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NO2)

合集下载

试验计划表

试验计划表

表5: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考核试验项目计划表注:①本序号栏按流水号填写,同时用括号标出申请项目序号;②考核形式可选择盲样考核、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样品复测、报告验证、见证试验(操作演示);③样品来源可选择评审组提供、自备;④多场所评审的,按评审场所分别填写。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表5: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考核试验项目计划表评审地址:(多评审场所的填写)第页,共页注:①本序号栏按流水号填写,同时用括号标出申请项目序号;②考核形式可选择盲样考核、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样品复测、报告验证、见证试验(操作演示);③样品来源可选择评审组提供、自备;④多场所评审的,按评审场所分别填写。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表5:评审地址:(多评审场所的填写)第页,共页注:①本序号栏按流水号填写,同时用括号标出申请项目序号;②考核形式可选择盲样考核、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样品复测、报告验证、见证试验(操作演示);③样品来源可选择评审组提供、自备;④多场所评审的,按评审场所分别填写。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考核试验项目计划表注:①本序号栏按流水号填写,同时用括号标出申请项目序号;②考核形式可选择盲样考核、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样品复测、报告验证、见证试验(操作演示);③样品来源可选择评审组提供、自备;④多场所评审的,按评审场所分别填写。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考核试验项目计划表注:①本序号栏按流水号填写,同时用括号标出申请项目序号;②考核形式可选择盲样考核、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样品复测、报告验证、见证试验(操作演示);③样品来源可选择评审组提供、自备;④多场所评审的,按评审场所分别填写。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考核试验项目计划表注:①本序号栏按流水号填写,同时用括号标出申请项目序号;②考核形式可选择盲样考核、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样品复测、报告验证、见证试验(操作演示);③样品来源可选择评审组提供、自备;④多场所评审的,按评审场所分别填写。

微胚乳玉米乳熟期籽粒中的营养成分分析

微胚乳玉米乳熟期籽粒中的营养成分分析
l 2 一l 2 8 0 8 2
[] 卢 秉福 , 2 耿贵, 周艳丽. 食用甜菜 的开发应用 [1 J. 巾国糖料,0 82: 2 0 ()
6 - 9 7 6
[J 陈 奇. 8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 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9 3 4 19 : 7 7 [】 杨铁虹, 9 卢保华, 贾敏, 当归多糖对 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1 等. J_ 中 国药理 学通报 ,0 3 1 4: 4 ~ 5 2 0 ,9()4 8 4 1 【0 1 ]黄 玲 , 敏. 手 多糖对小 鼠免 疫功 能影 响叨. 张 佛 时珍 国医国药 ,
Ab ta t sr c :Th i urto a o o e t ft e enes we e me s r d f r t e man n ti n 1c mp n n s o h k r l r a u e o i i m mir co—e d s e m ie n o p r maz
食品研究与开发
营 养保 健
F o s a c d De eo me o d Re e r h An v lo nt
2 1 年 8月 0 1
第3 2卷第 8期
微胚乳玉米乳熟期籽粒中的营养成分分析
郝小琴 。 雷 , 高 姚鹏鹤 , 家安 , 余 吴子恺
( 广西大学 农 学院 , 广西 南宁 5 0 0 ) 3 0 5
按 N f 25 2 0 荞麦及其制 品中总黄酮含量 的测 Y F19 — 0 7《
总糖含量 高 , 富含多种营养成分 , 时作 为鲜食玉米 并 此
蒸 煮后风 味优 于一般 超甜玉米 。 中有许多材料 , 其 果皮 薄脆无渣 , 味甜 清香 , 适于作 为水果 玉米生食 。近年 很
来, 随着人们 消费水平 的提高 , 对食品 的营养 价值越来 越 重视 。微胚乳 玉米要作 为水果玉米 和鲜食 甜玉米食

GB5009系列食品卫生检验办法

GB5009系列食品卫生检验办法

GB5009系列食品卫生检验办法GBT 5009.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T 5009.2-2003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GBT 5009.3-200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4-2003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T 5009.7-85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GBT 5009.8-2003食品中蔗糖的测定GBT 5009.9-2003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 5009.10-2003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BT 5009.11-1996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2003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1996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T 5009.14-1996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GBT 5009.15-1996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GBT 5009.16-1996食品中锡的测定方法GBT 5009.17-2003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8-2003食品中氟的测定GBT 5009.19-1996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办法GBT 5009.20-1996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最的测定方法GBT 5009.21-1996粮、油、菜中西维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 5009.22- 199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的测定方法GBT 5009.23-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B2、Gl、G2的测定GBT 5009.24- 199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l与Bl的测定方法GBT 5009.25-1996食品杂色曲霉素的测定方法GBT 5009.26-2003食品中N-亚硝胺类的测定GBT 5009.27-2003食品中苯并(a)眈的测定GBT 5009.28-2003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0-2003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GBT 5009.31-2003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GBT 5009.32-2003油酯中没食了酸丙酯(PG)测定GBT 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T 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6-2003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8-2003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9-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0-2003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9-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0-2003酱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1-2003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2-2003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3-2003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4-2003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5-2003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6-2003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7-2003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8-1996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9-1996发酵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0-1996冷饮食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1-2003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2- 1996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53-1996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54-1996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5-1996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6-1996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7-1996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8-1996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9-1996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0-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61-2003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2-1996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3-2003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4-2003食品用橡胶挚片(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5-2003食品用离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66-2003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7-2003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8-2003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9-2003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0-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1-2003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2-2003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3-2003粮食中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74-2003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GBT 5009.75-2003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GBT 5009.76-2003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T 5009.77-2003食用氧化油、人造奶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8-2003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9-2003食品用橡胶管卫生检验方法GBT 5009.80-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1-2003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2-2003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GBT 5009.83-2003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GBT 5009.84-2003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l)的测定GBT 5009.85-2003食品中核黄素的测定GBT 5009.86-2003疏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和2,4-=硝基苯肼法)GBT 5009.87-2003食品中磷的测定GBT 5009.88-2003食物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GBT 5009.89-2003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T 5009.90-2003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GBT 5009.91-2003食品中钾、钠的测定GBT 5009.92-2003食品中钙的测定GBT 5009.93-2003食品中硒的测定GBT 5009.94-2003植物性食品中稀土的测定GBT 5009.95-2003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96-2003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索A的测定GBT 5009.97-2003食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5009.98-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 5009.99-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0-2003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1-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02-2003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03-2003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04-2003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5-2003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6-2003植物性食品中二氯苯醚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7-2003植物性食品中二嗪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8-2003畜禽肉中已烯雌酚的测定GBT 5009.109-2003柑桔中水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0-2003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1-2003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GBT 5009.112-2003大米和柑桔中喹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3-2003大米中杀虫环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14-2003大米中杀虫双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15-2003稻谷中二环哗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16-2003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会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5009.117-2003食用豆粕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118-2003小麦中T-2毒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GBT 5009.119-2003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GBT 5009.120-2003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GBT 5009.121-2003食品中脱氧乙酸的测定GBT 5009.122-200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l--氯乙烷的测定GBT 5009.123-2003食品中铬的测定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T 5009.125-2003 已龙6树脂及成型品中己内酰胺的测定GBT 5009.126-2003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27-2003食品包装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28-2003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GBT 5009.129-2003水果中乙氧基喹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0-2003大豆及谷物中氟磺胺草醚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1-2003植物性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2-2003食品中莠去津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3-2003粮食中绿麦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4-2003大米中禾草敌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5-2003植物性食品中灭幼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6-2003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7-2003食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38-2003食品中镍的测定GBT 5009.139-2003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40-2003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2003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T 5009.142-2003植物性食品中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3-2003蔬菜、水果、食川油中双甲脒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44-2003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5-2003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6-2003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7-2003植物性食品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8-2003植物性食品中游离棉酚的测定GBT 5009.149-2003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T 5009.150-2003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GBT 5009.151-2003食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52-2003食品包装用苯乙烯一丙烯艏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GBT 5009.153-2003檀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GBT 5009.154-2003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T 5009.155-2003大米tf.稻瘟灵残留晕的测定GBT 5009.156-2003食品削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办法通则GBT 5009.157-2003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GBT 5009.158-2003蔬菜中维生素Kl的测定GBT 5009.159-2003食品中还原犁抗坏血酸的测定GBT 5009.160-2003水果中单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1-2003动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2-2003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3-2003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测定GBT 5009.164-2003大米中丁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5-2003粮食中2,4-滴丁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6-2003食品包装用树脂及其制品的预试验GBT 5009.167-2003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氟、氯、溴离了和硝酸根、硫酸根含晕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BT 5009.168-2003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测定GBT 5009.169-2003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T 5009.170-2003保健食品中褪黑索含量的测定GBT 5009.171-2003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GBT 5009.172-2003大豆、花生、豆油、花生油中的氟乐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3-2003梨果、桔类水果中噻螨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4-2003花生、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5-2003粮食和蔬菜中2,4—滴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6-2003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7-2003大米中敌稗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8-2003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GBT 5009.179-2003火腿中三甲胺氮的测定GBT 5009.180-2003稻谷、花生仁中恶草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1-2003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T 5009.183-2003植物蛋白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4-2003粮食、蔬菜中噻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5-2003苹果和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GBT 5009.186-2003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7-2003干果(桂元、荔枝、葡萄干、柿饼)中总酸的测定GBT 5009.188-2003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GBT 5009.189-2003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T 5009.190-2003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GBT 5009.191-2003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2-2003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岁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93-2003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酮(DHEA)测定GBT 5009.194-2003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GBT 5009.195-2003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6-2003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T 5009.197-2003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98-2003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GBT 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 5009.200-2003小麦中野燕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1-2003梨中烯唑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T 5009.203-2003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中蒸发残渣的分析方法。

