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

脐针
脐针

齐永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325000)

[摘要]目的:探讨神阙穴在人体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诊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重新复习脐的胚胎发生、脐的解剖,分析脐全息的理论基础与脐针疗法的关系。结果:通过对脐的观察与易学理论的结合,不仅能诊断疾病而且也能治疗疾病。结论:脐针疗法、脐诊法是一种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主题词]脐;中医全息论

脐—神阙也,脐针疗法[1]的独门穴,为人的先天之结蒂,位居腹部中央,又称脐中、气舍、维会等,是胎儿吸收母体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途径。

1脐是人体最大的全息元

生物全息率认为,生物的任何一个小的局部都包含了整体的缩影,任何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相对完整性,并与周围部分有相对明确边界的相对独立部分都是全息胚。

人体存在着大全息元,大全息元中又有小全息元。虽然,每一个全息元都包含着整体的信息,但各全息元之间对整体信息的浓缩度又存在差异。笔者在数年对脐的研究与探讨中认为,脐是人体先天与后天的信息,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反复体验,就能提取整体的信息,从而指导临床。

2脐全息的物质基础

2.1脐的胚胎发生

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是生命的开始,之后受精卵逐渐发育分化形成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由这3个胚层演化成人体各组织器官。在胚层开始分化的同时,胚盘向羊膜腔内隆起,开始形成胚体。随着胚体的发育,胚体腹侧的卷折缘越来越近,最终在胚体腹侧形成圆索状结构即原始脐带。脐带是连于胚胎脐部和胎盘之间的索状结构。脐带外包羊膜,内为间充质分化的黏液性结缔组织和脐动静脉,还有闭锁的卵黄囊和尿囊,出生前后即行闭锁。脐静脉只有1条,闭锁后成为肝圆韧带,而静脉导管在闭锁后成为静脉韧带。脐动脉有2条,它是髂内动脉的分支,在胚胎时期动脉较短,以后逐渐增长。其由髂内动脉发出后先在膀胱两侧向上行走,后沿腹前壁上行,经脐环穿出闭锁成脐内测韧带。脐是胚胎发育时期腹壁的最晚闭合处,是腹前壁薄弱区。

2.2脐的解剖

脐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从剑突至耻骨联合线的中点。因为脐在胚胎发育中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所以脐部皮肤深部没有皮下脂肪层,表皮角质层较薄,有致密的结缔组织,脐中央部呈瘢痕化。脐筋膜是腹内筋膜的一部分,脐部外皮与

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脐下两侧有腹壁动静脉及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第10肋间神经的前行支在此通过。脐部动脉壁具有特殊结构。脐部的屏障功能最弱,敏感度高,渗透力强,渗透性快,易于药物穿透、弥散和吸收,传统脐疗法也就是根据这个特点进行治疗的。脐部凹陷、隐蔽,故更易藏污纳垢,不易清洗。因为脐部皮肤与腹膜的关系紧密,如粗暴地挖脐眼容易引起腹部疼痛,也易感染。

3脐全息的理论基础

3.1脐是特殊的穴位信息点

脐又称神阙穴,是全身唯一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道藏》曰:“神者变化之极也,故名之以神,阙为中门,出入中门,以示显贵,人身以神志为最贵,此穴为心肾(心藏神,肾藏志)交通之门户,故称之神阙”。

从全息律的的角度来看,人体的经络系统可以手是全身的信息流,而每一个穴位或多或少都包含着整体经络信息,每一个穴位都像是全身的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窥获整体的全息。而在人体全身的穴位中,神阙应该是具有最高信息元的穴位。

3.2脐是人体的正中点

如果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这两半分离的人体基本上是对称的,而脐正在这条分离线上。这分离线的人体前部,在中医学中称为任脉,后部被称为督脉。如果我们将人体上下相折叠,脐也恰在前折叠线上,中医成此为带脉。脐处于这个正中位置,与任督带脉相连接,又与冲脉相交会,任、督、冲合称为“一源三歧”,神阙是任脉的要穴,任脉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灵枢·经脉》篇中就有“足阳明下挟脐”“足太阳筋结于脐”“手太阴之筋下系于脐”“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少阴之筋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督脉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等记载。可见,脐是与诸经密切相关的重要部位,也是关系一切病症的重要穴位,故脐可治百病。

3.3脐是人体敏感点

脐乃神阙,为古代丹家所说的“玄关一窍”即“气舍”,是气会聚之所。古代气功家也认为,人体有一个以脐为中心的太极图,直径3寸大小,中间有两个对抱相持的阴阳鱼,在此产生阴阳相感,气血升降出入,生机周流不息[2]。故脐是气功修炼的敏感点,也是气功学中的意守之处和定位之点。

脐为先天之凹陷,与腹内组织距离最近,又置阴脉之海—任脉上,成为阴中之阴,与人体的卫气营血相合。如在脐部放置不同温度的物体,可直接使腹内产生不同的反应,如肠鸣音亢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古人也就利用脐为敏感点来实施熨脐、灸脐,达到温中祛寒、调和营卫的目的。

3.4脐是先天与后天的连接点

脐是我们自母体出生唯一与母体相连的通道。脐带未断之前,子体尚属先天并非一个完整的独立生命,它依然靠母体血液从脐带输入,将代谢产物再从脐带输入到母体。一旦脐带断离后,子体就由先天态转为后天态,这时一个完整的生命才真正降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脐是先天与后天的连接门户。通过对脐的观察,我们不但可以得知机体后天的情况,也可推测个体的先天素质,比如目前被认为最先进的产前诊断就是通过脐血穿刺而获得胎儿健康信息。现代医学也已经证明在脐血中有大量的先天信息,如脐血中含有大量的胎血干细胞,将其提取输入,可利用干细胞分化的特性,治疗许多血液系统的疑难病症。

3.5脐与循环系统的关系

从脐是胎儿的唯一供血器官来看,脐是人体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一个部位。国外学者认为:脐有动、静脉,并形成一个广泛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系统,这个血管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母体与胎儿的血液之间执行着物质交换,将带氧的血液输入到胎儿,又将不带氧的血液从胎儿带到胎盘,经胎盘带到母体。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脐与循环系统的关系先天就已形成。

