的操作要点。

2.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实验内容】1胸腔穿刺术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临床经验教训。

《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教师基本技能训练(The Training of Teachers5 Basic Skills)课程代码:19460002学分:1学时:16(课堂教学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16)先修课程:相关人文学科课程适用专业:师范类及相关专业教材:教师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指导,韩美荣、常华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该课程为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根据《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精心提炼了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类教师职业技能。

通过该课程,进一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课程目标2: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能够熟练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地设计,学会编写课时教案;课程目标3:熟悉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课堂导入、课堂讲解、课堂板书、课堂提问、课堂反馈强化矫正、课堂结束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技能;课程目标4:熟悉课堂教学中课堂演示、课堂非言语行为、课堂管理、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的技能要点,并初步具有相应的教学技能;课程目标5: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填写)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1 m-n1.毕业要求1-1:2.毕业要求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

(1)读单音节词;(2)读双音节词;(3)读短文;(4)说话(讲故事)(二)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并应用普通话发音规则,能够运用普通话自由表达(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普通话发音技巧和规则2.难点:运用普通话自由表达第二章口语表达技能(一)课程内容(1)朗读;(2)讲演;(3)主持(活动);(4)与人交流;(5)辩论;(6)语言幽默性;(7)语言情感性;(8)教学口语•;(9)教育口语(二)教学要求掌握朗读等语言表达的技巧;能够恰当的应用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朗读等语言表达的技巧;2.难点:能够恰当的应用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第三章书写及书面表达技能(一)课程内容1.书写实训项目:(1)写字规范;(2)板书规范;(3)粉笔字训练;(4)毛笔字训练;(5)板书设计2.书面表达实训项目:(1)工作计划;(2)工作总结;(3)申请报告;(4)调查报告;(5)各类信函;(6)学生评语(二)教学要求掌握书写基本功;能够熟练应用书面表达(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书写基本功;能够撰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学生评语2.难点:能够熟练应用书面表达第四章教学设计技能(一)课程内容(1)课程标准使用;(2)教学策略选择;(3)教学内容设计;(4)教学程序设计;(5)教学方式方法设计;(6)教学资源利用设计(7)教学手段综合运用设计;(8)设计方案编制(二)教学要求掌握教学设计的程序、内容和方法;能够应用综合手段进行教学设计(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教学设计的程序、内容和方法;2.难点:能够应用综合手段进行教学设计第五章课堂教学实施技能(一)课程内容(1)导入技能;(2)讲解技能;(3)演示技能;(4)提问技能;(5)反馈技能;(6)组织技能;(7)结束技能;(8)应变技能;(9)教态变化技能;(10)布置作业;(11)批改作业; (12)订正自己错误;(13)订正学生错误(二)教学要求掌握教学实施技巧;能够进行微课教学(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微课教学;2.难点:掌握教学实施技巧第六章说课评课技能(一)课程内容1.说课实训项目(1)说教材;(2)说方法;(3)说程序;(4)说重点把握;(5)说难点突破;(6)说内容处理2.评课实训项目(1)评价标准的运用;(2)评价语言的表达;(3)抓闪光点;(4)抓特色(二)教学要求掌握说课技巧;能够说课评课(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1.重点:说课评课;2.难点:掌握说课技巧第七章教学研究的技能(一)课程内容1.实验项目(1)选题;(2)论证;(3)填表;(4)开题;(5)教育叙事写作;(6)教育论文写作;2.实训项目(教育调查):(1)教师职业状态调查;(2)儿童心理探究;(3)学科教学研究发展调查(二)教学要求掌握研究规范和技巧;能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研究规范和技巧;2.难点: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如课程不含实验,该项可不填)注:L “类型”填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 “要求”填必做、选做。

临床技能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医学知识、实验技能和沟通技能,将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1. 外科无菌技术:通过实验教学,掌握手术人员和病人的无菌准备方法,树立无菌观念,理解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

