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国旗礼仪优秀教案全面.doc
《升国旗》详细教案
![《升国旗》详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86944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5.png)
《升国旗》详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旗的基本知识,知道国旗的设计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3. 让学生掌握升国旗的正确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国旗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难点:让学生掌握升国旗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国旗、升国旗设备(如旗杆)。
2. 学生准备校服,佩戴红领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国旗,引导学生说出国旗的名称,并简要介绍国旗的设计意义。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国旗的基本知识,包括国旗的设计意义、颜色、图案等。
3. 实践操作:教师演示升国旗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纠正升国旗的不规范动作。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国旗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观察升国旗的场景,写一篇感悟文章。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国旗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设计意义、颜色、图案等。
2.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升国旗时的态度和情感表现,判断是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3.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升国旗的规范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国旗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2.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教师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程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升旗仪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升国旗的过程和意义。
2. 开展国旗知识竞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国旗知识的兴趣。
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一个课时内完成。
2. 课后实践活动可在下一节课进行。
十、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国旗、升国旗设备(如旗杆)。
2. 学生准备校服,佩戴红领巾。
3. 教学课件、教案、作业模板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这是教学的核心目标,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逐渐培养和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感。
升旗礼仪教案
![升旗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0a120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e.png)
升旗礼仪教案升旗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升旗仪式的意义和目的;2. 掌握升旗仪式的基本步骤和动作;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升旗仪式的意义和目的;2. 升旗仪式的基本步骤和动作;3. 升旗仪式的讲解和演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升旗仪式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学生思考升旗仪式对培养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
2. 讲解:分别讲解升旗仪式的基本步骤和动作。
(1) 报告:校旗升起前,由一名学生代表报告,向学生们宣布升旗仪式的开始。
(2) 集合:全体学生集合到指定地点,排好队伍。
(3) 引领:升旗仪式由升旗手和升旗手的背后两名学生组成,升旗手后面是国旗母奶掌旗手和学校旗母奶,他们应站在前半个校外进或校外出的参加典礼。
(4) 进场:升旗手第一个进场,步伐挺正,目光望远,升旗手站到指定的位置。
(5) 升旗:抬起右手持旗杆,以均匀的速度抬起国旗,同时强调做到左手未松开,右手未放杆顶,保持右脚站稳,以保证升旗的整齐迅速。
(6) 唱国歌:升旗手将国旗升到位后,学生们一起高唱国歌。
(7) 敬礼、鞠躬:升旗手对升旗母奶掌旗手和学校旗母奶进行敬礼和鞠躬。
(8) 完成:升旗仪式完成后,学生们返回教室。
3. 操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担任升旗手,其他学生担任观察员。
进行升旗仪式的操练,帮助学生掌握升旗的基本步骤和动作。
4. 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升旗动作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升旗仪式。
5. 演示:选几个学生进行升旗仪式的演示,并给予评价和表扬。
6. 小结:总结升旗仪式的基本步骤和动作,复习学生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升旗仪式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基本步骤和动作。
2. 操练训练:通过分组操练的方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升旗的基本步骤和动作。
3. 观摩演示:通过演示的方式,展示升旗仪式的正确动作和流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中班礼仪教案升国旗
![中班礼仪教案升国旗](https://img.taocdn.com/s3/m/d983e1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b.png)
中班礼仪教案升国旗教案标题:中班礼仪教案-升国旗目标:1. 了解升国旗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习正确的升国旗姿势和礼仪。
3. 培养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准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2. 升旗仪式录像或图片。
3. 升旗仪式音乐。
4. 班级规则和纪律要求。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展示国旗,并解释国旗的意义和象征。
2. 引导学生讨论国旗的颜色、形状和图案。
主体:1. 观看升旗仪式录像或展示升旗仪式图片,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升旗仪式。
2. 讲解升旗仪式的步骤和要求,如整齐列队、肃立、目视前方等。
3. 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升旗仪式,分角色进行练习,包括升旗手、护旗手和队列队员。
4. 强调升旗仪式的庄重性和严肃性,要求学生保持安静、肃立、注视国旗。
活动:1. 进行班级升旗仪式,学生轮流担任升旗手、护旗手和队列队员。
2. 播放升旗仪式音乐,增加仪式感。
3. 鼓励学生在升旗仪式中表现出爱国情感,如唱国歌、高呼口号等。
总结:1. 回顾升旗仪式的步骤和要求。
