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选择动机文献综述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摘要:会计政策的选择是指企业在进行日常会计核算时所应遵循的相关具体准则及所采纳的具体会计方法。
国家财政部门根据各个行业及企业所处的具体经济环境不同,而制订出诸多会计政策供企业选择。
客观的讲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都具有一定的动机,同时也会影响到不同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上市公司及中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分析,进而分析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并提出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政策;治理结构;会计准则企业管理当局或是管理者在确定一项会计政策时,会按照企业的长、短期经营目标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
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是需要相关人员来完成的,因而在选择的时候就难免会有人为的动机在其中,最终也会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本文从企业的上市融资动机、企业避免处罚及企业避税动机三个方面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动机进行分析。
一、企业会计政策的涵及选择的动机1.企业会计政策的含义会计政策(英文Accounting Policies),是企业在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及出具会计报告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
会计政策其实质是会计人员在处理日常业务过程中所采用及遵循的会计准则、会计方法。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及其自身的职业操守有着很大的关系。
往往是同一个经济业务,由于选择了不同的会计政策所产生的会计核算结果将不尽相同,最终影响到企业披露的资产状况、营利情况等方面。
所以说,会计政策存在一个“选择”问题。
2.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1)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一般取决于该企业的外部因素及部因素。
外部因素包含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宏观经济政策、行业通行惯例等;部因素一般包括企业组织结构、资本构成状况、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及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个人职业操守等因素。
(2)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
会计政策的选择过程中应遵循合法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一贯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及适应性原则等。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的参考文献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的参考文献一、介绍在会计理论和实践中,会计政策选择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会计政策选择涉及到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应遵循的一系列会计准则和原则,这些选择将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呈现形式和财务状况的表达。
在实际操作中,公司面对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需要进行谨慎的评估和决策。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理解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以及提高会计决策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共享一些关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参考文献,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深度和广度兼具的知识和理解。
二、参考文献1. "The Effects of Mandatory IFRS Adop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A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 by Holger Daske, Luzi H 本人l, Christian Leuz, and Rodrigo Verdi这篇文章回顾了欧盟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对欧洲公司财务报表质量和透明度的影响。
通过对大量的实证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作者们得出了关于IFRS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和财务报表质量的影响的深入洞察。
这篇文章对于理解IFRS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The Relation between Accounting Choice an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Evidence from an Implied Volatility Approach" by Ilia D. Dichev, John R. Graham, Campbell R. Harvey, and Shiva Rajgopal该文研究了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了隐含波动率的方法来衡量公司的信息环境。
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与信息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通联,对公司的财务报表透明度和市场信息效率产生了显著影响。
会计政策选择动机文献综述
经济动机
文献综述
益率的频率分布进行了检验 , 均发现在配股生命线 ( 净资产 收益率 从形式上看 , 会计政策的选 择是企业管理 当局 在特定社会 、 经 等于 1 0 %) 右侧 , 上公 司有非 常集 中的趋势 , 从而说 明上市公 司为 济条件下 , 于可供选择 的范 围内, 为实 现其 既定 目标 , 对 各种具 体 了达到配股生命 线 , 存在一定 的利润操纵行为 。孙铮 ( 1 9 9 9 ) 发现 , 会计原则 、 基础和会计 处理方法 做 出选 择 的一种行 为。但其 绝不 上市公司的收益率分布存 在着微 利现 象和重 亏现象 , 即亏损 边缘 是一个单纯的会计技术范畴的问题 , 通 过左右会计 信息的生成 , 影 和严重亏损 区间分布的公 司 比较 集 中, 并从 退市 和特 别处理 的角 响企业财务状况 、 经营成果从而影响会计信息使用 者的财务 分析 、 度 做 了解 释 。 决策和预测。加之新 《 企业 会计准则 》 赋予了企业 一定 的会计政策 王跃堂 ( 2 o o 0 ) . 对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会 计 政 策 选 择 行 为 及 其 经 济 动
润增长率 既高又稳定 的方法 。
为 由于我国未建立起 真正 的经理人 激励 机制 , 债务 约束 软化 以及 7 0年代 , 普遍认 为会计政 策选择 动机并非单 纯追求 收益数据 企 业家“ 官本位” 等现实情 况 的存 在 , 我 国上市公 司会计 政策选 择 的均衡化 , 而是一个受多种 因素影 响的复杂过程 。8 0年代 , 将 企业 有两大经济动机 : “ 壳 资源 ” 假设 和“ 配股生命线” 假设 。
李增泉( 2 0 0 0 ) 对 上 市 公 司 的 激 励 机 制 与 企 业 绩 效 进 行 实 证 研
会计政策选择的文献综述与评析
会计政策选择的文献综述与评析作者:李应芳张文清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3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其中,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对完善财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由此,综合了国内外前人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将相关文献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和评析。
关键词:会计政策;文献综述;评析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228-1 国外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1.1 兴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会计学界对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认识从传统的稳健主义进行了发展,主要标志是“收益均衡化”假设的提出。
