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

合集下载

描述性研究适用范围

描述性研究适用范围
㈡抽样调查
⒈概念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指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某人群总体中,按照—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论该人群总体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及某些特征的一种调查。
⒉目的主要是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描述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于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人群特征上的分布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衡量人群总体的健康水平;考核防治效果;检查与衡量资料的质量,即抽样调查常可作为其他调查研究方法中的质量控制的方法。
㈡目的和用途
⒈发现新的疾病或提供病因线索病例报告常常是识别一种新的疾病或暴露的不良反应的第一线索,是监测罕见事件的唯一手段,常可诱导研究者去研究某种疾病或现象,如艾滋病的发现。对于病例报告的累积、监测能够提示一种新的疾病或流行的出现。
⒉阐明疾病和治疗的机制通过对罕见病例的病情、诊断、治疗、实验室研究以及个别现象的详尽报告,可用来探讨疾病的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机制。
⒌用于疾病监测在某一特定的人群中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长期进行疾病监测,可以对所监测疾病的分布规律和长期变化趋势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⒍其他描述性研究还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和健康状况、用于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用于社区卫生规划的制订与评估、用于有关卫生或检验标准的制订以及为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等。例如通过儿童发育营养水平的调查,有助于当地卫生部门开展儿童保健工作。
⒊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利用普查或筛检等手段,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例如,1972年~1974年我国江苏省进行的三次麻风病全民普查,发现了大量早期麻风病人,并及时进行了早期治疗,对控制麻风病的流行、降低麻风畸残发生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⒋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描述性研究可以考核防治措施的效果。如定期在某一人群中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有关暴露与疾病的资料,通过这种动态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可评价某些疾病防治措施的效果。例如对某地区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前后的乙肝患病率调查,通过比较可以评价接种效果。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
6、定期重复可获得发病率的资料
(二)研究种类
1、普查(census): 1)定义:在特定时间对特定人群进行全面调查 2)目的:(1)早发现、及时治疗病人。高血压
(2)了解疾病或因素分布。血吸虫病 (3)了解健康水平。儿童发育调查 (4)建立生理指标正常值。血脂、发铅 (5)疾病爆发或流行时,搜寻全部病例
缺点:1)结论仅适合推广到同一分层条件的人群 2)要求完整的人群资料
求:应调查多少人? 解:查表3-1得,当90%可信区间下限为1.37,即有90%的机
会可见到病例出现时,期望发病例数为4。 满足出现4例期望病例的条件是:观察2万人年
1)1万人观察2年 2)2万人观察1年 如整群抽样,尚须增加样本量
2)计量资料:
n
4s2 d2
式中:s 总体标准差估计值, n 为样本量,d 为容许误 差,一般 为0.1s
SE PQ N
(SE)2 PQ N
N
PQ (SE)2
令d 为预期样本(p)与总体现患率(P)之容许误差,则d =t×SE SE=d
/t
N PQ t 2 PQ
(d )2
d2
t
令d =0.1P 取t =1.96≈2 则:
N
22 PQ (0.1P)2
4PQ 0.01P 2
400 Q P
当d =0.15P时: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将总体按某些特征分成若干长层, 在各层中随机抽样组成调查样本。
层内抽样方法:1)等比例抽样:各层抽样比例相同 2)最优分配抽样:各层内比例按要求抽样
优点:1)精确度高:要求层内差异小,层间大。样本量少。 2)可进行层间对比 3)可椐研究目的调整各层样本量 4)抽样误差小

第03章 描述性研究_PPT课件

第03章 描述性研究_PPT课件
26
第三节 现况调查
(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也 称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 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随机数字或抽签的 方法抽取n个,构成一个样本。它的重要原则是总 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优点是简单易 行、随时可用。缺点是在抽样前需要抄录全部的 研究对象(人、户、班级等)名单并编号。因此, 当研究对象数量大时,工作量很大,甚至难以做 到。
19
第三节 现况调查
2. 基本原则 关键问题是样本的代表性 (随机抽样,样本含量要足够)
20
第三节 现况调查
3. 优缺点
(1)优点 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省时间、省人力、省
物力。由于调查范围小,调查工作易做得细致等。 (2)缺点
抽样调查的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比较复杂; 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不适用于变异过大的材料; 不适用于患病率很低的疾病。当某病的患病率很 低时,小样本缺乏代表性,而样本大到总体的 75%时则不如直接普查。
6
四、描述性研究的种类
第一节 概 述
历史常规 资料分析
描述性研究例报告
现况 研究
7
第二节 个案调查与病例报告
一、个案调查(individual survey) 个案调查又叫个例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 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 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个案调查的调查对象可以是一个病人、 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一般不设置对 照,也无需人群相关变量的资料,因此一 般不能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是否存 在联系。
前言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描 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是流行病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类研究 方法。通过对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不 同时间和不同地区分布特征的描述,揭示疾病 流行规律,发现病因线索,为进一步研究打下 一定的基础。

《预防医学》模拟题

《预防医学》模拟题

《预防医学》模拟题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糖尿病人的饮食不正确的是()A、控制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B、选用优质蛋白质C、合理控制总能量D、严格控制盐的摄入E、摄入丰富的维生素与无机盐正确答案:D2、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A、过氧酰基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B、SO2、NO2、醛类C、硫酸盐、O3、醛类D、O3、H2O、硫酸盐E、O3、醛类、过氧酰基硝酸酯正确答案:E3、某院医护人员之比,宜计算A、相对比B、中位数C、方差D、率E、构成比正确答案:A4、下列最适合开展抽样调查的情形为:A、欲调查人群中患病率变异较大的疾病B、欲调查的人群数量不多C、欲了解某病常年的患病情况D、欲了解某病一定期间内的患病情况E、欲早期发现病例以及时开展治疗正确答案:D5、在较大规模的现况调查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是A、系统抽样B、综合运用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E、简单随机抽样正确答案:B6、某地属山区,长年累月多阴雨天,天气寒冷、潮湿。

客厅内有开放式炉灶,日夜燃烧,一边取暖,一边烤食品,燃料为当地产的浅层煤块。

当地农民多有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牙,腰背、四肢大关节疼痛,肢体、脊柱骨骼变形者亦有之。