营养素补充剂管理规定

营养素补充剂管理规定

营养素补充剂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规范营养素补充剂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营养素补充剂是指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保健功能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

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第三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组织制定《营养素补充剂种类和用量》、《营养素补充剂化合物名单及质量要求》、《营养素补充剂名单及质量要求(婴幼儿)》、《保健食品允许使用的辅料名单》。

鼓励保健食品企业、行业协会、学会、专家等参与修订完善工作。

第四条营养素补充剂的样品试制应当连续规模化生产三批样品,生产车间和生产过程必须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

进口营养素补充剂产品应当已在中国境外生产销售一年以上,并符合中国《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及当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第五条保健食品企业应当将三批样品或者进口产品及与检验有关的资料送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应当按照企业提供的适用的检验方法对样品进行产品技术要求规定的全部检验项目的稳定性检验。

第六条营养素补充剂产品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营养素的种类和用量应当符合《营养素补充剂种类和用量》的规定。

(二)营养素的化合物种类和质量要求应当符合《营养素补充剂化合物名单及质量要求》的规定。

适宜人群为3岁以下婴幼儿的营养素补充剂,维生素、矿物质化合物种类和质量要求应当符合《营养素补充剂化合物名单及质量要求(婴幼儿类)》的规定。

从食物的可食部分提取的营养素,不得含有达到作用剂量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鼓励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国家规定的原料质量要求。

(三)辅料应当仅以满足产品工艺和质量需要或改善产品色、香、味为目的。

辅料及其用量应当符合《保健食品允许使用的辅料名单》的规定。

(四)产品主要形式为片剂、胶囊、颗粒剂、粉剂或口服液等。

固体制剂每日食用量不得超过20克,液体制剂每日食用量不得超过30毫升。

BJS201716保健食品中9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doc

BJS201716保健食品中9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doc

附件4保健食品中9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BJS 201716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保健食品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泛酸、维生素B6、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烟酸、烟酰胺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营养素补充剂类保健食品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泛酸、维生素B6、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烟酸、烟酰胺含量的测定。

2原理试样经水提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注:除非另有规定,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3.1.1甲醇:质谱级。

3.1.2甲酸:质谱级。

3.1.3氨水:含量26%。

3.1.4冰醋酸。

3.1.5 浓盐酸。

3.1.6氨水(1+5):量取100 mL 氨水(3.1.3)缓慢倒入500 mL 水中,混匀。

3.1.7 盐酸(0.01 mol/L):吸取9 mL 浓盐酸(3.1.5),溶于1000 mL 水中。

吸取该溶液50 mL,用水稀释并定容至500 mL。

3.1.8 0.1%甲酸水溶液:取甲酸1 mL用水稀释至1 000 mL,用滤膜(3.4)过滤后备用。

3.1.9 0.1%甲酸甲醇溶液:取甲酸1 mL用甲醇稀释至1000mL,用滤膜(3.4)过滤后备用。

3.2标准品维生素B1(硫胺素盐酸盐)、维生素B2、泛酸(泛酸钙)、维生素B6(吡哆醇)、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烟酸、烟酰胺标准品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附录A表A.1,纯度≥98%。

3.3标准溶液配制3.3.1标准储备液(1 mg/mL)3.3.1.1维生素B1标准储备液:称取维生素B1标准品(3.2)0.1 g(精确至0.000 1 g),用0.01 mol/L 盐酸(3.1.7)溶解并定容于100 mL棕色容量瓶中。

3.3.1.2维生素B2、生物素、叶酸标准储备液:分别称取生物素、叶酸标准品(3.2)0.1 g(精确至0.000 1 g),加入30 mL氨水(3.1.6)溶解,甲酸调节pH值至7.0后,用水转移并定容至100 mL棕色容量瓶中。

4-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技术与方法

4-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技术与方法

保健食品成效成分检测技术与方法提纲一.保健食品的查验有关要求二.保健食品理化查验及常用的阐发方法介绍三.保健食品成效成分的检测四.保健食品成效成分检测其它有关问题一、保健食品的查验有关要求1、查验依据2、查验要求1、主要查验依据➢保健食品办理方法〔1996年卫生部46令〕➢保健食品注册办理方法➢卫生部健康相关产物查验机构认定与办理方法〔卫法监发[1999]第76号〕➢卫生部发布的与保健食品相关的文件➢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1996年〕➢保健〔功能〕食品通用尺度〔GB16740〕➢保健食品查验与评价技术尺度〔2003年版〕➢食品国标GB/T5009——2003➢企业尺度2、查验要求保健食品查验机构➢CDC系统➢药检系统查验要求1.保健食品应具有与产物配方和申报的保健功能相适应的成效成分或特征成分,申报时须检测配方中主要原料所含的成效成分或特征成分。

查验要求1.保健食品评审专家委员会可按照产物的具体配方、工艺等相关资料,要求申报单元检测指定的工程。

2.查验机构受理保健食品检测时,申报单元应提供该产物的配方、工艺及企业尺度等相关资料。

3.保健食品的成效成分检测工作应在SFDA和卫生部本来认定的检测机构进行。

查验要求1.成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查验方法◆按照产物及原料确定,应与申报的功能有必然的关系◆成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查验方法应别离列出◆依据以下二方面确定产物的成效成分〔或标记性成分〕并说明理由➢与申报保健功能有关的成效成分➢代表产物特性的标记性成分◆按尺度〔尺度〕规定的检测方法检测➢无尺度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权威的检测方法,并标明方法的出处➢无相关检测方法的,申请人应提供详细的检测方法和方法学研究及验证成果。

研究及验证成果包罗查验方法、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和至少5批加样回收率等内容及验证陈述查验要求成效成分、特征成分、营养成分及卫生学指标的检测方法应按照其产物适用的方法学范围选择以下进行测定:国家尺度卫生部部颁尺度行业尺度国际上权威阐发方法查验要求1.在没有相应的尺度方法时,企业应建立本身的企业尺度。