Gordon(1964)率先提出管理者选择会计政策有其自身的经济动机,即为了在各期平滑盈余。
此后,“收益均衡化”假设引发了许多相关的探讨,期间涌现了大量对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研究的文献。
1.2 三大假设及其进一步研究1.2.1 三大假设1986年,Watts和Zimmerman(1986)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他们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提出了三大假设。
(1)分红计划假设,指其他条件相同,实施分红计划的公司经理为扩大个人效用,更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政策,以便提高其报酬的现值。
(2)债务契约假设,指其他条件相同,越接近违反债务契约条款的公司,越有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政策。
(3)政治成本假设,指其他条件相同,企业政治成本越高,越可能选择将现在的盈余递延到将来的会计政策,以免受到政府的管制。
1.2.2 对三大假设的进一步研究围绕三大假设进行的研究中,较具代表性的成果如下:Healy(1985)发现若盈利额低于目标盈利(下限)或高于上限,管理人员就有可能减少报告盈利;相反,若盈利额在上下限之间波动,管理人员就可能试图增加盈利。
Sweeney(1994)研究发现,与控制样本相比发生债务契约违约的企业一般比较偏向于在出现债务违约的前几年选择能增加会计盈余的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因研究会计本科论文
附件E2唐山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因研究系别:会计系班级:12会本2班姓名学号:谭美林(4120531204指导教师:李雅丽2015年6月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因研究摘要会计政策选择在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西方学者在经过无数次的探索和努力后形成了以实证会计理论为代表的较为系统的会计政策选择理论。
我国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研究体系。
近些年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得到管理当局者的重视。
因此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进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以期推动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并丰富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引言。
讨论了选题动因及研究意义,切入点及研究方法,并进行了国内外的文献检索,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基本框架。
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刻解读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现状,在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的同时,为后文的分析打下了基础。
第二章,会计政策选择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我们认为会计政策选择是特定主体的行为过程,既然选择是一种行为,必然存在行为主体与客体,以及行为背后的动因和主体要达到的目标。
因此,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会计政策与会计政策选择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后,分别探讨了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客体、动因以及目标。
第三章,利益相关者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分析。
由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是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因此本章内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探讨了利益相关者对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
对于宏观会计政策选择,各个利益相关者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
对于微观会计政策选择,我们分别分析了管理者、股东、政府、债权人和员工的偏好。
第四章,利益相关者会计政策选择约束机制。
本章重点探讨了为达到宏观与微观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我们应建立适当的约束机制。
在宏观方面,我们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制定程序两个方面进行完善。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展开综述,分析了该领域的重要性和背景意义。
在影响因素分析中,探讨了企业规模、财务状况、行业特性等因素对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理论基础部分阐述了现行会计准则对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规定。
通过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总结了不同国家和行业对研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选择偏好。
展望了未来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
在总结了本文的启示和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发展方向。
整体而言,本文为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影响因素、理论基础、实证研究、比较分析、趋势展望、启示、管理建议、研究不足、展望。
1. 引言1.1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的重要性研发支出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对于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则关乎企业的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与投资者的决策行为。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当前学术界和实践界对于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现状。
通过综述各种文献,可以梳理出不同学者对于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看法和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理解这一领域提供重要参考。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可以帮助企业和投资者更好地了解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规定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可以为企业的会计决策提供借鉴和指导,使其更加合理地处理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也能为企业的会计决策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对于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背景意义研发支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企业扩大研发投入往往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选择。
对于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其涉及到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比性等方面的问题,因而备受重视。
本文从会计政策选择的角度,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
研发支出是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和服务等过程中产生的支出,其会计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资本化和费用化。
资本化是指将研发支出作为固定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按照折旧或摊销的方式逐年计提相关费用。