此型疾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A、降低食物中氟含量B、改换燃料、改良炉灶(增设烟囱)C、加强营养D、降低饮水中氟含量E、预防性服药正确答案:B7、耐热性最强的食物中毒病病原菌是( )A、致病性大肠杆菌B、酵米面黄杆菌C、鼠伤寒沙门氏菌D、肉毒梭状芽胞杆菌E、副溶血性弧菌正确答案:D8、一组观察值如果每个值都同时增加或减少一个不为0的常数,则A、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不变B、均数改变,中位数不变C、均数改变,几何均数不变D、均数不变,几何均数和中位数改变E、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改变正确答案:B9、描述性研究不包括下列哪种研究方法:A、现患率调查B、病例分析C、筛查D、生态学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正确答案:E10、抽样研究男女性的下列指标差别,若(),应作双侧假设检验A、已知女性的平均白细胞数与男性相同B、已知女性的血红蛋白量不比男性高C、任何情况都可以D、已知女性的平均肺活量比男性小E、不知男女性血小板平均数是否相同正确答案:E11、现况调查计算的指标是A、患病率B、死亡率C、罹患率D、发病率E、二代发病率正确答案:A12、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A、临床症状期B、潜伏期C、恢复期D、治疗期E、传染期正确答案:E13、现况调查中如果选择的样本没有代表性,这属于什么偏倚A、失访偏倚B、选择偏倚C、回忆偏倚D、无应答偏倚E、报告偏倚正确答案:B14、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备择假设H1是()。

流行病习题——精选推荐

流行病习题——精选推荐

流⾏病习题病例对照研究习题单选题1.病例对照研究中,能较好的回忆和确定病因因素的病例⾸选()A.现患病例B.新发病例C.死亡病例D.重病例E.轻病例2.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其优点是()A.更容易避免系统偏倚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烦⼈先后顺序C.适⽤于罕见病的研究D.更易验证病因假设E.容易得到发病率的指标3.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A.信息偏倚B.选择偏倚C.观察偏倚D.混杂偏倚E.诊断偏倚4.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下列那种对照⼈群最佳()A.医院内的其他患者⼈群B.与病例来⾃同⼀源⼈群C.病例的亲属⼈群D.病例的邻居或同事⼈群E.整个⾮病⼈群的⼀个随机样本5.下列哪项不符合病例对照研究定义和内涵()A.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群为研究对象B.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C.分析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和暴露⼈群等指标D.探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E.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6.病例与对照配⽐的因素必须是A.未知的混杂因素B.与研究疾病⽆关的因素C.未知的暴露因素D.可疑的暴露因素E.已知的混杂因素⾄少有充分理由怀疑的混杂因素多选题1. 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对照组,是因为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B.设⽴⽐较组,没有⽐较就没有鉴别C.设⽴对照增⼤了样本,可达到统计学要求D.借助于具有可⽐性的对照中的暴露,正确评估病例中的暴露,判断两组暴露有差别E.⽐较两组中的发病⽐例,以判断暴露与疾病的之间的关联2.病例对照中常见的偏倚有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错误分类偏倚D.混杂偏倚E.回忆偏倚3 分析性流⾏病学⽅法主要包括A.病例分析B.现患调查C.队列研究D.实验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4.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选择那些⼈做对照A.病例的配偶B.病例的同胞和亲属C.病例的邻居、同事D.门诊或医院的患有其他疾病的病⼈E.社区⼈⼝中健康⼈或⾮该病病⼈单选题1B2C3B4B5C6E多选题1BD2ABCDE3.CE4ABCDE描述性研究1.当对疾病的情况了解不多的时候,往往总是从哪种研究开始()A.实验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分析性研究D.⽐较性研究E.数理性研究2.下列关于⽣态学研究的特点是()A机体内暴露⽔平上研究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B.群体⽔平上研究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C.个体⽔平上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D.分⼦⽔平上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E.开展专题流⾏病学调查研究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3.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哪项特征A.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B.选择不同性质的群体进⾏对⽐C.被调查的⼈群是以随机抽样的⽅式获得D.描述疾病分布的特点,可提供病因线索E.可以验证病因假设4.描述性研究主要适⽤于()A.病因研究B.疾病分布调查C.预防效果调查D疾病危险因素研究.E.疾病⾃然史研究5.以下描述属于普查优点的是()A.调查的精确性⾼,不容易出现漏查B.适合患病率较低疾病的调查C.统⼀的调查技术可以有效保证调查质量D.可以很快获得疾病的发病率的资料E.确定调查对象⽐较简单6.现况调查的结果常⽤下列哪种指标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7、拟调查某地⼈群⾼⾎压的现患率,可采⽤何种研究⽅法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D、现况研究E、理论研究8.抽样误差最⼩的抽样⽅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双盲法抽样9.以下有关样本含量的描述叙述正确的是A.样本量宜⼤不宜⼩B.样本量越⼤资料越准确C.样本量⾜量就好D.样本量的⼤⼩由调查的可⾏性决定E.样本量不能采⽤经验法10.某地开展痛风普查,10万⼈中发现痛风患者400例,据此可计算哪项频率指标A、罹患率为400/10万B、发病率400/10万C、患病率400/10万D、累积发病率400/10万E、发病密度400/10万1.下列哪些是现况研究常⽤的疾病测量指标()A.发病率B.患病率C.感染率D.检出率E.罹患率2.描述性研究包括哪些研究设计类型()A.个案调查B.病例报告C⽣态学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现况研究3单纯随机抽样的⽅法有()A.分层法B.随机数字法C.抽签法D.机械法E.抓阉法某乡有⼈⼝4万⼈约10000户,欲以户为单位抽其中2000⼈进⾏某病的调查,试问该研究的抽样⽐是A.1/20B.1/10C.1/5D.1/2E.资料不⾜,不能计算若安该家乡家庭⼈⼝登记名册,随机抽取第⼀户,随后每间隔⼏户,再抽取,对被抽到的家庭进⾏调查,这种抽样⽅法称为A.多级抽样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系统抽样E.简单抽样3.在本次抽样中间间隔的户数是A.20B.10C.5D.2E.资料不⾜,不能计算下列各项研究⽬的,分别可通过那⼀类型的研究实现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B.对个别发⽣的⿇疹病⼈进⾏调查C.烟草消耗量与肺癌的关系研究D.⼀项⾷物中毒的调查E.为了调查⼤学⽣⼄肝感染情况1B2B3D4B5E6 C7 D8C9C1BCD 2ABCE 3BCE1a2d3a1c2a3e4b偏倚及其控制1.下列哪⼀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2.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回忆偏倚 D、混杂偏倚 E、失访偏倚2.临床试验中采⽤双盲法是为了控制3.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院偏倚E、回忆偏倚3.分层分析可减少: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失访偏倚E.测量偏倚4.在流⾏病学调查中由于失访所导致的偏倚属于:A.测量偏倚 B.检出偏倚C.选择偏倚 D.信息偏倚5. 因调查对象有意掩盖某些信息⽽导致的偏倚为A.暴露怀疑偏倚B.测量偏倚C报告偏倚.D.易感性偏倚E回忆偏倚6.下列有关信息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差异错误分类只会使因素的效应估计值远离⽆效值B.信息偏倚的值为0表⽰因素的效应估计值为0C.有差异错误分类指的是在⼀组中对疾病和暴露因素的错误分类率不同D.若信息偏倚⼤于0,则表⽰因素的效应估计值⼩于实际效应值E.⽆差异错误分类⼀般会使因素的效应估计值趋于⽆效值A.B.C.D.E1控制信息偏倚的⽅法A.严格控制信息标准B.采⽤随机化分组的⽅法C.尽量采⽤客观指标进⾏测量D.采⽤匹配的⽅法, E尽可能采⽤盲法收集资料2 关于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有A.是指随机误差以外的误差,是系统误差B.减少或避免偏倚可提⾼研究的精确性C.偏倚有⽅向性D.随机误差就是偏倚E流⾏病学研究的设计、实施分析以⾄推论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偏倚3.对于选择偏倚的控制原则有()采⽤多种对照B.采⽤盲法收集资料C.严格选⼊标准D.采⽤客观指标进⾏测量E尽量取得研究对象的合作,提⾼应答率4.下列研究⽅法中,那些研究常采⽤随机化的⽅法将研究对象分配⾄各处理组中A.病例对照研究B.临床试验研究C.队列研究D.现况调查E现场试验研究1.ACE2. ACE 3.ACE4.BE1.E2. B3. C 4 C5C6 E分布练习题1.对于⼀种严重危害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评价其预防效果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患病率E.续发率2.某地为了了解⼈群⾼⾎压发病情况拟进⾏⼀次普查,说明调查结果可统计以下哪⼀种指标()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罹患率E.累积发病率3.如果对某种致死性疾病采取某种⼀级预防措施时,评价其效果的最合适指标是()A.发病率 B.患病率C.死亡率 D.病死率4.某地过去每年发⽣伤寒患者10例左右,今年发⽣了30例,此种情况称为()A.散发 B.暴发C.流⾏ D.⼤流⾏5.很多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周期性流⾏规律,其主要原因是:()A.易感者积累 B.病原体变异C.⼈⼝流动 D.发病率下降C 6.关于地⽅病,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在⾃然情况下,某些疾病经常存在于某⼀地区 B.某些疾病在某些地区多发 C.某些疾病仅见于某些地区 D.地⽅病难以控制某地有10万⼈⼝,某年有284⼈发⽣肝癌,其中213例于当年死亡,该地区当年肝癌的病死率为:()A.75% B.203/10万C.284/10万 D.35%8在哪种情况下,某种疾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值将增⼤? ()A.病死率⾼ B.该病病程短C.该病病程长 D.暴露时间长9.某⼀类特征相似的疾病,其发病率⾼于预期数时,称为:()A.⾼度地⽅性 B.流⾏C.地⽅性流⾏ D.暴发10.恶性肿瘤时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A.短期波动 B.明显季节性C.周期性 D.长期变异11某市某区1999年总平均⼈⼝为20万,该区1998年结核病患者为1 234⼈,其中治愈501例,死亡75例。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

