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健康宣教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血脂患者健康宣教课件

高血脂患者健康宣教课件
家庭成员应给予高血脂患者足够 的关爱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家
庭的温暖和支持。
协助生活照顾
家庭成员可以帮助高血脂患者合 理安排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
减轻他们的负担。
鼓励坚持治疗
家庭成员应鼓励高血脂患者按时 服药、定期复查,坚持治疗,共
同抗击疾病。
建立良好沟通,共同抗击疾病
1 2 3
加强与医生的沟通
高血脂患者应定期向医生汇报自己的病情和治疗 效果,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老年人可适当减少。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按时起床、按时睡觉,避免熬夜、昼夜颠倒等不良作息习惯。
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
根据工作和学习任务,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学习 导致过度疲劳。
03 药物治疗知识普及
常用药物种类介绍及作用机制
01
02
03
04
他汀类药物
降低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LDL-C),减少
药方式。
定时定量
尽量在每天同一时间服用药物 ,以保持血药浓度的稳定。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药效的药 物同时使用。
长期坚持
高血脂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即使 血脂水平恢复正常,也应在医生
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副作用监测及处理措施
肌肉疼痛
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肌肉疼 痛,如出现此症状应及时就
医检查肌酸激酶水平。
02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合理膳食结构搭建
控制总能量摄入
根据个人身高、体重、劳动强度等, 确定每日所需总能量,并合理分配三 餐。
提高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 豆类、蔬菜、水果等。

高血脂患者健康宣教ppt课件【67页】

高血脂患者健康宣教ppt课件【67页】
62
控制体重
肥胖是引起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 病的诱发原因,对体重超过正常标准 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 最好以每月减轻1~2kg为宜;同时坚 持降体重的饮食原则,即低脂肪、低 糖、足够的蛋白质。
63
适量运动

经常进行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体力活
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加热能的消耗、控制
体重,而且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提高体内某
10%
xx
27
降胆固醇治疗可以清除“坏” 胆固醇
• 降胆固醇治疗使血液中“坏”胆固醇减 少,减缓斑块的形成和进展
xx
28
减少稳定斑块诱发的疾病
• 降胆固醇治疗可以减少稳定斑块诱发的 疾病
– 心绞痛 – 心肌梗死 – 脑缺血 – 脑梗塞等
xx
29
降胆固醇治疗使不稳定斑块变得 稳定
• 降胆固醇治疗可以使“薄皮大馅”的不 稳定斑块中的“油汤馅”减少,“饺子 皮”变厚,从而使血管内的“不定时炸 弹”不再爆炸
LDL-C (mg/dL)
<160
<130 <100
<80
2006中华心血管病年会,厦门xx
39
选择理想的降胆固醇药物
• 常用的降脂药有4类
– 胆酸螯合剂
–他汀类
– 烟酸及其衍生物
–贝特类
• 其中,他汀类是降胆固醇治疗的理想药物
赵水平《临床血脂100问》第43,44页
xx
40
选择他汀类药物的理由
黏附分子 巨噬细胞
CRP
氧化的 泡沫细胞 LDL-C
内皮功能受损
炎症/氧化
斑块形成
平滑肌细胞
斑块不稳定 和血栓形成
CRP=C反应蛋白;;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6醇.

2024年高血脂健康教育讲座ppt课件

2024年高血脂健康教育讲座ppt课件

80%
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 增高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继发性高血脂症
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脂异常,如糖 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需要与原 发性高血脂症进行鉴别
误区提示
高血脂并非胖人的“专利”,瘦人也 可能出现高血脂;高血脂并非老年人 的“专利”,年轻人也可能患上高血 脂。
03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对于轻度血脂异常的患者,可首选生活方式干预措 施;对于中重度血脂异常的患者,应在生活方式干 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
在选择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和用药 依从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
04
饮食调整与营养建议
合理膳食结构搭建
均衡饮食
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适量 摄入蔬菜、水果、薯类、豆类 等。
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可溶性纤维 的摄入,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等。
增加体育锻炼
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每周至 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控制体重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锻炼计划,达到并维持健康的 体重。
戒烟限酒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饮酒应适 量。
心得,获得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
家庭关爱
02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患者坚持健康生
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计划。
寻求专业帮助
03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情绪困扰,应及时寻求专业心
理咨询师的帮助。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评估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结合患者年龄、性别、血脂 水平、血压、吸烟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高脂血症PPT课件