出生后脐周分布丰富的脐周静脉丛,分别回流至上、下腔静脉和门静脉,通过对脐周腹壁血管的观察也可推断病人的肝脏情况。

3.6脐与消化系统的关系

脐又称“环谷”,是指脐与消化系统及下焦各脏器的有关象征。因为脐与腹膜直接相连,与大肠、小肠、肝脏、脾、胃、胰等中、下焦脏腑的距离很近,自古以来不少医家常通过脐部给药来治疗中、下焦脏腑的各种疾病。

脐位于阴脉之海的任脉上,其位凹陷似井,为阴中之阴,又称老阴,八卦为坤。坤五行属土,先天数位八,与人体脏器脾相对应,与胃相表里,故坤主人体消化系统。可见脐与人体消化系统关系密切。至今,民间仍流传着摩腹与摩脐来加强消化系统功能的锻炼方法。

3.7脐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古人认为“先天之呼吸在脐,后天之呼吸在肺”。胚胎学的研究也证明了人在出生前,呼吸的功能是由脐带和胎盘共同承担的,并还执行着保护和营养胚体、排泄废物和产生激素的功能活动。我国古代气功和印度瑜伽功法均有记载,通过特殊的修炼方法,是修炼者的呼吸逐渐减弱到微乎其微的境界,由肺呼吸转为皮肤毛孔呼吸,随着功夫的加深,由皮肤毛孔呼吸转为脐呼吸,这个脐呼吸也称胎息,是功夫的一个层次,也是入静的较深阶段。胎息是练后天返先天的手段,是返朴归真,是证明脐与呼吸系统关系密切的最有力的证据。

3.8脐与泌尿生殖系统的关系

李时珍曰:“脐者,人之命蒂也。以其当心肾之中,前直神阙,后直命门,故谓之脐。一点真元,属之命门丹田。”脐为“命蒂”,肾为“坎”。坎,水之

意也,肾属水脏,故曰坎。心为“离火”,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古人将脐看作是肾水与心火的天然混合区,也是气功修炼的关键部位。

脐属任脉,通督、冲、带脉。冲任督带与生殖及经带胎产密切相关,故脐与泌尿生殖系统关系密切。临床上常通过脐来治疗阳痿、遗精、早泄及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滑胎、不孕等症。

3.9脐于精神神经系统的关系

《灵枢·本神》曰“两精相搏谓之神”,从根本上揭示了“神”产生的原始机理。脐为神阙已暗示了脐与心的关系,“神”指人之元神,心主神志。“阙”为中门,神阙就是心之神气通行的门户之合称。而中医所称的神志病实为现代医学的精神神经性疾病。

脐虽为退化组织,但肝圆韧带、静脉韧带、腹下韧带等与腹腔内重要脏器的解剖和功能直接相关,同时腹腔内丰富的血管网及植物神经纤维与脐有密切关系。由于脐与腹内脏器及神志的关系,以至出现精神活动与腹内情况有关的学说。如早期西方医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就是膈下功能的体现,而子宫的游走可引起许多奇怪的症状。该理论虽被后人否定,但对腹部情况和精神疾病的关系、植物神经功能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等研究并未停止,甚至有人指出,腹部疾病与精神分裂症有内在的联系。

3.10脐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脐朝百脉,谓此一穴而系全身,为元阴元阳系结的部位。《大宝论》曰“生由脐带,脐接丹田,是为气海,即为命门也。先天之命门者,由此而受;后天之命门,由此而栽也……所以,人之盛衰安危,皆系于此。以其为生气之源,而气强则强,气衰则病”。脐通百脉,调阴阳、补血气、温脾肾、行强壮、培补元气。医学研究认为脐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提示临床对于免疫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治疗,可从脐部着手,不愧为一条新途径。

4脐全息的类型

4.1脐洛书全息规律

《河图洛书》被称为华夏文化之源头。《洛书》:“其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实为股),五居于中。”如果将《洛书》结合人体看一下,“戴九履一”,“戴”指的是头上,“履”表示为鞋,即从头到脚。人体左边最外侧为左手臂,右边是右手臂,左右手臂到头之间是肩,“二四为肩”。左下为左股(左腿),右下为右股(右腿),“六八为股”,而三七就是腰。脐洛书全息就是把这个投影纳入脐部,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来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可喜的是近日获悉,脐洛书全息率与胚胎发育信息完全一致(见图1),这证明了脐洛书全息率的科学性,也为我国古文化的高深拍案叫绝。

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脐洛书全息率多用于临床中运动系统疾病、疼痛性疾病及体表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准确率较高。

4.2脐八卦全息规律

八卦是易经的主体部分,历代医家不少人用八卦原理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等现象,创立了独特的治疗疾病和诊断疾病的方法,所谓“易肇医之端,医蕴易之秘”。八卦又分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两种,而笔者所用的脐八卦全息率则是采用后天八卦。

八卦原意用8个符号(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来表示8个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节气。因为八卦与五行、五行与人体脏腑有密切的联系,故八卦与人体脏腑有对应的医学联系。我们将人体脐部视为一个后天八卦图,根据这个图来观察其变化,再进行判断人体的疾病。如离位,方位在南,五行属火,在脏为心,在腑为小肠,五官属目,定点在脐之上部(时钟12点处),如该处有变化可提示心血管系统、小肠或眼部疾病。其他依次类推(见图2)。

脐八卦全息在临床上用于人体脏腑病变较为准确,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在脐周如发现异常变化可提示脏腑潜在病变;其二,在治疗已知的疾病可在脐周相应的部位实施针灸术,故可应用这个全息规律指导临床。

6齐氏脐诊法简介

脐部粗看似乎每人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几乎很少有人相同。脐孔的大小、脐孔的深浅、脐蕊的高低、脐壁有无倾斜都不尽相同,观脐诊病就是看脐部的这些变化来诊断疾病。

6.1脐孔的大小

正常人的脐孔直径约0.8-1.5cm,如果直径超过2.0cm,我们称为大脐眼,直径小于0.5cm,称为小脐眼。脐孔的大小一般取决于胎儿时期与母体相连接的脐带的粗细,一般脐带越粗,脐眼越大,子体先天足,个体强壮;反之脐眼越小,先天禀赋不足,个体赢弱。所以看病人的脐孔大小可基本断定他的先天禀赋及身体素质如何。

6.2脐孔的深浅

脐孔的深浅取决于皮下脂肪的多少,皮下脂肪越厚,则脐孔越深,这说明其营养状态好;皮下脂肪越薄,脐孔越浅,营养较少。如脐孔过深提示营养过剩,则应考虑脂肪肝、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黏度、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