资料可以来源于已有的常规登记资料,如医院临床记录和疾病监测记录等,也可以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一、个例调查㈠概念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

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

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㈠概念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

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预防医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健康管理的首要步骤是A、收集健康信息B、疾病风险预测C、健康改善计划的制订D、健康改善计划的实施E、疾病危险性评价正确答案:A2、原生环境是指()。

A、人为作用所形成的优美环境B、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人为作用的严重影响C、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没有人为作用影响D、天然形成的环境,但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E、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活动的影响正确答案:C3、下列关于氟中毒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氟骨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B、氟斑牙多见于乳牙C、发病与性别无关D、氟骨症多发病于10岁以后E、患氟斑牙不一定伴氟骨症正确答案:B4、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这一指标为A、相对比B、不是相对数C、构成比D、动态数列E、率正确答案:A5、美国人1954年实施了旨在评价索尔克(Salk)疫苗预防小儿麻痹或死于脊髓灰质炎效果的临床试验,最终肯定了索尔克疫苗的效果。

问此结论是针对()而言A、180万儿童B、每个儿童C、所有使用索尔克疫苗的儿童D、所有儿童E、180万儿童中随机化的1/4正确答案:C6、定量资料,配对t检验的无效假设(双侧检验)为()A、μ=μ0B、μ1=μ2C、μ1≠μ2D、μd≠0E、μd=0正确答案:E7、队列研究的性质是:A、现况研究B、干预性研究C、回顾性研究D、前瞻性研究E、描述性研究正确答案:D8、现况调查结果常用的指标为A、死亡率B、罹患率C、发病率D、病死率E、患病率正确答案:E9、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1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C、拒绝H0时所犯的错误D、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E、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正确答案:E10、下列哪组传染病采用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风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艾滋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和麻风病D、艾滋病、肺炭疸、麻风病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正确答案:E11、以下属于主动免疫的是A、注射疫苗B、注射抗体C、注射细胞因子D、服用乙胺嘧啶预防拒疾E、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制剂正确答案:A12、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A、>+1价B、>一3价C、>一2价D、>一l价E、<一1价正确答案:D13、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一次污染物是指()。

