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1. 土壤圈是处于地球多圈层的界面,是地球多层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圈层之一2. 施用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增加作物产量。

2:改善作物品质;3.提高土壤肥力;4.增强作物抗性3.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

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肥力指土壤不断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4. 土壤具有肥力就成为区别于自然界其他任何物质实体的本质特征5.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的三相多孔体;土壤固,液,气三相是构成土壤肥力的基础6. 自然肥力:指土壤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

人为肥力:在人类生产活动下创造出来的肥力7. 我国在土壤肥料科学发展上的贡献:(1):查清了全国土壤资源状况,进行了土壤资源综合考察和全国性大规模土壤普查(2):在全国土壤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面积的土地开发利用(3):大面积治理盐渍化土壤(4):解放后先后进行了二次全国范围的化学肥效试验(5):各种肥料应用的研究(6):大力开展有机肥8. 土壤肥料在实现现代化中的主要任务:(1):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壤肥力。

(2):加强土壤质量与土壤环境的研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重视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4):提高化肥利用率,实行优化配方施肥措1.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的三相多孔体2.矿物:指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是构成岩石的基本材料。

3.成土矿物氧、硅、铁、钙、钠、钾、镁4.原生矿物;岩浆直接结晶形成的矿物,在风化过程中其化学成分,矿物的晶格、结构未变。

仅受到不同程度的机械破碎而残留下来的原始成土矿物;常见的原生矿物:硅酸盐类(云母、辉石、角闪石、长石、橄榄石)氧化物类、硫化物类、磷化物类。

5.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经风化后的产物或由原生矿物彻底风化的产物重新合成的新的矿物6.白云母风化后形成水云母或高岭石等次生矿物并释放出钾,为土壤中钾素的主要来源。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word精品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word精品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绪论名词解释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肥料:是指施用于土壤和植物地上部,能够改善植物营养条件的一切有机和无机物质。

填空题1.土壤由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_ 5 种物质组成。

(矿物质有机物质生物水分空气)2.土壤肥力分为__________ 和 ________ ,或 _______ 和_________ 。

(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___ 。

(水肥气热)问答题什么是土壤自然肥力、人工肥力?什么是有效肥力,什么是潜在肥力?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肥力;人工肥力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生产活动而形成的土壤肥力,农业土壤的肥力就是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是指水、肥、气、热都能够发挥作用,满足当前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能力;而潜在肥力则是指土壤中某些肥力因子,在当前条件下没有发挥作用,一旦条件适合就会发挥作用。

第二章名词解释粒级:大小、成分及性质基本相近的矿质土粒。

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中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

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矿质化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内(一般为一年)土壤中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数量。

腐殖质化系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形成的腐殖物质数量。

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一、引言土壤肥料学是农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研究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养分循环和养分供应等问题。

它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土壤的形成、肥料的分类和作用、养分循环等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总结。

二、土壤的形成土壤是由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而形成的,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作用三个阶段。

物理风化是指岩石由于温度变化、水的冻融等导致的物理破碎;化学风化是指岩石中的矿物质与水、氧气等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物质;生物作用则是指植物根系的渗透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

这些过程共同作用,使得土壤中的颗粒结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得以形成。

三、肥料的分类和作用肥料是供给植物养分的物质,根据其来源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

有机肥料是指由动植物的残体经过微生物分解形成的肥料,如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无机肥料则是指由矿石、化学合成等途径获得的肥料,如尿素、磷酸二铵等。

肥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

不同类型的肥料对植物的养分需求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在施肥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四、养分循环养分循环是指土壤中养分的来源、转化和归还的过程。

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元素,它们通过植物的吸收和代谢、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等过程在土壤中循环。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形式,进而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

而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释放出植物所需的养分。

此外,养分还可以通过降雨和水流的冲刷作用进入土壤,形成养分的补充。

五、施肥技术施肥技术是指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类型和施肥方法的技术。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和比例,从而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和施肥量。

同时,还需考虑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分配养分供应,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一、土壤学基本知识1、土壤的概念和剖面结构?土壤是陆地上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所组成,是地表植物生长的基础。

