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根据居民出行调查报告,以下是关于居民出行习惯和偏好的一
些主要发现:
1. 交通方式:大多数居民选择步行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

步行
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在短距离出行时。

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和地
铁也是常见的出行选择。

私家车的使用比例较低,尤其是在城市中
心地区。

2. 出行目的:主要的出行目的是上下班和购物。

大多数居民会
选择离住处较近的地方购买生活必需品。

3. 出行时间:上午和下午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时间段。

许多人在
早上上班前或下班后会进行购物和其他实际需要的活动。

4. 出行距离:大多数居民的出行距离较短,通常在5公里以内。

这与步行和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率较高有关。

5. 对交通状况的满意度:居民普遍对交通状况表示满意。

市区
道路的拥堵情况相对较少,大部分居民可以较为顺畅地进行出行。

公共交通工具运营的较好也是居民满意度的一个原因。

6. 对交通安全问题的关注:许多居民对交通安全问题表示关注。

车辆和行人之间的冲突是居民出行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居民在出行方式、目的和时间上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

步行
和公共交通工具是他们首选的交通方式。

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改善
的不断推进,居民对交通状况的满意度日益提高。

交通安全问题仍
然需要关注和改善。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居民出行调查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出行习惯和需求,我们在某城市进行了一次居民出行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调查显示,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是公共交通工具。

约70%的居民表示他们通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比如地铁、公交车等。

这可能与该城市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有关。

另外,约20%的居民表示他们通常步行出行,这表明步行在城市出行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相对而言,少数居民选择开私家车出行,只占调查人数的10%左右。

其次,关于居民出行的频率,调查显示大部分居民每天都需要出行。

约60%的居民表示他们每天都需要出门,这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有关。

另外,有约30%的居民表示他们每周出行几次,而只有约10%的居民表示他们每月或更长时间才出行一次。

再次,我们调查了居民选择出行方式的主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是方便和经济。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以避免交通拥堵和停车问题,并且相对来说更省钱。

此外,居民选择步行的主要原因是距离较短,步行更加便捷和健康。

而选择开私家车的居民主要原因是出行时间更加灵活和便利。

最后,调查还发现居民对出行环境和服务的满意度普遍较高。

大部分居民对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营时间、车辆设施和服务态度表示满意。

然而,也有少数居民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拥挤程度和操作安全性表示不满。

对于步行环境,大部分居民表示满意,但也有少数居民表示对步行道的建设和维护有更高的期望。

对私家车出行的居民来说,他们对相关交通设施(如停车场)的数量和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的调查表明,在该城市居民中,公共交通工具是主要的出行方式,居民每天都需要出行。

方便和经济是居民选择出行方式的主要原因。

居民普遍对出行环境和服务表示满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公共交通的拥挤程度和步行道的建设等。

这些调查结果对城市交通规划和出行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数据分析方法和过程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 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样本 数据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如 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出行费 用等。
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不同因 素与出行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 ,如年龄、性别、职业、收入 等与出行方式选择的相关性。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表格 、图表等多种形式展示分析结 果,使数据呈现更加直观清晰 。
对居民出行方式和习惯的建议
鼓励居民尝试并习惯使用公共交通、骑行和步行等环保出行方式。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合乘等方式减少单车出行,以节约时间和 资源。
关注交通环境,尽量选择安全、舒适的出行方式。
06
参考文献和附录
参考文献列表
•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列表]
数据表和图表清单
• [请在此处插入数据表和图表清单]
公共交通设施的使用率相对较低,尤其是 轨道交通。
居民对骑行和步行的接受度较高, 但实际采用这两种出行方式的比例 并不高。
对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的建议
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服 务水平,吸引更多居民选择公共交通

建设和完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 居民采用骑行和步行方式出行。
合理规划停车场,降低停车难度,使 驾车出行更加便利。
出行方式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出行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空间布局和交通状况。例如,过度依赖小汽车会导致城市道路拥堵和停车场 紧张,而公共交通的发达则可以促进城市中心的功能疏解和郊区化发展。
03
调查方法和样本信息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 式发放问卷,问卷设计包含出行方式的选择、出行目的 、出行时间、出行费用等多个方面。 利用社交媒体、公共场所等渠道广泛宣传问卷调查,吸 引受访者参与,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出行方式的多样性和便利性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了解居民出行方式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对城市交通规划和政策的参考,我们进行了一项居民出行方式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覆盖了城市不同区域的居民。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出行目的、出行方式选择的原因、出行方式的频率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1. 出行方式的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出行方式多样化。

其中,步行是最常见的出行方式,占比达到40%。

其次是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公交车等,占比30%。

私家车和自行车分别占比20%和10%。

这表明,步行和公共交通工具仍然是城市居民首选的出行方式,而私家车和自行车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得到了使用。

2. 出行方式的选择原因调查发现,居民选择出行方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距离:对于近距离出行,居民更倾向于选择步行或自行车,因为这样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能够锻炼身体。

- 时间:对于远距离出行,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私家车,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并且更加舒适。

- 费用:公共交通工具的票价相对较低,而私家车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经济考虑下,居民会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 环保: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相比私家车,对环境的影响更小,因此一些居民出于环保意识而选择这些出行方式。

