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

合集下载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学习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习惯性流弊。

●学习方法1.指导学习,讨论归纳,共同评析;2.制作卡片,整理文章内容,进行专题讨论;3.练习巩固,提高写作。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或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习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的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

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

”这便是它的出处。

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

他是如何理解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文,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二、作者介绍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作者情况。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

清代,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刘大、姚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家,称为“桐城派”,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家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咬文嚼字》教案完美版

《咬文嚼字》教案完美版

《咬文嚼字》教案完美版第一章:咬文嚼字的定义与重要性1.1 咬文嚼字的定义1.2 咬文嚼字的重要性1.3 咬文嚼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咬文嚼字的来源与发展2.1 咬文嚼字的来源2.2 咬文嚼字的发展历程2.3 咬文嚼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第三章:咬文嚼字的基本技巧与方法3.1 咬文嚼字的基本技巧3.2 咬文嚼字的方法与步骤3.3 咬文嚼字的实践练习第四章: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4.1 咬文嚼字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4.2 咬文嚼字在小说创作中的应用4.3 咬文嚼字在戏剧创作中的应用第五章:咬文嚼字在口语交流中的应用5.1 咬文嚼字在演讲中的应用5.2 咬文嚼字在辩论中的应用5.3 咬文嚼字在日常对话中的应用第六章:咬文嚼字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的应用6.1 咬文嚼字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6.2 咬文嚼字在新闻写作中的技巧6.3 实际案例分析:咬文嚼字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第七章:咬文嚼字在广告与营销中的应用7.1 咬文嚼字在广告创意中的作用7.2 咬文嚼字在营销文案中的应用7.3 实际案例分析:咬文嚼字在广告与营销中的成功案例第八章:咬文嚼字在社交媒体与网络交流中的应用8.1 咬文嚼字在社交媒体文案中的应用8.2 咬文嚼字在网络交流中的重要性8.3 实际案例分析:咬文嚼字在社交媒体与网络交流中的应用第九章:咬文嚼字的误用与规避9.1 咬文嚼字的常见误用9.2 避免咬文嚼字误用的方法9.3 实际案例分析:咬文嚼字误用的典型例子及纠正第十章:咬文嚼字的未来发展10.1 咬文嚼字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10.2 咬文嚼字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10.3 咬文嚼字的创新与拓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咬文嚼字的定义与重要性咬文嚼字的定义是理解课程的基础,它涉及到对词语的精确把握和运用的能力。

重要性则体现在准确表达和沟通的效果上,尤其是在文学创作和日常交流中。

重点二:咬文嚼字的来源与发展了解咬文嚼字的来源和发展历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增强对语言变化的敏感度。

有关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精选5篇

有关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精选5篇

有关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精选5篇《咬文嚼字》教案1一、教学三维目标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四、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

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

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

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

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

_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

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

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二.解题:“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分析课文:(一)分析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明确: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

——感情强烈。

→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③“你是个好小子。

”——表假定语气。

(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

(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

(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篇课文《咬文嚼字》。

本文通过对“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含义的讲述,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语文,善于发现和纠正错误,做到准确无误。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准确表达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掌握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难点:深刻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教育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咬文嚼字”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3. 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成语“咬文嚼字”的理解,以及课文中哪些地方让自己印象深刻。

4. 讲解分析(1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详细解释成语“咬文嚼字”的来源和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咬文嚼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成语:咬文嚼字解释:过分地斟酌字句。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用法:谓故意卖弄学识,也指十分认真地斟酌字句。

来源:根据《三国志·吴书·孙权传》的一段记载演变而来。

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运用“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写一个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优秀4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优秀4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这里是可爱的编辑帮家人们收集的《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优秀4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借鉴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一课时:A、导入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

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

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

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研究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B、介绍作者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