2. 强调升旗仪式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和维护班级的各项规则和纪律。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升旗仪式,让他们亲身感受真实的升旗仪式。
2. 鼓励学生制作国旗手工艺品,如折纸国旗、画国旗等。
3. 组织学生参与班级或学校的爱国主题活动,如国旗下讲话、国旗下诵读等。
评估:观察学生在升旗仪式中的表现,包括姿势、动作是否正确、是否保持肃静等。
根据观察记录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礼仪升国旗教案范文
![礼仪升国旗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22f7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3.png)
一、礼仪升国旗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一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旗的基本知识,知道升国旗的礼仪。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国旗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国旗的基本知识,学会升国旗的礼仪。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国旗的情感。
六、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国旗,引导学生认识国旗,了解国旗的基本知识。
2. 讲解升国旗的礼仪教师讲解升国旗的礼仪,包括升国旗的时间、地点、仪式等。
3. 示范升国旗的礼仪教师进行升国旗的礼仪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升国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升国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升国旗的练习,掌握升国旗的技巧。
5. 总结与拓展八、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升国旗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九、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升国旗实践,评价学生对升国旗礼仪的掌握程度。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升国旗的礼仪,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十一、教学内容:1. 国旗的基本知识2. 升国旗的礼仪3. 升国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4. 热爱祖国,尊重国旗的重要性十二、教学资源:1. 国旗道具2. 教学PPT十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出示国旗,引导学生认识国旗。
2. 讲解国旗的基本知识,包括国旗的由来、设计意义等。
3. 讲解升国旗的礼仪,包括升国旗的时间、地点、仪式等。
4. 示范升国旗的礼仪,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升国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5. 学生练习升国旗,教师指导。
6. 总结与拓展,强调尊重国旗、热爱祖国的重要性。
十四、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国旗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示范升国旗的礼仪时,要力求准确、规范,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3. 学生在练习升国旗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掌握升国旗的技巧。
十五、教学延伸:六、教学内容:1. 升国旗时的姿势与表情2. 升国旗仪式的注意事项3. 国旗的正确悬挂方式4. 国旗的保养与维护七、教学目标:2. 使学生了解升国旗仪式的注意事项,确保升国旗仪式的庄严与神圣。
升旗礼仪教案
![升旗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ca976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1.png)
升旗礼仪教案主题:升旗礼仪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1个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升旗的意义和作用。
2. 学习升旗礼仪的基本步骤和动作。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彩色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升旗仪式。
2. 小国旗。
3. 音乐播放器。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通过展示彩色图片或播放升旗仪式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升旗的兴趣和好奇。
教师可以简单地问学生:“你们知道升旗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我们要升旗?”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升旗的意义和作用。
Step 2:学习升旗礼仪的基本步骤(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升旗礼仪的基本步骤,包括:a. 护卫队整齐列队。
b. 音乐响起,升旗手抬起国旗,由旗杆下方向上抛起。
c. 全体师生行注目礼。
d. 升旗手将国旗迅速缓慢地扯向旗杆顶端,固定好。
e. 升旗手放手后行敬礼。
f. 音乐停止后,全体师生恢复正常姿势。
2. 教师可通过示范和模拟情境让学生逐步学习上述步骤的动作,注意指导学生站立端正、行动整齐划一。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辅导。
Step 3:实际操作和小结(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担任升旗手,其他成员负责行注目礼和敬礼。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进行升旗仪式的模拟。
3. 学生完成升旗仪式后,进行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升旗礼仪的基本步骤和动作。
引导学生思考升旗的意义和重要性。
Step 4:反思与延伸(5分钟)请学生对升旗仪式进行反思,讨论提高仪式水平和自己的表现方式。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升旗仪式的差异和共同点,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Step 5:课程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升旗的意义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与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升旗礼仪。
教学扩展:1.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升旗的过程和感受。
2. 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升国旗礼仪制度教案
![升国旗礼仪制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93f93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4.png)
升国旗礼仪制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国旗礼仪制度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3. 使学生掌握升国旗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升国旗的意义2. 升国旗礼仪制度的基本要求3. 升国旗的基本步骤4. 升国旗时的礼仪注意事项5. 升国旗仪式的组织与实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升国旗礼仪制度的基本知识,升国旗的基本步骤。
