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翻浆的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公路路基翻浆的处理措施

公路路基翻浆的处理措施

浅谈公路路基翻浆的处理措施摘要:翻浆的出现,将会造成公路路面出现鼓包、开裂、弹簧、甚至冒泥现象,轻者导致道路路面毁容和路况下降、路基松软、强度降低、影响行车速度,严重者会发生车毁人亡的严重交通事故,故翻浆成为公路运输正常运转的“路障”。

本文主要通过对路基翻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路基翻浆的处理措施以及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路基翻浆预防处理水害一、前言翻浆是路基的一种典型病害,是指路基湿软,出现弹簧、破裂、冒泥浆等现象。

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雨季来临时,路基翻浆时常发生。

发生路基翻浆时会造成路基稳定性差、沉降过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而治理翻浆不仅需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更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治理及预防关系。

因此,加强公路翻浆原因及治理措施的研究,对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与养护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道路产生翻浆的原因1、水对翻浆的影响水是翻浆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翻浆的过程实际就是水在路基中迁移相变的过程,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

路基翻浆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路基内部水的存在状态的变化过程。

夏季和秋季的大量降雨使地表水的渗透作用变的剧烈,同时地下水位也会相应的升高,如果路基排水不畅,路基将会变的潮湿,这些促使道路翻浆的形成成为可能,冬季是道路翻浆的形成过程,春季则是道路翻浆的体现过程,因此,要预防路基翻浆,首先应抓好路基水害的防治,首先要摸清水的来源,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水侵入路基内部,降低地下水位。

施工过程中减少路基原始含水量,完善排水系统,切断入侵路基的水源,这样就能收到预防路基翻浆的效果。

2、路基填土的影响翻浆路段路基填筑材料均为水稳性差、冻胀性强的粉性土,粉性土属于细粒土,具有透水性小、吸湿性大,毛细作用强烈,在0℃下水分聚流现象严重,一旦土体水分增加,其强度很快降低。

用该土填筑的路基,在压实度不足的情况下,水分迁移加快,承载力降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造成路面翻浆破快。

处置路面翻浆方案

处置路面翻浆方案

处置路面翻浆方案路面翻浆是指在道路运输中,由于路面结构、施工工艺、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路面表面出现异常的起伏,造成路面不平、悬浮液体现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治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处置路面翻浆方案。

1. 修补路面翻浆修补路面翻浆是最常见的处置方案之一。

具体操作是先彻底清除翻浆路段表面积水,再用刮泥板将路面翻浆松弛物刮除,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待路面干燥后,用压路机进行路面压实,最后涂上路面封闭剂。

要修补路面翻浆,需要根据道路情况制定详细的修补计划。

对于翻浆较严重的路况,需要进行全面的修补,而对于翻浆较轻的路况,只需要进行局部的修补。

2. 加强路面防水路面翻浆通常由于积水、雨水等水分浸泡道路表层,破坏了道路表面的力学性能,从而导致路面翻浆。

因此,加强路面防水措施是防止路面翻浆的有效手段。

具体做法是在原有路基上加设一层防水层,防止地下水和浸润水对路面的影响。

新的防水层可采用聚氨酯或环氧树脂等材料。

3. 路面加铺沥青路面加铺沥青也是一种有效的处置路面翻浆方案。

在路面翻浆的区域内加铺一层厚度较厚的沥青混合料,沿路面边缘进行桩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路面面层,从而提高路面的稳定性。

同时,路面沥青可以起到隔离氧气与水的作用,防止其对路面的侵蚀,从而达到延长路面寿命的目的。

4. 路面铺设砖块路面翻浆严重的地方可以考虑铺设砖块。

具体做法是在原有路面上加设一层沙层,在沙层上铺设路面砖,再在路面砖之间加入路面杂草芯(路面草坪),进而达到防止路面翻浆的效果。

路面砖具有色泽丰富、造型多样、抗压、耐磨等优点,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道路的景观价值。

5. 增加减反交叉减反交叉,在道路宽度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把交通流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引导,从而有效地减少车辆的频繁变换车道,避免产生突发事件导致路面翻浆。

开展减反交叉需要进行科学的路段规划,也需要考虑交通标志的设置,通过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可以更明确地引导车辆,使车辆行驶更加平稳,从而减少路面翻浆的可能性。

路基翻浆处理方法

路基翻浆处理方法

路基翻浆处理⽅法翻浆是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特有的冻害现象,轻则路⾯弹簧、⽹裂、重则⿎包、冒泥、压翻。

它能降低车速30%~50%,严重年份养修费⽤⽐例⾼达⼩修保养费⽤的50%~60%,因此翻浆地区路基施⼯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翻浆地区路基,⾸先必须注意切实做好路基排⽔,保证路基填⼟⾼度和压实度要求。