3. 出行方式的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方式频率与出行目的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居民更多地选择步行和公共交通工具,因为这些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而在休闲娱乐或者长途旅行时,居民更倾向于选择私家车,因为这样更加灵活自由。

四、调查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居民出行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原因。

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便利性: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步行和自行车道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便利设施,如人行天桥、自行车停车场等,以鼓励居民选择这些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1. 调查背景随着城市人口和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对居民出行情况进行调查已经成为了都市管理的重要一环。

本报告旨在分析居民出行的特点、趋势以及对交通规划的建议。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在本市5个不同区域进行,随机抽取50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包括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出行方式、出行频次、出行目的等内容。

3. 调查结果3.1 出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方式多样化,主要包括步行、公共交通、自行车和私家车等。

具体数据如下:步行:占比35%公共交通:占比40%自行车:占比15%私家车:占比10%3.2 出行频次根据调查结果,居民的出行频次在工作日和休息日有所不同。

工作日居民平均出行3次,而休息日平均出行2次。

3.3 出行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目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工作出行:占比30%上学/接送孩子:占比25%购物/娱乐:占比20%探亲访友:占比15%其他目的:占比10%4. 与建议4.1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居民出行以步行和公共交通为主,私家车使用率较低。

居民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出行频次有所不同。

居民出行主要目的为工作出行、上学/接送孩子和购物/娱乐。

4.2 建议根据,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优化交通规划:加大步行和公共交通的投资,提高其覆盖范围和便利程度,鼓励更多居民选择可持续出行方式。

针对工作出行和上学/接送孩子的需求,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和班次安排,提高运行效率。

在购物中心和娱乐场所周边增加公共交通的站点和停车位,减少私家车使用。

5. 政策建议基于调查结果及,我们对都市交通规划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建设更多步行街和骑行道,改善步行和自行车的通行条件。

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增加站点和班次,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推广电动车和共享单车,降低私家车使用率。

在购物中心和娱乐场所周边设置停车位,鼓励居民用公共交通出行。

6.通过这次居民出行调查,我们对居民的出行方式、出行频次和出行目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一、引言居民出行是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方式和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出行情况和需求,本调查报告将对居民出行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随机抽取的500个居民进行面对面访问,提问有关出行方式、出行频率、出行目的和出行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来获取相关数据。

三、居民出行方式根据调查结果,居民出行方式主要可分为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和私家车四种。

1.步行:调查显示,有40%的居民选择步行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

步行不仅能够促进身体健康,而且对距离较短的出行需求十分适合。

2.自行车:约有30%的居民选择自行车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

自行车的优势在于省时省力,且对环境友好。

3.公共交通:约占25%的居民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

公共交通包括地铁、公交车等,其优势在于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并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4.私家车:调查显示,约有5%的居民选择私家车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

相较于其他出行方式,私家车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私密性,但同时也增加了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

四、居民出行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居民每天都需要出行,约占65%。

其次是每周至少3次出行的居民,约占25%,少数居民每周出行频率在1-2次,约占10%。

这一数据反映了居民对出行的日常需求,也说明了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五、居民出行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目的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包括工作/上学、购物、休闲娱乐和医疗就诊等。

1.工作/上学:约占40%的居民的出行目的是前往工作或上学。

这一结果与城市经济和教育发展有关,因为人们需要在不同地点间进行工作和学习。

2.购物:约占30%的居民的出行目的是购物。

购物是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购物时需要前往商场、超市等地点。

3.休闲娱乐:约占20%的居民的出行目的是休闲娱乐。

常州居民出行调查分析报告2023简版

常州居民出行调查分析报告2023简版

常州居民出行调查分析报告常州居民出行调查分析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方式和出行需求在不断变化。

针对常州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和出行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了解居民出行的特点,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问卷内容涵盖了居民出行方式、出行频率、出行目的、出行时间等方面的主要信息。

3. 调查结果分析3.1 出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常州市居民的出行主要方式包括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和私家车。

其中,公共交通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占比为45%,是步行占比为30%,自行车占比为15%,私家车占比为10%。

3.2 出行频率对于出行频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每天外出1-2次,占比为60%;20%的居民每天外出3-4次;10%的居民每天外出5-6次;剩下的10%的居民每天外出超过6次。

3.3 出行目的居民出行的主要目的主要包括工作、学习、购物和娱乐。

调查结果显示,工作是最主要的出行目的,占比为40%;学习占比为30%;购物占比为20%;娱乐占比为10%。

3.4 出行时间关于出行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平日工作日,居民出行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上午7点到9点和下午5点到7点;而在周末和节假日,居民出行的高峰期则相对分散,没有明显的高峰时段。

4. 综合分析通过对常州市居民出行方式、出行频率、出行目的和出行时间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公共交通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这也说明了常州的交通系统比较完善。

- 居民出行频率比较稳定,大部分人每天外出1-2次,这反映了常州市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

- 工作是主要的出行目的,这也与常州市作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城市相符合。

- 出行时间的分析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有针对性地进行交通疏导和优化。

5. 结论本次调查分析表明,常州市居民出行方式多样化,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为主,出行频率稳定,目的主要是工作和学习。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篇一: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工作及主要结论北京市第三次全市交通综合调查简介北京市曾于1986、XX年进行了两次全市性交通综合调查,为北京城市交通各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此后5年,北京市交通状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