保健食品中75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

保健食品中75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

附件1保健食品中75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BJS 201710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保健食品中利血平、格列喹酮、羟基豪莫西地那非、硫代艾地那非、格列苯脲、格列美脲、豪莫西地那非、伐地那非、西地那非、那红地那非、伪伐地那非、那莫西地那非、瑞格列奈、红地那非、格列吡嗪、洛伐他汀羟酸钠盐、尼莫地平、辛伐他汀、氨氯地平、洛伐他汀、美伐他汀、氨基他达拉非、他达拉非、佐匹克隆、尼索地平、脱羟基洛伐他丁、哌唑嗪、非洛地平、格列波脲、尼群地平、罗格列酮、吡咯列酮、罗通定、醋氯芬酸、硝苯地平、三唑仑、青藤碱、呋塞米、咪达唑仑、格列齐特、劳拉西泮、酚酞、二氧丙嗪、氯硝西泮、阿普唑仑、扎来普隆、氯氮卓、氢氯噻嗪、艾司唑仑、奥沙西泮、地西泮、硝西泮、西布曲明、文拉法辛、氯苯那敏、氯美扎酮、甲苯磺丁脲、阿替洛尔、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N,N—双去甲基西布曲明、沙丁胺醇、司可巴比妥、褪黑素、芬氟拉明、苯巴比妥、可乐定、异戊巴比妥、卡托普利、苯乙双胍、巴比妥、麻黄碱、丁二胍、氨甲环酸、二甲双胍和烟酸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片剂、口服液、硬胶囊和软胶囊保健食品中的利血平、格列喹酮、羟基豪莫西地那非、硫代艾地那非、格列苯脲、格列美脲、豪莫西地那非、伐地那非、西地那非、那红地那非、伪伐地那非、那莫西地那非、瑞格列奈、红地那非、格列吡嗪、洛伐他汀羟酸、尼莫地平、辛伐他汀、氨氯地平、洛伐他汀、美伐他汀、氨基他达拉非、他达拉非、佐匹克隆、尼索地平、脱羟基洛伐他丁、哌唑嗪、非洛地平、格列波脲、尼群地平、罗格列酮、吡咯列酮、罗通定、醋氯芬酸、硝苯地平、三唑仑、青藤碱、呋塞米、咪达唑仑、格列齐特、劳拉西泮、酚酞、二氧丙嗪、氯硝西泮、阿普唑仑、扎来普隆、氯氮卓、氢氯噻嗪、艾司唑仑、奥沙西泮、地西泮、硝西泮、西布曲明、文拉法辛、氯苯那敏、氯美扎酮、甲苯磺丁脲、阿替洛尔、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N,N-双去甲基西布曲明、沙丁胺醇、司可巴比妥、褪黑素、芬氟拉明、苯巴比妥、可乐定、异戊巴比妥、卡托普利、苯乙双胍、巴比妥、麻黄碱、丁二胍、氨甲环酸、二甲双胍和烟酸共75种非法添加物质的检测,同样适用于片剂、口服液、硬胶囊、软胶囊类声称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中上述75种物质的检测。

药品检验所—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

药品检验所—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

药品检验所—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农学系专业:化学生物专业技能年级学号:摘要: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身为一个厦门大学化学生物系化学生物系的学生,虽然我已经经历了三年的化学相关理论的学习,但对于社会后像我这样一个学化学的人将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个问题,却知之甚少。

正是怀着这样的一个风险问题,我开始了为期的厦门药品检验所的实习。

在这四周中,我和在郑淑凤,李群鑫下和杨红娟三位老师的带领下以,主要浓硫酸从事复方甘草片和复方甘草口服氢氧化钠中吗啡,磷酸可待因的对模型检测,期间每周五穿插着进行甲巯咪唑片,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甲硝唑芬布芬胶囊,保健食品中盐酸半乳糖,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等几样检品的检测。

虽然四周时间非常的几段,但我们从开始对这个实验一无所知到不感兴趣想像,然后到熟练,最后能够独立分担少部分老师们的工作,帮她们减轻科研工作负担。

这一切都是我们在实习中获得的宝贵财富。

此次潮州市药品检验所的病理科实习,它不仅使我在实习中明白了如何将自己所学的化学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在药品检验中需要进行实际应用,增强了对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它锻炼和提高了我们综合运用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性问题风险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提升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使我们对于化学基础知识有了更加深层次多层面的理解;于此同时它也检验了我们三年学习理论的实际情况,为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了经验,也为我们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此份实习报告主要从实习内容和是实习收获实习等几方面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了通过短短4周在厦门市药品检验所的实习所得。

目录:1 实习概况 (1)1 1实习目的及意义 (1)1 2实习时间………………………………………………………………………………1 3实习地点………………………………………………………………………………2 实习企业简介………………………………………………………………………………3 实习内容……………………………………………………………………………………3 1受训中做过的检品……………………………………………………………………3 1 1复方甘草片………………………………………………………………………3 1 2复方甘草口服溶液………………………………………………………………3 1 3甲巯咪唑片………………………………………………………………………3 1 4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3 1 5甲硝唑芬布芬药片………………………………………………………………3 1 6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3 2其他实习所得………………………………………………………………………3 2 1Agilent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方法……………………………………3 2 2帮助黄老师溴化铵的美国药典中关于十六烷基三甲基翻译的内容…………3 2 3可调式自动取液器的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4 实习感想……………………………………………………………………………………1 实习概况实习大学是大学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轮次。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原料名称每日用量功效营养素化合物名称标准依据*适用范围功效成分适宜人群最低值最高值钙碳酸钙GB1886.214《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所有人群Ca(以Ca计,mg)1—3120500补充钙醋酸钙GB1903.15《醋酸钙(乙酸钙)》4岁以上人群4—6150700氯化钙GB1886.45《氯化钙》所有人群7—10200800柠檬酸钙GB1903.14《柠檬酸钙》所有人群11—132501000葡萄糖酸钙GB15571《葡萄糖酸钙》所有人群乳酸钙GB1886.21《乳酸钙》4岁以上人群14—17200800磷酸氢钙GB1886.3《磷酸氢钙》所有人群成人2001000磷酸二氢钙GB1886.333《磷酸二氢钙》4岁以上人群孕妇200800磷酸三钙GB1886.332《磷酸三钙》所有人群硫酸钙GB1886.6《硫酸钙》所有人群乳母2001000L-乳酸钙GB25555《L-乳酸钙》所有人群甘油磷酸钙中国药典《甘油磷酸钙》4岁以上人群柠檬酸苹果酸钙GB1903.18《柠檬酸苹果酸钙》4岁以上人群酪蛋白磷酸肽+钙酪蛋白磷酸肽:GB316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酪蛋白磷酸肽》钙:符合所用的化合物标准由所选钙的化合物确定。