这种会计政策可以使得企业短期财务报表利润较低,但长期来看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净资产和财务健康度。
费用化是指将研发支出作为期间费用计入损益表,即在当期直接减少当期收入,这种做法使得企业短期财务报表利润较高,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相关研究综述1. 研发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Chauvin et al. (2017) 的研究表明,研发支出的资本化会导致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更高,因而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
而费用化则可能会使得企业财务状况更加脆弱,进而对企业市值产生负面影响。
3. 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国际差异性Jin et al. (2014) 的研究表明,不同国家会计准则对研发支出的资本化和费用化要求存在差异。
例如,美国的会计准则允许将研发支出资本化,而欧洲的会计准则则鼓励研发支出费用化。
因此,企业在跨国运营时需要考虑不同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研究,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企业的长期战略、财务稳健性和未来现金流量预测等。
建议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充分评估资本化和费用化的效果,制定合适的会计政策。
同时,建议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会计准则协调,以降低国际贸易成本和提高跨国企业决策的透明度。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的参考文献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的参考文献《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的参考文献》一、引言会计政策选择作为会计准则体系的一部分,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践中,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然而会计政策选择可能会导致财务报告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文献,并分享个人见解。
二、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概念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面临的几种可选的会计处理方法或原则。
在实践中,会计政策选择可能涉及收入确认、资产计量、减值准备、资产重分类等方面。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可能导致不同的财务报告结果,因此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对外部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的信息含义。
(在这里,我们需要引用相关文献,比如Kothari等人的研究,以支持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概念进行阐述。
)三、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会计政策选择可能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指标、税收筹划、管理层激励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可能导致不同的财务报表结果,从而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
会计政策选择可能对企业的财务指标,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价和决策。
会计政策选择也可能影响企业的税收筹划和管理层激励机制。
(在这里,我们需要引用相关文献,比如DeAngelo等人的研究,以支持对会计政策选择影响的阐述。
)四、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解决为了缓解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学术界和实践者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是解决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重要途径。
透明的信息披露能够帮助外部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和财务报表结果。
强化会计监管和审计监督,对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合理性审查和监督,以减少潜在的会计操纵行为。
(在这里,我们需要引用相关文献,比如Leuz等人的研究,以支持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解决方案的阐述。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从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会计政策选择目标、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三个角度结合我国经济环境和证券市场的特点,从契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对国内有关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析,并提出了有待拓展的研究方向。
标签: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经济后果;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1基于契约理论的会计政策选择实证研究西方学者Watt s和Zimmerman(1986)根据经济学的契约理论,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提出了三大假设:①补偿计划假设。
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补偿计划的公司经理为扩大个人效用,更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程序,以便提高其报酬的现值。
②债务契约假设。
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越接近违反债务契约条款的公司,为避免违约成本,越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程序。
③政治成本假设。
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司规模越大,越可能选择将现在的盈余递延到将来的会计程序,以避免因高额利润而受到政府的管制。
王跃堂(2000)通过对沪深股市个股对三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发现西方实证会计理论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三大假设在我国未得到证实,无论是补偿计划变量、债务契约变量还是政治成本变量对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均无显著影响。
这是由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决定的。
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企业具有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在动机,而且这种选择将是企业长期的动态的优化过程。
王跃堂(2000)通过对沪深股市个股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进行不同会计政策选择主要是出于以下动机:(1)规避市场管制动机。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受政府高度管制的市场,政府对企业的上市、交易及退出等市场行为都通过一系列会计指标进行管制。
如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2年亏损或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就要对股票进行特别处理,在股票名称之前冠以“ST”的符号。
如果连续3年亏损,则执行暂停股票上市,甚至终止股票上市等。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研发支出作为企业的重要支出项目,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研发支出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意味着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如何反映研发支出,以及如何处理与研发支出相关的资产和费用。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进而影响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价和决策。