6.3脐孔的形状

圆形:脐圆而下半部丰厚朝上,提示血压正常,内脏健康,肾功能强,精力充沛,为男性最佳脐形。

椭圆:脐形椭圆为女性最佳,提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

凸形:脐外凸较少者多见婴幼儿,或见极少运动者内脏张力减弱,内脏器官下垂;脐外凸较多者多见有严重水肿、卵巢囊肿,也是喘胀的险候,预兆肺、肾之气将绝。另外脐外凸应与脐疝鉴别。

凹形:脐陷于大腹是脾肾大虚之凶兆,多见于久泻、元气将脱,或见于暴吐之后。脐突然下陷为正虚邪闭的凶兆,多见于小儿瘟疫染身、毒邪内逼之证,病情险恶,预后不佳。

浅小形:此形人不论男女身体较弱,内分泌功能不正常,经常感到全身乏力,此为先天不足,后天气虚。此外提示精神神经系统脆弱,受刺激易诱发精神障碍。这类人易激动,有歇斯底里倾向。

闭合形:脐眼与脐孔密闭,形成一个闭合性腔隙,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原因是皮下脂肪松弛,提示卵巢功能减弱。

6.4脐的移位

脐位上移:脐向上延长成三角形为气滞、气逆的反应,临床上为肺、胃之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滞之象。或提示胃、胆囊、胰腺有病;或腹内有较大的肿瘤,因瘤体的位置牵拉引起脐位上移。

脐位下移:多为肾虚、中气不足、内脏下垂、子宫脱出及脱肛。

脐位右移:多为气虚,可见于高血压、左侧肢体瘫痪。并提示易患肝炎、十二指肠溃疡。

脐位左移:多为血虚,见于各种贫血、寄生虫病人及右侧肢体瘫痪。也提示胃肠功能不佳、肠粘连、便秘等。

6.5脐的色泽

脐部色泽的改变可提示机体内脏的病理变化,色泽又分全脐色和局部色两种,全脐色较易判定,而局部色则需根据脐八卦全息来判定相应的内脏器官的功能状态。

色白:提示机能低下。全脐色白多反映肺气虚、心阳不足、血虚,常与脐凹陷、少腹凉并存;局部色白则反映相应脏器的机能低下。

色赤:提示热毒内蕴。全脐色赤多反映心火旺,或心火下移小肠,热积腹中,毒溢于脐,可见口渴、便秘、心烦等症状;局部色赤为相应脏器的急性炎症。

色黑:预示病症凶险。全脐色黑为暴病将卒的恶兆和久病生机将绝之征,常与呼吸急促、神识昏迷等危象并存。脐周出现对称性黑色素沉着,并有角质增生应注意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胃癌。

色黄:提示湿热之邪内蕴或过食肥甘所致。临床可见痞满纳呆、大便不爽,可有高血脂、高血黏度、高血压等症状。

色青:内有寒积、水饮或风寒内伏。如局部色青则提示相应的脏腑功能欠佳,或见痛证。

色紫:为内有淤积之色,也可见腹内或盆腔内肿瘤,常伴有脐部瘀斑。

6.6附属物

体毛:脐周有毛并会阴相连提示精力旺盛,性欲强。如突生体毛并累及颜面和全身则应注意体内癌症。

血管:脐周静脉曲张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常合并有脐周色泽暗黑。

角化:脐周皮肤局部点状角化提示相应脏器有结石存在的可能。

分泌物:脐孔有油性分泌物提示过食油腻。

脐孔虽小,却能窥探全身的健康与否。在脐诊中应该注意光线的变化,必要时还需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另外,腹部暴露要有一定的范围,最好上达肋缘,下抵髂前上棘,以便观察。望脐断病是一种技术,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逐步提高。

7 两种脐诊法

脐全息是脐针疗法的三大理论基石之一,它不仅可以用于临床治疗,也可用于诊断疾病,笔者称其为脐诊法。这个脐诊不同于近代名医朱莘农先生的脐诊。朱氏脐诊是以手掌鱼际按切病人的脐部,一如切脉之举,按、推、寻,做轻、重、浅、深之按切,以体会脉动脉之动势。而齐氏脉诊则一观察病人脐部的皮肤色泽、脐孔大小、脐部外形、脐蕊皱折等来判断病人的先天禀赋、疾病发生、转归与预后等。简言之,朱氏脐诊重在切按,为中医四诊中的切诊,而齐氏脐诊重在观看,属中医四诊中的望诊。

脐针选穴口诀

大比合,取本脏。小比合,用表里。资源利用选我生,引离补艮有别情。我虚弱,用生我者能补益。

乾补坎,离需巽。坤能补兑土生金。补震要用坎加艮,卦中玄机秘密真。

火大盛,请克我者来施刑。

巽克艮,震克坤。依此类推理数明。

坎火若在膀胱里,要取艮位再叮咛。转摘

https://www.360docs.net/doc/6112488131.html,/s/blog_504888af0100bej0.html

中国脐针第一人齐永老师的脐理论

[转载]中国脐针第一人齐永老师的脐理论 最近我在温哥华体验了脐针疗法,一个疗程下来,果然对身体自身免疫力的快速提升有了亲身感受,真心希望有机会拜齐永老师为师,学习脐针技术,帮助在病痛中的家人、朋友减轻痛苦,获得健康。脐也叫神阙。《道藏》曰:“神者变化之极也,故名之以神,阙为中门,出入中门,以示显贵,人身以神志为最贵,此穴为心肾(心藏神,肾藏志)交通之门户,故称之神阙”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相连的通道。脐带未断前,胎儿是先天态,还不算是独立的生命,胎儿的生长需要靠母体的血液将营养物质通过脐带输入,再将代谢产物通过脐带输回到母体。脐带一旦断离,婴儿由先天态转为后天态,一个完整的生命才算真正降临生。脐带在婴儿出生后会自行闭锁。所以脐是先天与后天的连接门户。脐是胎儿发育时期腹壁的最晚闭合处,所以是腹前壁的薄弱区。脐部下没有皮下脂肪层,只有致密的结缔组织,脐中央部呈瘢痕化。脐筋膜是腹内筋膜的一部分,脐外皮与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脐下两侧有腹壁动静脉及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脐部的屏障功能弱,敏感度高,渗透力强,渗透性快,易于药物穿透、弥散和吸收。同时,脐部凹陷也易藏污纳垢,所以挖脐眼容易感染,引起腹部疼痛。脐是人体最大的全息元。全息论认为,生物的任何局部都包 含着整体的信息,任何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对完整,并与周围部分有相对明确边界的部分都是全息元。人体存在着大全息元、小全息