重要道路除考虑强度因素外,还须考虑冻胀对路基和路⾯的影响。

由于施⼯过程中排⽔措施不好或竣⼯后未能形成完整有效的排⽔系统,往往导致通车后不久,季冻地区路⾯损坏。

因此,如何防⽌路基表⾯⽔的渗⼊,降低地下⽔位,减少路基的原始含⽔量,切断聚冰过程中⽔的供给来源等都是不可忽视的。

防⽌翻浆的⼯程措施:1.设置隔离层为防⽌翻浆,可在路基⼀定深度处设置隔离层。

隔离层宜⾼出地表⾯25cm,有效厚度⼀般为20cm,⽤碎⽯、砾⽯、粗砂、⼟⼯布等铺成。

为防淤塞,可在其上下⾯反铺草⽪或⼟⼯织物防淤,上、下⾯宜设3%-4%的横坡,以利排除⽔分。

当采⽤不透⽔隔离层时,可选⽤8%-10%沥青⼟、6%-8%沥青砂、沥青油毡、塑料膜等作隔离层。

隔离层对新旧道路翻浆均可采⽤,新道路尤佳。

不透⽔隔离层多适⽤于不透⽔路⾯的路基中,在透⽔路⾯下,只能设置透⽔隔离层。

2.换填⼟采⽤⽔稳性好、冻稳性好、强度⾼的粗颗粒⼟换填路基上部。

换填选料原则是:冻胀时路⾯不致产⽣有害变形,冻融时路床承载⼒不致下降,换填厚度应控制在最⼤冻深的70%-100%。

3.隔温层在路基上部或路⾯底基层处设置隔温层。

隔温层的作⽤是延缓和减⼩负⽓温的强度,减轻对路基中⽔的影响,以达到对路基的保护。

隔温层材料可选择炉渣、矿渣、碎砖,厚度⼀般20-50cm 。

4.横向盲沟降⽔横向盲沟降⽔是防治丘陵和⼭岭区坡腰路段道路翻浆主要措施。

当路⾯基层采⽤透⽔性材料时,为能及时排出透⽔层内的纵向⽔流和春融期⼟基化冻时的多余⽔分,可在路槽下设置横向盲沟。

横向盲沟可设置成⼈字形,纵向间距⼀般为2–5m 左右,沟深20-40cm,宽40-50cm,填以沙砾等透⽔性良好材料,出⼝按⼀般盲沟处理。

公路路基翻浆的处治措施

公路路基翻浆的处治措施

公路路基翻浆的处治措施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公路路基翻浆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公路要是好好的,那车子跑起来多顺畅啊,可要是碰上路基翻浆,那可就麻烦啦!就好像人走路突然踩到了泥潭,深一脚浅一脚的,多闹心啊!咱先得搞清楚啥是路基翻浆。

简单来说,就是那路基里的土变得软乎乎的,跟浆糊似的,车子一压上去,就凹下去一块,这不就影响通行了嘛!那为啥会这样呢?原因有好多呢,比如土太湿啦,地下水位太高啦,或者是冬天的雪水渗进去啦等等。

那咋办呢?别急,咱有办法!首先呢,得加强排水。

就好比家里积水了,咱得赶紧把水排出去不是?在公路上也是一样,把那些多余的水弄走,让土能干爽一点。

可以挖些排水沟啊,或者装些排水管道啥的。

然后呢,可以换填一些好的土。

把那些容易翻浆的土挖掉,换上硬实点的土,这就好比给公路换双结实的鞋子,走起来就稳当多啦。

还有啊,咱可以在路基里加些加固的材料。

就像给房子加钢筋一样,让路基更结实,不容易变软。

比如说加些石灰啦、水泥啦,让土变得更坚固。

再就是要注意养护啦!别以为修好就完事大吉了,得经常去看看,有啥问题及时处理。

就跟咱人一样,得定期体检,有小毛病赶紧治,别等成了大病才着急。

另外,在设计公路的时候也要考虑周全啊。

不能随便就建了,得根据当地的情况,选好材料,做好规划。

这就好比盖房子得打个好地基一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你想想,如果不处理好路基翻浆,那得多危险啊!车子开着开着突然陷进去了,多吓人!而且还影响交通,大家都得堵在路上,多耽误事儿啊!所以啊,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个问题,得认真对待,把公路修得稳稳当当的,让大家都能安心出行。

总之呢,公路路基翻浆可不是小事儿,咱得重视起来,该排水排水,该换土换土,该加固加固,该养护养护。

只有这样,咱们的公路才能像健康的人一样,充满活力,为大家的出行服好务!别等到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呀,朋友们!。

公路路基翻浆的处理措施

公路路基翻浆的处理措施
在 项 目管 理 中 占有 相 当 大 的 比 重 。 文 明
日 的 拼 搏 2 0 1 3 年 县 、乡公路 工 程3
终 于 如 期 完 成 . 我 们 感 到 要 想 干 好

安 全 措 施 ,及 时发 现 和 杜 绝 事 故 隐 患 。
施 工 的 管 理 是 企 业 形 象 企 业 文 化 的 具
个 优 质 的 工 程 首 先 要 有 建 设 单 位
致 聚 流 的 情 况 变 得严 重 ,以至 于 加 剧 了
素 的 研 究 , 以采 取 相 应 的 处 理 措 施对 提 强 度 降 低 的速 度 ,使 其 稳 定 性 变差 ; 另
响 了公 路 建 设 的质 量 。导 致 路 基 翻 浆 的
外 粘 性 土 的毛 细 水 上 升 虽 然 高 .但 是 速 度 比 较 慢 .如 果 水源 较 充 沛 才 有可 能 出 现 翻 浆 现 象 ;一 般 情 况 下 砂 性 土 的下 部
安排 .超 过 1 0 点 不 允 许产 生超 过 规 定 的 哚 声 。搅 拌 站 要 尽 量 减 少 噪声 。
坚 持 作 到 必 须 交 安 全 措 施 和 要 求 .做 到 无蚊蝇 、无鼠害 、无 饮食 中毒 。
况 ,发现 问题 及 时 解 决 。
工 人 进 行 安 全 生 产 法 规 和 本 工 种 安 全 技 求 。 经 常 组 织 有 关 人 员 检 查 安全 生产 情 术规程教育与学习。
现 代 公 路 I H I G H W A Y ■
公路路基翻浆的处理措施
邢 台市 高速 公 路 管 理 处 杜龙 义

质 量 ,保 证 行 车 安全 。
蠹 蓍
结 构 、行 车 荷 载 等 ,加 强 对 翻 浆 影 响 因 高 公 路质 量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意 义 。

