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课件(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件(共14张PPT)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 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实验步骤】 1.制取氧气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6.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_为__了__增__大__铁__丝__与__氧__气__的__接__触__面__积____。 ②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_防___止__燃__烧__产__生__的__高_ _温_熔__融__物__溅__落__,__使___瓶__底__炸__裂___。 ③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和方法是_待___火__柴__即__将___燃 _尽_时__,__从__瓶__口__往__下___缓__缓__伸__入__瓶__中__。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3.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A )
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 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 A )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B.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 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2)操作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是___把__导__管__的___一__端__插__入__水___中__,__双__手___紧_ 握 _试___管___,若___导__管__口__有___气__泡__冒__出_____,则装置不漏气。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 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实验步骤】 1.制取氧气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6.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_为__了__增__大__铁__丝__与__氧__气__的__接__触__面__积____。 ②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_防___止__燃__烧__产__生__的__高_ _温_熔__融__物__溅__落__,__使___瓶__底__炸__裂___。 ③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和方法是_待___火__柴__即__将___燃 _尽_时__,__从__瓶__口__往__下___缓__缓__伸__入__瓶__中__。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3.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A )
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 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 A )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B.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 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2)操作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是___把__导__管__的___一__端__插__入__水___中__,__双__手___紧_ 握 _试___管___,若___导__管__口__有___气__泡__冒__出_____,则装置不漏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共25张PPT)
硫
淡黄色固体
淡蓝色火焰, 蓝紫色火焰, 放热,生成 放热,生成
点燃
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二氧化硫
注意:在集气瓶里装了少量水,是为了吸收有毒的二氧 化硫气体,以防污染空气。
课本P46实验:木炭燃烧
实验步骤: ①用镊子夹取较薄的木炭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②待木炭在空气中加热变红后再将木炭由瓶口向 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应
B.氧气具有可燃性
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
气易溶于水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
合反应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
因A果.关因系为不磷成燃立烧的能是产生白烟,所以D可用
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 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 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 燃料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观察、思考
观察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描述其颜色、状态 想一想,氧气有气味吗?
氧气能溶于水吗?
提问: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 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2-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氧气 的集气瓶中。
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 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
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木条复 燃,则证明瓶内是氧气
③木炭燃烧后,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盖上玻璃片,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报告
反应物的 反应物的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文字表 名称 色、态 燃烧现象 燃烧现象 达式
木炭
黑色固体
发出红光, 放热,生成 使澄清石灰 水变白色浑 浊的气体
发出白光, 碳+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课件(共14张PPT)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检验:把一根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伸入集气瓶中,如果_木__条__复__燃__, 证明是氧气。 注 意: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不具有 可燃性。 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
物质
反应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微___弱__的__淡__蓝___色__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硫 _明__亮___的__蓝__紫__色___火焰,生成__有__刺___激__性__气__味____的气体
8.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里,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的气 体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D ) A.木炭 B.蜡烛 C.铁丝 D.红磷
9.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D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能供给呼吸 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具有可燃性 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__更__旺___,发出__白__光___,生成的气体 木炭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变___浑__浊___
铁
在空气中加热,只能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火__星___四__射___, 生成__黑__色__固___体____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化 合 反 应 : 由 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 物 质 生 成 __另__一__种__ 物 质 的 反 应 。 (A + B→AB) 氧化反应:(1)_物__质__与__氧__气___发生的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 它具有__氧__化__性___。 (2)分类:剧烈的氧化反应,比如燃烧;缓慢氧化,比如动植物的呼吸 等。
11.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 述正确的是( A ) A.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 B.硫——微弱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 C.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 D.石蜡——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第二单元 课题1(第1课时) 教学课件(23张PPT)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阅读课本26页)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
出空气由氧气和氮 气组成
加
汞 + 氧气 热
拉瓦锡研究 空气成分所 用的装置
氧化汞(红色粉末)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空气成分的发现
❖最初人们以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
证明了其中有氧气和氮气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
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B )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冷却到室温才打开弹簧夹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
偏大的是( C )
A.装置漏气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 塞紧瓶塞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 就打开弹簧夹
答:(1)点燃红磷后,插入集气瓶的速度 太慢,导致部分气体从集气瓶口膨胀逸出。 (2)弹簧夹未夹紧,红磷燃烧放热,导致 部分空气从导管口膨胀逸出。
空气 的成分
3.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氮气
氧气
稀有 气体
二氧 化碳
其他气 体杂质
体积
78%
分数
巧记空气的成分
氮七八,氧二一,
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点零三,
4.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 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
答:(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 续燃烧。
5.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 瓶总体积的1/5,会是什么原因呢?