元。虽然,每一个全息元都包含着整体的信息,但各全息元之间对整体信息的浓缩度又存在差异。人体的经络系统体现着全身的信息流,每一个穴位或多或少都包含着整体经络的信息,反映着身体的整体状况。而在人体所有的穴位中,脐(神阙穴)是具有最高信息元的穴位。脐最能反映人体先天与后天的信息。通过对脐的观察,不但可以得知人体后天的情况,也可推测先天素质。所以观察脐部可知身体健康和疾病状况。脐处于人体的正中点,与任督带脉相连接,又与冲脉相交会,任、督、冲合称为“一源三歧” 神阙是任脉的要穴,任脉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为阴中之阴,与人体的卫气营血相合。 《灵枢?经脉》篇中有 “足阳明下挟脐” ,“足太阳筋结于脐” ,“手太阴之筋下系于脐”,“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少阴之筋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督脉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 。可见,脐是与诸经密切相关的重要部位,也是关系一切病症的重要穴位,故脐可治百病。 古代气功家认为,人体有一个以脐为中心的太极阴阳图,直径 3 寸大小,在此产生阴阳相感,气血升降出入,生机周流不息。所以脐是气功修炼者的意守之处。如在脐部放置不同温度的物体,可直接使腹内产生不同的反应,如肠鸣音亢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古人就是利用脐的这个特点实施熨 脐、灸脐,达到温中祛寒、调和营卫的目的。 目前现代医学对孕妇的产前检查,最先进的方法是通过脐血穿刺获得胎儿健康信息。因为脐血中有大量的先天信息。还有利用脐血治疗血

脐针疗法详细(参考资料)

脐针疗法 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

果。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经数周按压后结节会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脐洛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点。如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部位,然后进针。脐八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般慢性病(未找到结节者)可按脐八卦全息律,在其脏腑对应的脐部位置进针,或根据疾病的性质,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进针。脐八卦全息律是脐针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方法。脐针临床治疗原则:治疗顺序:脐针在临床治疗中,其顺序是先取症状、次

关于脐针八卦图 一位脐针的朋友 指出

一位脐针的朋友指出 1. 最大的错是整理不规范。脐针的方位进针,进针的顺序尤为重要。如:坤+坎+震=不孕,月经不调,出血症(妇女)=离+坎+艮......这种顺序是不对的。没有体现相生格局和趋吉避凶。 2,我们这样正面看八卦图,八卦的卦,只有坎,离,乾,坤画的正确;其余全是反的。 3,离位,心,戴9履1,图片错写为5 4,艮为洛书8,可治右肩疾病;兑为7,洛书左肋腰疾病。这些可以加,但上面没有。 5,除了用的针顺序有的不好,也有用针不对,如:腋下淋巴结肿 =艮+离,不是说针离必针坎吗?这样可以吗?6,脐的大小,正常人的脐孔直径哟0.8——1.5厘米,超过2厘米为大,小于0.5为小。(图为0.5——0.8cm,0.8为大,0.5为小) 7,脐部深浅度:内容不够,如:过深提示营养过剩,考虑脂肪肝,老板终合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冠心病,糖尿病,痛风。8,脐的形状里面还应该加浅小形和闭合形。 我同意这位朋友的说法。个人增补如下: 一、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从图片标题来说,内容有不仅仅有诊断,还有治疗等等,应该更名为脐针八卦图。 二、作为纲领性的“手中无穴心中有,有病必有点,病变点也变,按点来取穴,点消病即减”这5句话,是不全面的。这是以“有诸内必形于诸外、有诸外必源于诸内”为理论基础的。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内部的疾病和外部的形象有相符合的时候,也有不相符合的时候。 为什么五行以水火为阴阳之征兆呢?我们从五行的阴阳属性就可以看到,水火没有阴阳之分。木金土都有阴木阳木阴金阳金阴土阳土的不同。表象和实质不吻合的时候,真假、错杂的时候,越是考验一位医师经验和水平的时候。 治病求于本也。本是什么?本就是实质,是病人的正气共本,病因为本,原发是本。 三。这个图整个图内分八个层次。从内到外,依次是 1.太极阴阳四象图 2.四方 3.12地支 4.八卦五行--这里应该从坎位开始顺时针依次为水山雷风火地泽天这样才好理解我们说的山泽通气水火既济雷风相薄天地定位等等。 5.内外八卦洛书位--从坎位开始依次为坎-肾膀胱-耳-1 艮-胃-手-6 震-肝-足-3 巽-胆-股-4 离-心、小肠-目-9 坤-脾-腹-2 兑-肺-口-7 乾-大肠-首-8 6.卦形 7.八卦主治 8.百病针法例举 这个里面的针法配伍,可能是图的作者自己总结的临床经验,值得参看借鉴。 需要说明的是--脐针和其他针法一样,讲求的也是变化。没有一个方,就统治一个病的。 a.如美容,水火既济也可以,四正位也可以,但有他病应先去病,有邪应祛邪,病去主安,邪去祛正复,以消为补,以圆为通也。 b.糖尿病和肥胖症,脐针的认识都是水土失德。那么其基础方都是水土合德-水土坎坤,临证再随证加减,随变化而变化。 c.睡眠=离+坎的解读:失眠针坎+离;多寐针离+坎。进针顺序不一样,治疗的作用和效果也不一样。而且,我们一定要把治病求于本牢牢记住,有他病应先去病,有邪应祛邪。...... 图外还有3个内容四季八卦颜色真武汤等四个方剂的分方归类。 1.八卦颜色配属有问题。 2.真武汤等4个方剂的放法,让人不知所云。应该把地支补充进去。