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并能为植物提供养分、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等条件。

土壤剖面结构由上至下分为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

表土层又可分为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和淋溶层;心土层可分为淀积层和母质层;底土层可分为风化层和母岩层。

2、土壤的肥力特征是什么?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的能力。

不同类型的土壤,其肥力特征也不同。

自然土壤剖面中,自上而下出现各种不同颜色和不同粒级的矿质颗粒,称为土壤剖面发生层次。

根据这些发生层次可把自然土壤划分为不同的土类。

按我国土壤分类系统,常见的有暗沃土、棕壤、黄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盐碱土等。

3、什么是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中不同粒级的矿质颗粒的相对含量。

一般把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称为物理性粘粒,把直径大于0.002毫米而小于2毫米的颗粒称为砂粒,把直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称为砾石。

根据砂粒(0.002-2毫米)与粘粒(<0.002毫米)的相对含量,可将土壤质地分为以下几类:(1)砂土:砂粒含量在50%以上;(2)壤土:粘粒在20%以下,砂粒在40%以上;(3)粘壤土:粘粒在20-40%,砂粒在40-60%;(4)粘土:粘粒在40-85%,砂粒在15-50%;(5)泥炭质土:腐殖质层厚度大于30厘米。

4、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有何关系?土壤质地是决定土壤水肥供应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质地粘重的土壤,保水保肥力强,但通透性差,而质地疏松的砂质土壤,保水保肥力弱,但通透性好。

不同质地类型的土壤,其适种作物也有所不同。

二、肥料学基本知识1、什么是肥料?肥料是指以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能,施入土壤中或喷洒于植物体表面,能为植物提供养分或为改善植物生育条件而产生效应的一种人工制品。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一、重要概念1、风化作用: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分、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4、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5、土壤肥力:土壤在某处程度上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6、矿物:一类产生于地壳中且具有一定组成、物理特性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7、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质量分数叫矿物质土机械组成,根据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叫土壤质地8、腐殖质:一类组成和结构都很复杂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其主体是各种腐殖酸及其金属离子相结合的盐类,它与土壤矿物部分密切结合形成难溶于水的有无机复合体。

◎10、土壤容重: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含土粒及孔隙在内)干燥土壤的质量与标准状况下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11、母质:裸露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的地表堆积体,是形成土壤的母体13、1:2型矿物:由两层硅氧片中障夹一层水铝片叠合而成的层状硅酸盐矿物(主要是蒙脱石类、蛭石类和水云母类)◎14、阳离子交换量:在PH为7时每千克干土所吸收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以cmol/(+)kg表示◎15、复混肥料:掻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是的肥料。

16、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17、同晶置换:是指硅酸盐矿物中的硅氧片或水铝片中的配位中心离子,被大小相近而电性符号相同的离子相取代,但其晶层结构未变。

18、风化作用: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19、土水势:土壤水在各种力如吸附力、毛管力、重力等作用下,与同样温度、高度和大气压等条件下纯自由水相比(即以纯水作为标准,假定其势值为零),其自由能的差用势能来表示,称为土水势20、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21、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的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变化而变化的,其关系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22、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中的氧化态物质几还原态特制在氧化还原电极上达到平衡时的电极电位23、植物通过叶片等地上部分吸收养分的方式,称为植物的叶部营养或根外营养◎24、草木灰是各种作物秸秆、杂草、枯枝落叶及木柴燃烧后的残灰25、根据矿质土粒(单粒)粒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二,可能选择题或填空题1、成土五要素:时间、地形、生物、母质、气候2、土壤基本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水分、土壤空气3、腐殖质的划分:黄腐酸(富里酸)、褐腐酸{胡敏酸}、黑腐素(胡敏素),其中主要组成是褐腐酸和黄腐酸,占总量的60%4、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粘土5、卡庆斯基分级中,将的1~0.01mm粒级划为物理性砂粒,小于0.01mm的粒级则划为生理性粘粒6、生物开始参与风化作用也就意味着土壤成土过程的开始7、生物对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是:机械破碎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8、风华作用的类型有:生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9、土壤矿质有:层状硅酸盐的粘土矿物和铁、铝、硅等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粘土矿物10、主要成土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形成土壤的母质的主要岩石,特性是一般具有成层性,常含有化石)、变质岩(特征是在构造上具有排列性)11、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残体和有机肥料12、酸性土壤通常用石灰来改良。