九年级化学全册(人教版)课件:第二单元单元总结
第二单元总结
知识网络
氮气(约占空气 体积的78%)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 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作保护气、作制造硝酸和氮
组成
肥的原料等
物理性质: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
空
氧气(约占空气 无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比
气
体积的21%) 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101 kPa时,
物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考纲要求
1. 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 2.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认识) 3. 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知道) 3. 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 5.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原理、操作。(模仿操作, 能根据仪器装置图,解答问题) 6.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认识)
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前,将集气瓶注
( A)
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
盛水的水槽中
B. 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
瓶,再开始加热
C. 收集O2后,将集气瓶 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
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9.(2014成都)实验室制取氧气(如图2-J-4所
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 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10.(2014上海)图2-J-5所示的是几种实验室制取 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Ⅰ___试_管____,Ⅱ___锥_形__瓶___。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 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__C____ (填编号)。 (3)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b_a_c__ (填编号)。 a. 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 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 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 瓶移出水面放置 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___乙_____(填“甲”或“乙”)端通入。
知识网络
氮气(约占空气 体积的78%)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 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作保护气、作制造硝酸和氮
组成
肥的原料等
物理性质: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
空
氧气(约占空气 无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比
气
体积的21%) 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101 kPa时,
物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考纲要求
1. 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 2.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认识) 3. 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知道) 3. 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 5.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原理、操作。(模仿操作, 能根据仪器装置图,解答问题) 6.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认识)
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前,将集气瓶注
( A)
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
盛水的水槽中
B. 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
瓶,再开始加热
C. 收集O2后,将集气瓶 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
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9.(2014成都)实验室制取氧气(如图2-J-4所
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 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10.(2014上海)图2-J-5所示的是几种实验室制取 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Ⅰ___试_管____,Ⅱ___锥_形__瓶___。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 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__C____ (填编号)。 (3)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b_a_c__ (填编号)。 a. 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 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 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 瓶移出水面放置 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___乙_____(填“甲”或“乙”)端通入。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二单元课件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海水、自来水、蒸馏水、空气、氧气、 河水、矿泉水、糖水、雪碧饮料、 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课堂小结】
一、空气的成分
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 质0.03%。
二、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叫混合物,由一 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
木红炭磷+氧气点燃 二五气氧化化碳二磷
C P O2
CO2P2O5
瓶中剩余气体 主要为氮气, 不溶于水,不 能燃烧也不支 持燃烧
在实验中,由于各种原因实际进入 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通常小于瓶内空 气体积的1/5,你知道有哪些原因吗?
若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 集气瓶中的气 体受到(红磷燃烧发出的)热膨胀,膨胀的
【巩固练习】
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变浑浊二__氧__化__碳___ (2)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 (3)饼时干间放__置_氧在__气空__气__中_一_ 段时间会潮湿_水__蒸___气___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A.水蒸气
B.雪碧饮料
(2)吸收燃烧时生成的热,有利于瓶内气体降温, 减少等待红磷熄灭后的冷却时间。 3、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3、空气的组成 (按体积计算)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氧气(O2)
氮气一(百N份2)体78积%的空气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CO2) 其他气体和杂质
0.94%
0.03%
2、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
是: 空气中氧气大约占 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二单元课题3(第1课时)教学课件(27张PPT)
A.由大到小
B.由小到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24
4.实验室中,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 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试___管__;②_集__气__瓶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B__(填字母,下同),选用的收集装置最好是__C__;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 加热氯酸钾制取O2装置
固液常温型制取装置
分液漏 斗
烧瓶
长颈漏斗
锥形 瓶
注意: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液封),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讨论
过氧化氢制氧气和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是否相同?哪个好
不相同
为什么呢?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发生装置的优点
(1)简单,易操作; (2)不用加热,较安全; (3)节约药品(可根据需要随时拓展 资料) (4)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
5.两份质量相等的过氧化氢,在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二氧 化锰,放出氧气的质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的关
系正确的是( C )
6.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刚产生气体时,试管内剩余固体
种类( B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分解产生气体 瓶中气体是氧气
讨论
能否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来用于氯酸钾制氧气
不能
为什么呢?