路基翻浆的处理方法

路基翻浆的处理方法

路基病害2“翻浆”的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图文详解2014-07-03一、翻浆的概念春融期间,由于土基含水过多,强度急剧降低,再加上重复行车的作用,路基发生的弹簧、鼓包、裂缝、冒浆、车辙等现象,称为翻浆.1.产生原因2.造成土基冻胀与翻浆的条件1土质;2水文;3气候;4行车;5养护路基融沉现象多年冻土区不均匀冻胀与道路翻浆现象多年冻土区道路翻浆现象道路翻浆现象地下水类翻浆病害在地势低洼、积水难以排出、地下水位埋深又浅的地区,路基填土高度不大时,冻结期由于地下水补给使土体含水量增大,春季引起道路翻浆图:1 .图1:低路堤下的高地下水位在丘陵区或山区的挖方和半填半挖地段,由于开挖使路基顶面接近地下水位图:2或者路堑边坡切断含水层图:3且排水不畅时春季产生道路翻浆.图2:高地下水位下的挖方路基图3:半挖半填路基切断含水层在半山腰的填方路堤,有时压住含水层或泉眼,使水分渗入路基图:4,冬季引起路基冻胀,春季化冻时产生翻浆,一般称为两肋翻浆;城市道路有时因地下管道漏水,路基含水量增加,将导致道路翻浆.图4:填方压住含水层露头二、翻浆处治1.做好路基排水,抬高路基2.铺设隔离层1透水性隔离层粗粒料式透水隔离层冻土区提高路基填土高度设置碎石、砾石隔离层设置碎石、砾石隔离层2不透水隔离层①直接喷洒沥青;②沥青土或沥青砂;③油毡或塑料薄膜;④复合土工膜.3注意事项①隔离层对新旧路翻浆均适用,特别适用于新路;②不透水性隔离层适用于不透水路基,透水路基下只能设透水隔离层.3.设置路肩盲沟或渗沟边沟下设置盲沟示意图设置路槽排水-纵向碎石盲沟4.改善路面结构层1铺设砂砾垫层2铺设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或石灰工业废渣类基垫层3设置防冻层4铺设隔温层防冻层顶面铺设土工布保温层养护工人处治翻浆养护工人处治翻浆。

公路路基翻浆病害及处置对策

公路路基翻浆病害及处置对策

公路路基翻浆病害及处置对策翻浆是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

描述了翻浆过程,分析了翻浆成因,并结合翻浆成因而针对性的采用了处置措施。

对各种处置措施进行了论证。

标签:翻浆成因处置水损坏1 翻浆的概念在公路路基受到的各种危害中,公路翻浆是主要病害之一。

在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春融时节容易发生路基翻浆。

按照现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翻浆是: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基或路面基层在春融时,由于含水率过大,导致强度急剧降低,造成路基在行车的作用下,出现湿软弹簧、路面破裂、冒出泥浆等的现象。

对于公路来说,当路段中的路基土质不良,或者经过湿地,或者路基坡脚存有积水等,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翻浆。

翻浆病害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盐渍土和沼泽地等,每当春融期间,由于公路土基中含水过多,导致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的重复作用下,路基出现弹簧、鼓包、裂缝、冒浆、车辙等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翻浆。

对于铜川的宜君来说,也是发生翻浆病害的重要地区。

通常情况下,路基翻浆的过程主要包括:秋季(聚水)——冬季(冻结)——春融(含水率增加)——强度降低、因行车荷载翻浆。

对于公路来说,在非春融的雨季,如果路面密水性差,导致降水直接浸入路基,进一步增加了路基或路面基层的含水率,引发翻浆。

路面出现翻浆时,沉降与隆起并存,路基与路面之间往往出现倒置,混淆结构。

2 路基翻浆的成因分析对于翻浆来说,其根本成因是水损坏(水破坏)。

在春融期间,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对于土壤来说,在由地表向下逐渐解冻的过程中,冻融现象交替出现在路基中,在一定深度内,路基含水率较大的路段容易形成冰晶水。

在这种情况下,因含水率偏大,造成土基出现弹软。

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路面就会出现凸凹不平的现象,在行车带处容易形成车辙,在公路表面的裂缝内容易出现湿痕,进而形成翻浆。

路基翻浆产生的原因:①内在因素(地下水、地表水和汽化水)。

在湿地修建公路时,地下水通过土壤的毛细作用直接进入地基,进而增加土基的含水率,使得土质潮湿,进而引起翻浆。

路基翻浆病害处理

路基翻浆病害处理

路基翻浆病害处理一、引言路基翻浆是指路基土层在湿润条件下发生液态化,导致路面下陷、凹陷的一种病害。

它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道路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合理有效地处理路基翻浆病害对于保障道路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二、病害形成原因路基翻浆病害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路基土层质量差:土质松散、含水量高、含有易溶解物质等,容易发生液态化;2.地下水位过高:地下水位高于路基土层,增加了路基土层的饱和度,导致液态化;3.降雨量大:大雨过后,路基土层吸水能力不足,无法及时排除积水,加剧了液态化的发生;4.环境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引起土体体积的膨胀和收缩,使路基土层易发生液态化。

三、病害处理方法针对路基翻浆病害,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加固路基土层:通过加固路基土层的密实度和抗渗性,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和抗液态化能力。

常用的方法有夯实、加固、加土等。

2.改善排水状况:对于地下水位过高的情况,可以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如增加排水设施、修建护岸等,以保持路基土层的干燥状态。

3.加强路基排水:在路基中设置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利用重力或泵浦将积水排除,减少液态化的风险。

4.改善土体性质:通过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如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含水量等,提高土体的抗液态化能力。

5.增加抗滑措施:在路面上增加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或结构,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减少翻浆的发生。

6.定期检测和维护: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路基翻浆病害的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避免病害扩大和加剧。

四、病害处理实例以某市某路段为例,该路段在雨季频繁出现路基翻浆病害,严重影响了交通的通行。

针对该问题,采取了以下处理方法:1.加固路基土层:对路段进行夯实处理,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增加土体的抗液态化能力。

2.改善排水状况:在路段设置了排水沟和排水管道,将积水及时排除,保持路基土层的干燥状态。

道路翻浆防治措施

道路翻浆防治措施

道路翻浆防治措施路基翻浆多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路基在冰冻春融期,因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土质不良,含水过多,造成路基湿软,强度下降,在行车的反复作用下,路基出现弹软、裂缝、冒泥浆等翻浆现象。