高脂血症PPT课件

脑卒中:
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 据,均推荐给予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
若患者基线LDL-C≥2.6mmol/L,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证据明确;而基线LDL-C<2.6mmol/L时, 目前尚缺乏临床证据;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目标值为 LDL-C<1.8mmol/L。
≥6.2 4
≥5.7 2
≥4.16 ≥2.75 ≥3.64 ≥2.20
≥5.2 0
≥3.12 ≥1.98
<5.72 <3.64 <2.20 <5.20 <3.12 <1.98 <4.68 <2.60 <1.76
* 危险因素是指除TC及LDL-C以外的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
根据不同危险程度确定调脂目标值; 调脂可减少冠心病事件发生; 中等危险的高血压病患者应启动他汀治疗; 对于收缩压>143.5mmHg的亚组人群,他汀与降压药联合应用,使心血管危险下降更为显著。
来自《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1、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医学营养治疗,制定合理食谱——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 其他:戒烟;限制饮酒等
2、增加运动: 每周运动3-4次,每次运动30分钟,可采取慢跑或快走的运动方式 中 等 强 度 长 时 间 的 走 跑 锻 炼 能 够 提高 血 脂 异常 人 群 的 心 脏 功 能 中老年人运动心率: 男性 117 ~ 133 次/ min, 女 性119~ 128 次/ min。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 超过5.27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

高脂血症健康宣教PPT

高脂血症健康宣教PPT
02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与 继发性两类。
03 原发性高脂血症是指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导致 的脂质代谢异常,继发性高脂血症则继发于其他 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
高脂血症的危害
01 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 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
02 高脂血症还可引起脂肪肝、胰腺炎等肝胆系统疾 病,以及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患者自我管理
定期检查
患者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查 ,以便及时了解血脂水平 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坚持治疗
高脂血症是一种慢性疾病 ,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 ,不要随意停药或改变剂 量。
记录病情
患者可记录自己的病情变 化,如血脂水平、饮食、 运动情况等,以便更好地 了解自己的病情。
04
高脂血症的饮食与运动建议
02
高脂血症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01 黄色瘤
由于脂质在皮肤内沉积,可引起黄色瘤,常见于 眼睑周围,为边界清楚的黄色、橘黄色斑块。
02 早发性角膜环
脂质沉积于角膜边缘,可以形成灰白色环,环的 外缘较清晰,内缘较模糊。
03 脂血症眼底改变
严重的高脂血症患者可以出现眼底动脉粥样硬化 改变,表现为出血、渗出和棉絮状斑。
饮食原则与建议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 入
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 ,如肉类、乳制品和蛋类,这些食品的摄 入应适当控制。
增加抗氧化营养素的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膳食纤维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水平,主要 来自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食品。
控制总热量摄入
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 萝卜素等有助于防止胆固醇氧化,从而降 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脂血症知识科普讲座PPT课件

高脂血症知识科普讲座PPT课件

危险因素
包括高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缺乏运动 等。
5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长期 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脑 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依据
通过血液检查发现血脂水平异常升高 ,结合患者病史、家族史和临床表现 进行综合诊断。
2024/1/28
6
02
脂质代谢与高脂血症关系
适合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太极 、瑜伽、散步等,每次运动时间不少 于30分钟,每周进行3-5次。
2024/1/28
17
运动处方制定注意事项
个性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 运动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 方。
循序渐进原则
初始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应逐渐增加 运动时间和强度,以避免运动损伤和 过度疲劳。
积极研发新型降脂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降低患者的用药 负担。
健康教育普及
加强高脂血症的健康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对高脂血症的认知和重 视程度,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31
出血等。
其他疾病
脂质代谢紊乱还与高血压、糖 尿病、肥胖等多种疾病密切相
关。
2024/1/28
10
03
饮食调整与营养治疗原则
2024/1/28
11
合理膳食结构建立
01
02
03
控制总能量摄入
根据个体情况,适量减少 每日总能量的摄入,避免 过度肥胖。
2024/1/28
均衡膳食
保证膳食中各类营养素的 均衡摄入,包括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 素和矿物质等。