土壤肥料学复习

土壤肥料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绪论(2)1、土壤学:研究土壤的形成演变、组成性质、开发利用及其培肥改良的一门科学。

2、自然土壤:未经人类开垦自然形成的土壤。

3、农业土壤: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过人类开垦耕种的土壤。

4、土壤: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5、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能持续不断地、适量地提供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

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

6、自然肥力:指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育来的肥力,它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

7、人为肥力:耕作熟化过程发育而来的肥力,是在耕作、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

8、有效肥力:指在当季生产上发挥出来并产生经济效果的那一部分肥力。

9、潜在肥力:指在当季生产上未能产生经济效果的那一部分肥力。

矿物质(3)1、矿物:就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2、原生矿物:由地壳深处岩浆冷凝而形成的矿物。

3、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风化演变而形成的新矿物。

4、岩石:是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5、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6、沉积岩:由各种先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结而成或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7、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的矿物发生重新结晶或结晶定向排列而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8、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受到种种外力作用,逐渐破碎成为疏松物质的过程。

9、物理风化作用:指使岩石产生物理变化而成为碎屑状态的过程,特点是成分未变。

10、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在水和空气(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参与下进行的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等的总称,特点是岩石可进一步破碎成胶体状微粒,使原生矿物成分发生改变,产生在地表条件下比较稳定的次生矿物。

11、生物风化作用: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产物对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要点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肥料:凡能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复混肥料:含有N、P、K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

枸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不溶于水,能溶于2%的柠檬酸或中性柠檬酸铵溶液的磷肥,如钙镁磷肥、钢渣磷肥。

能被土壤中的酸和作物根系分泌的酸逐渐溶解为作物吸收,肥效慢。

土壤吸附:指土壤吸收保持气态、液态和固态养分物质的能力,即分子和离子或原子在固相表面富集的过程。

分为交换性吸附、专性吸附、负吸附。

土壤容重: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包括孔隙)中干燥土粒质量与标准状况下同体积水的质量比,单位是g/cm3。

土壤肥力:土壤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的能力。

又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

有效肥力:可被植物利用并通过土壤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性状表现出来的肥力。

潜在肥力: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中没有被直接反映出来的肥力。

一定生产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效肥力。

土壤保肥性:指土壤吸持和保存植物养分的能力,其大小受土壤对植物养分的多种作用:分子吸附、化学固定、离子交换的影响。

土壤供肥性:土壤在植物整个生育期内为其持续不断提供有效养分的能力,与土壤养分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关系密切。

土壤生产力: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由土壤本身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的外部条件共同决定。

土壤腐殖质:是在微生物作用下,在土壤中重新合成的,结构比较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疏松多孔的一类高分子混合物的聚合物。

腐殖化系数:每克有机物(干重)施入土壤后,所能分解转化成腐殖质的克数(干重)。

C/N:有机物中C总量与N总量的比。

不仅影响有机残体分解速度,还影响土壤有效氮的供应,通常以25:1较为合适。

根圈(根际):泛指植物根系及其影响所及的范围。

根圈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更加密切。

根/土比值(R/S):即根圈土壤微生物与邻近的非根圈土壤微生物数量之比。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Improving quality of produce through plant nutrition Deformed fruit caused by Boron deficiency normal deficient
Bitter Pit caused by Ca deficiency
Low Boron reduces quality of potatoes
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01
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生产上要求: 平衡供给养分
01
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01
植物的养分吸收--是指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
指养分通过细胞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植物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1975
1978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粮食产量(万吨)
肥料施用量(万吨)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50000
55000
60000
65000
70000
75000
Good plant nutrition must be a balance of yield, quality and nutritional value
草地施肥增加植被覆盖度,促进牧业发展
草坪成为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志
早期探索 海尔蒙特:1640年 水的营养学说 泰伊耳:19世纪初 腐殖质营养学说