1.做好路基排水,提高路基高度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地面水或地下水浸入路基,保证路基干燥。

减少冻结时水分聚流的来源,增大聚流途径。

这种措施效果显著简便易行也比较经济。

2.换土齐市地区地下水位高,表层多为粉性土质。

针对这种特性在修筑道路时,采用水稳定性好、冰冻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粗颗料土换填路基上部,可以提高强度和稳定性。

3.改善路基结构常用石灰土、煤渣石灰土(1)石灰土结构层:①石灰土防治翻浆的作用。

石灰土具有一定性的板体性,可使行车荷载传至土基上的应力分布均匀并逐渐扩散减少,石灰土水稳定性和冰稳定性较好,力学强度较好。

石灰土属于多孔性材料,对上基水温状况有调节作用。

⑦石灰土树料的要求。

石灰土基层中的石灰剂量应根据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合理选定。

上层可采用8%~12%,下层可采用6%~8%,石灰土垫层的剂量可采用4%~6%。

石灰中所含活性氧化物不少于60%,杂质含量不超过10%,块石灰占总量70%,如果低于上述要求可相应提高石灰剂量。

对土的要求是采用塑性指数一般在7~15的粘性土较好,粉性土次之,砂土则不宜使用。

不易打碎的粘土和腐殖土不应采用,土中草皮、树根等杂质必须清除。

(2)煤渣石灰土结构层:灰土结构层防治翻浆的作用与石灰土结构层防治翻浆的作用大致相同,但水稳定性则比石灰土好。

煤渣石灰土的重量配比石灰:土:煤渣为8~10:37~20:55~70.用煤渣石灰上做基层时煤渣,石灰剂量用高限,做垫层时用低限,煤渣石灰土结构层厚度一般不小于15cm.(3)防冻层:防冻层材料要求冰稳定性良好,在潮湿状态下冻结时也不产生明显冻胀,除路面面层外,还可采用煤渣、矿渔、加固土、砾石和铜砂等材料。

路基翻浆的处理方法

路基翻浆的处理方法

【路基病害2】“翻浆”的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图文详解2014-07-03筑龙路桥一、翻浆的概念春融期间,由于土基含水过多,强度急剧降低,再加上重复行车的作用,路基发生的弹簧、鼓包、裂缝、冒浆、车辙等现象,称为翻浆。

1.产生原因2.造成土基冻胀与翻浆的条件1)土质;2)水文;3)气候;4)行车;5)养护路基融沉现象多年冻土区不均匀冻胀与道路翻浆现象多年冻土区道路翻浆现象道路翻浆现象地下水类翻浆病害在地势低洼、积水难以排出、地下水位埋深又浅的地区,路基填土高度不大时,冻结期由于地下水补给使土体含水量增大,春季引起道路翻浆(图:1) 。

图1:低路堤下的高地下水位在丘陵区或山区的挖方和半填半挖地段,由于开挖使路基顶面接近地下水位(图:2)或者路堑边坡切断含水层(图:3)且排水不畅时春季产生道路翻浆。

图2:高地下水位下的挖方路基图3:半挖半填路基切断含水层在半山腰的填方路堤,有时压住含水层或泉眼,使水分渗入路基(图:4),冬季引起路基冻胀,春季化冻时产生翻浆,一般称为两肋翻浆;城市道路有时因地下管道漏水,路基含水量增加,将导致道路翻浆。

图4:填方压住含水层露头二、翻浆处治1.做好路基排水,抬高路基2.铺设隔离层(1)透水性隔离层粗粒料式透水隔离层冻土区提高路基填土高度设置碎石、砾石隔离层设置碎石、砾石隔离层(2)不透水隔离层①直接喷洒沥青;②沥青土或沥青砂;③油毡或塑料薄膜;④复合土工膜。

(3)注意事项①隔离层对新旧路翻浆均适用,特别适用于新路;②不透水性隔离层适用于不透水路基,透水路基下只能设透水隔离层。

3.设置路肩盲沟或渗沟边沟下设置盲沟示意图设置路槽排水-纵向碎石盲沟4.改善路面结构层(1)铺设砂(砾)垫层(2)铺设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或石灰工业废渣类基(垫)层(3)设置防冻层(4)铺设隔温层防冻层顶面铺设土工布保温层养护工人处治翻浆养护工人处治翻浆。

沥青路面翻浆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翻浆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翻浆处理措施沥青路面翻浆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挖除软土基,换填透水性好的天然级配砂砾。

对于局部发生翻浆的路段,可以采用打石灰梅花桩或水泥稳定砂砾桩的办法予以改善。

同时,加深边沟,并在翻浆路段两侧路肩上交错开挖横沟,其间距和沟深可根据解冻情况逐渐加深,直至路面基层以下。

横沟的外口一定要高于边沟的沟底。

若路面翻浆严重,除挖横沟外,还应顺路面边缘设置纵向小盲沟。

交通量较小的路段,也可挖成明沟,但翻浆停止后,应将明沟填平恢复原状。

2.对于因基层水稳性不良或含水量过大造成的翻浆,应挖去面层及基层全部松软部分,换填透水性良好的砂砾或工业废渣,分层(每层不超过20cm)填补压实,最后重做面层。

3.加强路基翻浆预防性养护。

雨季前应检查整修路肩、边沟,补修路面碎裂和坑槽。

在路基加铺20~30cm厚的石灰土或二灰碎石土等,以提高路基的强度与抗冻能力。

对于低温潮湿季节施工的石灰稳定类基层,在板底未形成时雨水渗入,其上层发生翻浆的,应将翻浆部分挖除,重做石灰稳定基层或换用其它材料填补,然后重做面层。

4.增设地下排水设施,防止地下水上升渗入路基,保持路基路面干燥状态。

及时清除路面积水和减少雨水下渗,使路面排水顺畅。

对于严重翻浆路段,将面层、基层挖除,如涉及路基,还要对路基处理之后,铺筑水稳性好、含有粗骨料的半刚性材料作基层,并用适宜的沥青结构层进行修复。

并做排除路面结构层内积水的技术措施。

5.加强超限超载车辆治理整动,禁止超标车辆上路行驶,以减少车辆荷载对沥青路面的破坏。

做好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有效提升沥青路面各项性能指标,改善通行环境。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具体处理方案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翻浆处理——精选推荐