A、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与其它物质发生了反B、这种污染物不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而是原来就存在环境中的化学物C、以上都不对D、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其理化性状保持未变E、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发生了一些物理性变化正确答案:D2.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复杂性表现为()A、人群处于低水平长时间暴露状况B、受污染影响人群的反应个体差异大C、往往是多因素的联合作用D、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多种形成和途径进入人体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在正态曲线下,大于μ-2.58σ包含的面积为()A、1%B、0.05%C、99%D、99.5%E、0.5%正确答案:D4.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美蓝B、青霉胺C、二巯基丁二酸钠D、阿托品E、依地酸二钠钙正确答案:D5.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A、病因研究B、疾病分布调查C、疾病自然史研究D、预防效果调查E、疾病危险因素研究.正确答案:B6.处于任何危险度级别的高血压病人都应该接受A、临床预防B、手术治疗C、药物治疗D、行为生活方式的调整E、卧床休息正确答案:D7.若H0成立但被拒绝,则A、计算有误B、检验方法效率不够高C、犯第二类错误D、犯第一类错误E、检验方法选择不正确正确答案:D8.在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的无效假设是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统计意义B、两总体均数相等C、两样本均数相等D、两总体均数不等E、两样本均数差别无统计意义正确答案:B9.环境卫生主要研究()A、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C、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正确答案:D10.某住户全家因食物中毒住院,经调查,可疑食物为卤猪肉,病人潜伏期多为10—12小时,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乏力,并伴有阵发性剧烈腹痛,腹泻多呈水样便并伴有粘液、恶臭,少数病人有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体温大多低于39℃,可初步诊断为()。

预防医学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预防医学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预防医学考试试题库含答案1、收集某医院的资料,计算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A、发病率B、构成比C、相对比D、患病率E、比值答案:B2、如要确定儿童血液中微量元素锌含量的正常值的范围,宜采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A、现况调查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临床研究E、实验研究答案:A3、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0、2、24+(小时),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 (小时)用中位数法找:当观察值中出现个别特效或特大的数值,资料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定数值,分布不明确等使用A、5B、5.5C、6D、10E、12答案:C4、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A、克山病B、氟斑牙C、黑脚病D、水俣病E、克汀病答案:D5、归因危险度是指:A、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的比值B、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之差C、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或死亡率占暴露者发病或死亡率的百分比D、某病全人群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者中某病发病或死亡率之差E、人群暴露者中由于暴露某因素所致的发病或死亡率占暴露者全部发病或死亡率的百分比答案:B6、均数的标准误大小,叙述正确的是A、与σ的大小成正比,与nn为样本含量成反比B、与σ的大小成反比,与nn为样本含量成正比C、与σ的大小成反比,与√nn为样本含量成正比D、与σ的大小成正比,与√nn为样本含量成反比E、与σ的大小成正比,与√nn为样本含量成正比答案:D7、健康管理不具有的特点是A、标准化B、系统化C、可量化D、个体化E、封闭化答案:E8、处于任何危险度级别的高血压病人都应该接受A、行为生活方式的调整B、药物治疗C、手术治疗D、卧床休息E、以上都是答案:A9、某高血压患者,男,45岁,他在管理自己疾病方面,以上做法不正确的是A、定期去就诊B、学会控制情绪变化C、购买血压计D、辞职在家养病E、积极锻炼答案:D10、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A、病因研究B、疾病分布调查C、预防效果调查D、疾病危险因素研究.E、疾病自然史研究答案:B11、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变异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总体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小答案:A12、频数分布的特征包括A、集中趋势B、最大值C、离散趋势D、最小值E、A和C都是答案:E13、下列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中,不能使易感性升高的是A、新生儿增加B、易感人口迁入C、免疫人口死亡D、原先免疫过的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E、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答案:E14、某单位调查了1000人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情况,其中45人阳性。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先应说明样本的代表性,应答率等情况。 估计偏倚及其来源、大小、方向和调整方法。
21
(五)种类
1.普查和筛检:
在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进行 调查称为普查(census)。
筛检(screening)可看作普查的一部分。
2.抽样调查:
是指从某个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原则抽取 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样本)进行调查,并将 其结果推论到总体。 现况调查通常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人群干预措施的评价及估计疾病发展趋势
(五)局限性

生态学研究只是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

“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或 “生态偏倚”(ecological bias) 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
1.缺乏暴露与疾病联合分布的资料; 2.缺乏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的能力; 3.相关资料中的暴露水平不是个体实际值。
3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 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其它流 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用途: 1. 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 2. 用于探讨病因,提供病因线索。
4

主要信息来源:
1. 常规收集的数据;
2. 特殊调查资料。

类型:
1.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2.生态学研究(相关性研究) 3.现况调查(横断面研究)
(1)对象:高危人群、暴露人群或职业人群、
有代表性人群、实施预防或治疗措施的人群。
(2)方法: 普查、筛检、抽样调查 (3)样本大小: (见后)
18
4.资料的收集 (1)确定研究变量:
人口学资料 、疾病指标 、相关因素
调查表(又称问卷,questionnaire):
是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工具。

15-4流行作业

15-4流行作业

绪论1. 流行病学的最重要研究方法是A.实验室方法B.临床诊断方法C.统计学方法D.实验法E.观察法2.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疾病、伤害、健康B.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C.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D.死亡、患病、伤残E.以上均不对3.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A.描述性研究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5.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防制实验研究6.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监测B.抽查C.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E.生态学研究7.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8.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9.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10.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E.疾病和健康状况疾病分布:1. 某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比值加大,见于下列何种情况A.该病病死率增高B.该病病程短C.该病病程长D.该病治愈率低E.以上情况均不影响该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的比值2.某社区调查了10000人的HBSAg,10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指数为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感染率E.生存率3. 某疾病经过较长时间后其临床表现、死亡率、发病率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属于A.疾病的季节性B.疾病的长期变异C.疾病的周期性D.疾病爆发后的余波E.疾病在不同年龄间的分布4. 综合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A.出生队列研究B.横断面研究C.移民流行病学研究D.血清流行病学E.遗传流行病学5.关于病死率的描述哪一种是不正确的A.用于说明疾病的危害程度B.医护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病死率C.不可以直接比较不同医院的病死率D.预防水平提高可以降低病死率E.诊断水平提高可以降低病死率6. 分析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某疾病死亡率的变化时,常用C.横断面分析7. 在分析食物中毒暴发的可能原因时,下列哪种指标最常用D.罹患率8. 疾病的流行强度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哪种指标的变化及其病例间的联系程度。