2. 教学难点:升国旗时的礼仪注意事项,升国旗仪式的组织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升国旗礼仪制度的基本知识和升国旗的基本步骤。
2. 演示法:演示升国旗的礼仪动作和步骤。
3. 练习法:分组练习升国旗礼仪动作和步骤。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升国旗音响设备、国旗、升旗台。
2. 场地:开阔的场地,便于学生集合和升旗。
【教学活动】1. 导入:讲解升国旗的意义和升国旗礼仪制度的基本要求。
2. 新课内容:讲解升国旗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示范演示:演示升国旗的礼仪动作和步骤。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升国旗礼仪动作和步骤。
5. 总结讲解:升国旗仪式的组织与实施,强调升国旗时的礼仪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升国旗礼仪制度。
在练习环节,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总结讲解环节,确保学生理解升国旗仪式的组织与实施,以及升国旗时的礼仪注意事项。
六、教学活动1. 情景模拟:模拟升国旗仪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升国旗的庄严与神圣。
2.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升国旗时的感受和体会。
3. 问题解答:针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4. 视频观看:观看升国旗仪式的视频,进一步了解升国旗礼仪制度。
5. 实践操作:学生在升旗台上进行升国旗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七、教学内容1. 升国旗仪式的程序和步骤:了解升国旗仪式的程序和步骤,包括集合、列队、升旗、唱国歌等。
升旗礼仪教案
![升旗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4f963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b.png)
升旗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升旗礼仪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升旗仪式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掌握升旗礼仪的基本要素,包括动作、姿势和配合。
3.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4. 提高学生的仪容仪表和礼仪修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和马克笔。
2. 红旗、旗杆和升旗台。
3. 视频素材:升旗仪式实例。
4. 学生手册或资料,用于记录学生作业。
5. 播放背景音乐:国歌。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解释升旗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2. 播放国歌,让学生齐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主体:步骤一:升旗动作和姿势的讲解1. 使用PPT或白板向学生展示升旗动作的图像,解释每个动作的含义和要点。
2. 强调学生在升旗时的整齐划一,正直挺拔的姿势。
步骤二:升旗队伍的组织和配合1. 组织学生形成升旗队伍,指派不同的职责,包括护旗手、升旗手、降旗手等。
2. 强调队伍的整齐划一和默契配合,通过反复练习确保升旗仪式的规范性。
步骤三:学生参与升旗仪式1. 安排不同学生参与实际升旗仪式。
2. 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步骤四:升旗礼仪的实地实践1. 安排学生前往学校升旗台参加升旗仪式。
2. 观摩其他学校或机构的升旗仪式,拓宽学生的视野。
总结:1. 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的方式,总结升旗礼仪的重要性和学到的经验。
2. 强调下一次升旗礼仪的改进方向,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回顾本次升旗礼仪的学习过程和感受,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1. 邀请升旗仪式组织者或军人来校,与学生分享升旗仪式的背后故事和意义。
2.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升国旗》(教案)
![《升国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f9a76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7.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爱国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5.教学评价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和情感态度方面都有所提高。但我也认识到,评价学生的表现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表现,还要关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的跟踪评价,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表现,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国旗的基本概念、设计元素的意义以及升国旗的礼仪。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爱国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爱国之情。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分组练习,互相监督,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情感态度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引导。
举例:通过讲述国旗背后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在升国旗仪式中自然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
(4)实践活动中的协作与组织:在参与升国旗仪式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协作和组织能力,这是教学难点,教师需提前做好分组、指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提升道德修养:在升国旗仪式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操,提升道德修养。
4.增进社会参与:通过参与升国旗仪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进社会参与和责任感。
《升国旗》详细教案
![《升国旗》详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c0ca5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8.png)
《升国旗》详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旗的基本知识和升国旗的仪式,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国旗的尊重和爱护,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国旗的基本知识:国旗的定义、设计、历史、象征意义等。
2. 升国旗的仪式:升国旗的步骤、注意事项、仪式的意义等。
三、教学重点:1. 国旗的基本知识和升国旗的仪式。
2.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
四、教学难点:1. 升国旗的仪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国旗的基本知识和升国旗的仪式。
2.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第一章:国旗的基本知识1.1 介绍国旗的定义: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1.2 介绍国旗的设计:国旗的设计通常包含红、蓝、黄、绿等颜色,以及星星、月亮、太阳等图案。