翻浆处理——精选推荐

表C2-1编号D-005工程名称采空棚户区石门营安置用房地块市政配套工程(京原公路北侧辅路)交底日期2011年6月12 日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道路工程交底提要翻浆换填处理交底内容:1、清淤时应先在路基两侧临时筑堰,抽干积水,再挖除塘底淤泥软土至原状土。

2、淤泥软土清除完毕后,进行砂砾垫层(厚30cm)的施工,接着铺设土工隔栅,随后用30cm道渣和30cm素土间隔分层压实回填至地表面。

3、砂砾材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50mm,通过5 mm筛孔的粒料应小于35%,粒径小于0.5的粒料应不大于12%,不均匀系数应小于10%。

4、砂砾垫层的施工采用机械压实碾压,将符合要求的砂砾材料经拌和均匀后摊铺在清理好的基底上。

砂砾分层摊铺,逐层压实,完工后的砂砾垫层表面不能出现坑洼不平。

5、土工格栅纵横向拉伸屈服力不小于20KN/M,规格型号为TGSG20—20。

6、土工格栅应沿开挖边坡铺至原清表地面,沿路基横断面方向反包2m,纵向外翻2m。

土工格栅纵向与道路横向一致,两幅间搭接采用塑料带绑扎,绑扎间距25cm,两幅间搭接宽度大于20cm,并在铺设的土工格栅上每隔2m用U型钉固定于地面。

7、铺设完毕的土工格栅应及时回填覆盖防止日晒老化。

施工中禁止施工车辆在土工隔栅上行使,随时检查土工隔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刺破、撕裂等,视程度或更换,或修补。

修补范围超过裂口至少30cm。

8、铺设完土工格栅之后,应按照素土——道渣——素土——道渣的顺序依次往上回填。

9、道渣碎石料应有良好的级配,最大粒径小于100mm,通过75mm筛孔的粒料大于90%,小于5mm 的细料占20%~40%,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5%。

10、分层回填时要控制填料的施工含水量范围,如填料含水量偏低,则应预先洒水润湿并待渗透均匀后回填;如含水量偏高,则可采用翻松、晾晒等措施,待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时再回填碾压。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本表由交底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保存。

路基翻浆处理

路基翻浆处理

路基翻浆处理
路基翻浆处理是指在公路建设中对路基进行改良处理,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处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道路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路面修缮次数,降低路面维护成本。

路基翻浆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将水泥和土壤混合,形成一个坚硬的土体,从而增加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软土路基和膨胀土路基,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工程性质,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路基翻浆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将水泥和土壤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形成一种糊状物质,然后将其均匀地铺在路基上,压实成型。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水泥和水的比例,确保混合物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路基翻浆处理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可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使道路更加安全可靠。

其次,这种处理方法可以减少路面的损坏和维护成本,降低道路的使用费用。

最后,路基翻浆处理是一种环保的处理方法,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当然,路基翻浆处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其次,混合比例和施工质量的控制比较困难,需要在施工中严格把控。

最后,一些土壤不适合进行路基翻浆处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路基翻浆处理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公路建设中,它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路基翻浆处理也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更好地满足公路建设的需求。

路基翻浆发生的原因及处治策略

路基翻浆发生的原因及处治策略

路基翻浆发生的原因及处治策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但是路基翻浆的问题也日益加剧。

路基翻浆在公路病害中是比较常见的,出现了翻浆会严重影响到公路的正常运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因此,加强对路基翻的研究对促进我国公路建设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标签:路基翻浆;原因;措施公路的安全运行首先要保证路基的稳定,路基翻浆对公路的安全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路基的翻浆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管是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都对翻浆产生着影响。

因此采取科学的方法做好路基翻浆的防治工作,是保证公路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公路路基翻浆产生的原因1、土质因素造成翻浆的产生我们的道路土基中通常使用3种土,分别是粉性土、粘性土和砂性土。

粉性土的毛细水使得地下水容易形成高速而大量的向上凝集,在负温作用下水分聚流严重也容易形成冰冻,且造成土体强度的降低从而使土体的稳定性失散,所以说粉性土是容易造成路基翻浆的途中;粘性土毛细水上升虽高,但速度慢,所以在干旱的季节中光靠地下水很难造成路基翻浆的现象,但如果到了雨季,粘性土的水资源过滤能力差的问题就将集中体现,容易造成较大的翻浆现象,所以粘性土不宜在雨水较多的区位内适用;而砂性土过滤水的能力比较强,其自身也更容易形成稳定性,手里强度也好于前两者,在一般情况下基本不会发生路基翻浆现象。

所以,我们在道路的建设中应尽量使用砂性土,从而规避因土质因素而引起的路基翻浆现象。

2、温度因素造成翻浆的产生冻结深度和冷量是形成翻浆的一个充分条件。

在相同的冻结深度和冬季寒冷的条件下,负温度特性,冻结速度快,对缓慢形成翻浆的影响很大。

初冻温度通常还没有那么冷,且容易出现温差大冷热不均的现象同时温度的停留期较长,冻结线长期停留在路面下较浅处,从而使大量的水分聚流到路面很近的地方,在加上车辆对路面持续不断的压力,两者的影响很容易发生翻浆现象。