当前,关于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对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意义研发支出是企业为了创新和发展而投入的重要资源,会计政策选择对于如何合理反映和处理这部分支出具有重要意义。
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导致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而影响研发支出在财务报表中的呈现方式。
这可能会对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决策产生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对于保障财务报告的质量至关重要。
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也涉及企业的投资者关系管理。
投资者往往会基于财务报表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而研发支出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来体现研发支出,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和理解。
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还涉及企业的税收政策和成本管理。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也会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需要在进行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实现最大化利益和最优化资源配置。
1.3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现状研发支出在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也因此备受关注。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研发支出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在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方面,不同的企业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和报告研发支出,这涉及到其会计政策的选择。
本文将对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不同角度探讨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优缺点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对此的规定。
1.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研发支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会计政策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的规模、行业特征、研发活动的强度和特点等都会影响其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
外部环境因素如税收政策、监管要求、投资者需求等也会对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产生影响。
研发支出的资本化、费用化以及其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也是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涉及到资本化和费用化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资本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财务报表的质量,增加企业的资产和净利润,提升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但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财务杠杆。
相比之下,费用化能够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负债水平,减少企业的财务成本,但也可能导致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膨胀和财务报表的低质量。
企业在选择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时需要权衡其优缺点,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国际会计准则对研发支出的资本化和费用化提出了具体的规定。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企业应当将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前提是能够对其未来经济利益进行可靠的衡量,并且该研发项目是能够产生经济利益的。
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企业应当将研发支出费用化。
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企业在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上的行为,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提升了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质量。
研发支出在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企业的财务报表质量、财务风险、绩效评价等方面。
企业在选择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时需要考虑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权衡资本化和费用化的优缺点,遵守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以提升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质量,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
课程名称财管理论与实务论文题名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研究综述老师彭韶兵冯健罗宏年级 2009级姓名何国洪学号2091202200332010年5月17日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研究综述摘要:合理、公允的会计政策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企业不同结果的会计信息,会对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会计政策选择不仅具有广泛的经济后果,而且还是各相关利益集团为转移财富而进行的政治博弈和竞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特别是关于强化企业治理结构,均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关键字:会计政策影响因素发展一、引言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百二十一条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这个定义包括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政府必须制定可以供企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它们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含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和现行的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二是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府所提供的原则和方法中,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原则和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明确地得出的结论是: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企业只能是选择、执行、采用会计政策的主体1。
企业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营所处的环境,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以揭示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