同时据新完成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交通发展纲要》所确定的城市和交通发展新思路,急需在现阶段开展新一轮全市性调查。

调查共包括八个专项,12个分项。

其中规模最大的居民出行调查一项涉及了18个区县,150条街道,共858个居委会,家庭户数近10万户,被调查人口超过30万。

调查组织实施机构由三级调查办公室组成,成员包括相关21个委办局及18个区县的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

一、居民出行调查1、调查背景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机动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北京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出现了规划目标提前实现、城市发展空间饱和、大城市病逐渐突出、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其中,交通拥堵问题极其严重,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

北京市于1986年开展了第一次以居民出行调查为重点的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

于XX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市城市交通综合调查,居民出行调查也是其重点内容。

这两次调查成果都为各阶段北京市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促进了定量分析工作,满足了大量的实际需求。

此外,虽然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大力建设智能交通应用系统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交通流检测数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开展了一系列交通调查专项等,但这些调查成果都仅仅针对交通系统的某一子系统、某一分析方面或者城市区域的某一部分,因此从全市交通系统研究的角度,都无法代替居民出行调查的重要地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步入家庭轿车普及期,居民出行特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道路交通状况也显现出新的特征。

自XX年至今的五年中,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至XX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由XX年的132万辆发展至230余万辆,市区范围内保有量也已达150余万辆,车辆在居民出行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温州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温州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温州居民出行调查报告温州居民出行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与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温州市居民的出行情况及选择出行方式的原因,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运输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面向温州市居民进行调查。

调查问题涵盖出行方式、出行频率、出行时间段、出行距离、出行目的地等内容。

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1000份问卷,有效回收700份。

三、调查结果1-出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为公共交通工具和私人乘车。

其中,公共交通工具占比为55%,私人乘车占比为40%,其他出行方式占比为5%。

2-出行频率温州市居民出行频率主要集中在每天出行和每周出行两个层次。

其中,每天出行的居民占比为60%,每周出行的居民占比为35%,其他频率出行的居民占比为5%。

3-出行时间段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市居民的出行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早晨和下午。

其中,早晨出行的居民占比为40%,下午出行的居民占比为35%,其他时间段出行的居民占比为25%。

4-出行距离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市居民的出行距离主要集中在10公里以下和10-20公里两个范围。

其中,10公里以下出行的居民占比为50%,10-20公里出行的居民占比为35%,其他距离出行的居民占比为15%。

5-出行目的地温州市居民的出行目的地主要涵盖工作、学习、购物和娱乐等方面。

其中,工作目的地占比为35%,学习目的地占比为20%,购物和娱乐目的地占比为30%,其他目的地占比为15%。

附件:调查问卷(具体问卷内容见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公共交通工具:指由或公共机构提供的供居民大规模使用的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有轨电车等。

2-私人乘车:指由个人拥有的私人交通工具,如私家车、摩托车等。

3-随机抽样方法:一种无法事先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通过随机选择的方式选取调查样本。

4-有效回收:指问卷回收后,经过筛选和验证,排除无效问卷,得到的有效问卷数量。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居民出行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居民出行方式逐渐多样化,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解居民出行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查旨在收集居民出行的相关数据,为城市交通规划和改善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的访问、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

样本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居住地区的居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出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方式主要分为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和私家车四种。

其中,公共交通是最常用的出行方式,占比达到45%;步行和自行车分别占比25%和20%;私家车占比为10%。

这说明公共交通在城市居民出行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步行和自行车的比例也较高,体现了居民对环境友好的出行方式的倾向。

2. 出行距离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距离主要集中在5公里以内,占比达到60%。

而超过10公里的长途出行仅占比15%。

这说明城市居民的出行活动主要集中在家庭附近的日常活动,如上班、购物等,而长途出行相对较少。

3. 交通拥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普遍认为交通拥堵是当前城市出行的主要问题之一。

超过70%的居民表示在高峰时段遇到过交通拥堵的情况,其中私家车用户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

交通拥堵不仅浪费了居民的时间,也增加了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的风险。

4. 公共交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整体较低。

超过50%的居民认为公共交通的车次不足,等车时间过长。

此外,有部分居民对公共交通的车辆拥挤、不舒适等问题表示不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出行体验,也降低了居民对公共交通的使用意愿。

5. 自行车出行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自行车出行在城市居民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自行车出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停车难、道路不平整等。

这些问题限制了自行车的使用,也影响了居民对环保出行方式的选择。

常州居民出行调查分析报告

常州居民出行调查分析报告

常州居民出行调查分析报告1. 调查背景为了了解常州市居民的出行状况和出行偏好,我们进行了一项市民出行调查。

2. 调查方法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和在线渠道收集数据。

共收集到了1500份有效问卷。

3. 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得出以下:3.1 出行方式常州市居民出行方式多样化。