《咬文嚼字》教案完美版

《咬文嚼字》教案完美版

《咬文嚼字》教案完美版第一章:咬文嚼字的概念与意义1.1 咬文嚼字的定义1.2 咬文嚼字的重要性1.3 咬文嚼字的应用范围第二章:咬文嚼字的来源与发展2.1 咬文嚼字的起源2.2 咬文嚼字的发展历程2.3 咬文嚼字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与影响第三章:咬文嚼字的分类与特点3.1 咬文嚼字的分类3.2 咬文嚼字的特点3.3 咬文嚼字与其他修辞手法的区别第四章:咬文嚼字的技巧与训练4.1 咬文嚼字的技巧4.2 咬文嚼字的训练方法4.3 咬文嚼字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第五章:咬文嚼字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作用5.1 咬文嚼字在写作中的作用5.2 咬文嚼字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5.3 咬文嚼字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第六章:咬文嚼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6.1 咬文嚼字在广告中的应用6.2 咬文嚼字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6.3 咬文嚼字在个人品牌塑造中的应用第七章:咬文嚼字在文学作品中的案例分析7.1 咬文嚼字在诗歌中的运用7.2 咬文嚼字在小说中的运用7.3 咬文嚼字在戏剧中的运用第八章:咬文嚼字与语文教学8.1 咬文嚼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8.2 咬文嚼字在语文作业设计中的应用8.3 咬文嚼字在语文考试评价中的应用第九章:咬文嚼字的跨文化交际价值9.1 咬文嚼字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9.2 咬文嚼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差异9.3 咬文嚼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对策略第十章:咬文嚼字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咬文嚼字在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10.2 咬文嚼字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10.3 咬文嚼字的未来发展前景与建议第十一章:咬文嚼字与语言规范化11.1 咬文嚼字对语言规范化的影响11.2 咬文嚼字在语言规范化中的作用11.3 咬文嚼字在语言规范化中的实践案例第十二章:咬文嚼字与文学创作12.1 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12.2 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技巧与方法12.3 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十三章:咬文嚼字与修辞手法13.1 咬文嚼字与修辞手法的关联性13.2 咬文嚼字在修辞手法中的运用13.3 咬文嚼字与修辞手法的融合与创新第十四章:咬文嚼字在专业领域的应用14.1 咬文嚼字在法律领域的应用14.2 咬文嚼字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4.3 咬文嚼字在科技领域的应用第十五章:咬文嚼字的综合素质提升15.1 咬文嚼字对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15.2 咬文嚼字在跨学科学习中的作用15.3 咬文嚼字在终身学习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咬文嚼字》教案完美版涵盖了咬文嚼字的定义、意义、来源、发展、分类、特点、技巧、训练、应用、跨文化交际价值、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精选5篇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精选5篇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咬文嚼字》一篇。

详细内容包括对课文中生僻字词的解析、词句的修辞手法分析、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生僻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激发他们对文字游戏的兴趣,引导他们认识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文字游戏的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3. 生僻字词解析: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解释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观点进行深入分析。

六、板书设计1. 《咬文嚼字》2. 板书内容:生僻字词解析修辞手法分析作者观点和论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篇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包括作品名称、作者、修辞手法分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推荐阅读《修辞学导论》等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修辞手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僻字词解析2. 修辞手法分析3. 作者观点和论据的理解4.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僻字词解析1. 字形结构:分析生僻字词的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记忆。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篇1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1. 分析评价课文.2. 借鉴汲取其中精华.3. 把握思想感情.4.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重点 1. 把握思想感情.2.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方法点拨法教学过程预习点拨:1. 研读两遍,初步了解文意.2. 筛选重点字词,查阅工具书予以把握.课时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留意筛选重点语句,尝试借鉴汲取其中精华一.导入诵读课文,把握基础学问.出示习题,进行检测.同学完成.1. 了解有关常识: 朱光潜,闻名_________主要著作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2. 从文中找诞生僻的字词加以解决:正音: 锱铢镞岑牍下乘蕴藉付梓了解词义: 咬文嚼字---- 推敲———蕴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点拨1、解题:咬文嚼字正象说的“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好”。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过分的斟酌词句(多用指死抠字眼而不领悟精神实质)。

”《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词句;(2)形容掉书或灰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说说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亲密关系。

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其次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使意蕴丰富,有奇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颖的意味。