1.3 介绍国旗的历史:国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不同国家的国旗设计也受到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1.4 介绍国旗的象征意义:国旗的象征意义丰富多样,可以代表国家的荣誉、民族的精神、国家的信仰等。
第二章:升国旗的仪式2.1 介绍升国旗的步骤:升国旗的步骤包括准备、升旗、敬礼、降旗等。
2.2 介绍升国旗的注意事项:升国旗时要注意动作规范、严肃认真,不得有任何不符合仪式要求的行为。
2.3 介绍升国旗仪式的意义:升国旗仪式是表达对国家的尊重和爱戴的重要方式,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3.1 观察国旗:让学生观察国旗的图案和颜色,思考国旗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3.2 讨论国旗:让学生分组讨论国旗的设计和历史,分享对国旗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3.3 制作国旗:让学生动手制作国旗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
升国旗礼仪规范教案
![升国旗礼仪规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7615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d.png)
升国旗礼仪规范教案教案标题:升国旗礼仪规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升国旗的意义和重要性;2. 掌握升国旗的基本礼仪规范;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升国旗的意义和重要性的介绍;2. 升国旗的基本礼仪规范的讲解;3. 实践升国旗礼仪。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升国旗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升国旗礼仪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详细讲解升国旗的基本礼仪规范,包括:- 升旗手应穿戴整齐、端正站立;- 升旗手应面向国旗,右手握拳,手心向内,手臂自然下垂;- 升旗手应在升旗仪式开始前,进行身体热身活动;- 升旗手应保持肃立不动,不得说话、跳跃或嬉戏;- 升旗手应在升旗仪式结束后,整齐有序地离开升旗台。
b. 强调升国旗礼仪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升旗手是全校师生的代表,需要严格遵守礼仪规范,展示良好的形象。
3. 实践操作(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升国旗礼仪的实践操作,包括:a.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担任升旗手和升旗仪式观察员;b. 升旗手按照讲解的礼仪规范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员进行观察并记录;c. 实践结束后,观察员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回顾升国旗礼仪的基本规范,总结实践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强调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升国旗礼仪的心得体会,包括对升国旗的理解、对礼仪规范的重视以及自己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和作业内容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进一步完善教案和教学方法。
以上是一份关于升国旗礼仪规范教案的基本框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通过规范的升国旗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公民意识。
《升国旗》教案
![《升国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fb605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6.png)
《升国旗》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旗的基本知识和升国旗的仪式,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3. 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国旗的基本知识:国旗的起源、设计、颜色、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2. 升国旗的仪式:升国旗的步骤、注意事项及礼仪。
3. 国旗故事:介绍一些与国旗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感人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旗的基本知识、升国旗的仪式及国旗故事。
2. 教学难点:升国旗的仪式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旗的基本知识、升国旗的仪式及国旗故事。
2. 示范法:演示升国旗的仪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升国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升国旗的仪式及国旗故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国旗、升国旗仪器、PPT等。
2. 场地:学校操场或教室。
3. 组织: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好升国旗的仪器和场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国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国旗的基本知识:介绍国旗的起源、设计、颜色、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3. 演示升国旗的仪式:实地演示升国旗的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升国旗的仪式。
4. 讲解升国旗的注意事项:讲解升国旗时的礼仪和注意事项,如立正、行注目礼等。
5. 分享国旗故事:讲述一些与国旗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感人故事,如国旗的设计者、国旗的诞生等。
6.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国旗的认识和感受,以及升国旗时的荣誉感。
7. 总结提升:强调国旗的象征意义和国家荣誉,引导学生尊敬国旗,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
八、课堂练习:1. 请学生简要描述国旗的基本知识。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升国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请学生分享一个关于国旗的故事。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升国旗的仪式,记录下升国旗的步骤和自己的感受。
2. 家长参与评价:请家长了解学生对国旗的认识和尊敬程度,给予评价和建议。
升国旗礼仪教案
![升国旗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410d5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9.png)
升国旗礼仪教案升国旗礼仪教案升国旗礼仪教案1活动目标:1、萌发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2、升旗时,脱帽行注目礼,眼睛看着国旗,严肃不嬉笑。
(重点)3、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中能依照升旗礼仪严格要求自己。
(难点)活动准备:课件;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一、导入。