调查发现,公共交通是常州市居民最常用的出行方式,占比达到60%。

私家车和骑行分别占比20%和15%。

步行也是常州市居民常用的出行方式之一,占比约为5%。

3.2 出行频率调查显示,常州市居民平均每天出行次数为3次。

其中,上班/上学是居民每天最常进行的出行活动,约占总出行次数的40%。

其他常见的出行活动包括购物、娱乐和社交,占比分别为20%、15%和10%。

3.3 出行距离调查发现,常州市居民的出行距离主要集中在5公里以内,约占总出行次数的70%。

超过5公里但不超过10公里的出行次数约占总出行次数的20%。

少数居民出行距离超过10公里,占比约为10%。

3.4 出行目的调查数据显示,常州市居民出行目的多种多样。

其中,工作/上学是出行的主要目的,约占总出行次数的30%。

其他常见的出行目的包括购物、娱乐、社交和就医,占比分别为25%、20%、15%和10%。

3.5 出行时间调查发现,常州市居民在早上7点至9点和下午5点至7点这两个时间段出行最为频繁。

这主要是由于上班、上学和返程高峰所致。

其他时间段的出行频率相对较低。

4. 调查,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常州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多样化,公共交通是常州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

居民平均每天出行3次,且出行距离集中在5公里以内。

工作/上学是常州市居民出行的主要目的,出行时间多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

这些调查结果对于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调查结果,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和服务。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一、引言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是为了了解居民的出行习惯和趋势,以便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调查覆盖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包括步行、公共交通工具和私家车等。

调查时间跨度为一个月,样本数量为1000人。

二、调查结果1.步行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居民选择步行作为主要出行方式。

其中,25%的居民选择步行作为短途出行的首选方式(小于3公里),35%的居民将步行作为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

步行的优势在于环保、经济、健康等方面。

不过,一些居民表示他们选择步行是因为城市的公共交通不便或者使用公共交通不安全。

2.公共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工具是城市居民常用的出行方式之一、调查显示,40%的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作为主要出行方式。

公共交通工具的选择包括公交车、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等。

其中,公交车是最受欢迎的公共交通工具,有30%的居民经常使用。

地铁和轻轨的使用率分别为15%和10%。

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优势在于能够减少交通拥堵、节约能源和降低环境污染。

不过,一些居民反映公共交通的运力不足,拥挤和不舒适。

3.私家车调查结果显示,有30%的居民选择私家车作为主要出行方式。

私家车的普及使得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和灵活,尤其是对于远程出行。

不过,私家车的使用率较低的原因之一是城市的交通拥堵和停车困难。

此外,私家车的使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

4.其他出行方式调查结果还显示有10%的居民选择其他出行方式,包括骑行、摩托车和出租车等。

这些出行方式在特定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骑行既环保又锻炼身体,但不适合远距离出行。

三、结论和建议通过对居民出行方式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步行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短途和日常出行中;2.公共交通工具是常用的出行方式之一,但仍然存在运力不足、拥挤和不舒适的问题;3.私家车虽然方便和灵活,但交通拥堵和停车困难是其使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步行环境的质量,加大对步行的宣传和推广,鼓励更多的居民选择步行作为出行方式;2.改善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增加运力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高公交车、地铁和轻轨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舒适度;3.加强私家车限行和停车管理,优化城市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和停车困难;4.推广和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交通方式,如骑行、电动车和出租车等,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性。

2024年出行调查报告_3

2024年出行调查报告_3

出行调查报告出行调查报告1近几年来,宁波的旅游业发展日益红火,各旅行社也此起彼伏的出现,旅游更成了宁波市居民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事情。

于是,我们调查小组特地对范江岸小区进行了定点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100份,回收了100份,回收率100%。

通过这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宁波市居民,尤其是在假期的出行情况,同时也可从中发现本市旅游业的某些不足之处,能为有关部门提供点意见或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1.出行情况: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宁波市居民双休日、节假日真正出行的人较少,且每次出行时间间隔较长。

下面是些有关数据,即可证明:在家基本不外出的(包括在家休息、在家打扫卫生、给自己充电学习)占51.5%,剩下的48.5%包括了外出旅游、走亲访友和购物逛街,而真正外出旅游的也只占全部人数的15%。

其中39.6%的人已经有1年甚至更多年没外出旅游了。

2.出行目的:如今人们出行目的各异,休闲观光、探亲访友多种多样,至于宁波市民的出行目的如下图所示:3.出行方式:据我所知,如今的出行方式主要有两种,跟团出游和自助旅游。

当然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而我们74%的市民选择了自助旅游,原因很简单,多数人认为可以省钱,当然时间、路线方面可以自由支配,不像跟团去那么贵。

在问及旅游形式时,有将近一半的居民选择了传统观光型的旅游方式,这是与出行目的较为符合的。

同时,我也发现有30%左右的人选择了野营探险型。

这说明,在出行人之中年轻人占了不少的比例。

4.出行的注意点:在居民的心中,我们在旅游时通常最担心的还是天气和安全两大因素。

这两点直接能导致此次旅游的顺利进行,谁都希望一路顺风而去,满“载”而归,即使累点也无所谓。

当然问到黄金周是否愿意出行时,我所调查的11户家庭绝大部分都说不会,有的则不肯定。

因为他们认为黄金周出行的人太多,交通拥挤,给旅游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各种花费也随之上涨,自然不能尽兴而归,还不如其他时间出行更好。

5.对旅游地的评价:据调查,宁波市居民除对交通、景点评价较好之外,其余的住宿、餐饮、旅行社、导游服务都认为一般。

关于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关于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关于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关于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嘿呀,咱今天就来聊聊居民出行方式这档子事儿。