脐针和脐针疗法

脐针疗法和脐针疗法 2009年02月08日星期日 20:31 脐针,顾名思义就是在脐部实施针术,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为了便于学习,我们暂且将脐的几个部位进行命名。脐中央朝外凸出的瘢痕状组织称为脐蕊,脐孔的周缘壁称为脐壁,脐壁与脐蕊相连的皮肤凹陷称为脐谷。这三个地方都是脐针疗法的进针区,而以脐壁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常见。现就脐针的进针定位原则叙述如下。 1 压痛点定位进针法 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病人可以在脐壁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部位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压痛点,一针即可见效。而寻找压痛点则是按照洛书定位,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在临床治疗中实为股),五居于中。"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在相应的脐壁上寻找压痛点,然后用针灸毫针以脐蕊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刺入压痛点,留针数分钟。进针深度为0.5~1寸。 2 寻找皮下结节法 有许多慢性病人可以在脐壁上找到皮下结节,按之有疼痛,颜色与皮肤相同,结节硬,一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当发现结节后,只需用手指按压,让病人感到疼痛就可以了,每日数次,数周后结节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3 八卦定位进针法 这种方法是笔者利用易学中的后天八卦图的五行生克制化创立的,也是脐针治疗应用最多的方法。笔者将人体脐部看作一个后天八卦图,将脐蕊为中心向四周八方扩散形成八卦的方位。就此方位将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分别按后天八卦定下离、坎、震、兑、坤、乾、巽、艮八个方位,并通过八卦方位找出相应的疾病对应关系,然后进行治疗。比如呼吸系统的疾病,我们一般取兑位(即右位),就是将针在脐部的右壁刺入,方向朝外,呈放射状,留针数分钟。如肝病则取震位(即左位),就是这样简单。 但这里必须强调两点:其一,后天八卦图的方位正好与地图相反,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后天八卦图则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其二,在行脐针疗法时,上下左右方位是医生看病人,绝非是病人本身的方位。比如肝病在左(震)位,这是医生看病人时的方位,而在病人身上,肝则在右位,这一点千万不可搞错。 4 五行生克制化法 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同种疾病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病人,我们采用中医的八纲辨证法,分清阴阳、虚实、表里、寒热,采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法,利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相生相克方法来补其不

八卦脐针治疗图

先天八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风雷相搏,水火济济。 乾为天是南代表一,兑为泽是东南代表二,离为火是东代表三,震为雷东北代表四,巽是风是西南代表五,坎为水是西代表六,艮为山是西北代表七,坤为地是北代表八。 后天八卦:手中无穴,心中有穴,有病必有点,病变点也变,按点来取穴,点消病即减。一般用后天八卦治病比较理想。 上为离为心,下为坎为水,东为震为肝,西为兑为肺,取先天八卦的数,后天八卦的方位。 强直性脊柱炎乾。帕

金森综合症水火济济加巽, 中风山泽通气,甲状腺艮, 鼻炎艮位兑位山泽通气严重加离位关节腔积液艮位和坎位, 重症肌无力坤位大小便失禁坎位加艮位, 牙痛张口取穴八卦取穴找准痛点进针,发热离位属火属土 男同志针坤位女针艮位肿瘤艮位肺癌加兑位 大肠癌加乾位非常重要的加坤位慢性子宫出血的加艮位 感染的先针坎位在针离位重症在离先针坤位去离火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针艮位消化系统艮位大肠加乾位 小肠加离位坎位泌尿系统加艮位 免疫系统红斑狼疮震位加坎位糖尿病只针坎位肾水

肥胖病是山泽通气针后放屁一周两次两个疗程以后病人没有饥饿的感觉坤位三个疗程以后一周两次坎位调节内分泌,你分泌失调 肾腰痛针巽位肝胆痛找反应点 子宫肌瘤坎位艮位每月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每天一次经净为止卵巢囊肿排卵期针坎位和艮位 闭经水火济济 尿失禁坎位艮位脱肛水火济济 尿储溜山泽通气面瘫针乾位 上肢皮肤病皮痛兑位眩晕美尼尔综合症离位震位 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坎位乾位坤位 腰椎间盘突出痛处进针突出部位在足的两侧固定留针2—3天, 鼻炎山泽通气严重加离位坎位加兑位水火济济肺为肾之母兑位艮位山泽通气

坐骨神经坎位艮位乾位头痛的定位头顶为肝震位 两侧为胆巽位前侧是胃艮位 后侧是心肾离位坎位,女性舒肝解郁可以美容,重郁属于肝 男性高血压针坤位(阴土) 女性高血压针艮位(阳土)压痛点脐壁压痛痛点敏感点坎位 内分泌功能失调颈椎病离位先天为本后天为用 腰腿疾病天地定位 东为震位青龙汤西属兑位白虎汤南属离位麻黄汤北属坎位真武汤先针天后针地在针日月形成南北东西 发热高烧不退针离位有便秘的加乾位高热不退的加坎位。 肿瘤癌症结石慢性功能性出血艮位肝癌针艮位震位 肺癌艮位为山兑位为泽形成山泽互通,治疗重晚期的癌症效果比较神奇

脐针疗法

脐针医案 脐针治疗过敏性皮肤病一例 一、魏**,女,34岁,河南鹤壁人。 自诉:皮肤过敏二十年了,从14岁上初中开始脸上的皮肤经常过敏,听从皮肤科医生的建议经常用“999”皮炎平涂抹,后来成为依赖性,对各种东西都过敏,如:冷空气、湿潮气、花粉、灰尘、日光、羽毛、小动物、化妆品等等,除了全棉的以外都过敏。连搔痒痒也会留下突起的抓痕。 临床症状:患者面部“T”型部潮红有色素沉着,有粟粒状突起,面颊有片状过敏斑,毛孔粗大,皮肤干燥起皮,发疼、发痒。前胸后背搔痒,黑色粟粒状突起,皮肤粗糙,白天干痒稍轻,夜甚。出汗时,身上燥痒,洗澡后舒服片刻。平素爱熬夜,一般入睡时间为子夜,入睡时间长。鼻干,胃不好,月经经常提前3~7天,经来小腹憋胀不舒服。脾气急燥,思想抑郁,容易胡思乱想。 二、脐针临床治疗: 取四正位,四个疗程皮肤病痊愈。又巩固两个疗程,月经病、胃病、脾气急燥、精神抑郁、面部色素沉着全部消失。 三、临床效果: 一个月后随访,患者面部色泽明润,红黄隐隐,毛孔收缩,眼角细小皱纹消失,亮丽如妆,一改往日紧缩眉头,心烦意乱之态,言语间透露着喜悦,积极。月经不再提前,经来小腹安稳,胃口好,睡眠有规律,一般晚上八点半到早上六点半,无梦,质量好。 四、分析: 本病虽为皮肤病,但是从病人的自诉中可以看到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不活,水火不济。肾在五行属水,在脐针居坎位,主治内分泌,生殖疾病。肝在五行为木,在脐针居震位,主治月经病,情绪病,色素沉着等。心在五行为火,在脐针居离位,主治气血病,火病,神智病,还有美容作用,肺在五行为金,在脐针居兑位,肺主皮毛,主治皮肤病。 这位患者长期失眠是,心肾不交的原因,由于经常失眠而导致内分泌失调。三九皮炎平中的主要药物成分为地塞米松属于激素类药物。由于长期的使用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成为过敏性体质。四正位的治疗方法可以调和阴阳,平稳情绪,调节免疫力,故当用脐针调整了她的阴阳和免疫力后,她困扰二十余年的顽疾就痊愈了。 脐洛书全息治疗腰疼二例 一、临床资料: (一)乔××男;34岁浚县西关新飞电器代理商 主诉:5年半的春节去到客户那里送冰箱,抬冰箱时被石门槛绊了一下,跌坐在地上,冰箱顺势也压在身上。从此两腰骶关节沉痛,夜睡不能翻身。 (二)邢××; 女35岁晏庄人 主诉:2007年春节给客户送货,搬酒箱时跌坐在地上,酒箱压在身上。从此,腰骶关节疼痛,右腿腹股沟出酸疼,右腿大腿前面沉疼,爱做梦。易哭醒。 二、临床症状: 二人的腰骶关节处肌肉都有粘连感,疼痛拒按。用探针点按肚脐,二人均是亥、子、丑疼痛的厉害。 三、临床治疗: 按脐洛书全息哪里疼治哪里,分别取穴亥、子、丑。针后用胶布粘牢,嘱二人用大拇指按住疼点,活动腰部。