土壤肥料营养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营养学复习资料

绪论一、土壤的概念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自然土壤:自然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壤。

农业土壤:而在自然土壤基础上,人类开垦耕种和培育的土壤。

二、土壤组成三、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在某处程度上能同时不断地供给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四、有效肥力:土壤肥力因土壤本身性质、环境条件及土壤管理(耕作、施肥、栽培管理)的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一部分可以被植物利用并通过土壤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性状表现出来,称之为“有效肥力”而没有被直接反映出来的肥力称之为“潜在肥力”。

五、根据肥料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分为有机肥料(农家肥料)和无机肥料两大类六、农业化学派、农业地质学派、土壤发生学派七、土壤肥料科学面临的挑战与任务(一) 土壤肥料科学面临的挑战。

8大问题即“农业安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紧缺,全球变化,灾难突发,经济危机及人类生命健康”(二) 土壤肥料科学的任务。

1.土壤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是土壤学新时期的重要任务。

2.土壤与环境质量是现代土壤学的研究核心。

3.深入研究土壤圈物质组成、性质、类型及其循环规律 4.土壤肥力培育和土壤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是现代土壤肥料学解决掉关键问题。

5.建立和完善土壤肥料信息系统是土壤肥料科学研究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章一、 矿物的概念(了解)二、 矿物的类型:原生矿物和此生矿物1.直接来自火成岩或变质岩的矿物叫做原生矿物。

2.原生矿物,火山玻璃或各种风化产物通过化学、生物作用而转变或重新合成新的黏土矿物和氧化物矿物,叫此生矿物。

三、 岩石的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四、 风化作用的类型:1.物理风化作用。

2.化学风化作用:a.溶解作用;b.水化作用; 土壤 固相 粒间孔隙 固体土粒 土壤生物 矿物质 有机质 占固体部分重量的95%-99%,站土体容积的38%左右,为岩石风化而来或成土过程中形成。

“土壤骼” 占1%-5%,占整个土体容积的12%左右,由生物残体及其腐解产物构成。

(完整word版)土壤肥料学 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土壤肥料学 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一、土壤和肥料的概念(一)土壤的概念及特点1、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2.、特点:(1)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不仅具有自己的发生发展历史,而且是一个形态、组成、结构和功能上可剖析的物质实体,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性(2)具有土壤剖面:土层:指由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为土层(土壤发生层)土壤剖面:具有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称为土壤剖面。

(3)具有物质组成(4)是自然界具有再生作用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以重复利用资源不合理利用:土壤质量发生变化,地力下降,散失可再生性。

因为:地球表面形成的土壤,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破坏土壤只需一瞬间。

(二)、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soil fertility and soil productivity)1、土壤肥力:土壤具有供应与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2、土壤生产力(soil productivity):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

包括土壤肥力、发挥肥力的环境条件及投入成本(三)肥料的概念及分类1、肥料定义(fertilizer):凡是直接提供给作物生产发育所必需养分和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料。

2、可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两大类。

肥料分类可依据:肥料中营养元素种类(氮肥、磷肥、钾肥等)、肥料水溶液pH、肥料对土壤pH影响、肥效快慢(1)生理酸性肥料(physiological acidic fertilizer):肥料中离子态养分经植物吸收利用后,其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升高的肥料。

(2)生理中性肥料:(physiological neutral fertilizer)(3)生理碱性肥料: (physiological alkaline fertilizer)二、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1. 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2.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肥料在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 :1、肥料是粮食的粮食 2、培肥土壤 3、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4、补偿耕地不足肥料与环境:1、农田N 、P 与水体富营养化 2、农田N 素向水体迁移和人体健康 3、农田N 素向大气迁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从上世纪70年代起,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NO3-浓度不断增加NO 3-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和癌症三大温室气体 CO 2、CH 4、N 2O N 2O 的排放与化肥氮的施肥量紧密相关硝酸盐反硝化作用对大气的影响(1) 破坏臭氧层:反硝化作用产生的NO 2,在平流层参与重要的大气反应而消耗臭氧。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土壤肥力:土壤具有供给与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肥料:凡是直接提供给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养分和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料。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固相(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液相(土壤水分)和气相(土壤空气)。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占95%~98%),构成了土壤的骨骼。