出示习题,同学概括分析:1. 口头归纳概括本文主要意思(用一两句话)2、分析结构,归纳要点分析评价1. 从文中找出表明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2.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熟悉3. 文章标题与观点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提示:先看就二者关系的论述,再留意标题的基本义与在文中的意思的不同,然后联系个人的学习及写作状况来谈)分析.借鉴1. 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2. 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那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导练1. 研读课文,结合个人平常学习及写作状况,深化理解观点。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篇一: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篇一教学目的: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重点: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幻灯片显示)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二、作者简介:三、分析课文观点: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读第3段)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明确:看课文例子分析道理:(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教师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1)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2)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3)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4)填词: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xx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提示: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大家填写的词是什么?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明确:为什么大家想到的是叹为观止之类的词呢?说明“套板反应”在起作用。

小结: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

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咬文嚼字”是一种对文字的严谨态度。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学习如何运用例证法、引证法进行论证。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2.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过的《咬文嚼字》一文,简要介绍作者朱光潜及其作品。

(2)板书课题,提问:“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有什么重要性?2.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教师辅导,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3.分析课文(1)分析文章开头部分,引导学生理解“咬文嚼字”是一种对文字的严谨态度。

(2)分析文章中间部分,学习作者如何运用例证法、引证法进行论证。

4.课堂讨论(1)讨论“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2)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咬文嚼字”的精神。

5.小组活动(1)每组选取一篇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咬文嚼字”之处。

(2)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全班交流分享。

6.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2.选取一篇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咬文嚼字”之处,下节课交流分享。

六、教学反思1.对部分学生的引导不够细致,导致他们在分析课文时,难以深入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较为简略,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3.课后作业的布置,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写作文或者阅读文章时,有遇到过对某个词或者某个句子反复斟酌的情况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咬文嚼字》中提到的精神。

2.阅读课文师:请同学们先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想要传达的核心观点。

生(阅读后):老师,我觉得作者在强调对文字的严谨态度。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编号:__________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目录一、教学内容1.1 课文背景介绍1.2 课文内容概述1.3 语言特点分析1.4 文学价值探讨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2 教学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4.2 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自主学习5.3 课堂讲解5.4 小组讨论5.6 课后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6.1 板书内容设计6.2 板书形式设计七、作业设计7.1 作业类型7.2 作业内容7.3 作业要求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方法改进8.3 学生反馈分析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9.2 语文知识拓展9.3 课堂活动延伸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课文背景介绍《咬文嚼字》是清代文学家周亮工所写的一篇文章,通过对字词的考究,揭示了文学创作中严谨用字的重要性。

1.2 课文内容概述课文主要通过讲述作者在一次宴会上听到的一则故事,强调了在文学创作中,对字词的运用要严谨细致,不能马虎从事。

1.3 语言特点分析课文语言幽默风趣,通过生动的例子,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到文学创作的严谨性。

1.4 文学价值探讨本文通过咬文嚼字的故事,揭示了文学创作的真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咬文嚼字》的背景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特点。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学创作的认知水平。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增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把握课文中的语言特点,领悟文学创作的真谛。

《咬文嚼字》教案最新9篇

《咬文嚼字》教案最新9篇

《咬文嚼字》教案最新9篇《咬文嚼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

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

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

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

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因此应该作为教学重点。

据此,本文教学目标可确立为以下几个层面:1、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不妨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阅读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教学过程】一、导入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

成语“咬文嚼字”既来源此。

对这个成语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云:……;《汉语大词典》中云:……(见教师用书)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二、作者简介(见教师用书)三、提名阅读四、分析课文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第3段)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明确:例子分析道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语言文字的严谨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修辞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课文作者为什么说‘咬文嚼字’是一种美德?”“课文中的哪些例子体现了作者对语言文字的严谨态度?”3.修辞手法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设问等。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探讨如何将这些修辞手法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5.实践演练学生根据所学修辞手法,现场创作一篇短文,要求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

教师选取几篇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修辞手法。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中是否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何改进。

四、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要求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

2.收集生活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实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咬文嚼字》一文,使学生深入理解了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激发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同时,通过实践演练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修辞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仍有不足,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教师通过课文中的具体例子,如“咬文嚼字”在句子中的不同用法,让学生分辨其修辞效果,加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完整版)《咬文嚼字》优秀教案

(完整版)《咬文嚼字》优秀教案

(完整版)《咬文嚼字》优秀教案咬文嚼字优秀教案导语:《咬文嚼字》是一本经典散文集,作者柳如是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中华文化中字词的重要性以及对人们思维和表达的影响。