高血脂患者健康宣教课件ppt

高血脂患者健康宣教课件ppt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指导
向患者介绍降脂药物的作用、 用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定期复查与监测
提醒患者定期复查血脂水平, 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05
高血脂患者的日常保健与 监测
日常保健的方法与技巧
合理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 蔬菜、水果、全谷类等膳食纤
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 因素,患者应积极控制血脂水平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 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糖尿病
高血脂与糖尿病相互影响,患者 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04
高血脂患者的心理支持与 教育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通过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提高对高血脂疾病的认 识和治疗依从性。
02
高血脂的预防与控制
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
总结词
合理饮食是预防和控制高血脂的关键,应保持低脂、低 糖、低盐、高纤维的饮食习惯。
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等,以控制 体重和血脂水平。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有助于降低血脂。
控制脂肪摄入
详细描述
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异常升高,可能引发一系 列健康问题。原发性高血脂通常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而继发性高血脂则常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 状腺功能减退等。
高血脂的病因与症状
总结词
高血脂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 退等。高血脂的症状通常不明显,但长期的高血脂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

高脂血症的知识普及ppt课件

高脂血症的知识普及ppt课件
纤维等的摄入。
增加体育锻炼
适量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 游泳、跑步等,有助于降低血
脂水平。
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之 一,通过合理饮食和锻炼控制 体重有助于改善脂质代谢。
药物治疗
对特类药物等。
03
饮食调整与营养治疗原则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降低血脂水平。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等。
按摩治疗
02
按摩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速脂肪代谢,有助于降低血脂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推、拿、按、摩等。
中医技术辅助治疗的效果
03
针灸、按摩等中医技术辅助治疗在降低血脂方面具有一定的效
果,但需要长期坚持。
其他非药物手段推荐
饮食调整
饮食是控制血脂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患者减少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健康食 品的摄入。
有利于控制血脂水平。
心理干预的方法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 心理教育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变 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提
高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干预的效果
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可以显著降 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心血管
健康状况。
针灸、按摩等中医技术辅助治疗
针灸治疗
01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代谢,从而
副作用防范和处理方法
肝损害防范
在使用药物治疗前,应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评估。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谨慎选择药 物并调整剂量。同时,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肝损害。
肌肉毒性防范
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肌肉毒性反应,表现为肌痛、肌无力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询问 患者是否有肌肉不适的症状,并定期监测肌酸激酶水平。对于出现肌肉毒性反应的患者, 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高脂血症ppt课件

高脂血症ppt课件
➢ LDL-C是降脂首要目标,越高危的人群越需强化干预 ➢ LDL-C没有“正常值”,证据范围内“越低越好” ➢ 降低LDL-C的基石是他汀类药物 ➢ 降脂治疗的靶目标因危险分层而不同(6-3-0-7) ➢ 极高危患者必须选择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方能实现LDL-C降
至70mg/dL或降幅>50% ➢ 降脂治疗要关注用药安全性(肝酶(AST/ALT)超过正常上限3倍、肌
11
治疗后LDL-C水平(mg/dl)
证据范围内,LDL-C“越低越好”
>80-100 >60-80 >40-60 ≤40
危险比例
对照 0.80(0.59,1.07) 0.67(0.50,0.92) 0.61(0.40,0.91)
越低越好
J Am Coll Cardiol 2005;46:1411– 6 12
TC≥5.18 (200)
LDL-C≥3.37 (130)
TC≥4.14 (160)
LDL-C≥2.59 (100)
TC≥3.11 (120)
LDL-C≥1.81 (70)
药物治疗开始
TC≥6.99 (270)
LDL-C≥4.92 (190)
TC≥6.22 (240)
LDL-C≥4.14 (160)
酶超过正常上限5 倍应暂停服药)
降脂达标 任重道远!
26
ACTIVE基层医师培训项目指定培训教材
强化降脂 保护心脑
1
血脂是血浆内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血脂的“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H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乳糜微粒(CM)