通过让幼儿讲述自己在幼儿园升旗的时候是怎样做的为切入点,从而引出今天“升旗礼仪”的主题。
提问:“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每周一的早上我们都要参加的集体活动是什么?你是怎样做的?”二、展开。
1、图片展示,为幼儿讲述升旗礼仪。
(1)向幼儿展示小学生升旗仪式中不同阶段的图片,让幼儿观察他们是怎样做的。
提问:“他们在做什么?你和他们做的一样吗?他们是怎样做的?”(2)向幼儿讲述升旗礼仪。
指导语:“小朋友们,你们从哥哥姐姐升旗仪式中学到了什么?”小结:升旗时,脱帽行注目礼,眼睛看着国旗,严肃不嬉笑。
2、听国歌,观看升旗。
通过放国歌,与幼儿一起模拟升旗仪式,鼓励幼儿按照升旗礼仪要求自己。
三、结束。
活动延伸:坚持参加幼儿园的升旗仪式,在升旗中能按照升旗礼仪去做。
升国旗礼仪教案2设计思路1、通过多媒体、网络助学,丰富学生的认知。
有意地让学生自己去查找与国旗、国徽有关的信息资料,让学生多途径的获取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2、安排有序的活动,在体验中学会行为规范,培养爱国情感。
借助看、说、想、议、做、演等活动,让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及道德行为实践能力等。
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学会主动调用情感体验,引发对国旗、国徽的尊敬、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培养爱国情感。
行为与习惯:喜爱并积极参加学习交流活动,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并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升旗仪式上做到肃静、立正站好、会行注目礼。
知识与技能:用彩笔为国旗涂色,了解国旗、国徽的基本特征,了解升旗仪式和升旗仪式时的行为规范。
关注有关国旗、国徽的其他资料,尝试对信息进行整理,培养学生发现新鲜事、探索新鲜事的意识和能力。
升国旗礼仪教案范文
![升国旗礼仪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fa8e2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b.png)
升国旗礼仪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国旗的意义和礼仪,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2. 培养学生遵守升国旗礼仪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3. 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国家象征,热爱祖国,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教学内容:1. 升国旗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2. 升国旗礼仪:学习升国旗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国旗知识:了解国旗的设计、历史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升国旗的意义、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升国旗的意义、礼仪和国旗知识。
2. 演示法:演示升国旗的步骤,让学生直观学习。
3. 实践操作法:分组练习升国旗,让学生亲身体验。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升国旗的意义和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国旗、升国旗设备(如旗杆)、教学PPT。
2. 场地:学校操场或教室。
3. 辅助材料:升国旗操作手册、国旗知识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升国旗的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国家象征。
2. 新课导入:介绍升国旗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知识讲解:讲解国旗的设计、历史和象征意义。
4. 实践操作:分组练习升国旗,教师点评指导。
七、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升国旗意义的感悟文章。
2. 调查家庭成员对国旗的认识和尊重程度,提出改进建议。
3. 结合升国旗礼仪,自觉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做到尊敬国旗。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升国旗意义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 学生遵守升国旗礼仪的情况。
3. 学生实践操作升国旗的熟练程度。
4. 学生对国旗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国旗制作厂,了解国旗制作过程。
2. 开展国旗知识竞答活动,增强学生对国旗的了解。
3. 邀请军人或升旗手来校讲座,分享升旗经验和感受。
十、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 加强自身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礼仪升国旗教案
![礼仪升国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7f30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7.png)
礼仪升国旗教案教案标题:礼仪升国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升国旗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升国旗的基本礼仪和程序。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升国旗的意义和重要性a. 国旗象征国家的统一和独立,是国家的象征。
b. 升国旗是对祖国的敬意和爱国情感的表达。
c. 升国旗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纪律意识的重要方式。
2. 升国旗的基本礼仪和程序a. 队伍整齐划一,站好队姿。
b. 声音响亮、整齐地高喊:“起立,敬礼!”c. 国旗护卫队员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国旗升起。
d. 国旗升起时,全体师生行注目礼。
e. 国旗升起后,全体师生高唱国歌。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国旗的形象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升国旗的兴趣和重视程度。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升国旗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
b. 详细解释升国旗的基本礼仪和程序,强调队伍整齐、声音响亮等要点。
3. 模拟演练(20分钟)a. 分角色进行模拟演练,包括队伍整理、高喊口令、护送国旗、行注目礼和高唱国歌等环节。
b. 指导学生注意细节,如站姿、步伐、声音等。
4. 实际操作(15分钟)a. 在校园内选定升旗点,由学生轮流担任升旗手和护卫队员。
b. 教师和其他学生观摩并进行评价,指导学生改进和完善。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总结升国旗的意义和基本礼仪。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弘扬升国旗的精神。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包括站姿、步伐、声音等方面。
2. 学生对升国旗意义和基本礼仪的理解和描述。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升旗仪式,亲身感受和参与。
2. 开展相关主题班会或小组讨论,深化对升国旗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资源:1. 国旗、升旗台等实物。
2. 录音设备或音响设备,播放国歌。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讲解、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升国旗的意义和基本礼仪。
文明礼仪升国旗教案