本教案将以《咬文嚼字》为主题,通过深入解读文章的内涵,设计一堂精彩的语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咬文嚼字》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意识,明白字词对思维和表达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咬文嚼字》的主题以及作者对字词的观点。

2.掌握如何运用正确的字词进行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准备1.复印或准备《咬文嚼字》课文。

2.背景音乐素材(具有古典气息的音乐)。

3.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4.提前准备或复印学生练习作文的纸张。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教师播放古典音乐,营造出古朴的氛围,并展示《咬文嚼字》的封面,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丽和深远。

2. 导入主题(5分钟)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汉字的重要性上,提问学生对汉字有什么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汉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阅读课文(10分钟)学生们轮流读课文,教师适时解释生词,确保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解读和讨论,逐段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述。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想传达的信息,并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5. 讲解主题(10分钟)教师组织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咬文嚼字》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并解答他们可能存在的疑问。

6. 拓展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扩展思考,例如:a. 在现代社会中,字词的使用是否仍然重要?为什么?b. 在博物馆、古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关汉字的展品和字画,你们对此有什么感受?7. 写作练习(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写作练习的题目:“字词的力量”。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或者课文的启发,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字或词对他们产生过的深刻影响。

2024版《咬文嚼字》说课教案教案通用

2024版《咬文嚼字》说课教案教案通用

论证方法运用
讲解作者如何运用举例、 对比、引用等多种论证方 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法
难懂词句解析
针对文章中一些难懂的词 句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 解其含义和用法。
文章深度挖掘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所 蕴含的思想内涵和启示意 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阅读方法指导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 阅读方法来理解和鉴赏本 文,如精读、略读、跳读 等。
授课对象与课时安排
授课对象
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尤其适 合对汉语言文字感兴趣的学生。
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32课时,每周2课时,持 续16周。具体课时分配根据教学内 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2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梳理
03
课文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咬文嚼字》的作者、写作背景 及文章体裁。
文章内容概述
即时反馈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和练习进行即时反馈,指出错误和 不足,引导学生及时纠正。
定期总结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05
课程评价与反思总结
学生评价方式及标准制定
评价方式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的方式,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 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 小组合作能力等。
分享在线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方 便学生随时查阅。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避免 不良信息干扰。
图书馆资源借阅指南提供
介绍学校图书馆藏书情况, 包括文学类、科普类、历史
类等图书资源。
指导学生办理借书证,了解 借阅流程和注意事项。
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杂 志,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二篇《咬文嚼字》。

文章由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提出“咬文嚼字,汉语之病”的观点入手,通过对汉字的音、形、义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汉字的基本特点,提高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阅读中运用这一理论。

2. 重点:掌握分析汉字的方法,提高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则谜语引发学生对汉字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咬文嚼字》。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文章大意,对汉字的音、形、义进行分析。

3. 课堂讲解:a. 讲解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

b. 分析文章中举例的汉字,讲解其含义和用法。

c. 引导学生运用汉字分析方法,解读古代文学作品。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汉字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后作业:a. 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汉字分析方法的记忆。

b. 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

2. 分析汉字的方法。

3. 汉字在古代文学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分析一首古代诗歌中的汉字运用。

2. 答案:以《登鹳雀楼》为例,分析诗中的汉字如“白日”、“依山尽”等,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汉字的分析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加强练习。

今后教学中,应更多选取古代文学作品,让学生运用汉字分析方法进行解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如广告、标语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咬文嚼字教案10篇

咬文嚼字教案10篇

《咬文嚼字教案》咬文嚼字教案(一):《咬文嚼字》教案一、教材分析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文化随笔单元。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资料和风格,二是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三是品味妙语佳句,四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课文难点:透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2.潜力目标透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潜力透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潜力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法分析1.理论依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2.三步教学法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它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潜力。

3.具体操作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⑵跳出课本拓展延伸⑶品评鉴赏培养潜力⑷举一反三迁移应用五、学法分析1.学生现状:高一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潜力。