可以想象,假设有两个规模、产品等完全相同的企业同时开业,并且在第一年中发生了同样的经济业务,但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这两个企业采用了不同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那么其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信息将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因此,财务信息使用者在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时,应特别关注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可能给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2。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
摘
要: 从上 市公 司会 计政策 选择 的动机 、 计政 策选择 目标 、 计政策 选择 的经 济后 果 三个 角度 结合我 国经济环境 会 会
和 证 券 市场 的 特 点 , 契 约 理 论 和 利 益 相 关 者 理 论 出发 , 国 内 有 关 上 市 公 司会 计 政 策 选 择 的 文 献 进 行 了回 顾 和 评 析 , 从 对 并 提 出 了有 待 拓 展 的 研 究方 向 。
有关 部 门 规定 如 果 上市 公 司 连 续 2年 亏 损 或 当 年 每 股 净 资 增加 企业会计 政策 选择 的透 明度 ; 立有 效的 内部控制 制 建
从企业追求 利益 最大 化 的角 度看 , 企业 具有 会计 政 策
产低 于面值就要 对股票 进 行特 别 处理 , 股 票名 称之 前 冠 度 。有效 的内控制度有助 于经营者 通过会计 政策 的选择 实 在
西 方 学 者 Wat t s和 Zmmema 1 8 )根 据 经 济 学 的 象 和 改 进 措 施 的 研 究 i r n( 9 6 补 偿 计 划 假 设 。 指 在 其 他 条 件 相 同 的 情 况 下 , 补 偿 计 划 利 用 会 计 政 策 选 择 操纵 利 润 的表 现有 以下 方 面 : 有
制。 行。
王跃堂(0 0 通过 对沪深 股市个 股对 三现象 : 对于无法做 成盈利或是首 次加 入亏损之
实证研究发现 西方实证 会计理论 关于会 计 政策选择 的三 大 列 的 上市 公 司 , 给 下 一 年 扭 亏 留一 手 , 意 做 成 重 亏 , 为 有 以 假设在我国未 得到证实 , 无论 是补 偿计划 变量 、 务契 约变 免第二年连续亏损而 被特别 处理 ;对 于无 法摆脱 被特别 处 债 量还是政 治成 本变 量 对公 司会 计 政 策 的选 择 均无 显 著 影 理命运 的公司 , 做大亏损清洗 以前年 度积 累的包袱 , 则 为下 响 。这 是 由我 国市 场 经 济 环 境 决 定 的 。 年 扭 亏逃 脱 摘 牌 厄 运 埋 下伏 笔 。 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不健全 和《 法 》 税 与企业会计 制 选择 的内在动机 , 且这 种选 择 将是 企业 长 期 的动态 的优 度对会计信 息披露 的要求不 同 , 而 另外 , 在在会计 政策选择 的 化 过 程 。 王跃 堂 (0 0 通 过 对 沪 深 股 市 个 股 会 计 政 策 选 择 规 范 上存 在 监 管 不 力 的 现 象 , 剧 了 会 计 政 策 偏 向 选 择 的 20) 加 的实证研 究得 出企业 进行不同会 计政 策选择 主要 是 出于以 可能性 , 营者有 可 能利 用会 计政 策 选择 权对会计 事项 做 经 下动机 : 出对 自身有利的估 计或 判 断 , 非公 允 的选 择结果必 然会 影 () 1 规避市场管制动机 。 目前 , 国 的资本市 场还是 一 响 外 部 会 计 信 息 使 用 者 的 判 断 。 潘 煜 双 (0 4 认 为可 以 通 我 20) 个受政府 高度管制 的市 场 , 府对 企业 的上市 、 易及退 出 过以下途径提高会 计政 策 选择 的公 允性 : 政 交 完善公 司治理结 等市场行 为都通过 一系列 会计 指标进 行 管制 。如我 国政府 构 和经营者激励 制度 ; 立完 善 的会 计信 息披露 制度可 以 建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研发支出是公司为了创新和发展而进行的重要投资活动,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对于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将综述相关文献,就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进行探讨和分析。
1. 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是指公司在进行研发支出会计确认、计量和资本化等方面的选择。
研发支出是公司为了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生产工艺等而发生的支出,其特点是长期性、高风险和高投入。
如何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对于公司的财务报告和财务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2. 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的问题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研发支出的确认时点、计量方法和资本化标准等。
在研发支出的确认时点上,公司可以选择在支出发生时立即确认,也可以选择在后续阶段逐步确认。
在研发支出的计量方法上,公司可以选择直接将支出作为费用列支,也可以选择分期摊销或者资本化处理。
在资本化标准上,公司可以选择严格的资本化标准或者相对宽松的资本化标准。
3. 相关文献综述关于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
在研发支出的确认时点上,一些研究表明,及早确认研发支出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的价值创造活动,但也会增加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而在研发支出的计量方法上,一些研究认为,将研发支出直接列支作为费用可能会低估公司的价值,而选择资本化处理则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的潜在价值。
在资本化标准上,一些研究指出,严格的资本化标准可以降低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但也可能导致公司丧失创新动力。
4. 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对公司的影响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和财务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导致公司的财务报表呈现出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在公司的财务决策上,会计政策选择也会影响公司的投资、融资和分红等决策,进而影响公司的价值创造和股东利益。
5. 结论与展望研发支出是公司的重要投资活动,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摘要: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和信息使用者决策的科学程度,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对部分国内外学者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单概括。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一、基于契约理论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1986年,外国学者Watts 和Zimmerman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提出了三大假设,即下文所示。
(1)分红计划假设,指其他条件相同,实施分红计划的公司经理为扩大个人效用,更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政策,以便提高其报酬的现值。
(2)债务契约假设,指其他条件相同,越接近违反债务契约条款的公司,越有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政策。
(3)政治成本假设,指其他条件相同,企业规模越大,越可能选择将现在的盈余递延到将来的会计政策,以免受到政府的管制。
我国学者宋建峰(1998)提出与西方三大假设相类似的三大动机假设:(1)公司管理当局自身效用最大化假说;(2)违约假说;(3)社会成本假说。
我国学者孙铮(1999)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收益率分布存在着微利现象和重亏现象,即在亏损边缘和严重亏损区间分布的公司比较集中,他从退市和特别处理两项监管措施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会计政策选择实质上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一种制度安排, 利益相关者在会计政策选择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李姝( 2003) 指出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她认为企业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提供者, 与其他相关利益主体构成博弈的一方和多方, 各方均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策略并付诸实施。
