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共6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共69张PPT)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 南方大。
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
中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地理环境差异对民族风情的影响
• 民族风情是指由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社会生产或生活所形成的具 有传统性的风俗习惯。形成这些独特的民风民俗的主要原因是地理 环境的差异,所以称之为民族风情或风土人情。地理环境渗透于民 族风情之中,二者关系密切,前者影响、决定后者,后者反映、体 现前者。
①都是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30°附近,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 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3°~48°,地处我 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温带季风气候区 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 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 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南方地区的食品
因为大体在秦岭-淮河以南,春雨、梅雨雨量丰富,非常 适合种植需水多的水稻,因而南方历史上一直以大米及其 制品为主食,例如米饭、米糕、米团等。
民间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 之说。这是因为这些地区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 湿,吃辣椒又有祛风去湿、散寒健胃之效。
• 1.地形与生产活动
• 山区的耕地少,动植物资源少,人们多从事采集、狩猎、驯养;富饶的
大草原地面广阔、人烟稀少,人们多从事放牧业;平原区土地肥沃、水源 充足,农业生产发达;人们在低缓的丘陵上开辟一层层的梯田,种果树、 茶树等,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充分利用阳光,扩大土地面积。牧区 的居民衣皮食肉,耕作区的居民衣布食谷,这些也是地形影响的结果。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课件(60张ppt)资料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课件(60张ppt)资料

开垦沼泽,破坏湿地
建立湿地保护区, 恢复退化的湿地
▪ 环境污染严重、自然 建设农业基础设施,
灾害频繁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 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 适应市场要求
P:全优115——24
加快农业技术的应 用和推广,加强宣 传,推进农业产业 化进程(农业结构、 产业链)
珠江三角洲 面临的问题
▪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原因: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 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 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热带雨林的分布
➢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 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 °— 25 °
➢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 地球之肺 ② 地球的储水库 ③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自主分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 .“区域生态问题综合整治的措施”学习的一般思路:
——“措施”针对“问题” 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的整治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2 、作用:培养学生全面梳理问题、归纳问题能力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农业 工业 交通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原因——地 理环境差异
气候条件差异 土地条件差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

陕西窑洞
西 亚 的 房 子
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在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当地的房 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 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 区吹来的热风。
阿拉伯白色 长袍
藏族“不对称”大袍
北 方
秦岭——淮河
南 方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 地理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
水产业较为发达
旱地耕作业
主要种植玉米、 春小麦、大豆等 作物。 一年一熟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 宜发展畜牧业
长江三角洲 工 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①轻工业:依 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 发展②重工业:从国 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 展
松嫩平原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 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 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 业,成为我国的重化 工业基地。
比较项目
水 热 状 况 年 植 被 一月均温 温 度 带 降水量 干湿地区 植被类型
以北
<0℃ 暖温带 <800㎜
以南
>0℃ 亚热带 >800㎜ 湿润地区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半湿润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夏季高温多雨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 等矿产
2.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耕作 方式 农 业 主要 粮食 作物 作物 熟制 其它 农业 松嫩平原
水田耕作业 主要种植水稻,此 外还有油菜、棉花 等作物 一年两熟至三熟
人 文 地 理 要 素
知识点二 地理环境的 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 自然环境的异同
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位置 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境 土地条件 差 异 矿产条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5.2 产业转移(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5.2 产业转移(共36张PPT)
20
3.市场因素
国内市场饱和或 不满足发展需要
产品销售受限制
开辟国 际市场
避开多方 面限制
产业转移方 向随之变化
产业转移
市场不 断变化
21
我国汽车销售量呈明显 上升趋势。说明我国拥 有庞大汽车消费市场
德美日普及率高,发展中国 家低,中国尤其低。说明我 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
1. 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转移的直接结果
对发达国家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生产要 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中来。
发展中国家
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缩短产业 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
28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图5.13 产业典型 产品周期示意
图5.14 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
加工环节利润最低
开 增成 衰 发 长熟 退 期 期期 期
6.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 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
“技术立国”的政策促使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对传统产业 在国内生产不利,国内生产大量转向海外,这样会使国内出 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并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27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17
投资环境也很重要
“谁侵犯投资者,谁就是人民的罪人。”
18
生产附加值 有限,利润 为外商获取
1.优越的区位条件可以方便 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 工业联系,它们都可降低内 部交易成本。
2.还可以从多方面改善投资 环境。优质的服务、完善基 础设施和更多的优惠条件等。
19
结论:内部交易成本低的国家 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 目的地。发展中国家为吸引发 达国家的投资,需要改善投资 环境,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
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2.工作流程
信息源
数据 处理
数据库
空间 分析
表达
3.应用领域: 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相当广泛, 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 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都可以借助GIS。
资源清查
城乡规划 灾害监测
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 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环境管理 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C. 促进了山西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九、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
环境造成的影响
2.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
态环境治理同步
3.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⑵调整产业结构 ⑶“三废”的治理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河流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二、遥感(RS)
1.什么是遥感?
所谓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
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
术装备, 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关键装置 3.主要环节
传感器 被动式传感器(照相机)
主动式传感器(雷达)
目标物 传感器 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4.工作流程:
物体辐射和 反射电磁波
人地关系基本 协调
成长阶段--- 人地关系已呈现
出不协调
后期阶段--- 人地关系矛
盾加剧
克服不协调的因素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后期阶段发展措施 引进新的技术
改革区域的经济结构
产生新的增长活力
2.案例分析 : 长江中下游平原
早期: 人们改造利用自然能力低下, 受地理环 境的限制, 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 能力增强, 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件(共36张PPT)
通过两组图表的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以15年为界 限),对雨林恢复的影响后果不同。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的频 率越来越大,必然会出现休耕期越来越短的现象,森林植被的恢 复变得非常困难,热带雨林将走向毁灭。
图2.19 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全球定位系统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逊平原 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
开发
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公路的开通:大 规模的农场和牧 牛场随之出现, 伐木公司的运输 更为方便
触目惊心的破坏
修建雨林公路