脐针基础知识

脐针基础知识 脐针的特点: 1.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2.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3.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4.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5.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 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 脐中央朝外凸出的瘢痕状组织称为脐蕊,脐孔的周缘壁称为脐壁,脐壁与脐蕊相连的

皮肤凹陷称为脐谷。这三个地方都是脐针疗法的进针区,而以脐壁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常见。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 1.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进针深度为0.5~1寸。 2.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经数周按压后结节会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3.脐洛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点。如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部位,然后进针。 。

脐针

齐永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325000) [摘要]目的:探讨神阙穴在人体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诊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重新复习脐的胚胎发生、脐的解剖,分析脐全息的理论基础与脐针疗法的关系。结果:通过对脐的观察与易学理论的结合,不仅能诊断疾病而且也能治疗疾病。结论:脐针疗法、脐诊法是一种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主题词]脐;中医全息论 脐—神阙也,脐针疗法[1]的独门穴,为人的先天之结蒂,位居腹部中央,又称脐中、气舍、维会等,是胎儿吸收母体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途径。 1脐是人体最大的全息元 生物全息率认为,生物的任何一个小的局部都包含了整体的缩影,任何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相对完整性,并与周围部分有相对明确边界的相对独立部分都是全息胚。 人体存在着大全息元,大全息元中又有小全息元。虽然,每一个全息元都包含着整体的信息,但各全息元之间对整体信息的浓缩度又存在差异。笔者在数年对脐的研究与探讨中认为,脐是人体先天与后天的信息,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反复体验,就能提取整体的信息,从而指导临床。 2脐全息的物质基础 2.1脐的胚胎发生 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是生命的开始,之后受精卵逐渐发育分化形成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由这3个胚层演化成人体各组织器官。在胚层开始分化的同时,胚盘向羊膜腔内隆起,开始形成胚体。随着胚体的发育,胚体腹侧的卷折缘越来越近,最终在胚体腹侧形成圆索状结构即原始脐带。脐带是连于胚胎脐部和胎盘之间的索状结构。脐带外包羊膜,内为间充质分化的黏液性结缔组织和脐动静脉,还有闭锁的卵黄囊和尿囊,出生前后即行闭锁。脐静脉只有1条,闭锁后成为肝圆韧带,而静脉导管在闭锁后成为静脉韧带。脐动脉有2条,它是髂内动脉的分支,在胚胎时期动脉较短,以后逐渐增长。其由髂内动脉发出后先在膀胱两侧向上行走,后沿腹前壁上行,经脐环穿出闭锁成脐内测韧带。脐是胚胎发育时期腹壁的最晚闭合处,是腹前壁薄弱区。 2.2脐的解剖 脐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从剑突至耻骨联合线的中点。因为脐在胚胎发育中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所以脐部皮肤深部没有皮下脂肪层,表皮角质层较薄,有致密的结缔组织,脐中央部呈瘢痕化。脐筋膜是腹内筋膜的一部分,脐部外皮与

脐针基础知识

脐针基础知识 脐针的特点: 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 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 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 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 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经数周按压后结节会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脐洛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点。如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部位,然后进针。 脐八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般慢性病(未找到结节者)可按脐八卦全息律,在其脏腑对应的脐部位置进针,或根据疾病的性质,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进针。脐八卦全息律是脐针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方法。 脐针临床治疗原则:治疗顺序:脐针在临床治疗中,其顺序是先取症状、次取系统、再取疾病。其意思是,在治疗中脐针的定位进针首先对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比如急性腰扭伤,应先予以止痛。许多疾病往往因症状解除了,疾病也随之消失。其次寻找疾病所属的系统,根据该系统在脐八卦全息律的对应关系,进行定位进针。比如,支气管炎伴咳嗽、咳痰,应属呼吸系统,我们取脐八卦全息的兑位(主呼吸系统),往往收到不错的疗效。有些疾病已非常明确,我们可根据该病的全息定位,直接予以治疗。比如肝炎或胆囊炎,可取其对应的震位或巽位进针。 手法原则:“进针必有方向,下针须含补泻”。因为脐针治疗并非传统针刺学的定点治疗(多直刺),而是定位治疗(以脐蕊为中心,呈放射性地向外斜刺或横刺),在脐针的进针中带有明显的方位性,而这个方位的选择应该是脐针疗法的灵魂。有了方位,也就有了补泻。根据病情,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然,临床上也采用手法补泻。

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

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 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坎--为肾为耳,主治肾病,膀胱等泌尿系统疾病,肾冷水泻,消泻疟,血液病,出血症,免疫低下,遗精,生殖系统疾病,耳病,腰背疾病,心脏病,过度疲劳,泻冷病,水肿病。 结石--艮 不孕症--坤+坎+震 月经不调--坎 出血症(妇女)--离+坎+艮 糖尿病--坎+坤 腰间盘突出--坎 早泻--坎(一小时) 前列腺--离+坎+艮 崩漏--离+坎+震 卵巢囊肿--坎+艮(排卵期) 站立引起膝关节疼痛(骨刺,下楼痛--坤+坎+离) 尿失禁--坎+艮 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坎+乾+坤 坐骨神经痛--坎+艮+乾 肾囊肿,肾肿瘤--坎