而如果在持续的低温条件下,冻结线很快下降到距离路面较深的地方,土基上部聚冰少就不易出现翻浆现象。

简述路基翻浆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简述路基翻浆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简述路基翻浆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路基翻浆是指路面下的路基层因为水分过多而导致路面出现凸起或塌陷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还会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那么,路基翻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呢?
路基翻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土壤含水量过高。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排水或者排水不畅,土壤中的水分就会过多,导致路基翻浆。

2. 路基设计不合理。

如果路基设计不合理,比如路基厚度不够或者没有考虑到地下水位等因素,也会导致路基翻浆。

3. 施工质量不过关。

如果施工质量不过关,比如土壤压实不够或者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施工,也会导致路基翻浆。

治理路基翻浆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加强排水。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排水工作,确保土壤中的水分不会过多。

如果已经出现路基翻浆的现象,要及时进行排水处理,将水分排出。

2. 加强路基设计。

在路基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路基设计合理。

如果已经出现路基翻浆的现象,要重新设计路基,确保路基厚度和其他参数符合规范。

3. 加强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土壤压实到位,施工符合规范。

如果已经出现路基翻浆的现象,要重新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过关。

路基翻浆是一种常见的道路问题,需要加强预防和治理。

只有加强排水、加强路基设计和加强施工质量,才能有效地避免路基翻浆的发生,确保道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路基翻浆处理施工方案

路基翻浆处理施工方案

太原公路主枢纽武宿货运中心
房屋建筑工程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路基翻浆处理方案
一、翻浆部位概况
由于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连续降雨,降水量增大,导致南区道路出现翻浆现象。

三条路翻浆面积共700m2。

二、处理方法
将一定范围内的土层(软土)挖去,再回填以强度大的砂砾并夯实。

一般原则为挖深不挖浅、挖大不挖小,一次将翻浆部分挖除干净。

三、施工方法
1、挖掘机挖除翻浆部位:东西向道路及西面南北向道路下挖深度均为0.5m,东面南北向道路下挖深度为2m。

局部、细小等铲除不彻底的地方人工及时进行清理
2、气温较高或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可以先将坑底晾晒。

3、填砂砾:要求砂砾粒径≤15cm,干净匀称。

3、压路机碾压,碾压一定要边角到位,碾压次数不少于4遍。

四、安全文明措施
1、施工现场设立安全警示牌。

2、机械作业必须设专人指挥,现场施工人员不得在机械回转半径内逗留。

3、现场施工人员不得随地乱放工具,以免影响机械作业或绊倒误伤。

4、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胸卡,能够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
具。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武宿货运中心房建工程项目部
南区路基翻浆平面示意图。

公路常见病害——翻浆、松散、坑槽、裂缝、泛油和波浪产生的原因及其处治措施

公路常见病害——翻浆、松散、坑槽、裂缝、泛油和波浪产生的原因及其处治措施

翻浆是指路面出现弹簧、破裂、冒浆的现象。

我国北方季节性冰冻地区,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排水不良情况下,冬季路基开始结冻,不断向深处发展,上下层形成了温度坡差,由于气候的变化,零度等温线不断下移,形成一层、两层或多层聚冰层。

土基中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由于土质不均匀,使路面冻死或冻胀隆起。

春季气温回升,由于路面导热性大,路中的溶解速度较两侧快,水分不易向下及两侧排泄。

土基土层便呈现过湿状态,当容解到聚冰层时,土层的湿度有时会超过液限。

土基承载力极低,在车辆通过时,稀软的泥浆会沿着汗裂的路面裂缝挤出或形成较深的车辙和鼓包,形成翻浆。

翻浆-防护和治理措施公路翻浆病害公路翻浆病害影响路基路面的水的类型治理翻浆的基本途径是:防止地面水、地下水或其他水分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进入路基上部。

基本施工步骤:场地排水——场地清理——翻浆土挖除——分层摊铺——洒水并碾压。

提高路基加强排水根据实际情况加高路基,使路基上部土层远离地下或地表水面。

路基加高的数值,应根据当地冻土深度,路基土质和水文情况,以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及临界高度确定,一般应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良好的路面路基排水可防止地面水或地下水侵入路基,使路基土体保持干燥,从而减轻冻结时水分聚流的来源,这是预防和处理翻浆的重要措施。

降低地下水位设置渗沟。

在翻浆路段的中心和边缘,每隔4~6m挖30~40cm、深至聚冰层以下10cm 左右的小坑,定期将坑中水分掏出。

如在未摸清翻浆情况前可在100m左右先开挖试验坑。

翻浆消失后再用原来土壤或掺拌石灰土回填,回填时不要用砂砾回填,防止形成“水囊”和翻浆传染。

路肩盲沟。

盲沟应用渗水性良好的碎砾石填充,沟底宜做成4%至5%的坡度。

在翻浆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4~10m开挖横向明沟,宽30~40cm,深根据冻融情况逐渐加深,保持在化冻层下5~15cm,待化冻到最大深度的一半就不再往下挖了。

明沟用完后可以用砂砾料回填,做成路肩盲沟。

回填时须注意,防止以后的不均匀冻胀和沉陷,出现搓板或者波浪影响行车。

道路翻浆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道路翻浆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摘要道路翻浆,是指路段上因土的特性、季节性水分的运移及气候的影响,而引发的弹簧状态。

道路翻浆现象是处在一年四季之中的,水分因为不同季节而产生不同的运动状态,在冬季冻胀与春季融化之后,对路面产生弹簧、鼓包、泥浆、裂缝等现象。

在我国,尤其以北方地区与西藏等地,因为受到季节气候,以及冻土的影响,道路翻浆现象比较严重,这对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损失。

目前,在国内外对于冻土及道路翻浆的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在冻土领域迈出了一大步,但是道路翻浆的形成机理机理与防治、养护措施,仍是我们日后对于北方及西藏地区公路研究的主要方向。

笔者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道路翻浆的原因及主要形成条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道路翻浆的养护、防治措施。