展 弊:

它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加


开发公司的蜂拥而至,相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

雨林的受损程度日益加大,甚至加速其毁灭
全球定位系统
增加空气湿度, 调节气候
保持水土
储存降水
神奇的亚马孙
(3)雨林的物种资源丰富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森林储量占世界总 储量的30%。
植物种类、鸟类占 世界50%。
亚马孙河淡水鱼达 2000多种。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
(1)调节全球碳氧平衡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 衡
森林--“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森林急剧减少的现状及危害
(1)现状
a、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 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b、作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 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 内)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 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受到破坏。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册优质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册优质课件
干 旱 半西 干北 旱 区 东 部 季 风 区
青 藏 高 寒 区
(3) 区域具有一定特性(优势、特色和功能)
矿区
矿产资源优势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
景观特色
上海陆家嘴 商 业 和 服 务 功 能
(4)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 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例:全球环境问题
生产全球化
区域的划分指标:
A、按政治、历史情况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
国家、行政区等 B、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线 模糊。 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 C、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 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
中国人口自然密度分布
黑河 按 人 文 指 标 划 分 的 人 文 区 域
腾冲
区域的划分指标:
A、按政治、历史情况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 国家、行政区等 B、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线 模糊。 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 C、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 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 D、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具有一定 吸引力或辐射范围区域。 经济区、贸易区等
中图版高中必修三 地 理 全册优质课件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区域: 1、区域的概念:
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 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 和可量度的实体
东北
武汉市
西南
广东省
2、区域的分类: 按规模分: 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 按性质分: 自然区域、经济区域、社会文 化区域等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项目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
矿产资源
石油等矿产
资源
长江三角洲农业
松嫩平原农业
长江三角洲
常绿阔叶林
比较结果
差异: 1 地理位置 2 气候条件 3 土地条件 4 矿产资源条件
影响
农业 工业

长三角:水田耕作业(一年两 熟至三熟)
业 松嫩平原:旱地耕作业(一年
一熟,以春小麦、玉米为主)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表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30N附近, 东部沿海地 区中部长江 入海口
43N—48N, 地处东北地 区中部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气
气候,雨热 候,雨热
同期
同期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表
土地条件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以水稻土为 以黑土为主, 主,多为水田 多为旱地, 分散分布 集中分布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 一 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 分出来的。
2.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3)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而区别 于同级的其他区域
植 植 被 类 型 温带落叶阔 亚热带常