2017年汕尾市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第四章试题(1)

2017年汕尾市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第四章试题(1)

2017年汕尾市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第四章试题(1)第四章描述性研究【A型题】1.欲了解某地小学生近视眼情况,应采用A.个例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E.回顾性调查2.适用于抽样调查的情况是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C.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E.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3.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l/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

随机抽取第1户,随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户的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称为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抽样E.多级抽样4.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一次调查中,查得93例急性血吸虫病人有如下的疫水接触史:游泳52人,割湖草30人,插秧6人,放牧3人,洗衣2人,由此得出游泳是最危险的接触方式,是否正确A.是B.不是,应了解他们的既往史C.不是,因没设对照D.不是,因未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E.不是,因所做比较不是以率为基础的5.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早期发现病人B.早期诊断病人C.筛查各种高危病人D.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E.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6.当对某病的情况了解不多时,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往往是A.分析性的B.实验性的C.理论性的D.描述性的E.探索性的病例对照7.关于样本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调查时样本含量越大越好B.使用更少的样本以便节省人力和物力C.调查时根据人力和物力来确定样本量D.调查时应用适合的样本量E.根据研究者的意愿来确定样本量8.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A.死亡构成比B.患病率C.发病率D.续发率E.死亡率9.普查是指A.对某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B.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C.对某人群中的每个人进行调查D.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E.对某人群的大部分人进行筛查10.下列哪项不属于现况调查的目的A.了解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地区及人群中的分布B.了解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态之间的联系,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C.考核防治措施的效果D.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找出防疫和保健应该开展的工作E.计算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

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流行病学复习题

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流行病学复习题

流行病学复习题14临床高起本选择题1.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病例存活时间变长或缩短2.某地流感暴发,经调查当地3789人中837人患有流感,患者中有14人一个月前曾患过感冒。

计算得837/3789×100%=22.1%,这个率应该是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感染率E.续发率3.某地有人口10万人,2009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

该年共发生结核300人,原有结核400人,2009年共有60人死于结核,请问该地人口中结核的死亡率为A.1000/10万B.60/300 C.60/700 D.60/1000 E.60/10万4.某地短时间内发生一批症状相似的病人,病例数明显超过预期数量,并有共同传播来源,这种情况称为:A.地方性B.大流行C.动物流行D.暴发E.以上都不是5.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早期发现病人B.早期诊断病人C.筛查各种高危病人D.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E.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6.测量发病的严重程度所采用的最合适的指标是A.患病率B.发病率C.死亡率D.相对危险度E.病死率7.胰岛素对治疗糖尿病有效,但不能治愈糖尿病,此时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糖尿病患病率减少B.糖尿病发病率减少C.糖尿病患病率增加D.糖尿病发病率增加E.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降低8.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B.判断患者的感染时间C.确定检疫期限D.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E.准确计算发病率9.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对疾病防制措施的研究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10.眼内压的升高是临床诊断青光眼的指征之一,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为2.9-5.6kPa,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为1.9-3.5kPa,若将诊断标准由眼内压>2.9kPa升高到>3.5kPa,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A.灵敏度升高B.特异度升高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E.不确定,因为不知道患病率情况11.某地区为调查中小学生近视率以及在不同年级、城乡中的分布状况,在全区60所中小学中进行抽样调查。

课题_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

课题_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描述性研究,是目前护理领域应用最多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用来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某个事物、某组人群、某种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描述其状态、程度,以便从中发现规律,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其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线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如护士对生产行为的调查研究,医院护士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述出来。

通过比较分析导致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防治策略的设想。

特点:1.资料比较原始或比较初级;2.影响因素较多,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提供病因或疾病转归影响因素的线索;3.不需设立对照;4.在描述中可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描述性研究主要包括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一.横断面研究又叫现况研究概念: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调查的方法,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是护理描述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横断面研究--举例:居家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应用范围包括:1.描述群体中事件的发生率、疾病的患病率与感染率。

2.初步了解与疾病发生的有关因素。

3.研究人需求群中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其质量的评价。

现况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census)是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4组鄂绪王秘2013-10-06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普查主要用于:1.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如乳腺癌的普查;2.了解疾病的病情及分布,如疟疾的普查;3.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如营养状况普查;4.建立某些指标的标准值,如血红蛋白等。

普查的应用原则:1.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2.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以便短时间内调查能得到足够的病例;3.普查应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易于在现场实施的检验或检查的方法;4.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进行普查。

描述性研究适用范围

描述性研究适用范围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

资料可以来源于已有的常规登记资料,如医院临床记录和疾病监测记录等,也可以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一、个例调查㈠概念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

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

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㈠概念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