风化作用: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母质:裸露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的地表堆积体,是形成土壤的母体,称为母质从岩石到母质的过程: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母质;从母质到土壤的过程:母质通过成土作用形成土壤土壤中最主要的四种化学组成:氧、硅、铝、铁化学风化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风化方式:水解作用母质与岩石、土壤的区别:与岩石相比母质初步具备了水肥气热条件,但是与土壤相比,母质水肥气热条件还不能很好的协调统一海南土壤中的主要的次生粘土矿物类型是高岭石矿物质土粒的机械组成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数,也称颗粒组成。

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类各质地土壤的土壤肥力特点:砂质土:蓄水力弱、养分含量少,保肥能力差、土温变化快,但通气性、透水性好,易耕作。

粘质土:保水、保肥性好,养分含量丰富,土温比较稳定,但通气性、透水性差,耕作比较困难壤质土:介于砂质土和粘质土之间的土壤类别,在性质上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即它既有砂质土的良好通透性和耕性,发苗小等优点又有黏土对水分、养分的保蓄性、肥效稳而长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土壤类别。

耕地土壤的有机质来源有两个方面:(1)栽培作物的残留物(2)施用的有机肥。

其中后者起主导作用。

矿化作用:有机质被分解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CO2、H2O、NH3等),并释放出矿质营养的过程。

土壤肥料学总复习

土壤肥料学总复习
2 、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和腐质化作用的概念及具体发生 过程? 3 、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3、土壤胶体
1、土壤胶体的概念及种类 2、土壤胶体的性质
4、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土壤形成因素、五大成土因素及影响 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大、小循环、地质大循环、生 物小循环 土壤发生中的基本成土作用、主要成土过程
植物的钙、镁、硫、硅营养




植物体内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钙和硫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 C )(A.较大;B.一般; C.较小);故缺素症状会先在( C )(A.新叶;B.中部 组织;C.老组织)出现。 番茄果实缺钙出现 脐腐 “病”,茶叶缺硫出现 茶黄 “病”,黄瓜缺镁时叶片出现 叶缘尚残留绿 色,叶脉均已黄化 症状。 石灰肥料的作用主要有 供给植物钙素营养 、 中和 土壤酸性,消除活性铝、铁、锰的危害 、 增加土 壤有效养分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和 改善作物品质, 减少病害等。常用的石灰是 熟石灰 。 石膏 是碱土的化学改良剂。
退化过程
5、 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1 、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比重、土壤容重的概念?
2 、根据土壤容重如何计算某一指定土壤的重量? 3 、土壤孔隙度的概念、分类? 4 、影响土壤孔隙状况的因素?如何调控? 5、土壤阳离子交换的概念、影响因素 6、土壤的酸碱性
6、 土壤水

土壤含水量有哪些表示方法? 土壤水分类型、各自的性质? 有效水、无效水的概念?


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概念及其特征 土壤剖面的概念及基本发生层次
原始成土过程 有机质积聚过程(humus accumulation) 粘化过程 (clayification)( residual and illuvial clayification ) 钙积与脱钙过程 (calcification and decalcification) 盐化脱盐过程(salinization and desalinization) 碱化与脱碱过程(solonization and solodization) 脱硅富铝化过程 (allitization) 灰化、隐灰化和漂灰化过程 (podzoliation) 潜育化(gleyization )和潴育化过程 白浆化过程 熟化过程

土壤肥料学最齐全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最齐全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

2.土壤容量:在作物不致受害或过量积累污染物的前提下,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3.腐植质化系数:单位重量有机碳腐解1年后残留的分数,是微生物生化过程,也不排除纯化学过程,或每斤新鲜有机物加入土壤后产生的腐殖质的斤数。