就说我前几天出门去办事吧,那可真是让我好好感受了一番各种出行方式的不同。

我住的地方离办事的地方不算太远,所以我就纠结到底该咋去。

走路吧,倒是能锻炼身体,可又觉得有点慢,怕耽误时间。

骑自行车呢,感觉挺环保的,但又怕累得气喘吁吁的。

坐公交吧,倒是轻松,可又得等车,还可能会挤。

最后我决定还是打车去,站在路边等车的时候,我就观察起周围的人来。

不一会儿,就看到一个大叔骑着一辆破旧的电动车嗖地一下过去了,那速度还挺快,大叔脸上还带着一种自由自在的表情。

接着又看到一个小姐姐踩着滑板从我面前滑过,那姿势可太潇洒了,感觉她就像是在享受风一样。

正想着呢,我打的车来了。

在车上,我就和司机师傅聊起天来。

师傅说他每天都在路上跑,见到各种各样出行的人。

他说有时候看到那些走路的人慢悠悠地走着,还挺羡慕的,觉得他们很悠闲。

等我办完事回来,我选择了坐公交。

在公交上,看到好多大爷大妈,他们有的提着菜篮子,有的拿着茶杯,一脸悠闲。

还有一些年轻人,耳朵里塞着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经过这一天的观察和体验,我发现居民的出行方式真的是多种多样啊。

走路的人享受着那份慢节奏,骑自行车的人追求着环保和健康,坐公交的人图个方便和便宜,打车的人要的是快捷和舒适。

每种出行方式都有它的好处和适用的场合。

咱老百姓的出行方式可真是反映了生活的百态呢。

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去到想去的地方,过好自己的生活。

所以啊,以后咱出门的时候,就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心情来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吧,让出行也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嘿嘿,这就是我关于居民出行方式的一点小观察啦!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居民日常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日常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日常出行调查报告居民日常出行调查报告为了了解居民的日常出行情况,我们对某小区居民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居民的日常出行方式主要集中在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上。

首先,步行是居民最常用的出行方式之一。

调查显示,约有60%的居民经常选择步行出行。

步行出行的主要原因是小区内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所需的各类商店、超市、医院等都在小区周边,方便居民出行购物。

此外,小区内绿化环境良好,步行不仅能够满足日常出行的需求,还能够锻炼身体,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自行车也是居民的主要出行工具之一。

调查显示,约有30%的居民经常使用自行车出行。

自行车出行的主要原因是小区内道路宽敞,停车方便,居民可以方便地将自行车停放在小区楼下,避免了停车难的问题。

此外,自行车出行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还能够锻炼身体,对于骑车上下班的居民来说,自行车是一种快捷、健康的出行方式。

最后,公交车是部分居民的选择。

调查发现,约有10%的居民经常选择公交车出行。

公交车出行的主要原因是小区附近有公交站点,公交线路覆盖面广,方便居民到达目的地。

此外,公交车还能够减少道路拥堵和环境污染,是一种环保的出行方式。

综上所述,居民的日常出行方式主要集中在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上。

这些出行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也有部分居民因为工作地点较远或其他原因,选择了私家车或出租车等更为便利的出行方式。

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交通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公共交通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出行选择,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同时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居民出行需求的不断增长,为掌握居民出行的实际情况,研究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以此为基础提出更合理、更科学的出行规划措施,本次调查就居民出行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市为样本,抽取随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三、调查内容1. 居民出行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出行目的主要包括上班、购物、娱乐和旅游等,其中60%的居民以上班为主要出行目的。

2. 居民出行时间居民出行时间以早上7点-9点和下午5点-7点为高峰期,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30%和35%。

在工作日中,上午7点-9点出行数量明显高于周末,而下午5点-7点则表现相似。

3. 居民出行方式居民出行方式主要有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等,其中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是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

(1) 步行调查结果显示,约13%的居民以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

(2) 自行车18%的居民表示主要使用自行车出行,而在18-30岁这一年龄段,自行车的使用率高达37%。

(3)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是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之一,其中地铁和公交车的使用率最高,分别为40%和38%。

(4) 私家车私家车是出行方式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调查结果显示,近20%的调查对象主要使用私家车出行。

4. 居民出行距离大部分居民出行距离在5公里以内,其中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距离更短。

而对于使用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居民,出行距离往往更长。

四、调查分析1. 原因分析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与个人经济情况、就业情况、城市交通状况等因素有关。

经济条件好的居民往往更青睐私家车出行,而就业距离较远及出行方式便利的因素则会导致居民选择公共交通或自行车出行。

2. 建议措施针对调查结果,我认为应在以下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以提高居民出行的便利性。

(1) 优化公共交通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提高线路的质量和覆盖面,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出行需求。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出行方式和习惯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为了解居民出行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居民出行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现将报告如下:一、调查对象。

我们在城市中心地区、城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等不同地区选择了50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和收入水平的居民,以全面了解居民出行情况。

二、出行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出行方式主要包括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和私家车。

其中,步行是最常见的出行方式,占比达到了45%,其次是公共交通工具,占比为30%,自行车和私家车的出行比例分别为15%和10%。

三、出行频次。

在出行频次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每天的出行频次在1-3次之间,约占比70%,而出行频次在4次以上的居民占比约为25%,出行频次在一次以下的居民占比约为5%。