多尿--坎 前列腺--坎+坤+震 减肥--坎+兑+艮 大小便失禁--坎+艮 腰腿痛--离+坎 子宫肌瘤--坎+艮 艮--为胃,主治胃病,不食症,虚涨,淤血,鼻,手脚,背麻木,关节痛,血液循环不好,痘疹,皮肤过敏,肿症,凸起,火症,疑难症,营养不良,肿瘤,结石症,血脉不通。运动系统,(女)脾胃病,胃溃疡,出血症,各种肿瘤,甲状腺,腿痛留针15分钟。 鼻炎--艮+兑重+离 大小便失禁--艮+坎 关节囊积液--艮+坎 肿瘤--艮 慢性子宫出血--艮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艮 消化--艮+乾 肠癌--艮+离+坎 泌尿系统--艮 女性高血压--艮 肝癌--艮+震 肺癌--艮+兑

胆结石--艮+巽 膀胱癌--艮+坎 腋下淋巴结肿--艮+离 中风--兑+艮 子宫肌瘤--艮 坐骨神经痛--坎+艮+乾 胃癌--艮 打呼噜--山泽通气 肾囊肿--艮+坎 震--为肝为股,主治疼痛性疾病,精神病,腿肿痛,狂躁症,多动症,神经衰弱,声带咽喉,歇斯底里,肝病,癫痫,脂肪肝,神经过敏,剧烈痛,惊吓症,舞蹈症,妇科病,肝火旺,爱发脾气。头痛 红斑狼疮--震+坎 精神障碍,抑郁症--震(女巽) 闭经--震+巽 妇女不排卵--震+兑+艮 美尼尔--离+震 半身不遂--天地日月定乾坤 乳腺增生--离+震+艮 巽--为胆为股,主治胸胀气,胯骨病,宿酒痞满,伤风感冒,酒后胀肚,中风,受风,忧郁症,胆病,传染病,血管病,坐骨神经病,胆石症,淋巴系统病,胆囊炎,抽筋,强直,病情不稳,喘息,哮喘,

脐针疗法

脐针疗法临床应用治疗荨麻疹 脐针,顾名思义就是在脐部施行针刺,以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早在唐代以前,我国就有记载以灸脐治病,唐代以后发展到药灸并用。现行的脐疗法中最为多见的是灸脐、贴脐、填脐、熨脐等,主要是通过脐的特殊解剖部位,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脐部,通过局部皮肤的吸收和弥散使药性渗入,激发经气,籍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之循行,调整脏腑功能,使机体代谢旺盛,以达祛病延年之效。 一、基本原理 脐是胎儿吸收母体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途径,故曰“人之始生,生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生长,五脏六腑形成之根柢也;”“脐者,肾间之动气也,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内走脏腑经络,使百脉和畅,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脐名神阙,为先天之结蒂,居于任脉腹部中央。《奇经八脉考》指出: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际,至中极,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又云“会足少阴、冲脉于阴交”,“会足太阴于下脘”,“会手太阴、少阴、足阳明于中脘”,“上喉咙,会阴维於天突、廉泉、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环唇上至下龈交,复出分行,循面系两目之中央。说明任脉与三阴经密切相连,足阴脉之气都交会于任脉的关元、中极穴。所以称任脉为阴脉之海,任督二脉联系密切,督脉为阳脉之海,所以神阙能总理人体诸经百脉,又为冲脉循行之地,而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奇经八脉贯穿交通于十二经脉之间,对经络气血

起着渗灌和溢蓄的调节作用。因此,神阙能通调周身之经气,联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肤经脉筋骨。故神阙具有健运脾阳、和调肠胃、温阳救逆、开窍醒神等作用。 二、操作方法 1. 压痛点定位进针法 约有 20% 的患者可以在脐壁(脐孔的周缘壁)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压痛点,一针即可见效。压痛点则是根据洛书定位,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在相应的脐壁上寻找压痛点,然后用针灸针以脐蕊(脐中央朝外突出的瘢痕状组织)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刺入压痛点。留针数分钟,进针深度为0.5~1.0寸。 2. 按压皮下结节法 有许多慢性病患者可在脐壁上找到皮下结节,颜色与皮肤相同,结节硬,一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当发现结节后,只需要用手按压,让患者感到疼痛即可。每日数次,数周后结节消失,疾病随之治愈。 3. 八卦定位进针法 八卦定位进针法是根据易学后天八卦图的五行生克制化创立的,也是脐针应用最多的穴位进针方法。 4. 五行生克制化进针法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医的八纲辨证,辨别阴阳、虚实、表里、寒热,采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利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补其

脐针

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 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 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 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 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 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经数周按压后结节会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脐洛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点。如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部位,然后进针。 脐八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般慢性病(未找到结节者)可按脐八卦全息律,在其脏腑对应的脐部位置进针,或根据疾病的性质,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进针。脐八卦全息律是脐针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方法。 脐针临床治疗原则:治疗顺序:脐针在临床治疗中,其顺序是先取症状、次取系统、再取疾病。其意思是,在治疗中脐针的定位进针首先对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比如急性腰扭伤,应先予以止痛。许多疾病往往因症状解除了,疾病也随之消失。其次寻找疾病所属的系统,根据该系统在脐八卦全息律的对应关系,进行定位进针。比如,支气管炎伴咳嗽、咳痰,应属呼吸系统,我们取脐八卦全息的兑位(主呼吸系统),往往收到不错的疗效。有些疾病已非常明确,我们可根据该病的全息定位,直

脐针基础知识

脐针基础知识 脐针基础知识 脐针的特点: 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 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 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经数周按压后结节会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脐洛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点。如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部位,然后进针。 脐八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般慢性病(未找到结节者)可按脐八卦全息律,在其脏腑对应的脐部位置进针,或根据疾病的性质,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进针。脐八卦全息律是脐针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方法。 脐针临床治疗原则:治疗顺序:脐针在临床治疗中,其顺序是先取症状、次取系统、再取疾病。其意思是,在治疗中脐针的定位进针首先对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比如急性腰扭伤,应先予以止痛。许多疾病往往因症状解除了,疾病也随之消失。其次寻找疾病所属的系统,根据该系统在脐八卦全息律的对应关系,进行定位进针。比如,支气管炎伴咳嗽、咳痰,应属呼吸系统,我们取脐八卦全息的兑位(主呼吸系统),往往收到不错的疗效。有些疾病已非常明确,我们可根据该病的全息定位,直接予以治疗。比如肝炎或胆囊炎,可取其对应的震位或巽位进针。 手法原则:“进针必有方向,下针须含补泻”。因为脐针治疗并非传统针刺学的定点治疗(多直刺),而是定位治疗(以脐蕊为中心,呈放射性地向外斜刺或横刺),在脐针的进针中带

脐针基础知识

脐针基础知识

————————————————————————————————作者: ————————————————————————————————日期: ?