腐殖质形成的两个阶段。

4.土壤母质:在土壤形成之前,岩石风化的产物。

是指原生基岩经过风化、搬运、堆积等过程于地表形成的一层疏松、最年轻的地质矿物质层。

5.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发育期间,土壤同时而又不断的供应和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热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6.同晶替代:指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中的硅和铝,被另一个大小相近且电性符号相同的离子所替代,其晶格外形不变,只改变化学组成的现象。

7.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所占的比例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称土壤质地。

8.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CEC)D的百分数。

9.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10.土壤保肥性:土壤胶粒一般带负电荷,所以可以吸附阳离子,这样的阳离子被土壤胶粒吸附,就不容易随水分流失,起到一定的保肥作用。

11.土壤水平分布规律:土壤类型沿纬度或经度在地球表面上随生物气候带有规律的水平地理分布。

12.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指山地土壤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或降低,土壤类型相应于生物气候条件的分异而呈带状有规律的更替分布规律。

13.生物小循环:环境中元素经生物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

14.团料结构:土粒胶结成长宽高三轴长度相似、土团直径约为0.25—10mm,近似圆球形的结构体。

15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16土壤肥力: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土水势:土壤水分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势能的变化。

2.土壤导热率:指厚度为1cm,两端温度相差1℃时,每分钟通过1cm2土壤断面的焦耳数。

3.养分归还学说: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4.作物营养临界期: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阶段对某种养分需要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多,但要求却很迫切,此时如果不能满足作物对该种养分的需求,作物的生长发育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即使后期大量补给含有这种养分的肥料,也难以弥补,这个时期称之为作物营养的临界期。

5.复合肥料:同时含有氮、磷、钾三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

6.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7.非必需营养元素:一些特定的元素,对多数植物是不需要的,但对特定的植物是必需的,这些元素为非必需营养元素。

8.报酬递减律:在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的总产量是增加的,但单位施肥量的增产量却是依次递减的。

9.厩肥:是指以家畜粪尿为主,加入作物秸秆、草炭或泥土等垫圈材料集制而成的有机肥料。

10.高温堆肥:是以高纤维的秸秆、杂草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人畜粪尿,堆腐温度较高,时间短,适合集中处理大量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成肥。

11.土壤容重: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内土体容积的烘干质量。

12.总孔度:土壤孔隙的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土壤总孔隙度。

13.土壤结构:土粒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团聚成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各种团聚体,称为土壤结构。

14.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动物、微生物的遗体、植物的残体以及分解和合成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15.人粪尿药物处理:给粪便中加入农药、氨水、尿素、石灰氮、漂白粉等化学物质。

二、填空题1.土壤中的铁、锰、铜、锌、硼的有效性随土壤pH升高而降低,而钼的有效性随土壤pH升高而增大。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1. 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由于含游离酸,在潮湿条件下吸水,使磷酸一钙与肥料中的硫酸铁、硫酸铝起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铁铝,降低了磷肥的有效性。

过磷酸钙与碱性肥料混合生成不溶性或难溶性磷酸盐而降低肥效。

2. 氮肥利用率:指当季作物吸收肥料氮的数量占施氮量的百分数3. 离子的主动吸收:又称为代谢吸收,是一个你电化学势梯度且消耗能量的吸收过程,有选择性。

4. 离子的被动吸收:又称非代谢吸收,是一种顺电化学势梯度的吸收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作用。

5. 硝酸还原作用:硝态氮转化成铵态氮的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指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分子态氮和氮氧化物)的作用过程。

6. 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指土壤中的铵或氨在微生物得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7. 微量营养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钻、氟等,称为微量元素。

就是指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8. 植物营养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虽不多,但很迫切,这时养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显著的不良作用,这个时期称作物营养的临界期。

植物对养分供应不足或过多显示非常敏感的时期,不同植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临界期不同。

9.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作物生长快,吸收养分多,施用肥料能产生最大效能的时期。

10. 离子颉抗作用: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养分主要是土壤中的无机态离子养分。

某一离子的存在,抑制另一离子的被吸收,这种关系叫做离子间的拮抗作用。

11. 根外营养:是作物吸收养分的另一种方式植物通过地上部分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12. 养分共质体运输:靠胞间连丝把养分从一个细胞转运到相邻的细胞,借助原生质体流动,带动养分运输到中柱、木质部。