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流行病学试题

流行病学试题

流行病学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为()?[单选题]A.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正确答案)D.理论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E.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2.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正确的()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正确答案)E.只研究疾病的防治措施3.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4.流行病学的观察性研究不包括()A.病例对照研究B.现况调查C.生态学研究D.队列研究E.社区干预(正确答案)5.下面不是流行病学主要特征的是()A.群体性B.对比性C.个体性(正确答案)D.发展性E.社会性6.下面不是流行病学主要的研究方法的是()A.临床随机对照试验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细胞实验(正确答案)E.病例报告7.疾病的三间分布是()A.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正确答案)C.年龄分布、季节分布、性别分布D.季节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E.种族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8.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A.周期性、暴发、流行B.周期性、散发、流行C.散发、暴发、流行(正确答案)D.季节性、短期波动、周期性E.季节性、流行、长期趋势9.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期间内某暴露人口中某病的()A.所有现患病例数B.新发病例数(正确答案)C.旧病例数D.现有感染的人数E.因其死亡的人数10.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正确答案)11.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正确答案)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2.在一个城市里,甲型肝炎的发病率每年3-5月份有升高,这种现象称为疾病的()A.周期性B.暴发C.流行D.季节性(正确答案)E.长期趋势13.疾病流行是指()A.某病发病率虽然低,但在该地区或人群中常年不断B.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超过往年同期发病率(正确答案)C.罹患率大于10/1000D.呼吸系统疾病的季节性升高E.某病发病率与前几年相似14.流行病学三角模型包含的三大因素是()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宿主、环境和致病因子(正确答案)D.遗传、环境和社会E.遗传、环境和人群15.病因研究时,假设建立使用的主要推理方法为()A.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l准则或逻辑推理法(正确答案)C.科学实验四法D.一般演绎法E.循证医学的方法16.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多阶段抽样D.典型抽样(正确答案)17.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A.疾病分布调查(正确答案)B.疾病自然史研究C.疾病危险因素研究D.病因研究18.关于现况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提供病因线索B.可描述各特征人群的疾病分布C.可计算患病率D.资料分析时研究对象不需要分组(正确答案)19.现况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之一是()A.随机分组B.有干预措施C.盲法D.不设对照组(正确答案)E.随访研究20.对于病因未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A.因果推断B.寻找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正确答案)C.验证病因D.确定病因E.否定病因21.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者的分布情况,可采用()A.个例调查B.普查D.暴发调查E.住院病历调查22.普查适用于()A.发病率低的疾病B.诊断手段复杂的疾病C.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D.发病率较高或诊断手段简易,早发现、早治疗的疾病(正确答案)E.任何疾病23.在现况研究中,被抽中的调查对象没有得到应答而产生的偏倚()A.信息偏倚B.混杂偏倚C.失访偏倚D.报告偏倚E.无应答偏倚(正确答案)24.进行某种可疑病因与疾病关系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A.患该病患者B.不患该病的人(正确答案)C.具有病因因素的人D.不具有病因因素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25.下述不是队列研究特点的是()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C.多用于罕见疾病(正确答案)D.同时研究一种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E.暴露因素可分几个等级,可以分析剂量反应关系26.从方法学角度,队列研究属于()A.实验性研究B.相关性研究C.描述性研究E.理论性研究27.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能直接验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正确答案)D.容易控制混杂因素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28.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属于观察法B.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C.设立对照组D.由果及因(正确答案)E.能验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29.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属于实验法B.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正确答案)C.无专门设立的比较组D.研究方向由果及因E.难以判断暴露与结局的关系30.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研究的暴露是认为给予的(正确答案)B.不适用于罕见病C.设立对照组D.因果时间顺序合理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31.下列哪一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C.样本小,节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正确答案)D.偏倚少,结果可靠E.可计算发病率32.病例对照研究宗设立对照的原因是()A.设立对照可以使研究样本增加,减少机会的影响B.设立对照是为了对其随访,以得到发生事件的概率C.设立对照是为了控制安慰剂效应D.设立对照可以与病例组的研究因素进行匹配E.可以与病例组的暴露情况进行比较,反映暴露与疾病的关联(正确答案)33.病例对照中病例类型首选的是()A.新发病例(正确答案)B.现患病例C.死亡病例D.既往病例34.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研究因素的O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6,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A.无关因素(正确答案)B.保护因素C.有害因素D.危险因素E.相关因素35.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A.病例组应从医院中选择其确诊的所研究疾病的病例B.病例组应是具有危险因素暴露史者C.病例组应是不患其他疾病的人D.病例组应是无危险因素暴露史者E.病例组应不考虑是否具有危险因素暴露史(正确答案)36.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A.患者个体(正确答案)B.患者群体C.未患病的个体D.未患病的人群E.抗体阴性的人群37.流行病学实验的特征不包括()A.前瞻性B.随机化C.对照D.匹配(正确答案)E.干预38.临床试验的设计原则不包括()A.随机化B.对照C.大样本量(正确答案)D.盲法E.重复39.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相比,不同是()A.研究方向由果及因B.设立了对照组C.给实验组实施了干预措施(正确答案)D.可以用于病因推断E.可以用于提出病因假设40.流行病学实验中盲法的应用是为了()A.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B.减少选择偏倚C.减少信息偏倚(正确答案)D.减少混杂偏倚E.降低实验难度41.为了普查、普治患者,一般要提高()A.漏诊率B.灵敏度(正确答案)C.特异度D.误诊率E.以上都不对42.约登指数越大,下列哪项指标一定越大()A.灵敏度B.特异度C.真实性(正确答案)D.可靠性E.阳性预测值43.真阳性率又称为()A.漏诊率B.灵敏度(正确答案)C.误诊率D.特异度E.阴性预测值44.假阴性率又称为()A.漏诊率(正确答案)B.误诊率C.灵敏度D.特异度E.约登指数45.为了减少误诊应采用()A.特异度高的试验(正确答案)B.灵敏度高的试验C.符合率高的试验D.假阳性率低的试验E.阴性预测值高的试验46.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A.伤寒、霍乱B.鼠疫、霍乱(正确答案)C.鼠疫、SARSD.艾滋病、霍乱E.流感、肺结核47.新发传染病是指()A.新出现传染病B.再发传染病C.人类不认识的传染病D.新出现传染病和再发传染病(正确答案)E.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的传染病48.我国现有法定报告传染病有()A.39种(正确答案)B.25种C.37种D.22种E.35种49.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源头是()A.传染源(正确答案)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流行过程E.致病机制50.病原体由一个传染源传播到另一个易感者所经历的途径是()A.流行过程B.传播过程C.传播机制D.传播途径(正确答案)E.传播因素51.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B.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等(正确答案)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E.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涉及的范围52.传染病流行病学“三环节”是指()A.传染源、传播机制、易感者B.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C.病因、环境、宿主D.病原体、传染途径、易感人群E.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正确答案)53.孕妇患风疹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这种传播病原体的方式称为()A.上行性传播B.医源性传播C.水平传播D.接触传播E.经胎盘传播(正确答案)54.用来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的措施是()A.国境卫生检疫(正确答案)B.消毒C.预防接种D.疾病监测E.卫生监督55.影响和制约疾病流行的两因素指的是()A.生物因素、气候因素B.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正确答案)C.气候因素、地理因素D.地理因素、心理因素E.社会因素、环境因素56.评价疫苗预防接种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是()A.患病率B.续发病率C.保护率(正确答案)D.死亡率E.血清抗体阳转率57.确定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是根据该病的()A.传染期B.病原学分离培养结果C.潜伏期(正确答案)D.前驱期E.排毒期58.预后研究最常用的设计类型是()A.队列研究(正确答案)B.病例对照研究C.RCTD.描述性研究E.现况调查59.预后研究的对象应该选择()A.具有影响预后的某种因素的人群B.具有某种特定疾病的人群C.患有某种特定疾病且病程相同的人群(正确答案)D.没有特定疾病的健康人群E.没有特定疾病但有特定暴露因素的人群60.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病原携带状态B.传染期(正确答案)C.潜伏期D.前驱期E.临床症状期。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393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393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393A1型题答题说明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是______A.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B.疾病,伤害,健康C.设计,测量,评价D.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E.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实验性流行病学答案:B[解答] 流行病学是从以传染病为主的研究内容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扩大到全面的疾病和健康的状态,包括了疾病、伤害和健康的三个层次。