关键词道路翻浆;翻浆机理;防治养护AbstractFrothing refers to aff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 on the road due to seasonal moisture migration and climate caused by spring state. Frothing phenomenon throughout the year among the wat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seasons have different state of motion, in the spring after the winter frost and thaw of pavement spring, the phenomenon of drum kits, mud cracks in. In our country, especially in the northern region and Tibet, because of seasonal climate and permafrost effects of road frost boiling phenomenon is quite serious, which of these regions transportation caused huge losses. At present, at home and abroad for study of permafrost and Frothing on the basis of permafrost areas in China has taken a big step, but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Frothing and control, conservation measures, we are still in the future for the northern and the main direction of research in Tibet highway. The author on the ba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for the reasons and the main road Frothing brief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proposed conservation, prevention of road Frothing.Keywords Frothing; Frothing mechanism; Prevention of conserv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5)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1.2研究对象 (5)1.2.1对翻浆土体进行理论性研究 (5)1.2.2对道路翻浆机理的研究 (6)2道路翻浆形成的原因 (7)2.1道路翻浆的概述 (7)2.1.1道路翻浆产生的主要地区 (7)2.1.2道路翻浆的形成过程 (7)2.2形成道路翻浆的原因 (8)2.2.1水的影响 (8)2.2.2土质的影响 (8)2.2.3气候的影响 (8)2.2.4车辆荷载的影响 (8)2.3道路翻浆带来的危害 (8)3道路翻浆的分类 (10)3.1水文地质类翻浆 (10)3.2是温差类翻浆 (10)3.3表面类翻浆 (10)3.4混合类翻浆 (10)4道路翻浆的施工与处理 (11)4.1翻浆地区的施工 (11)4.1.1排水 (11)4.1.2路堤 (11)4.1.3路堑 (11)4.2道路翻浆的处理方法 (12)4.2.1翻浆的防治原则 (12)4.2.2翻浆的处理方法 (12)5道路的季节性养护 (14)5.1秋季养护 (14)5.2冬季养护 (14)5.3春季养护 (14)5.4夏季养护 (14)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1 绪论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道路翻浆既破坏了路基路面的结构,又影响了车辆的行驶,对道路交通造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会降低车速,消耗更多的燃料,甚至会发生交通事故,对国民经济带来一定的危害。

公路路基翻浆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翻浆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翻浆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摘要:翻浆是路基的一种典型病害,因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路基含水过多,加上行车的作用,路面会发生冒泥浆、鼓包、弹簧、裂缝、车辙等现象。

分析了翻浆发生的原因,分析了公路翻浆的影响因素及形成翻浆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公路翻浆的处治方法。

关键词:公路路基;翻浆;防治措施Abstract: a kind of subgrade is abundant is typical disease, for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is high, the poor drainage and roadbed water cut too much, and the role of driving, the road will happen take mud, beat, spring, crack, rutting wait for a phenomenon.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occurrence is abundant,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bundant highway and form the basic conditions is abundant, and puts forward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abundant highway.Keywords: highway subgrade; Abunda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路基是公路的基础,线路的主体,由土石材料修筑而成,它的稳定与强度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品质,严重时会导致路面完全破坏,阻碍行车。

因此将路基翻浆病害的防治工作列为路基养护的重要工作之一,经常有计划的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治,对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简述路基翻浆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简述路基翻浆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简述路基翻浆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一、翻浆发生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翻浆是中国季节性冰冻地区常见的公路冻害现象。

它不仅会破坏路面,妨碍行车,严重的还会中断交通,对国民经济建设、国防战略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影响路基翻浆的5个主要因素为:土质、温度、水、路面与行车荷载。

其中土质、温度和水是形成翻浆的3个自然因素,缺一都不能产生翻浆。

1、土质粉性土是最容易翻浆的土,其毛细管水上升较高、较快,在0℃以下水分聚流严重,当土中水分增多时强度降低很快,容易失稳。

粘性土毛细水上升虽高,但上升速度较慢,因此只有在水源供给充足,且土基冻结速度缓慢的情况下,才可能形成较严重的翻浆。

砂土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翻浆,它在冻结过程中水分聚流现象很轻。

2、温度一定的冻结深度和冷量(冬季各月负气温的总和)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

例如,初冬时气温较高或冷暖交替,温度在0℃→-3℃→-5℃之间时间较长,冻结线长期停留在路面下较浅处,大量水分就会聚流到距路面很近的地方,将产生严重翻浆。

反之,初冬很冷,冻结线很快下降到距路面较深处,则路基上部聚冰少就不易出现翻浆。

此外,春季气温特点和化冻速度对翻浆亦有很大影响,如春季化冻时,天气骤暖,路基急速融化,则将加重翻浆程度。

3、水翻浆过程就是水在路基土中转移、变化的过程。

路基附近的地面积水及较高的地下水位,提供的充足水源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

4、路面路面结构对翻浆也有一定影响,在较潮湿的路段铺筑黑色路面后,路基中的水分不能畅通地从地表蒸发,也易导致翻浆。

5、行车荷载道路翻浆是通过行车荷载作用,最后形成和暴露的,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翻浆季节交通量愈大、车辆愈重,则翻浆就会愈多、愈严重。

二、翻浆的防治1、加强路面路基排水、提高路基标高提高路基是一种效果显著、简便易行、比较经济的常用措施,增大路基边缘至地下水或地面积水间的距离,使路基上部土层保持干燥,在冻结过程中不致因过分聚冰而失稳。

提高路基一般只适用于取土方便的地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路基翻浆的处理方法
作者赵晨学号201217050146 班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一班
摘要:路基翻浆是公路施工中重要的施工工艺之一,他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他进行防范。

关键词:公路建设;路基病害;翻浆预防
前言:公路路基是公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施工质量问题以及对工期、成本也有很大的影响。