酪蛋白磷酸肽与钙比例为1:5—1:20-1-镁碳酸镁GB25587《碳酸镁》所有人群M g(以M g计,m g)4—630200补充镁硫酸镁GB29207《硫酸镁》所有人群7—104525011—1360300氧化镁GB1886.216《氧化镁(包括重质和轻质)》所有人群14—1765300成人65350氯化镁GB25584《氯化镁》所有人群孕妇70350乳母70400L-苏糖酸镁卫生计生委公告2016年第8号所有人群葡萄糖酸镁GB1903.29《葡萄糖酸镁》所有人群钾磷酸氢二钾GB1886.334《磷酸氢二钾》所有人群K(以K计,mg)4—62501200补充钾磷酸二氢钾GB1886.337《磷酸二氢钾》所有人群7—10300150011—134002000氯化钾GB25585《氯化钾》所有人群14—174002200柠檬酸钾GB1886.74《柠檬酸钾》所有人群成人4002000孕妇4002000碳酸钾GB25588《碳酸钾》4岁以上人群乳母5002400葡萄糖酸钾GB1903.41《葡萄糖酸钾》所有人群锰硫酸锰GB29208《硫酸锰》所有人群Mn(以Mn计,mg)4—60.3 1.5补充锰7—100.5 2.511—130.6 3.5葡萄糖酸锰GB1903.7《葡萄糖酸锰》所有人群14—170.8 3.8成人 1.0 4.0孕妇 1.0 4.0乳母 1.0 4.0-2-铁葡萄糖酸亚铁GB1903.10《葡萄糖酸亚铁》所有人群Fe(以Fe计,mg)1—3 1.57.0补充铁富马酸亚铁GB1903.46《富马酸亚铁》中国药典《富马酸亚铁》所有人群4—6 2.08.0硫酸亚铁GB29211《硫酸亚铁》所有人群7—10 2.510.0乳酸亚铁GB1903.47《乳酸亚铁》4岁以上人群11—13 3.515.014—17 3.515.0琥珀酸亚铁国家药品标准WS1-(X-005)-2001Z《琥珀酸亚铁》GB1903.38《琥珀酸亚铁》4岁以上人群成人 5.020.0孕妇 5.020.0乳母 5.520.0焦磷酸铁GB1903.16《焦磷酸铁》所有人群柠檬酸铁GB1903.37《柠檬酸铁》所有人群柠檬酸亚铁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18年第8号所有人群氯化高铁血红素GB1903.52《氯化高铁血红素》所有人群锌硫酸锌GB25579《硫酸锌》所有人群Zn(以Zn计,mg)1—30.8 3.0补充锌柠檬酸锌GB1903.49《柠檬酸锌》中国药典《枸橼酸锌》所有人群4—6 1.0 5.0柠檬酸锌(三水)卫生计生委公告2013年第5号GB1903.49《柠檬酸锌》所有人群7—10 1.5 6.0葡萄糖酸锌GB8820《葡萄糖酸锌》所有人群11—13 1.58.014—17 2.010.0-3-氧化锌GB1903.4《氧化锌》所有人群成人 3.015.0孕妇 2.010.0乳酸锌GB1903.11《乳酸锌》所有人群乳母 2.010.0乙酸锌GB1903.35《乙酸锌》所有人群氯化锌GB1903.34《氯化锌》所有人群硒亚硒酸钠GB1903.9《亚硒酸钠》所有人群Se(以Se计,µg)4—6530补充硒富硒酵母国家药品标准WS1-(x-005)-99Z《硒酵母》GB1903.21《富硒酵母》4岁以上人群7—1084011—131050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GB1903.12《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4岁以上人群14—171060成人10100孕妇1060乳母1580硒化卡拉胶GB1903.23《硒化卡拉胶》4岁以上人群硒蛋白GB1903.28《硒蛋白》4岁以上人群铜硫酸铜GB29210《硫酸铜》所有人群Cu(以Cu计,mg)4—60.10.3补充铜7—100.10.411—130.10.5葡萄糖酸铜GB1903.8《葡萄糖酸铜》所有人群14—170.20.6成人0.2 1.5孕妇0.20.7乳母0.3 1.0-4-维生素A 醋酸视黄酯GB14750《维生素A》GB1903.31《醋酸视黄酯(醋酸维生素A)》所有人群维生素A(以视黄醇计,µg)1—350300补充维生素A4—660400棕榈酸视黄酯GB29943《棕榈酸视黄酯(棕榈酸维生素A)》所有人群7—108050011—13100700β-胡萝卜素GB8821《β-胡萝卜素》所有人群14—17130800 GB28310《β-胡萝卜素(发酵法)》成人160800卫生计生委2012年第6号公告孕妇120800乳母2001200维生素D 维生素D2GB14755《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所有人群维生素D2(以麦角钙化醇计,µg)1—3 2.010.0补充维生素D4—6 2.015.07—10 2.015.011—13 2.015.0维生素D3GB1903.50《胆钙化醇(维生素D3)》中国药典《维生素D3》所有人群维生素D3(以胆钙化醇计,µg)14—17 2.015.0成人 2.015.0孕妇 2.015.0乳母 2.015.0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GB14751《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所有人群维生素B1(以硫胺素计,mg)1—30.10.6补充维生素B14—60.2 1.57—100.2 1.511—130.3 2.0硝酸硫胺素中国药典《硝酸硫胺》GB1903.20《硝酸硫胺素》所有人群14—170.3 2.0成人0.520.0孕妇0.3 2.5乳母0.3 2.5-5-维生素B2核黄素GB14752《维生素B2(核黄素)》所有人群维生素B2(以核黄素计,mg)1—30.10.6补充维生素B24—60.2 1.57—100.2 1.511—130.3 2.0核黄素5’-磷酸钠GB28301《核黄素5’-磷酸钠》所有人群14—170.3 2.0成人0.520.0孕妇0.3 2.5乳母0.3 2.5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GB14753《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所有人群维生素B6(以吡哆醇计,mg)1—30.10.6补充维生素B64—60.2 1.57—100.2 1.511—130.3 2.014—170.3 2.0成人0.510.0孕妇0.3 2.5乳母0.3 2.5维生素B12氰钴胺GB1903.43《氰钴胺》中国药典《维生素B12》所有人群维生素B12(以钴胺素计,µg)1—30.2 1.0补充维生素B124—60.2 1.57—100.3 2.011—130.4 2.514—170.5 3.0成人0.510孕妇0.6 5.0乳母0.6 5.0-6-烟酸(尼克酸)烟酸GB14757《烟酸》所有人群烟酸(以烟酸计,mg)1—3 1.0 5.0补充烟酸4—6 1.57.57—10 2.010.011—13 2.512.014—17 3.015.0成人 3.015.0孕妇 2.515.0乳母 3.015.0烟酰胺GB1903.45《烟酰胺》中国药典《烟酰胺》所有人群烟酰胺(以烟酰胺计,mg)1—3 1.07.04—6 1.59.07—10 2.013.011—13 2.515.014—17 3.018.0成人 3.050.0孕妇 2.515.0乳母 3.018.0叶酸叶酸GB15570《叶酸》所有人群叶酸(以叶酸计,µg)1—330150补充叶酸4—6402007—105025011—137035014—1780400成人80500孕妇110500乳母110500-7-生物素D-生物素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1052)-2002《D-生物素》GB1903.25《D-生物素》所有人群生物素(以生物素计,µg)1—3315补充生物素4—64257—1053011—1374514—17850成人10100孕妇850乳母1060胆碱酒石酸胆碱GB1903.54《酒石酸氢胆碱》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1250)-2002《重酒石酸胆碱》所有人群胆碱(以胆碱计,mg)1—340240补充胆碱4—6503007—106040011—138050014—1790600成人1001000孕妇80500乳母100700氯化胆碱GB1903.36《氯化胆碱》所有人群维生素C L-抗坏血酸GB14754《维生素C(抗坏血酸)》所有人群维生素C(以L-抗坏血酸计,mg)1—3660补充维生素C4—610100L-抗坏血酸钠GB1886.44《抗坏血酸钠》所有人群7—101010011—1315150L-抗坏血酸钙GB1886.43《抗坏血酸钙》所有人群14—1720200成人30500-8-抗坏血酸棕榈酸酯GB1886.230《抗坏血酸棕榈酸酯》4岁以上人群孕妇25250乳母30300维生素K维生素K1中国药典《维生素K1》所有人群维生素K(以植物甲萘醌计,µg)4—61060补充维生素K7—10107011—13159014—1715100成人15100孕妇15100乳母15100维生素K2(发酵法)卫生计生委公告2016年第8号所有人群维生素K2(以七烯甲萘醌计,µg)维生素K2(合成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告2020年第9号泛酸D-泛酸钙GB1903.53《D-泛酸钙》中国药典《泛酸钙》所有人群泛酸(以泛酸计,mg)1—30.4 2.0补充泛酸4—60.5 5.07—100.77.011—130.99.014—17 1.010.0成人 1.020.0孕妇 1.010.0乳母 1.010.0D-泛酸钠GB1903.32《D-泛酸钠》所有人群-9--10-标准依据*:当标准更替时参考最新标准内容维生素ED-α-生育酚GB1886.233《维生素E 》所有人群维生素E (以d-α-生育酚计,mg )4—61.59.0补充维生素ED-α-醋酸生育酚所有人群D-α-琥珀酸生育酚所有人群7—102.014.011—133.025.0dl -α-醋酸生育酚GB14756《维生素E (dl -α-醋酸生育酚)》所有人群14—17 3.025.0成人 5.0150dl -α-生育酚GB29942《维生素E (dl-α-生育酚)》所有人群孕妇3.025.0维生素E 琥珀酸钙GB1903.6《维生素E 琥珀酸钙》4岁以上人群乳母 4.030.0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GB 8821《β-胡萝卜素》成人β-胡萝卜素(mg )成人1.55补充β-胡萝卜素GB 28310《β-胡萝卜素(发酵法)》成人成人1.55GB 31624《天然胡萝卜素》成人成人1.57卫生计生委2012年第6号公告成人成人 1.5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DHA 藻油原料技术要求(见附件)成人DHA (以C 22H 32O 2甘油三酯计,mg )成人2001000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11-附件:DHA 藻油原料技术要求【来源】DHA 藻油是利用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或吾肯氏壶藻(Ulkenia amoeboida )或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 )菌种,经过生物发酵制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为微生物法,适用于各类食品包括以天然食品为基质的强化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总量的测定;第二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含量较高或强化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

第一法微生物法2原理烟酸是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μs plantarμm(A TCC 8014)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素,在一定控制条件下,将植物乳杆菌液接种至添加试样液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透光率,根据烟酸含量与透光率的标准曲线计算出试样中烟酸的含量。

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培养基可购买符合测试要求的商品化培养基。

3.1试剂3.1.1盐酸(HCl)。

3.1.2氢氧化钠(NaOH)。

3.1.3氯化钠(NaCl)。

3.1.4浓硫酸(H2SO4)。

3.1.5溴麝香草酚蓝(C27H28Br2O5S):pH指示剂。

3.1.6乙醇(C2H5OH)。

3.2试剂配制3.2.1盐酸溶液(1 mol/L):用量筒量取吸取83 mL盐酸,于1000 mL烧杯中,加917mL 水,混匀。

3.2.2盐酸溶液(0.1 mol/L):吸取3.2.1盐酸溶液10mL,加水溶解至100mL。

3.2.3氢氧化钠溶液(1 mol/L):称取40 g氢氧化钠于1000 mL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混匀。