了解常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

2. 外科基本操作:通过实验教学,掌握正确的切开、缝合、结扎、止血操作,熟悉常用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

3. 小肠缝合:通过教学,掌握正确的几种肠吻合方法,巩固外科基本操作。

4. 心肺复苏和除颤仪使用:通过教学和模拟训练,掌握现场初级心肺复苏的方法和除颤仪的使用。

5. 换药拆线:通过教学和实践,熟悉常见伤口的换药方法和拆线方法。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临床技能的理论知识。

2. 实验教学:通过模拟手术、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临床技能的操作过程。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实践教学:安排一定数量的临床见习和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技能。

四、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通过考试或论文等形式,评价学生对临床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操作考核:在模拟手术或实际手术中,对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验操作、课堂表现等多方面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要求1. 教师要求: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2. 教材要求: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

3. 实验设备要求:提供足够的实验设备和场地,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

4. 实践教学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

5. 教学效果要求:通过多种考核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英文名称:Basic Cli nical Skills Trai ning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查总学时:42 学分:2.5 理论课学时:6 实验课学时:36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是临床医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临床基本技能是医生和医学生的基本功,医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是衡量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临床基本技能主要包括问诊和病历书写、全身体格检查、外科手术学基本技能、临床常用操作技术、无菌术、妇产科基本技能、儿科基本技能等临床基本技能,以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综合临床分析能力等。

依据“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内容,按照“牡丹江医学院培养方案”的安排和要求,课程开设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毕业实习之前,本课程目的是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主干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强化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的目的,为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奠定基础。

b5E2RGbCAP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见习、考试。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CAI课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强大的电子模拟人、模型等教学设备,训练学生的临床技能。

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

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

考试是检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实验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形成性考试采用对理论课和实验课出勤情况进行的考核,实验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主要是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p1EanqFDPw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病历书写规范【掌握】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掌握】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熟悉】门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思考题:1、病历书写有那些基本规则和要求?2、病历的种类有那些?3、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那些规定?二、问诊及处方、各项辅助检查申请单的填写【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处分书写规则。

【熟悉】问诊的内容;辅助检查申请单的填写。

【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思考题:1、问诊的重要性?2、问诊包括那些内容?3、处分书写规则?三、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掌握】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熟悉】诊断疾病的步骤;常见误诊原因。

思考题:1、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常见误诊原因有哪些?3、临床诊断的内容包括哪些?4、临床诊断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四、实验三、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实验名称】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模式【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掌握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熟悉诊断疾病的步骤。

实验时数】4 学时【实验教具】听诊器、典型病例资料等【实验要求】初步建立临床思维,实现临床实习医师的角色转变。

【思考题】1、试述临床思维的重要性?2、如何自觉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四、全身体格检查【实验名称】全身体格检查【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规范的手法,能够进行内容全面系统、结果准确的全身体格检查。

【实验时数】4 学时【实验教具】听诊器、血压计、直尺、软尺、叩诊锤等。

【实验要求】利用全身体格检查的教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组合训练,强化医学生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规范的手法,使学生熟练掌握体格检查的技能。

DXDiTa9E3d【思考题】1、全身体格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2、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五、临床常用穿刺操作技术【实验名称】临床常用穿刺操作技术【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1. 掌握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的方法。

2. 熟悉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注意事项。

RTCrpUDGiT【实验时数】4 学时【实验教具】综合穿刺技能训练系统、各种穿刺包等。

【实验要求】教师操作示教,讲解操作要点和操作注意事项,要求每个学生利用教学模型将四种穿刺术训练1-2 遍,规范操作手法,全部达到训练要求。

5PCzVD7HxA 【思考题】1、胸穿、腹穿、骨穿和腰穿常用的穿刺点各选在何处?2、胸穿、腹穿、骨穿和腰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六、外科无菌术【实验名称】无菌技术【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1. 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洗手、穿/ 脱消毒衣、戴无菌手套、手术区消毒、铺无菌手术单等无菌操作。