四、出行目的。

居民出行的主要目的包括上班/上学、购物、休闲娱乐和探亲访友等。

调查结果显示,上班/上学是最主要的出行目的,占比达到了40%,其次是购物和休闲娱乐,分别占比30%和20%,探亲访友的出行占比为10%。

五、出行时间。

在出行时间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选择在早晚高峰期外出,以避免交通拥堵。

其中,早上7点至9点和下午5点至7点是居民出行的高峰期,而其他时间段的出行人数相对较少。

六、出行满意度。

对于不同的出行方式,我们还对居民的出行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居民满意度最高,而私家车出行的居民满意度相对较低。

主要原因是私家车出行容易受到交通拥堵的影响,给居民带来了不便。

七、出行建议。

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组织,鼓励绿色出行方式等,以提高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我们对居民出行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调查结果,进一步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居民出行体验。

常州市居民出行调查分析报告

常州市居民出行调查分析报告

常州市居民出行调查分析报告常州市居民出行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概况1·1 调查目的根据常州市交通发展规划的需要,以及解决居民出行难题的要求,进行居民出行调查,了解居民的出行方式、频率及出行原因,为制定交通运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2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常州市各区县的居民,包括城区和农村地区的居民。

样本覆盖范围涵盖全市主要居住区域。

1·3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为抽样对象,通过方式回访或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

1·4 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出行方式、出行频率、出行原因、出行距离、出行时间等,同时还涉及居民对常州市交通状况的评价和对未来交通发展建议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2·1 出行方式分析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常州市居民的出行方式主要包括公共交通、汽车、步行和自行车。

其中,公共交通是最常见的出行方式,占比约为50%,其次是汽车和步行,分别占比30%和10%,自行车是较少数的出行方式,占比仅为10%左右。

2·2 出行频率分析居民的出行频率主要分为工作日和非工作日。

在工作日,居民出行频率较高,平均每天出行次数约为2次。

在非工作日,居民出行频率较低,平均每天出行次数约为1次。

2·3 出行原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常州市居民出行的主要目的是工作/上学,约占总出行量的50%。

其次是购物、休闲娱乐和家庭/亲友拜访,占比分别约为25%、15%和10%。

2·4 出行距离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常州市居民的出行距离以近程出行为主,约80%的居民出行距离不超过10公里。

远程出行(超过10公里)的居民占比约为20%。

2·5 出行时间分析居民的出行时间呈现明显的高峰期。

在工作日,早高峰出行集中在7·30-8·30,晚高峰出行集中在17·30-18·30。

在非工作日,居民的出行时间相对分散,没有明显的高峰期。

温州市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温州市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温州市居民出行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温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居民的出行方式和出行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温州市居民的出行特征和规律,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我们开展了本次居民出行调查。

二、调查范围与方法本次调查涵盖了温州市的各个城区和主要郊区,包括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等。

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共收集了有效样本_____份。

三、居民出行特征1、出行目的居民出行目的主要包括上班、上学、购物、休闲娱乐和探亲访友等。

其中,上班和上学是最为常见的出行目的,分别占比_____%和_____%。

2、出行方式温州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多样,主要有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私家车和出租车等。

公交车和私家车是居民出行的主要选择,分别占比_____%和_____%。

步行和自行车在短距离出行中也占据一定比例。

3、出行时间居民的出行时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早晚高峰特征。

早高峰一般出现在 7:00 9:00,晚高峰则在 17:00 19:00。

此外,周末和节假日的出行时间相对较为分散。

4、出行距离大部分居民的出行距离在 5 15 公里之间,占比_____%。

短距离出行(5 公里以内)和长距离出行(15 公里以上)的比例相对较小。

四、影响居民出行的因素1、交通设施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对居民出行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站点设置的合理性以及道路的畅通程度等,都会影响居民对公交车的使用意愿。

2、出行成本出行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私家车的使用虽然方便,但面临着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增加了时间成本。

而公交车和出租车的费用相对较低,但在高峰时段可能存在拥挤和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

3、个人偏好个人的出行偏好也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之一。

一些居民更注重出行的舒适性和便捷性,而另一些居民则更关注环保和健康,选择步行或自行车出行。

五、居民对城市交通的满意度1、道路拥堵情况大部分居民认为温州市的道路拥堵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在中心城区和主要交通干道。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报告摘要: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居民的出行习惯及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收集了大量数据,并就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方式主要以步行、公共交通和私家车为主,原因包括方便快捷、环保节能和经济实惠。

此外,由于交通拥堵和车辆停放难的问题,一部分居民选择了共享出行服务。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高步行和骑行环境、推广共享出行服务等。

1.调查目的居民的出行方式及原因对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政策的制定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查居民的出行习惯和原因,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性。

2.调查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并收回了900份有效问卷。

此外,我们还对几个繁忙的地点进行了实地观察,观察居民的出行方式和停车情况。

3.调查结果与分析(1)出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方式主要分为步行、公共交通和私家车三种。

-步行是最为常见的出行方式,占比约为42%。

多数居民选择步行是因为目的地就在附近,方便快捷。

-公共交通也是居民常用的出行方式,占比约为30%。

居民选择公共交通的原因主要包括环保节能和交通拥堵。

但也有居民反映公共交通的不便之处,如车次不足等。

-私家车是相对较少的出行方式,仅占比约为28%。

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实惠、灵活方便和不受时间限制等。

(2)共享出行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共享出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出行需求。