3.2.4氢氧化钠溶液(0.1 mol/L):吸取3.2.3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溶解至100mL。

3.2.5生理盐水(0.9%):称取9g氯化钠(NaCl),溶解于1000ml水中,分装10mL于试管中,121℃灭菌15min,备用。

3.2.6乙醇溶液(25%):量取200 mL无水乙醇与800 mL水混匀。

3.2.7硫酸溶液(1 mol/L):于2000mL烧杯中先注入700mL水,用量筒量取56mL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水中,用水稀释到1000mL。

(完整版)药检所实习总结3篇(最新篇)

(完整版)药检所实习总结3篇(最新篇)

药检所实习总结3篇药检所实习总结3篇药检所实习总结篇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过大学三年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后,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社会实践经验的匮乏和对药品检验工作的不甚了解,而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8月底,我在**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化学药品室开始了为期五周的实习。

刚去前几天,我主要跟着*老师学习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操作。

她细心地对我讲解了如何设置液相和气相的色谱条件,如何正确使用移液管及准确地给容量瓶定容。

由于高效液相色谱仪是自动进样的,相对于手动进样来说减少了不少误差,而此时称样与定容就显得比较重要,称样或定容不准确对实验结果就会产生较大误差。

另外还有一点让我感受特别深刻,就是我有次将称重记录写错就随便涂抹了几下,而老师告诉我原始记录修改只准划一横,必须能看出原始记录。

在这几天内,我虽然只是帮助老师做些细碎的工作,但仍从*老师身上看到从事药品检验的工作者们精密与严谨的态度,所以以后也必须让自己养成谨慎、细心的作风,对自己的实验负责。

在实习的第二周至第五周,我跟着*老师学习并帮助做些药品制剂的提取、红外图谱与近红外图谱的扫描以进行鉴别。

在这期间,我主要负责的是进口药品的近红外图谱扫描和红外图谱扫描及其前后的一系列工作。

药检所的工作量很大,几乎每天都有多种药物制剂与原料要做含量测定、鉴别等,而像进口药品的近红外扫描就是一项巨大的任务,我在十多天时间内扫描了一百多种药物。

做缓释片剂的红外图谱扫描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磨粉,而磨粉恰恰就是这项任务的限速步骤。

磨粉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需要耗费时间和体力。

几百瓶药片,磨几个小时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研钵内部都被磨得光滑而使后面的研磨更加费力,而此时我觉得最需要的就是坚持。

磨好片后,我跟老师合作进行红外图谱扫描,一个人负责电脑软件操作,另一人负责放样,终于在六小时内完成了第一次三百多瓶美托洛尔缓释片的扫描工作。

就这项任务而言,我认识到以后不管是做实验还是做其他事情,都需要做好充分十足的准备,当然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坚持并与团队合作,这样才能保证任务顺利进行。

健食品功效或标志性成分

健食品功效或标志性成分

嗜酸乳杆菌
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
罗伊氏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
功效或标志性成分的标准检验依据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2003年版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及卫生指标检验规范 第二部分
GB/T5009 、GB5413部分方法及其它国家标准 (理化) GB/T4789.34(双歧)、35(乳酸菌)-2003(微生物)
2、GB/T 5009.171-2003 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 歧化酶 (SOD)活性的测定
3、GB/T 5009.193-2003 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 甾酮(DHEA)测定
4、GB/T 5009.194-2003 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 白IgG的测定
Hale Waihona Puke 功效或标志性成分检验方法—国家标准
5、GB/T 5009.195-2003 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 铬含量的测定
行业标准 药典 — 主要针对单一药材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企业标准(附录A)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
功效或标志性成分检验方法
1、保健食品中红景天甙的测定 2、保健食品中大蒜素的测定 3、保健食品中芦荟甙的测定 4、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酮(DHEA)的测定 5、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的测定 6、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
6、GB/T 5009.196-2003 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 定
7、GB/T 5009.197-2003 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 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
8、GB/T 5009.217-2008 保健食品中维生素 B12的测定
功效或标志性成分检验方法—国家标准
1、 GB/T 22244-2008 保健食品中前花青素的测定 2、 GB/T 22245-2008 保健食品中异嗪皮啶的测定 3、 GB/T 22246-2008 保健食品中泛酸钙的测定 4、 GB/T 22247-2008 保健食品中淫羊藿苷的测定 5、 GB/T 22248-2008 保健食品中甘草酸的测定 6、 GB/T 22249-2008 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测定 7、 GB/T 22250-2008 保健食品中绿原酸的测定 8、 GB/T 22251-2008 保健食品中葛根素的测定 9、 GB/T 22252-2008 保健食品中辅酶Q10的测定

GB-5009目录

GB-5009目录

•GB/T 5009.1-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T 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4-2003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5-200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6-2003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T 5009.7-2003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T 5009.8-2003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GB/T 5009.9-2003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200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14-2003 食品中锌的测定•GB/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6-2003 食品中锡的测定•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8-2003 食品中氟的测定•GB/T 5009.19-2003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1-2003 粮、油、菜中甲萘威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2-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的测定•GB/T 5009.23-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B 2、Gl、G2的测定•GB/T 5009.24-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l与Bl的测定•GB/T 5009.2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杂色曲霉素的测定•GB/T 5009.26-2003 食品中N—亚硝胺类的测定•GB/T 5009.27-2003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T 5009.28-2003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2003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0-2003 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GB/T 5009.31-2003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GB/T 5009.32-2003 油酯中没食子酸丙酯(PG)测定•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6-2003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8-2003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9-2003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0-2003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1-2003 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2-2003 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4-2003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5-2003 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6-2003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9-2003 发酵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7-2003 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0-2003 冷饮食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1-2003 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2-2003 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3-200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4-2003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5-2003 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6-2003 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7-2003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8-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1-2003 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2-2003 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3-2003 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4-2003 食品用橡胶垫片(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5-2003 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6-2003 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7-2003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9-2003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2-2003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GB/T 5009.71-2003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2-2003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3-2003 粮食中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74-2003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GB/T 5009.75-2003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GB/T 5009.76-2003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T 5009.77-2003 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8-2003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9-2003 食品用橡胶管卫生检验方法•GB/T 5009.8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1-2003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4-2003 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1)的测定•GB/T 5009.85-2003 食品中核黄素的测定•GB/T 5009.86-2003 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 •GB/T 5009.87-2003 食品中磷的测定•GB/T 5009.88-2003 食物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GB/T 5009.89-2003 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T 5009.90-2003 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GB/T 5009.91-2003 食品中钾、钠的测定•GB/T 5009.92-2003 食品中钙的测定•GB/T 5009.93-2003 食品中硒的测定•GB/T 5009.94-2003 植物性食品中稀土的测定•GB/T 5009.95-2003 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96-2003 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GB/T 5009.97-2003 食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98-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 5009.99-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0-2003 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02-2003 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3-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5-2003 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氯苯醚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7-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嗪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8-2003 畜禽肉中已烯雌酚的测定•GB/T 5009.109-2003 柑桔中水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0-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1-2003 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GB/T 5009.112-2003 大米和柑桔中喹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3-2003 大米中杀虫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4-2003 大米中杀虫双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5-2003 稻谷中三环唑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6-2003 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5009.117-2003 食用豆粕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18-2003 小麦中T-2毒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GB/T 5009.119-2003 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GB/T 5009.120-2003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GB/T 5009.83-2003 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GB/T 5009.82-2003 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GB/T 5009.121-2003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GB/T 5009.122-2003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1-二氯乙烷的测定•GB/T 5009.123-2003 食品中铬的测定•GB/T 5009.124-2003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T 5009.125-2003 尼龙6树脂及成型品中己内酰胺的测定•GB/T 5009.12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27-2003 食品包装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28-2003 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GB/T 5009.129-2003 水果中乙氧基喹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0-2003 大豆及谷物中氟磺胺草醚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1-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2-2003 食品中莠去津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3-2003 粮食中绿麦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5-2003 植物性食品中灭幼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7-2003 食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38-2003 食品中镍的测定•GB/T 5009.139-2003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40-2003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T 5009.142-2003 植物性食品中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3-2003 蔬菜、水果、食用油中双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4-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6-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7-2003 植物性食品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8-2003 植物性食品中游离棉酚的测定•GB/T 5009.149-2003 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 05009.149-2003 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T 5009.150-2003 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GB/T 5009.151-2003 食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52-2003 食品包装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GB/T 5009.153-2003 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GB/T 5009.154-2003 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T 5009.155-2003 大米中稻瘟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56-2003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GB/T 5009.157-2003 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GB/T 5009.158-2003 蔬菜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T 5009.159-2003 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GB/T 5009.160-2003 水果中单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1-2003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2-2003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3-2003 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测定•GB/T 5009.164-2003 大米中丁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5-2003 粮食中2,4-滴丁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6-2003 食品包装用树脂及其制品的预试验•GB/T 5009.167-2003 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氟、氯、溴离子和硝酸根、硫酸根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B/T 5009.168-2003 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测定•GB/T 5009.169-2003 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T 5009.170-2003 保健食品中褪黑素含量的测定•GB/T 5009.171-2003 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GB/T 5009.172-2003 大豆、花生、豆油、花生油中的氟乐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3-2003 梨果、柑桔类水果中噻螨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4-2003 花生、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5-2003 粮食和蔬菜中2,4-滴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6-2003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8-2003 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GB/T 5009.179-2003 火腿中三甲胺氮的测定•GB/T 5009.180-2003 稻谷、花生仁中恶草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1-2003 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T 5009.183-2003 植物蛋白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4-2003 粮食、蔬菜中噻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5-2003 苹果和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GB/T 5009.186-2003 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7-2003 干果(桂元、荔枝、葡萄干、柿饼)中总酸的测定•GB/T 5009.188-2003 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T 5009.190-2003 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GB/T 5009.191-2003 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2-2003 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93-2003 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酮(DHEA)测定•GB/T 5009.194-2003 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GB/T 5009.195-2003 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6-2003 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T 5009.197-2003 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98-2003 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GB/T 5009.199-2003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 5009.200-2003 小麦中野燕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1-2003 梨中烯唑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2003 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T 5009.203-2003 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中蒸发残渣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4-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NY/T 5009-2001 无公害食品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GB/T 5009.1-1996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 5009.204-2005 食品中丙稀酰胺含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GB/T 5009.190-2006 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GB/T 5009.23-200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GB/T 5009。