主动运转、扩散。

P、K、Cl、S13. 有机肥:有机肥料是农村中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然肥料的总称。

(完整word版)土壤肥料学复习题库以及典型问答题

(完整word版)土壤肥料学复习题库以及典型问答题

(完整word版)土壤肥料学复习题库以及典型问答题土壤肥料学复习题库以及典型问答题一、名词解释1、土壤生产力: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

2、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分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3、土壤经度地带性: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4、普钙的磷酸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会遇过磷酸钙所含的杂质硫酸铁、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更低的铁、铝磷酸盐。

5、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在大气中的氧和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使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和过程。

分为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和溶解作用等。

6、腐殖化系数:有机物料中单位质量的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的碳量。

7、氮肥利用率: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占施入土壤氮素的百分率。

8、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并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9、土壤粘土矿物:在风华过程或成土过程中重新形成的层状铝硅磷酸盐矿物和氧化物。

10、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气、热的能力。

11、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是土壤有机质通过分解变为简单无机化合物并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的。

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除产生各种可供作物吸收的养分外,也为进一步合成腐殖质提高原料。

碳水化合物可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含氮化合物经水解和氧化,可产生氨并溶解于土壤溶液形成铵盐;氨或铵盐可经硝化作用成硝酸盐,铵盐和硝酸盐均可直接被作物吸收。

含磷有机物经水解生成磷酸,在土壤中形成磷酸盐,被作物吸收利用。

12、土壤容重:单位体积自然状态下土壤(包括土壤空隙的体积)的干重,是土壤紧实度的一个指标。

13、养分的被动吸收: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

14、氨化作用: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氨的生物学过程。

15、微量营养元素:作物需要量很少,一般占作物干重的千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

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土壤的物质组成四部分组成成分相互混合构成极其复杂的单个土体:矿物质(土壤固相)38%有机质(土壤固相)12%土壤空气(土壤气相)25-30%土壤水(土壤液相)12-25%第一节土壤矿物质1.主体物质——“骨骼”——95%~98%2.土壤母质1经风化成土作用2形成3.对土壤的物理性质3和化学性质4以及生物与生物化学性质5均有深刻的影响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一)主要的成土岩石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一)主要的成土岩石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一)主要的成土岩石沉积岩和岩浆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岩浆岩和变质岩通过母岩的风化、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

变质岩和沉积岩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二)岩石的风化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分解和崩解的过程。

可分为:a.物理风化:物理崩解、 T、结冰、水流、风b.化学风化: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过程,H2O, CO2 ,O2c.生物风化:生物作用+分泌+有机产物物理+化学作用▪1. 物理风化▪因温度变化和孔隙中水的冻融以及盐类的结晶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

只有物理形状的改变,由大变小,而不会引起岩石的成分和性质的改变。

▪ 1) 热力作用受热因昼夜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因而气温与地表温度均有相应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 2) 冰劈作用在寒冷地带、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由于体积的膨胀,产生960㎏/cm2的压力,使岩石逐渐崩解为岩屑。