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

但高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表个人观点的人较多。

2.学法指导⑴通读全文两遍,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潜力⑵在教师引导下,鉴赏诗句,培养思维潜力⑶在鉴赏诗句,组织语言时,将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写作潜力六、教学过程分析1.课文感知提问: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作用何在?2.拓展延伸品评:①忍(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区别忍字与眼字的区别?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删去借问与牧童两词句子更简洁,是否更好?③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括号内能够填什么字?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否为句子增删文字或调整语序?3.迁移训练课文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6篇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6篇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咬文嚼字教案优秀6篇《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写的一篇随笔短文。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咬文嚼字》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本课为第一课时。

文章主要论述了文学写作与阅读中“咬文嚼字”的重要性,提倡一字不放松的严谨精神。

详细内容涉及:1. 作者朱光潜的观点阐述;2. 咬文嚼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 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和阅读中的作用;4. 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了解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和阅读中的重要性;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咬文嚼字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文章观点的阐述及论证方法;2. 教学难点: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和阅读中的作用及其现实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用名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引发学生对咬文嚼字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课;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的观点、论证方法及其现实意义;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修改前后的文章片段,让学生分析修改前后的差异,体会咬文嚼字的作用;4.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阐述咬文嚼字的重要性;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际,对课文中的某些句子进行咬文嚼字的实践;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和阅读中的作用,分享自己的感悟;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文章观点:咬文嚼字的重要性;2.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3. 咬文嚼字的作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严谨治学态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对一篇文章进行咬文嚼字的实践,并写出心得体会;2. 答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查找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文章,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进一步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朱光潜[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阅读、写作方面的“咬文嚼字”意识[教学重点]分析把握文章的内容[教学难点]评价把握作者观点[教学方法]讨论评价法[教学设想]本文是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不失活泼并富有“理趣”。

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要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允许求异,总体上欣赏并理解本文的见解,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可把板书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孟石。

安徽桐城人。

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

2.学习目标①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②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从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③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④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二、分析1.解题:“咬文嚼字”的含义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2.文中义: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三、研读赏析1.整体把握: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

第二部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

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2.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分析课文的思路: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静态描写正面描写阅读咬文嚼字写作动态描写反面描写达到艺术的完美3.合作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分析: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每一个实例各从什么角度说明一些什么“道理”?给了你什么启示(1)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明确:郭沫若改字王若虚改《史记》韩愈改诗苏东坡写《惠山烹小龙团》做诗文的人从古籍中找辞藻、乞灵(2)每一个实例各说明一些什么“道理”?(3)给了你什么启示明确:①郭沫若对自己的两部作品所做的两处修改。

这两处修改,一处改得好,一处改得文句不通。

修改文字当以更准确有力地传达感情为准,郭沫若没有注意这个道理,将文章修改中取得成功的经验直接挪用到别处,以致修改出的语句不仅表达的感情全然不对味,就是从语法角度来看,也全然不符合语法规则。

说明的道理:文字与思想情感有关启示:(让我们明白)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放过。

②王若虚修改《史记》中的李广射虎这个片段。

王若虚认为原文啰嗦,用词重复,于是将它加以精简,却没想到,这样一来丧失了原文的丰富的意蕴。

说明的道理:文字与丰富意蕴有关启示:(让我们明白)文字的好坏,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是简繁;看似平淡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③“推敲”的故事。

千百年来,人们普遍接受了韩愈的看法,即在“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一联里,“敲”比“推”好。

作者却通过仔细玩味“推”“敲”二字各自所暗示的内容及营造的意境指出,究竟是“推”好还是“敲”好,这要看贾岛当时要表现的是哪一种意境。

换言之,“推敲”二字本身并无高下之分,到底应该用哪一个字要由作者贾岛自己决定,别人(包括韩愈)其实插手不得。

说明的道理:文字与营造意境有关启示:(让我们明白)文字和思想感情息息相关,文字的咀嚼实质上就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阅读时品味语言,就要品出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要推敲语言,就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感情,务求思想透彻,情感凝练。

④对《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作者用文学创作中经常碰到的对字的联想意义的使用作例子,善用联想意蕴丰富证明咬文嚼字是文学创作有所创新的保证。

从正面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说明的道理:善用联想、意蕴丰富启示:(让我们明白)创作时要大胆发挥想像和联想,不能满足于平淡的表达。