保健食品中6种蒽醌类成分的测定

保健食品中6种蒽醌类成分的测定

分析与检测保健食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食品,适合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身体的功能,不以治愈疾病为目的,并且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保健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具有减肥或润肠通便功能的保健食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其中以植物及其加工品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以安全性高、药用价值高、机体作用明显的特点,占有大部分保健食品市场。

蒽醌类化合物是减肥保健食品中最主要的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指标,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抗菌消炎、抗病毒、抗癌、抗衰老、抗诱变、保肝利胆等作用[1-2],近年来,此类化合物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过量食用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根据德国联邦公告,含蒽醌的植物泻药可能具有遗传毒性和致瘤作用,长期使用会引起水、盐代谢和肠道功能障碍[3]。

《保健食品理化及卫生指标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2020年版)中只规定了保健食品中芦荟苷的测定方法,没有针对蒽醌类成分的测定方法,因此有必要建立准确测定保健食品中主要的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的方法,以限定熟大黄、制大黄、生何首乌、芦荟、番泻叶和决明子等中草药在保健食品中的使用,该方法操作简便,可快速、准确、有效检测此类化合物,为评估保健食品的质量提供参考。

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剂标准品:芦荟苷、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批号分别为:110787-201507、110756-201512、110795-201609、110757-201607、110796-201621和110758-201616);标准物质来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磷酸(H3PO4)、盐酸(HCl)、乙酸(CH3COOH)、甲醇(CH3OH)、醋酸铵(CH3COONH4)等试剂均为色谱纯,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试样:市面出售的5批具有减肥功效的保健食品。

1.2 主要仪器Agilent 1260 高效液相色谱仪;Sartourious BT125D型电子天平;Elmasonic E60H 超声波提取器。

2020年(食品行业标准)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的清理建议(征求意见稿).

2020年(食品行业标准)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的清理建议(征求意见稿).
(GB/T5009.179-2003)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66
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
(GB/T5009.181-2003)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67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
(GB/T5009.189-2003)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68
食品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毒性当量的测定(GB/T5009.205-2007)
6
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测定
(GB/T22249-2008)
转化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7
保健食品中泛酸钙的测定
(GB/T22246-2008)
转化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8
保健食品中辅酶Q10的测定
(GB/T22252-2008)
转化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9
保健食品中甘草酸的测定
(GB/T22248-2008)
转化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00
水产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SC/T3032-2007)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01
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42-2003)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02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76
出口食品接触材料金属材料表面涂层中环氧氯丙烷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SN/T2897-2011)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77
出口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SN/T2894-2011)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78
出口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制品中三乙胺及三正丁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N/T2890-2011)

2019新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大全

2019新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大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19新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大全本手册按我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2760)中类别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我国截止至2019年允许使用的21类食品添加剂,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其他。

各类中具体品种依次按名称(别名)、分子式、性状、用途(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用量(限量)、毒性、推荐品牌等逐一介绍。

本手册的特点是:⑴按我国国家标准选辑,⑵新:截止到2019年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全部收录在内,为最新颖而全面的版本,⑶较详细介绍了使用范围和方法,⑷推荐了产品的品牌和购置办法,⑸实用性强。

本手册附录收集了我国新近颁发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最后为主要参考文献和中、英文索引。

本手册可供食品、卫生、化工、医药、商业、外贸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营销人员等使用,也可供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科研、生产、应用、教学、监督、检验人员参考。