▪ 3) 盐崩作用随着水分的蒸发,浓度逐渐达到饱和,对周围裂隙壁产生巨大的压力,使岩石崩裂。

物理风化是机械力作用的结果流水的冲击、风、冰川等自然动力对岩石的磨蚀,树根生长时对岩石造成的挤压作用,均能加速岩石的破碎。

物理风化的结果,产生许多岩石碎屑和细粒,获得了岩石所没有的透水性和通气性。

但由于物理风化只是岩石在机械力作用下的破碎,产生的岩屑一般都大于0.1mm,没有毛管作用,所以对水的保蓄性能很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二的、植必物需必营需养营元养素元素
(一)标准 *Arnon & Stout,1939
1. 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 的。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必要性
2. 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缺乏这 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 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
Cu
Zn
Ni
Mg H
Ca
K
精品课件
P
O
非必需营养元素中一些特定的元素,对特 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 必需,这些元素为有益元素。
例: 豆科作物-钴; 盐生植物-钠; 硅藻和水稻-硅
精品课件
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和来源及功能
1.来源
C、H、O --非矿质元素(天然营养元素)
来自空气和水
第二篇
肥料基础理论
精品课件
主要教学参考书:
《植物营养学》(上、下册)(中国农大) 《植物营养与肥料》(浙江农大)
精品课件
绪论(植物营养与肥料部分)
一、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1. 植物营养的基本概念
(1)概念:营养:植物生长所需物质的供应与吸 收.
(2)主要任务: 以植物营养原理为理论基础
以施肥、改良植物遗传特性为手段,达到高产、 优质、高效,提高土壤肥力,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 染的目的。
精品课件
2. 肥料
(1)定义: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 植物产量和品质的功能物质。 (2)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提高农作物产量 2)改善农产品性质 3)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有机肥料) 4)增强作物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 5)增加植物覆盖度,美化环境。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deficient
normal
Deformed fruit caused by精B品o课ro件n deficiency
Bitter Pit caBuitsteer Pdit, GbraynnyCSmaithdeficiency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Low Boron reduces quality of potatoes
大量元素 N、P、K --植物营养三要素
(0.1%以上)
或肥料三要素
Ca、Mg、S --中量元素
矿质元素
微量元素 Fe、Mn、Zn、Cu、来自土壤ຫໍສະໝຸດ (0.1%以下) B、Mo、Cl、
精品课件
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必需营养素的主
第一类:C、H、O、N、S 1. 组成有机体的结构物质的主要成分 2. 组成酶促反应的原子基团的必需成分
3. 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 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直接性
(二)植物必需营养元精品课素件 的种类:16 种
目前 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 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是碳、氢、氧、氮、 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
鉬、氯。
C
N
Cl
S
Mo
Mn B Fe
精品课件
草地施肥增加植被覆盖度,促进牧业发展
精品课件
草坪成为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志
精品课件
二、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
(一)早期探索
1.海尔蒙特:1640年 水的营养学说
2.泰伊耳:19世纪初 腐殖质营养学说
(二)学科的建立
李比希(1803-1873):1840年 植物矿质营养学 说
(1) 要点:土壤中的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 (主要)的养料,厩肥及其他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 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
第二类:P、B 1. 阴离子和无机酸的形态被植物吸收 2.与羟基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形成磷酸酯等
第三类:K、Mg、Ca、Mn、Cl 存在于细胞汁液中,调节渗透压、活化酶、 电性平衡等
第四类:Fe、Cu、Zn、Mo 1. 组成酶的辅基
精品课件
2. 组成电子转移系统
3.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1. 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 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生产上要求: 平衡供给养分 2. 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 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精品矿课件物质。
(2)意义:
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 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 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向施用无机肥转变有了 坚实的基础。
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李比希还提出了: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
肥料施用量(万吨) 粮食产量(万吨)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75
75000
肥料施用量 粮肥食料总施产用量量
粮食总产量
70000 65000 60000 55000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978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5000 1997
精品课件
肥料施用量与粮食总产量的关系
Good plant nutrition must be a balance of yield, quality and nutritional value
精品课件
Improving quality of produce through plant nutrition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植物的营养成分及养分的吸收
一、植物的组成
新鲜植株 烘干
70~95%水分
5~30%干物质 煅烧 有机物质90-95%
矿物质5%-10%
影响因素:二、影响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种类和
含的因素
1. 遗传因素--如:禾本科植物需Si、淀粉植物块 茎含K多、豆科植物含N、Mo较多等。
2. 环境条件(生长环境)--如:盐渍土上生长的 植物含Na和Cl较多、沿海的植物含I较多、酸性红壤 上的植物含Al和Fe较多。精品课件
李比希是植物营养学科的杰出的奠基人!
精品课件
三.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三、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现场调查、开会调查。 试验研究: 田间试验法、盆栽试验法、化学分析等
精品课件
第八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本章讲授内容:内容及重点:
植物的营养成分(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吸收的机理)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 植物的营养特性(施肥的关键时期)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李比希三大学说和施肥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