![文明礼仪升国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15129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8.png)
一、教案名称:文明礼仪升国旗教案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国旗的礼仪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养成尊敬国旗、国歌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内容:1. 升国旗的礼仪。
2. 升国旗的意义。
3. 文明礼仪在升国旗过程中的体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升国旗的礼仪和意义,引发学生对升国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升国旗的礼仪,包括立正、行注目礼、唱国歌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升国旗的正确方式。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升国旗过程中的文明礼仪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文明礼仪在升国旗过程中的重要性。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升国旗过程中体现文明礼仪,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升国旗过程中的文明礼仪要求,强调尊敬国旗、国歌的重要性。
6. 实践演练:学生分组进行升国旗演练,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纠正不规范的行为。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在升国旗过程中要注重文明礼仪。
8.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升国旗演练,家长点评学生的表现,培养学生在家庭中尊敬国旗的良好习惯。
9.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升国旗演练,评价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的掌握程度。
10. 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尊敬国旗、注重文明礼仪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讲解升国旗的礼仪和意义。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展示升国旗过程中的文明礼仪实例。
3.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观点和体会。
4. 利用实践演练法,提高学生升国旗的规范性。
5. 运用家庭教育法,加强学生在家庭中尊敬国旗的良好习惯。
七、教学资源:1. 升国旗礼仪图片。
2. 升国旗相关视频资料。
3. 国旗、国歌知识介绍。
4.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升国旗过程中能够专注听讲,避免分心。
升旗礼仪教案
![升旗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24ac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3.png)
升旗礼仪教案升旗礼仪教案升旗礼仪是一种庄重而庄重的仪式,通常在学校、军队和其他公共场合进行。
它旨在向国旗致敬,展示对国家的尊重和忠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升旗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一份完整的升旗礼仪教案。
第一部分:升旗礼仪的重要性升旗礼仪是一种重要的仪式,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通过参与升旗仪式,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并感受到对国家的责任和自豪。
此外,升旗礼仪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在升旗仪式中,每个人都需要按照规定的步骤和动作进行。
第二部分:设计升旗礼仪教案的步骤1.确定目标和目标:在设计升旗礼仪教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目标。
这可以包括学生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学习正确的升旗礼仪动作,以及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2.了解升旗礼仪的基本要素:在设计教案之前,教师需要对升旗礼仪的基本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这包括升旗队的组成、升旗仪式的步骤、升旗仪式的标准动作等。
3.制定教学计划:根据目标和要素,制定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这可以包括教学活动、教学资源、评估方法等。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来介绍升旗礼仪的基本要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升旗仪式。
4.教学实施:根据教学计划,教师可以开始实施教学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积极表现和提出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5.评估和反馈: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这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作业或考试来完成。
通过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三部分:其他考虑因素除了上述步骤外,设计升旗礼仪教案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例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来确定教学内容和难度。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在进行升旗仪式时不会受伤。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升旗礼仪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
初中升旗礼仪教案
![初中升旗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5c1c2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0.png)
初中升旗礼仪教案1. 增强学生对国旗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使学生了解升旗礼仪的具体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升旗礼仪的基本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升旗过程中保持严肃、庄重的态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升旗礼仪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
2. 示范法:演示升旗礼仪的具体操作步骤。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升旗过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内容1. 国旗的知识:介绍国旗的起源、意义和设计特点。
2. 升旗礼仪的要求:队列整齐、安静、脱帽、行注目礼等。
3. 升旗仪式的步骤:出旗、升旗、唱国歌、敬礼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国旗的知识,引导学生产生对国旗的敬仰之情。
2. 讲解升旗礼仪的要求,让学生了解具体操作步骤。
3. 演示升旗礼仪,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升旗过程。