酸度调节剂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醋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包括无水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磷酸钙抗结剂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矽)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消泡剂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DSA-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戊四醇醚(PPE)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BAPE)聚氧丙烯甘油醚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D-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维多酚)植酸(肌醇六磷酸)植酸钠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甘草抗氧物抗坏血酸钙磷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4-己基间苯二酚抗坏血酸(维生素C)迷迭香提取物漂白剂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保险粉)亚硫酸氢钠硫磺膨松剂碳酸氢钠(钾)碳酸氢铵轻质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磷酸氢钙酒石酸氢钾胶姆糖基础剂聚乙酸乙烯酯丁苯橡胶着色剂苋菜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蓝亮蓝铝色淀靛蓝靛蓝铝色淀叶绿素铜钠盐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发酵法)二氧化钛诱惑红甜菜红姜黄红花黄紫胶红(虫胶红)越桔红辣椒红辣椒橙焦搪色(不加氨生产)焦糖色(加氨生产)红米红栀子黄菊花黄浸膏黑豆红高粱红玉米黄萝卜红可可壳色红曲米红曲红落葵红黑加仑红栀子蓝沙棘黄玫瑰茄红橡子壳棕NP红多穗柯棕桑椹红天然苋菜红金樱子棕姜黄素酸枣色花生衣红葡萄皮红兰锭果红藻蓝(淡、海水)植物炭黑密蒙黄紫草红茶黄色素茶绿色素柑桔黄胭脂树橙(红木素/降红木素)胭脂虫红酸性红护色剂硝酸钠(钾)亚硝酸钠(钾)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酪蛋白酸钠(酪朊酸钠)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单、双、三甘油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司盘40)硬脂酰乳酸钙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硬脂酰乳酸钠松香甘油酯(酯胶)氢化松香甘油酯乙酸异丁酸蔗糖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辛、癸酸甘油酸酯改性大豆磷脂丙二醇脂肪酸酯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聚甘油单油酸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司盘20)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吐温20)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吐温40)乙酰化单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酸钾聚甘油蓖麻醇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酶制剂木瓜蛋白酶蛋白酶(地衣芽孢杆菌)蛋白酶(米曲霉)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制剂α-淀粉酶制剂糖化酶制剂精制果胶酶β-葡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α-乙酰乳酸脱羧酶木聚糖酶(米曲霉)真菌淀粉制剂脂肪酶(米曲霉)磷酸酯酶A2乳糖酶谷氨酰胺转胺酶(品质改良剂)转移葡萄糖苷酶(黑曲霉)真菌淀粉酶(米曲霉)增味剂谷氨酸钠5’-鸟苷酸二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L-丙氨酸氨基乙酸(甘氨酸)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L-半胱氨酸盐酸盐偶氮甲酰胺碳酸镁碳酸钙过氧化钙被膜剂紫胶(虫胶)石蜡白色油(液体石蜡)吗啉脂肪酸盐(果蜡)松香己戊四醇酯辛基苯氧聚(乙烯氧基)二甲基聚硅氧烷巴西棕榈蜡硬脂酸硬脂酸镁水分保持剂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钾)磷酸二氢钙(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乳酸钠60%乳酸钾营养强化剂L-盐酸赖氨酸牛磺酸维生素A(视黄醇或醋酸视黄醇或棕榈酸视黄醇)稳定性维生素A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稳定性维生素B1维生素B2(核黄素)稳定性维生素B2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或5’-磷酸吡哆醇)维生素B12(氰钴胺或羟钴胺)左旋肉碱(左旋酒石酸盐)(维生素BT)(微生物法制备)左旋肉碱(化学合成法)维生素C(L-抗坏血酸)稳定性维生素C维生素D D2(麦角钙化醇) D3(胆钙化醇)维生素E(d-α生育酚)天然维生素E稳定性维生素E烟酸或烟酰胺维生素K(植物甲萘醌)胆碱肌醇叶酸泛酸生物素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柠檬酸铁富马酸亚铁柠檬酸铁铵氯化高铁血红素焦磷酸铁铁卟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甘氨酸亚铁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碳酸钙或生物碳酸钙乳酸钙L-乳酸钙(生产用菌珠:米根霉TL-527-9)磷酸氢钙活性钙天门冬氨酸钙(鳌合型)L-苏糖酸钙甘氨酸钙枸橼酸苹果酸钙骨质磷酸钙珍珠乳酸钙硫酸锌葡萄糖酸锌乳酸锌甘氨酸锌柠檬酸锌碘化钾碘酸钾海藻碘葡萄糖酸钾(酶法生产)亚硒酸钠硒酸钠硒蛋白氟化钠富硒酵母富硒食用菌粉硒化卡拉胶硫酸镁葡萄糖酸镁(酶法生产)硫酸铜硫酸锰γ-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廿碳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双鞭甲藻)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3)(金枪鱼油)核甘酸5’单磷酸胞苷(5’-CMP)5’单磷酸尿苷(5’-UMP)5’单磷酸腺苷(5’-AMP)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一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脱氢乙酸脱氢醋酸钠乙氧基喹仲丁胺桂醛双乙酸钠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酒精发酵法)二氧化碳(石灰窑法)二氧化碳(合成氨尾气法)二氧化碳(甲醇裂解法)噻苯米唑乳酸链球菌素过氧化氢(或过碳酸钠)乙萘酚联苯醚2-苯基苯酚钠盐4-苯基苯酚五碳双缩醛(戊二醛)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新洁尔灭)2,4-二氯苯氧乙酸稳定态二氧化氯纳他霉素(微生物发酵法)单辛酸甘油酯稳定和凝固剂硫酸钙(石膏)氯化钙氯化镁(盐卤,卤片)丙二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柠檬酸亚锡二钠葡萄糖酸δ内酯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甜味剂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钙异麦芽酮糖醇(氢化帕拉金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甜味素)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液)D-甘露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生产用菌珠:解脂假丝酵母)甜菊糖甙甘草甘草酸一钾及三钾乙酰磺氨酸钾(安赛蜜)甘草酸胺L-α-天冬氨酰-N-(2,2,4,4-四甲基-3-硫化三亚甲基)-D-丙氨酰胺(阿力甜)乳糖醇(4-β-D-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罗汉果甜甙三氯蔗糖(蔗糖素)增稠剂琼脂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果胶卡拉胶阿拉伯胶黄原胶(汉生胶)海藻酸丙二醇酯罗望子多糖胶羧甲基淀粉钠淀粉磷酸酯钠羟丙基淀粉醚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甲壳素(几丁质)黄蜀葵胶亚麻籽胶(富兰克胶)田菁胶聚葡萄糖槐豆胶β-环状糊精瓜尔胶结冷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皂荚糖胶氧化淀粉乙酰化己二酸双淀粉钠酸处理淀粉氧化羟丙基淀粉磷酸酯双淀粉葫芦巴胶聚丙烯酸钠沙蒿胶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醋酸酯淀粉其他高锰酸钾4-氯苯氧乙酸钠异构化乳糖液食品工业用机械润滑油蔗糖聚丙烯醚(糖助剂10)固化单宁咖啡因氯化钾6-苄基腺嘌呤凹凸棒粘土月桂酸松香季戊四醇酯辛基苯氧聚乙烯氧基二甲基巯硅氧烷白油半乳甘露聚糖酪蛋白钙肽酪蛋白磷酸肽羟基硬脂精己二酸辣椒油树脂乙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钙硫酸锌附录附录一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附录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附录三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主要参考文献中文索引英文索引一、酸度调节剂(Acidity Regulators)酸度调节剂亦称pH调节剂,是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调整合同实验室有关食品、化妆品检验(测)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调整合同实验室有关食品、化妆品检验(测)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调整合同实验室有关食品、化妆品检验(测)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11.08.03
•【字号】沪食药监食安[2011]601号
•【施行日期】2011.07.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
正文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调整合同实验室有关食品、化妆品检验(测)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
(沪食药监食安〔2011〕601号)
各相关单位:
按《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检验(测)合同》(以下称合同)的相关规定,根据有关合同实验室的申请,本局决定调整合同实验室有关食品、化妆品检验(测)服务的收费标准(详见附件),该标准从2011年7月1日起执行。

本标准执行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不同检测机构承担相同检测项目的收费标准相同;
2、食品、化妆品、保健食品检测同类项目,采用同类检验方法的,收费标准相同,前处理确存在较大差异的除外;
3、同一样品多组分检测不得重复收费,即按检测系统收费。

特此通知
附件:
1、《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检验(测)合同》2011年新增检验(测)收费标准一览表
2、《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检验(测)合同》2011年变更检验(测)收费标准一览表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日附件 1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检验(测)合同2011年新增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一、概述•1.盐酸硫胺素•盐酸硫胺素( thiamine,vitamin B1)也叫维生素B1,主要用于防治缺乏维生素B1所致的脚气病,也用于神经炎、心肌炎、消化不良辅助治疗。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妊娠或高热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以改善症状•本品还具有维持心脏、神经及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作用,谷物是盐酸硫胺素主要来源,杂粮、豆类、干酵母、硬果、动物内脏、蛋类、瘦肉也含有较多盐酸硫胺素一、概述•盐酸硫胺素的化学式为C12H17ClN4OS·HCl,相对分子质量为337.27,化学名称为氯化4-甲基-3-[(2-甲基-4-氨基-5-嘧啶基)甲基]-5-(2-羟基乙基)噻唑鎓盐酸盐,CA名称及编号为4-methyl-3-[(2-methyl-4-amino-5-pyrrmidinyl) methyl]-5-( 2-hydroxyethyl) thiazolium chloride,67-03-8,结构式如下盐酸硫胺素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微弱的特殊臭味,味苦,干燥品在空气中迅即吸收约4%的水分。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乙醚中不溶。

气味似酵母,在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加热不易分解。

但在碱性溶液中极不稳定,紫外线可使其降解而失活,铜离子可加快它的破坏一、概述•盐酸硫胺素过量中毒事件很少见,超过推荐摄入量( RNI) 100倍以上的剂量有可能出现头痛、惊厥、心律失常等。

•盐酸硫胺素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密切相关,其供给量与机体能量总摄入量成正比中国居民维生素B1推荐摄入量(RNI)年龄/岁男性/( mg/d) 女性/(mg/d) 年龄/岁男性/(mg/d)女性/(mg/d) 0~0.2适宜摄入量(AI)0.2适宜摄入量( AI)11~ 1.2 1.20.5~0.3适宜摄入量(AI)0.3适宜摄入量(AI)14~ 1.5 1.21~0.6 0.6 18~ 1.4 1.34~0.7 0.7 孕妇- 1.57~0.9 0.9 乳母- 1.8盐酸硫胺素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50 mg/d。

一、概述•2.盐酸吡哆醇•盐酸吡哆醇( vitamin B6,pyridoxine)也叫维生素B6、吡哆辛。

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三者可互相转化,具体结构式如下:吡多醇吡多醛吡多胺一、概述•盐酸吡哆醇在体内与三磷酸腺苷( ATP)经酶作用生成具有生理活性的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它是某些氨基酸的氨基转移酶、脱羧酶及消旋酶的辅酶,参与许多代谢过程,如脑中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是由谷氨酸脱羧产生,色氨酸转化为烟酸亦需维生素Bs参与。