2. 下列关于流行病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是预防医学中一门基础的学科B.可以监测疾病C.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D.可以对疾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E.能够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答案:C[解答]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主要有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的监测、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

3.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_A.历史法、观察法、实验法B.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C.历史法、观察法、数理法D.历史法、数理法、实验法E.观察法、实验法、回顾法答案:B[解答] 流行病学研究以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为其基本,其中尤以观察法最为重要。

4. 以下属于流行病学特征的是______A.群体的特征B.对比的特征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D.预防为主的特征E.以上都是答案:E[解答] 流行病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有如下一些特征: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心理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

5. 下列研究方法中不属于观察法的是______A.横断面调查B.生态学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临床试验[解答] 临床试验属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实验法。

6. 下列不属于影响患病率增高的因素是______A.病程延长B.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C.发病率下降D.病例迁入E.诊断水平提高答案:C[解答] 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包括:病程的延长、未治愈者寿命延长、发病率增高、病理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等。

流行病学考试第1套

流行病学考试第1套

温州医学院2008-2009 学年第学期Array 200 年级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1)(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考试时间:考试方式:闭卷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1. 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D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 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2.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3.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EA. 传染病B. 健康问题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原因不明的疾病E. 疾病和健康状况4.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B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E. 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5. 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E. 时点患病率6.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B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 诊断标准的变化E. 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7.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A. 发病率B. 现患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E. 期间患病率8. 疾病分布是指B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 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 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9.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E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10.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哪项特征DA. 描述性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B. 描述性研究选择不同性质的人群进行对比C. 被调查人群是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得的D. 描述疾病分布的特点,可提供疾病的病因线索E. 描述性研究可以验证病因假设11.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BA. 确定病因B. 疾病分布调查C. 预防效果研究D. 确定疾病危险因素E. 疾病自然史研究12. 现况研究的优点正确的是BA. 可以确定疾病的病因B. 调查时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因素C. 抽样调查时样本数量都比较小D. 不存在幸存者偏倚E. 调查偏倚较少13. 下述不属于现况研究目的的是CA. 揭示人群患病状况B. 提供疾病致病因素线索C. 分析疾病危险因素D. 确定高危人群E. 对疾病监测等资料质量评价14. 不属于普查的优越性是EA. 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B. 能寻找出全部病例C. 没有抽样误差D. 可以普及医学卫生知识E. 资料比较全面细致15. 欲了解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部分的大小时,常用的指标是DA. 相对危险度B. 归因危险度C.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D. 人群归因危险度E. 比值比16. 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EA 属于观察法 B. 需要设立对照组C. 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D. 由因及果的研究方法E. 省时,省力,省钱17.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相同点AA. 均需给予人为的干预措施B. 均需设立对照组C. 均是由因及果的研究方法D. 均可能产生失访偏倚E. 花费较大18. 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错误的说法是CA.均是分析性研究方法B.均属于观察法C. 均可以计算发病密度D. 队列研究验证病因假设的能力较病例对照研究强E. 队列研究适用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病因的研究,而病例对照研究则可用于罕见病病因的研究19-23题共用题干1996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1996年年初已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1000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分布在全年中,则19. 1996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EA. 0.4B. 8.0C. 10.0D. 1.6E. 2.020. 1996年1月1日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BA. 0.4B. 8.0C. 10.0D. 1.6E. 2.021. 1996年期间,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CA. 0.4B. 8.0C. 10.0D. 1.6E. 2.022. 1996年期间,该病的死亡率(1/10万)是AA. 0.4B. 8.0C. 10.0D. 1.6E. 2.023. 1996年期间,该病的病死率(%)是AA. 0.4B. 8.0C. 10.0D. 1.6E. 2024-27共用题干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和0.07‰。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一、作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哪项特征A. 描述性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B. 描述性研究选择不同性质的人群进行对比C. 被调查人群是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得的D. 描述疾病分布的特点,可提供疾病的病因线索E. 描述性研究可以验证病因假设2.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A. 确定病因B. 疾病分布调查C. 预防效果研究D. 确定疾病危险因素E. 疾病自然史研究3. 现况研究的优点正确的是A. 可以确定疾病的病因B. 调查时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因素C. 抽样调查时样本数量都比较小D. 不存在幸存者偏倚E. 调查偏倚较少4. 下述不属于现况研究目的的是A. 揭示人群患病状况B. 提供疾病致病因素线索C. 分析疾病危险因素D. 确定高危人群E. 对疾病监测等资料质量评价5. 不属于普查的优越性是A. 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B. 能寻找出全部病例C. 没有抽样误差D. 可以普及医学卫生知识E. 资料比较全面细致6.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A. 监测B. 个案调查C. 现况研究D. 生态学研究E. 暴发调查7. 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A. 不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B. 调查进度快、工作量相对较小C. 设计、实施较复杂D. 样本量小容易发现遗漏E. 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8. 为保证样本能反映总体状况,在设计时需考虑A. 调查对象变异是否比较大B. 样本量是否足够大C. 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D. 抽样方法是否可行E. 以上都是9. 样本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样本量宜大不宜小B. 样本量越大资料越准确C. 样本量足量就好D. 样本量大小由调查可行性决定E. 样本量估计不能采用经验法10.Minimum error of sampling study:A. Simple random samplingB. Systematic samplingC. Stratified samplingD. Cluster samplingE. Double blind method11. 能够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的方法是A. 普查B. 抽样调查C. 生态学研究D. 纵向研究E. 个案调查[A2型题]12. 欲调查某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应采用哪种调查设计方法A. 所有医院病例报告B. 生态学研究C. 全市住院或门诊病人普查D. 全市住院或门诊病人抽样调查E. 现况调查13. 某地区为调查中、小学生近视率以及在不同年级、城乡中的分布状况,在全区60所中、小学中进行抽样调查。