4. 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升旗过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5.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升旗礼仪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升旗礼仪的基本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实践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纠正不规范的行为。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升旗礼仪水平,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国旗的敬仰之情是否增强。
2. 学生是否了解升旗礼仪的具体要求。
3. 学生在升旗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严肃、庄重的态度。
八、教学资源1. 国旗图片:用于展示国旗的样式。
2. 升旗礼仪视频:用于演示升旗过程。
九、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十、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国旗的重要性。
2.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示范,以自身的行为引导学生。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升旗礼仪习惯。
4. 教师要定期组织升旗仪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升旗礼仪水平。
升旗礼仪教案
![升旗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bb52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a.png)
升旗礼仪教案一、引言升旗礼仪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纪律意识,还能传递学校的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
为了确保升旗仪式的规范和庄重性,制定本升旗礼仪教案,以提供教师和学生参考,确保升旗仪式的顺利进行。
二、目标通过升旗仪式的教学,学生应能够:1.了解升旗仪式的含义和意义;2.掌握正确的升旗动作和礼仪流程;3.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准备工作1.确保国旗及其他相关装备的完好性。
2.事先制定好学生升旗的轮值表。
3.为学生提供相关背景知识的教学资源,如介绍国旗的历史和象征含义等。
四、教学过程1.开篇导入通过一段简短的话语引起学生对升旗仪式的兴趣,并激发他们了解的欲望。
可以用实例引用,比如“在前几天的奥运会开幕式上,你们听过了升旗仪式吧?那场升旗仪式是怎样进行的呢?”2.认识国旗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国旗,向学生介绍国旗的起源、设计和色彩的象征意义等。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他们对国旗的第一印象。
3.升旗仪式的意义向学生阐述升旗仪式的重要意义。
可以分别从爱国主义、纪律意识和校园荣誉感等方面进行讲解,并配以相关的故事或例子,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升旗仪式的意义和作用。
4.升旗仪式的规定动作和礼仪流程(1)站立整齐学生按班级站成一纵队,面向国旗台。
教师提醒学生要保持整齐划一的队形。
(2)奏国旗曲在升旗仪式开始前,播放国旗曲。
学生在听到国旗曲的音乐时应立正。
(3)唱国歌学生整齐排成一队,距离国旗台适当的距离。
教师带领全体师生齐声高唱国歌。
(4)升国旗轮到学生升旗时,应由两名学生举旗。
两人合力将旗杆插入旗座,同时第三名学生拔除旗帜。
升旗过程中,两名学生应保持肃立姿势。
(5)敬礼旗杆插好后,全体师生应向国旗敬礼。
敬礼动作是,右手臂自然下垂,右手掌心向下,抬起到额头平行,与眉毛接触。
5.升旗仪式后展开活动升旗仪式结束后,可以展开一些相关活动,如“国旗知识竞赛”、“设计国旗标语”等,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升旗仪式的认知和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国旗礼仪一、教学目标1、升旗时要求学生做到队伍整齐、安静,不说笑,不打闹。
2、升旗仪式开始时要全体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
3、升旗时,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仪表要整洁大方。
4、唱国歌时声音要洪亮,态度要严肃,看清指挥,唱好节奏。
听国旗下讲话时,神情要专注,要有适时适度的鼓掌。
5、通过升国旗礼仪的教育,教育学生爱祖国,缅怀革命前辈,勤奋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能自觉做到升旗仪式开始时要全体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
三、教学难点:掌握文明礼仪习惯检查标准,形成较强的自觉纪律。
四、教学准备(升旗录像、多媒体课件、国旗、旗手)五、活动设计(重要的活动环节)(活动流程)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好吗?(播放情景录象)1、让同学们说一说,评一评:你看到了什么?解放军叔叔是怎么做的?好在哪里?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升国旗礼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升旗要注意哪些礼仪呢?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二)学习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已经参加了几次升旗仪式,谁来说说参加升旗仪式要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1、教师小结后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参加升旗仪式要做到集合时队伍整齐、安静,不说笑,不打闹。
★按学校的要求统一穿校服,仪表要整洁大方。
★升旗仪式开始时要全体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
★唱国歌时声音要洪亮,态度要严肃看清指挥,唱好节奏。
★听国旗下讲话时。
神情要专注,适时适度的鼓掌。
(三)学习礼仪要求:1 、孩子们,对照上述礼仪要求,说说你做到了哪一点?还有哪些没做好的?以后应该怎么做?2 、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随机表扬,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3、老师将同学平时参加升旗仪式的情景用DV拍了下来,现在播放出来让学生自己评一评谁做得最好,好在哪里?谁做得不够好,应该怎么做?4、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升旗仪式,比一比谁做得最好。
(四)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做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升旗仪式上都要今天这样,参加升旗仪式要做到集合时队伍整齐、安静,不说笑,不打闹。
升旗仪式开始时要全体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
唱国歌时声音要洪亮,态度要严肃看清指挥,唱好节奏。
听国旗下讲话时。
神情要专注,适时适度的鼓掌。
(五)读一读,背一背(多媒体出示)升国旗,最庄重,身肃立,情感浓。
少先队,是先锋,红领巾,飘前胸。
敬队礼,出威仪,唱国歌,展气势。
国旗红,先烈血,忆先驱,宜勤学。
爱中华,如母亲,永不改,报国心。
(六)故事启迪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以后你看到国旗该怎么做?(七)拓展:除了国旗,你还知道有哪些代表着祖国?(国徽、国歌……)(八)小结:学习也一样,要有好的习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把学习搞好,要想通过学校教育成材,就必须有一根时刻鞭挞自己的棍棒,好比一只远翔的风筝,需要有一根结实的细线牵着一样,这根棍棒是成长指挥棒。
这根“棍棒”是学校的纪律,必须所有人都遵守,才能保证我们的学习。