宋在科( 2008)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 将利益主体划分为强势和弱势两大类, 并通过调查分析两类利益主体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参与意识、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及产生的经济后果等。
对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综述
对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综述作者:高阳来源:《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30期[摘要]会计政策选择是财务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的重要命题,并且是在西方会计界占主导地位的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重心。
企业采用何种会计政策,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进而影响到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及各关联方的相关决策。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动机读了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以下是从20世纪以来,国内对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相关成果与讨论。
韩崇华(2006)从契约理论出发,分别从报酬契约、债务契约、政治成本的角度详细讨论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和因素,并预测了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效果和揭示程度。
彭武焕(2008)进行了会计选择动机主观能动性分析,他将主观方面的动机归纳为以下几点:管理者的政绩、企业自身物质利益、避税、筹措资金、上市和避免处罚。
总的来说,就是就是尽量争取会计主体的利益。
王跃堂(2000)以A股公司三大减值政策(短期投资减值、存货减值和长期投资减值)的选择为例,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及其经济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决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不是西方的“三大假设”,而是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
徐维兰(2005)将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理论分为传统观点和现代认识两种观点。
他认为机会主义行为观和有效订约观以及信息观都承认会计政策和企业现金流量以及企业价值之间有联系,但契约基础上的有效订约观和机会主义行为观都认为会计政策选择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
而信息观则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只是提供了有关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而不是直接影响现金流。
罗芳兰(2010)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现状出发,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有: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的模糊性使其掺杂着主观判断、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杨卫东(2008)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及中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调查分析得出企业进行不同会计政策选择主要是出于以下动机:规避市场管制动机、避税动机。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在当今企业竞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创新的驱动力。
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在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对于企业研发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至关重要,不仅涉及企业的财务报告准确度,也影响着外部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认知。
本文将从学术文献的角度对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综述,探讨其影响因素、会计准则规定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一、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1.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对于企业在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些国家和地区会对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研发支出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企业可能会因此而选择将研发支出资本化,从而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
而在一些地区,税收政策则可能鼓励企业将研发支出费用化,以提高当期利润,减少税负。
税收政策是影响企业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2. 股东利益企业的股东利益也会影响到研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选择。
如果企业股东更加关注当期利润和现金流,会更倾向于选择费用化研发支出,以提高当期利润表现。
而如果企业股东更加注重长期价值和发展潜力,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资本化研发支出,以体现企业未来的成长潜力。
3. 行业特性不同行业对于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也有不同的倾向。
高科技行业和生物科技行业的企业通常会更倾向于将研发支出资本化,因为这些行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持续的研发投入,并且往往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来开展创新性的研发活动。
而一些传统行业的企业则更倾向于选择费用化研发支出。
二、会计准则规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US GAAP)对于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有明确规定。
根据IFRS,企业可以选择将符合资产定义标准的研发支出资本化,但要求能够对未来的经济利益进行可靠的估计。
而根据US GAAP,研发支出通常应当费用化,除非能够满足一系列严格的资本化条件。
在IFRS框架下,资本化研发支出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但同时也增加了财务报告的不确定性和估计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政策选择动机文献综述
s王婕李艳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会计政策选择是财务会计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实证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经济动机实证研究
一、引言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根据特定主体的具体环境,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在会计处理时依据既定规范,对可供选用的具体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后,拟定决策并加以执行的过程。
现今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给企业更多选择会计政策的空间,而企业如何选择会计政策取决于其经济动机。
研究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是准确理解会计信息的前提,同时对会计准则的制订机构和会计监管机构具有政策含义。
本文就会计政策选择动机对国内外的相关实证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研究是从1953年赫普霍恩的实证研究开始的,结果表明管理者的目标并非是使报告的利润最大化,而是使各期的收益均衡化。
随后戈登(1964)和梅耶斯(1977)也证明了这一观点。
70年代以后,人们认识到会计政策选择并非单纯追求收益数据的均衡化,而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1986年,瓦茨和齐默尔曼根据经济学的契约理论,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提出了三大假设:分红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