路基翻浆是前期施工最重要的工作。

常见现象通常有出现弹簧、破裂、冒泥浆现象。

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雨季来临时,路基翻浆时常发生。

经常会遇到由路基翻浆造成的路基稳定性差、沉降过大等问题,影响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先来介绍一下冻裂路基导致翻浆的处理方法:
1、在有冻胀性土的路段,当冬季路基冻结成冰,导致春融期间,土基含水过多,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发生弹簧、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翻浆。

2、影响冻胀与翻浆的因素
公路冻胀与翻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土质、水、温度与路面是影响冻胀的四个主要因素,翻浆除这四个因素影响外,还受行车荷载因素的影响。

在上述诸因素中,土质、温度和水是形成冻胀和翻浆的三个基本条件。

1)土质:粉性土具有最强的冻胀性,最容易形成翻浆。

这种土的毛细水上升较高祈且快,在负温度作用下水分易于迁移。

粘性土的毛细水上升虽高,但速度慢,只在水源供给充足且冻结速度缓慢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比较严重的冻胀和翻浆。

2)水:冻胀与翻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水在路基中迁移,相变的过程。

路基附近的地表积水及浅的地下水,能提供充足的水源,是形成冻胀和翻浆的重要条件。

3)温度:没有一定的冻结深度或冰冻指数(冬季各月每日负气温的总和)是难以形成冻胀和翻浆的,没有更大的冻结深度或冰冻指数是难以形成严重冻胀和翻浆的。

而在同样冻结深度或冰冻指数的条件下,冻结速度和负温作用的特点对冻胀和翻浆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4)行车荷载:公路翻浆是通过行车荷载的作用最后形成和暴露出来的。

虽然路基有聚水、有冻胀,春融时含水过多,但无行车荷载作用,是不可能产生翻浆的。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在翻浆季节,交通量愈大,车辆愈重,则翻浆也会愈多、愈严重。

3、防治冻胀与翻浆的工程措施
1)做好路基排水
良好的路基排水可防止地面水或地下水侵入路基,使土基保持干燥,减少冻结过程中水分聚流的来源。

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地下水都应通过顺畅的途径迅速引离路基,以防水分停滞浸湿路基。

为此,应重视排水沟渠的设计,注意沟渠排水纵坡和出水口的设计,在一个路段内重视排水系统的设计,使排水沟渠与桥涵组成一个完整的通畅的排水系统。

为降低路基附近的地下水位,可采用截水渗
沟。

2)提高路基填土高度
提高路基填土高度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显著且比较经济的常用措施。

同时也是保证路基、路面强度和稳定性,减薄路面,降低造价的重要途径。

提高路基填土高度,增大了路基边缘至地下水或地面水位间的距离,从而减小了冻结过程中水向路基上部迁移的数量,使冻胀减弱,使翻浆的程度和可能性变小。

3)换土:采用水稳定好,冰冻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粗颗粒土换填路基上部,可以提高土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4)注意路槽排水:在冻胀与翻浆严重地段,应注意做好路槽排水,通常采用砂垫层和横向盲沟等措施。

5)加强路面结构:在冻胀和翻浆地段,常使用整体性好的石灰土、煤渣石灰土、水泥稳定砂砾等半刚性结构层,以加强路面结构。

介绍完特殊时期路基翻浆,再来介绍一下常见几种路基翻浆的处理方法:
1、翻拌晾晒
翻拌晾晒是将路基范围内的需要填筑的土方用重型铧犁和重型缺口圆盘耙直接将土翻松并粉碎至颗粒在50mm以下晾晒,直到达到最佳含水量后整平碾压。

由于翻拌晾晒时会造成上下层脱节,含水量不均匀,从而容易造成局部翻浆,通常采用石灰土和换填对这些局部地区进行处理。

2、深挖换填
在处理时,要密切注意土质和含水量的变化,容易造成翻浆的土质都比较软,且塑性和含水量都比较大。

如果处理的深度的面积都不大(一般深度50cm以内、面积20㎡左右),则用铲车铲除,局部、细小等铲除不彻底的地方用人工及时清理,然后对坑底进行碾压。

气温较高和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可以先将坑底进行凉晒,再进行碾压。

碾压一定要边角到位,一般4遍以上,再进行回填处理。

填料一定要满足路基填筑要求,否则达不到换填效果。

如果处理的深度的面积较大(一般深度1m以下、面积大于20㎡),则用挖掘机挖除,挖除一定要干净彻底。

挖除完毕后在坑外修筑便道,压路机下到坑底进行大振碾压。

换填厚度一般控制在0.5~3.0m左右,首层填筑厚度不大于50cm,振动压路机碾压遍数不少于6遍(以不出现弹簧为限),其后分层填筑厚度为20~30cm,碾压遍数为不小于4遍。

3、掺加水泥、石灰处理翻浆法
对于雨季施工的路基,因雨季降雨频繁,路基翻浆严重,给土方路基施工造成很大困难,特别对于等级较高、工程质量要求较严且工期安排较紧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往往采用掺加水泥、石灰等外加材料处理翻浆,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任务,一般掺加水泥比例为3%-6%,掺加石灰比例为6%-8%,具体施工方法为:
对翻浆严重地段用刮平机刮平后,按水泥或石灰掺加比例洒上灰线,然后布灰,布灰时做到均匀,再用拌合机拌合,拌合时以拌到下层路基1-2cm为宜,既不要拌合过深,因为过深会影响石灰或水泥等材料的掺加比例,影响施工效果,拌合过浅,不宜路基处理层与下层路基结合,碾压时容易产生反弹,影响路基施工质量。

上述几种处理方法有时单独使用,而一般情况是几种方法结合使用,以发挥各种方法的特长,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二、结束语
路基翻浆在不同地区也有各自的特点,在拟定处理方法前,宜搜集详细的资料,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处理好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投入之间的关系,找到最佳切入点,使施工机械、人员发挥其最佳效能,在适当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换来了路基填筑的高质量和缩短工期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公路路基施工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