高脂血症PPT演示课件

高脂血症PPT演示课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被称为“好”胆固醇,因为它 有助于从组织中移除胆固醇并 将其转运至肝脏进行代谢。低 水平HDL-C与心血管疾病风险 增加相关。
风险分层评估方法
根据血脂水平
根据血脂异常严重程度进行分层 ,如轻度、中度和重度升高。
根据合并危险因素
综合考虑年龄、性别、吸烟、高 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心血管危险 因素,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风险
定期检查与随访
定期进行血脂、血糖、血压等相关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
疾病知识普及
向患者详细解释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 疗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教育患者采取低脂、低糖、高纤维的健康饮食,增加体育锻炼,保 持合理体重,戒烟限酒等,以降低血脂水平。
最新研究进展介绍
1 2
遗传因素研究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 高脂血症相关基因被发现,为疾病的预测和治疗 提供了新的思路。
药物治疗进展
针对高脂血症的药物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新型降 脂药物不断涌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3
非药物治疗研究
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干预如饮食调整、 运动锻炼等也被证实对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的治疗 效果。
家属参与和支持重要性
家属教育
01
对家属进行高脂血症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
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家属心理支持
02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增强治疗信心。
家属参与护理
03
指导家属参与患者的饮食、运动等日常护理工作,共同促进患