脐针基础知识 脐针基础知识 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 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 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 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经数周按压后结节会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脐洛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点。如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部位,然后进针。 脐八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般慢性病(未找到结节者)可按脐八卦全息律,在其脏腑对应的脐部位置进针,或根据疾病的性质,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进针。脐八卦全息律是脐针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方法。?脐针临床治疗原则:治疗顺序:脐针在临床治疗中,其顺序是先取症状、次取系统、再取疾病。其意思是,在治疗中脐针的定位进针首先对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比如急性腰扭伤,应先予以止痛。许多疾病往往因症状解除了,疾病也随之消失。其次寻找疾病所属的系统,根据该系统在脐八卦全息律的对应关系,进行定位进针。比如,支气管炎伴咳嗽、咳痰,应属呼吸系统,我们取脐八卦全息的兑位(主呼吸系统),往往收到不错的疗效。有些疾病已非常明确,我们可根据该病的全息定位,直接予以治疗。比如肝炎或胆囊炎,可取其对应的震位或巽位进针。?手法原则:“进针必有方向,下针须含补泻”。因为脐针治疗并非传统针刺学的定点治疗(多直刺),而是定位治疗(以脐蕊为中心,呈放射性地向外斜刺或横刺),在脐针的进针中带有明显的方位性,而这个方位的选择应该是脐针疗法 的灵魂。有了方位,也就有了补泻。根据病情,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然,临床上也采用手法补泻。 ?脐针治疗的注意事项:

疼痛性疾病的脐针处理

疼痛性疾病的脐针处理 1 关于疼痛: 疼痛是由于生命系统的功能结构出现异常变化,并为意识所感知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感觉。疼痛的存在就意味着机体功能结构的异常⑴。 疼痛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或感觉,很多疾病都以疼痛为主要表现或最早出现的症状。严重的疼痛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会影响人们的精神和情绪,甚至可使病人丧失生活的勇气。可以说,疼痛是伴随人的生命活动而出现的、造成人类痛苦的最普遍的因素,也是人们寻医问药的主要原因。 2 关于疼痛性疾病: 迄今为止,医学界对疼痛的性质、程度等还没有一个客观的鉴别、分级指标,故人们常把疼痛作为一种症状来看待。 然而,实践中疼痛已经成为疾病的一部分,不少医生倾向于认为疼痛本身就是一类疾病。笔者认为:凡因疾病能产生疼痛的均应称之为疼痛性疾病,而消除疼痛本身就是最佳的治疗。 中医认为疼痛的基本病机是“通则不痛”,“不痛则通”。传统针灸治疗是通过对腧穴的刺激起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来起到止痛的作用。 3 关于脐针: 脐针是笔者发明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是针刺脐部,利用脐部在人体的特殊结构和解剖关系来调节人体的阴阳,祛除疾病。与传统的体针不一样的是脐针的治疗仅神阙一穴,而指导其的用针理论是易经理论与传统的中医理论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我们称其为易医理论。 脐针疗法有一穴多针、一穴多治、一穴多效、定位治疗、方位补泻、内外兼治、操作简便等特点,符合“齐氏易医学”的“实用、简便、高效”的三大原则。 4 脐针治疗疼痛性疾病: 脐针疗法自海内外推广以来,所学者一致认为脐针在治疗疼痛性疾病有着简单、实用、见效快、疗效显著的优点。 4.1方法:脐针治疗疼痛性疾病主要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是通过“脐洛书全息”⑵来寻找压痛点。因为无论什么病因、无论什么部位的疼痛性疾病在脐部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压痛点,只要找到压痛点可以说一针就能见效,有时一针即可治愈。方法二:是根据疼痛性疾病的病因、病机,通过“脐内八卦全息”⑶与压痛点结合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只要辨证正确,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4.2分类治疗:疼痛各种各样,范围无所不在,在脐针治疗中我们将疼痛进行分类治疗。(1)根据疼痛的部位进行治疗:我们根据疼痛发生的部位将其分为头痛、胸痛、腰背痛、腹痛、四肢关节痛几种类型,再依据方法一,“脐洛书全息”寻找治疗的压痛点。 在这种类型治疗中,我们只管疼痛部位而不管其他因素,比如同样的腰背痛可有炎症、结石、劳损、扭伤、肿瘤、狭窄、缺血、错位等等引起,我们可以不管这些引起疼痛的病因,只是按部位去找脐部的压痛点进行治疗就行。 这类方法比较简单,对初学者来讲很好掌握,找到压痛点一针即可见效。如果有多个压痛点必需找其中最明显的一点,这也是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点。 (2)根据疼痛的情况将其与人体的五脏相应的关系进行治疗:易医学有“凡病源于脏,凡病落于脏”的原则,人体任何部位的疾病与疼痛都和五脏有关,从五脏上下手治疗疾病不愧是一种好的方法。 在这种类型治疗中,我们尽可能地将疼痛的情况与五脏联系在一起来进行治疗。比如四肢的疼痛,肌肉的疼痛我们可以扎其压痛点外,还可以将其纳入脾脏来进行治疗(一穴两针)。中医说“脾主肌肉”,“脾主四肢”。故我们可采用方法二,取“脐内八卦全息”的坤位,针扎之,因为坤主脾,属土。

脐针细解

脐针细解 坎艮共取了女红.留针三时不放松. 减肥效果坎兑坤.女加震巽苗条身. 坎位一针一天整.腰突重病去九成. 近视坎离进两针.视力准见日日新. 颈椎离位平三针.震坎三十度角补 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 一穴多治: 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 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 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

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 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 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 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 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 寻找压痛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