约有15%的居民使用过共享出行服务,其中共享单车和出租车是最常用的服务类型。

共享出行服务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车辆停放难的问题,并且相对便宜。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使用体验不佳、车辆质量不稳定等。

4.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并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和便利性。

-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增加公共交通的车次和覆盖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和便利性。

-提高步行和骑行环境:增设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改善道路设施和交通规划,提供更好的步行和骑行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篇一: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工作及主要结论北京市第三次全市交通综合调查简介北京市曾于1986、XX年进行了两次全市性交通综合调查,为北京城市交通各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此后5年,北京市交通状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

同时据新完成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交通发展纲要》所确定的城市和交通发展新思路,急需在现阶段开展新一轮全市性调查。

调查共包括八个专项,12个分项。

其中规模最大的居民出行调查一项涉及了18个区县,150条街道,共858个居委会,家庭户数近10万户,被调查人口超过30万。

调查组织实施机构由三级调查办公室组成,成员包括相关21个委办局及18个区县的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

一、居民出行调查1、调查背景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机动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北京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出现了规划目标提前实现、城市发展空间饱和、大城市病逐渐突出、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其中,交通拥堵问题极其严重,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

北京市于1986年开展了第一次以居民出行调查为重点的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

于XX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市城市交通综合调查,居民出行调查也是其重点内容。

这两次调查成果都为各阶段北京市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促进了定量分析工作,满足了大量的实际需求。

此外,虽然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大力建设智能交通应用系统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交通流检测数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开展了一系列交通调查专项等,但这些调查成果都仅仅针对交通系统的某一子系统、某一分析方面或者城市区域的某一部分,因此从全市交通系统研究的角度,都无法代替居民出行调查的重要地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步入家庭轿车普及期,居民出行特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道路交通状况也显现出新的特征。

自XX年至今的五年中,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至XX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由XX年的132万辆发展至230余万辆,市区范围内保有量也已达150余万辆,车辆在居民出行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同时,与XX年相比较,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城市交通问题也日趋突出,要解决好北京市目前的交通问题,陈旧的数据已不敷使用,迫切需要组织第三次居民出行调查。

2、调查目的和意义本次调查作为XX年北京市综合交通调查的内容,用以完善北京市的交通模型,为交通战略研究、交通规划、交通管理提供定量分析平台,为缓解北京市当前紧张的交通状况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调查分析北京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城市居民出行源强度、分布、交通结构、出行目的等基本出行特征的变化情况。

从居民出行的角度出发,分析交通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为交通需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在掌握居民出行规律的基础上,构筑交通模型,为城市进行科学的交通规划服务,缓解交通拥堵。

3、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共包括三个方面的调查内容,即居民一日出行调查;有车家庭汽车一日出行调查;非集中居住的外来人口一日出行调查。

其中居民出行调查是本方案的重点。

三项调查内容都通过入户访问的形式进行家访调查。

①居民一日出行调查调查家庭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家庭机动车数量、自行车拥有数量,家庭月交通费用,月平均收入等;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各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成员关系、持有驾照情况、月票、居住类型、学校或单位地址等;出行信息:出行目的、出行距离、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发地址、到达地址、目的地建筑类型、使用的交通方式(如果是小汽车还要包括,同车人数)等;有关费用信息:交通费用、停车(包括夜间停车)费用等;未出行原因有车家庭的汽车出行一日信息(与②同)②有车家庭汽车一日出行调查车辆基本信息:车型、车龄等;车辆出行信息:出行目的、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发地址、到达地址、同车人数、车辆停放地点、停车费用、家庭地址、单位地址、停车场地类型、停车场地址、停车场建筑性质、末端走行距离、末端走行时间等;车辆费用信息:停车费用(一次缴费金额/月缴费金额/年缴费金额);车辆未出行的请注明原因。

同时调查夜间停车信息和停车费用情况。

③非集中居住外来人口一日出行调查调查户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家庭是否拥有机动车及其数量、自行车拥有数量,家庭月交通费用,月平均收入;调查户成员基本信息:各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成员关系、持有驾照情况、月票、居住类型、学校或单位地址;出行基本信息:出行目的、出行距离、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发地址、到达地址、目的地建筑类型、使用的交通方式(如果是小汽车还要包括,同车人数);有车家庭的汽车出行一日信息(与②同)具体调查内容见居民一日出行调查问卷(见文件下载)4、对象选择本次居民出行调查的对象是调查区域内所有的北京市常住人口(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和集体户口),其中还包括接近40%的有车家庭;以及长期(三月以上)或短期(三月以下)居住、停留在这些常住人口居住区内的外来人口。

5、调查区域本次居民出行调查区域的将是整个北京市市域范围,包含北京市城八区及十个远郊区县,重点范围是六环路以内,以获得该区域内所有人、货、车的活动情况资料。

二、流动人口出行调查1、调查的目的、意义流动人口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1997年流动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为230万人,市区内为181万人。

XX年北京市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已经达到330万人的规模。

所以,流动人口规模显著增长是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经济飞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普遍现象。

流动人口参与城市活动的强度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其出行特征的把握对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管理城市交通设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调查内容由于居民出行调查已经结合了居住在居民户的外来人口出行调查内容,故本调查的调查对象为非集中居住的短期来京流动人口(短期来京人员指在外地来京在北京居住不超过3个月的人员),本调查目的在于掌握该种人群的出行活动特征。