此外,磷酸吡哆醛可参与亚油酸转变为花生四烯酸过程•动物缺乏维生素B6时可能会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盐酸吡哆醇临床上用于:①防治因大量或长期服用异烟肼、肼屈嗪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失眠、不安;减轻抗癌药和放射治疗引起恶心、呕吐或妊娠呕吐等。

②治疗婴儿惊厥或给孕妇服用以预防婴儿惊厥。

③白细胞减少症。

④局部涂搽治疗痤疮、酒糟鼻、脂溢性湿疹等。

盐酸吡哆醇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其含量最高的食物为白色肉类,其次为肝脏、豆类、坚果类等,水果和蔬菜中的含量也较多一、概述•盐酸毗哆醇的化学式为C8 H11NO3·HC1,相对分子质量为205.64,化学名称为6-甲基-5-羟基-3,4-吡啶二甲醇盐酸盐,CA名称及编号为6-methyl-5-hydroxy-3,4-pyridinedimethanol chloride,58-56-0,结构式如下:盐酸吡哆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苦。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高温、碱性溶液中和遇光均易破坏。

熔点205℃~209℃,熔融时同时分解一、概述•从食物中获取过量的盐酸吡哆醇没有毒副作用,而通过补充品长期给予大剂量盐酸吡哆醇(500 mg/d)会引起严重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和光敏感反应。

牛以5 mg/kg剂量给药,曾发生体重减轻和肝损害而致死亡•可耐受最高摄人量(UL):儿童50 mg,成人100 mg中国居民维生素B6推荐摄入量(RNI)年龄/岁RNI/( mg/d) 年龄/岁RNI/(mg/d)0~0.1 14~ 1.10.5~0.3 18~ 1.21~0.5 50~ 1.54~0.6 孕妇 1.97~0.7 乳母 1.911~0.9一、概述•3.烟酸•烟酸(nlacln,nicotinic acid)又称尼古丁酸、尼克酸,维生素PP。

烟酸在组织呼吸过程中,作为催化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多种酶中的辅酶发挥作用。

它可以成为基质脱下来的氧离子的受体被还原,然后经黄素蛋白的作用被再氧化,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烟酸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脂、减少胆固醇合成,溶解纤维蛋白,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烟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主要为动物性食物,尤其在动物内脏中含量较高。

在全谷、种子、豆类中也含有丰富的烟酸一、概述•烟酸是具有烟酸生物学活性的吡啶-3-羧酸衍生物的总称,基本结构为吡啶-3-羧酸。

化学式为C6H5NO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1,化学名称为吡啶-3-羧酸,CA名称及编号为pyridine-3-carboxylic acid,59-67-6,结构式如下烟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有微臭,味微酸,水溶液显酸性反应。

在沸水或沸乙醇中溶解,在水中略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中均易溶。

熔点234℃~238℃一、概述•目前,尚没有食用烟酸过量引起中毒的报道,烟酸毒性报道主要见于临床采用大剂量烟酸治疗高血脂症病人所出现的副反应其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眼部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以及葡萄糖耐量的变化。

大鼠烟酸经口毒性半数致死数是(LD50)为7g/kg,大鼠烟酸皮下注射LD50为5 g/k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儿童50 mg,成人100 mg一、概述中国居民烟酸推荐摄入量(RNI)年龄/岁男性/(mg/d)女性/(mg/d)年龄/岁男性/(mg/d)女性/(mg/d) 0~2[适宜摄人量(AI)]2[适宜摄人量(AI)] 11~12 120.5~3[适宜摄入量(AI)]3[适宜摄入量(AI)] 14~15 121~ 6 6 18~14 134~7 7 孕妇- 157~9 9 乳母- 18一、概述•3.烟酸•烟酸(nlacln,nicotinic acid)又称尼古丁酸、尼克酸,维生素PP。

烟酸在组织呼吸过程中,作为催化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多种酶中的辅酶发挥作用。

它可以成为基质脱下来的氧离子的受体被还原,然后经黄素蛋白的作用被再氧化,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烟酸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脂、减少胆固醇合成,溶解纤维蛋白,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烟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主要为动物性食物,尤其在动物内脏中含量较高。

在全谷、种子、豆类中也含有丰富的烟酸一、概述•4.烟酰胺•烟酰胺( nicotinamide)为辅酶I及Ⅱ的组成部分,为多种脱氢酶的辅酶,缺乏时可影响细胞的正常呼吸和代谢而引起糙皮病•烟酰胺具有防治心脏传导阻滞和提高窦房结功能及抗快速型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能显著改善维拉帕米(异搏停)引起的心率减慢和房室传导阻滞;临床用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及少数洋地黄中毒等伴发的心律失常•烟酰胺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肉、禽类和鱼都能提供大量的烟酰胺,种子、豆类、谷物、蘑菇、芦笋和绿色的叶菜类也含有丰富的烟酰胺,通常多种维生素营养补充剂中基本以烟酰胺形式存在一、概述•烟酰胺的化学式:C6H6N2O,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3,化学名称为3-吡啶甲酰胺,CA名称及编号为pyridine-3-carboxamide,98-92-0.结构式如下烟酰胺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味苦,易溶于水和乙醇,在甘油中溶解。

熔点128℃~131℃一、概述•目前,烟酰胺毒性报道主要见于临床采用大剂量烟酰胺所出现的副反应。

其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头昏、恶心、上腹不适、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可自行消失。

妊娠初期过量服用,有致畸的可能。

实验测得大鼠LD50(皮下注射给药)为1.68 g/kg•烟酰胺的日需要量[以烟酰胺当量(NE)计]是1.6 mg/J (6.6 mg/1 000 kcal),即13 mg/d一、概述•5.咖啡因•咖啡因(caffeine)是一种全世界使用最广的神经兴奋剂,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情绪激昂,思考力清晰,消除睡意和减轻疲劳。

小剂量能兴奋大脑皮质,改善思维活动,提高对外界的感应性;大剂量则可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咖啡因具有增强体外骨骼肌收缩性的作用。

咖啡因的主要来源是咖啡,其他含有咖啡因的天然植物有60种以上,例如茶叶、可乐果和可可豆•咖啡因也可以人工合成,作为清凉饮料、感冒药、利尿剂、止痛药、减肥药的添加物一、概述•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12.21,化学名称为1,3,7-三甲基-3,7-二氢-1H-嘌呤-2,6-二酮-水合物,CA名称及编号为1H -purine-2,6-dione,3,7-dihydro-1,3,7-trimethyl-.1,3,7-trimethylxanthine,58-08-2,结构式如下咖啡因为白色或带极微黄绿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无臭,味苦,有风化性;易溶于热水或三氯甲烷,在水、乙醇或丙酮中略溶,在乙醚中极微溶解。

咖啡因溶液对石蕊呈中性。

水合物在空气中粉化。

熔点235℃~238℃。

1g咖啡因溶于约50 mL水、75 mL酒精、6 mL三氯甲烷和600 mL乙醚中一、概述•咖啡因对婴儿特别敏感,怀孕和哺乳期的母亲要禁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否则会影响婴儿和胎儿,致使婴儿、胎儿发生畸形•咖啡因中毒的症状是:躁动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心动过速、早搏以及失眠、眼花、耳鸣等•大鼠LD50(口服)200 mg/kg~250 mg/kg。

妊娠大鼠被喂给大量咖啡因,可引起难产,仔鼠出现先天性缺陷,骨骼发育迟缓等一、概述•成人每天摄入80 mg~250 mg咖啡因[1.1mg/( kg·d)~3.5 mg/( kg·d)]为低摄入量,300 mg~400 mg[4 mg/(kg·d)~6 mg/(kg·d)]为中摄入量,超过500 mg[7 mg/(kg·d)]为高摄入量•咖啡因是中枢兴奋药中的清醒药,能提高细胞内环腺苷酸(cAMP)的含量。

低、中摄入量时其作用包括:①兴奋大脑皮质,振奋精神,提高其注意力、自信心以及工作效率和积极性;②增强警觉性和减少疲乏感,提高警惕性和维持持久的工作能力;③增强识别能力,缩短快速与选择反应时间,并能提高瞬时口头记忆力;④影响睡眠,故入睡困难者晚上应减少其摄入量,而高摄入量的咖啡因可引起焦虑、烦躁、失眠、易怒及精细运动功能受损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 197-20031 范围[说明]•本标准规定了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作为膳食补充剂添加于口服液、饮料等试样类型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