因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不同
3.实验装置的选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教学课件
稀有气体是混合物,包括氦、氖、氩等气体。
探究点二:保护空气
1.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止 (1)空气中有害物质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 氮(NO2)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污染的三大类型
SO2、NO2等 氟利昂等 CO2含量增加
酸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2.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CO2 、SO2
2.氧气的检验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即氧气能支持燃烧)。 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气的存在: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 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 讨论:现桌上有四瓶无色气体,分别 是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如何 区别?
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氧气能支持燃烧 ) (助燃性)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探究点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密 度:1.251g/L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活泼) 用途:
超导试验车 冷冻剂
制氮肥 化工原料
【易错易混提示】误认为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有害 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烟尘和有害气体(如二 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在空气 中含量过多会对人体有害且造成“温室效应”,但二 氧化碳无毒,也不会污染空气,所以它不是污染空气 的有害气体。
1.保护环境、保护空气清洁的有效措施是( B)
S
O2
SO2
注意事项 ①硫用量不要太多,防止生成物对空气造成污 染; ②在瓶底部盛放少量水为了吸收二氧化硫。
3.硫与氧气反应
探究点二:保护空气
1.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止 (1)空气中有害物质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 氮(NO2)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污染的三大类型
SO2、NO2等 氟利昂等 CO2含量增加
酸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2.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CO2 、SO2
2.氧气的检验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即氧气能支持燃烧)。 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气的存在: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 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 讨论:现桌上有四瓶无色气体,分别 是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如何 区别?
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氧气能支持燃烧 ) (助燃性)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探究点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密 度:1.251g/L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活泼) 用途:
超导试验车 冷冻剂
制氮肥 化工原料
【易错易混提示】误认为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有害 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烟尘和有害气体(如二 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在空气 中含量过多会对人体有害且造成“温室效应”,但二 氧化碳无毒,也不会污染空气,所以它不是污染空气 的有害气体。
1.保护环境、保护空气清洁的有效措施是( B)
S
O2
SO2
注意事项 ①硫用量不要太多,防止生成物对空气造成污 染; ②在瓶底部盛放少量水为了吸收二氧化硫。
3.硫与氧气反应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空气》PPT课件
化学性质
用途: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不活泼)
超导试验车 冷冻剂
制氮肥 化工原料
食品充气包装 保护气
3、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低温麻醉
三、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止
1.空气中有害物质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02)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污染的三大类型
SO2、NO2等 氟利昂等
CO2含量增加
酸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3.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 CO2 SO2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NO2
土地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
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6)点燃红磷后燃烧匙未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不能漏气; (2)集气瓶中加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使瓶底炸裂) (3)红磷应过量 (4)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5)待红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的改进
3、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氮气(N2) 78%
4.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N2、O2、CO2、P、P2O5、H2O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如:空气 海水 河水 矿泉水等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 为N2、 O2、CO2等。
(3 )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 各自的性质。
氧气(O2) 21%
稀有气 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杂质 0.0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空气》课件(共17张PPT)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也没有确 定的性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 化学符号表示)
如:N2、O2、CO2、P、P2O5、H2O
象空气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 合物。(不能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
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 等每一种物质都是纯净物。(纯净物可 以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 氮气N2、磷P、五氧化二磷P2O5等。)
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点 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
1、红磷的燃烧 2、红色粉末氧化汞加热变成银白色液体的汞 3、汞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 4、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1) 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使瓶内的氧气全部参加反应
(2) 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 是什么? 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3) 为什么要等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10时2分29秒上午10时2分10:02:2921.8.12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实验现象】①红磷继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到室温后)②打开弹簧夹 后,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 体积约占瓶内容积的1/5。
因为燃烧放热,瓶内温度较高气体气压较大,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4)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
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 化学符号表示)
如:N2、O2、CO2、P、P2O5、H2O
象空气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 合物。(不能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
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 等每一种物质都是纯净物。(纯净物可 以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 氮气N2、磷P、五氧化二磷P2O5等。)
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点 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
1、红磷的燃烧 2、红色粉末氧化汞加热变成银白色液体的汞 3、汞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 4、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1) 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使瓶内的氧气全部参加反应
(2) 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 是什么? 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3) 为什么要等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10时2分29秒上午10时2分10:02:2921.8.12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实验现象】①红磷继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到室温后)②打开弹簧夹 后,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 体积约占瓶内容积的1/5。