叶林
绿阔叶林
汛期



文水 量



征 结冰期


含沙量


耕地类型
旱地
农 耕作 制 度

生 主要粮食 产 作物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56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56张PPT)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 Region )的概念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 围或界线。
区域的类型 (1)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区域的划分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A、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 确,如国家、行政区等
练一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某旅行者骑山地车进 行非洲探险游。下面所述 是该旅行者在途中遇到的 情况,请判断其说法是否 可信: A.6月份,从阿尔及利亚 首都阿尔及尔出发时(图 中①),当地烈日炎炎,
晴朗少雨。 (可信)
练一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B.7月份行进在撒哈拉沙 漠中(图中②),时常能
(2)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 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到 大洲和大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
例如:在中国,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 几个甚至几十个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带、 东部沿海经济带、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 北地区、青藏地区等。
中等尺度的区域,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 相邻的部分省区,如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 洲地区,也可以是一个省的部分地区,如辽 中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
牛羊成群。 (可信)
练一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F.来年1月份,到达目的 地好望角(图中⑥)恰好 遇上阴雨冷湿的坏天气。
(不可信)
二 、区域空间结构
独立阅读课本第4页全部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 题:(时间2分钟) 1、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 2、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3、乡村地域、城镇地域的区别和联系? 4、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区域空间结构又是怎 样分类的?
二 、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品ppt课件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品ppt课件1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气候
农事活动春 播夏管秋收
农作物生长 季节4-10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寒温带 中温带
垂直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地区 温度带 北部 寒温带
(2)纬度位置:
纬度高,跨度大,地处温带
(3)政治地理位置: 125E
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相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50 45 40
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农《业区发域展农业—发—展以— 我— 国东以北我地国区东为北例地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t共课30件张PPT) 自然条件:
东北 地区
一、东北地理位置(范围、位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农《业区发域展农业—发—展以— 我— 国东以北我地国区东为北例地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t共课30件张PPT) 1、范围:
包括黑、吉、辽三 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2、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 较小,气温较高。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 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实践案例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如兴建水利工程、推广节水技术、加 强水资源监测和制定水资源政策等。这些措施有助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3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
煤炭资源的开发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通过开采和加工,可以提供电力、 热力和化工原料等。
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转出地来说,产业转移可 以缓解资源压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对于转入地来说,产业转移可以促进经 济发展和提高就业率,但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THANK YOU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制约作用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例如,一些地区可能因为自然条件 的限制,难以发展某些产业或经济活动。同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区域发 展产生影响,如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业产量的变化。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意义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农业地域类型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农业地域,如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等。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和形成条件,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途径包括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等。
0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概述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和第二章复习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和第二章复习课件

不理解区域的含义和特征
对区域的含义、特征和地理环境特点分析 不透彻,导致分不清区域的共性和差异而失分。
需牢固掌握区域的含义、特征和地理环境特点等, 对区域的全面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清楚类型,即看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类型。 (2)区位特征:首先确定位置和范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分析自然 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最后落脚在区域可持续发展。 (3)区域共性,即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4)区域差异,即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 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同。 (5)区域边界形状。
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解析 第8题,乙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流经四川盆地,由
于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
库区淤积,致使库容减小,发电受限。第9题,甲河位于法
国境内,其电力构成以核电为主,拆除水坝的原因是为了恢
不能正确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一是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成因时漏答知识 点或者面面俱到;
二是分析措施时不能从生态环境问题的 根源入手,对症下药。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思路: ①地形原因(海拔、地势起伏状况等); ②气候原因(热量、降水、风力、风向等); ③土壤条件(肥力等); ④植被原因; 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等);
答案 2.B 3.D
(2013·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期中)下图是某区 域发展过程图,结合所学知识及图回答1~2题。
1.从上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区域发展过程中 ( )
①区域核心不断缩小,外围空间不断扩大
②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③网络系统不断完善
④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域外联系逐渐减弱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PPT课件
问题 1.说出填海造陆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 提示: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某些生物生存受到威胁甚至灭绝;土壤盐碱化;海水入 侵;地下水污染;等等。 2.台湾岛山区面积广,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很大,能否采取大规模围、填海造陆的方 式在其东侧扩展生存空间? 提示:围、填海造陆一般在浅海水域进行,台湾岛东侧海底坡度较大,海域深,大规 模造陆的成本高。因此,不适合大规模围、填海造陆。
第1讲 描述第运动二的章基本资概源念安全与国家安全
3.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沿海城市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十分明显,请问为何我国目前 尚无海上城市? 提示:海上城市的建设难度和资金需求都远高于围、填海造陆,海上城市的建设 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4.国家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应该怎么做? 提示:国家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具体路径为发展海洋经济,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及海洋权益,并保障实施海洋空间及海洋资源开发的安全环境。
第1讲 描述第运动二的章基本资概源念安全与国家安全
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海洋提供国家安全空间 (1)通过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⑦ 人工岛屿 或海上城市,可以拓展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空间,缓解陆上特别是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2)在海岸、海上或海底修建桥梁、隧道、机场、⑧ 港口 和管线等设施,可以改善 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 2.海洋提供海洋资源 (1)海洋空间是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⑨ 石油天然气 及其他矿产资 源等海洋资源赋存的场所。拥有海洋空间,就拥有了对各种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 的权利。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方式及意义 (1)开发利用的方式
开发利用方式
(2)意义:缓解人地矛盾;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第1讲 描述第运动二的章基本资概源念安全与国家安全
(2)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可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保障国家 ⑩ 资源安全 意义重大。 (3)海底可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场所,海底水温低且变化平 缓、压力稳定,用以储存石油、矿石、化工原料、 核燃料 等,不仅可以节省日益 紧缺的陆上土地资源,又可以减少这些资源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地球表面空间单位。

2、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3、类型:均质区、功能区、行政区域。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不同区域的比较——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为例。

2、地理环境对农业潜力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遥感(RS)1、工作原理: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进行感知。