调查内容根据被访者的不同有所差异。

调查内容包括以下2个方面:①被访者基本信息:户口所在地在京居住地(到达北京时间不满1天的流动人口此项为打算的居住地)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属性来京已驻留时间来京交通方式来京目的月票拥有情况(对到达北京时间不满1天的流动人口不调查此项)。

②调查前一日被访者的出行信息每次出行的:出行目的出行方式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停车信息(停车地点、时间、费用、步行距离)。

具体调查内容见XX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出行调查表(见文件下载)。

3、调查规模流动人口的总量和分布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因素,其出行的基本特征和交通结构对现状的评价和规划预测的指导意义尤为重要,而掌握这些出行特征只需要较小的抽样率和较少的样本量,本次流动人口出行调查的抽样率定为2%。

4、对象选择由于此次调查主要针对短期来京的外地来京人员,因此本次流动人口出行调查应采用多种调查形式一并进行。

①按流动人口到达地点进行街坊询问调查具体调查地点选取在典型性的火车站及长途汽车站,调查对象为外地来京人员。

②旅馆调查在调查日当晚,对旅馆内的流动人口进行抽样调查。

三、公车一日出行调查1、调查背景北京市分别于1990年、1994年和XX年进行过三次全市性的机动车出行调查。

1994年调查设计抽样率为20%,实际平均抽样率7.49%,其中客车7.79%;货车7.08%,共调查客货车辆36642辆。

XX年设计抽样率为10%,实际平均抽样率为9.9%,其中客车10.9%,货车6.6%,共调查客货车辆79971辆。

目前,在各项相关的工作中,都一直沿用这些调查的数据成果。

自XX年至今的五年中,北京市机动化速度更加快速,机动车的保有总量和车型、车辆属性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鉴于此,有必要进行一次新的机动车出行调查。

2、调查目的和意义掌握公有载客机动车源流强度、分布规律和出行特征;对比公车、私车的出行特征和效率,评价道路网容量与机动车出行需求的平衡状况;评价载客机动车运营、运行的效率;3、调查内容公车一日出行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①车辆属性信息包括车辆固有属性信息如车辆牌照号、车辆类型、排气量、核定载客人数、车龄、累计行驶公里数等;还包括车辆使用属性信息如所属单位地址、单位性质、司机是否专职、使用燃油类型及规格、夜间停放信息、各类成本信息等;②出行信息包括出行时间、地点、目的、合乘状况、出行距离、中间停靠、过路桥费用以及无出行的原因等。

4、调查对象根据机动车牌照登记的车型划分,目前北京市的机动车的主要类型有:大客车、小客车、大货车、小货车、特种车、专用车、电车、脚踏车、专用机械车;另外还包括挂车和一些农用车辆、外籍、使馆车辆。

鉴于不同车型对道路交通影响的不同以及调查方法的多样性,本次公车出行调查将重点调查大客车、小客车两种车型。

客车类中的出租车和公交车由于出行情况特殊,将作为专项调查单独进行。

故本次调查的对象将主要是上述车型中不包含出租车和公交车(包括中巴)的所有车辆。

5、调查区域如同居民出行调查一样,本次公车出行调查的重点区域仍是北京中心城区,同时兼顾新城和郊区的机动车交通的发展及其与市区之间的机动车交通联系,本次公车一日出行调查的区域将确定为北京市行政管辖内的所有区域,包括北京市市区和所有的远郊区县。

四、出租车一日出行调查1、调查背景随着城市空间调整、总体规划落实,全市交通出行也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为了了解当前全市交通出行时间、空间上分布特征,制定正确的交通规划方案,对全市进行综合交通调查以获得北京市全面的交通基础数据成为当务之急。

出租车汽车调查是北京市综合交通调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涉及到出租车的主要是出租汽车一日出行调查。

2、调查的目的、意义本调查在于获得北京市出租车出行的规律和特征,掌握出租车的相关出行特征,为交通政策、交通规划、交通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3、调查内容①出租车公司运营信息出租车保有量,各出租车公司拥有出租车数量,每辆车租价、单双班及车牌照号码。

②出租车一日出行调查抽取车辆IC卡中当天的全部数据。

调查日期、车牌照号码、车型、排放量、车辆隶属公司名称、租价、单双班类型。

司机开始上班的时间和下班时间每一次营业的具体情况,包括以下各项:载客开始时间、载客开始地点、载客人数、乘车目的、载客结束时间、载客结束地点。

班中休息开始和结束时间出租车夜间停放地点属性每个月的各类运营成本(保险、维护、燃油、停车等)4、调查范围、规模到XX年底,北京市共有出租汽车52346辆,XX年这个数字有所增加。

按照10%的抽样率,需选择约6000辆出租车进行一日出行调查。

五、核查线调查篇二:常州市居民出行调查分析报告第一章概况1.1 出行调查的目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常州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化,城市道路交通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随着常州市迈入特大型城市步伐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反映在居民日常出行方式与习惯上,越来越多的摩托车、私人小汽车等机动化交通工具进入普通家庭,居民日常娱乐消费出行次数不断增加,造成城市交通面临着迅速增长和愈发复杂化的交通需求,道路交通矛盾仍显紧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