流行病习题

流行病习题

()
A.短期波动 B.明显季节性
C.周期性
D.长期变异
11 某市某区 1999 年总平均人口为 20
万,该区 1998 年结核病患者为 1 234
人,其中治愈 501 例,死亡 75 例。而
在 1999 年底时结核病患者为 l 742
人.请问该区 1999 年结核病发病率为:
A.1742/10 万 B.871/10 万
学要求 D.借助于具有可比性的对照中的暴 露,正确评估病例中的暴露,判断两 组暴露有差别 E.比较两组中的发病比例,以判断 暴露与疾病的之间的关联 2.病例对照中常见的偏倚有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错误分 类偏倚 D.混杂偏倚E.回忆偏倚 3 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主要包括 A.病例分析 B.现患调查 C.队列研 究 D.实验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 4.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选择那些人做 对照 A.病例的配偶 B.病例的同胞和亲属 C.病例的邻居、同事 D.门诊或医院 的患有其他疾病的病人E.社区人口 中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人 单选题 1B2C3B4B5C6E 多选题 1BD2ABCDE3.CE4ABCDE
该研究的抽样比是 A.1/20B.1/10C.1/5D.1/2E.资 料不足,不能计算 若安该家乡家庭人口登记名册,随机 抽取第一户,随后每间隔几户,再抽 取,对被抽到的家庭进行调查,这种 抽样方法称为 A.多级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 样 D.系统抽样E.简单抽样 3.在本次抽样中间间隔的户数是 A.20B.10C.5D.2E.资料不足,不 能计算 下列各项研究目的,分别可通过那一 类型的研究实现 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 B.对 个别发生的麻疹病人进行调查 C.烟草 消耗量与肺癌的关系研究 D.一项食物 中毒的调查E.为了调查大学生乙肝 感染情况 1B2B3D4B5E6 C7 D8C9C 1BCD 2ABCE 3BCE 1a2d3a 1c2a3e4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
描述性研究,是目前护理领域应用最多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用来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某个事物、某组人群、某种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描述其状态、程度,以便从中发现规律,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其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线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如护士对生产行为的调查研究,医院护士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述出来。

通过比较分析导致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防治策略的设想。

特点:
1.资料比较原始或比较初级;
2.影响因素较多,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提供病因或疾病转归影响因素的线索;
3.不需设立对照;
4.在描述中可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描述性研究主要包括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一.横断面研究又叫现况研究概念: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调查的方法,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是护理描述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横断面研究--举例:居家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应用范围包括:
1.描述群体中事件的发生率、疾病的患病率与感染率。

2.初步了解与疾病发生的有关因素。

3.研究人需求群中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其质量的评价。

现况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census)是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
4组鄂绪王秘2013-10-06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普查主要用于:
1.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如乳腺癌的普查;
2.了解疾病的病情及分布,如疟疾的普查;
3.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如营养状况普查;
4.建立某些指标的标准值,如血红蛋白等。

普查的应用原则:
1.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
2.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以便短时间内调查能得到足够的病例;
3.普查应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易于在现场实施的检验或检查的方法;
4.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进行普查。

普查的优点:
1.能发现普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2.能对该地区某病的全貌有一个了解;
3.过普查可进行一次广泛的医学科普宣传。

查的缺点:
1.不适于患病率低和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调查;
2.普查对象多,难免漏诊、误诊;
3.工作量大,很难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2)抽样调查(samplingsurvey)是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方法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并用其结果来推论该人群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基本原理:这种调查方法是从整个研究人群(目标人群)中随机地抽取一部分人。

抽样调查优点:
4组鄂绪王秘2013-10-061.和普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省时、省力、省材料和省经费的特点。

2.由于调查对象相对较少,因而较易集中人力、物力和器材设备,调查结果也易做到细致、准确。

抽样调查缺点:1.抽样的设计、组织实施以及资料分析等方面比较复杂,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2.也不适用于变异过大的材料和患病率太低的疾病。

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又叫随访研究概念:在不同时点对同一人群的疾病、健康状况和某些因素进行定期随访,了解这些因素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情况,即在不同时间对这一人群进行多次横断面研究的综合研究,是前瞻性研究。

通过定期随访,观察疾病、健康状况及某卫生事件在一个固定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动态变化情况。

随访的间隔(不同时点)可根据研究设计确定。

几天、几周、一年甚至十几年等。

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同一人群疾病、健康状况和某些因素进行调查。

纵向研究--适
用范围病因分析、某疾病的动态变化分析,可全面了解某病的发展趋势和结局,认识其影响因素和疾病的自然发展史如1.化疗患者半年的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症状的动态观察2.对超体重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同时了解其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等情况,观察其发展为糖尿病,冠心病的可能性有对大?纵向研究--应用注意事项1.研究对象应具有代表性2.结论的适用范围易受环境因素、患者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阶层等)影响。

3.不设立对照,下结论应慎重参考资料李峥.护理研究方法.北京:人卫卫生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