2、应用范围:资源普查、环境与灾害监测。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1、工作原理: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导航定位。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功能:导航、定位。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1、工作原理:专门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

2、功能:查询、修改、补充、完善。

第二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概述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类型:水蚀、风蚀、冻融、海蚀等。

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概述1、主要成因:自然因素——气候变化(降水量减少、大风日数增加),地表疏松;人为因素——滥伐林木、破坏植被、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矿区不注意生态保护恢复、工程建设等。

2、次生沙漠的形成:主要分布在沙漠边缘地带或绿洲外围,因人类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不合理活动而成为沙源,加上大风日数多而集中,促使沙漠扩张。

3、沙漠化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草场严重退化,进而导致土地贫瘠,甚至出现沙丘成移动状态,最终造成农业减产,农民被迫背井离乡,产生荒漠化问题,同时影响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项目 水 热 状 况 一月均温 温 度 带 降水量 干湿地区 植 被 植被类型 以北 <0℃ ℃ 暖温带 <800㎜ ㎜ 以南 >0℃ ℃ 亚热带 >800㎜ ㎜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温带落叶阔 叶林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汛 水 文 特 征 水
期 量
短 小 有 大
长 大 无 小
结 冰 期 含 沙 量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 一 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 、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空间单位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 分出来的。 分出来的。 2.特征: 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特征: ) (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3)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而区别 ) 于同级的其他区域 (4)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 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 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常绿阔叶林
比较结果
差异: 差异: 1 地理位置 2 气候条件 3 土地条件 4 矿产资源条件
影响
农业 工业
农 业 工 商 业
长三角:水田耕作业(一年两 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业( 松嫩平原 : 旱地耕作业 ( 一年 一熟,以春小麦、玉米为主) 一熟,以春小麦、玉米为主) 长三角: 商业贸易发达 , 成为 长三角 : 商业贸易发达, 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 松嫩平原 :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 油资源和煤、 油资源和煤 、 铁等资源发展重 工业, 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基地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明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请同学们看课本3、4页,完成 下列表格的填写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表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矿产资源
地理位置差异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表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30N附近, 43N—48N, 附近, 附近 , 东部沿海地 地处东北地 区中部长江 区中部 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气 气候, 气候,雨热 候,雨热 同期 同期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表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黑土为主 为主, 以水稻土为 以黑土为主, 多为旱地, 主,多为水田 多为旱地, 土地条件 集中分布 分散分布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 石油等矿产 资源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农业
松嫩平原农业
长江三角洲
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 ( B)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 6.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 ( C)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 . 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 . 7.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 ( A) A.由若干平原组成 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 . .本区河流、湖泊较多, 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 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 . .地势低平, 8.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 . 是( A )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 . . .
9.下列粮食作物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是 . (A)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 . . . 10.下列关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 .下列关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C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 . . C.全国 粮仓 的地位下降 D.粮食商品率极高 粮仓”的地位下降 . .全国“粮仓 11、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 ( A ) 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春小麦、玉米、甜菜、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冬小麦、高粱、大豆、 C.玉米、高粱、大豆、油菜 .玉米、高粱、大豆、 D.玉米、芝麻、甜菜、大豆 .玉米、芝麻、甜菜、
科技进步 船作为交通工具 被广泛使用 稠密的水系成了 天然的水道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技术改良 多水而黏重的土壤 适合种植水稻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稠密、 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 水网稠密、 水网稠密、耕地破碎
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生产规模小 商品率低 粮仓地位被取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地 理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
活动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 ) 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 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 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 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 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 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 渐减小。 渐减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 地理环境的影响
1.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环境特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环境特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环境特点 河湖沼泽分布较广、 河湖沼泽分布较广、 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开发早期 改造自然能力低下 土壤黏重、 水系成了交通阻隔 土壤黏重、开垦困难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读图2回答 读图 回答12—14题. 回答 题 12.图示地区可重点发展 . 的经济作物是( 的经济作物是( C ) A.天然橡胶 B.棉花 . . C.茶叶 D.甜菜 . . 13.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农业 .与东北平原相比, 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D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源充足 D.热 . . . . 量丰富 14.该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 C)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酸性土壤 改良 ④盐碱地整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 . . . . ④
耕地类型 农 耕作 制 度 业 生 主要粮食 产 作物 主要经济作 物
旱地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小麦 甜菜 花生
水田 一年两熟 或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D)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 .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 . . 的地理环境条件 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 D ( )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 . . 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 (A ) A.水稻土 B.黄土 C.紫色土 D.黑土 . . . . 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 D ( ) A.水田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 .作物有水稻、油菜、 C.一年两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 . .西部降水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 )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 的夏季湿热而漫长。 的夏季湿热而漫长。 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 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 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 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 风透气。 风透气。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 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 );随着对保温 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 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 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