学习上课礼仪是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
(八)结合本班实际,老师和全班同学共同制定升旗仪式的常规要求:1 集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2 出队时要做到前后左右对齐。
3升旗时要做到挺胸收腹,双手立正,行注目礼。
4 唱国歌时要眼看指挥,声音洪亮。
(九)表演:学站军姿;学唱国歌。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守秩序守纪律的好学生,前一段时间里,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迅速地改正过来。
本学期礼仪标兵按本堂班会制定的标准评选,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做好!七、板书设计:升国旗礼仪庄严肃穆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教学反思:孩子对新中国的成立了解不深,对中国的历史也很肤浅,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国旗,是一件难事。
作为一名教师,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讲文明、懂礼仪的人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从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以来,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活动中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是啊,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文明礼仪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通过升旗礼仪的教育,使学生知道排队要做到快、静、齐。
升旗时要做到挺胸收腹,双手立正,行注目礼。
唱国歌时要眼看指挥,声音洪亮。
从而达到爱祖国,爱国旗的教育。
俗话说:“嫩枝易弯也易直”,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纠正。
在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吸取其他老师的一些好的经验,取长补短,让自己的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餐饮礼仪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中学生在校礼仪,具体细致地了解在校学生应该做到的礼仪细则,去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2、学生通过学习在校礼仪,能够指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做个社会有用之人。
重点和难点:运用礼仪指导学习和生活,学会良好的人际交往。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餐饮礼仪1、座位安排。
现在,非家家房屋坐北向南、有堂屋,也非只用方桌。
正对门的座位为上座。
主宾面门而坐,主人背门而坐。
为什么?座位在最里面,无人常走来走去,免得心神不宁;面对门口,对门内外看得清楚,心理上轻松。
(尽重让主客面向大家,不背台,心里舒畅。
)如主宾并坐,男主宾在男主人右,女主宾在女主人右。
大型公务宴请,宴厅进口放席次、坐位图。
安排引导员。
主桌叫1号桌,放在厅前方或中间,以主桌为准,其他桌次为“近高远低,右高左低”。
主桌人员最后入座。
2、主人安排一陪同人员坐末席,便于起身协助上菜,处理茶、烟、酒等临时情况。
3、入席时应向别的客人表示礼让,旁边有女士,应主动替女士拉开座椅。
4、席前,简洁交谈。
等主人举筷后再用餐,中国俗话“主不动,客不食。
”5、用筷忌讳。
春秋战国,中国人发明筷子,十六、七世纪,西方人才发明刀叉。
用筷使人手巧,训练大脑。
忌敲筷;掷筷,(随手掷在桌上);忌叉筷,交叉放,倒头,要摆在碗边、搁小盘上、筷枕上,不搁在碗上。
忌插筷,不能插在饭碗里。
忌挥筷,在盘里抄来抄去,夹着莱抖,还要防筷子打架。
忌舞筷,说话时,手拿筷子作道具,乱晃,指到别人面前。
6、上菜顺序:冷盘---主菜(热菜、大菜)---甜菜---点心---汤菜。
上菜传统习惯:“鸡不献头,鸭不献尾,鱼不献脊。
”即不把鸡头、鸭尾、鱼背朝向主宾。
7、取菜,不要夹得太多,掉在桌上。
要管好嘴巴,维护形象:吃东西时应闭着嘴,要小口,不要满口,尽量不边嚼边说话,不要把筷子整个送到嘴里了。
不要直接把骨头和鱼刺往桌上吐,用筷子取出放在小盘里。
喝汤时不要咕咕作响,汤大烫,等一下再喝,不要用嘴去吹。
8、斟酒顺序:顺时针,酒杯不能离席,若有长者、远客、贵宾应先斟,以示敬重。
斟酒时,站在客人右侧(防背侧对人),瓶口不要紧挨酒杯,也不需拿起酒杯。
(白酒可满,“浅茶满酒”。
)9、敬酒。
一是一齐敬,二是分类按主次、老幼、男女敬酒。
祝酒时,主人先举杯,杯口与双目持平,微笑点头示意。
不能(尽量不)交叉碰杯。
敬酒而不劝或少劝酒,(反对往死里劝,唯恐人家不倒。
对盲目劝酒者要回避:感情深一口吞---感情深,何必一口吞;只要感情有,什么都是酒。
)公宴,主人引导客人们交谈,不冷落任何一位入席者,调节气氛。
10、吸烟要征得在场女士同意。
中途不要随便离席。
11、席间话题,要忌讳不洁的东西,避免引起不愉快联想的事。
更不能出言不慎,伤害别人。
要谈愉快、健康、轻松的话题。
婚宴上不要谈自己、谈昨天做什么,不要偏离冲淡婚庆主题气氛。
言谈与仪态举止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中学生在校礼仪,具体细致地了解在校学生应该做到的礼仪细则,去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2、学生通过学习在校礼仪,能够指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做个社会有用之人。
重点和难点:运用礼仪指导学习和生活,学会良好的人际交往。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二)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
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
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
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
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
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
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
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
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
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
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
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
"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
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人与人之间的礼仪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2、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结合奥运精神教育学生做个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教学过程:一:主持人开场白: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文明礼仪的王国,今天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穿梭古今,尽情畅游在这文明礼仪的海洋中吧。
1. 回顾历史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连续进步、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远流长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已成为中国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