高血脂ppt课件全篇

高血脂ppt课件全篇
.
祸从天降!刘先生突发脑血栓
刘先生有喝酒、抽烟、大吃大喝的习 惯,但他身体一直很好,很少和医院 打交道。有一天在晨起洗漱中突然右 半身活动不灵,口齿不清,急送医院 诊断为脑血栓,化验发现血胆固醇高, 医生说他突然发病与长期高胆固醇血 症有关
.
其实不幸是可以避免的
从现在开始, 关注高血脂、防患于未然
.
患病率高,未受重视
我国现有1.6亿高血脂患者,但很多人并 未重视
.
关注高血脂
.
忽视高血脂,老王大面积心梗
老王5年前体检时发现血脂高,医生建 议他服用降脂药,但老王未感觉不适, 拒绝服药。几天前突发大面积心肌梗 死,紧急住院抢救才保住了生命。医 生说如果当时有效控制高血脂,有可 能避免这次事件,老王追悔莫及。
【不良反应】 腹痛,便秘,胃肠胀气,
疲乏无力,头痛。罕见肝炎及过敏反应
.
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和脑卒中 的防治。
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水平轻到中度升 高,始服剂量5mg,如需调整剂量需间隔 4周以上。最大剂量80mg晚间顿服。当 LDL-C 降 至 75mg/dl ( 1.94mmol/L ) 或 TC降至140mgt/dl(3.60mmol/L)时,应减 量。
关注血脂
.
高脂血症
危害 原因 监测 治疗 生活方式
.
高血脂的分类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 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 <1.70毫摩尔/升。(2.8-6)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 醇<5.72毫摩尔/升。(0.56-1.7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 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有Hale Waihona Puke 瘤或黄疣者;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接受血管成形术或冠脉搭桥术(CABG)
的患者;
患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长期口服避 孕药或应用激素治疗者
40岁以上的男性以及绝经期后的女性 也应该接受血脂检查,建议每年检查一 次。
建议成人每天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累 计时间不低于30分钟,可以分成几个小 段来完成;对心脏最有益的锻炼方式包 括走路、跑步、溜冰、游泳、划船、骑 自行车。除了有规律的锻炼,每天还应 该尽量增加活动量:如尽量步行代替坐 车,工作间歇适当运动,多做家务。
谢 谢
少数病人可出现黄色瘤,就是皮肤 上出现质地柔软的,黄色、棕色或 桔黄色的结节、斑块或丘疹状的隆 起,在眼睑、手掌-手指的皱褶处, 肘、膝、指关节等四肢伸侧及肌腱 处多见。对血脂异常最有帮助的检 查是抽血化验。
已患冠心病、脑血管或周围动脉粥样硬 化者;
高血压病、糖尿病、腹主动脉瘤、肥胖、 吸烟者;
无论哪一型高脂蛋白血症,饮食治疗 是首要的基本治疗措施,应长期坚持 下去。脂肪中含有的热量是碳水化合 物和蛋白质的两倍,所以应该限制所 有脂肪的摄入量。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减少脂肪的摄入:
尽量不吃煎炸食物 食物中尽量少放油
尽量用低脂或不含脂肪的食物代替 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注意阅读食品包装上所印的成份含 量
每周吃蛋黄不超过3个,可以多吃 蛋白,因为蛋白中不含胆固醇
每天进食的肉类不超过75g,应选 择瘦猪、羊、家禽肉去皮、牛肉、 鱼,烹饪时应该用煮、烤代替煎、 炸,这样可以去掉一部分脂肪。不
吃肥肉、禽肉皮、加工肉制品(肉 肠类)、鱼籽、鲍鱼,不吃动物内 脏:肝、脑、肾、肺、胃、肠。
尽量改为喝脱脂牛奶,用植物油代替黄 油,不吃奶油蛋糕、巧克力、雪糕。增 加淀粉和纤维素的摄入。
抽血前12-14小时禁食任何事物 (可少量饮水)
取血前2周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取血前24小时内不饮酒,不作剧烈 运动。
除了调节血脂药物外,取血前最好停止 应用其他影响血脂的药物,如避孕药、 某些降血压药、激素等数天或数周,否 则应记录用药情况。
除卧床的患者外,一律静坐5分钟后取 血。
由于血脂在体内变动较大,理想的做法 是测2-3次(间隔1周),取平均值。
此外,血脂异常常与高血压、 冠心病、糖尿病伴随存在。血 脂异常亦可诱发胆结石、胰腺 炎,加重肝火,导致男性性功 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
目前我国对血脂异常的控制状 况极不理想,与我国“血脂异 常防治建议”的要求相差甚远。 长此下去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的 心血管病防治工作
(1)获得性(即外源性)因素:包 括高脂肪饮食、体重增加、年龄增 加、雌激素缺乏、某些药物(如美 多心安一类的β受体阻滞剂、双氢 克尿噻等噻嗪类利尿剂)以及喜欢 吃甜食、吸烟、缺乏运动等不良的 生活习惯。
新鲜水果和蔬菜,全麦面包,谷类,豆 类含脂肪量低,不含胆固醇,富含淀粉 和食用性纤维。
多吃可溶性纤维,如燕麦、干的豆类、 干果等。这些食物可以通过组织调整体 内胆固醇代谢,降低血胆固醇水平。
如果体重超重,那么减轻体重是降低胆固醇
的重要举措。减重主要通过减少热量的摄入 和增加消耗。
有规律的锻炼可以降低LDL-C,升高HDL-C: 只要没有患必须限制运动的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重点是改 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 康的生活方式。重点内容是合 理安排膳食、坚持适当运动、 改变不良行为和保持平和心态 四个方面。
膳食中摄入过量油脂、身体肥胖、运动 过少、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高脂 血症的危险因素。高血脂是造成人体动 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 以及周围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主要 危险因素,对人们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危 害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血清总胆固醇水 平升高1%,冠心病危险增加2%。 如果血脂过多,容易在血管壁上沉 积,逐渐形成小的“斑块”,即引 起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 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 变慢,严重时血流中断。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会引 起冠心病,严重时发生心肌梗塞; 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发生 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或肾 梗死、肾功能衰竭;如果发生在下 肢,就引起趾端缺血,出现间歇性 跛行或趾端坏死等。
(2)基因缺陷 (3)系统性疾病:糖尿病、甲
状腺机能减退、胆道阻塞、肾
病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多发性骨髓瘤等
由于血脂异常的发病是一个慢 性过程,轻度血脂异常通常没 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有 症状不等于血脂正常。
血脂异常长期存在或较重时会加速 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因而可能会 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 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 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 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 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