3. 了解无菌技术的相关规章制度。

【实验时数】4 学时【实验教具】消毒衣、手套、无菌单、训练模型、消毒液等【实验要求】教师强化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相关规章制度,并通过强化无菌技术操作要点;学生相互练习并评判穿衣、戴手套、消毒、铺巾等无菌操作。

jLBHrnAILg【思考题】1、无菌术操作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2、消毒范围及操作时注意事项?七、外科基本技术操作【实验名称】外科基本技术操作【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切开、分离、结扎、止血、缝合、换药、拆线的方法及操作要点。

2.掌握手术中常用的方结、外科结、张力结及三重结的打结方法。

3.了解各种器械的使用方法。

【实验时数】8 学时【实验教具】刀柄、持针器、止血钳、剪刀、平镊、钩镊、弯盘、 4 号缝合线、棉垫、圆针、角针;示教绳(黑白两色)、棉线。

xHAQX74J0X【实验要求】1. 掌握换药的正确方法;熟练、快速、标准地完成切开及单纯间断缝合法的操作;掌握单纯连续缝合法、荷包缝合法的操作要点;了解褥式(水平、垂直)缝合法的操作要点;了解各种缝合法的适用情况;LDAYtRyKfE2. 熟练、快速、标准地完成方结的操作;掌握外科结、张力结及三重结的操作要点;了解各种手术结的适用情况。

Zzz6ZB2Ltk思考题】1、进针出针的方向、边距及间距?2、切开操作时刀尖与皮肤的角度?3、假结与滑结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避免?八、妇产科基本技能操作【实验名称】妇产科基本技能操作【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1. 掌握产科和妇科采集病史的内容、基本方法和特点。

2. 熟练掌握和应用妇科和产科检查的内容和手法。

掌握四部触诊法,骨盆外测量,听胎心的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观察宫缩,骨盆内测量肛门检查法的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掌握盆腔检查的检查器械、基本要求、检查方法;熟悉全身检查及腹部检查。

dvzfvkwMI13. 熟悉阴道分娩相关操作及手术;熟悉分娩机制。

4. 计划生育的方法及选择【实验时数】6 学时【实验教具】妇产科教学模型等【实验要求】教师利用妇产科教学模型强化培训医学生的妇科和产科检查的内容。

同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妇科和产科检查的内容,规范检查的手法。

rqyn14ZNXI【思考题】1、妇科检查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有哪些?2、产前检查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有哪些?九、儿科基本技能操作【实验名称】儿科基本技能操作【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儿童体格检查的特点和方法,儿科病史采集的特点和方法。

2. 掌握儿科诊断技术骨髓穿刺、腰椎穿刺和硬脑膜下穿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其适应症。

3. 熟悉小儿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的适应症。

【实验时数】6 学时实验教具】儿科教学模型等【实验要求】教师组织讨论和示范儿童体格检查的特点和方法,利用儿科教学模型或学生相互体检,练习儿童体格检查的方法及内容和儿科基本技能,从而达到强化培训医学生的儿科学基本操作临床技能的目的。

EmxvxOtOco 【思考题】1小儿体格检查的方法?2、骨髓穿刺和腰椎穿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3、小儿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的适应症有哪些?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及进度分配表六、考核方式本课程为必修考查课,考核采用形成性考试加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要求主要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SixE2yXPq5考核方式:出勤和课堂表现、随机测验、课程结业实验考试。

课程结业实验考试(技能操作)题型及所占分值:待定。

6ewMyirQFL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占10%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随机测验占10%占20%课程结业实验考试成绩(技能操作)占80% kavU42VRUs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书目参考教材:《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规范》主编:曹云霞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主要参考书:《诊断学》第七版,主编:陈文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临床技能》主编:韩丽王改兰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内科学》第七版,陆在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外科手术学基础》主编:韩子玉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妇产科学》第7版,主编:乐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儿科学》第7版,主编:沈晓明王卫平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12 /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