随后,不少学者对三大假设进行了检验,主要分为两种:(1)单一会计程序选择研究。
Dy2 ckm an和S m ith(1979)利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所选择的会计程序:完全成本法与成功成本法对上述三个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与负债对权益比率假设和规模假设相一致。
Dal ey和V i gel and(1983)对研究开发费是否资本化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报酬计划假设和规模假设相一致。
Dhali w al和S m it h(1982)对折旧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与三大假设相吻合。
(2)组合会计程序选择研究。
泽米鸡斯基和黑格曼(1981)率先利用折旧政策、存货政策、养老金成本的摊销政策和投资税减免政策的组合选择问题,对三大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证明:管理人员对某一会计程序组合的选择取决于是否以盈利为基础的报酬计划、负债与权益比率、企业规模和行业集中度。
另外,由于分红计划假设所作的检验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希利(1985)用应计项目检验了分红计划对管理者会计程序选择的影响,结论支持了分红计划假设。
这里,希利利用分红计划的细节进行检验,提供了一个利用契约的细节来发展理论的途径。
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类型进行的。
切瑞斯特和齐默尔曼(1994)以企业契约观为基础,研究会计政策选择的两种类型:效率型和机会主义型,并对效率型和机会主义型进行了界定。
鲍尔(1989),霍特豪森(1990),瓦特和齐默尔曼(1990)等认为不同公司间会计程序的多样性可能是由于契约效率而非管理者的机会主义。
F i elds(2001)则将会计政策选择动机分为三大类:契约动机、影响资产定价的动机和影响外部集团的动机。
三、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会计学者对会计政策选择动机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王跃堂(2000)借鉴泽米鸡斯基和黑格曼(1981)的研究方法,以A股公司三大减值政策(短期投资减值、存货减值和长期投资减值)的选择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决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不是西方三大假设,而是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
随后,不少学者结合我国国情对三大假设进行了检验。
由于各种因素,学者们检验的结果并不一致。
李增泉(2000)以1998年年度报告中经理人员持股情况和报酬的数据运用回归模型,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年度报酬与企业绩效并不相关,而是与企业规模密切相关,从而证明了分红计划假设在我国不成立。
同样地,魏刚、杨乃鸽(2000)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他们发现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数量与公司绩效不但不存在所谓的/区间效应0,而且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越高,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越差。
闵庆全、刘云中(2000)以存货计价方法为例,从契约成本的角度讨论了我国上市公司对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的选择,从而部分验证了会计政策选择的规模假设、代理成本假设和效率假设。
刘斌和孙雪梅(2005)则以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选择为切入点,结果也证实了政治成本假设和报酬契约假设。
但是,乔永波等(2005)以存货中原材料和产成品发出计价方法、存货中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两项会计政策的选择为研究对象,以2003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规模与会计政策选择没有明显的关系,即政治成本假设在我国不成立。
另外,徐维兰、曹建安(2004)以上海证券市场上机械、设备、仪表板块类A股公司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折旧方法、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方法的选择为例,从契约理论的角度,结合我国政治和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三大假设在我国未得到证实。
当然,也有学者不仅就三大假设进行检验,而且试图建立新的理论或者从新的角度来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研究。
新夫、陈纪南和徐青(2004)认为由于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经理人激励机制,债务约束软化以及企业家/官本位0等现实情况的存在,三大假设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时并不适用。
他们通过对1993年到2000年期间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考察,发现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与证监会发布的有关增发配股和摘牌等政策密切相关。
因此,提出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两大经济动机:/壳资源0假设和/配股生命线0假设。
邵翠丽(2009)从沪市2006年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随机挑选300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管理者的视角出发,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并无与自身相关的偏好,只是在不同的企业和外部环境条件下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并且认为我国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筹措资金的会计政策选择;(2)基于上市、配股和避免处罚的会计政策选择;(3)基于避税考虑的会计政策选择。
而叶建芳等(2009)对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公司资产负债率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体现了债务契约对于管理层的威慑作用,债务比例较高的条件下,管理层希望将金融资产定义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从而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为盈余操控和降低债务违约概率提供有利条件。
其实证结果为研究管理层动机、会计政策选择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债务契约假设提供了依据。
四、结论与建议
从上面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研究还较落后。
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首先,注重对会计准则的研究,特别是类似于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会极大地促进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其次,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应该采用综合的观点,并且应该多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来进行研究,比如进行细节研究或者引入其他新的理论进行研究,可能会得到一些不同的结论,进而探求到我国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的真正动机。
最后,有选择的借鉴和吸收西方实证会计理论,从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以提高对会计实务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参考文献:
[1]新夫、陈纪南、徐青.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叶建芳等.管理层动机、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基于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9,3.
[3]乔永波、闫予磊、王宾.关于政治成本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05,20.
64
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