因为燃烧放热,瓶内温度较高气体气压较大,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4)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
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全部课件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021/5/20
2.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C )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 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
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
2021/5/20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空气组成
1
例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
的是( C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2021/5/20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2
例 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
【分析】(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2021/5/20
空气的成分
氮一气7(8百%N份2)体积的空气氧气2(1%O2)
稀有气体 0.94%
2021/5/20
二氧化碳(CO2)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视 频
2021/5/20
制作霓虹灯、航标灯等多种电 光源 用作保护气 氦气用来填充升空气球
用于超低温技术
2. 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 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 (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 ④ ;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② ;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 是③ ;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 ① ; (5)引起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是 ④ 增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说课课件(18张ppt)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②理解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③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 学反应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 获取化学信息; ②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
归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以及事物发 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②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 性质”的辩证规律观点;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说 课 环 节——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内容
地位
《氧气》是人教 版九年级上册第 二单元课题2的内 容。学生已经学 习了有关空气的 知识并开始系统 的认识物质及其 变化规律
内容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 质和化合反应、氧化 反应两种基本化学反 应类型两部分。教材 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 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 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 介绍了化合反应和氧 化反应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 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 析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 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 的能 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氧气(五瓶)、木条、硫粉、 木炭、铁丝、细沙、燃烧匙、 火柴、镊子
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
具备的认知基础:学生在 生物课已经知道氧气的存 在和氧气能供给呼吸。经 过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 气的存在有了进一步认识 ,从心理上和知识背景上 都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 件。但是学生对氧气的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 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缺 乏系统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七字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a.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 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 现一段水柱。 b. 装: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c. 定: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d. 点: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 向后加热。 e. 收: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或向上集气法。 f. 离:移离导气管。 g. 熄:熄灭酒精灯。
O2验满及检验:
验满(只针对排空气法):将带 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 条复燃,则已收集满。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O2)
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注意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 破裂。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 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 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 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 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活动课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研究 (一)实验设计 1.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2.实验装置:固体加热装置。
3.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为什么?) 4.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发生装置选择
固体 加热型
收集装置选择
长 进 短 出
向上排空气法
问题与交流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 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如果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3.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 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木炭燃烧放热,伸入过快到集气瓶下 部,反应放出的热会使氧气逸出,反 应现象会有影响
a.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 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 现一段水柱。 b. 装: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c. 定: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d. 点: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 向后加热。 e. 收: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或向上集气法。 f. 离:移离导气管。 g. 熄:熄灭酒精灯。
O2验满及检验:
验满(只针对排空气法):将带 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 条复燃,则已收集满。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O2)
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注意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 破裂。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 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 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 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 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活动课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研究 (一)实验设计 1.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2.实验装置:固体加热装置。
3.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为什么?) 4.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发生装置选择
固体 加热型
收集装置选择
长 进 短 出
向上排空气法
问题与交流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 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如果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3.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 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木炭燃烧放热,伸入过快到集气瓶下 部,反应放出的热会使氧气逸出,反 应现象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