⑤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批评误用字的联想意义而产生“套语”这一流弊“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如果套语滥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有了咬文嚼字的精神,作者在用字用词上才会力求别开生面,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也才会有新意,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才成其为文学作品。

从反面举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说明的道理:字的联想意义也容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语滥调。

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言要新。

启示:(让我们明白)动不动就“掉书袋”“拾人牙慧”并不表示学问,反而可能是思想贫乏、文学水平低的反映。

4.再读全文,在各段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并概括出作者的中心论点。

(1)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3)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4)从事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相互吻合,在文学创作上才会日臻完美。

5.文章第①②段、第③④、第⑤段各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为什么要“咬文嚼字”的道理的?明确:(1)①②段表明句式不同文字的意味也不同。

(2)③④段表明字数不同文字的意味也不同。

(3)⑤段表明字眼不同文字的意境也不同。

6.⑥⑦两段的论述角度有什么不同?这两段是论述什么是“咬文嚼字”呢,还是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还是如何做到“咬文嚼字”的?第⑥段是正面说明:要善用文字的联想意义。

第⑦段是反面说明:“套板效应”的缺点。

⑥⑦论述的是如何才能做到“咬文嚼字”。

7.阅读第⑧段回答下列问题:①咬文嚼字的条件:要具有谨严精神,处处留心,刻苦自励,推陈翻新。

②咬文嚼字的要求: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相互吻合。

③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8.作者在文中从哪两个方面对“咬文嚼字”的内涵进行了解说?请结合课文内容各用两个字概括。

炼字用字四、迁移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明确:“直”和“圆”都是炼字。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滴、淌、流、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明确:“泻”字写出了月光的清幽明净、静谧朗照、柔媚生辉的特点又用“流水”作喻,自上而下的月光铺洒,如流水流动加强了流动感,又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同时,衬托出作者希望借眼前之景摆脱内心苦闷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本课作者提倡阅读和写作要“咬文嚼字”,注意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希望我们在今后学习中能以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咀嚼文字,品味人生。

六、拓展1.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灯里的烛光,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

同样地,很好的一支曲调,也要有很好的歌喉把它唱出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很好的表达工具,无论多么美好的思想感情,也是表达得不好或表达得不完全的。

——冰心2.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

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福楼拜七、品位语言1.横塘路——青玉案(宋·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星期日闲逛了一整天,惫疲不堪地回到学校,却突然发现寂寞的教学楼显得如此的孤独和无奈,教室的黑板也失望地瞅着自己。

3.她拉开门,走了出去。

午日的阳光像一头猛兽,一下子把她光秃秃地亮在空旷里。

清晨那温情虚幻的薄雾遁去了。

肮脏的街道赤裸裸地平躺在阳光里。

她仰起头,空中的高压线,电线以及从楼群的窗子像一只只手臂倾斜伸出的众多的电话线,密密麻麻地在城市的上空铺展开一张罗网。

高大的楼群像一个个巨人傲慢地高出这张罗网,低垂着头颅俯视着她。

4.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清·沈德潜八、咬文嚼字示例:例1:眼(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丛)觅小诗。

——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例2: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 紧 ) 。

(A大 B快 C紧 D密)——施耐庵<<水浒>>第10回例3:红杏枝头春意“浓”红杏枝头春意“闹”例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例5:待到学校恢复旧观。

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例6:比较下列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a.这女子长得柳腰桃花,真是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b.东家之子(女),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c.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嘴巴下留着一把花白胡子。

d.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

八、实战训练: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早晨,温暖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茂密的树上有几只可爱的鸟儿清脆地鸣叫着,树下清澈的流水欢快地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柔和的光芒,树上的鸟儿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叮叮当当奏着乐曲流向远方。

早晨,微风习习,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树上的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轻快地流向远方。

[2]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

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光秃秃的树上几只寂寞的鸟儿凄惶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在清冷的寒风中无言地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刺眼的光芒,树上的鸟儿唧唧喳喳令人烦躁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无精打采叹息着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冷清的光芒,树上那只离群的鸟儿不时悲哀地鸣叫着,树下寂寞的的流水懒洋洋地流向远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